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三次模拟理综试题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888676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80.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第三次模拟理综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三第三次模拟理综试题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三第三次模拟理综试题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高三第三次模拟理综试题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高三第三次模拟理综试题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高三第三次模拟理综试题 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高三第三次模拟理综试题 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高三第三次模拟理综试题 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高三第三次模拟理综试题 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高三第三次模拟理综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高三第三次模拟理综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高三第三次模拟理综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高三第三次模拟理综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高三第三次模拟理综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高三第三次模拟理综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高三第三次模拟理综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高三第三次模拟理综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高三第三次模拟理综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高三第三次模拟理综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高三第三次模拟理综试题 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第三次模拟理综试题 含答案.docx

《高三第三次模拟理综试题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第三次模拟理综试题 含答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第三次模拟理综试题 含答案.docx

高三第三次模拟理综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21年高三第三次模拟理综试题含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S—32Cu—64

第Ⅰ卷

一、选择题: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蔗糖和麦芽糖的水解产物都有葡萄糖

B.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C.组成细胞的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D.细胞膜在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2.如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RNA聚合酶可来源于进行⑤过程的生物

B.②和④过程分别需要RNA聚合酶、逆转录酶

C.在含15N的培养液中进行①过程,子一代含15N的DNA占100%

D.①、②和③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

3.下图为某哺乳动物某个DNA分子中控制毛色的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其中Ⅰ、Ⅱ为非基因序列。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Ⅰ、Ⅱ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叫做基因突变

B.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a、b之间可发生互换

C.若b、c基因位置互换,则发生染色体易位

D.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培育无子番茄过程中,生长素改变了细胞染色体的数目

B.在太空中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C.促进根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作用于该植物的芽,不一定表现为促进生长

D.某些植物种子成熟后经低温贮藏才能萌发,可能与脱落酸和赤霉素含量变化有关

5.下列有关酶和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核糖体中水的生成过程能使ADP含量减少

B.酶的种类具有物种差异性,而ATP却无物种差异性

C.双链DNA解旋中需要DNA解旋酶,且需要消耗ATP

D.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实验中应严格控制酶作用时间

6.为了研究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的影响因素,科学家释放了一定量的标记过的斜纹夜蛾,适当时间后用杀虫灯诱杀,统计标记个体的个数占释放总数的比例(回收率),结果如下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标记总量为N,回收率为a,则斜纹夜蛾的种群密度为N/a

B.诱捕距离加大,被标记个体占被诱捕总数的比例上升

C.用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成虫可改变种群年龄结构

D.该研究说明,杀虫灯的杀虫效果与灯的密度无关

7.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羟基(-OH)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A

B.相同状况下,22.4LNO和11.2LO2反应,生成物含有NA个分子

C.在H2O2+Cl2=2HCl+O2反应中,每生成32g氧气,则转移2NA个电子

D.1molNa2O2含有2NA个阴离子

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BaCl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

Ba2++SO2+H2O=BaSO3↓+2H+

B.FeBr2与Cl2物质的量1:

1在溶液中反应:

2Fe2++Cl2=2Fe3++2Cl-

C.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硫酸铝溶液:

Al3++3CO32-+3H2O=Al(OH)3↓+3HCO3-

D.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Ba(OH)2溶液和NaHSO4溶液混合:

Ba2++SO42-+H++OH-=BaSO4↓+H2O

9.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NH3•H2O溶液能鉴别Al3+、Mg2+、Ag+、Cu2+

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H2SO4时,量筒量取浓溶液时若俯视读数,结果偏低

C.如图实验,关闭弹簧夹,用手捂住烧瓶,长导管下端有气泡

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

D.测定中和热时:

取25mL10mol/L的浓硫酸和25mL10mol/L的NaOH溶液中和,测定反应放出的热量

10.已知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w。

该温度下,将等浓度的一元酸HA与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混合溶液的pH=7

B.若混合溶液中c(H+)=

mol·L-1,则溶液呈中性

C.若混合溶液pH=4,则水电离出的c(H+)=1.0×10-10mol·L-1

D.若HA为强酸,则混合后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一定为:

c(A-)>c(B+)>c(H+)>c(OH-)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酸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B.苯、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和食用植物油均可水解生成乙醇

C.乙烯、苯和聚乙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

D.在烃类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一定是偶数

12.分子式为C4H8O2且含有()结构的同分异构体有几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A.4B.5C.6D.8

13.下列判断中一定正确的是

A.若R2-和M+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

R>M

B.若X、Y都是气态氢化物,且相对分子质量:

X>Y,则沸点:

X>Y

C.若M、N是同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

M>N,则非金属性:

M>N

D.若X、Y属于同主族元素,且相对原子质量:

X>Y,则X失电子能力比Y的强

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4、16、18、19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5、17、20、21题有多个选项符合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关于物理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库仑提出了库仑定律,并最早实验测得元电荷e的数值

B.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C.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

D.法拉第不仅提出了场的概念,而且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台发电机

15.某运动员(可看作质点)参加跳板跳水比赛,t=0是其向上起跳瞬间,其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

A.t1时刻开始进入水面

B.t2时刻开始进入水面

C.t3时刻已浮出水面

D.0~t2时间内,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

16.如图所示,小车内的小球分别与轻弹簧和细绳的一端拴接,其中轻弹簧沿竖直方向,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当小车和小球相对静止一起在水平面上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绳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

B.轻弹簧一定对小球有弹力的作用

C.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轻弹簧对小球也不一定有弹力的作用

D.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但是轻弹簧对小球一定有弹力的作用

17.假设月球半径为,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嫦娥三号”飞船沿距月球表面高度为3的圆形轨道Ⅰ运动,到达轨道的点,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轨道Ⅱ的近月点再次点火进入近月轨道Ⅲ绕月球做圆周运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飞船在轨道Ⅲ跟轨道Ⅰ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2:

1

B.飞船在轨道Ⅰ绕月球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为

C.飞船在点点火变轨后,动能增大

D.飞船在Ⅱ轨道上由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动能增大

18.如图,等腰三角形内分布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它的顶点在x轴上且底边长为4L,高为L,底边与x轴平行。

纸面内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以恒定速度沿x轴正方向穿过磁场区域。

t=0时刻导线框恰好位于图中所示的位置。

以顺时针方向为导线框中电流的正方向,在下面四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电流-位移(i-x)关系的是

19.如图,一竖直绝缘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地面上,上端连接一带正电小球P,小球所处的空间存在着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小球平衡时,弹簧恰好处于原长状态。

现给小球一竖直向上的初速度,小球最高能运动到M点,在小球从开始运动至达到最高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机械能的改变量等于电场力做的功

B.小球电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小球重力势能的增加量

C.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等于小球动能的减少量

D.小球动能的减少量等于电场力和重力做功的代数和

v0

M

O

N

20.如图所示,MN是纸面内的一条直线,其所在空间充满与纸面平行的匀强电场或与纸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现有一重力不计的带电粒子从MN上的O点以水平初速度v0射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如果粒子回到MN上时速度增大,则空间存在的一定是电场

B.如果粒子回到MN上时速率不变,则空间存在的一定是电场

C.若只改变粒子的速度大小,发现粒子再回到MN时与其所成夹角不变,则该空间存在的一定是磁场

D.若只改变粒子的速度大小,发现粒子再回到MN所用的时间不变,则该空间存在的一定是磁场

21.如图,a、b、c、d、e、f、g、h分别为立方体的八个顶点,两个带正电的点电荷分别固定在e、g,电荷量均为Q。

一个带负电的检验电荷(不计重力)

A.在b、d两点的电势能相等

B.在a、c两点受到的电场力相同

C.从f点由静止释放,将沿直线运动到h点,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D.从b点由静止释放,将沿直线运动到h点,电势能保持不变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

