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统一检测卷.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8403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7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泸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统一检测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泸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统一检测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泸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统一检测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泸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统一检测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泸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统一检测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泸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统一检测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泸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统一检测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泸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统一检测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泸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统一检测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泸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统一检测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泸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统一检测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泸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统一检测卷.docx

《泸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统一检测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泸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统一检测卷.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泸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统一检测卷.docx

泸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统一检测卷

泸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统一检测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默写(共1题;共6分)

1.(6分)(2019高三上·朝阳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指出,宋荣子虽不受人间毁誉牵制,看淡世间荣辱,但“________”;列子驾风行走,虽然免于步行,却“________”。

二人都末达到逍遥之境。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蜀道之上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雄奇景象。

(3)刘禹锡《陋室铭》中,表现“陋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共2题;共27分)

2.(16分)(2017·珠海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桂州裴中丞作訾家洲亭记

柳宗元

大凡以观游名于代者,不过视于一方,其或傍达左右,则以为特异。

至若不骛远,不陵危,环山洄江,四出如一,夸奇竞秀,咸不相让,遍行天下者,惟是得之。

桂州多灵山,发地峭坚,林立四野。

署之左曰漓水,水之中曰訾氏之洲。

凡岭南之山川,达于海上,于是毕出,而古今莫能知。

元和十二年,御史中丞裴公来莅兹邦,都督二十七州事。

盗遁奸革,德惠敷施。

期年政成,而富且庶。

当天子平淮夷,定河朔,告于诸侯,公既施庆于下,乃合僚吏,登兹以嬉。

观望修长,悼前之遗。

于是厚货居氓,移民于闲壤。

伐恶木,刜奥草,前指后画,心舒目行。

忽焉如飘浮上腾,以临云气。

万山面内,重江束隘,联岚含辉,旋视其宜,常所未睹,倏然互见,以为飞舞奔走,与游者偕来。

乃经工庀材,考极相方。

南为燕亭,延宇垂阿,步檐更衣,周若一舍。

北有崇轩,以临千里。

左浮飞阁,右列闲馆。

比舟为梁,与波升降。

苞漓山,涵龙宫,昔之所大,蓄在亭内。

日出扶桑,云飞苍梧。

海霞岛雾,来助游物。

其隙则抗月槛于回溪,出风榭于篁中。

昼极其美,又益以夜,列星下布,灏气回合,邃然万变,若与安期、羡门①接于物外。

则凡名观游于天下者,有不屈伏退让,以推高是亭者乎?

既成以燕,欢极而贺,咸曰:

昔之遗胜概者,必于深山穷谷,人罕能至,而好事者后得,以为己功。

未有直治城,挟阛阓②,车舆步骑,朝过夕视,讫千百年,莫或异顾,一旦得之,遂出于他邦,虽物辩口,莫能举其上者。

然则人之心目,其果有辽绝特殊而不可至者耶?

盖非桂山之灵不足以瑰观非是洲之旷不足以极视非公之鉴不能以独得。

噫!

造物者之设是久矣,而尽之于今,余其可以无藉③乎?

【注】①安期、羡门:

指已悟道成仙的人。

②阛阓(huánhuì):

市场,商场。

③藉:

记。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署之左曰漓水               署:

署名    

B.盗遁奸革,德惠敷施         革:

(被)扫清    

C.于是厚货居氓,移民于闲壤   货:

钱币    

D.既成以燕,欢极而贺         燕:

开宴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乃合僚吏,登兹以嬉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

B.若与安期、羡门接于物外           以其无礼于晋

C.忽焉如飘浮上腾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D.其果有辽绝特殊而不可至者耶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赞美訾家洲于桂林的灵山秀水中胜景独擅,惋惜其不为人所知,颂扬裴公于惠施德政之余,慧眼独具,建亭于斯,遂使其撮奇得要,景甲桂林。

B.柳宗元的散文立意深刻,在对訾家洲亭的景色描绘中,寄寓了自己不遇的慨叹和求荐望举的希冀,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旷达的人生态度。

C.本文构思新颖,起始突兀,以表现訾家洲之不凡,然后描写亭景含宏蕴元,变化奇异,可谓形容尽致,结尾处层层转深,跌宕多姿。

D.本文的风格雄浑,情感表达含蓄隽永,以贬谪期间个人的全部感情观照山水,又借山水的描摹以传达心境,达到“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意境。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盖非桂山之灵不足以瑰观非是洲之旷不足以极视非公之鉴不能以独得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则凡名观游于天下者,有不屈伏退让,以推高是亭者乎?

