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A3版第三次修订.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896155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70 大小:372.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A3版第三次修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0页
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A3版第三次修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0页
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A3版第三次修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0页
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A3版第三次修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0页
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A3版第三次修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0页
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A3版第三次修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0页
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A3版第三次修订.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0页
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A3版第三次修订.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0页
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A3版第三次修订.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0页
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A3版第三次修订.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0页
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A3版第三次修订.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0页
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A3版第三次修订.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0页
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A3版第三次修订.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0页
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A3版第三次修订.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0页
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A3版第三次修订.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0页
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A3版第三次修订.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0页
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A3版第三次修订.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0页
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A3版第三次修订.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70页
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A3版第三次修订.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70页
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A3版第三次修订.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70页
亲,该文档总共17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A3版第三次修订.docx

《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A3版第三次修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A3版第三次修订.docx(17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A3版第三次修订.docx

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A3版第三次修订

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

A3版(第三次修订)

(依据IATF16949:

2016标准)

文件编号

版本号

受控状态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8年7月1日发布2018年7月1日实施

广东XX汽车配件有限公司体系推进部

质量手册更改记录

序号

版本

制/修订有效日期

条款

修订内容

制修订者

1

A/0

2017.01.01

全文

新制定

体系推进部

2

A/1

2017.11.01

SI1-9

2017年10月发布的SI1-9

体系推进部

3

A/2

2018.05.04

SI10-11

2018年4月发布的SI10-11

体系推进部

4

A/3

2018.07.01

SI12-13

2018年6月发布的SI12-13

体系推进部

5

A/3

2018.07.01

SI8&10

2018年6月修订发布SI8及

SI10

体系推进部

修订说明:

条款后面注明(SI),修改的内容为红色划线字体.

第一次修改:

IATF16949SI#1:

3.1汽车行业术语和定义:

顾客要求

顾客规定的一切要求(如:

技术、商业、产品及制造过程相关要求,一般条款与条件,顾客特殊要求等)。

当被稽核的组织为汽车制造商、汽车制造商的分公司或者汽车制造商的合资企业,则相关顾客由汽车制造商、汽车制造商的分公司或者汽车制造商的合资企业定义。

更改理由:

顾客要求是汽车制造商在其供应链为满足产品实现过程的应用。

因此,如果汽车制造商自己被稽核,则(应由)汽车制造商自己定义(顾客要求)是如何批准和/或输入应如何管理。

IATF16949SI#2:

4.4.1.2产品安全

组织应有文件化的过程,用于与产品安全有关的产品和制造过程管理,文件化的过程应包括但不限于(在适用情形下):

a)-m)(…)o

注:

有关安全相关要求或文件的特殊批准,应基于顾客要求或者组织内部过程要求。

是指负责批准含有安全相关内容文件的职能(通常如顾客)所做出的额外批准。

更改理由:

澄清有关安全相关要求或文件的特殊批准审查面的模糊。

IATF16949SI#3:

6.1.2.3紧急计划

组织应:

a)~b)(•,,)o

c)制定紧急计划,以确保在下列任何事件发生时供应的连续性,关键设备故障(参见8.5.6.1.1条)、供应链中断、自然灾害(如火灾)、公共设备中断、对信息科技系统的网络攻击、劳动力短缺;基础设施的破坏;

更改理由:

组织需要明确遭受网络攻击的可能性,由此可能带来的制造及物流运作的瘫痪,包括勒索软件。

组织应确保其已经做好应对网络攻击的准备。

IATF16949SI#4:

7.2.3内部稽核员能力

组织应有文件化的过程,用以验证内部稽核员的能力,并考虑了组织定义的要求和/或顾客特殊要求。

有关稽核员能力的更多要求,参考IS019011o组织应保持一份合格内部稽核员的名单。

质量管理系统稽核员,制造过程稽核员及产品稽核员,都能够证实最少具备以下能力:

a)了解汽车稽核过程方法,包括基于风险的思维;

b)了解适用的顾客特殊要求;

c)了解ISO9001和IATF16949中适用的与稽核范围有关的要求;

d)了解稽核范围有关的适用的核心工具要求;

e)了解如何计划稽核、实施稽核、报告稽核以及关闭稽核发现。

另外至少,制造过程稽核员应该证实对于待稽核的相关制造过程,其具有技术知识,包括过程风险分析(PFMEA)和管制计划。

至少,产品稽核员还应证实其了解产品要求,并能够使用相关测量和试验设备验证产品符合性。

当为达成上述能力而实施培训时当组织自己的人员提供上述能力培训时,应保留文件化的信息,证实讲师的能力符合上述要求。

更改理由:

对质量管理系统稽核员,过程稽核员和产品稽核员的能力进行了区分。

澄清了提供内部稽核员培训的内部讲师的能力和经验要求。

IATF16949SI#5:

7.5.1.1质量管理系统文件

质量手册应至少包括:

a)质量管理系统的范围,包括任何增减的细节与合理性;

b)为质量管理系统建立的文件化过程或对其引用;

c)组织的过程及其顺序的相互作用(输入和输出),包括任何外包制程管制的类型和程度;

d)一个显示组织质量管理系统内那些地方满足了顾客特定要求的文件(如,矩阵表例如:

表格,列表,或矩阵表)。

更改理由:

一些认证机构和组织期望澄清矩阵表并非强制性的文件形式。

矩阵表仅是一种可接受的方法。

应用的文件格式应由组织决定。

IATF16949SI#6:

8.3.3.3特殊特性

组织应建立、文件化和实施多方论证方法来识别特殊特性的过程,包括由顾客以及由组织风险分析所确定的特性,并包括以下:

a)在图纸产品和或制造文件上注明所有的特殊特性(按要求),相关风险分析(如过程FMEA),管制计划和标准作业/操作指导书;特殊特性应用特殊标识来标记,并在贯穿这些文件中的每一个那些产生或需要控制这些特殊特性的制造过程文件中体现;

更改理由:

澄清在产品或制造过程图纸中的特殊特性文件化要求。

IATF16949SI#7:

8.4.2.1控制的类型和程度一补充

组织应有文件化的过程来选择采用的管制的类型和程度,以确保外部提供的产品、过程和服务符合内部(组织的)要求和外部顾客要求。

此过程应包括基于供货商绩效和产品、材料、服务的风险的评估,增加或降低控制类型和程度,以及开发活动的标准及措施。

如果在没有验证或控制的情况下,特性或零部件「通过」组织的质量管理系统,组织应确保在生产时进行适当的控制。

更改理由:

澄清组织传递特性的职责。

IATF16949SI#8:

8.4.2.3供货商质量管理系统开发

组织应要求其汽车产品和服务供货商开发、实施和改进质量管理系统(QMS),终极目标是通过本汽车质量管理系统认证。

基于风险,针对每一个供货商,组织应确定最低可接受的质量管理系统水平以及质量管理系统开发的目标。

除非顾客另行授权[例如,下述的a)],通过IS09001认证是初始最低的可接受质量管理系统水平。

基于当前绩效和对顾客的潜在风险,目标是推动供货商遵守如下质量管理系统开发步骤:

最终目标是获得汽车行业质量管理系统标准的认证证书。

除非顾客另有规定,应按照下述顺序以达成此目标:

a)通过第二方稽核以(验证)符合IS09001;

a)经由第三方稽核通过ISO9001认证;除非顾客另有规定,组织的供货商应通过保持认证机构出具的第三方认证证明来证实对ISO9001的符合性,证明上应有被承认的IAFMLA(国际认可论坛多相互承认协议)成员的认可标志,其中,认可机构主要范围包括ISO/IEC17021管理系统认证;

b)经由二者稽核通过ISO9001认证,同时符合其他顾客确定的质量管理系统要求。

(例如:

次级供货商最低汽车质量管理系统要求[MAQMSR]或等效要求)

c)获得ISO9001认证证书,并通过第二者稽核符合IATF16949;

d)经由第三方稽核通过IATF16949认证(IATF认可的认证机构进行的有效的供货商IATF16949第三方认证);

注:

如果顾客认可,通过第二方稽核的IS09001质量管理系统也可作为最低的可接受水平。

更改理由:

澄清了期望的供货商质量管理系统开发步骤。

这个方法支持在标准中8.4节所展现的「风险思维」概念。

IATF16949SI#9:

8.7.1.1顾客让步授权

只要产品或者制作过程与当前核准不同时,在进行进一步加工前,组织应获取顾客让步或者偏离许可。

在进一步加工前,组织应获取顾客对不合格品「照现状使用」和返修(repair)(见8.7.1.5)返工处置的授权。

如果零件在制造过程中再次使用,应明确传达给顾客以获得让步或偏离许可。

更改理由:

澄清了要求,取消了针对返工需要得到顾客批准的矛盾要求。

第二次修改:

IATF16949SI#10:

7.1.5.3.2外部实验室

组织用于检验、试验或校准服务的外部/商业/独立的实验室设施应有一个确定的范围,包括进行要求的检验、试验或校准服务的能力,并且:

实验室应该获得由ILACMRA(国际实验室认可论坛多边认可协议一www.ilac.org)的认可机构(签约国)认可的IS0/IEC17025或等同的国家认可,在认可证书上应包括相关检测、实验或校准服务的范围;校准或测试报告上应包括国家认可机构的标识;或

有证据证明顾客认可该外部实验室;

更改理由:

一些组织发现对于检验、试验或校准服务的外部/商业/独立的实验室设施的实验室认可的要求有些混淆,需要澄清。

澄清了实验室认可的要求和期望。

这是IATF的对外部实验室认可机构要求的进一步澄清,对于中国来讲,CNAS是唯一的认可机构,并且签署了ILACMRA协议,完全符合要求。

但要注意:

1、首先,CNAS是国内的认可,并不意味着取得CNAS就得到国际承认。

2、其次,CNAS国际承认是因为CNAS是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多边承认协议MRA)成员,并与ILAC签署了《ILAC-MRA国际互认标识许可协议》,才可以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

ILAC-MRA标识。

3、获得CNAS认可的实验室,不管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只有与CNAS签署书面协议后,并取

得专门许可和承诺遵守CNAS的使用规定时,方可使用IAF-MLA/CNAS联合标识。

这是CNAS的规定,具体可看下CNAS-R01《认可标识和认可状态声明管理规则》。

IATF16949SI#11:

8.5.6.1.1过程控制的临时变更

组织应识别,文件化并维护一份过程控制清单,包含检查、测量、试验及防错装置。

应包括基本的过程控制及经批准的备用或替代方法。

如果有备份或变换的方法,此过程控制清单应包含基本的过程控制及经批准掉的备份或变换的方法。

更改理由:

澄清不是每一个基本的过程控制都有备份的或可替换的方法。

澄清只有当备份的或可替换的方法存在时,这些备份的或可替换的方法才需要包含在由组织维护的清单中。

不需要对每一个基本的过程控制都有替换的控制方法。

本条解释在更改理由中已经非常清楚地说明,我们在进行生产过程开发时不需要对每一个过程都策划临时或替代的工艺控制方案,应基于风险进行考虑。

第三次修改:

TcorMkaaUen«fF«ctv«nes«and

•fhctencyofquaatymvwgtmemsywtMnan4*cev.luaileand

rrpco^thMrWl«ctw*ne«eanaeMoeacyt*Morgantnrionsqualityman.9em.nttyvteniFrwrewtsoftrwprocessivvwwb.wiudedmnpUtothe

rw(s”S^cBon932〔)

2aorw«9KorcfMrv<

IfMf*0fpfXXJMSST"ZOpflfWOHfe)

/M0PMM9**MCV*0WfftM

VWJWQpitflP<06<»0/FOOB4W9to5

JWWVttrbfVW0^>*90t0l>IB

标准调整内容,最高管理者应评审质量菅理体系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以评价并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官方说明:

SI12澄清了并不是每一个过程都需要效率测量。

组织需要确定哪些过程在其质量管理体系内需要效率测量。

此外,组织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组织管理层进行有效性评审。

*outioaMMgewot

•>com.poorwt,|cm<•reemil«MmpvmInwKOfAomwK.'

MtomieclMnpe

mttwxpRocwf*wwwsWk:

BRcymwwTAtnwd,R

(^tOririRt«W>8WFCwaq

标准调整内容:

产品失效过程的有效性衡量,如适用、

官方说明:

SI12澄清了并不是每一个过程都需要效率测量。

组织需要确定哪些过程在其质量管理体系内需要效率潦量°

总目录

序号

过程

代号

过程名

过程归口

IATF16949:

2016总条款标题

1809001:

2015条

特殊要求条款

P1

M1

组织环境

高层

4组织环境

4.3.1确定QMS范围-补充4.3.2顾客特定

要求

4.4.1.1产品和过程的符合性

4.4.1.2产品安全

P2

S1

领导作用

高层

5领导作用

5.1.1.1公司责任

5.1.1.2过程有效性和效率

5.1.1.3过程拥有者

5.3.1组织作用职责权限-补充

5.3.2产品要求和纠正措施的职责权限

P3

M2

风险机遇

高层

6.1应对风险机遇措施

6.1.2.1风险分析FMEA

6.1.2.2预防措施

6.1.2.3应急计划

P4

M3

经营计划

行政

6.2-6.3质量目

标和实现变更策划

9.1.3监测分析

评价

6.2.2.1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策划-补充

9.1.1.2统计工具的确定

9.1.1.3统计概念应用9.1.3.1优先级

.