22.(6分)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进一步探究变力作用下的“动能定理”。

如图(甲)所示,他们用力传感器通过定滑轮直接拉固定在小车上的细绳,测出拉力F;用位移传感器测出小车的位移s和瞬时速度v。

已知小车质量为200g。

(1)某次实验得出拉力F随位移s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速度v随位移s变化规律如图(丙)所示。

利用所得的F-s图象和v-s图象,求出s=0.30m到0.52m过程中变力F做功W=_______J,此过程动能的变化ΔEK=________J(保留2位有效数字)。

(2)指出下列情况可减小实验误差的操作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可能不止一个正确选项)

A.使拉力F要远小于小车的重力

B.实验时要先平衡摩擦力

C.要使细绳与滑板表面平行

23.(9分)通常金属丝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某研究小组有A、B两根金属丝,他们想用这两根金属丝制成一个阻值不随温度(在0~50℃范围内)变化的电阻。

首先他们要测得这两根金属丝的电阻分别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1)他们准备采用如图所示的器材与装置测定金属丝A在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如果接线、器材及其量程的选取等操作已完成,且无问题,则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_________(填“分压”或“限流”);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应置于__________(填“左端”或“右端”),在实验过程中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改变温度,实验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的读数比值比金属丝A的阻值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测得这两根金属丝的电阻随温度t变化的情况如下表:

温度(t)

0℃

10℃

20℃

30℃

40℃

50℃

金属丝A的

阻值(Ω)

4.00

3.70

3.40

3.10

2.80

2.50

金属丝B的

阻值(Ω)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金属丝B的电阻RB与温度t的关系式为

RB=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这两根金属丝(可以截取金属丝的一部分或使用金属丝的全部)制成一个阻值最大但不随温度变化的电阻,则该电阻的阻值Rm=_________Ω。

24.(13分)图甲是xx年我国运动员在伦敦奥运会上蹦床比赛中的一个情景。

设这位蹦床运动员仅在竖直方向上运动,运动员的脚在接触蹦床过程中,蹦床对运动员的弹力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通过传感器用计算机绘制出来,如图乙所示。

取g=10m/s2,根据F-t图象求:

(1)运动员的质量;

(2)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

(3)在不计空气阻力情况下,运动员重心离开蹦床上升的最大高度。

25.(19分)如图甲所示,在xOy平面内存在磁场和电场,磁感应强度和电场强度大小随时间周期性变化,B的变化周期为4t0,E的变化周期为2t0,变化规律分别如图乙和图丙所示。

在t=0时刻从O点发射一带负电的粒子(不计重力),初速度大小为v0,方向沿y轴正方向。

在x轴上有一点A(图中末标出),坐标为()。

若规定垂直纸面向里为磁感应强度的正方向,y轴正方向为电场强度的正方向,v0、t0、B0为已知量,磁感应强度与电场强度的大小满足:

;粒子的比荷满足:

求:

(1)在时,粒子的位置坐标;

(2)粒子偏离x轴的最大距离;

(3)粒子运动至A点的时间。

26.(14分)单质A与粉末化合物B组成的混合物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单质A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工业上制备单质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化合物B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D与G两溶液混合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常温下D溶液呈现酸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有关电化学的问题(电极均为惰性电极,甲、乙、丙三池中溶质均足量),闭合电键时,观察到电极b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

①写出E气体发生的电极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丙池中为100g8%的C溶液,当电解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5%时停止电解,则电解过程中,两极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共为____________L。

③一段时间后,断开K,加入下列物质能使乙池恢复到反应前浓度的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CuB.CuOC.Cu(OH)2D.Cu2(OH)2CO3

27.(15分)消除汽车尾气成为减少城市雾霾天气的热点研究课题。

(1)汽车内燃机工作时发生反应:

N2(g)+O2(g)2NO(g),生成的NO是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

用H2或CO催化还原NO可以达到消除污染的目的。

已知:

2NO(g)=N2(g)+O2(g)ΔH=-180.5kJ·mol-1

2H2O(l)=2H2(g)+O2(g)ΔH=+571.6kJ·mol-1

则H2(g)与NO(g)反应生成N2(g)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2)在空气的共同作用下,NOx可用氨水吸收生成NH4NO3。

25℃时,amolNOx完全被100mL0.01mol·L-1的氨水吸收(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溶液恰好呈中性,则a_____0.001mol(填“>”、“=”、“<”),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b=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

2NO2N2O4ΔH<0。

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a、b、c、d四个点中,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点。

②25min时,增加了________(填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mol。

③a、b、c、d四个点所表示的反应体系中,气体颜色由深到浅的顺序是________(填字母)。

利用N2O4与Cu反应可制取无水Cu(NO3)2,同时还生成一种氧化物,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4分)某学习小组利用教材中的装置(如图1)进行铜与浓硫酸的反应,实验中发现了3个问题:

(ⅰ)没有尾气处理装置;(ⅱ)品红溶液产生倒吸;(ⅲ)试管内生成了白色固体,铜丝表面还有黑色固体。

针对以上问题,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改进与探究。

(图1)(图2)

(一)对装置的改进

经过思考,学习小组对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2),很好地解决了问题(ⅰ)和(ⅱ) 。

(1)C是____________溶液;拆除装置前,不需打开胶塞,就可使装置中残留气体完全被吸收,应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红溶液不再倒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对试管内固体产物成分的探究

(3)白色固体的成分可能是_________,验证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黑色固体的成分,学习小组查阅了相关资料,获得如下信息:

1

黑色固体可能含CuO、CuS、Cu2S以及被掩蔽的Cu2O

2

Cu2O在酸性环境下会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和铜单质,在氧气流中煅烧,可以转化为CuO

3

CuS和Cu2S常温下都不溶于稀盐酸,在氧气流中煅烧,CuS和Cu2S都转化为CuO和SO2

该学习小组在收集到足够的黑色固体后,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据此实验,下列对于黑色固体成分的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CuS和Cu2S不能同时存在B.CuO和Cu2O至少有一种

C.若没有Cu2O,则一定有Cu2SD.若有Cu2O,也可能有Cu2S

②煅烧过程中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1分)保卫细胞的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引起气孔开闭。

为了探究影响气孔开闭的因素,研究者实验的分组和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分组:

甲组:

蚕豆叶片+100mLpH为7的KCl溶液+太阳光照

乙组:

蚕豆叶片+100mLpH为7的KCl溶液十黑暗处理

丙组:

蚕豆叶片+100mLpH为4.5的KCl溶液+太阳光照

丁组:

蚕豆叶片+100mLpH为7的NaCl溶液+太阳光照

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

制片观察每组烧杯中叶片的下表皮的气孔开闭情况,结果记录如下表:

请回答:

(l)该实验的目的是。

(2)与气孔的开闭调节过程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有。

(3)请根据上表数据用柱形图表示Na+和K+对气孔开闭影响的实验结果。

(4)为进一步探究Na+和Ca+对豌豆叶片气孔开放的复合影响,请补充设计思路。

①在上面实验的基础上,再取三个烧杯编号,分别加入100mL的和蒸馏水。

②在暗处理的同一蚕豆叶上撕取下表皮若干,分别置于上述三个烧杯中。

③将烧杯置于适宜光照和pH条件下照光4h左右。

④,记录并统计实验结果。

30.(8分)研究发现,鱼类的眼和松果体能感知光照变化而产生兴奋,当兴奋到达肾上腺时,其分泌的肾上腺素能使体表黑色素细胞的色素颗粒聚集,使体色变浅;而当兴奋到达副交感神经时,其神经末梢分泌的乙酰胆碱能使体表黑色素细胞的色素颗粒扩散,使体表颜色加深。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箭头表示鱼的离体神经组织受到刺激时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

其中最为准确的一条是()

