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四川省泸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892641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9.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级四川省泸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级四川省泸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级四川省泸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级四川省泸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级四川省泸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级四川省泸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级四川省泸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级四川省泸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级四川省泸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级四川省泸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级四川省泸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级四川省泸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级四川省泸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级四川省泸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级四川省泸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级四川省泸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级四川省泸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级四川省泸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级四川省泸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级四川省泸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级四川省泸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级四川省泸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泸州市高高一上学期末统一考试

语文

第Ⅰ卷阅读题

一、社科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当夜晚降临,我们仰望星空,肉眼所见的最亮天体就是月亮。

但事实上,一颗人造卫星在离地球500公里轨道内的轨迹也是肉眼可见的,比如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国际空间站等。

它们反射的阳光让其看起来像一颗颗星星,由此一些科学家提出,利用此类现象将太阳光反射到地球,为人类提供照明服务的构想。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从四川成都天府系统科学研究会获悉,该研究会参与的“人造月亮”构想有望在2022年初步实现——2020年首颗“人造月亮”将完成从发射、入轨、展开到照明的整体系统演示验证并发射,2022年3颗“人造月亮”将发射升空,并进行从展开到照明的整体系统演示验证实验。

“人造月亮”的构想最早源于一位法国艺术家:

在地球上空挂一圈镜子做成的项链,让它们一年四季把阳光反射到巴黎的大街小巷。

美国及俄罗斯都曾对“人造月亮”进行过深入探索,希望为人类夜间活动带来便利,甚至实现军事运用。

俄罗斯处于高纬度地区,因日照时间短,一度在“人造月亮”这类光照项目上有重大进展。

1999年,俄罗斯曾实施代号为“旗帜”的一系列计划,试图用特制的反射镜从太空反射阳光照耀地面,然而最终因为空间镜面展开时失败,计划被搁置。

“俄罗斯之前其实在演示验证上做得比较完备,基本原理成熟,也在空间站做了实验,但没有走到大型空间反射镜这一步。

我们目前的核心技术、工程基础材料方面都已经有很高的成熟度,具备开展系统演示验证阶段的研制条件。

”天府新区系统科学研究会主任武春风说,“人造月亮”照明项目的一些关键技术攻关属于航天工程共性技术,之前已由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

其中,天府新区系统科学研究会负责牵头项目的完整系统论证,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航天科工微电子系统研究院、成都汇蓉国科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等协同论证,国内20余名相关专业的学术专家、工程专家共同对“人造月亮”照明项目进行了方案论证与初步设计。

在远离地球38万公里的深空轨道上,直径为3476公里的月球正运行,当到达满月时,它可以向地球的大部分地区辐射光。

而未来的“人造月亮"则预计部署在500公里以内的低地球轨道上,光强度损失比38万公里小得多。

武春风说,我国的“人造月亮”准确表达是一种携带大型空间反射镜的人造空间照明卫星,预计其光照强度最大将是现在月光的8倍。

他说,按照相关研发计划,2020年“人造月亮”完成从发射、入轨、展开、照明到调控的整体验证工作后,2022年3颗“人造月亮”将在我国三大卫星发射基地选其一展开发射工作。

“届时,这3面巨大的反射镜将等分360度的轨道平面,3颗‘月亮’交替运行可实现对同一地区24小时不间断照射,反射的太阳光可覆盖地表3600至6400平方公里的范围。

曾有科学家表示,对所在星系索取能量的高低,是判断人类文明发展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深度利用太阳能是人类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

目前,人类对于太阳能的利用,基本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但是这样的转化效率其实并不高。

