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河煤矿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899212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松河煤矿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松河煤矿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松河煤矿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松河煤矿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松河煤矿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松河煤矿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松河煤矿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松河煤矿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松河煤矿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松河煤矿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松河煤矿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松河煤矿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松河煤矿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松河煤矿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松河煤矿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松河煤矿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松河煤矿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docx

《松河煤矿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松河煤矿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松河煤矿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docx

松河煤矿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松河煤矿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第一节井田概况

一、交通位置

松河矿井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北部的土城向斜北翼中段,分属松河乡、淤泥乡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04°35′38″~104°45′5″,北纬26°2′30″~25°57′45″。

水柏铁路由北向南从井田西部穿过,并在矿井工业场地附近设有松河站,经盘西支线、威红支线连接贵阳、昆明、南宁、广州、防城等地,运输便捷。

G320国道及两(河)水(城)公路(S217)分别从井田东部和西部通过。

从矿井工业场地西经洒基镇铁厂丫口接两(河)水(城)公路(S217)至水城146.0km,至贵阳402.0km;经两(河)水(城)公路接G320国道至贵阳405.0km,至昆明384.0km,至盘江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机关78.0km。

拟建的英(武)柏(果)二级公路由东向西从井田北部穿过,并从矿井工业场地穿过,矿井工业场地经英柏公路、英武、G320国道至贵阳376km,经柏果、两河、G320国道到昆明381km,该二级公路计划2007年开通。

矿井交通运输较方便。

松河井田区域位置见图1—1—1。

松河井田交通位置见图1—1—2。

二、地形地貌

本区为构造剥蚀山地地貌。

纵观井田,山岭走向与地层走向一致,最高点位于井田中部海子坝大山,标高+2301.66m,海子坝大山至上德乌一线为分水岭,由分水岭向井田东西两端地势降低,最低点在淤泥河河床,标高+1629.23m。

横观井田,北部峨嵋山玄武岩形成单面山构造缓坡,煤系地层剥蚀成为宽缓而不对称的槽谷。

南部飞仙关组、永宁镇组第一段地层向北山峻坡陡,向南形成单面山剥蚀坡。

1—1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

三、水系

井田内地表水系不甚发育,主要由沟谷小溪汇合而成的小河,均属雨源型河流,具有山区河流暴涨暴落的特点。

区内主要有松河及淤泥河,经拖长江、乌都河汇入北盘江,属珠江流域北盘江水系。

松河流经矿井工业场地西侧,最大流量15.029m3/,最小流量0.058m3/;淤泥河位于井田东端,最大流量68.10m3/,最小流量0.1193m3/。

四、气象

本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

风速平均1.5m/,以东北风和西南风为主。

年平均冻结期36天。

必须指出,盘县气象站标高为+1527.1m,低于松河矿井工业场地标高(+1693.2m),而本地的气候条件随高程的增加和地形不同有明显的变化。

五、地震情况

根据国家建设部、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1年7月20日联合发布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附录A——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的规定,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六度。

六、工程地质概况

本区地形具山地地貌,地层呈单斜构造。

地表二叠系煤系地层,三叠系地层至第四系冲积层均有出露,因此,工程地质条件各不相同,其表现为:

①岩溶发育问题。

区内地貌属构造剥蚀、侵蚀山地岩溶高山地貌,岩溶凹地漏斗、溶洞均有发育。

1—2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

②淤泥软土问题。

在沟谷地带、山脚洼地,均为水流冲积物及沉积物,其表面为粘土覆盖,而其下为沉积淤泥和软塑土,具有压缩性高,透水性好,强度较低等特点。

③开采引起的滑坡、崩塌问题。

区内原开采小煤窑较多,由于受其采动影响,加上在斜坡地带受构造格局制约,在重力作用和采动影响下,滑坡和崩塌现象较多。

七、区内经济概况及建筑材料情况

盘县地区山峦起伏,峡谷间小溪多,平地少,大部分地区在海拔+1500m以上,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

2004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1.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7.7亿元,占总值的18.6%,第二产业完成22.1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3.5%,第三产业完成11.5亿元,占27.9%。

