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907511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2.3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航天科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航天科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航天科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航天科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航天科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航天科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3页
航天科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3页
航天科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3页
航天科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3页
航天科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3页
航天科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3页
航天科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3页
航天科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3页
航天科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3页
航天科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3页
航天科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3页
航天科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3页
航天科技.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3页
航天科技.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3页
航天科技.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3页
亲,该文档总共8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航天科技.docx

《航天科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航天科技.docx(8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航天科技.docx

航天科技

物理校本课程之——

 

航天科技——

 

烟台开发区高级中学

 

目录

火箭篇

卫星篇

精英篇

欢迎同学们选读这本《航天科技》的小册子。

在这里我们将向同学们介绍一些有关于航天方面的一些常识性知识。

这里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的内容

梦想------介绍关于人们历史上出现的航天的梦想

火箭——介绍火箭家族的成员及历史

探索月球——介绍探索月球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和嫦娥三号

星光——人造卫星,神州飞船,妙趣横生的宇航员“太空生活”

航天精英——介绍科学家的生平,从中品味人生,感悟生命的价值。

梦想

希腊神话

雅典的建筑师和雕塑家代达罗斯,因为谋杀了自己的学生,逃到了克里特岛,受到国王的重用,在岛上建造了雄伟的宫殿和神奇的迷宫。

后来,国王一再信任他,他决心逃回故乡。

可是,面对茫茫大海,怎么逃出克里特岛呢?

他苦思冥想,最终决定从天上飞回去。

他用麻线和蜜蜡将许多鸟的羽毛连结起来,做成两只彩色的翅膀,绑在身上偷着试飞,结果象鸟儿一样习翔起来。

于是,他又给儿子伊卡洛斯做了两只美丽的小翅膀。

逃跑前,代达罗斯告诫儿子不要飞得太高,否则翅膀会被太阳烤化。

可是,飞着飞着,回乡心切的伊卡洛斯忘记了父亲的话,一个劲地鼓翼高飞,结果翅膀真的被太阳烤化,掉到海里

淹死了。

后来,那个海被人们称为伊卡洛斯海。

牛顿的设想

在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之后,他就猜想,如果在高处把一个物体用力抛出去,物体就可能永远不会再落回地球。

下图依次为火龙出水,震天雷,神火飞鸦和原始火箭

火箭篇

在人类的航天活动中,火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本篇内容为主要介绍火箭的发展历史及世界各国几种型号的火箭。

1、追寻历史

神话中的“飞天术”是古人的梦想,真正使人类进入太空的“登天梯”是近代的火箭技术。

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经历了一千多年。

最原始的火箭是我国发明的,真是一种带火的箭,那是“以箭送火”。

到火药出现后,促使箭和火的有机结合,即“以火送箭”。

到宋朝时,出现的“火药箭”应是真正的原始火箭了。

12—13世纪,是我国火箭发展全盛时期,“神火飞鸦”是最早的并联式火箭,能飞行300多米;“火龙出水”是最早的二级火箭,可以飞行3000多米;“火弩流星箭”一次发射10枚;而“百虎齐奔箭”一次可发100多枚。

这些火箭在蒙古军队西征的过程中,帮助他们横扫保加利亚、基辅、莫斯科、波兰、德国、直指意大利和奥地利。

在西征的过程中,火箭技术也传到了欧洲,各班纷纷研制以用于军事。

但这些以固体火药为燃料的火箭,其精确度差,所装火药性能低,不易控制。

2、太空火箭之父——柴奥尔科斯基

柴奥尔科斯基1857年9月4日生于俄国莫斯科西北一个乡村,10岁时得病成为聋子,但他并不因此而气馁,反而常到图书馆自修,1886年写了《飞往地球之外》一书,这本书叙述了二十位科学家乘火箭到地球轨道再到月球的过程,这一过程同后来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几乎相同。

柴奥尔科斯基指出巨大火箭的动力应是液体推进剂,并设计了相应的草图。

他认为要实现星际飞行,只有使用液体作推进剂的多级火箭才可能。

并推导出著名的柴奥尔科斯基公式,为宇宙航行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3、第一枚液体火箭