目前,中国、俄罗斯、美国、日本、欧盟等都在开展空间能源应用项目的技术攻关与验证。

反射镜这个设想大家都有,真正谁能走在前面早日实现空间能源利用,还需要脚踏实地的科研攻关和商业应用模式的探索。

”武春风说。

针对网友担心的影响生物作息等问题,武春风说,“人造月亮”的光线强度与照明时长均可做调整,照明精度也可控制在几十米之内。

虽然说“人造月亮”是月光的8倍亮度,但考虑到大气运动等因素影响,工作区的实际光照度大致相当于夏季的黄昏时刻。

届时,人们能感受到的“人造月亮”光照度,为路灯光照度的五分之一左右。

而且其可以做到“指哪打哪”“亮度可调”,不必担心“生物钟错乱”这种问题。

在“人造月亮”运转期间,人们仰望夜空,只会看见一颗格外明亮的星星,而不是大家想象中的一轮圆月。

在民用领域,“人造月亮”充分利用太阳光,与夜间的路灯照明形成互相补充,节约了大量基础设施用电消耗。

在日照时间短的冬季,“人造月亮”提供照明,可起到适当让黎明提前、黄昏延长的作用。

“以对成都50平方公里区域提供照射为例,每年可节约电费开支约12亿元。

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导致的停电区域,也可以用‘人造月亮’空间照明实现舒缓恐慌、有光救援、便捷安置等。

”武春风说。

1.下列关于“人造月亮”的相关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由多个单位共同参与研制的中国“人造月亮”实际上就是一种人造空间照明卫星。

B.“人造月亮”的构想源自法国,美国、欧盟都进行过深入研究,希望实现军事运用。

C.“人造月亮”的构想会在三年后全面实现,与月球相比,它的光强度损失要小很多。

D.“人造月亮”将在2020年依次完成从发射、展开、入轨、照明到调控的整体验证工作。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为了介绍“人造月亮”的可行性,文章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引用等多种说明方法。

B.作者认为现阶段人类对于太阳能的利用比较单一,并且对太阳能的转化效率不高。

C.本文用大量篇幅谈及国外对“人造月亮”的探索,意在表明中国在此领域成果显著。

D.文章思路清晰,先提出“人造月亮”的构想接着介绍研究情况,最后说明应用方向。

3.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些科学家根据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国际空间站这些人造卫星反射阳光的现象,提出了将太阳光反射到地球的构想。

B.由于“人造月亮”节约了大量基础设施用电消耗,所以它的应用领域将会相当广泛,特别是在民用领域其作用更是不可估量。

C.人们届时能感受到的“人造月亮”光照度要比路灯暗得多,加之能做到“亮度可调”,因而人们不必担心“生物钟错乱”的问题。

D.武春风认为,俄罗斯虽然做过实验,但还没走到大型空间反射镜这一步,中国具备开展“人造月亮”系统演示验证阶段的研制条件。

【答案】1.D2.C3.B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

“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荆卿曰: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太子曰: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樊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轲曰: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於期乃前曰:

“为之奈何?

”荆轲曰: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将军岂有意乎?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

”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

既已,不可奈何,乃遂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

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

乃令秦武阳为副。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

“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丹请先遣秦武阳!

”荆轲怒,叱太子曰: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遂发。

节选自《荆轲刺秦王》

臣光曰燕丹不胜一朝之忿以犯虎狼之秦轻虑浅谋挑怨速祸使召公之庙不祀忽诸罪孰大焉而论者或谓之贤岂不过哉

夫为国家者,任官以才,立政以礼,怀民以仁,交邻以信。

是以官得其人,政得其节,百姓怀其德,四邻亲其义。

夫如是,则国家安如磐石,炽如焱火。

触之者碎,犯之者焦,虽有强暴之国,尚何足畏哉!

丹释此不为,顾以万乘之国,决匹夫之怒,逞盗贼之谋,功隳身戮,社稷为墟,不亦悲哉!

夫其膝行、蒲伏,非恭也;复言、重诺,非信也;糜金、散玉,非惠也;刎首、决腹,非勇也。

要之,谋不远而动不义,其楚白公胜之流乎!

荆轲怀其豢养之私,不顾七族,欲以尺八匕首强燕而弱秦,不亦愚乎!

故扬子论之,以要离为蛛蝥之靡,聂政为壮士之靡,荆轲为刺客之靡,皆不可谓之义。

又曰:

“荆轲,君子盗诸!