一)区内工农业生产概况1、人口及劳动力

全县辖20个镇,17个乡(其中12个少数民族乡),747个行政村,5424个村民组。

截至2004年末全县总人口1155434人,其中农业人口960356人,占总人口的83.1%,非农业人口195078人,占总人口的16.9%。

农村实有劳动力489450人,其中男从业人员225490人,女从业人员263960人,剩余劳动力20961人。

全县共分布有汉、白、苗、布依、回、水、黎等27个民族。

2、农业生产及占地面积

2001年全县土地总面积405600hm2,其中耕地4388hm2,旱地36710hm2,林地125573hm2,草地面积176000hm2。

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豆类、薯类、茶叶、甘蔗等。

2001年粮食总产量为30.46万t。

二)矿区开发及地方工业情况1、矿区生产辅助及附属企业

盘江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为盘江矿务局,始建于1966年,经过30多年的开发、建设、发展,已形成6对生产矿井,总设计能力855万t/a,并拥有与之配套的生产选煤厂6座,原煤入洗能力675万t/a,已建成相当规模的供电、供水、通信、道路、居住等辅助生产

1—3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

及行政生活设施。

盘江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还拥有电厂、建材等多种经营企业30多个,矿区多种经营已初具规模,走出了一条以煤为本、多种经营、综合发展的道路,是国家520户重点工业企业之一,现有职工25210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677人,2004年生产原煤708万t,精煤270万t,总产值18.6亿元,实现税后利润1亿元。

2、地方工业企业生产情况

盘县地方工业随着煤炭工业的建设得到飞速发展,主要有冶金、电力、化工、酿酒、运输等工业企业,作为全国首批重点采煤县之一,作为地方经济支柱产业的小型煤矿和焦化厂等,更是得到长足的发展,最高时全县共有221对矿井,总能力达到724万t/a,2005年经过治理整顿,至今经由贵州省煤炭工业局验收合格矿井200对。

2001年完成煤、焦产值3.71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21.4%。

3、水、电

区内居民用水主要水源为自然出露泉水、河水、冲沟水、水库水等;民用电主要为农电和火电。

4、建筑材料

本区附近有水城钢铁公司、昆明钢铁公司、水城矿业集团水泥厂、六盘水水泥厂等建材企业。

钢材、水泥供应充足,石子、木材、砂等可就地解决。

建材资源比较丰富。

八、矿区开发及小煤窑概况

本井田西部边界F35号断层以西有正在生产的大型矿井有土城矿井(240万t/a)。

本矿井井田的浅部目前有生产小井33对,均沿煤层露头分布,比较密集,开采历史悠久,多为当地个体所办,通过整顿现较具规模,主要开采上、中煤组。

一般以斜井开采为主,往往沿煤层倾向掘进后,沿走向进行开采,现在开采巷道较长。

开采垂深一般50~150m。

其开采方式采用放炮作业,机械运输、通风和排水。

经过近几年的整顿、改造,在井田范围内的33对小型矿井形成了较为正规的井巷布置,提高了机械装备水平,采用了壁式采煤法,生产规模也得到了相应提高。

但部分小煤矿越界开采严重,开采深度参差不其,对松河矿井开拓开采产生不利影响,并造成安全隐患。

1—4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

井田内松河河流煤柱到F34号断层之间有受家地、马路边2对小井,将走向断层F3号断层以上煤炭基本采空;F34~F9断层之间有焦炭构、金竹凹、罗汉松、金银、尖山、阿六寺、金寨沟、达桥沟、孔家岩脚等9对小井,除达桥沟、孔家岩脚煤矿开采32号煤层外,其余开采上、中煤组的煤,最低开采深度达到+1620~+1730m标高不等;F9~F94断层之间有鑫鑫、娃都、洒阿戛、垤坞、白岩脚、田坝、柳树沟、岔沟等8对小井,F94~F33断层之间有舍黑、祭山林、朱家寨、福来等4对小井,这两个区段开采上、中煤组的煤,最低开采深度达到+1730m标高;F33号断层到淤泥河河流煤柱之间有新寨、下苏座、岩博、扇子地、大沙地、烂田、茨嘎、合么珠、富民、青龙山等10对小井,主要开采上、中煤组的煤,最低开采深度达到+1700m标高;青龙山煤矿最低标高达到以+1504m。

