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灵谷寺导游词.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09094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灵谷寺导游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南京灵谷寺导游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南京灵谷寺导游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南京灵谷寺导游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南京灵谷寺导游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南京灵谷寺导游词.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南京灵谷寺导游词.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南京灵谷寺导游词.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南京灵谷寺导游词.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南京灵谷寺导游词.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京灵谷寺导游词.doc

《南京灵谷寺导游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灵谷寺导游词.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南京灵谷寺导游词.doc

灵谷寺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游览的是灵谷寺。

灵谷寺风景区是南京东郊三大风景区之一,它位于紫金山的东边。

灵谷寺原坐落在紫金山的第三峰天堡山的独龙阜,即现在明孝陵的所在地。

南朝梁天监十三年(公元514年)12月宝志和尚圆寂并葬于此。

梁武帝为宝志修建了一座开善精舍,唐代改名宝公院,南唐改称为开善道场,明初改名蒋山寺,明代朱元璋为修建他的陵墓,将该寺迁移于此,并赐名灵谷禅寺。

他当时亲笔书写了“天下第一禅林”的匾额,悬于寺门之上,景况盛极一时。

明初的灵谷寺占地500亩,僧侣1000多人,下辖栖霞寺、定林寺等12座佛寺,寺外庄田40余处,有耕地、山地、池塘共35000多亩。

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灵谷寺是多么雄伟壮观。

到了太平天国时期,巍峨殿宇付之一炬,仅剩下烧不掉的无梁殿,1928年北伐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为纪念北伐牺牲的将士,选定灵谷寺旧址建阵亡将士公墓。

新中国成立,改名灵谷公园。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就来到了灵谷寺,我们看到入口处的这座牌坊是仿南朝时期的式样,它告诉人们,灵谷寺是一处六朝胜迹,从山门至现在的放生池的路有约五里,两旁种有松树,所以当时这段路成为“五里松”。

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放生池,又叫万工池,它是个半圆形游水池,相传朱元璋建新寺时,看这里有景无水,于是命一万军工在此筑池种白莲,所以称它为万工池。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灵谷寺的正门——红山门。

在门额上原来是蒋介石手书的“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

现在是由我国著名书法家钱松喦先生书写的“灵谷胜境”。

门外一对石狮是建造公墓时北平军分会赠送的。

步入青石甬道,两侧松柏参天,在原天王殿旧址上,耸立着一座六柱五门的大牌坊,它高10米,是中国最大的牌坊之一,仿北京十三陵大牌坊而建。

牌坊上镶嵌着国民党的党微,中门夹枋上刻有四朵梅花图案,正面书有“大仁大义”四个字,背面是“救国救民”,均由国民党元老张静江先生书写的。

在牌坊前有一对汉白玉雕刻的貔貅,貔貅是神话传说中黄帝作战时使用的威猛神兽,每当战前,它都一往直前,所向披靡,此物是陆军第17军赠送的,放在这,寓意阵亡将士忠勇威猛。

前面这古老的建筑是无梁殿,又叫无量殿。

因殿内供奉有无量寿佛而得名,该殿自基至顶,均为砖石结构,没有一根木头和钉子,所以叫“无梁殿”,该殿有重檐九脊,正脊上有三个复钵式喇嘛塔。

正面五开间,室内进深三间,实际上是三排筒子券。

三个拱券中以中券洞最大,前后两跨较小。

走入无梁殿在中券正中首先可以看到三个券龛,它原先供奉的是西方三圣,在无梁殿改为祭堂后,正中供奉有“国民革命烈士之灵位”,东碑为“国父遗嘱”,西碑是民国时期的国歌。

在祭堂的四壁上镶嵌有110块太湖青石碑,上刻有33224位阵亡将士的姓名,他们大部分是在北伐战争和松沪抗战中牺牲的革命将士。

如今无梁殿的前两券被辟为了辛亥革命蜡像馆,馆匾由陈立夫书写,展出22幅场景,再现了辛亥革命时期重要的人物和历史事件。

游客们,请注意在无梁殿的顶部有一个八角形的石孔,它有两个作用:

起通风和采光的作用,另一个是它位于佛龛的上部,光线透过它可以制造拂光的效应。

在无梁殿的后方有一个半圆形的大草坪,即为第一公墓的中心墓区,这里原是灵谷寺五方殿的旧址,在这里安葬的主要是在北伐、抗战、内战中阵亡的将士1029名,其中128位在上海松沪抗战中牺牲的将士,以示不忘“一二·八”事变。

墓园南侧的中心花坛中,耸立一株高大茂盛的桂花树,被称为金陵桂花王。

绕过公墓的围墙,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这座宽阔轩昂的建筑是松风阁。

明代这里是律堂的位置。

清代修复后变成观音阁,1929年这里建成阵亡将士革命纪念馆,由蒋介石题写馆名,陈列阵亡将士的遗物,在抗战中遭破坏。

现已成为人们游览途中驻足休息的场所,它是重檐庑殿顶九开间殿。

松风阁后广场中央有一石鼎,上刻“铭鼎垂勋”四个大字,是当时的安徽省主席刘振华赠送给公墓的。

这个位置原是宝公塔,现被迁到西侧密林中。

在中枢线的终点是灵谷塔,为阵亡将士纪念塔,建于1933年,九层八面,塔高60米,造型玲珑,在塔基台阶的正中是一块雕有“日照山河”图的丹陛石,上面是花岗岩的平台。

在塔的底层外壁四面刻有蒋介石手书“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四个门楣,前门书“灵谷塔”,后门是“有志竟成”,侧面分别是“成功、成仁”。

塔内螺旋扶梯盘旋而上,共有252级。

灵谷塔内的四壁上,第二至四层,镌刻着孙总理北上时在黄浦军官学校告别辞,为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所书草书。

第五至八层,刻的是吴稚辉先生所书的(民国13年6月16日)孙中山先生黄埔军校所作的开学训词,字体为篆书。

第九层无碑刻,供远眺山峦林海,登临九层宝塔,极目远眺,美不胜收。

在松风阁西侧,有座小塔,叫宝公塔,它是南朝高僧宝志和尚的舍利塔,(宝志就是民间传说中的济公和尚,宝志又称志公,是南北朝时期的宋朝人。

是一个被神化了的和尚,宋元嘉十三年(436年),他生于建康东阳(今南京市栖霞区东阳镇)一株古树的鹰巢中,一位朱姓妇女去井边汲水,听见树上小儿的啼哭声,就取下带回去抚养,所以后人传说宝志生有一双鹰爪般的手,如李白就称他是“锦幪鸟爪,独行绝侣”。

   宝志7岁出家到道林寺当和尚,成年后,显出灵迹,常赤足行于街市,手持一锡杖,杖头挂刀、尺、拂之类,好为人预卜未来征兆。

据说他杖头所挂的刀、尺、拂,就是用谐音的暗示,预言未来的三个朝代,刀切削整齐,预言齐朝;尺用于丈量,预言梁朝;拂可掸尘,预言陈朝。

因此,后来南宋的抗金大臣李纲称赞他:

“宝公真至人,鸟爪金色身,杖携刀尺拂,语隐齐梁陈。

”)

塔是1981年重新修复的,塔中有一块石碑,上面有吴道子所画的宝公像,李白题词,颜真卿书写,人们称之为“三绝碑”,而后乾隆皇帝南巡至灵谷寺,在第三次重刻该碑时,题上“净土指南”四字,似乎要凑上“四绝”的热闹。