世界上第一枚液体火箭的发明者是美国人罗伯特.科达特。

1926年发射了以氧气和汽油混合物为燃料的火箭,第一次打开了液体火箭的大门。

科达特一生获得了214项专利,几乎涉及液体火箭技术的所有主要部分,如陀螺控制系统、燃料泵、冷却系统等,为人类航天事业做出了特殊贡献。

被称为“美国航天之父”。

让我们记住刻在他墓碑上的文字:

“很难说什么是可能,昨天的梦想就是今天的希望、明天的现实。

”当然这背后还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4、V—2火箭

V—2火箭是纳粹德国制造的,它是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唯一能与原子核相比匹敌的武器,是科技上的巨大进步,在现代火箭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V—2火箭全长十四米,重十四吨,以酒精和液体氧为燃料,携有一吨的的黄色炸药,有二十七吨的推进力,能飞行二百多公里。

在V—2火箭的尾端安置了“排气翼”可以诱导火箭朝正确的方向前进。

二战后美苏瓜分了V—2火箭的成果。

各自的此基础上发展自己的火箭。

5、火箭的飞行原理

火箭的运动是属于反冲运动,基本原理是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即由于内部燃烧气体外喷而获得反冲力。

航天器到了太空轨道后,要实现向远轨道或近轨道的变轨,都依赖于向反向或同向发射小型火箭。

如果把它说得更简单些,我们可以做一个小小的实验:

如果我们把充气的气球突然放气,气球就会一面喷出里面的气体,一面飞走。

在这个例子中,气球飞行的动力并不来源于气球的外部,而是由于气球喷出空气的反作用力产生的。

火箭装载着液体或固体燃料,燃烧这些燃料,靠喷出气体的力量飞行。

然而太空中没有空气,无法将燃料燃烧,因此必须载有燃料和氧化剂才能飞行。

燃料和氧化剂为固体形态的火箭,叫做固体火箭,其燃料和氧化剂混合在一起,成为所谓的固体推进剂,在没有空气的太空,也会强有力的燃烧。

固体火箭虽然构造简单,可是一旦点燃,就不能随意熄灭,成为一大缺点。

燃料和氧化剂呈液体的火箭,就是液体燃料火箭,虽然能够自由调节推力,但构造比较复杂。

各国火箭简介:

中国长征系列火箭——中国航天功臣

中国自1956年开始展开现代火箭的研制工作。

1964年6月29日,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中程火箭试飞成功之后,即着手研制多级火箭,向空间技术进军。

经过了五年的艰苦努力,1970年4月24日“长征1号”运载火箭诞生,首次发射“东方红1号”卫星成功。

中国航天技术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现在,“长征”系列火箭已经走向世界,享誉全球,在国际发射市场占有重要一席。

截止2012年11月累计发射171次。

“长征1号”运载火箭是一种三级火箭,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小型有效载荷。

火箭全长29.86米,最大直径2.25米,起飞重量81.6吨,起飞推力112吨,能把300千克重的卫星送入440公里高的近地轨道。

1970年4月24日,长征1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东方红1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奠定了长征系列火箭发展的基础,发射成功率为100%。

“长征1号D”运载火箭是“长征1号”火箭的改进型。

主要的改进有:

提高一子级发动机推力;提高二、三子级性能;采用“平台-计算机”全惯性制导。

经过改进,“长征1号D”火箭可以发射各种低轨道卫星,并已投入商业发射,该型号火箭已进行多次亚轨道飞行,但至今未进行亚轨道以外的航天飞行。

“长征2号”运载火箭是中国的航天运载器的基础型号。

在“长征1号”的技术基础上,发展了“长征2号”、“长征3号”和“长征四号”系列运载器。

  “长征2号”火箭是一种两级火箭,全长31.17米,最大直径3.35米,起飞重量190吨,能把1.8吨的卫星送入距地面数百公里的椭圆形轨道。

1975年11月26日,“长征2号”火箭完成了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发射任务。

  改进型“长征2号C”火箭,采用了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箭长增加到35.15米,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增加到2.4吨,火箭的可靠性也大大提高。

