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术与文学艺术6.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913814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56.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术与文学艺术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术与文学艺术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术与文学艺术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术与文学艺术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术与文学艺术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术与文学艺术6.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术与文学艺术6.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术与文学艺术6.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术与文学艺术6.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术与文学艺术6.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术与文学艺术6.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术与文学艺术6.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术与文学艺术6.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术与文学艺术6.docx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术与文学艺术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术与文学艺术6.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术与文学艺术6.docx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术与文学艺术6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综合检测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2008年重庆卷)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宋元时期科技成就的探究性学习。

需重点查阅()

A.《考工记》

B.《神农本草经》

C.《齐民要术》

D.《梦溪笔谈》

2.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指出:

“西方后来所习见的‘印度数字’的背后,位值制早已在中国存在两千年了。

”马克思称中国的这种位值制是人类“最美妙的发明之一”。

这种位值制是()

A.二进位值制

B.五进位值制

C.八进位值制

D.十进位值制

3.(2009年浙江卷)中国古代生产和科技在不断进步中,中外交流也十分频繁。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耕作技术大体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耦犁、一牛挽犁的发展过程

B.纺织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麻和葛、家蚕丝、棉花

C.指南针在明清时期经由海路传入阿拉伯

D.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到西方

4.(2009年广东联考)右图是1930年在甘肃居延汉代烽燧遗址中出土的《汉代木简》。

它记录了这座烽燧所拥有的兵器及其他驻屯军用品的数目,其中有东汉和帝“永元”的纪年。

对上述信息的认识,正确的是()

A.活字印刷术起源于木简刻字

B.为便于流传,弃纸而用木简

C.木简上的文字应该是楷书

D.木简仍是当时重要的书写载体

5.标志着我国古代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以算筹为主要计算工具、以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十进位记数系统来计算的古代数学体系形成的著作是()

A.《缀术》B.《周髀算经》

C.《九章算术》D.《齐民要术》

6.恩格斯说: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但在中国的明清时期,科技却远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对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重农抑商,闭关锁国

B.君主专制维系封建统治

C.文化专制政策

D.国家分裂,国力衰退

7.下列关于《诗经》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中国诗歌诞生的源头,也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B.是整齐的四言体诗歌

C.它保存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大约500年的诗歌,共305篇

D.西周时贵族才能接受教育,他们通过文学创作来反映和规范统治秩序,所以《诗经》表现的是贵族而不是平民的情感

8.“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屈原的诗句()A.抒发了志在四方的英雄气慨

B.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C.体现了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D.体现了超脱世俗的平和心境

9.下列几幅图片所示的文字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10.在14~17世纪的欧洲和中国,都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

其中《堂吉诃德》和《水浒传》的相同之处是()

A.歌颂反抗斗争精神

B.揭露社会的黑暗

C.推崇人文主义

D.反映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

11.(2009年安徽卷)西方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一书中以下图表示公元600~1800年中国绘画的发展状况,约每200年间出现一个高峰。

处于该图第一个高峰期的著名画家是()

A.顾恺之

B.吴道子

C.张择端

D.郑板桥

12.通过下图可判断其画派属()

A.山水画

B.人物画

C.花鸟画

D.士大夫文人画

13.某中学高二学生参观画展,在欣赏宋代的《清明上河图》时(下图),四位同学发表了以下几种看法,其中理解正确的是()

甲:

它是北宋张择端的代表作,以风俗画为亮点,描绘了北宋京城的繁华景象

乙:

它是北宋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的产物,是中国古代文人画的代表作

丙:

它反映了两宋时期宫廷画的活跃,并吸收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的特点

丁:

它以表现社会风俗为主题,以风景画为特色,讲究借物抒情,追求意趣

A.甲B.乙

C.丙D.丁

14.歌曲《说唱脸谱》中唱道:

“蓝脸的窦尔墩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歌曲中所述的是哪一种戏剧形式()

A.南戏

B.杂剧

C.昆曲

D.京剧

15.中国古代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历史的视野和眼光看戏曲可以发现传统社会发展的轨迹。

标志中国古代戏曲真正成熟的是元杂剧,从元杂剧中我们可以发现和捕捉到()

①城市经济繁荣发达②市民阶层发展壮大③知识分子地位低下④蒙古族和汉族有着不同的思想意识、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14分)2008年11月7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庆祝“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

他指出: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对于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天文学也是我国古代最发达的四门自然科学之一。

……我国是欧洲文艺复兴以前天文现象最精确的观测者和记录的最好保存者。

——《中外历史新编》

材料二为什么像伽利略、托里拆利、斯蒂文、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都是欧洲人,而不是中国人或印度人呢?

