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分析学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902564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729.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分析学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药分析学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药分析学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药分析学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药分析学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中药分析学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中药分析学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中药分析学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中药分析学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中药分析学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中药分析学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中药分析学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中药分析学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中药分析学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中药分析学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中药分析学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中药分析学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中药分析学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分析学复习资料.docx

《中药分析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分析学复习资料.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药分析学复习资料.docx

中药分析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名词解释

1.中药分析学中药分析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现代分析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质量评价方法及标准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简答题

1.中药分析学的研究内容和特点

研究内容中药的鉴别中药的检查中药的含量测定

研究特点指标选择的中医药理论的指导性

杂质来源的多途径性

中药化学成分的复杂性

2.中药分析学的发展趋势

中药生物活性评价方法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中药的安全性检查将越来越加强

联用技术在中药分析中将越来越普及

体内中药分析作为中药分析研究热点将越来越受关注

自动化、便携式快速智能在线检测方法将越来越广泛

多指标、整体性中药质量评价模式将越来越普遍

 

第二章中药分析的依据与基本程序

名词解释

1.药品质量标准是国家为保证药品质量,对药品的质量指标、检测方法和生产工艺等所做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研究、生产、经营、使用等各环节必须共同遵守的具有强制性的技术准则和法定依据。

2.凡例是正确使用《中国药典》进行药品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是对《中国药典》正文、通则与药品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的统一规定。

 

简答题

1.简述中药分析的基本程序与要求。

基本程序:

取样

检验(供试品的制备、鉴别、检查及含量测定)

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

要求:

取样:

①均匀合理

②科学性、真实性、代表性

供试品的制备:

①最大限度保留被测成分,去除干扰成分

②浓缩富集被测成分以达到灵敏度的要求

供试品的测定:

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

原始、真实、完整

 

第三章中药分析供试品的制备

简答题

1.样品预处理的作用

1释放有效成分,便于分析测定

2去除杂质,纯化样品

3富集浓缩或进行衍生化

4使试样形式及所用溶剂符合测定要求

2.样品粉碎的目的

1保证取样均匀且具有代表性

2使被测组分能更快更彻底被提取出来

3提高准确度和精密度

3.蜜丸的预处理特点

1.蜜丸中含有大量炼蜜,不能直接研细或粉碎,应将其剪碎或用小刀切成小块,

再加溶剂进行提取。

2.若测定蜜丸中脂溶性成分,可用水将蜜丸溶解,离心后取药渣,再加溶剂进行提取。

3.若测定蜜丸中水溶性成分,可将蜜丸与适量硅藻土混合研磨,使分散均匀,再用溶剂提取。

3.软膏剂的预处理特点

1.基质对于软膏剂的分析工作有一定的干扰。

对于乳剂型软膏,可先采用一些方法破乳,再加溶剂进行提取。

2.一般可用滤除基质法、提取分离法、离心法、灼烧法进行测定。

4.煎膏剂、糖浆剂的预处理特点。

煎膏剂:

含有炼蜜,会对分析工作造成干扰,若加适量惰性材料(硅藻土、纤维素),则低温烘干后,按固体样品处理,如用溶剂提取等方法。

若加水或稀醇稀释后,则按液体样品处理方法。

糖浆剂:

含有蔗糖,会对分析工作造成干扰。

处理时可采用液-液萃取法。

若待测成分为酸、碱性成分,可调整样品的PH,若待测成分为挥发性成分,可将其蒸馏,也可用柱层析法进行处理。

第三章中药的鉴别

名词解释

1.中药的鉴别:

是指利用一定的方法来确定中药药材、饮片或制剂的组成,判断中药真伪的质量评价过程。

2.中药指纹图谱:

是指中药经适当处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得到的能标示该中药特性的共有峰的图谱,是一种综合的,可量化的鉴别手段。

 

简答题

1.中药TLC鉴别的一般操作步骤

1.供试品溶液和对照溶液的制备

2.材料的选择,吸附剂的选择、板,点样器等

3.铺板

4.点样

5.展看

6.检测:

显色或定位

7.定性、定量

2.影响中药TLC鉴别的因素

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薄层板的选择

3.展开剂的选择

4.对照物的选择

5.湿度和温度的影响

3.由乌鞘蛇、川贝母的鉴别方法可推出中药鉴别方法的何种趋势

 

4.中药指纹图谱建立的一般操作步骤

1.样品的收集

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3.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4.指纹图谱试验研究

5.方法学考察

6.指纹图谱的建立和辨认

 

4.中药指纹图谱的技术要求

1.系统性

指纹图谱中反映的化学成分应包括该中药有效部位所含大部分成分,或指标性成分的全部

2.专属性

要能体现该中药的特征;多张指纹图谱中的每一张图谱仍有其特征性要求

3.重现性

用一样品,同一操作条件下,结果的重现性良好;中药的复杂性可在数据处理中用适当方法解决

4.可操作性

指针对不同用途,选用不同分析方法来达到不同要求

5.稳定性

在规定的方法、条件下的耐用程度,以体现其通用性和实用性,规范操作,客观评价

 

第五章检查

名词解释:

1.杂质限量:

在保证药物的质量可控和使用安全的前提下,综合考虑药物生产的可行性和产品的稳定性,允许药物中含有一定量的杂质,这一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称为杂质限量。

简答题

1.大多数杂质为什么是限量检查而不是绝对量检查

1.完全除去药物中的杂质目前在技术水平上还有一定难度,而且没有必要,也浪费资金。

2.因此在确保药物的疗效,安全,稳定和质量可控的原则下一般采用控制药品中可能存在的杂质量在允许限度内的规定。

 

2.各种检查中的原理、操作注意事项

砷盐:

A.古蔡氏法

原理:

Zn与酸作用产生氢,与供试品中微量砷盐反应生成挥发性的砷化氢,砷化氢再与溴化汞试纸作用生成黄色至棕色砷斑,与标准砷溶液在统一条件下形成的砷斑比较颜色深浅,判断是否符合限量规定。

注意事项:

1.KI和SnCl2的作用

2.醋酸铅棉花的作用:

除去硫化氢的气味

3.溴化汞试纸:

宜新鲜制备,用来吸收砷化氢产生的砷斑

4.取用量:

药典规定取2ml标准砷溶液

5.反应温度和时间:

25-40℃之间,45分钟

B.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Ag-DDC

原理:

Zn与酸作用产生氢,与供试品中微量砷盐发生反应生产砷化氢,被Ag-DDC溶液吸收,使Ag-DDC中的银还原成在三氯甲烷中呈红色的胶态银,与标准砷溶液在同一条件下生成的红色胶态银颜色深浅,判断是否符合限量规定。

注意事项:

1.当As的含量在1-10ug范围内,产生的胶态银呈色的线性关系良好,显色在2小时内稳定,重现性好。

2.配制Ag-DDC所用溶剂为三氯甲烷,同时会加入三乙胺,加入的三乙胺可以中和砷化氢与Ag-DDC显色反应产生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有利于显色反应的进行。

SO2:

原理:

蒸馏-直接碘量法是利用在密闭容器中对经硫磺熏蒸的药材饮片进行酸

并加以蒸馏,以释放其中的SO2,释放物用水-淀粉指示液吸收,再用

准碘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过量的点与淀粉指示剂作用生成蓝色复

合物,由标准碘液滴定量计算总SO2的含量。

注意事项:

1.蒸馏法测SO2的残留量,可有效避免样品的干扰

2.蒸馏过程中需控制好加热温度和时间

3.盐酸制玫瑰苯胺比色法也是一种常用方法

重金属:

原理:

1.在弱酸性条件下,硫代乙酰胺水解产生H2S,与重金属离子生成

有色硫化物的均匀混悬液

2.在碱性条件下,硫化钠与重金属离子反应生成不溶性硫化物

第一法:

硫代乙酰胺法,适用于供试品不需进行有机破坏,在酸性溶液中

显色的药物。

第二法:

炽灼后的硫代乙酰胺法:

适用于供试品需灼烧破坏,在酸性溶液

中显色的药物。

第三法:

硫化钠法:

适用于供试品溶于碱而不溶于稀酸或在稀酸中产生沉淀的药物的重金属检查。

注意事项:

1.标准铅溶液的用量以铅含量计20ug,相当于标准Pb溶液2ml。

2.酸度:

最佳PH为3.5

3.微量Fe2+:

会氧化H2S析出S,可在三管中加VitC0.5-1g,使

Fe3+——Fe2+测定

4.供试品有色:

在甲管中加少量稀焦糖溶液,使之与乙管和丙管

色调一致。

5.炽灼温度应控制在500-600℃,以免造成重金属损失过多。

 

第六章:

含量测定

名词解释

1.线性:

 

2.范围

 

第八章生物样品内中药成分的分析

名词解释:

1.生物样品分析:

是研究生物机体中中药化学成分及其代谢物质与量的变化规律。

 

简答题:

1.生物样品内中药化学成分分析的特点

1.干扰物质多

2.样品量少

3.存在形式多样

4.样品稳定性差

5.被测成分浓度低

 

第十章中药质量标准的制定

名词解释:

1.中药质量标准:

中药质量标准是国家对中药的质量以及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是中药生产,经营,使用检验及监督管理部门应共同遵守的法定依据,是控制中药质量的技术规范,也是中药新药研究中的中药组成部分。

 

简答题:

1.中药质量标准研究的程序

1.依据法规制定方案

2.查阅文献资料并整理

3.实验研究

4.制定质量标准草案

 

计算题:

1.小儿金丹片中朱砂的含量测定

取重量差异项下本品,研细,取细粉约0.5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加硫酸25ml与硝酸钾2g,加热使成乳白色,放冷,加水50mL,滴加1%高锰酸钾溶液至显粉红色,再滴加2%硫酸亚铁溶液至红色消失后,加硫酸铁铵指示液2mL,用硫氰酸铵滴定液(0.1mol/L)滴定。

每1ml硫氰酸铵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1.63mg的硫化汞(HgS)。

已知:

c硫氰酸铵=0.09705mol/L,m样=0.5316g,V硫氰酸铵=9.16ml,试计算本品含量。

 

2.西瓜霜润喉片中硫酸钠的含量测定

测定方法取本品60片,精密称定,研细,混匀,取约18g,精密称定,加水150mL,振摇10分钟,离心,滤过,沉淀物用水50mL分三次洗涤,离心,滤过,合并滤液,加盐酸1mL,煮沸,不断搅拌,并缓缓加入热氯化钡试液使沉淀完全,置水浴上加热30分钟,静置1小时,用无灰滤纸或已炽灼至恒重的古氏坩埚滤过,沉淀用水分次洗涤,至洗液不再显氯化物的反应,干燥,并炽灼至恒重,精密称定,计算,即得。

本品每片含西瓜霜以硫酸钠(Na2SO4)计,应为11.5~13.5mg。

已知称得60片为36.856g;称样量为18.116g;称得称量形式为0.2456g;被测组分与称量形式摩尔质量分别为

计算换算因子及本品每片含西瓜霜以Na2SO4计的含量,并判断本品是否合格。

 

3.3.驻车丸中总生物碱含量测定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2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盐酸-甲醇(1:

100)的混合溶液适量,加热回流至提取液无色,将提取液(必要时浓缩)移至50mL量瓶中,加盐酸-甲醇(1:

100)的混合溶液至刻度,摇匀。

照柱色谱法试验,精密量取5mL,加在中性氧化铝柱(5g,内径0.9cm,湿法装柱,用乙醇30mL预洗)上,用乙醇25mL洗脱,收集洗脱液,置50mL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0mL,置50mL量瓶中,加0.05mol/L硫酸溶液至刻度,摇匀,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345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按盐酸小檗碱(C20H18ClNO4)的吸收系数(

