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900395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之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大学之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大学之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大学之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大学之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大学之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大学之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大学之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大学之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大学之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大学之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大学之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大学之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大学之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之门.docx

《大学之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之门.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之门.docx

大学之门

课   题:

大学之门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校门建筑作为学校出入口标志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欣赏、领会大学校门造型所体现的各自独特风格和美感以及从中反映出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2.初步学习校门的设计,懂得校门的一般结构,认识校门造型的形式美,掌握校门设计的基本方法。

通过利用各种美术媒材进行设计练习,提高空间设计的创造与实践动手能力。

3.激发学生对大学的向往,树立志向;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并通过观察、思考,领悟美术设计的独特价值。

教学重点:

能够欣赏不同风格与美感的大学校门造型,懂得校门的一般建筑结构,初步学会利用徒手画或制作模型设计出校园的大门。

教学难点:

理解大学校门造型中反映出的历史、文化内涵,设计出有一定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且结构合理的学校校门造型。

 

方案一:

教学准备:

(学生)通过书籍、网络查询收集相关大学的资料。

        (教师)课件,当地一些学校校门设计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出示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的宣传资料或录取通知书,引起学生的注意与兴趣

大学,是每个学子都向往的地方,被称为“双子星座”的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更是每位学子心中理想的求学殿堂。

1、设问:

“你知道哪些著名的大学?

(激发学生对大学的向往,请学生讲出中外一些著名大学的校名。

2、启发学生思考:

为什么一看到上面的建筑,人们能够立刻知道这是哪一所大学?

(引出课题:

大学的校门是学校的标志与象征。

 

二、引导学生观察北大与清华校门设计的各自特色?

1、简介北京大学的历史沿革:

   北京大学是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许多中国人文社科界有影响的人士都出自该校。

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成立于1898年12月,当时的京师大学堂就是中国的最高学府,也是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构。

1916年蔡元培先生出任校长后,“兼容并包”的方针使学校的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北京大学是“五四”运动的发祥地,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最初阵地。

2、引导学思考:

在中国历史上如此重要的一所大学,它的校门设计整体上给人什么感觉?

与平时所见到的其他大学校门比较有什么不同?

结论:

北京大学校门与我们平时看到的其他大学校门相比,最大的特点是有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样式,这种木结构的殿门式的大门,具有古香古色的建筑美感,且显得古朴、庄严、典雅。

3、引导观察、分析这座校门造型中的传统建筑构件或元素。

 a.三开间古典朱漆宫门,圆柱方枋、雕梁画栋,斗拱彩绘、大红宫灯,显得庄严典雅。

 b.门正中悬挂着“北京大学”的匾额。

“北京大学”四字是根据毛泽东主席在1950年给北大校徽亲笔题字放大而成的,与红色的校门浑然一体;牌匾微微向前倾斜,给每一个人的瞻望提供了一个极为恰当的角度,也会使人顿生一种庄严肃穆感。

 c.威武的石狮,鬓发虬卷,目光炯炯有神,使校门凝重里透着一种威严。

4、思考或分析:

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据说当初修建此门时,曾广泛征集设计方案,力求设计出与校园内建筑风格一致的校门,最后终于选定现在这样一个三开大门的殿门式建筑。

这一古典民族建筑风格,体现出的正是北京大学作为中国最高学府的历史与内涵。

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今天或者将来,该校门的地位都是极为重要的。

是人们认识北大的重要窗口。

如今,该校门已经不单单是师生进出的校园大门,而是已经演变为北大的象征,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进入这座大门,就进入了北大这块精神的圣地,登上了这座神圣的学术殿堂。

5、对比、欣赏分析:

同样有着近百年校史的清华大学的老校门造型:

 a.西方古典复古主义的风格。

 b.拱券、立柱、装饰线、涡卷。

 提问:

与北京大学校门传统建筑风格不同,为什么清华大学老校门有外来文化的痕迹?

(从校门造型的建筑风格引起学生对学校历史与文化的探索。

6、简介清华大学的历史沿革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曾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大学的发展初期,显然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

7、对比清华大学新旧两座校门设计有什么联系?

又有什么区别?