”善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

4.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愿得谒之谒:

拜会B.秦之遇将军遇:

对待

C.夫为国家者为:

成为D.顾以万乘之国顾:

反而

5.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光曰/燕丹不胜一朝之忿以犯虎狼之秦/轻虑浅谋挑怨速祸使召公之庙不祀/忽诸罪/孰大焉/而论者或谓之贤/岂不过哉

B.臣光曰/燕丹不胜一朝之忿/以犯虎狼之秦轻虑浅谋挑怨/速祸使召公之庙不祀/忽诸罪/孰大焉/论者或谓之贤/岂不过哉

C.臣光曰/燕丹不胜一朝之忿/以犯虎狼之秦轻虑浅谋/挑怨速祸/使召公之庙不祀忽诸/罪孰大焉/而论者或谓之贤/岂不过哉

D.臣光曰/燕丹不胜一朝之忿以犯虎狼之秦/轻虑浅谋/挑怨速祸/使召公之庙不祀忽诸/罪孰大焉/而论者或谓之贤/岂不过哉

6.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丹是个比较重情义的人。

荆轲想利用樊於期的首级作为刺杀秦王的信物,太子丹不忍心这样做,希望荆轲另外考虑对策。

B.从甲文看,荆轲刺秦未成绝非偶然。

正是因为太子丹浮躁多疑,谋事不周,目光短浅,催促荆轲匆忙上路最终导致荆轲刺秦失败。

C.有人认为太子丹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司马光却不以为然。

他觉得太子丹排解个人的私愤、炫耀盗贼式的谋略,实在是个可悲可叹的人。

D.甲文善于写人物的对话和神态,突出人物性格,叙述生动形象;乙文善用对称句,节奏明快富于表现力,观点鲜明,议论有理有据。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2)不顾七族,欲以尺八匕首强燕而弱秦,不亦愚乎!

(3)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答案】4.C5.D6.B

7.

(1)我之所以留下来,是想等我的朋友一道。

如今太子嫌我动身太晚,那就让我现在和你们告别。

(2)不顾及全家七族之人会受牵连,想要用一把短小的匕首使燕国强大、秦国削弱,这难道不是愚蠢之极吗?

(3) 趁机在座位上击杀沛公,把他杀了。

不然的话,你们这些人都将被刘邦俘虏!

参考译文:

(甲)燕国的太子丹很害怕,于是就去向荆轲询问办法,说:

“秦兵早晚要渡过易水,那么虽然我想长久地侍奉您,又怎么能够做得到呢?

”荆轲说:

“即使是你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

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

现在的樊将军,秦王用千斤的黄金,一万户的封邑。

果真能够得到樊将军的首级,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高兴地召见我,我就有办法来报答太子了。

太子说:

“樊将军因为无路可走投奔我,我不忍心由于自己个人的私仇而伤害长者的心意,希望您另外考虑对策吧!

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私下里会见樊於期,对他说:

“秦对你樊於期,可以说是刻毒透顶了。

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

如今听说悬赏将军的头,用千斤的黄金,一万户的封邑。

你打算怎么办?

”樊将军仰天长叹,流着泪说:

我常常想起来,常常恨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什么办法罢了。

”荆轲说:

“如今有一句话,可以用来解除燕国的忧患,可以替你樊将军报仇雪恨,怎么样?

”樊於期走上前说:

“到底怎么做?

”荆轲说:

“希望借你樊将军的头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高兴而又友好地接见我。

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他的胸膛,这样,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

将军是否有这个心意呢?

”樊将军脱下一只衣袖,握住手腕走上前说:

“这是让我日夜的痛心的事,今天才得到您的指教!

”于是自杀。

太子听说以后,连忙驱车赶到,伏在尸体上大哭,哭得非常伤心。

但已经,是无可奈何的事了,于是收拾好樊於期的头,用盒子装好。

于是太子事先寻求天下最锋利的匕首,得到赵国徐夫人的匕首,用一百金把它买到,叫工匠在淬火时把毒药浸到匕首上。

用人来试(那把用毒药水淬过的匕首),血沾湿衣裳,人没有不立马死亡的。

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

燕国有个勇士秦武阳,十二岁的时候,就杀人,人们不敢和他正视。

于是叫秦武阳做助手。

荆轲在等一个人,想和他一道去,可那个人住得很远没有来,因而停下等候他。

过了一阵还没动身,太子嫌荆轲走晚了,怀疑他有改变初衷和后悔的念头,于是又去请他动身,说:

“时间跨度不早了,您难道没有动身的意思吗?