  “长征2号D”火箭,也是一种两级液体火箭。

主要在“长征2号”火箭的基础上采取增加推进剂加注量和增大起飞推力的方法,使运载能力进一步提高。

火箭全长38.3米,起飞重量232吨。

“长征2号E”捆绑火箭,是以加长型“长征2号C”为芯级,并在第一级周围捆绑四个液体助推器组成的低轨道两级液体推进剂火箭。

火箭总长49.68米,直径3.35米。

每个液体助推器长为15.4米,直径2.25米,芯级最大直径4.2米。

总起飞重量461吨,起飞推力600吨,能把8.8吨至9.2吨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经适当适应性修改后,还可以用来发射小型载人飞船。

该型号火箭已退役。

“长征二号F”火箭是在“长征二号E”火箭的基础上,按照发射载人飞船的要求,以提高可靠性、确保安全性为目标研制的运载火箭。

CZ-2F是我国第1种为载人航天研制的高可靠性、安全性运载火箭,是载人航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它在CZ—2E基础上增加了2个新系统,即逃逸系统和故障检测处理系统。

火箭全长58.343m,起飞质量479.8t,芯级直径3.35m,助推器直径2.25m,整流罩最大直径3.8m。

火箭的芯级和助推器发动机均使用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作为推进剂。

它可把8t重的有效载荷送入近地点高度200km、远地点高度350km、倾角42.4°-42.7°的轨道。

火箭由四个液体助推器、芯一级火箭、芯二级火箭、整流罩和逃逸塔组成,是目前我国所有运载火箭中起飞质量最大、长度最长的火箭。

运载火箭有箭体结构、控制系统、动力装置、故障检测处理系统、逃逸系统、遥测系统、外测安全系统、推进剂利用系统、附加系统、地面设备等十个分系统,为兼顾卫星的发射,保留了有效载荷调姿定向系统的接口和安装位置。

故障检测处理系统和逃逸系统是为确保航天员的安全而增加的,其作用是在飞船入轨前,监测运载火箭状态,若发生重大故障,使载有航天员的飞船安全地脱离危险区。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先后成功发射了神舟一号至神舟八号飞船,为我国成功实现载人航天飞行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至今发射成功率为100%。

“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为长征二号F火箭的无人改进状态。

它在载人航天工程后续任务中将完成发射货运飞船的任务,“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就是由长征二号F/T1承担发射。

“长征二号F/H”运载火箭为长征二号F火箭的载人改进状态。

它在载人航天工程后续任务中将完成发射载人飞船的任务,“神舟九号”由长征二号F/H火箭承担发射任务,与太空实验室进行载人对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预计也将由长征二号F/H火箭承担发射任务。

“长征3号”运载火箭是在“长征2号”火箭基础上于1984年研制成功的,增加的第三级采用低温高能液氢液氧发动机。

火箭全长44.86米,一、二级直径3.35米,三级直径2.25米,起飞重量204.88吨,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为1.6吨。

“长征3号”火箭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是中国火箭发展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它首次采用了液氢、液氧作火箭推进剂;首次实现火箭的多次启动;首次将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长征3号A”火箭长52.52米,最大直径3.35米,起飞重量240吨,主要运载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有效载荷,也可以运载低轨道、极轨道或逃逸轨道的有效载荷。

  “长征3号B”火箭是在“长征3号A”和“长征2号E”火箭的基础上研制的大型三级液体捆绑火箭,芯级基本上就是“长征3号A”,而助推器及其捆绑结构则与“长征2号E”相同。

“长征3号B”火箭的主要任务是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重型卫星,亦可进行轻型卫星的一箭多星发射或发射其它轨道的卫星。

火箭长54.84米,最大直径8.45米,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为5.0吨。

  

  “长征3号C”则是在“长征3号B”的基础上,减少了两个助推器并取消了助推器上的尾翼。

其主要任务是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有效载荷,可以进行一箭多星发射或发射其它轨道的卫星。

