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行业投资分析研究报告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903455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14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涂料行业投资分析研究报告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涂料行业投资分析研究报告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涂料行业投资分析研究报告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涂料行业投资分析研究报告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涂料行业投资分析研究报告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涂料行业投资分析研究报告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涂料行业投资分析研究报告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涂料行业投资分析研究报告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涂料行业投资分析研究报告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涂料行业投资分析研究报告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涂料行业投资分析研究报告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涂料行业投资分析研究报告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涂料行业投资分析研究报告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涂料行业投资分析研究报告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涂料行业投资分析研究报告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涂料行业投资分析研究报告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涂料行业投资分析研究报告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涂料行业投资分析研究报告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涂料行业投资分析研究报告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涂料行业投资分析研究报告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涂料行业投资分析研究报告doc.docx

《涂料行业投资分析研究报告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涂料行业投资分析研究报告doc.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涂料行业投资分析研究报告doc.docx

涂料行业投资分析研究报告doc

涂料行业投资分析研究报告(doc)

 

 

————————————————————————————————作者:

————————————————————————————————日期:

 

摘要

Ø2002年,涂料产业发展迅猛;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销售收入增长17.1%,利润总额增长31.5%;

Ø伴随着房地产产业的飞速发展,建筑涂料增长最快。

此外,粉末涂料等新型涂料发展较快;从国外涂料产业的发展历程来看,粉末涂料将成为市场的主流;

Ø从行业效益来看,中小规模企业的效益远远好于大规模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效益远远好于国内企业。

在三大生产基地中,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涂料生产企业效益远远好于其他地区,北京周边地区企业效益略好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企业;

Ø从下游产业的发展来看,汽车、房产建筑的飞速发展将为相关涂料生产商和交易商带来巨大的商机;

Ø涂料企业应关注环保问题,除规避政策风险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在奥运会、世博会等重大项目的竞争中,环保将成为采购方异常关注的方面。

 

图表目录

 

1、涂料业概述

1.1涂料的定义

(1)涂料的定义

涂料(英文称为dope或coating),是一种以树脂或油为主,掺或不掺颜料、填料,用分散介质(有机溶剂、水等)调制而成的,涂覆在被装饰和被保护物体表面,并能形成牢固附着的连续薄膜的粘稠液体或固态粉末。

(2)涂料和油漆的区别

过去,由于涂料都是用植物油和天然树脂熬炼而成的,其作用又同我国的生漆差不多,因此在我国一直被叫做“油漆”。

随着石油化工和有机合成工业的发展,涂料工业增加了新的原料来源,许多新型涂料,不再使用植物油和天然树脂。

过去以植物油、天然树脂和其他天然产物为原料的品种,已逐渐为以合成材料和乳液做原料的品种所代替。

其次,以无机硅酸盐和硅溶胶为基料的无机涂料也被大量应用。

现在用“油漆”一词统称这类产品已不能恰当地表现出它们的真正面目。

从它们的功效来说,称为“涂料”更加合适。

因此,现在我国已正式采用“涂料”这个名称。

但是由于人们的长期习惯,有时仍然把涂料称为“油漆”。

1.2涂料的分类

根据我国部颁标准,涂料的分类原则是以涂料基料中主要成膜物质为基础。

若主要成膜物质是由两种以上的树脂混合而成,则按在涂膜中起主要作用的一种树脂为基础。

结合我国目前涂料品种的具体情况,将涂料分为十八大类,其中辅助材料又划分为五类,其名称和代号见下表:

表1-1我国部颁标准涂料分类方法

涂料产品类型

代表性成膜物质

l

Y

油脂涂料

天然动植物油、清油(熟油)、合成干性油

2

T

天然树脂涂料

松香及其衍生物、虫胶、乳酪素动物胶、大漆及其衍生物

3

P

酚醛树脂涂料

纯酚醛树脂、改性酚醛树脂、二甲苯树脂

4

L

沥青树脂涂料

天然沥青、煤焦油沥青、石油沥青

5

C

醇酸树脂涂料

甘油(或季戊四醇等)醇酸树脂及各种油改性醇酸树脂等

6

A

酮氨基树脂涂料

脲(或三聚氢氨)甲醛树脂和各种改性醇酸树脂等

7

Q

硝基树脂

硝化纤维素和改性硝化纤维素

8

M

纤维素涂料

醋酸纤维、苄基纤维、乙基纤维、酯丁纤维、羟甲基纤维等

9

G

过氯乙烯涂料

过氯乙烯树脂及其改性过氯乙烯树脂

10

x

乙烯树脂涂料

VAGH、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氯乙烯—偏氯乙烯共聚物、聚苯乙烯、氯化聚丙烯、石油树脂等

11

B

丙烯酸树脂涂料

丙烯酸树脂涂料、丙烯酸共聚物等

12

Z

聚酯树脂涂料

饱和聚酯和不饱和聚酯

13

H

环氧树脂涂料

环氧树脂、脂肪族聚烯烃环氧树脂、改性环氧树脂

14

S

聚氨酯树脂

加成物、预聚物、缩二脲及异氰脲酸酯、多异氰酸酯(芳香族与脂肪族)

15

V

元素有机聚合物涂料

有机硅、有机钛、有机铝、有机磷等

16

J

橡胶涂料

天然橡胶及其衍生物,如氰化橡胶;合成橡胶及其衍生物,如氯磺化聚乙烯橡胶

17

E

其它涂料

未包括在以上所列的其他成膜物质、如无机高分子材料等

18

 

辅助材料

溶剂和稀释剂,如松香水、二甲苯等;防潮剂、催干剂、脱漆剂、固化剂、表面处理剂。

通常还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1)按涂料的形态可分为水性涂料、溶剂性涂料、粉末涂料、高固体分涂料等;

(2)按施工方法可分为刷涂涂料、喷涂涂料、辊涂涂料、浸涂涂料、电泳涂料等;

(3)按施工工序可分为底漆、中涂、漆(二道底漆)、面漆、罩光漆等;

(4)按功能可分为装饰涂料、防腐涂料、导电涂料、防锈涂料、耐高温涂料等。

1.3涂料的技术工艺

图1-1涂料开发基本流程及原理

当前涂料科学应用基础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领域:

①涂料用树脂(聚合物)的分子设计与合成;

②颜料在聚合物溶液或分散体中的分散性与稳定性;

③涂料配方原理及其评价方法;

④涂料流动与流变性质;

⑤涂料的成膜与固化。

2国际涂料市场竞争分析

2.1国际涂料市场综述

2002年世界涂料市场因经济增长缓慢、市场日渐饱和、价格压力以及行业内竞争激烈等因素影响,使生产商面临重重困难。

为了打破这一局面,涂料生产商积极寻求发展,大力投资中国等高增长市场,以及粉末涂料等前景看好的产品,同时开发新技术,竭尽全力向客户提供具有高效、环保优势和更好的外观特征的高附加值产品,以扭转劣势。

表2-1世界涂料市场分布及其增长情况

地区\年度

1998年市场分布

2003年市场分布

1998~2003年年均

需求量/万t

占有率%

需求量/万t

占有率%

增长率%

美洲

813.6

36.7

898.7

36.7

2.0

欧洲

652.7

29.4

700.0

28.6

1.5

亚太地区

534.5

24.1

605.4

24.8

2.5

其它地区

217.6

9.8

241.2

9.9

2.0

合计

2218.4

100.0

2445.3

100.0

2.0

2.1.1亚太地区市场增长最快

该市场可被划分为4个关键性的区域:

中国作为最大的市场,拥有250万t/a的产能。

日本以186万t/a位居第二。

东北亚的另外一些大市场还包括韩国(85万t/a)、中国台湾(41万t/a)、香港(13万t/a)。

预计2005年这些市场的总和将达到830万t/a。

东亚的涂料供应商约有720家,控制市场70%份额的共有约50家,他们主要由当地的和国际性的公司组成,支配涂料工业的当地供应商分布在中国台湾和韩国,它们中的许多企业和跨国公司都有合作。

