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八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912179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八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八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八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八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八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八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八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八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八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八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八次》.docx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八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八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八次》.docx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八次》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第八次》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外国历史故事。

课文叙述了古代苏格兰王子布鲁斯英勇抗击侵略军,但屡战屡败,几乎丧失信心。

后来看到蜘蛛结网,受到启发,振作精神,经过第八次战斗,终于赶跑了侵略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写布鲁斯王子率领军队抵抗侵略军,七战七败,几乎丧失了信心。

第二段写布鲁斯看见蜘蛛在风中结网,直到第八次才成功,受到启发和鼓舞。

第三段写布鲁斯重新召集军队,组织力量,终于在第八次战斗中打败了侵略军。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

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课文内容,弄懂布鲁斯成功的原因。

体会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不懈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的不懈斗争精神。

2、弄清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教学准备:

图片、文字投影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外国历史故事,题目是“第八次”。

(板书课题)

2、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初读感知。

1、第八次》这个故事发生在欧洲的苏格兰,朗读之前,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个地名。

(请学生讲,学生不知道,教师介绍)

2、带问题自读课文。

自读要求:

(1)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

(2)边读边想读懂了哪些词语。

(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也可以查字典或者做上标记与同学讨论)

(3)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长句子或难懂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

信心失败抵抗战斗招集动员侵略成功打仗受伤并且磨房

(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2)说说你读懂的词语的意思。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余同学仔细听听是否有错误,纠正错误读音。

注意:

“坊、猛、仗、伤”是后鼻音。

“侵、信”是前鼻音。

多音字:

(4)分小组分节练读课文,互相纠正错误读音。

(5)齐读课文。

4、读完课文,你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吗?

三、理清脉络。

1、课文按事件发展的顺序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起因"、"经过"、"结果"。

将课文分为三部分

2、交流:

一(1、2)二(3、4)三(5)

四、指导写字。

1、说说容易写错的字和写时的注意点。

2、指导“磨”的上下笔画要紧凑。

3、学生描红。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理解课文内容,弄懂布鲁斯成功的原因。

体会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的不懈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听写词语。

二、精读指导。

(一)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第八次〉〉的主人公是谁?

(苏格兰王子布鲁斯)

(二)那么,布鲁斯是个怎样的人呢?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课文,互相讨论一下在这件事中布鲁斯是个怎样的人。

(三)交流

热爱祖国的人。

1、从哪里看出布鲁斯是个热爱祖国的人?

(自由读读第一小节)

2、“英勇地抗击”什么意思?

3、指导朗读。

(指名读,评价,齐读)

“遇事不灰心”或者“坚持不懈”

1、布鲁斯是否一开始就不灰心的呢?

(不是)

2、从哪里看出来?

(指名读第二小节)

(“唉声叹气”、“几乎失去信心”)

(1)什么意思?

唉声叹气:

因伤感、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理解“几乎”:

比较句子对这场战争,他失去了信心。

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几乎失去了信心:

指没有完全失去信心,没有彻底灰心,还有重新振作的可能。

(2)看图听读思考:

布鲁斯王子为什么“唉声叹气”、“几乎失去信心”?

(3)现在请你来扮演布鲁斯王子,表演一下他“唉声叹气”的样子,再来想象一下,这时布鲁斯王子可能会想些什么?

将他心里想的话说出来。

(4)指导朗读第二小节。

3、但后来布鲁斯王子又怎么会恢复了信心?

(1)默读第三、四小节。

思考:

A布鲁斯王子在磨房里看到了什么?

B布鲁斯王子看到后有什么表现?

(2)从哪几句可以看出蜘蛛织网非常艰辛。

又从哪几句可以看出蜘蛛织网很专心、很执着,没有被困难吓倒?

出示三句话反复朗读体会

[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

]

[就这样结了断,断了结。

一连结了七次,都没有结成。

]

[直到第八次,它终于结成了一张网。

]

A、为什么说“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而不说“网破了,丝断了”?

(师小结:

作者用词准确、有序,先后是不可颠倒的。

B、这段中还有那句话也是这样准确、有序、不可颠倒呢?

C、从“终于”这个词看出什么?

你觉得蜘蛛怎么样?

D、朗读,体会“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3)讨论:

看到这些,布鲁斯王子有什么表现?

(“感动极了”)

(4)王子为什么感动?

从哪儿看出王子的感动?

(“猛得跳起来”、“喊道”)

(5)指名边表演边朗读第4小节。

(6)让学生集体表演握紧拳头朗读,想想这时的布鲁斯王子又会想写什么呢?

(同桌讨论后交流)

4、蜘蛛第八次结网成功了,布鲁斯王子第八次抵抗成功了吗?

齐读第五自然段。

5、请你想象一下:

当时鲁斯王子会怎样动员几乎失去信心的士兵起来参加第八次抵抗?

(四)默读课文,说说布鲁斯王子终于成功的原因。

(因为他没有完全失去信心,只要有一丝一毫的启示和鼓舞,都还有重新振作起来的可能。

因此前文用到了“几乎”这个词语)

四、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

说说学了课文以后,你得到的启示。

(有志者事竟成)

2、想想以前学到的一些这方面的名言。

五、布置作业

1、抄词。

2、多音字组词。

磨几

3、写几句关于“自信与成功”的名言。

课外

选字组词(参考上)

板书设计:

11、第八次

唉声叹气,几乎失去信心——感动,恢复了信心——振作,充满了信心。

(有志者事竟成)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整节课要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让学生在对话中有体验、有感动、有领悟、有思索。

一堂好的语文课还应当解放学生的“眼、口、手、脑”,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让学生在欢乐中学习语文,在学习语文中得到欢乐、得到满足,让课堂始终充满情趣和童趣。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谈谈自己的阅读感想;

2、感悟课文,体会布鲁斯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懂得“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布置学生根据课文中蜘蛛结网的故事画几幅连环画。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看图复述,突现重点。

1、师述:

昨天,老师让同学门根据蜘蛛结网的故事画几幅连环画,都带来了吗?

