河源市龙川县铁场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886423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源市龙川县铁场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源市龙川县铁场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源市龙川县铁场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源市龙川县铁场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源市龙川县铁场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河源市龙川县铁场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河源市龙川县铁场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河源市龙川县铁场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河源市龙川县铁场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河源市龙川县铁场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河源市龙川县铁场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源市龙川县铁场镇.docx

《河源市龙川县铁场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源市龙川县铁场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源市龙川县铁场镇.docx

河源市龙川县铁场镇

河源市龙川县铁场镇

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

中共龙川县铁场镇委员会

龙川县铁场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五年四月

一、基本情况……………………………1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2

(一)党政高度重视,优先发展教育………………2

1、强化领导,细化责任…………………3

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3

3、发动乡贤,筹集资金…………………4

(二)优化教育资源,科学调整布局……………5

(三)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办学条件………………6

(四)规范办学,提高质量……………………9

1、整治周边环境,创建平安校园……………9

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9

3、推进素质教育,确保全面发展…………10

4、落实成人教育,促进社会发展…………12

(五)合理整合,成绩斐然…………………12

(六)建设社区文化,构建和谐幸福家园…………14

三、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14

四、自评结果……………………………15

 

乘创强东风谱教育新篇

——龙川县铁场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自评报告

一、基本情况

龙川县铁场镇位于龙川县中部,是由原谷前镇、石坑镇、铁场镇三镇于2003年合并而成,我镇管辖30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共有442个经济合作社;全镇总人口86449人,16300余户。

我镇环境优美,风景秀丽,毗邻广东七大名山之一—霍山,此山是省级森林公园,是国家AAA级旅游区,以险峻的丹崖赤壁和奇岩秀石而早已闻名遐迩。

本镇自古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秉承了客家人诗书传家,崇文重教优良传统。

我镇历史文化悠扬,革命传统浓厚,这里不仅有革命烈士、东江三杰之一黄居仁的故居,此故居现坐落在铁场镇桥头村,其故居和就读过的私塾已于2012年修缮完毕。

现成为河源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龙川县青少年德育学习基地。

还有位于铁场镇茅輋村的革命老区—南越古寺,亦是我县的爱国教育基地。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全面实施科教兴镇战略,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实施素质教育,从而实现了教育跨越式发展。

我镇现有1所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完全小学,30个小学分教点,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10所民办幼儿园,1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根据2014年秋统计数据,全镇在校初中学生1540人,小学生2841人,在园幼儿1859人。

中学教职工208人,小学教职工297人,中心幼儿园教职工85人,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教职工13人。

按照省课程标准开设课程,现有教师能满足学科教学需要。

我镇秉承“经济发展,教育为先”的原则,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干群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加大投入,力促全镇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通过大力推进教育创强,有效地彰显了我镇教育事业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创建教育强镇是造福全镇人民,落实“科教兴镇”战略的重大举措。

我镇党委、政府着力创建教育强镇,加大教育投入,动员全社会力量,艰苦创业,真抓实干,形成了“务实进取,优先发展教育”的共识和合力,克服种种困难,办学成效得到巩固提高,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全镇的教育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创建教育强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党政高度重视,优先发展教育。

我镇党政班子秉承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重视教育发展,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牢固树立“科教兴镇”和优先发展教育的思想,加强对教育的领导,切实把发展教育作为社会工程和民心工程来抓,始终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加强领导,细化责任

我镇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教育管理责任制,把“创强”工作列入镇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镇委书记、人大主席叶春生同志任组长,镇委副书记、镇长骆志全同志任常务副组长,镇委副书记黄运太同志、常务副镇长黄雄宏同志、副镇长戴永安同志、副镇长巫志鹏同志、副镇长钟平基同志任副组长,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强”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创强”工作专题会议,认真学习贯彻省、市、县有关会议文件精神,把“创强”工作作为落实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明确创建教育强镇的目的意义和工作程序,分析研究和解决创建教育强镇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制定了《铁场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实施方案》、《铁场镇中小学布局调整方案》等。

