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和浮力单元过关检测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900717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57.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强和浮力单元过关检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压强和浮力单元过关检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压强和浮力单元过关检测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压强和浮力单元过关检测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压强和浮力单元过关检测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压强和浮力单元过关检测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压强和浮力单元过关检测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压强和浮力单元过关检测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压强和浮力单元过关检测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压强和浮力单元过关检测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压强和浮力单元过关检测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压强和浮力单元过关检测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压强和浮力单元过关检测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压强和浮力单元过关检测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压强和浮力单元过关检测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压强和浮力单元过关检测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压强和浮力单元过关检测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压强和浮力单元过关检测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压强和浮力单元过关检测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压强和浮力单元过关检测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压强和浮力单元过关检测题.docx

《压强和浮力单元过关检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强和浮力单元过关检测题.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压强和浮力单元过关检测题.docx

压强和浮力单元过关检测题

压强和浮力单元过关检测题姓名等级

一.填空题(30分)

1.关于压强的概念,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压强只和压力有关B.压强只和受力面积有关

C.压强和压力及受力面积都有关D.压强和压力及受力面积都无关 

2.将一个质量为2kg、底面积为0.05m2的长方体平放在某一水平桌面中央,水平桌面的面积为0.8m2,则长方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取g=10N/kg)

A.2.5PaB.25PaC.40PaD.400Pa

3.对于液体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只对容器的底和侧壁有压强B.液体重力、体积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C.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D.同一种液体的压强只跟深度成正比 

4.如图所示,一只装满水的容器,容器内m、n两点的压强分别为

A.Pm=196Pa,Pn=980Pa 

B.Pm=784Pa,Pn=196Pa

C.Pm=980Pa,Pn=166Pa

D.Pm=196Pa,Pn=784Pa

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A.自来水笔吸墨水B.用吸管吸饮料

C.活塞式抽水机抽水D.高压锅煮饭

6.龙卷风的实质是高速旋转的气流,如右图所示,它能把地面上的物体或人畜“吸”起卷入空中,龙卷风能“吸”起物体的主要原因是

A.龙卷风内部的气压远小于外部的大气压B.龙卷风增大了空气对物体的浮力

C.龙卷风使物体受到的重力变小了D.龙卷风产生了强大的静电,将物体吸上天空

7.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A.和物体本身的重力大小有关B.和物体的体积大小有关

C.和物体的密度大小有关D.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关

8.把质量相等的实心铝球浸没于某液体中,放手后,木球悬浮而铝球下沉,静止后它们所受浮力大小关系是

A.F水=F铝B.F水﹤F铝C.F水﹥F铝D.无法确定

9.下列情形中,浮力增大的是

A.游泳者从海水中走上沙滩B.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

C.海面下的潜艇在下潜D.“微山湖”号补给舰在码头装载货物

10.潜水员完全进入水中后,下潜的的过程中,他所受到的

A.浮力逐渐增大,压强逐渐增大 B.浮力逐渐增大,压强逐渐减小

C.浮力不变,压强逐渐增大   D.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11.一个人在公园结冰的湖面上行走,压破冰面掉进了冰窟窿。

工作人员需要接近冰窟窿去营救他。

旁边有长、宽都差不多的梯子和木板,为了救人,应该

A.立即跑向冰窟窿B.将木板铺在冰上,从上面爬主去救落水者

C.将梯子铺在冰上,从上面爬过去救落水者D.从冰面上爬过去救落水者

12.把重8N、体积为1.0×10-3m3的物体投入水中,当物体静止时,物体的状态和所受浮力是

A.漂浮,F浮=10NB.悬浮,F浮=8NC.漂浮,F浮=8ND.沉在水底,F浮=10N

13.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为两端开口的玻璃管,B为塑料片(质量不计),向管内缓缓注入硫酸铜溶液(ρ=1.2×103Kg/m3),当塑料片恰要脱落时,管内液体的最大深度是

   A.12cm        B.2cm

   C.10cm        D.8cm  

14.把等质量的实心铁球和铝球分别挂在弹簧秤下并浸没于水中,则

A.挂铁球的弹簧秤的示数较大B.挂铝球的弹簧秤的示数较大;

C.两个弹簧秤的示数一样大D.无法判断.

