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城区招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894527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904.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师城区招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小学数学教师城区招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小学数学教师城区招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小学数学教师城区招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小学数学教师城区招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小学数学教师城区招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小学数学教师城区招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小学数学教师城区招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小学数学教师城区招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小学数学教师城区招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小学数学教师城区招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小学数学教师城区招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小学数学教师城区招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小学数学教师城区招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小学数学教师城区招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小学数学教师城区招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小学数学教师城区招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小学数学教师城区招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小学数学教师城区招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小学数学教师城区招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师城区招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小学数学教师城区招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师城区招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数学教师城区招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小学数学教师城区招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2015版】

 1、所谓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就是在《数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师的经验,基于对学生需求的理解、对课程性质的分析,而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活动等进行规划和安排的一种可操作的过程

  2、合作学习的实质是学生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每个组员不仅要自己主动学习,还有责任帮助其他同学学习,以全组每个同学都学好为目标,教师根据小组的总体表现进行小组奖励。

  3、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四个维度。

  4、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激励、评价的功能。

  5、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有席地式、双翼式:

半圆式、秧田式、小组合作式等。

  6、教学案例的一般结构是主题与背景、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反思。

  7、教学模式指的是.是广大教学工作者经过长期教学实践逐渐认识并总结出来的规范的实践方式。

  8、“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的智力第二发展水平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潜在发展水平。

  9、情感与态度方面的目标涉及数学学习的好奇心、求知欲、自信心、自我负责精神、意志力、对数学的价值意识、实事求是的态度等诸多方面。

  10、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的概念。

它倡导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的探索与创新精神,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进行自主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的发展。

  11、教学设计的书写格式有多种,概括起来分为文字式、表格式、程序式三大类。

  12、教学方法是指教学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

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结合,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的总称。

  13、练习法是指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

  14、“以问题探究为特征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指:

不呈现学习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对一定材料的实验、尝试、推测、思考,去发现和探索某些事物间的关系、规律。

  15、学习者对从事特定的学科内容或任务的学习,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以及对有关学习的认识水平、态度等,就称为起点行为或起点能力。

  16、“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的智力第二发展水平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潜在发展水平。

  17、教学模式指的.是广大教学工作者经过长期教学实践逐渐认识并总结出来的规范的实践方式。

  18、谈话法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教材内容组织成若干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开展讨论、得出结论,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一种方法。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二、辨别题(对的打√,错的打×,并加以分析或改正)

  1、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和同伴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

  2、教学案例不是教师的教案或教师个案,也不是课堂实录,是指包含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情景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达成等现象。

(√)

  3、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要求每个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

(×)

  答:

算法多样化是指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即对同一个计算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决。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十分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算法多样化不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

而是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有多种策略的过程。

  4、《标准》把数学课程目标分为四个维度:

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彼此独立的。

(×)

   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他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5、掌握、了解、理解是过程性目标的行为动词。

(×)

  答:

经历、体验、探索是过程性目标的行为动词。

  6、“情感与态度目标”是可以预设的。

(×)

  情感与态度目标分为预设性目标和非预设性目标,有些是可以预设的,有些是不能预设的。

  7、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彼此独立的。

(×)

  教学重点和难点常常呈交叉关系,有些是重点而不是难点,有些是难点不是重点,有些则是重点又是难点。

  8、只要把学习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学习,就是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

  自主学习和自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上面提到的是自学,开展自主学习,教师不仅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更需要的是自主学习的空间。

  9、秧田式最大的优点是,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

(×)

  最大优点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室空间,缺点是,容易形成以教师为中心,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

  10、案例主题一般以本课教学内容加上教学案例几个字来体现。

(×)

  案例主题一般是从案例的中心思想中提炼出来的关键词语,是案例的主题。

另外,再用本课教学内容加上教学案例几个字样作为副标题。

  11、数学课程标准四个目标之间区别,我们以长方形和三角形的学习为例加以说明。

如果他能够根据两者的属性辨别图形、画出图形,则说明他已经习得其知识。

P2(×)

  如果他能够根据两者的属性辨别图形、画出图形,则说明他已经习得其技能。

  12、分析教材首先要研究课标,对全套教材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分析某一课时教材时,要对这一课时教材作全面分析。

如本课时在本单元的地位,是新授课还是巩固拓展课、是综合课还是复习课、是以探究为主的课还是以传授为主的课、本课时的重点难点、如何处理教学内容等等。

(√)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三、简答题

  1、教师应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合作学习的技能?

  ⑴学会勇于参与、与人为善

  ⑵学会倾听

  ⑶学会表达

  ⑷学会收集资料 

  ⑸学会组织

  ⑹学会反思

  2、教学案例应该具备哪些特征?