镇党委、政府把教育创强工作作为优先发展项目,并把教育工作列入镇、村及有关部门领导任期目标和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镇领导既分工又合作,以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教育创强,镇党政主要领导还经常深入学校调查研究,现场指导学校的各项工作,为学校排忧解难,扎实有效地推进教育创强工作。

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为争取全镇人民对创强工作的支持,我镇党委、政府通过召开动员大会、誓师大会、工作推进会、外出乡贤座谈会,通过利用广播、宣传标语、宣传栏、制作大型宣传牌、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宣传创强工作,并出版创强工作简报,及时报道创强工作的进展情况,营造了浓厚的“创强”氛围,使创强工作家喻户晓。

2014年9月,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学习先进工作经验,我镇组织镇创强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全镇镇村干部、中小学校长到我县创强成功的贝岭、通衢等乡镇参观学习,学习了他们的创强先进经验,进一步提高了我镇干群对创强的认识。

同时镇府还不定期组织“创强办”成员到已通过“创强”工作验收的乡镇和第三批待验收的龙母镇参观学习,明确做法,增强信心,创新思路。

3、发动乡贤,筹集资金

按照创强实施方案,我镇需3712万创强资金,除了省、市、县配套奖补资金外,还缺口资金1900多万元。

我镇是特困镇,平时无固定经济收入,面对前所未有的大量缺口资金压力,镇党委、政府除努力争取上级的资金支持外,还把本镇财政向教育倾斜,积极发动乡贤和社会各方面力量请求他们以主人翁精神捐资助学,首先发动镇内镇府干部职工、各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各村委会干部及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捐款。

同时,镇党委书记、镇长亲自率领“创强”筹资小组成员,利用节假日时间多次奔赴县城老隆、广州、深圳、东莞、惠州、佛山等地区,动员铁场籍的外出乡贤、校友、同乡联谊会、慈善机构、爱心企业等关心支持创建教育强镇的工作,为“创强”捐资、捐建教学楼以及捐赠教学设施设备。

在创强中,我镇涌现了许多感人的事迹,其中外出乡贤黄家周老板捐建洋贝居仁学校一栋175万元教学楼,同时还捐助母校铁场中学100万元建设五层教学楼;邹金山老板为石坑学校捐建一栋三层的金山教学楼;骆金星老板为谷前中学捐建四层的金星教学楼;黄立锦老板为洋贝居仁学校捐做运动场;黄石清老板为洋贝居仁学校捐款16万元;邹展初老板介绍狮子会为谷前中学两栋教学楼更换破旧门窗、不锈钢防护网及装修阳光教学厅等两次共计40多万元。

与此同时,老隆、广州、深圳、河源、惠州铁场同乡会也充分发挥作用,发动会员为我镇教育创强捐钱捐物。

镇委镇政府和我镇新一轮省定扶贫村也积极争取双到帮扶单位深圳宝安西乡街道办、沙井街道办的大力支持,争取大量资金用于铁场镇中心小学运动场和各村教学点教育创强项目建设。

各中小学校长也积极行动发动校友、师生捐书捐款。

截止到目前为止,各界人士共为创强捐资捐物近1000万元。

(二)优化教育资源,科学调整布局

整合优化办学资源,是创建教育强镇的重点。

本着“结合实际、着眼长远、科学整合”的思路,我镇党委、政府根据本镇实际,科学调整学校布局,合理整合,优化教育资源。

2014年以前,铁场镇有铁场中学、谷前中学、洋贝中学、石坑中学4所中学,38所小学。

学校分布散,规模小,教育体系极不完善,这是我镇教育的突出问题。

师资配备不合理,设施设备简陋,场地严重不足的状况,严重制约了我镇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合我镇实际,因我镇人口较多,既要考虑优化教育资源和兼顾发展趋势,又要考虑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因此镇党委、政府从教育发展的长远目标出发,认真研究并多方听取群众意见后制定了《铁场镇中小学布局调整方案》,并根据整体规划,按分步实施、先建后撤的原则,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并依此进行学校布局调整。