(学生在比照中观察、寻找、分析、理解)

 A、联系:

新校门在体量与形式上与旧校门相似,体现的是校园文化的统一与继承,

 B、区别:

但新校门整体的现代建筑几何形体构成风格,也符合清华大学作为一所偏重于理工科的综合性大学的特征。

8、思考:

清华大学老校门不仅是一个围合空间的入口,它作为一个校门存在的意义在哪里?

   再次强调校门的象征意义:

不仅仅是一个进出的通道,同时反映了这个学校的历史、文化等内容。

 

三、欣赏分析中国美术学院校门、武汉大学校门、香港教育学院校门

1、简介中国美术学院的历史:

   1928年初,美术教育先驱蔡元培、林风眠先生,选址杭州西子湖畔,创建了“国立艺术院”。

国立艺术院是中国现代最早的综合性国立高等艺术学府,是第一所实施本科和研究生学历教育的美术教育机构,是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发源地之一。

几十年来,学院十迁其址,六易其名,以兼容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弘扬中华文化为办学宗旨。

今天的中国美术学院,已是当今国内在造型艺术领域中,学科最完备、规模最齐整的综合型美术学院之一。

 

2、引导学生观察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校门设计特点或与其他大学校门的区别

结论:

该校门设计不只是作为一个完全独立性的建筑,引入校门设计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a.造型

   中国美术学院整个校园没有围墙,左右两座大楼与跨架之上的顶棚形成了一个暗示为开放式的学校大门,加上几根矗立的方柱,校门的设计与整个建筑融为一体,体现出了美术学院开放性的校园文化。

 b.材质

   古典与现代交融,细节与大气并存,其沿着台阶拾级而上,加上中间一圃修竹的映衬,增强了建筑的层次感与立体感。

大面积的玻璃的运用也使得凝重中透出几分空灵,高大和连贯的建筑将美术学院厚重、儒雅的底蕴表现得淋漓尽致。

 c.色彩

   素雅的建筑风格形成了与西湖环境浑然一体的格调,可见优秀的校门设计本身也是一道风景。

 

3、展示武汉大学校门造型的图片

   这座校门采用的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牌坊形式。

牌坊,在古代就是一种门的称谓,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象征,它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古代是用于表彰、纪念、装饰、标识和导向的一种建筑物。

1930年,武汉大学在校门口修建了一个木制校名牌坊,正面写有“国立武汉大学”,牌坊背后刻着“文、法、理、工、农、医”六个篆字,代表学校在上个世纪就设有六个学院。

5年后毁于飓风,现在看到的是1993年百年校庆前夕仿造的。

 

4、简介武汉大学的历史:

   武汉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之一。

武汉大学的前身是创立于1893年11月的湖北自强学堂,作为湖广总督张之洞兴办“洋务运动”的产物之一。

该学堂也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真正由国人自行创办和管理的新式高等专门学堂,数易其名、几迁其址,横跨两个世纪后,最终发展成今天的武汉大学。

 

5、欣赏香港教育学院校门:

   该校门采用现代建筑的结构形式,绿色的建筑色调,象征着这所学校现代师范教育的性质,以及香港教育学院年轻人的理想、成长、活力和健康。

 

6、简介香港教育学院的历史:

   香港教育学院于1994年成立,是香港特区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的八大高等院校中惟一专注师资培训及专业发展的院校。

作为全香港最大的师训机构,香港教育学院的工作继续以师资培训为主,致力培育兼具大学学位以及专业训练的新一代教师,建设一支富有创造力、活力和魄力的教师生力军,为香港社会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7、教师小结:

   门一般是围起来的内部空间入口的标志。

门由于其地位的重要性,故在设计时除了在功能上要满足人流和车流出入的需要外,更要注意其造型,使其可以起到体现内部重要性质、美化周围环境的作用,并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此,门的造型设计必须体现独特的风格和美感。

 

四、启发学生阅读理解“小知识”,对门的造型设计体现出的风格和美感从建筑风格的范畴加以解释。

   门作为建筑中的基本元素,门的设计也有一定的建筑风格。

建筑风格是指建筑造型、功能布局和建筑装饰所具有的时代共性。

古今中外历史上已经形成了许多的建筑风格。

 a.欧洲古典建筑风格。

 b.现代主义建筑风格。

 c.中国古典建筑风格。

 

五、知识回顾,实例评述

(1)强调建筑作为一门艺术,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以及建筑的历史性和时代性。

   回顾前面几座校门设计赏析,用建筑风格来划分:

     北京大学校门为中国古典建筑风格,

      清华大学老校门为欧洲古典风格,

     中国美术学院校门为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等。

(2)出示当地一些高等院校或其他学校的校门设计,

   要求学生从造型、布局、装饰以及建筑风格和是否体现学校性质与特色等角度对其进行欣赏与评述,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从不同角度进行讨论与交流。

 

六、总结评价,并布置课后实践,

   利用课余时间组成学习小组,实地参观走访当地的大学或其他学校,对这些学校大门的设计特点进行欣赏与评述,并用徒手画的形式画一画这些校门。

 

 

方案二:

教学准备:

(学生)相关材料

(教师)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展示、评价上节课的课后实践成果

 

二、以浙江大学校门为例,分析校门的一般结构:

校门:

通常由门柱、门扉、门顶、校名组成

1、 门顶:

原来的门顶通常在大型门上有,主要考虑雨天开门的便利。

现在,门顶成了设计时造型变化最多的要素。

2、 校名:

往往是名人或书法家的手迹。

3、 门房:

门卫所在地,即通常所说的传达室。

4、 门扉:

为了限制出入者而设置的。

目前以采用机械式的移动铁栅栏为多。

5、 门柱:

一般要两根,用于联结门扉。

   展示一些校门设计的图片实例:

(从一般到特殊,在造型结构上启发学生的设计思路。

 A、可以先是具有一般结构的校门,要求学生观察指出校门组成的各个部分,

 B、再逐渐变到对结构中各个部分有所取舍或对某些部分进行夸张、变异的校门设计。

 

三、材料选择的多样性,为校门的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

   校门设计的变化不仅表现在造型结构上,也体现在校门的建筑材料选择上,并且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建筑具有艺术与技术的双重性,技术材料的改进必定会促进建筑的发展。

随着人们对环境的日益重视与科技的日益进步,门的设计造型也越来越丰富。

●列举各种材料以及各种材料具有的不同美感:

木、砖、石、混凝土、钢铁、铝塑、玻璃等,或简洁或稳重,或精美或朴素,或明快或肃穆。

●举例:

(1)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校门采用钢架结构,颇为壮观。

钢架结构、略带弧形的门顶,矗立挺拔的门柱,显示出一种现代、科技、力量的设计主题。

(2)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校门,深色铁栅栏门扉,大理石雕像石立柱,显现出历史与文化的积淀。

(3)上海交大学闵行校区校门,斜拉桥式的钢筋混凝土弧线,体现出该校开放与包容的胸襟与气势,追求传统特色与时代精神,大气而不张扬。

(4)西安交大校门,混凝土结构外贴花岗石,加上锻铜浮雕,显得简洁而凝重。

●学生思考并讲述:

以上这些学校大门设计各具特色,从中可以得到怎样的启发?

 

四、学校大门门顶是整个校门设计的重要部分,引导学生分析学校大门设计中门顶的设计有什么变化?

1、弯曲的面创造了舒展的空间效果。

2、简单的空间通过相似的累积显得丰富多变。

3、“百年树人”是设计者的立意点,方柱加上“斗拱”,构造出了“树”的形象,而“斗拱”作为中国建筑独有的奇特构件,常被用来代表中国建筑,是中国建筑真髓所在,兼具结构、造型、装饰多重功能。

4、透明材质、钢架结构与混凝土组合,显示出科技、理性的设计主题。

5、门顶的架空别具一格。

6、倾斜向上的形赋予作品动感与力度。

 

五、深化知识

1、在(校门造型)图片上画基本形与形式线:

●让学生发现校门设计都非常重视形式美感,每个设计都能概括为基本形体的组合或横、竖、曲、折的形式线。

●教师可以采用平面剪贴,或是形体拼接,对已经剪制好的校门的各部件进行重新组合,●向学生讲解设计中需要运用形式美法则:

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等组合原理。

(2)对同一个校门造型,配以不同的校园环境背景

●启发学生,让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哪一个设计更合理,引导学生从构图以及校门与整个校园环境的关系上加以分析,既要与背景相互映衬,形成对比,又要能与整体设计相协调,融为一体。

 

六、校门设计中的思考

1、功能与形式:

无论如何去追求校门独特的风格与美感,但毕竟从中是要通过人流或车流的,它还具有出入口的功能,设计中要尽量让形式美感与实用功能相统一。

2、设计中也不能忽视建筑的色彩因素:

如北京大学校门的朱门红柱、宫灯彩绘,中国美术学院校门的青黛素雅,香港教育学院校门的绿色生机等等都表现了自己的色彩语言。

3、恰当的体量:

不能只追求高、大、全,追求所谓的气派,大学校门拒绝奢华与豪华,大学校门为什么吸引人?

