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QM01质量手册AS9100C航天航空体系手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920857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118.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ERQM01质量手册AS9100C航天航空体系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ERQM01质量手册AS9100C航天航空体系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ERQM01质量手册AS9100C航天航空体系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ERQM01质量手册AS9100C航天航空体系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ERQM01质量手册AS9100C航天航空体系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ERQM01质量手册AS9100C航天航空体系手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6页
ERQM01质量手册AS9100C航天航空体系手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6页
ERQM01质量手册AS9100C航天航空体系手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6页
ERQM01质量手册AS9100C航天航空体系手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6页
ERQM01质量手册AS9100C航天航空体系手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6页
ERQM01质量手册AS9100C航天航空体系手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6页
ERQM01质量手册AS9100C航天航空体系手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6页
ERQM01质量手册AS9100C航天航空体系手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6页
ERQM01质量手册AS9100C航天航空体系手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6页
ERQM01质量手册AS9100C航天航空体系手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6页
ERQM01质量手册AS9100C航天航空体系手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6页
ERQM01质量手册AS9100C航天航空体系手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6页
ERQM01质量手册AS9100C航天航空体系手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6页
ERQM01质量手册AS9100C航天航空体系手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6页
ERQM01质量手册AS9100C航天航空体系手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ERQM01质量手册AS9100C航天航空体系手册.docx

《ERQM01质量手册AS9100C航天航空体系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RQM01质量手册AS9100C航天航空体系手册.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ERQM01质量手册AS9100C航天航空体系手册.docx

ERQM01质量手册AS9100C航天航空体系手册

rut

初版日期:

2011-09-10

批准日期:

文件生效日期:

核准

编制

付连克

0.1颁布令0.2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0.3公司简介

0.4公司公司结构图

0.5质量方针

0.6质量目标

1.围

1.1总则

1.2必须用

2.引用标准

3.术语和定义

4.质量管理体系

4.1总要求

4.2文件要求

5.管理职责

5.1管理承诺

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5.3质量方针

5.4策划

5.5职责、权限与沟通

5.6管理评审

6.资源管理

6.1资源提供

6.2人力资源

6.3基础设施

6.4工作环境

7.产品实现

7.1产品实现的策划

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7.3设计和开发

7.4采购

7.5生产和服务提供

7.6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

8.测量、分析和改进

8.1总则

8.2监视和测量

8.3不合格品控制

8.4数据分析

8.5改进

附件一:

职能分配表

附件二:

附件三:

附件四:

0.1颁布令

为了健全和完善本公司的质量体系,促进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规化、国际化,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和生产

效益,确立公司在市场上的地位,根据AS9100C质量管理体系要求,遵照“科学、严谨、实用”的原则,编

制此《质量手册》.

本手册是公司质量管理的纲领性文件、管理中心思想,是实现本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基本法则和准则

切实贯彻执行

《质量手册》于2011年月日正式实施,本公司所有职能部门和全体员工必须认真学习,

总经理:

日期:

0.2任命书

为有效贯彻执行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保持其持续有效性兹由担任管理者代表,并确保该履行

以下职责跟权限:

1.确保本公司按照AS9100C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

2.向总经理报告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以供评审和作为质量体系改进的基础

3.确保在整个公司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

4.负责质量体系有关事宜与外部各方的联络.

总经理:

日期:

0.3公司简介

一、公司简介:

创建于2009年9月,坐落于美丽的太湖之滨---湖桥工业园,地理条件优越、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交通便利,优美便利的环境给员工带来生活的舒适和便利。

本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精密机械零部件制造的公司。

具有一批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力量雄厚,

能为客户的零部件制造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为客户的产品设计提供完善的服务与支持,本公司加工设备精良、品质控制流程完善,严格推行AS9100C的生产管理和品质检验制度,能为客户提供物美价廉、品质优良

的产品。

公司依托科学有效的公司流程,配备符合要求的公司资源,集合公司自身的实际情况,采用AS9100C质

量管理体系及现代化管理模式,有序、积极、和谐、团结的开展工作,争创一家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现代公司。

