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888443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治未病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治未病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治未病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治未病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治未病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治未病实施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治未病实施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治未病实施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治未病实施方案.docx

《治未病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未病实施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治未病实施方案.docx

治未病实施方案

阿旗中医医院“治未病”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治未病”理念和实践,是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弘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提高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的重要动力。

为深入开展“治未病”工作,探索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我院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要求,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二、加强组织领导

(一)成立“治未病”健康工程工作领导小组。

主要职责:

1、建立质量管理工作机构,落实工作人员,做到有人管,有人抓质量管理工作。

2、制定“治未病”科发展方针、目标、任务,营造“治未病”理念及内涵文化。

3、制定质量管理工作职责,明确工作目标任务,严格考核。

(二)成立“治未病”健康工程工作专家组。

主要职责:

1)积极开展”治未病”诊疗方案和相关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

2)深入管辖区利用“问题导入法”、“专家巡诊”、“标杆管理”等方法,针对发现的问题,指导乡镇医院查找原因,及时整改,持续改进。

三、基本原则

1、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从中医整体观、辨证观出发,认识人的健康状态及其和谐发展,研究规律,创新技术。

2、坚持以个体人的健康状态为核心。

以身心健康及其与环境和谐一致为目标,注重对生命全过程的健康监测,研究预防和保健技术方法。

3、坚持以实践为核心。

科研来源于需求,成果服务于实践,提高“治未病”服务的技术水平。

四、实施计划措施

(一)2011年具体措施

1.初步构建“治未病”工作平台

设立“治未病”科,建立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服务载体;购置计算机及相应的应用软件;制订相应管理制度。

2.初步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

以中医“治未病”理念为核心,开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健康状态辨识、检测/监测、分析/评估、咨询/指导、干预等“治未病”服务各环节、全程的“治未病”服务。

服务对象

面对社会所有人群,包括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疾病人群和康复人群。

2、明确重点。

①丰富和发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各个环节的服务技术方法及产品,并使之形成体系。

②中医“治未病”的传统理论内涵和现代理论研究,推动“治未病”的学术继承和发展。

③“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的研究,建立“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质量控制体系。

④“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效果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的研究,科学总结服务效果。

3、实施科研专项计划。

按照“治未病”科研规划纲要和“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技术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根据“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现实需求,结合我单位的实际,开展有关“治未病”的科学研究。

4、“治未病”专业人员的培训。

积极参与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

“治未病”的理念及其内涵,以“治未病”为核心理念的新型健康保障模式及其服务模式,“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主要内容、方式方法,

现代健康管理的理论及其方法等。

同时积极参与“治未病”健康文化传播、健康管理、健康保险等方面的培训。

5、研讨交流与传播推广。

在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以及医疗服务的同时,利用各种方式加强宣传,成为“治未病”健康文化、知识与方法等传播的重要窗口。

五、加强督促检查

1)接受上级组织“治未病”工作顾问和专家咨询组成员对工程实施及工作开展评估指导。

2)积极配合“治未病”健康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我院“治未病”实施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3)对辖区内的所有的乡镇卫生院和街道服务中心进行指导和督查。

 

治未病科发展规划落实方案

为深入开展“治未病”工作,探索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我院决定在门诊楼七楼筹建“治未病中心”实施方案如下:

一、目标

经过5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中医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框架,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基本满足开平市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预防保健服务需求。

具体目标包括:

1、建立、完善体检中心。

2、建立较为系统和完善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3、创新“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内容和方法,建立规范的技术方案和服务流程。

二、组织结构

成立“治未病中心”领导小组

三、主要任务

(一)构建服务提供体系

在港口门诊部设立的“治未病”中心应用新型健康保障服务模式,建立规范的服务流程和技术方案,完善运行机制,形成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网络。

(二)完善服务技术体系

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建立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现代医学及其他多学科技术方法,针对人体健康状态动态辨识、评估、干预及其效果的动态再评估等“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各个环节。