是气质,是学校的文化底蕴。

4、现代与传统:

在学校大门设计中,既要体现出时代特征,又要能反映出学校的历史与传统,在保持现代感的基础上,又恰当地糅合传统造型的元素,使整体建筑风格达到现代与传统完美的和谐统一。

 

七、设计实践

(1)用钢笔或彩色铅笔等工具,设计自己学校的大门。

(2)用纸张或其他材料,设计并制作自己心目中大学的校门。

考虑到学生基础和地方资源的差异,为适应不同的情况,建议学生在练习时要注意难易的选择,并分层次完成。

 

八、总结、评价

 

九、课外延伸,以《我心中的校门》为题,进行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相关链接:

一、现代主义建筑

是20世纪中叶在西方建筑界占主导地位的一种建筑,这种建筑的代表人物主张建筑师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造适应于工业化社会条件和要求的崭新的建筑,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的色彩。

又称现代派建筑。

 

二、中国建筑体系

是以木结构为特色的独立的建筑艺术,在城市规划、建筑组群、单体建筑以及材料、结构等方面的艺术处理均取得辉煌的成就。

传统建筑中的各种屋顶造型、飞檐翼角、斗拱彩画、朱柱金顶,有榫卯和企口做法。

屋顶,较多地采用庑殿、歇山、重檐、悬山、硬山、卷篷等样式。

屋顶,无疑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最重要的部分,无论正视、侧视、俯视,它的立面平面都是曲线。

从建筑格局上看,我国建筑群体的平面布局,多为均衡对称,设计时以纵轴为主,横轴线为辅,通过暗示、烘托、对比等手法,使建筑间含有微妙的虚实关系,从而体现了中国建筑“含蓄”的美学特征。

 

三、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成立于1898年12月,当时的京师大学堂既是中国的最高学府,也是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构,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的西校门,是燕京大学校友于1926年集资修建的校门,所以又称为校友门。

西校门曾为北京大学的正门,坐东朝西,为古典三开间朱漆宫门建筑,高约七八米,朱门圆柱、雕梁画栋,风格古朴,门正中“北京大学”的匾额四字是根据毛泽东主席在1950年给北大校徽亲笔题字放大而成的,与红色的校门浑然一体;牌匾微微向前倾斜,给每一个人的瞻望提供了一个极为恰当的角度,也会使人顿生一种庄严肃穆之感。

据说当初修建此门时,曾广泛征集设计方案,力求设计出与校园内建筑风格一致的校门,最后终于选定现在这样一个三开大门的庙门式建筑。

对于北大而言,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今天或者将来,西校门的地位都是极为重要的。

西校门已经成为北大形象的重要代表,也是人们认识北大的重要窗口。

如今的西校门已经不单单是师生进出的校园大门,而是已经演变为北大的象征,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进入西门,就进入了北大这块精神的圣地,登上了这座神圣的学术殿堂。

 

四、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曾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大学的初期发展,虽然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学校十分重视研究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

以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为代表的清华学者,主张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对清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解放后,经1952年国家高等教育的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学科性的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

如今,清华校园周围高等学府和名园古迹林立,园内林木俊秀、水木清华,清澈的万泉河水从腹地蜿蜒流过,勾连成一处处湖泊与小溪,滋润着一代代清华学子高洁的志趣和情操。

 

五、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位于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湖北省武汉市。

学校坐拥珞珈山,环绕东湖水,地势蜿蜒起伏,错落有致;校园绿树成荫,花香流溢;建筑独具风格,美轮美奂,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之一。

武汉大学的前身是创立于1893年11月的湖北自强学堂,作为湖广总督张之洞兴办“洋务运动”的产物之一。

该学堂也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真正由国人自行创办和管理的新式高等专门学堂,数易其名,几迁其址,横跨两个世纪后,最终发展成今天的武汉大学。