请允许我先遣发秦武阳!

”荆轲非常生气,怒斥太子道:

“如果现在去了却不能够回来向太子复命,那是小人!

现在光拿着一把匕首进入不可意料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下来,是因为等待我的客人好同他一起走。

现在太子嫌我走晚了,那就让我现在和你们告别!

”于是出发了。

(乙)臣司马光曰:

燕太子丹不能忍受一时的激忿而去冒犯狼虎一般的秦国,虑事轻率,谋划浅薄,以致挑起怨恨,招致了灭亡之祸,使供奉燕国始祖召公的宗庙祭祀忽然中断,罪过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

而评论的人有的还把认为他是有才能的人,这难道不是太过分了吗!

对于治理国家的人来说,任命有才能的人为官,按照礼制确立法律政策,以仁爱之心安抚百姓,凭借信义结交邻邦。

因此官员由有才干的人担任,政事得到礼教的节制,百姓人心归向他的德行,四邻亲附他的恪守信义。

这样,国家则会安如磐石,炽如火焰,触犯它的一定被撞得粉碎,冒犯它的一定被烧得焦头烂额。

即便是有强暴的敌国存在,又有什么值得畏惧的呢!

太子丹放弃这条路不走,反而用万辆战车的大国去排解个人的私愤、炫耀盗贼式的谋略,结果是功名被毁坏、身命遭杀戮,江山社稷化作废墟,不是很令人悲痛的事吗!

跪着前进,匍匐爬行,并不表示恭敬;言必行,重承诺,并不表示守信义;过度耗费金钱,散发玉器,并不表示施恩惠;自割颈部,自剖肚腹,并不表示勇敢。

重要的是,计谋不够深远,行动不合乎礼义,这不过是楚国的为复仇而丧生的白公胜之流罢了!

荆轲心怀报答太子姬丹供养的私恩,不顾及全家七族之人会受牵连,想要用一把一尺八寸的匕首使燕国强大、秦国削弱,这难道不是很愚蠢吗!

所以扬雄对此评论说,要离刺杀庆忌的死是蜘蛛、蝥虫一类的死,聂政侠累的死是壮士一类的死,荆轲刺杀秦王的死是刺客一类的死,这些都不能算作“义”。

他又说:

“荆轲,按君子的道德观念来衡量,是类如盗贼之辈了。

”此话说得好啊!

三、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印象

戴望舒

是飘落深谷去的

幽微的铃声吧,

是航到烟水去的

小小的渔船吧,

如果是青色的珍珠;

它已堕到古井的暗水里。

林梢闪着的颓唐的残阳,

它轻轻地敛去了

跟着脸上浅浅的微笑。

从一个寂寞的地方起来的,

迢遥的,寂寞的呜咽,

又徐徐回到寂寞的地方,寂寞地。

8.诗歌多处使用了象征手法,请任选两处简要分析。

9.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感情?

请根据诗意简要作答。

【答案】8.飘落到深谷里去的幽微的铃声,驶向烟水深处的渔船,都象征着诗人希望的渺茫。

9.《印象》反映出诗人心理经历过的从希望的幽微到失望的愁怨、从有所期待有所奋起的微笑和欢乐坠入沉郁的孤独与寂寞。

 

四、名篇名句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___________,不是清泉,是天上虹,______________,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徐志摩《再别康桥》)

(3)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夸张的手法,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突出了沙塞雪景的雄伟壮阔。

(4)《沁园春·长沙》中,写词人面对生机盎然的万物而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与天地对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到乡翻似烂柯人

(2).那榆荫下的一潭(3).揉碎在浮藻间(4).瀚海阑干百丈冰(5).愁云惨淡万里凝(6).怅寥廓(7).问苍茫大地(8).谁主沉浮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

要求考生审清题目要求,抓准题目所给关键词,联系课文有联系的原句,注重理解和积累。

本题注意下列易错字形或文中提示语

(1)柯2)榆荫浮藻(3)中“沙塞雪景的雄伟壮阔”对应“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4)“激昂慷慨的心绪”对应“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点睛】在考查名句名篇默写,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