永吉(台湾)、KCC、大韩(韩国)在本地涂料产业方面处领头羊地位。

香港是一个分销中心,没有主要的生产商,几乎所有的产品都是从中国大陆、日本和新加坡进口,许多跨国公司在香港设有办事处,ICI太古引领着香港市场。

东亚的市场有2条主线,一条是占主导地位的大型供应商,另一条是小规模的生产和进口商。

在建筑和制造业涂料市场,小规模的生产商占有多数席位,他们提供面向低端的涂料。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香港和中国台湾的涂料市场将会受低价进口贸易的冲击,竞争更加激烈,企业的合并在所难免,特别在台湾,有着众多的小生产企业。

大型的供应商将向高端涂料靠齐,并提供更好的服务以使他们能够脱颖而出。

目前亚洲(日本除外)仍然是增长最快的市场,其中中国是主要的增长市场,增长的原因是北京需要建设大量的与2008年奥运会相关的办公楼、宾馆和建筑,从而带动涂料需求。

目前涂料市场上粉末涂料需求增长速度最快,包括汽车涂料、塑料涂料和中密度纤维板涂料。

许多跨国公司集中力量发展低温喷涂涂料,低温喷涂涂料能够在更大范围的基质上应用。

此外,亚洲的包装涂料增速也较高。

在未来几年中,波音公司和空中客车公司减少制造飞机的数量,航空公司收缩航线减少飞机维修,这些都将导致航空涂料需求降低。

住宅和家电用涂料市场要好于工业建筑、办公家具、农业和建筑设备用涂料相关市场。

印度1992年加入WTO,有涂料生产企业约1000家,其中绝大多数厂家为松散的小型企业,2001年涂料产量60万吨,10家大型企业占据了生产和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其中最大的涂料公司AsianPaint占41%的市场份额,GoodlassNerolac占21%,ICI占6%,Shalimar占4%,这十家企业占72%的市场份额。

由于印度农村经济的不景气,造成了印度装饰涂料的需求下降,涂料公司纷纷通过各种销售手段,促使印度消费者把部分收入用于家庭装饰,包括印度的各大涂料公司,如亚洲涂料,Goodlass,Nerolac,Jenson&Nicholson和Berger等都采用革新措施和增值服务来刺激涂料消费。

印度装饰涂料在2000-2001年有一段低迷时期,2002年上半年有一定的增长,但增长率只有3-3.5%。

印度的工业涂料包括汽车涂料,高性能涂料,粉末涂料,海洋涂料和卷材涂料的年增长率为7-8%,今年上半年工业涂料的年增长率为8-10%。

印度涂料业受建筑涂料、工业涂料以及粉末和卷材涂料的支配,建筑涂料领域几乎没有什么壁垒,在这个没有组织的领域拥有众多的生产商,他们的绝大部分业务处在本地或区域性水平,工业涂料领域仅在对OEM(贴牌)客户的服务和开发成熟的产品及技术方面有少许限制。

2.1.2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情况

从全球范围看,2001年带给人们的是低迷的感受,特别是在美国和欧洲,意外的9·11事件使整个环境更加恶化。

表2-22001年销售额前10的涂料制造商

单位:

10亿美元

1

AkzoNobelCoatingsB.V.

$4.977bil.

2

PPGIndustriesInc.

$4.412bil.

3

TheSherwin-WilliamsCo.

$4.002bil.

4

DuPontPerformanceCoatings

$3.550bil.

5

ICIPaints

$3.247bil.

6

BASFCoatingsAG

$2.035bil.

7

ValsparCorp.

$1.792bil.

8

NipponPaintCo.Ltd.

$1.514bil.

9

SigmaCoatings

$1.486bil.

10

KansaiPaintCo.Ltd.