15.把一个苹果放入浓盐水中,苹果处于漂浮状态。

如果把水面以上的部分切去,则余下的部分

A.沉入水底B.仍然漂浮C.刚好悬浮D.无法判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填空题(24分)

16.斧头的刃越锋利,越容易劈开木头.这是因为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减小,

增大了的缘故.

17.用手将一重为6N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时排开的水重为10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N;

放手后物体将(填“上浮”、“下沉”或“悬浮”),待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为N。

18.如右图:

弹簧秤的下端吊着一个金属球,弹簧秤的示数是10N,当金属球徐徐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_,金属球受到的浮力将_____,若金属球有一半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9N,这时金属球受到的浮力是___牛,如果把它全部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为_______牛。

19.实验首先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实验首先测量了大气压的数值,,1标准大气压支持的水银柱是厘米,合Pa。

20.当门窗紧闭的大巴车在高速公路上奔驰时,坐在车窗旁的小明打开玻璃窗想透透空气,却发现车上窗帘从窗的缝隙中被“吸”到了窗(填“外”或“里”),原因是流体流速约大的位置压强。

21.装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烧杯,如右图所示,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

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中液面恰好相平。

液体对甲乙两烧杯底部压强分别是P甲和

P乙,液体对两物体的浮力分别是F甲和F乙,则P甲P乙,F甲F乙。

22.三个外形相同的实心球静止在水中的状态如右图所示,则三个所受浮力

为F甲、F乙、F丙,这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密度最小,球密度最大。

23.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强烈地震后,中国政府派出的满载救灾物资的轮船从长江出发进入大海,驶向海地,从长江驶入大海后,它受到的浮力将_______;它排开水的体积将_______。

一艘“远征号”潜水艇从长江某基地潜行赴东海执行任务过程,受到的浮力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需要(增加或减少)水舱里的水。

三.实验探究题(20分)

24.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操作:

 

(1)实验前,应调整U型管压强计,使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

(2)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的关系。

乙、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的关系。

(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选择两图进行对比,结论是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

(4)在图丙中,固定U型管压强计金属盒的橡皮膜在盐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这是为了探究同一深度处,液体向的压强大小关系。

25.叶子在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时,准备了如下器材:

小铁块细线、盛满水的溢水杯、小桶和_________。

实验步骤如下:

①测出被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G排:

②把小铁块浸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并用小桶收集小铁块所排开的水;同时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算出物体所受浮力F浮=____________;

③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铁块所受的重力G;

④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F浮________G排。

上述步骤的正确排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将步骤中空格填好。

四.计算题

26.质量为2kg、底面积为0.01m2的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内盛有质量为8kg的酒精(酒精=0.8×103kg/m3,g=10N/kg)。

酒精深度是50cm,求:

(1)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强和压力各为多少?

(2)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多少?

 

27.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驾船至东昌湖中.他们用细线系住石块,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其重力为6.0N.然后把石块放入湖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6N(g=10N/kg,ρ水=1.0×103kg/m3)求:

(1)在湖水中石块受到的浮力;

(2)石块的密度.

 

28.把体积为1dm3的空心铜球挂在弹簧秤上,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是放

在空气中称时的0.8倍,(取g=10N/kg)求:

(1)铜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铜球的重力是多少?

2010年4月压强和浮力单元过关检测题姓名等级

一.填空题(30分)

1.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力越大,产生的压力越大B.受力面积相等的情况下,重力大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大

C.压力大的物体产生的压强一定大D.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大的物体受的压强一定小

2.以下生活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喝牛奶的吸管一端削成斜口面B.订书针的尖端做的细而尖

C.所背书包的背带做得较宽D.削笔刀的刀刃锐利

3.一个密封的圆台状容器,放在水平面

上,内装有1kg水,若把它倒

置,如图所示,则水对容器内底面的作用情况是()

A.压强减小,压力增大B.压强减小,压力减小

C.压强增大,压力增大D.压强增大,压力减小

4.下列哪一事例可以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A.用吸管吸牛奶B.棒冰融化

C.手握橡皮圈发生形变D.水往低处流

5.树叶落在马路上,当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驶过路面时,树叶将( )