经过茂密的桂花丛林,我们现在来到了志公殿。

志公殿为三间,青砖青瓦,建于1934年,殿内供奉宝志像,所以也称像堂。

近年来,志公殿经过多次维修,现为工艺品销售部。

志公殿前的地上有一块叉形铸铁,名“飞来剪”,又名“双铁镇”。

明初建灵谷寺,飞来剪是用来举重提物的工具,古人利用杠杆原理,以飞来剪作为杠杆的一端,将建筑材料提举到所需的地方。

无梁殿后东侧是灵谷寺,庙门横额上“灵谷寺”三个字是国民党的元老于右任所题写。

现在我们看到的灵谷寺是清代同治年间曾国藩在原来龙王殿的旧址上新建的龙王庙,后改名为灵谷寺,它的规模已大不如从前,2007年又进行大改造。

门前照壁上书写有“普济圣师应化真身道场”和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字样。

表明了该寺与宝公的缘脉关系,灵谷寺内大雄宝殿供奉的是释迦牟尼,左右二胁侍是阿难、迦叶,东边院内北首是大遍觉堂,供奉着三藏法师玄奘的顶骨舍利和玄奘赴西域取经的有关资料。

南首是三圣殿,内供奉西方三圣。

除了刚才我们所看到的主体建筑以外,在灵谷寺风景区,谭延闿墓、邓演达墓、八功德水等景观。

这些古今建筑与山水胜境全部掩隐与灵谷深松中,景色迷人,游客们,你们是否也陶醉了呢?

好,今天的灵谷寺的游览至此结束,祝大家玩的尽兴,再见!

问答

1、灵谷寺的主人应该是谁?

宝志和尚,栖霞东阳人,年代:

南朝宋,姓朱,他七岁出家,相传是朱姓妇人在鸟巢中发现并收养的,是民间传说中济公的原形。

2、灵谷寺在明朝为何称“天下第一禅林”

(1)规模大:

占地500亩,寺外有庄田40余处,有耕地、山地、池塘35000余亩,寺僧千余人。

(2)财力之雄:

统领南京12座寺庙。

3、“灵谷”二字得名,从朱元璋游新庵记可以得到解释“钟山之阳有谷,谷有灵泉”

4、为什么要选灵谷寺作为阵亡将士公墓?

(1)灵谷寺紧临中山陵,这对阵亡将士是一个精神上的安慰褒奖。

(2)在废弃的灵谷寺上建公墓也可以节约成本。

5、什么是北伐战争?

淞沪战争?

北伐战争:

指1924年到1927年第一次中国革命战争中北伐军与北洋军阀之间的战争。

淞沪战争: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得寸进尺企图占领上海,1932年1月28日夜发动了对上海的进攻,驻沪十九路军和第五团对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在工人、市民的支持下,抵抗持续了一个多月,造成日军死伤万余人。

6、无梁殿采用的是什么形式?

中国有四大无梁殿,分别是哪几座?

最大的是哪一个?

无梁殿,重檐歇山顶,上置三个小喇嘛塔。

通体砖石拱券结构,不用寸木,故叫无梁。

四大无梁殿:

苏州开元寺内大殿山西显通寺峨眉万年寺南京灵谷寺

南京灵谷寺内无梁殿是全国最古老、最大的一个,它的殿东西长54米,宽38米,高22米。

7、西方三圣:

中间阿弥陀佛,左胁侍观世音,右胁侍大势至

7、在无梁殿内有三块碑,分别由谁题写的?

什么内容

原:

东面是由了陈果夫题写的国民党中执委祭文。

现:

国父遗嘱

西面是由蒋介石题写的北伐誓师词。

民国时期的国歌。

中间是由张静江题写的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之灵位。

现在未变。

8、辛亥革命蜡像馆的主题及内容?

主题:

中华之光辛亥革命蜡像馆。

内容:

馆内共展出了22组场景,塑造了孙中山、宋庆龄、黄兴、周恩来、蒋介石等57位人物,再现了辛亥革命时期重要人物和历史事件。

9、阵亡将士公墓共有几座?