(2)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由此推测,副交感神经末梢与体表黑色素细胞接触部位类似于(结构)。

肾上腺素能被体表黑色素细胞感知,原因。

(3)鱼体色的调节方式是。

31.(12分)在某一封闭饲养的有毛小鼠繁殖种群中,偶然发现一对有毛小鼠生产的一窝鼠仔中雌雄都有几只无毛小鼠,无毛小鼠全身裸露无毛,并终身保留无毛状态。

为了研究无毛小鼠的遗传特性,科研人员将无毛小鼠与亲代有毛小鼠杂交,生产出10只无毛小鼠和12只有毛小鼠,其中无毛雌、雄小鼠各5只;有毛雌小鼠7只,雄小鼠5只;无毛小鼠之间相互交配,后代全为无毛小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鼠无毛性状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

(2)利用无毛小鼠与亲代有毛小鼠杂交得到的小鼠为实验材料,理论上有四种交配方案能获得无毛小鼠。

方案一是将无毛雌小鼠与无毛雄小鼠交配,方案二是将无毛雌小鼠与有毛雄小鼠交配,方案三是将,方案四是。

(3)已知无毛雄鼠生育能力正常,无毛雌鼠繁殖力低,哺乳困难。

由于无毛小鼠有极大的科研价值,科研人员需要将其扩大繁殖,上述四种方案中的最佳方案是,该方案的优点是。

32.(8分)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是指消费者利用初级生产所制造的物质和贮存的能量进行新陈代谢,通过同化作用转化成自身物质和能量的过程。

下图表示次级生产的过程模式,其中①~⑩表示能量,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生态系统初级生产的过程主要是指。

消费者次级生产所同化的物质总是小于初级生产所制造的物质,主要原因有:

、等。

(2)图中⑨、⑩分别是 、。

   

(3)恒温动物养殖过程的⑤/④值一般(填“低于”、“高于”或“等于”)变温动物养殖过程的该值。

要提高恒温动物的产品输出,需提高⑤/④的值,生产实践中可采取的措施有等。

在崇尚绿色消费,拒绝速生食品摆上餐桌的理念下,我们应 (填“提倡”或“不提倡”)这种养殖模式。

(二)选考题:

共4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作答时,请在答题纸上涂黑所选题目的方框。

33.[选修3—3]略

34.[物理——选修3-4](15分)

(1)(6分)一列简谐横波在t=0.8s时的图象如图甲所示,其x=0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

简谐波沿x轴      方向传播(填“正”或“负”),波速大小为       m/s,t=10.0s时刻,x=4m处质点的位移为      m。

(2)(9分)如图所示,在MN的下方足够大的空间是玻璃介质,其折射率为n=,玻璃介质的上边界MN是屏幕。

玻璃中有一正三角形空气泡,其边长l=40cm,顶点与屏幕接触于C点,底边AB与屏幕平行。

激光a垂直于AB边射向AC边的中点O,结果在屏幕MN上出现两个光斑。

①画出光路图。

②求两个光斑之间的距离L。

 

35.[物理——选修3-5](15分)

(1)(6分)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部分只有四条谱线,一条红色、一条蓝色、两条紫色,它们分别是从n=3、4、5、6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产生的,则

A.红色光谱是氢原子从n=3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产生的

B.蓝色光谱是氢原子从n=6能级或n=5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产生的

C.如果原子从n=6能级向n=l能级跃迁,则产生的是红外线

D.如果原子从n=6能级向n=l能级跃迁所产生的光子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原子从n=6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可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2)(9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kg的长木板,木板左端表面水平且长为L=2m,右端为光滑的1/4圆弧槽。

现有一个质量为m=0.5kg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速度v0=3m/s水平滑上长木板,m与长木板水平部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物块滑过水平部分后能冲上圆弧面而未离开圆弧。

(1)物块在圆弧面上升的最大高度;

(2)为使物块最终能从左端滑出木板,v0应满足的条件。

36.[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

工业上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