$1.420bil.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涂料生产国,1963年有1800多家涂料生产厂,涂料产量354万吨,经过30多年的发展,到1994年,涂料厂减少近1000家,而涂料产量却提高到490万吨。

30年间美国涂料生产厂减少了55.6%,而涂料产量却增加了38.4%,前15家的销售额占全美销售总额的85%,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平均每年有25-35家涂料公司被收购或合并,到1998年,涂料年产值为180亿美元,约800家生产企业,其中排名前10位的企业年产值占涂料总产值的78%,而超过95%的厂家只分享到5%的市场份额。

美国建筑涂料市场垄断的格局更为明显:

2000年美国建筑涂料销售额约66.4亿美元(占整个涂料工业销售总额的40%左右),其中sherwin-williams(宣威)公司年销售额17.5亿美元,占总额的26%,Benjaminmoor(摩尔)年销售额5.5亿美元占8%,Mosco(莫斯考)年销售额5.4亿美元,PPG销售额5亿美元,这5家销售额合计44.4亿美元,占美国66%的市场份额,再加上销售额1--5亿的5家,这10家控制了美国建筑涂料市场88%的市场份额。

而美国约有500家生产建筑涂料的厂家,其余490家仅占到12%的市场份额。

德国是西欧最大的涂料生产国,涂料生产厂约300家,但其市场也主要由巴斯夫、赫斯特、维德柯尔德、阿克苏、莱赫尔德、库尔文等几家大公司所垄断。

日本是世界第二大生产国,涂料生产厂家约200多家,其市场也主要由关西涂料,日本涂科、日本油脂、大日本涂料、日本特种涂料,洛克涂料、照永化学工业、神州涂料、东亚涂料,中国涂料、四国化研工业等十多家大公司垄断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2.2国际产品结构变化趋势

由于环保法规的加强,迫使世界各大涂料公司纷纷致力于节能、低污染的水性涂料、粉末涂料、高固体分涂料和辐射固化涂料的开发应用,从而使得世界涂料产品结构有较大变化,如表2-3所示。

显然,建筑涂料水性化已成必然趋势。

工业涂料也正在向着水性涂料、粉末涂料、高固体分涂料和辐射固化涂料等方向发展。

表2-3世界涂料产品结构的变化及预测(%)

工艺技术

1995年

2000年

2005年

2015年

低固体溶剂型涂料

39.5

30.5

15.0

7.0

高固体溶剂型涂料

12.5

12.0

10.0

8.5

水性电泳涂料

8.5

10.0

15.5

17.0

其它水性涂料

14.0

16.0

19.0

22.5

活性体系涂料

14.0

15.0

16.5

17.5

粉未涂料

8.0

12.0

17.5

20.0

辐射固化涂料

3.5

4.5

6.5

7.5

2.3国际涂料企业战略趋势——兼并重组

全球涂料生产企业,在竞争中为了向集团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以强化其在某一产品市场领域的竞争能力,达到全球化、合理化经营的目的。

以并购为中心不断地在进行业务重组活动,而且当今企业之间的购并、重组、整合不少是在全球水平相近的企业中进行。

并购重组方式已由“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河泥,或活鱼吃休克鱼”逐步发展到“大鱼吃大鱼,活鱼吃活鱼”的鲸吞。

世界大型涂料公司纷纷通过兼并收购、合资合作、技术转让等手段调整产品结构,收缩经营范围,放弃弱项,加强核心产业,并开始逐步退出低附加值、污染严重的传统领域,使其在某一领域的垄断地位进一步加强,使涂料生产向集团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1996年以来的三年内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阿克苏诺贝尔公司1996年销售额占全球第三位,1999年因兼并英国考陶尔兹公司而上升到第一位,同样原因,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经再组合和分离,从第一位下降到第五位,1999年杜邦公司兼并了德国赫伯兹公司,从第五位上升到第三位,美国罗门哈斯公司由原来集中提供丙烯酸原料转变为广泛提供涂料产品,致使成为全球第十五位。

 

(1)1999年美国杜邦公司以19亿美元并购了1997年世界涂料50强排名第八位、年销售收入15亿美元的德国赫伯兹油漆厂,以扩大粉末涂料的生产能力,同时杜邦公司因增加赫伯兹15亿美元的销售收入,使其全年销售额猛增到38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涂料公司和最大的汽车涂料供应商;

(2)美国PPG公司为扩大特种专业漆市场,通过购买ICI司在德国的特种涂料装置,供应卡车、铁路机车以及军用和工业用涂料。

另外还以5.12亿美元购买了阿克苏诺贝尔公司在美加州的PRCDcsto国际宇航涂料,同时购买了意大利Bel-laria粉末涂料厂;