S2

基础设施

安环

(设备)

7.1.3基础设施

7.1.4过程运行

环境

7.1.3.1工厂、设施和设备计划

7.1.4.1过程操作环境-补充

8.5.1.5全面生产维护

8.5.1.6生产、制造检试验工装和设备管理

S3

测量系统

质检

7.1.5监测资源

7.1.5.1.1MSA

7.1.5.2.1校准验证记录

7.1.5.3实验室要求

.

S4

人力资源

行政

7.1.2人员

7.2能力

7.3意识

7.4沟通

7.2.1能力-补充7.2.2能力-在职培训

7.2.3内部审核员能力

7.2.4第二方审核员能力

7.3.1意识-补充

7.3.2员工激励和授权

P8

S5

知识信息

行政

7.1.6组织知识

7.5文件化信息

7.5.1.1QMS文件

7.5.3.2.1记录保存

P9

C1

产品服务要求

销售

8.2产品和服务要求

4.3.2顾客特定要求

8.2.1.1顾客沟通-补充

8.2.2.1产品和服务要求的确定-补充

8.2.3.1.1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评审-补充

8.2.3.1.2顾客指定的特殊特性

8.2.3.1.3组织制造的可行性

P10

C2

设计开发

技术

8.1运行策划控制

8.3产品服务设计开发

7.1.3.1工厂设施设备计划

7.5.3.2.2工程规范

8.1.1运行策划和控制-补充8.1.2保密

8.2.3.1.2顾客指定的特殊特性

8.2.3.1.3组织制造的可行性

8.3.1.1产品和服务设计与开发-补充

8.3.2.1设计和开发策划-补充

8.3.2.2产品设计技能

8.3.2.3带有嵌入式软件的产品的开发

8.3.3.1产品设计输入

8.3.3.2制造过程设计输入

8.3.3.3特殊特性8.3.4.1监视

8.3.4.2设计和开发确认

8.3.4.3原型样件方案

8.3.4.4产品批准过程PPAP

8.3.5.1设计和开发输出-补充

8.3.5.2制造过程设计输出

8.3.6.1设计开发更改-补充

P11

S6

外部提供

采购

8.4外部提供过程产品服务控制

8.4.1.1总则-补充

8.4.1.2供应商选择过程

8.4.1.3顾客指定货源

8.4.2.1控制类型和程度-补充

8.4.2.2法律法规要求

8.4.2.3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开发

8.4.2.4供应商监视

8.4.2.5供应商开发

8.4.3.1外部供方的信息-补充

.

C3

生产服务提供

生产

8.5.1生产和服

务提供

8.5.6更改控制

8.5.1.1控制计划

8.5.1.2标准化作业

8.5.1.3作业准备验证

8.5.1.4停机后的验证

8.5.1.7生产排程

8.5.6.1更改控制-补充

8.5.6.1.1过程控制的临时更改

9.1.1.1制造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

S7

标识防护

生产质检

8.5.2标识可追溯性8.5.4防护

8.5.2.1标识和可追溯性-补充

8.5.4.1防护-补充

P14

C4

售后服务

销售

8.5.3顾客供方财产

8.5.5交付后活动

9.1.2顾客满意

8.5.5.1服务信息反馈

8.5.5.2与顾客的服务协议

9.1.2.1顾客满意-补充

P15

S8

放行

质检

8.6产品和服务

8.6.1产品和服务的放行-补充

的放行

8.6.2全尺寸检验和功能性试验

8.6.3外观项目

8.6.4外部提供产品和服务符合性验证接收

8.6.5法律法规符合性8.6.6接收准

.