在本说明书中,松河矿井水平确定和采区上部标高的确定充分考虑了浅部小井对资源的开采程度和破坏程度以及安全隐患。

九、现有水源、电源情况1、现有水源

(1)松河、淤泥河

松河、淤泥河均属珠江流域,北盘江水系。

松河流经矿井工业场地西侧,枯季流量为0.058m3/,淤泥河位于该井田东端,枯季流量为0.1193m3/,松河、淤泥河除枯季流量较小外,上游大型厂矿企业较多,水质污染较严重。

处理后,可作该矿井选煤厂生产用水补充水源。

(2)娃都水库

娃都水库位于该矿井工业场地副斜井井口西北面水平距离约2.82km,距矿井生活区水平距离约1.40km。

库容量52万m3,原主要为地方约200亩农灌用水,现已不再作为灌溉用水,在征得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的同意后,可作该矿井生产、生活消防用水水源。

可向矿井工业场地及生活区自流供水。

(3)井下水

1—5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

根据地质报告,该矿井下正常涌水量为480m3/h,最大涌水量为1086m3/h,经混凝沉淀消毒处理后,可作该矿井选煤厂、瓦斯抽放站生产用水及井下消防洒水。

综上所述,本矿井的水源是有保障的。

2、现有电源

松河矿井地处贵州省盘县北部,贵州西部电网覆盖该地区。

盘县的主要电源点是盘县电厂和红果220kV变电所,其中:

盘县电厂:

装机容量5某200MW。

以两回220kv线路通过普定220KV变电所接入贵州电网,两回220KV线路向兴义220KV变电所供电,一回220KV线路向水城220KV变电所供电。

红果220KV变电所:

其电源为开断盘县电厂至兴义220KV变电所的一回220KV线路。

其主变为2某150MVA.。

为解决松河煤矿及其选煤厂等的用电,电力部门于2006年新建淤泥110kV变电所,主变压器容量为2某50MVA,110kV电源“π“接盘电~老教场110kV线路。

老教场110kV变电所另以一回110kV线路与红果220kV变电所相连。

综上所述,本区电网系统合理,供电电源可靠,能够为松河矿井提供可靠的供电电源。

第二节地质特征

一、井田地层

井田内出露地层由老到新为:

二叠系上统峨嵋山玄武岩组(P2β)、龙潭煤组(P2l)、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永宁镇组(T1yn)、第四系(Q)。

二叠系上统峨嵋山玄武岩组(P2β):

平均厚700.8m,分为三段:

第一段(P2β1):

厚约630m,以墨绿色玄武岩为主,顶部及中部夹有紫红色凝灰质泥岩;

第二段(P2β2):

厚4.50~39.0m,平均16.6m,由深灰色粉砂岩、泥岩、泥质粉砂岩及煤层组成,含植物化石;

第三段(P2β3):

厚12.0~59.0m,平均35.4m,由凝灰质粉砂岩

1—6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

层、玄武岩层、凝灰岩层组成。

二叠系上统龙潭煤组(P2l):

厚322~384m,平均341m,分为上、中、下三段:

下段(P2l1):

以24号煤层顶界为其上界,厚67.0~109.0m,平均83.0m,含煤9~22层,平均15层,271、272、291、292、293号等可采煤层分布于中、下部,本段岩性以深灰至黑灰色的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为主;

上段(P2l3):

由1(1+3)号煤层顶板至12号煤层顶板,厚94.0~132.0m,平均115.0m。

本段岩性在全井田比较稳定,以灰色、灰绿色中厚层状细砂岩、粉砂岩为主。

本段含煤9~18层,平均13层,1+3、4、51、62、9、10、11等可采煤层均匀分布在本段。

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

平均厚476.0m,与其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按岩性分为上、下两段。

下段(Tp)俗称绿色层,上段(T1f)俗称紫色层;

下段(Tp):

厚100.0~180.0m,平均145.0m,岩性为灰绿色粉砂质泥岩、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

上段(T1f):

厚248.0~711.0m,平均476.0m,岩性由紫红色粉砂质泥岩、细砂岩、粉砂岩等组成。

三叠系下统永宁镇组(T1yn):

平均厚248.0m,本井田只出露永宁镇组第一段和第二段:

第一段(T1yn1):

厚137m,由深灰色、灰色的薄~中厚层石灰岩和泥灰岩组成;