火箭长54.84米,最大直径8.45米,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为3.7吨。

  “长征4号”系列运载火箭包括“风暴1号”、“长征4号”、“长征4号A”、“长征4号B”等火箭。

  “风暴1号”为两级液体火箭,主要用于发射低轨道卫星,并成功完成一箭三星的发射任务。

火箭长32.57米,最大直径3.35米。

1982年停止使用。

  “长征4号”是在“风暴1号”基础上研制的三级常规运载火箭,作为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卫星运载火箭的另一方案,其后改型为“长征4号A”,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火箭长41.9米,最大直径3.35米。

“长征4号B”是在“长征4号A”基础上发展的一种运载能力更大的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的对地观察应用卫星。

火箭长45.58米,最大直径3.35米。

发射记录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具有发射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地球静止轨道空间飞行器的能力,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为12000千克,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最大运载能力为5500千克,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可达6100千克。

运载火箭的可靠性、经济性、入轨精度和适应能力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截至到2011年底,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进行了155次发射,发射成功率在95%以上。

1996年10月至2009年4月,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均获得圆满成功(连续成功75次)。

从1990年成功发射“亚洲一号”卫星以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先后为国外和香港用户发射了44颗卫星。

截至2012年11月底,长征火箭共进行过36次商业发射和7次搭载服务,早已成为了国际市场上知名的高科技品牌。

“长征五号”是中国研制的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系列,与欧洲阿丽亚娜5基本同级。

其设计思想以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为重点。

可搭载两种专门为其设计的火箭发动机,分别为推力为120吨的YF-100液氧煤油发动机和推力为50吨的YF-77氢氧发动机。

长征五号系列实行模块化设计,由直径为5米、3.35米和2.25米的三种模块构成。

其中5米模块包含两个50吨级的YF-77发动机,3.35米模块则包含两个120吨级的YF-100发动机。

模块化设计的好处是可以根据需要把不同模块组装成不同推力的火箭,以执行不同的任务。

例如系列中最为强大的型号,以两个5米模块为主推进器,另配有4个3.35米模块为助推器。

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和位于海南岛的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基地问世后,中国将具备25吨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和12吨的地球同步轨道运载能力,可发射20吨级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大型空间望远镜、返回式月球探测器、深空探测器、超重型应用卫星等。

已于2012年7月29日成功测试120吨级的YF-100发动机,预计将于2014年首次发射。

“长征6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研发的液体燃料火箭。

截止2011年7月,仍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开发中,预计将于2013年进行首次发射。

开发完成后的长征六号火箭预定有500千克的太阳同步轨道有效载荷,其第一级预定使用为长征五号开发的液态氢氧火箭发动机YF-100,部份型号也有可能使用同系列的YF-77火箭发动机。

“长征七号”缩写为LM-7(出口用)或CZ-7(国内用),是正在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开发的液体燃料运载火箭。

作为新一代长征火箭家族(包含长征五号,长征六号和长征七号)的成员,它是一个中型重型运载火箭,填补重型长征5系列和中小型长征6之间的差距。

该火箭基于发射神舟载人飞船的长征2F火箭的结构,将继承3.35米直径的核心推进器和2.25米口径的液体火箭助推器。

然而它会使用液氧/煤油燃料,而不是以前的长征2号火箭家族中使用的昂贵而危险的N2O4/UDMH推进剂燃料。

新的发动机借自长征5开发的引擎,类似长征6。

其目标是建立一类更便宜且环保的火箭,以取代今天的长征二号甚至长征三号序列,以满足国内和国际发射市场的需要。

预定将具有运送5,500公斤(12,000磅)载荷至太阳同步轨道的能力。

有效载荷为10-20吨,可能在第一级使用两个YF-100发动机,而液体火箭助推器使用四个YF-100发动机。

俄罗斯火箭系列

“东方号”系列火箭是世界上第一个航天运载火箭系列,包括“卫星号”、“月球号”、“东方号”、“上升号”、“闪电号”、“联盟号”、“进步号”等型号,后四种火箭又构成“联盟号”子系列火箭。