A.从路中间飞向路边  B.只向上扬

C.从路旁被吸向汽车    D.不受影响

6.将一小石块和小木块抛入一杯水中,结果发现木块浮在水面上,而石块却沉入水中,就此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浮力,石块不受浮力B.木块不受到浮力,石块受到浮力

C.木块和石块都不受浮力D.木块和石块受到浮力

7.一个铜球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F1,浸没在煤油中受到的浮力为F2,比较铜球两次受到的浮力,则()

A.F1>F2B.F1<F2

C.F1=F2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8.在以下情况中,物体所受浮力增大的是(ρ海>ρ河)()

A.从大河中漂流入海的木筏B.从大江中被冲入大海的石块

C海面下正在上升的潜水艇D.停泊在海港内卸载原油的油轮

9.如右图所示,把一个塑料球放入浓盐水中,塑料球处于漂浮状态。

果把水面以上的部分切去,则余下的部分()

A.沉入水底B.仍然漂浮

C.刚好悬浮D.无法判断

10.小华在游泳池游泳,当他从浅水区走向深水区,若水底布满小石头,则下述体验与分析合理的是()

A.脚底疼痛感觉减弱,因为人越来越轻

B.脚底疼痛感觉减弱,因为水对人的浮力越来越大

C.脚底疼痛感觉加重,因为人越来越重

D.脚底疼痛感觉加重,因为水对人的浮力越来越小

11.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物体放在液体中静止时,如右上图,可见两物体的质

量相比较:

()

A.甲大于乙B.乙大于甲C.甲乙相等D.无法判断

12.小红同学在一支铅笔的下端粘上一块橡皮泥,将它分别置于甲、乙

两杯液体中观察到静止时的情形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杯液体的密度较大B.甲杯液体的密度较大

C.铅笔在甲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D.铅笔在乙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13.对下列生活实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坐沙发比坐木凳舒服,利用了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的道理

B.用吸盘挂钩挂衣物,利用了大气压强的作用

C.切肉前先磨刀,是为了在相同压力作用下,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D.飞机机冀上下不对称的设,应用了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4.下列有关潜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潜艇上浮靠的是升力B.潜艇在海面下上浮时浮力增大,下沉时浮力减小

C.潜艇在悬浮和漂浮时都处于平衡状态,因此所受浮力相等

D.潜艇在海面下上浮和下沉所受浮力不变,改变的是潜艇的重力

15.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实心铁质小球,分别投入酒精、水和水银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1、F2、F3则()

A.F1=F2=F3B.F2<F1=F3C.F1<F2=F3D.F1<F2<F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填空题(18*1.5=27分)

16.海绵垫的沙发比坐硬木板凳要舒服,是因为增大_________了,从而减小了______的结果;啄木鸟有个细长而坚硬的尖喙,这是通过减小____________来增大_________。

17.据报道,由于长江上游的植被受到破坏,造成大量水土流失,江水浑浊,致使江水的__________增大,故相同深度的江水对堤坝的_____________会增大,从而使堤坝受到破坏的可能性增加了。

18.医生把注射器针头插入药水瓶,把注射器活塞往外拉时,药液在的作用下进入注射器内;抽油烟机在工作时,由于转动的扇叶处气体的流速大,压强,从而在周围大气压的作用下将油烟压向扇口排出,请再举一个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大小关系的例子。

19.气球要升空,里面填充的气体的密度要(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空气的密度,气球升到一定高度时会破裂,其主要原因是高空的大气压________(选填“高”或“低”),球内的气压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将球胀破。

20.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数是5N,将它全部浸没在煤油中时,读数是3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N;如果将物体的一半浸没在煤油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_________N。

21.一空心铁球和一个木球质量相等,均漂浮在水面上,则它们浸在水中的体积_______。

(填”一样大”或“不一样大”)把重10N,体积为1.2×103cm3的物体投入水中,当物体静止时,物体的状态是。

(填“漂浮”、“悬浮”、“沉到水底”)

22.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有等量的水,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橡皮泥,一个捏成实心,一个捏成碗状,分别放在甲、乙两个容器中,如图所示。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则P甲P乙,F甲F乙。

三.实验探究题(20分)

23.小明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

果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做了如右图所

示的实验。

(1)实验甲和乙能够得到的结论

是压力的效果与的大小有关。

受力面积一定时,越大,作用效果越明显

(2)两图比较可以看出压力定一定时,受力面积越,作用效果越明显。

24.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右图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1)分析图B、C、D,说明浮力大小跟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分析图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

(3)物体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__________N.