②造物者之设是久矣,而尽之于今,余其可以无藉乎?

3.(11分)(2017高一下·遵义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畅师文,字纯甫,南阳人。

师文幼警悟,家贫无书,手录口诵,过目辄不忘。

弱冠,谒许衡,与衡门人姚燧、高凝皆相友善。

陈时政十六策,丞相安童奇其才,辟为右三部令史。

丞相伯颜选为掾属,从定江南,及归,舟中惟载书籍而已。

除东川行枢密院都事,尽心赞画,多所裨益。

修府舍,发地得银五十锭,同僚分师文十锭,不受,用以修庙学及传舍,余作酒器给公用。

承制改同知保宁路事,治尚平简,反侧以安。

拜监察御史,纠劾不避权贵,上所纂《农桑辑要》书。

迁陕西汉中道巡行劝农副使,置义仓,教民种艺法。

就佥本道肃政廉访司事,黜奸举才,咸服其公。

徙山南道。

松滋、枝江有水患,岁发民防水,往返数百里,苦于供给,师文以江水安流,悉罢其役。

驸马亦都护家人怙势不法,师文治其甚恶者,流之。

大德二年,改山东道,入为国子司业。

出为陕西行中书省理问官,决滞狱,不少阿徇。

顷之,以疾家居。

擢陕西汉中道肃政廉访副使,又以疾不赴。

修《成宗实录》赐钞壹百锭不受时制作多出其手除太平路总管时大旱师文捐俸致祷不数日澍雨大降,遂为丰年。

当涂人坐杀牛祈雨,囚系者六十余人,师文悯而出之。

职田米积之盈屋,曰:

“我家几人,能尽食此乎!

”呼贫士及细民,恣其取去。

廉访分司官前后至者,必先谒师文,称为先生。

师文在任未久,境内晏然。

奉旨撰《王勃成道记序》等文,赐银贰铤,不受。

考河南乡试归,次襄县,卒于传舍,年七十一。

赠资政大夫、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上护军,追封魏郡公,谥文肃。

(选自《元史·畅师文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修《成宗实录》/赐钞壹百锭/不受/时制作多出其手/除太平路总管/时大旱/师文捐俸/致祷不数日/澍雨大降/

B.修《成宗实录》/赐钞壹百锭/不受时制/作多出其手/除太平路总管/时大旱/师文捐俸致祷/不数日/澍雨大降/

C.修《成宗实录》/赐钞壹百锭/不受/时制作多出其手/除太平路总管/时大旱/师文捐俸致祷/不数日/澍雨大降/

D.修《成宗实录》/赐钞壹百锭/不受时制/作多出其手/除太平路总管/时大旱/师文捐俸/致祷不数日/澍雨大降/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弱冠:

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魄还未强壮,所以称作弱冠。

B.道:

文中指古代行政区划名,在汉朝才开始出现,后各朝代“道”的管辖范围不尽相同。

C.义仓:

旧时储粮备荒的一种社会习俗。

是一种由国家组织、以赈灾自助为目的的民间储备。

D.公:

文中指爵位,是古代君主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春秋时期有五等爵位,分别是公、伯、侯、子、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畅师文喜欢读书,才干受人赏识。

他家穷没有书,就手抄口读,他从江南回朝时,船中只带书籍;他因才干被丞相安童征召为右三部令史。

B.畅师文一心为公,不贪私利。

他任东川行枢密院都事时,全力谋划;他不接受同僚分给的银子,将这些银子用来修庙学、驿站和制作公用酒器。

C.师文体恤百姓,有政绩。

他教百姓耕种之法;他在山南道时,免除了百姓的防水劳役;他在多地任职时展现了突出的治理能力。

D.畅师文乐于助人,受人尊重。

他将公家多余的粮食送给贫穷的士人和百姓;廉访分司前后来的官员,必定先拜见他,并称其为先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出为陕西行中书省理问官,决滞狱,不少阿徇。

②当涂人坐杀牛祈雨,囚系者六十余人,师文悯而出之。

三、古诗阅读(共2题;共17分)