经调整:

现全镇设立一所完全中学(铁场中学),设立一所初级中学(谷前中学),设立两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洋贝居仁学校、石坑学校),设立三所完全小学(铁场镇中心小学、谷前小学、梓江小学),下设和田、和光、铁东、鲁占、梓江、横江、荷塘、珊田、均厚、瑞厚、讴田、秀中等30个教学点,一所市级示范性中心幼儿园,在铁场中学内设立一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我镇的成人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阵地,为我镇成年人的再教育提供技能培训和智力支持。

在各教学点,利用闲置校舍附设幼儿班,就近招收本村幼儿入园,解决幼儿入园问题。

提高科学整合,我镇的教育结构体系更为完整,办学条件更加完善,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少年儿童的就读要求,能满足我镇教育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需要。

(三)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办学条件

铁场镇地处边远山区,经济发展受到极大限制,镇内财政来源少,财政收入有限。

加上我镇镇大人多,财政相对紧张。

但这些年来,镇领导班子形成了共识:

凡是涉及学校建设的项目,镇财政都优先考虑,优先安排。

如:

把原定改造镇委镇府办公楼的资金优先用于学校的校舍建设等等。

近三年,党委、政府保证了教育财政拨款正常拨付,教育经费逐年增长。

经统计,我镇中小学教育财政拨款2012年达422.9526万元,2013年达457.5907万元,2014年预计超605.6392万元。

2013年增长8.2%,2014年增长超32.1%。

我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大力进行学校校舍及各项设施建设,完善办学条件,夯实教育基础,近几年,我镇累计投入3700多万元,对全镇中小学校、幼儿园、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进行改新建或扩建,完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进一步绿化美化校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辖区内所有的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近年的主要建设项目是:

1、铁场中学投入资金810万元,新建一栋5层教学楼,翻新改造两栋旧教学楼、教师宿舍楼,建设操场等运动场地,完善功能场室设施设备,绿化、美化、亮化校园等。

2、谷前中学投入资金377万元,新建了一栋3层教学楼、学生与教师浴室,改造旧教学楼,改造运动场等。

3、洋贝居仁学校投入资金500万元,新建一栋5层教学楼,改造旧教学楼及生活楼,改建运动场等。

4、石坑学校共投入资金401万元,新建一栋教学楼,修建运动场地,改造旧教学楼等。

5、铁场镇中心小学投入资金710万元,新建了一栋教学楼及学生宿舍楼,建设运动场地,完善功能室设施设备,对校园环境进行绿化、美化、亮化等。

6、谷前小学投入资金354万元,新建了一栋教学楼、运动场地,添置各功能设施,绿化校园等。

7、梓江小学投入资金220万元,新建了运动场,改造原校舍,添置各功能设备,绿化校园等。

8、对30个小学教学点进行装修,完善功能室设施设备,美化、绿化校园等,投入资金100万元。

9、铁场镇中心幼儿园投入资金180万元,新建一栋中心幼儿园大楼,新建中心幼儿园游戏场地,绿化美化园区,完善中心幼儿园功能场室的设施设备建设等。

10、装修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购置教学仪器、设备等,建设社区文化站,购置设施设备等,投入资金60万元。

近几年,镇党委、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增添了一批现代化教学设备,加强校园网建设、增设计算机室、增加教学平台和学校电脑拥有量。

现在我镇全部学校已接入互联网,实现“校校通”。

到目前为止,全镇中小学校已建立校园网7个(4间中学、3间完全小学各1个),计算机室10间(中学6间、完全小学4间),计算机数量能保证教学时学生单人单机,按要求配置了多媒体电教平台,现代化教学设备已达到教育强镇的标准,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