25.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量筒、水和石块做

“探究浮力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的重力的关系”实

验,实验中的几个情景如右图所示。

据此可以得出:

(1)石块所受的浮力是N;

(2)石块排开的水的重力是N;

(3)本探究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

是   。

 

四.计算题(23分)

26.一只底面积为0.01m2的盛水烧杯放在水平桌面上,烧杯和水的总

重为15N,杯中水深为0.1m.求:

(9分)

(1)杯底受到水的压强和压力

(2)桌面受到盛水烧杯的压强(g取10N/Kg)

 

15、质量是500克,体积是0.6分米3的实心物体,求它在水中静止时排开水的体积和受到的浮力?

 

16、体积为0.5米3的木料浮在水面上(ρ木=0.6×103千克/米3),求它露出水面部分的体积和浸在水面下的体积各为多少?

 

17、体积20米3的氢气球,吊着探空器材在空中匀速上升。

器材及吊篮对氢气球的拉力多大?

(ρ空气=1.29千克/米3,ρ氢气=0.09千克/米3,不计球壳的厚度及重力)。

班级姓名

第一节:

力及其作用效果

一.压力知识梳理:

1、压力:

⑴定义:

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的大小物体的重力G;

易混点一:

压力与重力的区别与联系

压力和重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主要区别如下表所示。

压力

重力

施力物体

施压物体

地球

受力物体

受压物体

物体

大小

决定于互相挤压所发生的形变情况,不一定与重力有关

G=mg

方向

总是垂直于作用面

总是竖直向下

作用点

在支持面上

在物体的重心

力的性质

属于弹力和接触力

属于引力和非接触力

符号

F

G

联系:

图1中的物体孤立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它

对地面的压力F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G相等,且方向

都是竖直向下的。

图2中的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物体对墙壁的压

力等于物体受到的外来压力,其方向与重力方向垂直,

此时F与G毫无关系。

图3中的物体压在斜面上,物体对斜面的压力F与物重G大小和方向都不相同。

二.压强知识梳理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课本甲、乙说明:

相同时,压力越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丙说明相同时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和有关。

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法。

3、压强:

⑴定义:

叫压强。

⑵ 物理意义:

压强是表

示物理量。

⑶公式,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

P是;F是;S是。

两个导出公式是和,

面积换算:

1cm2=10-4m2,1dm2=10-2m2,很多同学因为面积单位换算出错导致整个题目出现错误。

值得同学们注意。

例1.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力越大,产生的压力越大B.受力面积相等的情况下重力大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大

C.压力大的物体产生的压强一定大D.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大的物体受的压强一定小

分析:

物体的重力和压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只有固体物体放在水平支撑面上,物体对支撑面的压力在数值上才等于物体的重力。

所以A选项错误。

选项B中虽然确立了受力面积相等,但重力和压力的关系并不确定,所以无法给与定论,所以B选项错误。

压强的大小由压力和受力面积共同决定的,单纯的一个方面无法决定压强的大小,所以C选项错误。

由公式P=F/S可以得出压力一定时,压强和受力面积成反比,故D正确。

易混点二:

压力面积与受压物体面积的区别

压强公式P=F/S中的“S”是指受力面积,即互相作用的两个物体相互接触面的面积,也就是物体承受压力的实际面积,而不是受压物体的总面积,也不一定等于产生压力的物体的底面积,要分具体情况而定,如右图所示:

A图中甲对乙的受力面积为S乙,

乙对地面的受力面积为S乙。

B图中乙对甲的受力面积为S乙,

甲对地面的受力面积为S甲。

C图中乙对甲的受力面积小于S乙。

例2.如右图所示边长为20厘米的正方体物体,质量为10千克,

将其放在一宽度为10厘米、长为50厘米的水平长凳上,问长凳所受的

压强是多大?