(3)1996年美国宣威公司以8.3亿美元收购了T·M赫顿公司,以扩大在美国、英国的市场份额,1997年又收购了智利一家建筑涂料厂和巴西一家工业涂料厂,以进一步扩大在南美的业务;

(4)阿克苏诺贝尔为加强车辆、航空涂料收购了Mason公司的工业车辆涂料,Dexter公司的航空涂料;

(5)巴斯夫公司为了扩大线圈涂料市场收购了挪威海德罗公司和罗门哈斯公司的线圈涂料。

重组合作方式也呈多样化,除以上列举的并购重组,还有同业间的联合、合资合作、技术转让、技术换技术、技术换市场等竞争中的双赢合作方式:

(1)1988年英国ICI和美国杜邦组合联合企业,为欧州汽车工业提供涂料,成为欧洲第三大汽车涂料供应商;

(2)1989年美国OLin公司与日本旭硝子公司,建立联合企业,专门生产聚氨酯产品;

(3)1988年英国第一大涂料公司ICI公司和日本第三大涂料公司日本油脂公司进行涂料技术的交换。

日本油脂使用ICI的水性涂料技术,ICI在北美、西欧使用,转让日本油脂公司的汽车涂料生产技术,两家公司可以生产对方的协议产品。

全球涂料主业的这种以并购为中心的业务优化重组活动,会随着中国涂料市场的日益开放和国际化,外国大公司的继续大量进入和业务的进一步拓展,在中国的独资、合资、公有、民营涂料生产企业之间逐步展开。

2.4国际涂料市场竞争趋势

世界涂料跨国公司开拓国际市场的基本战略之一,就是塑造全球统一的品牌,然后靠品牌的优势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靠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的无形资产,把品牌代表优质产品所凝聚的商业价值和商业信用、品牌资产、品牌个性、品牌形象、品牌忠诚度等转化为连续不断的购买力,占领并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的份额

2.4.1注重品牌效应

立邦公司在八、九年的时间内,快速进入中国几乎所有大中城市市场,并为广大消费者所认知,2000年以14.7亿的销售收入位居全国涂料行业榜首。

通过树立理念、市场定位、品质控制、网络建设、销售管理和市场推广来塑造品牌优势是其成功进入的基本战略之一。

立邦品牌改变了中国消费者对建筑涂料锁定为低劣产品的偏见,使乳胶漆成为广大消费者所认知并得以在全国推广。

它也因此得到了快速发展。

2.4.2国际涂料市场日益突出服务的竞争

涂料本身就是需要二次加工才能最终实现产品功能的商品,所以跨国公司都把为客户全程服务看成是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如印度AsianPaint公司为满足顾客对颜色的个性化需求,在印度国内市场就配置了2750台自动调色仪,其印度市场占有率高达41%,与其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是分不开的。

立邦在我国各大城市都设立了调色服务中心,在各装饰材料城大都设立一家配置自动调色仪的专卖店。

一些国外家具专业生产厂,一般都设置了油漆家具试涂车间,产品推向市场前,都在试涂车间先进行成套家具的试涂,然后推向市场,或是与一个家具厂合作作为试涂厂。

2.4.3对市场快速反应能力也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WTO统一的游戏规则,使全球范围涂料的流通规模迅速扩大,流速空前加快,同时也促使技术转移周期越来越短,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

科技创新使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产品的个性化越来越强,可供用户选择的花色品种越来越多,同时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其消费偏好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多层次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经久不衰的消费需求成了企业能否生存的基础,企业的生命周期越来越取决于对市场需求的敏感度,取决于对市场需求的反应能力。

美国GE公司所以能百年经久不衰,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能力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2.4.4销售终端出现多种新的形态

世界涂料市场销售终端的商业模式,除少数大公司或少量极品装饰材料品牌以自建连锁专卖店外,多数以跨国连锁装饰建材超市、直达供货、品牌专卖,以及近年出现的网上交易市场、电子商务等形态。