谁愿意上台来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

2、指名学生展示作品(使用实物投影),并看着作品复述故事。

教师从旁发问:

你为什么不说“网破了,丝断了”?

为什么不说“断了结,结了断”?

为什么将“终于”读得那么重?

……

3、师述:

你的画真棒,能谈谈自己的成功经验吗?

4、播放课件无声动画(蜘蛛结网)指名学生为动画配音。

【设计意图:

其一:

蜘蛛结网的故事在这篇课文中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和意义,它是承接了课文起因与结果的桥梁。

那么,这个故事便是课文教学很好的抓手和切入点,教学伊始,直奔此重点,然后以“点”辐射全文的教学,能使整个教学过程简洁、流畅。

其二:

小学生都喜欢画画,都有很强的表现欲,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让他们画故事、展示自己的作品,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整节课开了一个好头。

其三:

“画故事”是对课文的再现,根据图画以及动画复述故事又是对课文的还原。

这一学习过程巧妙地替代了课文讲析,同时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定会学得兴味盎然,学得深刻。

师述:

大家知道布鲁斯是在什么情况下看到蜘蛛结网的吗?

二、以点辐射,读悟课文。

(一)播放课件:

出示失去信心的布鲁斯形象和相关文字:

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1、布鲁斯对什么几乎失去了信心?

“这场战争”指哪场战争?

从书上找出相关句子来读读。

(相机指导朗读:

要读出布鲁斯的勇敢、爱国)

2、布鲁斯和他的军队这么英勇的抗击外国侵略军,为什么对这场战争他还要失去信心?

3、指图:

这就是布鲁斯几乎失去信心的样子,谁来读课文中有关句子?

指名学一学布鲁斯“唉声叹气”?

(注意:

要突出“不断地唉声叹气”)

4、现在老师当一回战地记者采访布鲁斯王子:

布鲁斯王子,我是报社记者,对您的遭遇我深表同情,请问此时此刻您的心情怎样?

想些什么?

5、齐读大屏幕上的一句话:

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把带点的那个词去掉,行吗?

为什么?

6、指名读第二自然段,齐读。

师述:

就在布鲁斯打了七次败仗,即将失去信心的时候,他看到了蜘蛛结网的情景。

看到后,他的心情怎样?

又有什么样的表现?

(二)播放课件:

出示布鲁斯感动的形象和相关文字:

布鲁斯感动极了。

他猛地跳起来,喊道:

“我也要干第八次!

1、学生自由读屏幕上的话。

2、谁来演一演布鲁斯“感动极了”的样子?

师生合作:

老师读学生演。

再次采访:

尊敬的布鲁斯王子,此时此刻你的心情又怎样?

想些什么?

3、学生寻找伙伴,配合表演。

4、老师读课文,学生站起来一起表演。

(师:

老师听得出你们都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师述:

布鲁斯第八次抵抗,结果怎样?

(三)播放课件:

出示凯旋而归、充满自豪的布鲁斯形象和相关文字:

布鲁斯的第八次抵抗终于成功了。

1、学生齐读屏幕上的一句话。

2、“终于”说明了什么?

布鲁斯第八次成功不容易,从哪儿看出?

3、谁能“不容易”地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指名读。

(教师随机评价指点)

4、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

这一部分的教学,主要以朗读、表演、采访等活动形式为主,目的主要是为了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到课本中、带入到人物中,让他们用自己的心去碰撞人物的心,把自己的情融入人物的情,亲身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学生在情境中体会的情感一定会真实而又丰富,并且这也使课堂教学变得有声有色、有情有味。

同时,这样的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学生乐于接受,那么他们学得也就必然积极主动、生动活泼。

三、引导说话,拓展思维

1、同学们,布鲁斯终于成功了,你想对布鲁斯说些什么?

你又想对自己说些什么?

(可以提醒学生:

你在生活中遭遇过失败吗?

你是怎么做的?

今后又会怎么做?

2、老师送同学们三句名人名言。

播放课件:

伴着古筝乐出示名人名言:

有志者,事竟成。

——范晔/不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

——钱学森/不怕失败第七次,因为还有第八次。

——颜老师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名言读一读。

你也会说几句名言吗?

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决。

老师质疑:

如果布鲁斯的第八次抵抗又失败了,他会怎么做?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设计运用名言来对这篇课文的主题作总结和提炼。

学生通过名言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课文的内容也促进了学生对名言的感悟,既巩固了“内涵”又拓展了“外延”。

一句颜老师的名言更给这节课增添了不少情趣,这也暗示学生“名言”谁都可以说,大大激发了学生创造的热情,点燃了学生智慧之光,同时也让学生享受到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四、课后作业,想象作文

播放课件:

课后作业

自选一个话题写一段话。

/1、如果布鲁斯第八次又失败了,你想他会怎么做?

发挥自己的想象,以“第九次”为题写一段话。

/2、以“第二次”、“第三次”……为题,写你在学习或生活中通过努力终于做成的一件事。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的设计最终将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写是读的扩延和加深,读为写积蓄了一定的写作方法和材料,读与写互相促进、互相提高。

同时,这一环节也将课内延伸到课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