  

(1)案例讲述的应该是一个故事,叙述的是一个事例;

  

(2)案例的叙述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并包括一些戏剧性的冲突。

  (3)案例的叙述要具体、特殊,例如,反映某教师与某学生围绕特定的教学目标和特定的教学内容展开的双边活动,不应是对活动大体如何的笼统描述,也不应是对活动的总体特征所作的抽象化的、概括化的说明。

  (4)案例的叙述要把事件置于一个时空框架之中,也就是要说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

  (5)案例对行动等的陈述,要能反映教师工作的复杂性,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态度、动机、需要等。

  3、举例说明预设性情感与态度目标和非预设性情感与态度目标。

  答:

预设性情感与态度目标指教学设计时预先列出的情感与态度目标,如:

讲授圆周率时介绍中国古代数学文明,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非预设性情感与态度目标是指在教学准备阶段不能确切设定的,但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出现时机就应该加以落实的目标,如:

学生出色回答问题,老师及时矛以鼓励,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心。

  4、如何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

  一是课前自问自答;

  二是课前了解;

  三是导入环节直接了解;

  5、编制课时目标时一般要做到哪几点?

  

(1)内容全面;

  

(2)层次分明;

(3)要求适度;

 (4)具体可测;

  5)因材而设。

  6、讲授法教学应该注意什么?

  ①讲授的内容要具有思想性、科学性;

  ②讲授要有系统性、条理性,层次清楚,重点突出;

  ③讲授的语言要简洁、准确、生动、形象,符合学生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

  ④讲授中要运用启发式等手段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思维活动;

  ⑤讲授的时间不宜过长,更不宜运用“满堂灌”式的讲授法。

  7、练习设计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①练习要有目的性,要围绕教学重难点设计练习,要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展开练习。

  ②练习要有层次性,练习的设计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要有一定的坡度。

多层训练有利于暴露差异,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③练习要多样性,练习的形式多样,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思维的发展,培养灵活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指教学设计时预先列出的情感与态度目标,如:

讲授圆周率时介绍中国古代数学文明,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非预设性情感与态度目标是指在教学准备阶段不能确切设定的,但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出现时机就应该加以落实的目标,如:

学生出色回答问题,老师及时矛以鼓励,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心。

  4、如何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

  一是课前自问自答;

  二是课前了解;

  三是导入环节直接了解;

  5、编制课时目标时一般要做到哪几点?

  

(1)内容全面;

  

(2)层次分明;

  (3)要求适度;

  (4)具体可测;

  (5)因材而设。

  6、讲授法教学应该注意什么?

  ①讲授的内容要具有思想性、科学性;

  ②讲授要有系统性、条理性,层次清楚,重点突出;

  ③讲授的语言要简洁、准确、生动、形象,符合学生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

  ④讲授中要运用启发式等手段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思维活动 

  ⑤讲授的时间不宜过长,更不宜运用“满堂灌”式的讲授法。

7、练习设计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①练习要有目的性,要围绕教学重难点设计练习,要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展开练习。

  ②练习要有层次性,练习的设计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要有一定的坡度。

多层训练有利于暴露差异,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③练习要多样性,练习的形式多样,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思维的发展,培养灵活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填空:

(20分,每空1分)

1、830立方分米=(  )立方米  2.06升=(  )毫升

  4.08立方米=(    )立方米    

2、在比例里,(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15∶(    )=3∶5==(    )%。

4、常用的统计图有(    )(    )(    )。

5、沿着圆柱的一条高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    ),宽是(      )。

6、0  25  50  75  100米,这是(    )比例尺,把它化成数值比例尺是(  )。

7、若8∶x=y∶7则x和y成(  )比例。

若8x=7y,则x∶y=(  ∶  )。

8、把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5倍,高不变,侧面积扩大(  )倍,体积扩大(    )倍。

9、把一个圆柱的底面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切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底面周长是41.4分米,高8分米,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    )体积是(    )。

二、判断题:

(每题1分,8分)

1、圆柱的体积是与它等底高的圆锥体积的。

      (  )

2、从折线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

      (  )

3、如果圆柱的侧面展开是正方形,那么它的高与底面直径一定相等。

                              (  )

4、总价一定,单价与数量成正比例。

          (  )

5、比例尺的前项一定是1。

                (  )

6、侧面积相等的两个圆柱、体积和表面积一定也相等。

(  )

7、一根长9米的圆木,底面积是3.14平方分米,把它平均截成相等的3个小圆柱,表面积增加了12.56平方分米。

    (  )

8、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2倍。

                              (  )

三、选择题:

(每题1分,共8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列两种量是成反比例的是(  )。

⑴、x+y=10  ⑵、x-y=10  ⑶、xy=10  ⑷、=10

2、圆柱体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  )比例。

⑴、成正      ⑵、成反    ⑶、不成

3、如果甲数的与乙数的相等,那么甲数∶乙数=(  )