)为728计算总生物碱的含量。

本品每1g含总生物碱以盐酸小檗碱(C20H18ClNO4)计,不得少于30.0mg。

已知:

A样=0.435,m样=1.9025g,试计算本品含量并判断是否合格。

 

4.桂龙咳喘宁胶囊的含量测定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经五氧化二磷减压干燥至恒重的肉桂酸对照品10mg,置100ml棕色量瓶中,用50%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0.7ml,置10ml量瓶中,加50%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含肉桂酸7µg)。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内容物,混匀,取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0%乙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3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的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µ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已知:

c肉桂酸=7.056μg/ml,m样=1.0246g,A对=205497,A样=209965试计算样品中肉桂酸的含量。

5.霍香正气水中乙醇量的测定,采用GC测定法。

系统适用性试验为:

用直径为0.25~0.18mm的二乙烯苯-乙基乙烯苯型高分子多孔小球作为载体,柱温为120~150℃;另精密量取无水乙醇4、5、6mL,分别精密加入正丙醇5mL(作为内标准)加水稀释至100mL,混匀,照气相色谱法测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用正丙醇计算的理论塔板数应大于700;②乙醇和正丙醇两峰的分离度应大于2;③上述3份溶液各注射5次,所得15个校正因子的变异系数不得大于2.0%;试验结果:

正丙醇的保留时间为tR=5.32min、峰宽为0.61min;乙醇的保留时间是3.85min、峰宽为0.66min;所得15个校正因子的变异系数为1.67%。

①计算理论塔板数;②计算乙醇和正丙醇两峰的分离度;③以上试验结果是否符合要求?

6.九分散中士的宁含量测定

测定仪器为CS-930型薄层扫描仪,测定条件略,操作步骤如下:

1标准曲线精密称得士的宁对照品2.05mg置5ml量瓶中,加CHCl3定容。

在同一块硅胶GF254板上精密点上述标准液2.0、4.0、6.0、8.0、10.0μl,以甲苯-丙酮-乙醇-浓氨水(8:

6:

0.5:

2)的上层液展开,晾干,扫描,经回归处理后得回归方程Y=3.25×103x+2.27×103(r=0.9980)。

2样品测定精密称得干燥至恒重的九分散1.0752g,置50ml具塞三角瓶中,精密加入碱性氯仿20ml,称重,冷浸24hr,再称重,补足氯仿减失的重量,充分振摇后过滤,精密量取滤液10ml,用H2SO4溶液(3→100)分次萃取,至生物碱提尽,合并H2SO4液,置另一分液漏斗中,加浓氨水使呈碱性,用氯仿分次萃取,合并氯仿液,蒸干,放冷后精密吸取5ml氯仿溶解残渣,在同一块板上分别点3μl样品液和2μl、4μl对照品溶液各2个点,同法展开扫描后,得样品液中待测组分峰面积积分值分别为9354.2、9415.7;对照品溶液中待测组分峰面积积分值分别为8133.8、7929.0和16783.5、17042.3。

试计算在上述条件下待测组分的线性范围及散剂中士的宁的含量。

3

 

7.人参蜂皇浆中HDA的含量测定

人参蜂皇浆是由人参、皇浆、蔗糖等为原料制成的,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是10-羟基-2-癸烯酸(简称HDA),因HDA分子中含有羟基和羧基等极性基团,当用GC法直接测其含量时难度较大,通常是通过衍生化方法制得HDA的衍生物,然后用GC法对HDA进行定量。

GC法测定人参蜂皇浆中HDA含量的操作步骤如下,根据以下各步骤及有关数据计算C(注:

C为平均每ml人参蜂皇浆含HDA的量)