中小学校共配备了近300部办公电脑,为学校录入各类信息提供了硬件保障。

我镇近年对学校图书进行了补充,为学生阅读各方面的知识提供了各类书籍,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现铁全镇中小学藏书共112576册,生均藏书数达25.7册。

(四)规范办学,提高质量

铁场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重视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严格执行教育收费政策,严禁乱收费。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保证学生有充足的体育锻炼时间,合理作息。

重视中小学素质教育、德育工作,学生全面发展。

1、整治周边环境,创建平安校园

为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我镇认真贯彻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加大对学校周边的安全管理和整治力度,取缔了学校周边非法经营的网吧、电子游戏室等,大力整治学校周边交通秩序,排查各种隐患。

学校内部管理方面,加强了师德教育及学生德育工作,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等;特别是安全工作,我们加强对学生的安全防范知识教育,强化安全管理,定期对学校进行安全排查,杜绝火灾、建筑物隐患、设备设施隐患和食物中毒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努力搞好学校环境卫生、校园文化,创设清洁、舒适的学习环境。

近年来,我镇学校、幼儿园的周边治安秩序良好,交通安全,没有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学校师生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安全得到保障。

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镇党委政府着眼大局,合理配备全镇各学校领导班子,班子成员整体素质高,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工作积极,勤于学习,领导能力强。

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重视政治学习,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教师安教乐教,关爱学生,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是主力军。

几年来,我镇加强了继续教育的力度,强化学历教育、校本培训、骨干培训、远程培训等多种培训渠道,积极调动广大教师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

通过培训学习,教师与时俱进,教育教学观念有了转变,由重教师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单向信息传递向综合互动转变,由居高临下向平等对话转变。

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探究式、合作式等新教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引导者、合作者,坚持向课堂要质量。

我镇教师的业务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经统计,我镇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其中本科学历占47.6%;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69.3%;幼儿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其中大专学历占29.4%;成校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

近三年来,中小学教研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镇教师在各级报刊上发表了108篇论文,有10多位教师在县级教学大赛、说课大赛、优质课评比等活动中获奖。

3、推进素质教育,确保全面发展

我镇学校布局合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就近接受义务教育。

中小学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按要求配备各学科教师,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首先,努力做好学生德育工作,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德育教育活动。

上好思想品德课,利用团队会活动、班会、集队、集会或课堂等,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对学生开展“三结合”教育,通过亲自登门或电话联系等方式,与家长互通学生情况,统一教育方式,教育效果良好。

加强了对后进生的管理、教育,采取积极措施排除学生心理障碍,老师们成功转化了大批后进生。

此外,各校还积极创新德育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寓教于乐,如铁场中学的养成教育和中心小学的“三礼”(礼仪、礼节、礼貌)及《弟子规》教育活动,并通过举行《弟子规》文艺活动、《弟子规》朗诵比赛等,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培养了学生的良好的习惯,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近三年,我镇中小学校每年均被评为“犯罪率为零”的学校。

2013年、2014年连续被龙川县教育局评为“德育达标学校”。

学校坚持抓好常规教学工作,开齐课程,上足课时;制订《日常教学工作要求》等规章制度,从授课计划、备课、上课到作业批改、单元检测等,每个环节都从严要求,教师们扎实做好教学工作,教好课程,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各中小学面向全体学生,不设重点班、不搞任何形式的选拔性考试,无违规集体补课现象。

其次,我镇在抓好学生德育、智育的同时,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学生每天有不少于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把中小学艺术、卫生教育,纳入镇教育事业的发展总体规划之中,以“体、艺、卫、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一方面,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确保学生接受全面系统的教育。

另一方面,大力开展校园文体活动,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如书画、体育、文艺等,定期组织书画比赛、文艺演出。

近三年我镇学生参加各学科和体育、艺术方面的各类竞赛、竞技活动,其中我镇学生在省市县级学科竞赛中有30人次获奖,在2013年龙川县中小学田径我们小教荣获小学组第二名、石坑中学荣获团体总分第十名,在2014年中小学生篮球运动会铁场赛区第二名。