第二段(T1yn2):

厚111m,由土黄色、深红色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组成。

第四系(Q):

本井田第四系不发育,虽覆盖较广,但厚度不大,以残积、坡积和冲积、亚砂土为主,多未胶结,厚度一般在6.0m以内。

地层特征详见表1—2—1。

1—7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

二、地质构造

1、区域构造

盘县煤田大地构造位于滇黔桂台向斜黔西南台凹,煤田内构造大致有北西向和北东向两组。

北西向的褶皱有土城向斜、照子河向斜、白秧坪背斜和西龙背斜;北东向的褶皱有盘关向斜、水塘向斜、盘南背斜、旧普安向斜和大平地向斜,本井田位于土城向斜北翼中段。

土城向斜:

轴向从西向东由北西65°转为东西向,轴线向南突出成弧线形,长50km,宽2~3km。

核部出露地层为中三叠统关岭组。

向斜南西翼被一条走向断层切割,局部见含煤地层。

南西翼地层倾角27~68°,北东翼地层倾角平缓,一般为10~35°,西端及东南端断裂比较发育。

本区内断裂按方向可划分为北西、北东、东西、南北等四组,断裂组合成束展布,较大的有鸡场坪—鲁那断裂带、照子河断裂带、盘县断裂带,其中鸡场坪—鲁那断裂带位于土城向斜中部,略呈北东—北东东向展布,倾向南东或北西,倾角30~80°,落差50~500m,由数条断层组成,以逆断层为主,对含煤地层破坏性大。

2、井田构造

本井田位于土城向斜北翼中段,为一单斜构造,地层走向北60°西,倾向南西。

地层倾角:

F34号断层以西(走向长约3.5km)及F33号断层以东(走向长约1.0km)为20~25°;F34~F33号断层之间(走向长约8.0km)为25~35°,其中B39~B45勘探线之间(走向长约3.0km)地层倾角大于30°。

井田内共查出断层108条,查明产状的有50条,以高角度走向以北东—北东东向正断层为主,倾角一般45~80o。

在查出的108条断层中落差大于30m断层23条,0.72条/km2;落差20~30m的12条,0.38条/km2;其余均小于20m,2.3条/km2。

在B45线附近,以F19断层为主,西以F56、F162、F56、东以F100

为界,由大小28条断层组成走向约800m的断层带,除F19外,其它断层均切割上、中煤组,其中,大于等于30m的断层有9条。

井田内从西向东,F35、松河及铁路煤柱,F34、F9、F19断层带,F33、茨21、茨18,淤泥河煤柱,将煤系上中煤组划分为8个块段。

这些断层中最

1—8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

小断距为30m(F9),其它均大于50m。

块段走向长度分别为600m、700m、2350m、2600m、2200m、400m、950m、2150m。

F35、松河及铁路煤柱、F34、F9、F33将煤系下煤组划分为5个块段。

这些断层中最小断距为30m(F9),其它均大于50m。

块段走向长度分别为450m、900m、5300m、2900m、3100m。

在断距小于20m的断层中,对开采影响大的有F3(11采区)、F13(12采区)、F163(13采区)、茨18(14采区)、茨15(14采区),这些断层都斜切了煤系的上煤组。

井田内虽有一些落差较大的断层,但从其分布情况来看,一般为采区或井田边界断层,采区内部断层少且小,而有的落差较大的断层只切割了上煤组或上煤组几层煤,对煤层开采影响较小。

查出的断层中有44条隐伏断层,这些断层绝大多数只为单孔所见,说明本井田小断层比较发育,将对煤层回采产生不利的影响。

井田构造复杂程度属Ⅱ类中等构造类型。

松河矿井主要断层特征详见表1—2—2。

松河矿井地质构造详见图1—2—1。

三、煤层特征

1、煤层

井田内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煤组和峨嵋山玄武岩组第二段。

上二叠统峨嵋山玄武岩第二段含煤地层:

厚4.5—39.0m,平均

1—9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

16.6m,含煤总厚0~7.15m,平均2.44m。

含煤系数14.7%;其中可采煤层1层,平均厚1.51m,煤层厚度有一定变化,结构复杂。

可采煤层具有以下特点:

1)分岔合并现象普遍。

除9、12、15号煤层全井田稳定外,其它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分岔合并现象,分岔合并变化地段大多位于38~B42线(11~12采区之间)及52~55线(14采区西部);

2)煤层层数多,厚薄相间,以薄煤层为主;

3)层间距近,上、中煤组和下煤组的煤层间距一般几米到十几米。

主要标志层特征详见表1—2—3。

可采煤层特征详见表1—2—4。

1~18号煤层变化详见图1—2—2煤层风氧化带深度为距地表垂深40.0m。

2、煤质

井田内煤的变质程度从上到下、从西到东逐渐增高。

井田内共计焦煤、肥煤、瘦煤三种。

获得的工业资源储量中,焦煤占87.5%;肥煤占3.3%;瘦煤占9.2%。

1)硫份

各煤层原煤硫分钻孔样平均值为0.19%~4.73%,其中51(F9断层以东部分)、271、291、293、32号煤层原煤平均硫分均大于3%,为高硫分煤;1+3、4、9、10、12号煤层原煤为中高硫煤,292号煤层原煤为中硫分煤,11号煤层原煤为低中硫煤,62、18、272号煤层为低硫煤,15、16、17号煤层为特低硫煤。

总的来看,原煤硫分呈现上、下煤层高中间煤层低的规律,煤中硫的存在形态:

特低硫、低硫煤以有机硫为主,中硫、高硫煤以黄铁矿硫为主。

2)灰份

各煤层原煤灰分钻孔样平均值为17.41%~30.20%,除16、17、18号为低中灰煤,51为中高灰煤外,其余各煤层均为中灰煤。

总体来看,沿垂深方向,各煤层原煤灰分呈现上、下高,中间低的规律。

3)磷份

各煤层原煤钻孔样平均值为0.0035%~0.0224%,各煤层均为低磷和特低磷煤。

1—10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

4)发热量

各煤层原煤钻孔样平均值为34.91MJ/kg~36.20MJ/kg,精煤为35.87MJ/kg~36.63MJ/kg。

各煤层均属高热值煤。

5)挥发份

各煤层精煤挥发分钻孔样平均值为17.19%~26.06%,18号煤层以下各煤层为低挥发分煤,以上各煤层为中挥发分煤。

挥发分从上到下逐渐减小,其变化规律与煤种的渐变规律基本相符。

6)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

从上到下,胶质层最大厚度有逐渐减小的明显规律,与井田内从上到下各煤层变质程度逐渐增高的规律相一致。

按平均值其变化范围为24.0~10.0mm。

7)粘结指数

从上到下,粘结指数有逐渐减小的规律,但就邻近煤层来说,其规律没有Y值明显,其平均值的范围为90.4~59.5。

8)煤的可选性

在δp=1.4时,各煤层均为极难选;δp=1.5时,除15号煤为难选,其余均为中等可选;δp=1.6时,各煤层均为易选;δp=1.7时,各煤层及入选原煤均为极易选。

当理论精煤Ad=12.5%时,各煤层均为易选及极易选;当理论精煤Ad=11.0%时,各煤层均为中等可选及难选;当理论精煤Ad=10.0%时,各煤层均为极难选。

本矿生产灰分在10%左右的洗精煤,分选比重一般在1.4左右,各可采煤层的可选性均为极难选。

主要可采煤层精煤为优质炼焦用煤,中煤可作为动力煤。

煤层灰分、全硫分比较详见图1—2—3。

四、水文地质特征

本区为单面山地形,煤系地层分布在走向槽谷和谷地边坡上,槽谷中小溪和谷地边坡之冲沟是排泄地表水的渠道,排泄条件好。

1、含(隔)水层特征:

峨眉山玄武岩组(P2β)为煤系的基底地层,出露高程为+1636m~区外+2500m以上,岩性主要由玄武岩、凝灰岩及凝灰质角砾岩组成,含裂隙水或孔洞裂隙水,是井田直接充水的弱含水层,本段内发现的地面泉点32个,以玄武岩第一段(P2β1)为主,27个泉点;玄武岩

1—11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

第二段(P2β2)由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和煤层组成,是隔水层段;玄武岩第三段(P2β3)由玄武岩、凝灰岩及凝灰质角砾岩组成,本段赋存裂隙水,一般含水性弱。