  “东方号”运载火箭是对“月球号”火箭略加改进而构成的,主要是增加了一子级的推进剂质量和提高了二子级发动机的性能。

这种火箭的中心是一个两级火箭,周围有四个长19.8米、直径2.68米的助推火箭。

中心的两级火箭,一子级长28.75米,二子级长2.98米,呈圆筒形状。

发射时,中心火箭发动机和四个助推火箭发动机同时点火。

大约两分钟后,助推火箭分离脱落,主火箭继续工作两分钟后,也熄火脱落。

接着末级火箭点火工作,直到把有效载荷送入绕地球的轨道。

东方号火箭因发射“东方号”宇宙飞船而得名,1961年4月12日把世界上第一位宇航员加加林送上地球轨道飞行并安全返回地面。

  “联盟号”火箭是“联盟号”子系列中的两级型火箭,系通过挖掘“东方号”火箭一子级的潜力和采用新的更大推力的二子级研制而成。

因发射联盟系列载人飞船而得名。

最长49.52米,起飞重量310吨,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约为7.2吨。

  “能源号”运载火箭是前苏联的一种重型的通用运载火箭,也是目前世界上起飞质量与推力最大的火箭。

  “能源号”运载火箭的主要任务有:

发射多次使用的轨道飞行器;向近地空间发射大型飞行器、大型空间站的基本舱或其它舱段、大型太阳能装置;向近地轨道或地球同步轨道发射重型军用、民用卫星;向月球、火星或深层空间发射大型有效载荷。

  “能源号”运载火箭长约60米,总重2400吨,起飞推力3500吨,能把100吨有效载荷送上近地轨道。

火箭分助推级和芯级两级,助推级由四台液体助推器构成,每个助推器长32米,直径4米;芯级长60米,直径8米,由四台液体火箭发动机组成。

发射时,助推级和芯级同时点火,助推级四台助推火箭工作完毕后,芯级将有效载荷加速到亚轨道速度,在预定的轨道高度与有效载荷分离。

尔后有效载荷靠自身发动机动力进入轨道。

  “能源号”运载火箭成为前苏联运载火箭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质子号”系列运载火箭是前苏联第一种非导弹衍生的、专为航天任务设计的大型运载器。

在“能源号”重型火箭投入使用以前,该型号是前苏联运载能力最大的运载火箭。

“质子号”系列共有三种型号:

二级型、三级型和四级型。

  二级型“质子号”共发射了三颗“质子号”卫星,此后便停止使用。

火箭全长41米,最大直径7.4米。

  三级型“质子号”主要用于“礼炮号”、“和平号”等空间站的发射。

火箭全长57米,最大直径7.4米。

  四级型“质子号”主要用于发射各类大型星际探测器和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火箭全长57.2米,最大直径7.4米。

  “天顶号”是前苏联的一种中型运载火箭,主要是用来发射轨道高度在1500km以下的军用和民用卫星、经过改进的“联盟号”TM型载人飞船和“进步号”改进型货运飞船。

“天顶号”2型是两级运载火箭,其一子级还被用作“能源号”火箭助推级的助推器。

“天顶号”3型是三级运载火箭,它在二型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远地点级,用于将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轨道、其它高轨道或星际飞行轨道。

2型与3型用的一子级和二子极是相同的。

  “天顶号”是前苏联继“旋风号”后第二个利用全自动发射系统实施发射的运载火箭。

在发射厂,火箭呈水平状态进行总装、测试、转运至发射台。

所有发射操作,包括火箭离开总

装测试厂房,由铁路转运至发射台、起竖、连接电路、气动与液压系统、测试、加注推进剂、点火等都是按照事先确定的程序自动进行的。

  “天顶号”2型最大长度57米,最大直径3.9米。

  “天顶号”3型最大长度61.4米,最大直径3.9米。

阿丽亚娜火箭

阿丽亚娜火箭(Ariane,也译为阿里安),是1973年7月由法国提议并联合西欧11个国家成立的欧洲空间局着手实施、研制的火箭计划。

至今已研制成功5种型号。

分别是“Ariane-1”、“Ariane-2”、“Ariane-3”、“Ariane-4”和“Ariane-5”。

  阿丽亚娜系列火箭的成功,是欧洲联合自强的一个象征,它在国际航天市场的角逐中占有重要地位,世界商业卫星的发射业务大约有50%由阿丽亚娜火箭承担。

  “Ariane-1”火箭是欧洲航天局在“欧洲号”火箭和法国“钻石号”火箭基础上研制的三级液体火箭,自首次发射至1986年2月22日止,共飞行11次。

“Ariane-1”火箭从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场发射,能将1.85吨的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或将2.5吨有效载荷送入轨道高度为790公里、倾角98.7度的太阳同步圆轨道。