4、落实成人教育,促进社会发展

铁场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坚持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以提高本地劳动者素质为宗旨,把学校办成新知识传授中心和农业实用技术推广试验中心,为本镇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镇成人学校采用课堂授课等方式开展成人文化技术培训工作,培训面逐年提高。

我们大力发挥成人校主阵地作用,采取内外结合的办法,在组织教师精心备课,上好专业技术课的同时,聘请专家教授到学校讲课、对外来务工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进行多方面的培训。

全镇共配有13名教师承担成人教育任务,制订管理制度、村规民约,督促成人参加培训学习,做到有检查、有落实。

镇财政按成教需要保证拨款,办学经费来源稳定。

通过努力,我镇成人教育的培训面逐年提高。

(五)合理整合,成绩斐然

我镇科学规划,严格执行教育方针政策,依法管理,规范办学行为,落实长效机制,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成效。

如切实贯彻落实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积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扶助困难家庭学生完成义务教育学业,避免贫困家庭子女因贫失学、辍学。

学校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提高办学质量,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由于措施得力,我镇办学的各项指标均达到较高水平。

目前,辖区中小学校学生年体检率达100%;学校全面落实新生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学生晨检、因病缺课登记报告制度执行良好。

学前教育普及水平得到提高,毛入园率达91%。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有进一步的提高,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100%、年辍学率为0.52%;学校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校数据上报率达100%;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99.9%;优秀率28%。

各类信息的录入率达到100%。

近年来,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镇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铁场中学,2013年被龙川县教育局授予“先进单位”称号,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优秀单位”,龙川县“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铁场镇中心小学连年被市、县、镇评为“文明单位”、“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优秀单位”、“教学先进单位”等。

2012年铁场镇中心小学邹道洪副校长被评为广东省“山村优秀教师”。

被评为市“优秀教师、班主任”的有12人次;被评为县“优秀教师、班主任”的有80人次;2012年以来,铁场镇中学升学考试成绩辉煌,为市县重点中学输送了400多名优秀学生,其中2013年升中考试,考取龙川一中的学生人数有30人,考取县实验中学、隆师和田家炳中学人数共133人。

2014年升中考试,考取龙川一中的学生人数有30人,考取县实验中学、隆师和田家炳中学人数共122人。

(六)建设社区文化,构建和谐幸福家园

铁场镇有着悠久的历史,民间文化活动活跃。

镇相关部门积极加强社区和各村的文化、体育场所和设施的建设,组织村民积极开展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将各类文化活动融入社区教育活动中。

近几年,本镇在各村投资共计800万元建起了文化广场、村“农家书屋”等,为开展社区文化娱乐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村民们空闲时,在各村的文化室里看书,下棋,提倡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我镇积极开展丰富多采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如书画展、节日表演、篮球赛、广场舞等文化活动,丰富了社区群众的文化生活。

这些活动不但提高了群众的文化素养,也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

三、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

通过创建教育强镇,我们欣喜地看到,我镇各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离教育现代化还有很大的差距,还需要我们在以下的工作中继续努力。

 

(一)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完善

要继续广开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教育投入,继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水平,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物质保证。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坚持“外引内培”相结合,让更多的老师得到深造,开展更多的校本培训。

造就更多更好的学科带头人和名校长、名教师,进一步提升我镇的教育水平。

  (三)加强教研,全力提升办学水平

我镇的教研工作与新形势的要求还存很大的差距,今后将进一步完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向教研要效益,进一步提高我镇的整体办学水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四、自评结果

对照《广东省教育强镇(乡)督导验收方案》的各项指标体系,我们进行了认真的自评,所有必达指标已经达标。

我镇的自评结果为:

政府责任67.9分,教育管理与素质教育30.3分,自评分总分98.2分。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铁场镇已符合广东省教育强镇的指标要求,谨向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恳请给予评估验收。

中共龙川县铁场镇委员会

龙川县铁场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五年四月二十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