其中一号公墓共葬入多少烈士?

其中淞沪战役烈士有多少人?

为什么?

其他两座在什么方位?

(1)共有三座,一号公墓占地14亩,有墓穴1624个,葬入的分别是北伐、抗战、内战中阵亡将士1029名,其中淞沪战役烈士128人,为了纪念“一.二八”淞沪抗战。

其他两座分别在邓演达墓所在地即是第二公墓旧址。

志公殿向西数十米处是第三公墓旧址。

10、灵谷塔内有哪些石刻?

底层外壁四面刻有蒋介石手书“精忠报国”,另四个门楣上,前门是“灵谷塔”,后门是“有志竟成”,侧门是“成功”、“成仁”

二到四层壁内刻有监察院长于右任的草书,孙中山在黄浦军校北上告别辞,共12块碑,五到八层是国民党元老吴敬恒的篆书,孙中山黄浦军校开学训词,共16块碑。

11、何谓“三绝碑”?

“净土”二字的含义?

“三绝”指吴道子画宝志和尚的图像,李白写的赞词,颜真卿的书法。

“净土”二字表明灵谷寺属净土宗。

12、玄奘大师顶骨舍利的来历?

玄奘大师圆寂慈恩寺,后因黄巢起义军起义又迁至陕西终南山紫光阁寺,后骨塔毁于唐末战火中,宋天圣年间,金陵天禧寺可政法师在终南山紫光阁寺取经,就将所得玄奘法师头骨带回天禧寺,明初迁往大报恩寺塔内,后大报恩寺又被毁掉,1943年日本侵略军在挖掘工事时发现头骨,想带回日本,出于国人的压力,仅携得一小块带到日本,其余除安放在九华山三藏塔内一小部分,南京博物院内也收藏一块,后来又给了灵谷寺,1998年8月又从中取了32.8863克一粒,由两岸僧众护送到台湾,供奉在台湾玄奘大学内。

13、松风阁是什么样规格的建筑?

重檐庑殿顶、面阔九间

14、邓演达、廖仲恺为何人?

邓:

广东惠阳人,曾跟随孙中山讨伐陈炯明,曾任黄埔军校教育长,“四.一二”政变后,他开展了反蒋斗争,由于叛徒的出卖,在上海被捕,1931年11月29日被害于南京东郊,时年36岁,是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创始人。

廖:

广东归善人,1905年参加同盟会,1924年当选为中央执政委员会常委,1925年8月20日在广州国民党党部门口惨遭反动势力暗杀。

谭延闿:

(1880-1930),字祖安,号畏三、湖南茶陵人,光绪年间开封会试第一名,曾被光绪帝的师傅翁同龢称之为“奇才”。

颜体楷书大家,讲究美食,为人圆滑,善于协调各方关系,曾任湖南省长、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等职。

1930年9月病逝南京。

15、灵谷塔底层石刻分布

有志竞成

报国

成成

功仁

忠精

灵谷塔

16、在灵谷大门往后有一牌坊,牌坊前石台上有一对貔貅,那么为什么要把它放在这里呢?

貔貅。

传说中是黄帝作战时冲锋在前的神兽,是勇敢的化身。

放在牌坊前的含义

(1)表明革命烈士像这它一样勇猛。

(2)北伐时有一个貔貅团。

(3)让它为革命烈士守陵。

17、灵谷寺内三个公墓所处的位置:

(2)位于中轴线上,在无梁殿的后面。

(3)志公殿向西数十米处是第三公墓旧址

(4)邓演达墓所在地即是第二公墓旧址。

18、位于第一公墓东侧的“灵谷寺’’建于何时?

答:

民国时,把无梁殿中佛像归并龙王庙,将其改名为“灵谷寺”,建国后重建。

规模与明代的灵谷寺不可同日而语。

19、八功德水有哪八种功德:

一清、二冷、三香、四柔、五甘、六净、七不噎、八除疴。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