四、主要内容与实施计划

(一)构建服务提供体系

1.目标计划

(1)初步计划2011年9月完成治未病中心的场地建设工作。

(2)2011年10月全面规范开展、运行“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工作。

2.主要内容及运行流程

治未病中心由体检部、健康调养咨询门诊、传统治疗中心、名医工作室组成。

中心的结构将随着其功能的日益丰富而逐步完善。

治未病中心内,体检部、健康调养咨询门诊、传统治疗中心、名医工作室分工合作,相互促进,形成“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与医疗服务的有机联系,其主要功能和运作流程可简单归纳如下:

体检部提供独具中医特色辨识体检,也就是中西结合体检,既有中医体质辨识,从宏观上把握健康状况,又有现代医学的常规体检,两者交融,优势互补。

通过将中医体质辨识与现代医学和现代科技中各种检查手段相融合,对受检者的健康状况进行个性化评估,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辨识体检结论和报告,它是实现

“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的基础。

在体检部接受服务时,受检者可先接受体检专家为您制定个性化的全身健康检查辨识方案,在体检时首先需进行体质辨识,其次接受中医面诊,再接受其他理化指标检查。

体检中心后台根据受检者体质辨识结果、中医四诊信息以及理化指标检测结果形成综合性的辨识体检报告。

报告不仅给出受检者的体质类型、易患疾病和健康状态,还根据中医辨证、亚健康状态评估等提出相应的养生保健的指导原则和建议。

健康调养咨询门诊的功能是对受检者的辨识体检报告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提供个性化疾病预防方案和因时、因地的个体化健康调养干预方案,通过起居调养、药膳食疗、情志调摄、针灸推拿和中药养生等系列健康干预措施,促进不同体质的个体接受和自我进行健康干预,从而达到改善体质、增进健康,防治疾病的目的。

对于其中发现疾病者将提供专科诊疗建议。

健康调养咨询门诊由我院各科专家轮流坐诊。

传统治疗中心的功能是对受检者提供针灸、按摩、熏蒸等传统疗法服务,综合调理其健康状况。

名医工作室是实施“治未病”的强大后盾,一方面对“治未病”工作给予指导,另一方面,通过专科专家门诊,直接服务于民众,为病人提供个体化辨体诊疗,接受健康调养咨询、疾病的诊治等。

“治未病中心”以中医体质辨识为主线,相互分工,相互贯通,相互补充。

共同实践中医“治未病”之“治其未生、治其未成、治其未发、治其未传、瘥后防复”的核心理念。

逐步在院内、院外分别为健康、亚健康、慢病和已病人群提供了体质辨识、辨识体检、辨体养生指导和辨体康复指导等服务。

具体形式包括:

对体检受检者:

为普通体检受检者提供服务。

服务内容包括体质辨识、体检、中医面检、健康调养建议和非药物干预等(在治未病中心完成)。

对住院病人:

首先进行体质辨识,根据体质类型

(1)对患者进行中医药治疗时可运用辨体论治;

(2)对病人住院期间的辨体施护;

(3)对病人进行出院后的辨体康复指导、疾病预防指导以及其他健康宣教。

(病人出院后推荐到治未病中心健康调养咨询门诊完成)

对慢性病患者:

可进入社区或在门诊为慢性病居民进行体质辨识;根据其体质类型提供日常保健、合理膳食及健康调养等指导。

(推荐到治未病中心健康调养咨询门诊完成)

3、治未病中心建设规划细则

治未病中心由体检部、健康调养咨询门诊、传统治疗中心、名医工作室组成。

(1)体检部:

健康体检(七楼)、中医体质辨识

设立有接待处、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心电图室、b超室等科室;配置心电图机、x光机、b超机、体重仪、血压仪等一系列体检设备、工作电脑、体检软件、中医体质辨识软件等;安排体检医生、中医师、护士各一名;组建体检小组(兼职):