比如,欧洲第一,世界第三的英国建材家装跨国连锁公司百安居,其跨国连锁超市商店已在我国上海建三家。

据悉:

至2005年百安居将在上海开设五家仓储店,并将在中国拥有58家分店,到2010年将增至126家。

2001年该公司已在杭州召开了由200多家供应商参加的供应采购大会。

目前进入我国的跨国建材经销商还有德国的欧倍德、美国的家居货栈、英国的翠丰等。

而这些进入者都准备随我国政策的放宽逐步进入各大城市建立分店。

2.4.5单一形式的竞争转向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高层次竞争

国际化的全球涂料市场进行企业比较、产品比较的平台已大大提升,许多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涂料跨国公司产品的进入市场,使得产品质量和档次、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产品的个性化和功能创新、产品的优质服务和创造客户价值的价值链服务,日益成为取得消费者青睐的关键。

有优质产品支持的广告产生的是无形资产,得到的是消费者的信任,有全球大规模采购优势,有技术创新降低成本的低价产品获得的是顾客的忠诚度。

如美国PPG公司,它以其高技术含量和规模采购成本低的优势,使其生产的汽车漆产品备受汽车制造商的青睐,1999年汽车底漆和罩光漆分别占到了美国市场45%和22%的市场份额

2.4.6生产布局调整——向原料和市场所在地转移

由于环保压力、运输和劳动力价格等因素,发达国家的涂料正在向拥有广阔市场、原料丰富和廉价劳动力的发展中国家转移。

亚洲地区是涂料生产及消费增长最迅速的地区,环保要求低,资源和劳动力相对廉价。

因此,亚洲地区已成为国外大公司生产转移的首选地区。

2.4.7重视可持续发展

涂料工业不仅是能源消耗大、废弃物量大的产业,也是技术创新快、发展潜力大的产业。

因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涂料工业的节能、环保和安全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这一趋势,将促使我国涂料工业既要注重当前竞争能力的提高,更要注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

3.我国涂料业现状分析

2002年,我国涂料工业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持续攀升,成为近10年来发展最快的一年。

我国的涂料生产商有8000家以上,绝大部分为中小企业。

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产品没有明确的细分定位,产品适用面广。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997家涂料样本企业的统计,这些涂料企业盈利状况如下图所示:

图3-12002年涂料企业盈利状况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这些企业的经济指标如下表所示:

表3-12002年涂料企业经济指标

指标

2002年

增幅

资产总计(千元)

35058077

14.16%

产品销售收入(千元)

33703653

17.09%

利润总额(千元)

2654493

31.50%

累计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人)

119818

2.67%

税金总额(千元)

1473014

14.75%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可见,就总体而言,2002年涂料产业的经济指标好于2001年,涂料呈现非常发展的局面。

在总体财务指标方面,涂料企业2002年指标同样远远好于2001年:

表3-2涂料企业2002年总体财务指标

指标

2002年

2001年

资本保值增值率%

114.16

 

资产负债率%

49.4

49.31

资金利润率%

9.08

7.76

产值利税率%

7.88

7.01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次)

1.62

1.56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从以上两表中可以看出,2002年我国涂料产业销售收入和利润都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企业盈利状况趋好。

我国涂料表观消费量已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消费量大大低于工业发达国家水平,和美国人均消费22千克、德国人均消费27千克、日本人均消费17千克、世界人均消费4千克相比,我国人均消费只有2千克。

由此可见,我国涂料市场发展空间十分巨大。

3.1我国涂料生产地区分布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北京周边地区是涂料工业的三大涂料生产基地,以其为中心向周边及全国辐射。

表3-32000年-2001年我国涂料产量分布(万吨)

地区

1999年

比重

2000年

比重

2001年

比重

全国

171.22

100

183.94

100

181.60

100

三大涂料生产地区

108.93

63.62

128.56

69.90

127.14

70.01

珠江三角洲

28.33

16.55

40.26

21.89

37.23

20.50

长江三角洲

54.84

32.03

59.48

32.34

63.33

34.87

上海

21.79

12.73

25.56

13.90

29.20

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