1930年,武汉大学在校门口修建了一个木制校名牌坊,正面写有“国立武汉大学”,牌坊背后刻着“文、法、理、工、农、医”六个篆字,代表学校在上个世纪就设有六个学院。

5年后毁于飓风,现在看到的是1993年百年校庆前夕仿造的。

牌坊,在古代就是一种门的称谓,它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象征,牌坊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古代是用于表彰、纪念、装饰、标识和导向的一种建筑物。

 

六、香港教育学院

香港教育学院于1994年成立,奠基于罗富国教育学院、葛量洪师范学院、柏立基教育学院、香港工商师范学院、语文教育学院等前五所教育院校的六十五年的承传,是香港特区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的八大高等院校中惟一专注师资培训及专业发展的院校。

经过十年持续精进,努力不懈,香港教育学院于2004年获得政府授予的自我评审资格。

该校目前约为8000名职前学员与在职教师,开设了一系列教育硕士及学士学位、学位教师教育文凭、教育证书课程,以及各种在职教师进修课程。

作为全香港最大的师训机构,香港教育学院的工作继续以师资培训为主,香港教育学院任重道远,致力培育兼具大学学位专业训练的新一代教师,配合香港迈向知识型社会。

建设一支富有创造力、活力和魄力的教师生力军,投身全港二千多所中、小、幼学校,为教育改革注入源源新动力,为香港社会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七、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为1928年教育家蔡元培、林风眠先生在杭州西子湖畔创建的国立艺术院。

国立艺术院是中国现代最早的综合性国立高等艺术学府,是第一所实施本科和研究生学历教育的美术教育机构,是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发源地之一。

它以兼容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弘扬中华文化为办学宗旨。

几十年来,十迁其址,六易其名。

今天的中国美术学院,已是当今国内学科最完备、规模最齐整的综合型美术学院之一。

在先师们的导引下,学院经历了继承、融合、创新三个层面的历史延续,在振兴民族艺术的使命感和与世界各国艺术积极对话的情形下,中国美术学院正锐意进取,以高昂的姿态铸就一个高等艺术学府在社会文化发展中的学术责任和社会形象。

 

 

课后反思: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按学习领域划分应属于设计·应用课,即是对大学校门建筑造型的欣赏与设计,分为两课时内容完成,分别强调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与美术学科主题。

人文主题为“校园生活”,即强调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学习环境;而美术学科主题则是建筑造型设计。

“大学之门”教学内容的编写与设置是这两个主题的有机结合,它以小见大,大学的校门作为标志性建筑,对它的欣赏与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对大学的向往,树立志气,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

从建筑造型上来讲,大学的校门作为整个校园建筑的“门面”,它既是内部空间入口的标志,又是建筑风格与美感的浓缩,与整个校园环境有联系,但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就它的体量与大小也是比较适合学生进行设计练习的。

教材先是呈现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这两所名声显赫的高等学府的校门,以引起学生对大学及大学校门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大学的向往,继而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这两座校门设计的各自特色,引出本单元的课题。

教材第二部分讲述了门作为内部空间入口标志的地位与重要性,在北大、清华校门的基础上分别列举了新建的中国美术学院、武汉大学、香港教育学院的校门设计,所选的几所大学在年代、地域、学校性质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对这几所大学校门设计的欣赏以及结合教师对学校情况的简介,让学生感受各所大学校门造型设计体现出的独特风格和美感,领悟其中反映出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为了让学生认识门设计的不同风格,课本设置了“小知识”,从建筑风格的概念范畴加以说明,还举了几种典型的建筑风格的图例。

教材第三部分以浙江大学校门设计为例,分析了校门的一般结构以及各部分的形式与作用,使学生掌握校门造型的基本框架。

在此基础上深化知识,根据课本中新近设计的几所大学的校门,启发学生思考,最终让学生认识到,建筑具有技术与艺术的双重性,技术材料的改进必定会带来建筑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门的设计的造型与材料也必定会越来越丰富。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为下一步学生进行初步的校门设计实践奠定了基础。

教材第四部分主要引导学生完成动手设计实践练习。

学习中所用到的平面徒手画或立体模型制作的知识与技能,为已学内容,课本只安排了学生对各种大门门顶设计进行欣赏与分析。

再通过“学生作业”的借鉴与参考,按照“学习建议”完成学习全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