4.(8分)(2018高二上·牡丹江期中)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小题。

九日蓝田崔氏庄

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

醉把茱萸仔细看。

九日置酒

宋祁

秋晚佳晨重物华,高台复帐驻鸣笳。

邀欢任落风前帽,促饮争吹酒上花。

溪态澄明初雨毕,日痕清淡不成霞。

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

(1)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第一首诗为杜甫七律中的代表作。

首联诗句宛转自如,诗意层层变化,错落有致。

B.第一首诗的颈联色泽浓丽,空间开阔,用“落”、“寒”稍划线染,标出深秋的时令,不作愁语,气局一新。

C.第二首诗的首联破题。

起句点明节令,音调高扬。

绚丽的物华,宜人的秋色,令诗人为之神驰。

一个“重”字流露出诗人流连光景之意,领起全诗。

D.第二首诗的颈联以景语出之,写登高所见。

诗人把酒临风,游目骋怀,只见上下天光,一片清明,境界开阔,气象恢宏。

E.王隐《晋书》记载:

“孟嘉为桓温参军,九日游龙山,风至,吹嘉帽落,温命孙盛为文嘲之。

”两首诗都化用了这一典故,三位大家心境相似,心意相通,实现了跨越时空的共鸣。

(2)两首诗都写到了风吹帽落、老去白发、遍插茱萸,题材极其相似,抒发情感是否相似呢?

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5.(9分)(2019·北京)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①

陈与义

其一

巧画无盐②丑不除,此花风韵更清妹。

从教③变白能为黑,桃李依然是仆奴。

其四

含章④檐下春风面,造化功成秋兔毫。

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⑤。

【注】①五首绝句题咏同一幅墨梅图。

②无盐:

战国时齐国丑女钟离春。

③从教:

任凭。

④含章:

即含章殿,传说南朝时宋武帝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在额头形成美妆。

⑤九方皋:

春秋时相马名手。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首前两句认为,不论怎样描画无盐也无法变丑为美,墨梅图却能尽显梅花之美。

B.第二首前两句认为,墨梅图中的梅花犹如佳人容颜般美妙,展现出堪比造化的画技。

C.两首诗所题咏的墨梅图,不但描绘了梅花,还描绘了桃花、李花,对比鲜明。

D.两首诗所题咏的墨梅图,没有描绘含章殿和九方皋,诗人提及二者是在用典。

(2)题画诗往往包含“画外音”。

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首反映了诗人爱好清姝、不喜浓艳的审美追求。

    

B.第一首讽刺了现实生活中颠倒黑白、奴颜婢膝之人。

    

C.第二首联想到古代公主的梅花妆,表现梅花的富贵气质。

    

D.第二首比较画梅和相马的相似点,说明艺术来源于生活。

    

(3)现实中没有黑色梅花,而宋代出现了墨梅画。

根据上面两首诗,概括陈与义对墨梅画特点的认识,并比较两首诗题咏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四、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25分)

6.(6分)(2019高三上·龙岗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年来,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对于遗产类型有了更多的认识。

人们对文化遗产的日益关注,是特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历史观和文化观的转向,是民族认同感不断加深的体现。

但是,文化遗产范围的扩大,不代表保护和传承的问题就解决好了。

比如最近几年流行的工业厂房改造,模式大同小异,大都是将原有厂房进行整饬改造、粉饰一新,然后引入文化创意、餐饮、购物等业态进行充实。

然而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文化遗产保护的直接目的就是保留原有的历史信息。

厂房改造仅仅把原有的工业遗产视为可利用的场所和空间,大规模的干预使得依附在上面的历史信息消失殆尽,新引进的业态则是商业复制时代下的产物。

从这样一个角度出发,它实际上违背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

这样的现象背后反映的,是我们对文化遗产在当下能够发挥何种功能的困惑。

过去的遗存之被视为文化遗产,从客观上来讲,就是它和原生社会文化环境产生了分离,进而来到了当下的语境,成为一项有待保护和继承的文化资源。

在近代欧洲历史性纪念建筑的保护实践中,人们所熟知的巴黎圣母院等建筑就是在那时开始作为遗产对象来进行保护和修复的。

尽管那时的保护理论与技术尚不成熟,但这种有意识的保护行为仍体现了人们对于历史所持有的敬畏和向往。

如果我们再往前追溯到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也会发现,人们在对古希腊罗马文化遗产的追寻过程中,本质上体现的是一种人文关怀,满足了人们重新认识自我的精神需求。