解析:

长凳所受的压力很容易得出F=G=mg=10kg×9.8N/kg=98N,

但对于受力面积有的同学则可能出现混乱,有的认为受力面积为20厘米×20厘米=400厘米2,有的认为受力面积为10厘米×10厘米=100厘米2,也有的认为受力面积为10厘米×50厘米=500厘米2,如果仔细观察图示,不难看出受力面积为:

S=20cm×10cm=200cm2=2×10-2m2,得出长凳所受的压强:

P=

=4.9×103Pa

答案:

4.9×103Pa

点拨:

受力面积指的是压力的作用面积,其大小有时等于物体的底面积,有时不等于物体的底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分析。

例3.某型号天文望远镜连同三脚支架总重约为300牛,支架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1cm2,望远镜正常观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约是()

A.1×106PaB.3×106PaC.7.5×104PaD.7.5×105Pa

解析:

天文望远镜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其重力大小,支架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1cm2,则三脚支架与地面总的接触面积是3cm2=3×10-4m2,利用压强公式得:

P=

=1×106Pa答案:

A

点拨:

受力面积的确定和面积单位的换算是压强计算中的关键,也是同学们常犯的错误,希望同学们对此引起重视。

对应练习1.一头大象的质量为6.3×103㎏的大象,每支脚掌的着

地面积为600cm2,问:

1.大象受到的重力为多少牛?

2.当大象抬起一支脚,三支脚着地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Pa?

 

对应练习2.自行车是一种很普及的交通工具,一辆普通自行车的质量大约为15㎏。

(1)自行车所受重力是多少牛?

(2)如图,一位质量为45kg的中学生骑自行车前进时,前后轮胎着地总面积约为100cm2,求她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帕?

(g取10N/㎏)

 

三.增大或减小压强知识梳理

减小压强可以通过①减小;②增大;③增大的同时减小三种方法来实现,增大压强则应采取相反的方法。

例题4.(09年宜昌市)下列事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注射器的针头很尖B.压路机上的碾子很重

C.载重汽车的车轮很宽D.滑冰鞋上的冰刀刀口很薄

解析:

减小压强可以通过①减小压力;②增大受力面积;③增大受力面积的同时减小压力三种方法来实现,增大压强则应采取相反的方法。

答案:

C

点拨:

增大或减小压强属于知识的应用,其素材常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

同步训练

1.下列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越大,压强越大B.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C.重力越大,压力越大D.压力越小,压强越小

2.底面积为0.2m2,重为400N的铝块放在面积为400cm2的水平桌面上,铝块对桌面产生的压强为()

A.2000PaB.4000PaC.10000PaD.1Pa

3.如图1所示,将一块砖平放、立放、侧放时,它对地面的压强()

A.平放时最大B.立放时最大

C.侧放时最大D.平放、立放、侧放时,一样大

4.下图是北京奥运会的几个运动项目的图标,体重相同的运动员在参加这些活动时对水平地面压强最大的是()

 

5.在结冰的河面上玩耍时,若发现脚下的冰即将破裂,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迅速跑开B.单脚站立C.双脚站立D.趴在冰面上挪开

6.在下列日常生产和生活的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喝饮料的吸管一端削成斜口面B.书包背带做得较宽

C.铁钉的尖端做的细而尖D.剪刀钝了要磨一磨,使刀刃锐利些

7.自行车在我国是很普及的代步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上来看,它涉及了许多物理知识,对其认识错误的是( )

A、坐垫呈马鞍型,它能够增大坐垫与人体的接触面积,以减小臀部所受的压力

B、坐垫下有许多根弹簧,目的是利用它的缓冲作用减小震动

C、在车外胎、把手塑料套、脚踏板和刹车把套上都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D、车的前轴、中轴及后轴均采用滚动轴承以减小摩擦 

8.要在0.5cm2的面积上产生4×106Pa的压强所需压力为_____N.

9.用5N的压力作用在1cm2的面积上产生的压强为_____Pa;若保持压力不变,要产生2×104Pa的压强,受力面积应变为_____m2.

10.一长方体木块平放和侧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其受力面积之比为3∶1,则平放和侧放时,对地面的压强之比是_____,压力之比是_____.

11.重均为10N的铁球和正方体木块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5所示。

静止时,铁球对桌面的压力为N,木球对桌面的压力为N,此

时球对桌面的压强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