内科、外科各3人(至少各有一名副主任医师)、妇科、五官科、口腔科医生。

(2)健康调养咨询门诊:

健康调养咨询(三楼)

健康调养咨询诊室,工作电脑、中医体质辨识、健康调养系列软件等;安排本院专家、教授每周1次坐诊,主要工作是本专业的疾病诊治和健康调养咨询。

(3)传统治疗中心:

针灸、理疗、推拿(七楼)

设立针灸室、电疗室、牵引室、中药熏蒸室、推拿室等;安排医生4名、理疗护士3人;针灸推拿专业开展项目有毫针疗法、温针、艾灸、拔火罐、火针、药物敷贴、电针、头针、耳针、水针、穴位埋线、推拿等治疗项目。

理疗专业开展的项目有颈椎牵引、腰椎牵引、中频电、音频电、电磁照射、超短波、微波、低周波、心脑血管治疗仪、中药熏蒸等治疗项目;根据开展的项目配置各种治疗设备。

(4)名医工作室:

内外妇科等各中西名医(三楼)

设立诊室,根据我院名医情况进行配置人员和出诊时间安排。

(二)完善服务技术体系

1.目标

以中医学为主体,融合现代医学及其他学科的技术方法,丰富和发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各个环节的技术方法及产品,并使之有机联系、构成体系。

2.内容及实施

(1)健康体检管理软件:

安易电脑公司提供健康体检管理软件,

(2)健康状态的动态中医辨识技术方法与产品: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是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中医体质研究及应用的文件,旨在为体质辨识及与中医体质相关疾病的防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提供依据,使体质分类科学化、规范化。

该标准将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个类型,执行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配备该软件。

(3)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针对维护和提高个体人的健康状态所采取的干预技术方法。

开展平衡膳食指导、运动养生指导、起居指导、情志调摄、睡眠保健指导、中医方药调理、穴位或经络自我保健法、天灸疗法、针灸调理、推拿调理、熏蒸调理、平衡火罐调理、沐足调理等

(4)为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及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提供人才支撑。

“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专业技术人员,包括:

——中医药基本功扎实、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掌握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技能的医师队伍、名医专家;

——具有养生保健康复基本知识、掌握中医特色技术方法等中医“治未病”职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

——“治未病”健康文化传播专业人才;

——“治未病”健康管理专业人才;

3、人才的培训。

——岗位培训。

根据“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医师的知识结构、技能要求,并积极开展岗位培训。

——外出培养。

选送专业人员到上级医院进行“治未病”基本技术与方法的训练。

4、宣传与推广

(1)目标:

宣传中国传统健康文化,传播“治未病”理念,普及推广“治未病”预防保健知识与方法,介绍“治未病”服务信息及服务效果等。

(2)方案:

宣传画(各科室张贴中医文化宣传画)、宣传栏(在每一部门设立一个专业宣传栏,就本部门相关专业知识进行宣传)、录像宣传(在休息候诊室设立一个大屏幕播放中医保健知识)、电视宣传(与电视台合作进行中医保健宣传)、网络宣传(在本中医院网络开设“治未病”宣传专栏进行中医健康知识宣传)、印发健康上册子等等不同形式的宣传,积极创建“治未病”健康文化的氛围。

五、制定扶持政策

(1)积极鼓励全院专家、名医在服务技术、人才培养、健康文化传播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推动资源整合,形成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合力。

(2)注重人才资金扶持,为“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发展提供保障。

六、项目可行性探讨

1、“治未病”理念和实践,是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弘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提高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的重要动力。

因此从国家的卫生政策来说其社会效益是巨大的、可行的。

2、我院港口门诊地处偏僻,没有夜诊、没有病房;而且体检设备不够先进,放射科、功能科检查设备落后,难于吸收高层次的人员前来体检,只靠名医效应能否打开局面也是个未知数,因此治未病中心估计预期或可期待的是社会效益,而不能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