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

“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吃土豆的人

田鑫

①在众多植物中,我只跟土豆有仇。

虽然玉米曾划烂过我的手臂,豇豆曾让我食物中毒,但是它们都没有要我的命,也没有要我身边人的命;而土豆,众多的土豆,集合在一辆车上的众多的土豆,却夺走了我母亲的命。

②母亲没了,留在地里的另一些土豆直到快入冬了,才被亲戚们挖回家。

而埋母亲的那块地,从此再也没有种过土豆。

③仇恨有时候很奇怪,恨的时间长了,竟然会让你莫名其妙地纠缠上你仇恨的事物,土豆就是。

本来要和它势不两立老死不相往来的,可是却偏偏摆脱不了它,地里种的是土豆,窖里窖的是土豆,每顿饭里是土豆,更要命的是,村庄里的人还要和土豆打一辈子交道,熟悉它们,问候它们,说不定哪一天遇上饥荒,只有它们能和人一起挺过难关。

为了不至于饿肚子,我也学着妥协接受这些不管你生气还是高兴还是悲伤它们都板着脸待在原地不动的土豆。

④这个时候,我才发现,活在村庄里的人,其实和土豆是最接近的。

你看,村庄里的人灰头土脸的,走在阡陌之间,你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也不知道他要去干什么。

土豆也是,它躺在大地上,不像小麦、玉米和高梁,一开始只长着几片叶子,只要给它们时间叶子就能变成秆儿,它们就会神气地站在大地上,等它们结了穗,就把果实顶在头顶或挂在半腰里,一个个炫耀似的;而土豆从下种的时候开始,就看不到任何丰收的希望,它们长在地里,你看不见它们,它们也不准备给你任何信号,你不知道等待你的是丰收还是歉收,一颗心一直悬着。

它一如自己的名字低调,不到土被刨开的那一天,绝对不显山露水。

等土豆生长要有奶奶那样的耐心,土豆撒进土里她只关心天气,从来不去地里,估摸着土豆已经把土顶出包来了,才持上小竹篮,去地里挖已经熟透的土豆。

她的判断依据是地裂出来的缝儿,只有彻底熟透的土豆才耐不住寂寞,把土顶一个包,露出地面透气。

⑤吃多了土豆,村庄里的人都带上了土气,低调、稳重、木讷他们和土豆一样行走在大地上。

他们面带土色,皮肤和内里如一;他们说着土话,一张嘴就是一股泥土的气息,他们像土豆一样散落在大地上。

⑥土豆是和土最近的作物,名字也接地气。

土豆土豆,这广阔的土地里种出来的豆子,一听就是大地之子应该有的名字,不过它们也没有免俗,同时还有马铃薯和洋芋这两个洋气的名字。

这让我想起包括我在内的本家兄弟们,出门在外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起个官名。

在村庄里我们原本有一个土豆一样带着土味的小名,这些从家谱里排列下来的汉字,带着祖上的恩泽和父母的期望,可是它们不是太土就是太生僻。

不管是工地抱砖头的,还是混进写宇楼里整点上下班的,我们这些散落在各地的兄弟,像商量好了一样,把谱系排列下的小名,改成一直想改却没机会改或者自己觉得朗朗上口的大名。