⑴、1∶3    ⑵、3∶1    ⑶、12∶25    ⑷、25∶12

4、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多少,又能清楚地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统计图是(    )统计圆。

⑴、条形    ⑵、折线    ⑶、扇形

5、两个圆柱的高相等,底面半径的比是4∶7,体积的比是(  )

⑴、4∶7  ⑵、7∶4  ⑶、16∶49  ⑷、49∶16

6、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等底等体,圆锥的高为15厘米,则圆柱的高是(  )。

⑴、3厘米    ⑵、15厘米    ⑶、45厘米

7、做一个长12米,底面半径是4分米的通风管需要(  )平方米的铁皮。

⑴、15.072  ⑵、150.72  ⑶、301.44  ⑷、30.144

8、制造一个零件的时间一定,总时间和零件的总个数成(  )。

⑴、正比例  ⑵、反比例  ⑶、不成比例

四、计算:

1、化简比,并求比值。

(4分)

  2.4千克∶500克        15厘米∶90千米

小学数学教师业务考试试题

1、国庆节挂彩灯,学校门口按“1红2绿3黄”的顺序安装灯泡,那么第18个灯泡是——色的,第37个——-色的。

2、在小学阶段学过的四边形中,既为轴对称图形,又为中心对称图形的有————。

3、有8个千万,9个万,9个千和5个百组成的数写作——,读作——,改写成以“万”作单位,保留一位小数约是——万。

4、用5个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5、两个非连续自然数的和乘以它们的差,积是57,这两个自然数是——和——。

6、在一个比例式中,两个比的比值等于2,而这个比例的两个外项是10以内相邻的两个合数。

这个比例式是——。

7、做一个圆柱形的无盖水桶,底面直径为6分米,高8分米,至少要用——平方米的铁皮,这个水桶的容积是——升。

8、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的角色做出相应的改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和    。

9、《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的——,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

10、在评价中,应建立评价目标——,评价方法——的评价体系。

二快乐选择(每题3分,共15分)

1、一个长方体和一个圆锥体的底面积和高分别相等,长方体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

A、3倍B、2/3C、2倍D、无法确定

2、一个比的前项是4,当它增加8时,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必须()。

A、增加8B、扩大2倍C、乘以3D、扩大8倍

3、一条直线把一个正方形分成完全一样的两部分,有多少种分法。

()

A、2种B、4种C、8种D、无数种

4、下面四个数都是六位数,N是比10小的自然数,S是零,一定能被3和5整除的数是()。

A、NNNSNNB、NSNSNSC、NSSNSSD、NSSNSN

5、甲乙两人同时骑车由A地到相距60千米的B地,甲每小时比乙慢4千米,乙到B地后立即返回,在距B地12千米处与甲相遇,则甲的速度为每小时()千米。

A、10B、8C、12D、16

三、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每题4分,共8分)

8.97÷1/3+8.97×975.4×1.25+1.25×3.2-0.6×125%

四、解方程(每题4分,共8分)

500х×3/4=60×253.2χ-4×3=52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五、简答题(每题4分,共12分)

1、如何测量一个土豆的体积?

2、在下面的点子图上,行、列之间的距离都相等。

请你用线把点子连起来,能连成()个正方形。

(正方形的每个顶点都必须在点上)

3、上图中,如果每个正方形四个小圆中的数的和都是16,中间相交小圆中的数是4,这7个小圆中的数的和是多少?

六、求阴影部分的面积(6分)

如图正方形的面积是16平方米,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2015年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

  

四、论述题、材料分析题或案例设计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1.【参考答案】说课,就是教师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领导或教学研究人员,主要用口头语言和有关的辅助手段阐述某一学科课程或一具体课题的教学设计(或教学得失),并与听课者一起就课程目标的达成、教学流程的安排、重、难点的把握及教学效果与质量的评价等方面进行预测或反思,共同研讨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教学设计的教学研究过程。

说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说教材:

(1)剖析教材,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简要阐述所选内容在本课题、单元乃至学段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说所选内容的学习的重、难点以及确定这些重、难点的依据是什么,等。

(2)课时安排,根据教材编写的思路和结构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对所选内容或课题作出合理的课时安排并阐述这样安排的依据。

说教学目标:

阐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目标,并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就学习内容的教与学的目标要求,从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等方面进行分层化解发,阐述依托内容载体实现这些目标要求的途径与方法。

说学情:

说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学习方法和技巧及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说学生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的方法与策略;对所任教班级的班风、学风、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等方面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同时对班级中的特殊个体的特征进行单独分析。

说教法:

根据本课题的内容的特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业情况,说出选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采用这些方法和手段的理论依据。

说教学程序:

说教学活动展开的时间序列,包括教具学具准备,设计思路,教学流程,板书设计等。

22.【参考答案】它们之间是不可分割,互相联系,互相融合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是因为知识学习和技能的掌握依赖于方法的掌握和具备各种能力,而有了知识和能力才可能去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形成积极学习的态度,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和教育价值,从而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所以,作为实现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应当将这“四个方面”同时作为我们的教学目标,而不是仅仅关注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如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等,或是将其中的某一目标(例如情感与态度)作为实现其它目标过程中的一个“副产品”。

另一方面,四个目标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

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而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它目标的实现。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2014年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1.α是第四象限角,tanα=-512,则sinα=( )。

A. 15

B. ―15

C. 513

D. -513

D[解析] 因为tanα=sinαcosα=-512,所以cosα=-125sinα,又sin2α+cos2α=1,所以sin2α=25169。

因为α是第四象限角,所以sinα=-513,故选D。

2.三峡电站的总装机量是一千八百二十万千瓦,用科学记数法把它表示为( )。

A. 0.182×108千瓦

B. 1.82×107千瓦

C. 0.182×10-8千瓦

D. 1.82×10-7千瓦

B[解析]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式为a×10n,1≤|a|<10,n≥1且n∈N,只有B正确。

3.若|x+2|+y-3=0,则xy的值为( )。

A. -8

B. -6

C. 5

D. 6

.B[解析] 因为|x+2|+y-3=0,所以x+2=0,y-3=0,故x=-2,y=3,xy=(-2)×3=-6。

4.表示a、b两个有理数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如下图所示,那么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ab>1 

B. ab<1 

C. 1a<1b 

D. b-a<0

A[解析] 由图可知,a<b<0,则ab>1,1a>1b,b-a>0。

所以答案为A。

5.边长为a的正六边形的内切圆的半径为( )。

A. 2a 

B. a 

C. 32a 

D. 12a

C[解析] 由于∠AOB=360°6=60°,OA=OB,所以△OAB为正三角形,又AB=a,则OA=OB=a,AC=12a。

故OC=OA2-AC2=a2-(12a)2=32a,故选C。

6.如图,BD=CD,AE∶DE=1∶2,延长BE交AC于F,且AF=5cm,则AC的长为( )。

A. 30cm

B. 25cm

C. 15cm

D. 10cm

.B[解析] 过D点作DG∥AC交BF与G,则AEED=AFDG,所以DG=10 cm,又DGFC=BDBC,所以FC=20 cm,则AC=25 cm。

7.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an=1n(n+1),则S5等于( )。

A. 1

B. 56

C. 16

D. 130

B[解析] 因为an=1n(n+1)=1n-1n+1,所以S5=a1+a2+a3+a4+a5=11-12+12-13+13-14+14-15+15-16=1-16=56,故应选B。

8.一门课结束后,教师会编制一套试题,全面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这种测验属于( )。

A. 安置性测验

B. 形成性测验

C. 诊断性测验

D. 总结性测验

D[解析] 略

9.教师知识结构中的核心部分应是(    )。

A. 教育学知识

B. 教育心理学知识

C. 教学论知识

D. 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

.D[解析] 略

10. 下列不属于小学中的德育方法的有(   )。

A. 说服法

B. 榜样法

C. 谈话法

D. 陶冶法

 C[解析] 我国小学的德育方法主要有:

说服法、榜样法、锻炼法、陶冶法和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11. 按照学生的能力、学习成绩或兴趣爱好分为不同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称为(  )。

A. 活动课时制

B. 分组教学

C. 设计教学法

D. 道尔顿制

B[解析] 分组教学是指在按年龄编班或取消按年龄编班的基础上,按学生能力、成绩分组进行编班的教学组织形式。

道尔顿制是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和方法,是废除年级和班级教学,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自主动地在实验室(作业室)内,根据拟定的学习计划,以不同的教材,不同的速度和时间进行学习,用以适应其能力﹑兴趣和需要,从而发展其个性。

活动课时制试图打破每节课45分钟的固定死板的做法,改由根据学校不同学科和不同教学活动来确定不同的上课时间。

12. 提出范例教学理论的教育家是(   )。

A. 根舍因

B. 布鲁纳

C. 巴班斯基

D. 赞科夫 

   A[解析] 略

13一件商品,先涨价20%,然后又降价20%,结果现价与原价相等。

 (   )

  A 对    B 错

B  [解析] 涨价和降价所对照的单位是不一样的,现价=原价×(1+20%)(1-20%)=原价×96%。

14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9,表示甲数是乙数的9倍。

(   )

  A 对    B 错

B [解析] 甲数除以乙数有可能余数不为零,若余数为零,则甲数是乙数的9倍;否则,甲数不是乙数的倍数

15两个自然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   )

  A 对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