S9

不合格

质检

8.7不符合输出的控制

8.7.1.1顾客的让步授权

8.7.1.2不合格品控制-顾客规定的过程

8.7.1.3可疑产品的控制

8.7.1.4返工产品的控制

8.7.1.5返修产品的控制

8.7.1.6顾客通知

8.7.1.7不合格品的处置

P17

M4

内部审

安环

9.2内部审核

9.2.2.1内部审核方案

9.2.2.2质量体系审核

9.2.2.3制造过程审核

9.2.2.4产品审核

.

M5

管理评审

行政

9.3管理评审

5.1.1.2过程有效性和效率

7.1.3.1工厂、设施和设备策划

8.3.4.1监视(设计总结报告)

9.2.2.1内部审核方案

9.3.1.1管理评审-补充

9.3.2.1管理评审输入-补充

9.3.3.1管理评审输出补充

P19

M6

改进

质检

10改进

10.2.3问题解决10.2.4防错

10.2.5保修管理体系

10.2.6顾客投诉和使用现场失效试验分

10.3.1持续改进-补充

公司外包过程

附录1:

工艺流程简图

附录2:

主要法律法规一览表

附录3:

过程规范文件一览表

0批准令

0.1发布令

为规范公司行为,保证产品质量满足顾客和法定要求,提高公司信誉和产品竞争能力,增强顾客满意,公司建立了系统化、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

该体系符合IATF16949:

2016标准的要求,编制了《质量手册》,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管理职责和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控制要求。

根据公司发展和管理提升的需要,结合2016版标准等要求,经领导层决策,发布本《质量手册》。

2017年1月1日首次制定;2017年11月1日第一次修订;2018年5月4日第二次修订;2018年7月1日第三次修订。

《质量手册》阐述了我公司新阶段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实施、保持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和进行质量管理的公司法规,也是向顾客提供质量保证的证实文件,并作为第三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依据,要求全体员工必须严格贯彻执行。

从规定之日起实施。

特批准发布

总经理:

2018年7月1日

0.2任命书

为了更好贯彻执行IATF16949:

2016标准,加强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特任命

同志为本组织的管理代表。

管理代表的职责是:

a)确保建立、实施、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并符合标准的要求;

b)确保过程、风险等得到识别、分析、确认、控制;

c)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整体绩效及其改进,特别向最高管理者报告;

d)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推动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互利供方关系、持续改进、过程方法、询证决策、领导作用、全员参与;

e)确保在策划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变更时保持其完整性。

f)就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外部联络。

总经理:

2018年7月1日

0.3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承诺

公司为保证产品质量始终得到顾客的满意,经管理代表组织员工按总经理对方针、目标的要求,进行了讨论,形成了公司的质量方针和目标、承诺,并经过了批准。

现发布如下:

质量方针:

质量第一、降本增效、精益求精、持续改进

质量第从管理职责角度出发,围绕“以顾客为中心”根据“领导作用”、“全员参与”等七项质量管理原则,制订质量方针,其内涵为:

企业从上到下,特别是企业领导,因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今天的质量就是明天的市场,企业只有以优异的质量不断地满足和超越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才能不断的发展。

企业必须领导重视、全员参与,从“从我做起",从本岗位做起,严格控制各过程,才能预防不合格的产生。

降本增效——以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根据“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的质量管理原则,企业应加强资源管理,采用管理的过程方法,人人努力,全员参与,发挥各级各类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相关的资源和活动按过程方法进行管理,努力提高企业的有效性和效率,从而使相关方受益,满足相关方的需求。

精益求精——以产品实现的角度出发,根据“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互利的供方关系”、“管理的系统方法”等质量管理原则,应用科学合理的“过程方法"做好产品实现的控制和管理,以不断地满足顾客及相关方的需求,使他们满意。

其内涵为:

应用管理的系统方法,通过科学的决策兼顾互利的供方,对产品实现过程进行科学的管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不断巩固和提高产品质量。

持续改进——以持续改进的角度出发,根据“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原则,制订本质量方针。

其内涵为:

为不断地满足相关方日益增长的需求,企业应树立持续改进的永恒目标,不断改进企业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企业竞争能力,以不断满足相关方的需求满意。

使企业不断发展、扩大和进步,追求卓越的明天!

质量目标:

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

>99%(废品率〈1%)

顾客满意率:

>90%

公司根据质量方针给出的框架,确定了上述质量目标,确保销售给顾客的产品100%合格。

我公司产品生产在受控条件下进行,严格按工艺规程操作,控制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以达到出厂产品100%合格。

用我们良好的售后服务,及时处理顾客的各种意见和抱怨,确保顾客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