从一开始,过去的遗存作为文化遗产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当中时,首先满足的是人类的精神需求。

认识到文化遗产首要满足的是人类的精神需求,其实可以让我们在遗产范围扩大的今天,更好地去认识和理解遗产的复杂性、文化的多样性,而不是给它们贴上某一个刻板标签或者套上某个雷同的利用模板。

2013年,红河哈尼梯田以文化景观的名义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这种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生计智慧得到了世界的肯定。

今天,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地区生计方式的改变,使得不少年轻劳动力离开家乡去城市打拼,农耕的转型已经在一些地区发生。

哈尼梯田的保护同样面临类似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当地村民的发展问题,原来保护的主体将不断流失。

在现有的保护条例下,人们对哈尼梯田所代表的农耕文化的美好想象尽管还能在物质的景观中寻得,但看得见山,看得见水,却看不见乡愁。

在当代语境下,遗产的复杂性已经超越了物质形态的去留、新旧等讨论,直指人们的精神世界。

文化遗产首先满足的是人类的精神需求,它承载着的是人们的想象力与前进的信念。

真正支撑我们走下去的往往是蕴藏在文化遗产中的精神力量,而这种精神力量反过来才会真正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摘编自杜晓帆《文化遗产首先应满足精神需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越来越关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问题,这与当前社会经济条件是分不开的。

B.最近几年流行的工业厂房改造就是借着文化遗产保护的幌子进行的商业活动。

C.巴黎圣母院等建筑的保护充分体现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向往,值得人们借鉴学习。

D.当前只有重视蕴藏在文化遗产中的精神力量,才能真正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通过对工业厂房改造案例的分析引出了对文化遗产在当下的功能的思考。

B.文章第二段分析近代欧洲历史性纪念建筑的保护实践,阐明了文化遗产的首要功能。

C.文章在论证中多次采用了例证法,并选用古今中外的例子,使文章极具说服力。

D.文章以文化遗产与人类的精神需求的关系为立论的基础,论证了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遗产保护原则上应尽量保护好依附在遗产上面的历史信息,过多的干预是对文化遗产的破坏。

B.过去的遗存只要满足了人类的精神需求,就可以作为文化遗产进入到人们的保护中。

C.理解了遗产的复杂性、文化的多样性才能明白文化遗产首要的是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

D.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生计方式的改变而消失。

7.(19分)(2020·静安模拟)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金川的花季

陈应松

①大地如此慈祥。

沿着大渡河两岸,以及上游的大金川,一百里盛大的花海,盛大到浩荡,到奔腾,到翻滚,到延袤不断。

只有一种色彩:

洁白;只有一种味道:

清香。

这百里的白,满川的香,这被梨花淹没的一个又一个藏寨,被馥郁席卷的一座又一座山头,仿佛大雪突兀而至。

这样的村庄,为迎接春天的到来,用一万株、十万株、百万株古老梨树的花,抵抗山顶雪峰的冷、大河奔流的寒。

②蜿蜒飘拂的梨花海,如爆着响声的玉佩,点燃耀眼的浮冰。

云帛重锦,这是大地的哈达,献给春天的吉祥祝福;它就横亘在川西,横亘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高原之上,有吐尽天下芳香的豪气。

③我闯入这样的花海,带着少年一样的亢奋,有如一个春天之火的蹈火者。

高原的阳光照耀着那些纯真笑脸,那些青春丽影,那些在花丛中徜徉和歌舞的人们,那些蜜蜂的嗡鸣,那些吹起的长长的铜钦、甲铃和敲响的咚咚的藏鼓,那些嘉绒藏族男女跳起的马奈锅庄。

