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分幅方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905428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8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形图分幅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地形图分幅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地形图分幅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地形图分幅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地形图分幅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地形图分幅方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地形图分幅方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地形图分幅方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地形图分幅方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地形图分幅方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地形图分幅方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地形图分幅方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地形图分幅方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地形图分幅方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地形图分幅方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地形图分幅方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地形图分幅方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地形图分幅方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地形图分幅方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地形图分幅方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形图分幅方法.docx

《地形图分幅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形图分幅方法.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形图分幅方法.docx

地形图分幅方法

第九章 地形图的应用

教学目的:

学会地形图的一般应用。

教学重点:

1.地形图应用的基本知识

2.面积量算。

教学难点: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教学资料:

测量学教材、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法、演示法

讲授新课:

第一节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为了便于测绘和拼接、贮存和保管以及检索和使用系列地形图,需将各种比例尺地形图统一分幅和编号。

地形图分幅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按经纬线分幅的梯形分幅法(又称为国际分幅),另一类是按坐标格网分幅的矩形分幅法。

前者用于国家基本图的分幅,后者则用于城市或工程建设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

一、梯形分幅和编号

梯形分幅编号法有两种形式,一种是1990年以前地形图分幅编号标准产生的,称为旧分幅与编号;另一种是1990年以后新的国家地形图分幅编号标准所产生的,称为新分幅与编号。

(一)国际分幅法:

1.国际1:

10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全球1:

100万的地形图实行统一的分幅与编号。

即,将整个地球表面自180°子午线由西向东起算,经差每隔6°划分纵行,全球共60纵行,用阿拉伯数字1~60表示。

又从赤道起,分别向南、向北按纬差4°划分成22横列,以大写拉丁字母A、B、…、V表示。

任一幅1:

10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大小就是由纬差4°的两纬线和经差6°的两经线所围成的面积,每一幅图的编号由其所在的“横列—纵行”的代号组成。

例如,某处的经度为114°30′18″、纬度为38°16′08″,则其所在图幅之编号为J-50,如图8-1所示。

为了说明该图幅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应在编号前附加一个N(北)或S(南)字母,由于我国国土均位于北半球,故N字母从略。

国际1:

100万图的分幅与编号是其余各种比例尺图梯形分幅的基础。

1:

10万,再以1:

10万为基础,延伸出1:

5万、1:

2.5万及1:

1万三种比例尺。

  1:

100万从赤道起向两极每纬差4°为一行,至88°,南北半球各分为22横列,依次编号A、B、…V;由精度180°西向东每6°一列,全球60列,以1-60表示,如海南所在1:

100万图在第5行,第49列,其编号为E-49

  在1:

100万图上,按经差3°纬差2°分成四幅1:

50万地形图,编为A、B、C、D,如E-49-A按经差1°30′纬差1°分成16幅1:

25万地形图,编为[1]、…[16],如E-49-[1]。

按经差30′纬差20′分成144幅1:

10万地形图,编为1、…144,如E-49-1。

既后三种比例尺各自独立地与1:

100万地图的图号联系。

  1:

10万图上每经差15′纬差10′分成四幅1:

5万地形图,编为A、B、C、D,如E-49-1-A 

  1:

5万图上每经差7′30″纬差5′分成四幅1:

2.5万,编为1、2、3、4,如E-49-1-A-1

  1:

10万图上每经差3′45″纬差2′30″分成64幅1:

1万地形图,编为

(1)、…(64),如

E-49-1-A-

(1) 

1:

1万图上每经差1′52″纬差1′15″分成四幅1:

5000地形图,编为a、b、c、d,如

E-49-1-A-

(1)-a

新图号

第1位1:

100万图幅行号

第2-3位1:

100万图幅列号

第4位:

比例尺代码

第5-7位:

图幅行号

第8-10位:

图幅列号

2.1:

50万、1:

20万、1:

10万比例尺图的分幅与编号

直接在1:

100万图的基础上,按表8-1中规定的相应纬差和经差划分。

每幅1:

100万图划分为4幅1:

50万图,以A、B、C、D表示。

如某地在1:

50万图的编号为J-50-C,如图8-2所示。

每幅1:

100万图又可划分为36幅1:

20万图,分别用[1]、[2]、……[36]表示。

如某地所在1:

20万图的编号为J-50-[13],如图8-2所示。

每幅1:

100万图还可划分为144幅1:

10万图,分别以1、2、3、……144表示。

如某地所在1:

10万图的编号为J-50-62,如图8-3所示。

表8-1按梯形分幅的各种比例尺图的划分及编号

比例尺

图幅大小

分幅代号

某地的图号

经差

纬差

1:

100万

1:

50万

1:

20万

1:

10万

1:

5万

1:

2.5万

1:

1万

1:

5000

1:

2000

30′

15′

7′30″

3′45″

1′52″.5

37″.5

40′

20′

10′

5′

2′30″

1′15″

25″

横行A、B、C……V

纵列1、2、3、……60

A、B、C、D

[1]、[2]、[3]、…[36]

1、2、3…144

A、B、C、D

1、2、3、4

(1)、

(2)、(3)、…(64)

a、b、c、d

1、2、3、…9

J-50

J-50-C

J-50-[15]

J-50-92

J-50-92-A

J-50-92-A-2

J-50-92-(3)

J-50-92-(3)-d

J-50-92-(3)-d-2

3.1:

5万、1:

2.5万、1:

1万比例尺图的分幅与编号

直接在1:

10万图的基础上进行。

其划分的经差和纬差也列入表8-1中。

每幅1:

10万图可划分为4幅1:

5万图,在1:

10万图的图号后边加上各自的代号A、B、C、D。

如某处所在1:

5万图的编号为J-50-62-A,如图8-4所示。

每幅1:

5万图四等分,得1:

2.5万图,分别用1、2、3、4编号,如某地在1:

2.5万的图幅为J-50-62-1,如图8-4所示。

每幅1:

10万图按经、纬差8等分,成为64幅1:

1万图,以

(1)、

(2)、…(64)编号,如某地在1:

1万图幅为J-50-62-(9),如图8-5所示。

4.1:

5000比例尺图的分幅与编号

每幅1:

1万图分成4幅1:

5000的图,并在1:

1万图的图号后写各自代号a、b、c、d作为编号。

如某地在1:

5000梯形分幅图号为J-50-62-(9)-c,如图8-6所示。

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图幅编号计算公式

(1)1:

100万n100=[Φ/4]+1,m100=[λ/6]+31,适用于0°~180°的经度范围。

(2)1:

50万Χ50=3-2[2(Φ/4)]+2(λ/6)]

(3)1:

20万Χ20=31-6[6(Φ/4)]+[6(λ/6)]

(4)1:

10万Χ10=133-12[12(Φ/4)]+[12(λ/6)]

(5)1:

5万Χ5=3-2[2(3Φ)]+[2(2λ)]

(6)1:

2.5万Χ2.5=3-2[2(6Φ)]+[2(4λ)]

(7)1:

1万Χ1=57-8[8(3Φ)]+[8(2λ)]

(8)1:

5千Χ0.5=3-2[2(24Φ)]+[2(16λ)]

(9)1:

2千Χ0.2=7-3[3(48Φ)]+[3(32λ)]

式中λ、Φ——以度表示的某点的经、纬度;

Χi——某一比例尺地形图分幅的序号;

()——表示只取小数部分,如(7.82)=0.82;

[]——表示只取整数部分,如[6.95]=6。

下图是在1:

100万图幅的基础上划分的其它比例尺的图幅与编号方法,具体划分情况如图8-7所示。

 

(二)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方法

我国1992年12月发布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新的分幅与编号GB/T13989-92》的国家标准,自1993年3月起实施。

新测和更新的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均须按照此标准进行分幅和编号。

新的分幅编号对照以前有以下特点:

⑴.1:

5000地形图列入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系列,使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增至8种。

⑵.分幅虽仍以1:

100万地形图为基础,经纬差也没有改变,但划分的方法不同,即全部以1:

100万地形图为基础加密划分而成;此外,过去的列(纬)、行(经)现在改称行、列。

⑶.编号仍以1:

100万地形图编号为基础,后接比例尺的代码,再接相应比例尺图幅的行(纬)、列(经)所对应的代码。

因此,所有1:

5000~1:

50万地形图的图号均由五个元素10位代码组成。

编码系列统一为一个根部,编码长度相同,计算机处理和识别十分方便。

1.分幅

1:

100万的地形图的分幅按照国际1:

100万地形图分幅的标准进行,其他比例尺以1:

100万为基础分幅,1幅1:

100万的地形图分成其他比例尺的地形图的情况如表8-2

表8-21:

100万的地形图分成其他比例尺的地形图的情况

比例尺

1:

100万

1:

50万

1:

25万

1:

10万

1:

5万

1:

2.5万

1:

1万

1:

5000

×

图幅数

经差

纬差

1×1

1

2×2

4

4×4

16

1°30′

12×12

144

30′

10′

24×24

576

15′

10′

48×48

2304

7′30″

5′

96×96

9216

3′45″

2′30″

192×192

36864

1′52.5″

1′15″

⒉编号

⑴.1:

100万地形图的编号。

与国际分幅编号一致,只是行和列的称谓相反,1:

100万地形图的图号是由该图所在的行号(字符码)和列号(数字码)组合而成,中间不再加连字符。

如北京所在1:

100万地形图的图号为J50。

1:

50万~1:

5000比例尺地形图的编号均由五个元素(五节)10位代码构成,即1:

100万地形图的行号(第一节字符码1位),列号(第二节数字码2位),比例尺代码(第三节字符1位),该图幅的行号(第四节数字码3位),列号(第五节数字码3位),共10位。

如表8-3所示。

表8-310位代码的构成

字符码1位

数字码2位

字符码1位

数字码3位

数字码3位

英文字符

纬行代码

2位阿拉伯数字

经列代码

英文字符

比例尺代码

3位阿拉伯数字

行代码

3位阿拉伯数

列代码

手工计算方法如下:

⑴据公式

(8-1)

可计算出第一节字符码和第二节数字码,由此可算得相应1:

100万图幅左上角的起算纬度Ф根和起算经度λ根:

起算纬度Ф根=行序号×4°

起算经度λ根=(列序号–31)×6°(8-2)

⑵按比例尺选择第三节比例尺的代码(表8-4),而后根据比例尺查得与比例尺相应图幅的纬差Ф0和经差λ0。

表8-4各种比例尺的比例尺代码及图幅所含的纬差和经差

比例尺

1:

50万

1:

25万

1:

10万

1:

5万

1:

2.5万

1:

1万

1:

5000

比例尺代码

B

C

D

E

F

G

H

⑶计算与比例尺相应的第四节行代码,计算方法:

行代码=

整商+1(不足三位向前补零)(8-3)

⑷计算与比例尺相应的第五节列代码,计算方法:

列代码=

整商+1(不足三位向前补零)(8-4)

二、矩形分幅与编号

1.分幅方法

矩形分幅适用于大比例尺地形图,1:

500、1:

1000、1:

2000、1:

5000比例尺地形图图幅一般为50cm×50cm或40cm×50cm,以纵横坐标的整千米或整百米数的坐标格网作为图幅的分界线,称为矩形或正方形分幅,以50cm×50cm图幅最常用。

正方形分幅是以1:

5000比例尺图为基础,取其图幅西南角x坐标和y坐标以千米为单位的数字,中间用连字符连接作为它的编号。

例如,某图西南角的坐标x=3510.0kn,y=25.0km,则其编号为:

3510.0-25.0。

1:

5000比例尺图四等分便得四幅1:

2000比例尺图;编号是在1:

5000比例尺图的图号后用连字符加各自的代号Ⅰ、Ⅱ、Ⅲ、Ⅳ,如3510.0-25.0-Ⅱ。

依此类推,1:

2000比例尺图四等分便得四幅1:

1000比例尺图;1:

1000比例尺图的编号是在1:

2000比例尺图的图号后用连字符附加各自的代号Ⅰ、Ⅱ、Ⅲ、Ⅳ,如3510.0-25.0-Ⅱ-Ⅳ。

1:

1000比例尺图再四等分便得四幅1:

500比例尺图;1:

500比例尺图的编号是在1:

1000比例尺图的图号后用连字符附加各自的代号Ⅰ、Ⅱ、Ⅲ、Ⅳ,如3510.0-25.0-Ⅱ-Ⅳ-Ⅲ。

矩形图幅的编号,也是取其图幅西南角x坐标和y坐标(以千米为单位),中间用连字符连接作为它的编号。

编号时,1:

5000地形图,坐标取至1km;1:

2000、1:

1000地形图坐标取至0.1km;1:

500地形图,坐标取至0.01km。

表8-5正方形及矩形分幅的图廓规格

比例尺

矩形分幅

正方形分幅

图幅大小

(cm×cm)

实地面积

(km²)

图幅大小

(cm×cm)

实地面积

(km2)

一幅1:

5000图所含幅数

1:

5000

1:

2000

1:

1000

1:

500

50×40

50×40

50×40

50×40

5

0.8

0.2

0.05

40×40

50×50

50×50

50×50

4

1

0.25

0.0625

1

4

16

64

三、独立地区测图的特殊编号

以上是正方形与矩形分幅,都是按规范全国统一编号的,大型工程项目的测图也力求与国家或城市的分幅、编号方法一致。

但有些独立地区的测图,或者由于与国家或城市控制网没有关系;或者由于工程本身保密的需要;或者小面积测图;也可以采用其他特殊的编号方法。

矩形图幅的编号有两种

⑴按坐标编号

第一种情况:

当测区与国家控制网联测时,图幅编号为

图幅所在投影带中央经线的经度–x西南角(km)-y西南角(km)

如某1:

2000地形图的编号为“112°-3108.0-38656.0”,表示图幅所在投影带中央经线的经度为112°,图幅西南角的坐标为x=3108km,y=38656km(38为投影带带号)。

第二种情况:

当测区采用独立坐标系时,图幅编号为:

测区坐标起算点的坐标(x,y)-图幅西南角纵坐标-图幅西南角横坐标,坐标以公里或百米为单位。

如某图幅编号“30,30-16-18”,表示测区起算点坐标为x=30km、y=30km,图幅西南角坐标为x=16km、y=18km。

⑵按数字顺序编号

小面积独立测区的图幅编号,可采用数字顺序进行编号。

如图8-8所示,虚线表示测区范围,数字表示图幅编号,排列顺序一般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矩形分幅的地形图编号应以方便管理和使用为目的,可以不必强求统一。

第二节地形图的基本应用

一、在地形图上确定点位直角坐标

在地形图上进行规划设计时,往往需要从图上量算一些设计点的坐标。

可利用地形图上的坐标格网来进行量算。

如图8-9所示,欲求出图中A点的平面直角坐标,先从图中找出A点所在千米格网西南角的坐标为:

xa=3342km,ya=19236km,(前两位数19为高斯投影带带号)。

过A点作平行于X轴和Y轴的两条直线gh和ef,然后用尺子量得ag和ae的图上长度为:

ag=15mm,ae=11mm;再按比例尺(1:

2.5万)求得ag和ae的实地距离为0.375km和0.275km。

则A点的坐标为:

xA=xa+ΔxaA=3342+0.375=3342.375km

yA=ya+ΔyaA=19236+0.275=19236.275km

为了校核和消减图纸伸缩误差的影响,量取ag和ae的同时还应量取gb和ed,所量长度应满足下式:

(8-5)

式中:

为方格边长。

当ag+gb≠

时,A点坐标应按下式计算:

(8-6)

式中:

M为地形图比例尺分母。

用相同方法,可以求出图上B点坐标xB、yB和图上任一点的平面直角坐标。

有时因工作需要,需求图上某一点的地理坐标(经度λ、纬度φ),则可通过分度带及图廓点的经纬度注记数求得。

根据内图廓间注记的地理坐标(经纬度)也可图解出任一点的经纬度。

二、在地形图上求算两点间的距离和方向

(一)在地形图上求算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如图8-10设A点坐标为(XA、YA),B点坐标为(XB、YB),则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αAB可用下式计算:

αAB=

=

(8-9)

象限由ΔУ、Δχ的正负号或图上确定。

若精度要求不高,可过A点作χ轴的平行线(或延长BA与坐标纵线交叉),用量角器直接量取直线AB的方位角。

此法精度低于计算法。

有的地形图附有三北方向图,则可推算出AB直线的真方位角、磁方位角。

坐标方位角、真方位角、磁方位角三者利用三北方向图给出的子午线收敛角、磁偏角可以相互推算求得。

(二)在地形图求两点间的距离

1.已知A、B两点的坐标,根据下式即可求得A、B两点间的距离DAB。

DAB=

=

(8-7)

或DAB=

=

=

=

(8-8)

2.若精度不高,则可用比例尺直接在图上量取。

三、在地形图上求算某点的高程

利用地形图上的等高线,可以求出图上任意一点的高程。

如所求点恰好在等高线上,则该点的高程就等于等高线的高程。

如所求点不在等高线上,则在相邻等高线的高程之间用比例内插法求得其高程。

如图8-11所示欲求A点高程,则可通过作大致与两等高线垂直的直线PQ,量出PQ=18mm,AP=5mm。

该地形图的等高距为2m,设A点对高程较高的一条等高线的高差为h,则

h:

2=AP:

PQ

h=2×AP÷PQ=2×5÷18=0.56m

A点高程HA=(66-0.56)m=65.4m

考虑到地形图上等高线自身的高程精度,A点的高程可根据内插法原理用目估法求得。

四、在地形图上按一定方向绘制断面图

要了解和判断图8-12中所示AB方向的地面起伏、坡度陡缓以及该方向内的通视情况,必须绘出AB方向的断面图。

要绘制AB方向的断面图,首先要确定直线AB与等高线交点1、2、3、…、B的高程及各交点至起点A的水平距离,再根据点的高程和水平距离,按一定比例尺绘制成断面图。

绘制方法如下:

绘制直角坐标系

以横坐标轴表示水平距离,其比例尺与地形图比例尺相同(也可以不相同);纵坐标轴表示高程,为了更突出地显示地面的起伏形态,其比例尺一般是水平距离比例尺的10~20倍。

在纵轴上注明高程,其起始值选择要适当,使断面图位置适中。

1.

确定断面点

首先用两脚规(或直尺)在地形图上分别量取A—1、1—2、…、12—B的距离;在横坐标轴上,以A为起点,量出长度A1、12、…、12B,以定出A、1、2、…、B点,通过这些点,作垂线与相应高程的交点即为断面点。

最后,根据地形图,将各断面点用光滑曲线连接起来,即为方向线AB的断面图,如图8-12所示。

第三节面积量算

一、图解法

在各种工程建设中,往往需要测定某一地区或某一图形的面积。

例如,进行森林调查规划时,需要计算小班、林班、抽样调查总体以至林场、林业局的面积;农田水利建设中需要计算水库汇水面积、灌溉面积和改土平地面积;工业建设中需要计算厂区面积;园林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中,也经常需要计算某一范围的面积。

测量上所指的面积是实地面积的水平投影,实地倾斜面积与其水平面积含有下列的函数关系,即A=Scosα如图8-13所示。

计算面积的方法很多,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一)、几何图形法

该方法适用于由折线连接成的闭合多边形。

把图形分解成若干个三角形或矩形、梯形等简单几何图形,如图8-14所示,分别量取计算面积所需的元素,计算其面积,将所有面积相加得整个图形的图上面积,再乘以比例尺分母的平方即得到其实地面积。

其关系式如:

A=A′M2(8-10)

式中:

A为实地面积;

A′为地形图上面积;

M为地形图比例尺分母。

例如在1:

500比例尺图中,某多边形图分成若干简单几何图形后,算得它们面积总和为400平方厘米,则该多边形相应的实地面积为A=400cm2×5002=10000m2

由于计算面积的一切数据,都是用图解法取自图上,因受图解精度的

限制,用此法测定面积的相对误差大约为1/100。

(二)网点板法和方格法

1.网点板法

利用网点板计算面积称为网点法。

网点板是在透明模片上印(或刺)有间隔为2mm、4mm或其他规格的方格网点或方格网,计算面积时,把它随机覆盖在要量测的图形上,如图8-15所示。

查数图形内网点数,再加上位于图形边界上网点数的一半(两点折数一点)得总点数,则总面积为:

A=

(8-11)

式中d为以mm为单位的网点间距,M为测图比例尺分母值,n为总网点数。

例如:

在图8-15中,位于图形内的网点数为41,位于图形边界上的共10点,折算一半为5点,网点间距为4mm,测图比例尺为1:

2.5万,试求所测图形面积。

解:

A=(4×25000)²/(1000)²×46m2=460000m²

为了提高量测面积的精度,应任意移动网点板,对同一图形需测2~3次,并取各次点数的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2.透明方格纸法

把印有(或画上)间隔为2mm(或4mm或其他规格)的透明方格网盖在要测量面积的图形上,如图8-16所示,位于图形内的完整格数为40,不完整格数为28,已知方格的规格为2mm,绘图比例尺为1:

5000,求该图形的面积。

解:

n=40+28/2=54

A=

3.平行线法(积距法)

在胶片或透明纸上,按间隔2mm、4mm或其他规格画上一些相互平行的直线,如图8-17所示,使用时,将透明模片放在图形上,使图形边缘上的A、B两点分别位于模片任意两平行线中间,整个图形被平行线分成许多等高的梯形和两个三角形(图中虚线图形),梯形或三角形的高就是两平行线的间距。

图中虚线为三角形的底或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图中实线长度li为三角形或梯形的中线长度,因此图形面积为

A=l1h+l2h+…lih

即A=(l1+l2+…li)h(8-12)

计算上式时应注意长度单位的统一,实际长度与图上长度的统一。

为了减少量取li的工作量,通常我们用一长直纸条,依次把l1、l2、…、li长度左右相接地划在纸条上,这样在纸条上就可直接量出l1+l2+…li的总长度,故平行线法也称积距法。

二、解析法

解析法是根据图形边界线转折点的坐标来计算图形面积的大小。

图形边界线转折点的坐标可以在地形图上通过坐标格网来量测,而有的图形边界线转折点的坐标是在外业实测的,可直接计算。

如图8-18所示。

图上土地边界1、2、3、4各点坐标已知,其面积为梯形122′1′加梯形233′2′减去梯形144′1′与梯形433′4′的面积,即

A=1/2[(x1+x2)(y2-y1)+(x2+x3)(y3-y2)-(x1+x4)(y4-y1)-(x3+x4)(y3-y4)]

解开括号,归并同类项,得

A=1/2[x1(y2-y4)+x2(y3-y1)+x3(y4-y2)+x4(y1-y3)]

或A=1/2[y1(x4-x2)+y2(x1-x3)+y3(x2-x4)+y4(x3-x1)]

推广至n边形

A=

(8-13)

或A=

(8-14)

使用以上两式时,应注意两项括号内坐标的下标,当出现0或(n+1)时,要分别以n或1代之。

上面两式计算结果,可供比较检核。

用解析法计算面积,手工计算较繁,但其精度高(不受绘图误差和某些人为误差的影响),且通过编程在计算机上计算也非常快,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三、求积仪法

随着电子理论和技术的发展,目前世界上出现了多种型号量测面积的电子求积仪。

图8-19为日本测机舍生产的KP-90N型电子数字求积仪,它集中采用了先进的测量机械和电子装置,能快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