龙潭煤组(P2l)由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和煤层组成。

细砂岩、粉砂岩是矿井直接充水的弱含水层,在本组中出露泉水35个系下降泉。

绿色层(Tp)为飞仙关组下段,岩性以绿色细砂岩、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为主,是矿井直接充水含水较弱的地层;

紫色层(T1f)为飞仙关组上段,岩性以绿色细砂岩、粉砂岩和泥岩位主,含裂隙水,是矿井直接充水的弱含水层;

永宁镇组(T1yn)该层裂隙溶洞水与煤系相隔飞仙关组厚约766m,与矿井充水无大的影响。

2、构造富水性

断层水:

井田内共发现断层108条,地表出露65条,其余全部为隐伏断层,地表观察较大断层的断层带1.5~3.0m不等,一般已胶结,挤压较紧密,在一般自然条件下,基本查明区内断层同属含水微弱或属不含水导水的封闭性断层。

3、地表水、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及动态

地表水,井田内松河、淤泥河及它们的上游支流,都属雨源型河流,没有较大的地下水作为源头,一般暴雨后1~2小时河溪水暴涨,枯季流量甚微,河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并随大气降水变化而变化。

在自然状态下,地表水补给地下水,地下潜流转而又变成明流。

4、充水因素分析

因此,区内露头区属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水源的裂隙直接充水

1—12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

矿床。

深部主要直接充水水源为煤系地层裂隙水。

5、水文地质类型评述:

煤组上覆、下伏为厚度较大的相对隔水层,直接充水含水层为煤组细砂岩、粉砂岩水,岩石裂隙微小,含水弱,较大的地表水体均分布在井田边缘地带。

大气降水是主要间接水源,充水水源简单,属裂隙类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床。

6、矿井涌水量

设计根据勘探地质报告(精查)对矿井涌水量预测结果,并且考虑矿井生产工艺增加的水量,采用水文地质比拟法计算矿井涌水量如下:

正常涌水量:

480m3/h;最大涌水量:

1086m3/h。

五、其它开采技术条件

1、工程地质特征

区域以碳酸盐岩为主,抗压等力学指标较好,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工程地质问题,勘探区松散层(Q)大暴雨后有时局部地段有滑动。

主要可采煤层顶、底板岩性为粉砂质泥岩、泥岩、灰岩、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等,岩性、厚度及其组合关系具有复杂多变性,且同一岩性的力学强度变化颇大,稳定性也具有复杂多变性。

2、瓦斯

本井田1+3~18号煤层瓦斯含量为0.74~12.91ml/g·Υ,平均8.19ml/g·Υ;27~32号煤层为0.5~7.53ml/g·Υ,平均3.58ml/g·Υ。

处于同一构造单元的土城煤矿(类比矿井)煤层自然瓦斯含量在+1500m标高以上为7.2m3/t,+1500m标高以下大于11m3/t。

生产实践表明:

瓦斯相对涌出量历年均大于10m3/t(1986年为22.4m3/t,1991年为39.33m3/t,2004年为30.5m3/t),1990年1月6日,垂深343m,12号煤层144运输石门发生一次放炮后延期突出,突出煤量306t,04年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达140m3/mim以上,且曾发生过瓦斯爆炸及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根据本井田可利用的28个瓦斯测试数据计算结果并结合同一构造单元邻近的土城矿实际瓦斯情况,本井田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1—13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

3、煤尘

本井田所有可采煤层均有煤尘爆炸危险。

4、煤的自燃

本井田1+3、4、51、62、9、10、12、16、272、291、32号煤层为较易自燃煤层;15、17、18、292等煤层为不易自燃煤层。

5、地温

本井田地温正常。

6、冲击地压状况

在盘江矿区的矿井生产中,没有发生过冲击地压。

本矿煤层埋藏较浅,为长壁式开采,井下开采产生冲击地压的威胁不大。

但本矿井由于存在较多断层、褶曲等地质构造,煤层分叉、厚度变化等局部异常构造带及采动应力迭加等因素,具有发生冲击地压的可能性。

另外,在煤柱附近开采和放炮产生的震动也可能发生冲击地压。

针对矿井有冲击地压的可能性,设计选择了煤层从上往下的开采顺序,首先开采保护层、将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