于是,我们毎个人都像土豆样,有了两个或者三个名字。

⑦有人给家族建了个微信群,被拉进去一看我就乐了,群里的每一个备注了名字的,都不认识,像陌生,一一试探之后,才发现大家用的全是大名。

因为提前不需要沟通对号,一个群里的兄弟有好几个用的是同一个大名,只能再改。

我们这些兄弟,有了大名之后,就努力地朝着大名所代表的方向活着,我们叫马铃薯或者洋芋,并且我们尽量把叫土豆时的属性隐藏起来。

我们说普通话,尽可能把方言的那部分遮蔽,走路尽可能把佝偻着的身板挺直,吃饭尽可能不暴露喜好面食少油多盐的习惯。

有意思的是,分开时间长了再遇到一起,就不知道是用方言还是普通话交流,经常是两个人说着蹩脚的普通话,一不注意,音调就拐到了方言里。

两人相视一笑。

⑧在村庄外的地方,我们跟藏在土里的土豆一样,小心翼翼地活着。

一旦回到故乡,就藏不住了,土豆就是土豆,每个人都知道的土豆,不管改成什么名字,在乡亲们嘴里,我们始终是那些长不大成熟不了的土豆。

⑨恨了那么久土豆,后来又吃了那么多土豆,还和土豆有那么多的相似点,但是我们最终还是不懂土豆,于是就羡慕那些懂土豆的人。

在所有艺术家里,我觉得,梵高是最懂土豆的,要不他怎么能画出《吃土豆的人》那样一幅让人看一眼就热泪盈眶的画呢。

他在给弟弟提奧的信中写道:

“我想强调,这些在灯下吃土豆的人,就是用他们这双伸向盘子的手挖掘土地的。

因此,这幅作品描述的是体力劳动者,以及他们怎样老老实实地挣得自己的食物。

”看着这些在一盏昏黄的灯光下吃土豆的人,他们似乎就是我的父亲母亲叔叔婶婶。

他们骨节粗大的手和适合在沉重的劳动中喘息的鼻子,以及足以跟土地对抗的粗布衣服;他们面对土豆这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食物,眼睛里流露出来的却是渴望的光芒和感恩的仁慈……看着这幅画的时候,我第一次觉得,曾经生活的乡村和一直在吃的土豆竟和艺术这么近,近得似乎生活就是艺术,是一幅谁也画不出来的画。

看来,只有天才梵高画出来了

⑩其实,我早已改变了对土豆的偏见和傲慢,在时间的撮合下和它握手言和,并将它作为召唤同类的信物。

腊月回乡,那些在外面叫马铃薯或洋芋的兄弟们,聚在低矮的屋子里,靠近火炉取暖,这时候他们都叫土豆。

而那时候炉火正旺,几颗土豆在炉箱内正接受着火的煨养,它们已经开始散发香味。

炉灰里扒拉出来的土豆,已经比放进去前小了很多,但是酥软、可口,几个兄弟顾不上吹去土豆上的灰,就张口咬下去。

这一刻,你会发现,梵高的油画复活了,画面上的人物换成了我和我的兄弟们。

面对这热腾腾的土豆,我们这些回乡的土豆们,在炉火旁露出了原形。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开篇作者将生活中的玉米、豇豆与土豆进行对比,用先抑后扬的写法,表达出对除土豆以外的其他农作物的热爱。

B.“恨的时间长了,竟然会让你莫名其妙地纠缠上你仇恨的事物”句中“纠缠”一词,形象写出了土豆与人之间不能分割的关系。

C.奶奶耐心等待土豆熟透的一段文字,用了拟人、对比、比喻衬托的手法,写出了土豆不张扬,不显山露水,耐得住寂寞的个性。

D.那些在外面叫“马铃薯”或“洋芋”的本家兄弟们,用普通话交流,一不注意,音调就拐到了方言里,表明了他们的低调、木讷。

E.文章通过写“我以及我的村庄里的人们与土豆的关系插叙了梵高的名画《吃土豆的人》,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12.“这让我想起包括我在内的本家兄弟们,出门在外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起个官名”,为什么第一件事要给自己起个官名?

请结合文意简要回答。

13.文章第9自然段插入梵高名画《吃土豆的人》,有何作用?

请简要回答。

14.作者对“土豆”经历了怎样的情感变化?

请简要概括分析。

【答案】11.BE12.

(1)嫌自己

小名太土太生僻,怕自己卑微的身份被城里人瞧不起。

(2)想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努力活成想要的样子。

13.

(1)(1​)内容上:

写梵高是懂土豆的人,体力劳动者懂得土豆,对土豆充满感激之情。

(2)结构上: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既承接上文我对土豆的偏见与傲慢,又引出下文“我”对土豆情感的转变;(3)效果上:

与前面“我”的不懂土豆形成对比,表达“我”对土豆的喜爱敬重之情。

14.

(1)仇恨之情,土豆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