为什么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

……为什么在15世纪以前的中国一直比欧洲先进,对自然界的知识比欧洲人多,却不能够更有效地把这些知识应用于造福人类呢?

……为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会让欧洲人着了先鞭呢?

怎么会产生这样的转变呢?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下图为元代天文仪器——简仪示意图。

材料四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和“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日本确立了“科学技术立国”战略,欧共体制定了“尤里卡计划”,1986年3月,中国制定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简称“863”计划。

“863”计划选择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新材料、海洋技术8个领域作为研究发展的目标,目前,“863”计划已在许多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请回答:

(1)魏晋时期,在传统的四种自然科学中,对封建经济起主要推动作用的是哪一种?

其重要成就体现在当时的哪一本著作中?

材料三中简仪的作用主要是什么?

(3分)

(2)归纳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的主要特征并分别举例说明。

(3分)

(3)中国古代天文学研究与西欧文艺复兴时期天文学革命相比有何差异?

明清时期,中西科技出现差异的社会经济原因分别有哪些?

(4分)

(4)美国“星球大战计划”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结合中国当代科技成就,说明“863”计划对中国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

(4分)

 

17.(12分)阅读下列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请归纳四幅图片所反映的两种诗歌风格,并说明两种风格各自的特点。

(4分)

(2)图二、图四中诗人作品的内容有何相同之处?

为什么?

(4分)

(3)图一、二和图三、四反映的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历程如何?

(4分)

 

18.(14分)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一直受到世人的瞩目,近年来更是受到世人的青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设的速度,引发了世人包括中国人自己的惊奇。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球新增100多所孔子学院,覆盖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到2010年,全球将建成50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

“现在已经不是我们要推广,而是各国的大学争着要办,挡都挡不住。

”全世界孔子学院正以每4天诞生1所的速度增加。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哪一幅图代表的古代科技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最久远?

图三所代表的古代科技对欧洲社会发展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分)

(2)材料二中著名艺人是我国何时在哪一艺术领域中涌现出来的?

(3分)

(3)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西汉的董仲舒和南宋的朱熹在继承和发展孔子思想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哪些主张?

结合孔子的核心思想和材料三指出,孔子学院在全球广泛开设将会对世界产生怎样积极的影响。

(6分)

(4)如果用上述材料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活动,请你帮助拟定一个研究课题的题目。

(2分)

 

参考答案:

1.解析:

由题干强调的是宋元时期科技成就,符合此条件的只有D项。

答案:

D

2.解析:

中国最早使用十进位值制,其简捷、明快、便于计算,所以受到如此称赞。

答案:

D

3.解析:

中国的指南针,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入欧洲。

明清时期从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开始,到1912年清朝灭亡结束,故C项说法在时间上与史实不符合。

答案:

C

4.解析:

本题实际上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和印刷术的理解。

通过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逐项分析,A说法明显错误;当时,造纸术刚发明不久,尚未得到大规模的使用,故B说法错误;楷书出现于东汉末年,完善于魏晋,唐代步入盛世阶段,故楷书在当时尚未真正得到推广使用,C说法错误。

造纸术虽已发明,但木简仍然是当时重要的书写载体。

答案:

D

5.解析:

《九章算术》以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为主要特征,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答案:

C

6.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

该题实际考查明清时期科技的发展状况及原因,A、B、C三项从经济、政治和思想上进行了分析;D项错误,因为明清时期国家是统一的,表述错误。

答案:

D

7.解析: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指“国风”,主要指民间的歌谣,反映普通百姓的生活。

答案:

D

8.解析:

通过分析诗句可知屈原借诗句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答案:

B

9.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古代文字的发展。

甲骨文最早,接着是秦代半两钱上的文字——隶书,然后是颜真卿的楷书,最后是怀素的草书。

答案:

B

10.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14~17世纪欧洲和中国的文学作品,考查学生的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堂吉诃德》描写和讽刺了趋于衰落的中世纪骑士制度和武侠精神,揭示出教会的专横、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困苦。

《水浒传》描写了北宋末年宋江领导农民起义。

因此,两者都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运用比较法做题。

A只适合《水浒传》,C、D只适合

《堂吉诃德》。

答案:

B

11.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属于容易题。

解题关键是了解古代绘画的杰出代表人物,图中第一个高峰应为唐朝时期,A项顾恺之生活在魏晋时期,B项吴道子生活在唐朝时

期,C项张择端生活在北宋时期,D项郑板桥生活在清朝时期,故B项正确。

答案:

B

12.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幅画都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

答案:

D

13.解析: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的产物,它主要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商品经济繁荣的景象,属于社会风俗画,因而甲的看法符合题意,乙、丙、丁的说法是错误的。

答案:

A

14.解析:

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是《说唱脸谱》和“蓝脸、红脸、黄脸、白脸、黑脸”,结合课本知识可知,脸谱化是京剧的特点之一,京剧依据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和职业,更主要的是按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创作者对人物的褒贬态度,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各行当,并根据不同的脸谱勾画,区分人物的忠、奸、善、恶,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答案:

D

15.解析:

解题时需结合元杂剧产生、发展的背景进行分析。

元杂剧盛行于全国,由此排除④。

答案:

B

16.解析:

本题围绕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这一时政背景设题,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

以中国史为主,包括古代史、近现代史,涉及世界近现代史,时空跨越大,但只要根据教材知识作答,条理清楚即可。

答案:

(1)农学。

著作:

《齐民要术》。

作用:

测量天体的位置。

(2)特征及举例(符合题意即可):

天象观测,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仪器制作,简仪;

编订历法,僧一行《大衍历》。

(3)差异:

中国古代天文学局限于观测记录,基本属于现象的描述和经验的总结,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而西欧注重在观测的基础上对科学规律进行总结。

原因:

①经济:

中国,自然经济分散落后,古代科技建立在手工业生产的基础上;西方,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

②思想:

中国,文化专制主义,儒学强调“君权神授”,缺乏研究自然科学的传统;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得到解放。

③政治:

中国,封建专制实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西方,专制王权奉行重商主义,推动了近代科学发展。

(4)直接目的:

通过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新一轮军备竞赛,拖垮经济力量相对落后的苏联。

重大影响:

2003年10月“神舟五号”、2005年10月“神舟六号”及2007年10月“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提高了我国高新技术研发能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增强了综合国力,振奋了民族精神。

2008年9月,“神舟七号”发射成功,我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取得成功。

中国成为继俄、美之后,第三个掌握太空出舱技术的国家。

17.解析:

该题以中国古代诗歌为切入点,要求比较不同时期诗作的共性,从而使学生认识

“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现实,社会现实又影响文学作品的风格”的道理。

该题着重考查

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答案:

(1)图一、图四反映的是诗歌中的现实主义风格。

图二、图三反映的是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现实主义风格的特点是以现实社会为素材,深沉、悲壮、凝重;而浪漫主义风格特点是夸张、想像力丰富、张扬个性等。

(2)忧国忧民的思想内容。

因为屈原、杜甫等所处的社会环境相似,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特别是对社会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

(3)图一、图二反映的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中的奠基时期。

图三、图四反映的是中国古代诗歌的最繁荣时期。

18.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以及传统文化在今天的影响,并通过这种影响来正确认识传统文化,所涉及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

(1)图二;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社会进步。

(2)同治、光绪年间;京剧。

(3)核心:

“仁”和“礼”。

董仲舒:

“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朱熹:

理气论;心性论。

影响:

有利于和谐世界的构建。

(4)拟定课题题目概括两个及以上材料的给2分,只概括一个给1分。

如:

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