1GC条件从略。

HDA硅烷化反应的转化率为75.5%,即反应达到平衡时,有75.5%的HAD转化为其衍生物。

2内标液的配制精密称得棕榈酸150.5mg置50ml容量瓶中,用CH2Cl2溶解并稀释到刻度,摇匀备用。

3相对校正因子的测定精密称得HAD对照品3.21mg(a)与6.12mg(b),分别置10ml容量瓶中,加CH2Cl2溶解并稀释到刻度,摇匀。

精密吸取上述对照液各2ml于二只5ml的容量瓶中,分别精密加内标液1.0ml及硅烷化试剂(BSTFA)1.0ml,再加CH2Cl2稀释至刻度,混匀后,室温下放置60min,分别进样0.8μl,由色谱图中内标物峰和HDA衍生物峰算得(a)的Ai/As=2.01,(b)的Ai/As=1.12。

4样品测定精密吸取人参蜂皇浆20ml(c)、40ml(d)、60ml(e)置三只150ml的分液漏斗中,分别加1mol/L的NaOH液1ml,H2O30ml,然后用1mol/L的HCl调至pH3以下,加CH2Cl2萃取四次(40ml、30ml、30ml、30ml),合并CH2Cl2液,水浴蒸发至小体积后定量转移至5ml容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液1.0ml及硅烷化试剂(BSTFA)1.0ml,加CH2Cl2至刻度,混匀后,室温下放置60min,分别进样0.8μl,由色谱图算得三份样品的Ai/As分别是:

(c)1.21(d)0.64(e)0.38

 

 

8.毛冬青注射液中黄酮苷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主要组成毛冬青。

标准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芦丁对照品20.0mg,置100ml量瓶中,加60%乙醇适量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准确量取25ml置50ml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每1ml含芦丁0.10mg)。

样品的测定精密量取注射液1ml,移入100ml量瓶中,用30%乙醇稀释至刻度。

精密量取1ml置10ml量瓶中,加30%乙醇4ml,摇匀,精密加入5%亚硝酸钾溶液0.3ml,摇匀,放置6分钟,精密加入10%硝酸铝溶液0.3ml(①),摇匀,放置6分钟(②),准确加入1mol/L氢氧化钠4ml(③),用30%乙醇稀释至刻度。

放置10分钟,在510nm波长(④)处测定吸光度。

同时,准确吸取标准溶液2ml,置10ml量瓶中,加入30%乙醇3ml,摇匀,以30%乙醇同法处理为空白,同法操作并测定吸光度。

计算本品中黄酮苷的含量。

已知:

c对=0.1022mg/ml,A对=0.535,A样=0.495

要求:

(1)请解释下划线①、②、③、④操作的意义。

(2)计算本品中黄酮苷的含量

 

9.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主要组成麻黄、苦杏仁、石膏、甘草等。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0.1%磷酸溶液(含0.1%三乙胺)(3﹕9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5nm。

理论板数按盐酸麻黄碱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盐酸麻黄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0.1mol/L盐酸溶液制成每1ml含45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品5ml,加水10ml及浓氨水0.5ml(①),用乙醚(②)提取5次(30ml、30ml、20ml、20ml、20ml),合并乙醚液,加盐酸乙醇(③)溶液(1→20)2ml,混匀,低温回收溶剂至干,残渣加乙醇5ml使溶解,转移至25ml量瓶中,加0.1mol/L盐酸溶液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1ml含麻黄以盐酸麻黄碱(C10H15NO·HCl)计,不得少于0.15mg。

已知:

c对=45.20μg/ml,tR=15.00min,W1/2=0.30min,A对=452367,A样=467167

要求:

(1)请解释下划线①、②、③操作的意义。

(2)计算本条件下盐酸麻黄碱的理论塔板数与本品含量,并判断是否合格。

 

 

10.采用HPLC法测定某固体制剂中主成分B的含量,现已知制剂中辅料占50%,杂质峰均能与主成分B色谱峰达到基线分离,进样10ul分析,若仪器重复性试验结果以峰面积平均偏差统计为5000,为使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在2%以内,试问

(1)供试品溶液中的B的疯面积至少达到多少?

(2)已知B对照品浓度为0.1010g/L,进样10ul时,色谱峰面积为505000;试配制的供试品溶液中B的浓度至少多大?

(3)问应至少称取制剂多少?

用何精度的天平?

若溶剂用甲醇,请写出合理的配制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