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三专题复习《从中美贸易战看经济全球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888767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8.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高三专题复习《从中美贸易战看经济全球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高三专题复习《从中美贸易战看经济全球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高三专题复习《从中美贸易战看经济全球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高三专题复习《从中美贸易战看经济全球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高三专题复习《从中美贸易战看经济全球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高三专题复习《从中美贸易战看经济全球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高三专题复习《从中美贸易战看经济全球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高三专题复习《从中美贸易战看经济全球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高中历史高三专题复习《从中美贸易战看经济全球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高三专题复习《从中美贸易战看经济全球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高三专题复习《从中美贸易战看经济全球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高中历史高三专题复习《从中美贸易战看经济全球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三专题复习:

从中美贸易战看经济全球化》

课前自主复习任务布置

课前,学生根据任务单、课本、一轮学案进行自主复习,并完成任务单上的四项任务。

任务一:

结合教材与一轮复习资料包,复习并理解、掌握基础知识。

任务二:

通过网络、书籍、报刊等资源查询中美贸易战的相关内容。

任务三:

将与经济全球化有关的知识点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整合,构建知识体系。

任务四:

阅读以下材料,并结合材料,模仿全国卷42题设计问题。

课堂环节与流程

(1)导入:

以目前备受关注的中美贸易战导入,并点明其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中美贸易战是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结果,但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又是逆全球化的,给全球化的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

(二)第一板块:

自主复习反馈

合作完成学生课前构建的知识结构图(可以是思维导图、时间轴、表格)的修改和完善,鼓励学生大胆发散,合作构建起本专题的知识体系。

一方面落实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进一步进行学法指导,课堂生成构建知识体系的原则,即内容全面、逻辑清晰、史实正确、语言科学、具有发散性。

(三)第二板块:

重点问题探究

合作探究一:

结合中美贸易战相关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的特点?

让学生结合所提供的材料思考问题,在分析特点的过程中理解全球化的内涵和影响,落实本课重点。

教师引导学生要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分析,因为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同时也培养学生史料实证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合作探究二:

为什么说美国发动贸易战是“逆流而动”?

落实全球化的原因,同时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强化全球化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不可逆,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合作探究三:

教师出示人民日报社论整理的《贸易战解决不了中关贸易失衡问题》等材料,请结合材料,模仿42题设计问题。

落实全球化的影响,并通过模仿设计问题并对提交的问题进行分类,从而掌握此类题的出题规律特点,进行学法指导。

学生设计问题后还要解决问题,从而掌握做题方法,锻炼了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联系实际的能力。

(四)第三板块:

以史为鉴

历史上的贸易战能为我们今天应对中美贸易争端提供哪些启示?

通过对历史上的贸易战(鸦片战争、20世纪60-90年代日美贸易战、1979-1983中美纺织品贸易战)的简单回顾得出启示:

坚定维护国家合法权益;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不断扩大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合作;充分利用世贸规则,公平、客观地解决贸易摩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除了国家的应对,个人又该如何应对呢?

结合二中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给即将毕业的高三提出要求和希望:

养成并保持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战胜困难的能力、拥有使命感和责任感。

培养家国情怀,这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要求之一。

本课授课对象是我校的高三学生,已经学习了必修三本书,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相关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为本课的复习奠定了基础,但在形成完整知识体系和提升综合能力方面有所欠缺。

同时经过两年多互联网+教学实践探索,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不断提高,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但在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灵活性等方面还不够成熟。

另外,经过高二一年全国卷高考题型的训练,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做题规范,但对全国卷的题型尤其是42题的特点、命题思路还掌握的不够到位。

 

本课以青岛二中“生学为本,师教为要,合作内化,点拨升华”原则为指导,在学生自主复习和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共同探究疑难问题,教师点拨并加以升华。

同时通过PAD实现师生、生生的即时互动,强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施兴趣的激发,进行思维的引领。

本课的效果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知识的掌握。

学生在教师提供学习材料的基础上,完成自主复习,基本能够掌握本课的基础知识,如经济全球化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课堂上教师也对学生课前的自主复习进行检测,学生完成效果好。

2.兴趣的激发。

本课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定教。

通过PAD的互动功能,学生提问题兴趣高涨,问题数量多。

课上合作解决问题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最大限度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能力的培养。

本课注重过程和方法的体验,处处体现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通过本课,学生学会了如何将知识进行结构整合,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等,掌握了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高三专题复习:

从中美贸易战看经济全球化》

本课是高三的专题复习课。

《经济全球化》专题是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二第二单元和第五单元的整合。

这种整合既符合新课程理念,也便于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知识体系的把握和理解。

本专题内容包含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核心内容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是必修二学习的总结。

同时本专题又是必修一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形成的基础,因此也巩固了政治史的内容。

因此,本专题在经济史乃至高中历史学习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基于课标和学生自主复习反馈确定本课的重难点如下:

重点: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特点

难点: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如何正确面对经济全球化

 

1.图6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

A.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B.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C.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D.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

2.据研究,从1760年到1850年间,英国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200万磅增加到3.66亿磅,增长了180多倍。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英国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建立B.工场手工业进入鼎盛时期

C.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世界市场D.农业中的商品化生产迅速发展

3.西方学者弗里德曼认为,全球化包括不可阻挡的市场一体化,民族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全球化也会使某些国家遭到不公正对待并远远落在后面,从而在这些国家出现强烈的反作用。

由此可知,该学者

A.指出了全球化带来的利弊B.批评现存的反全球化思潮

C.强调了全球化的消极作用D.提出了应对全球化的策略

4.图5是选自菲利普·费尔南德兹所著《世界:

一部历史》中的一幅示意图。

该图反映了

A.单一商品出口国在经济全球化中陷入困境

B.贸易往来对国家间关系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C.贸易不平衡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化

D.资本流动在经济全球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5.表1

成立时间

名称

1955

国际茶叶委员会

1960

石油输出国组织

1962

可可生产者联盟

1970

天然橡胶生产者协会

推动表1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

B.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

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

D.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一表2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时间

1500~1850年

1850~1945年

1945~2000年

主要移出地

欧洲、非洲

欧洲、亚洲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主要移入地

美洲

美洲

西欧、北美洲、大洋洲

人口迁移数量

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

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3700万

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

——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

(8分)

 

通过这节课的执教,我有两点感悟与体会:

1、互联网+教学彻底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不再流于形式,通过互联网,完全突破了课堂上的时空限制。

学生几乎可以随时随地随心地与同伴沟通,与老师交流。

在互联网天地中,教师通过移动终端,能即时地给予学生点拨指导,同时,教师不再居高临下地灌输知识,更多的是提供资源的链接,实施兴趣的激发,进行思维的引领。

同时,通过互联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强化,他们在互联网世界中寻找到学习的需求与价值,寻找到不需要死记硬背的高效学习方式,寻找到可以解开他诸多学习疑惑的答案。

2、教学应是师生共同理解、共同感悟、共同建构、共同发展的“双赢”活动,师生自然地结为一个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学习共同体。

一节好课不仅是学生获益,老师也应该从中有所收获。

师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应是平等的,课堂的氛围应是民主的。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唯物史观基于唯物史观理解经济全球化的概念,掌握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梳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知道生产力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时空观念在分析具体历史问题时,能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进行。

史料实证能根据材料分析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并能引用所学的中外史实论证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历史解释在分析具体历史问题时,能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家国情怀通过本课的复习,让学生充分体会历史与现实的有机联系,感受历史学科的现实价值,同时为国家应对新一轮的经济全球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