这茫茫的香雪海,玉洁冰清的漩流,旋转在金川的土地上。

④沿着梨花的长廊,织着河流的花环,这里的大金川河谷已经完全是茫茫花海。

沙耳乡、咯尔乡、庆宁乡、勒乌乡、万林乡……数不清的千村万寨,全笼罩在梨花盛开的赫然气势中,梨花烂漫,粉妆玉垒,雪浪翻飞,不可遏止。

⑤金川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被称为阿坝的江南。

不过我更看重她的气候,三月这里如此温煦,春风如此和蔼,阳光如此明媚,天空的蓝把梨花的白和雪山的白衬得格外纯净。

因为梨花的肥厚,近看像是水晶雕出的巨大花树,在河流的滋润下,以天真的素白照耀和守护着这儿仙境般的生活。

收获果实的秋天一定比想象的还要壮观,也有同样的温暖和甜蜜馈赠给勤劳的人们。

⑥这种恢弘的春天的仪式,是古老先民为子孙创造的狂欢节,它依然浸透着祖先们的记忆、嘱托和想象,让春天变得如此华丽,盎然吐放着他们的激情,那么浓郁、雄健、炽热,洪波涌起,渐至澎湃。

那被点燃的高原之火,白色的烈焰,是山川的血液。

群山在梨花中浮动,绚烂瑰丽,令人情迷的磅礴光流,被流淌弯曲的大渡河带向世界。

⑦那几乎透明的花瓣,细小精致的花蕊,有黄,有红,有绿,以微小的光芒组成汹涌的火树,点亮这片吉祥的天空。

在夜晚,它是一万个月亮照耀下的银色河川,这些白色的精灵纵情劲舞,跳跃和奔泻在梦里,被河水拉曳成银色的星空。

火焰相互串联的秘语,遵循着高原季节的召唤,一瞬间喷发如春雪。

煨桑祈福的烟火和村庄的炊烟汇合,从花缝里钻出来,流溢和洇染在梨树林、古碉和藏式小楼之上,这袅袅的、慵懒的、牧歌般的自在日子,让这里的人民如此幸福地陶醉在静谧如童话的梨花园里,令人艳羡。

⑧梨花的怒放,梨花的挤攘,梨花的壅塞,在这片高原上、河川里滚滚向前,就像春天冰河炸裂。

漫天纷飞的花语,属于云朵之下的善良人民。

⑨香气蒸腾,银光堆泻,这春天之火,静静地在阿坝高原上燃烧,这古老而又年轻的玉树琼枝,一年一年带给人们无尽的惊喜和狂欢。

⑩在这里,河流、梨花海、雪峰、寺庙、铜钦、古碉、优美的舞蹈、部族的传说,全都闪现在强烈的阳光下,葳蕤并滋润着这片香风花雨之地。

⑪一年一度追寻你的踪迹是不可能的,但我会记得这次的偶遇和邂逅,记得你在天边一隅散发的异香,展示的幻景。

阿坝连绵起伏的高原群山之间,你汹涌腾越拍击天穹的花海,扬起清香的气息。

是一双什么样的巧手,是谁,织就了这条巨大的哈达,捧来这满满的祝愿和崇高的敬意?

这属于高原的永远的花季,让金川永远吉祥,永远明艳,永远甜蜜,永远年轻……

(选自《人民日报》“大地”副刊,2020.3.21)

【注释】哈达:

蒙古族、藏族作为礼仪用的长条丝巾或纱巾,多为白色、蓝色,也有黄色等。

(1)分析第①段画线句的作用。

(2)作者在第②段和第⑪段都以“哈达”作为喻体,赏析这种写法的效果。

(3)赏析第⑤段和第⑧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①和蔼:

________

②肥厚:

________

③壅塞:

________

④炸裂:

________

(4)评析本文所表达的思想的意义。

五、写作(共1题;共5分)

8.(5分)(2017·吉林模拟)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

与人和谐相处,关系到社会稳定与发展,对于中学生来说与人和谐相处也关系到了身心健康。

如何与人和谐相处主要有三个途径:

树立平等观念、互相尊重理解、待人宽容大度。

请根据上述材料,从自己的生活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个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

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拟题目。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

一、默写(共1题;共6分)

1-1、

1-2、

1-3、

二、文言文阅读(共2题;共27分)

2-1、

2-2、

2-3、

2-4、

2-5、

3-1、

3-2、

3-3、

3-4、

三、古诗阅读(共2题;共17分)

4-1、

4-2、

5-1、

5-2、

5-3、

四、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25分)

6-1、

6-2、

6-3、

7-1、

7-2、

7-3、

7-4、

五、写作(共1题;共5分)

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