火箭长47.7米,直径3.8米,发射重量200吨。

  “Ariane-2”和“Ariane-3”的研制目的均是为了在国际卫星发射市场上争取更多的用户。

二者的不同点在于“Ariane-3”在“Ariane-2”的基础上捆绑了两台固体推进器。

“Ariane-2”和“Ariane-3”从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场发射,可以执行多种任务,但主要是向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发射各种卫星。

两箭均为长49.5米,直径为3.8米,运载能力分别是“Ariane-2”为2.17吨,“Ariane-3”为2.85吨。

“Ariane-4”是在“Ariane-3”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的。

要目的在于提高运载能力;保持双星和多星发射能力;具有适应多种发射任务的型式;降低了发射成本。

“Ariane-4”有六种型号,分别为AR40型,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为1.9吨;AR42P型,带有两个固体捆绑式助推火箭,有效载荷增加到2.6吨;AR44P型,带有四个固体捆绑式助推火箭,有效载荷为3吨;AR42L型,采用两个液体火箭助推火箭,有效载荷为3.2吨;AR44L型,采用四个液体助推火箭,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4.2吨;AR44LP型,采用两个液体助推火箭和两个固体捆绑式助推火箭,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为3.7吨。

火箭长57-59.8米,直径约9米。

  “Ariane-5”是根据商业发射市场和近地轨道开发利用的需要研制的,主要用于向地球同步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发射各种卫星,向近地轨道发射哥伦布无人驾驶的自由飞行平台和“使神号”空间飞机。

火箭长52.76-54米,最大直径12.2米。

美国火箭系列

“大力神”系列运载火箭由洲际弹道导弹“大力神2”发展而来,包括“大力神2”、“大力神3”、“大力神34”、“大力神4”、“商业大力神3”子系列火箭。

  “大力神2”系列火箭有“大力神2LV-4”、“大力神2SLV”、“大力神2s”等几种型号。

“大力神2LV-4”是为“双子星座”载人飞船计划而服务,火箭长33.22米,最大直径3.05米。

  “大力神3”系列火箭由美国国防部主持研制,有A、B、C、D、E五种型号,可发射各种轨道卫星,有代表性的是“大力神3C”火箭。

该火箭由“大力神3A”发展而来,主要用于发射军用同步轨道卫星。

火箭最长50.6米,最大直径9.7米。

  “大力神34”系列火箭有34B、34D、34D/惯性上面级、34D/过渡级等几种型号。

主要用于发射军用卫星。

“大力神34B”为三级火箭,最大直径3.05米。

“大力神34D”长49.35米,最大直径9.82米。

  “商业大力神3”火箭是“大力神34D”的改型,其设计完全出于商业目的,火箭的各种整流罩可适用于目前各种商业有效载荷。

火箭长48.2米,最大直径9.82米。

  “大力神4”系列火箭是“大力神34D”的改型,系美国空军预备在航天飞机不能满足军需时使用的火箭。

主要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大型军用卫星及其它军用卫星。

  “德尔塔”系列运载火箭是在“雷神”中程导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航天运载器。

它是世界上成员最多,改型最快的运载火箭系列(改型达40余次)。

其发射次数居美国其它各型火箭之首,同时,该型火箭发射了世界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德尔塔”原型火箭由“先锋号”火箭和“雷神”中程导弹组成,火箭长28.06米,最大直径2.44米。

  “德尔塔2914”火箭是该系列火箭中发射次数最多的一种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火箭长35.36米,最大直径4.11米。

  “土星”系列运载火箭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专为阿波罗登月计划研制的大型液体运载火箭,先后研制的型号有“土星I”、“土星IB”、“土星V”三种型号。

  “土星I”为研制型,用于阿波罗登月计划早期地球轨道飞行试验和发射“飞马座”宇宙尘探测卫星。

全箭长57.3米,最大直径6.53米。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