公司文化:

坦诚、合作、奋进、领先

公司精神:

创造领先、完善自我

公司经营理念:

创造领先、精益求精。

公司质量方针:

创造领先、完善自我

二、主要产品:

精机械设备项目解决方案、精密机械零部件制造、模具制造、工装设计与制造,夹具与专用设备、精密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制造、以及服务。

并为医疗、石油、造纸、汽车、通讯、纺织、航空航天等行业配套生产精密机械部件及相必须的服务。

0.5质量方针、目标

0.5.1质量方针

公司最高管理层必须确保质量方针符合以下要求:

1)与公司的宗旨相适必须;

2)对满足客户需求以及法律法规的有效性进行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有效性承诺;

3)为质量目标的制订和评审提供框架;

4)在公司各层次必须进行适当的沟通和理解;

5)通过管理评审以确定质量方针的适宜性和持续改善的有效性。

质量方针:

创造领先完善自我

质量方针说明:

1•“创造领先”是对产品品质和生产工艺精益求精的概括,彰显行业领先的品质观念。

2•“完善自我”是公司持续改进的不懈追求。

是满足客户要求,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前提,体现“要做事先做人”的服务理念。

0.6质量目标:

产品一次性合格率95%;

交货准时率在96%以上

客户满意度达到95%^上;

成品出货合格率达到99%^上.

a)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各部门必须在相关层次对总目标进行分解;

b)各部门及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规定,确保总目标和分目标的实现;

c)各部门负责人必须按文件规定对部门目标进行测量和分析,品质部按规定的时间对总目标和分解目标进行

测量和分析,执行《改进控制程序》;

d)按规定的程序对质量目标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必要时采取相必须措施,执行《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和《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0.6.1相关程序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1.围

1.1总则

本质量手册按照AS9100C《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要求,规定了本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描述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每一过程及相互的作用.

本质量手册适用于本公司的系列产品实现全过程的控制与管理,又适用于部和外部(包括认证机构)评

定并证实其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通过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以及保

证符合顾客与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增进顾客的满意

1.2必须用

通过按AS9100C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与适用的

法律法规要求而达到让我们的顾客满意,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航天航空零部件的生产、加工、销售业务•

本公司的括航天航空零部件的生产、加工、销售业务,完全按AS9100C标准要求运作,本公司为OEM加工厂

商,不存在设计研发,故删减AS9100C7.3设计和开发条款。

2.引用标准

£09000:

200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AS9100C航空航天和国防组织管理体系

3.术语和定义

本质量手册采用IS09000:

2005中的术语和定义.

本手册将对潜在的风险进行风险评估,对于客户的特殊要求以及关键特性和关键项目进行识别和管控。

7.2.1和7.2.2要求。

本条详见《风险管理作业控制程序》。

4.质量管理体系

本章描述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过程的管理,提出了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

总的要求,明确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围、质量手册容及对文件和记录控制的要求

4.1总要求

本条明确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形成文件,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总的要求.本公司的

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客户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4.1.1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过程的识别

公司领导层公司职能部门系统地对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过程予以识别和管理,使过程达到预期的结果.必须做到:

a)识别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全部过程,这些过程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识别其中的简单过程、复杂过

程、关键过程、一般过程及相互关联的过程.识别这些过程的输入输出,必须开展的活动,投入的资源.识别过程

的要求及顾客的需求.本公司外包产品,按AS9100C标准7.4的要求进行控制.详见《外包服务控制程序》。

b)为达到过程的有效运行,除对过程识别之外,必须确定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顺序及过程的接口.

c)必须对过程的输入输出及开展的活动和投入的资源做出明确的规定,按过程结果的特性,确定对过程进行

监视、测量和分析的准则和方法.

d)为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行,并对其加以监视、识别,必须获得必要的用于过程运行的资源和对过程监视的信息,明确信息的收集和反馈,通过对信息的判定,实现对过程的监视

e)通过对这些过程业绩的监视、测量以及监视、测量所获结果的分析,对过程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实现对过

程策划的结果及对这些过程的持续改进(详见附件二:

过程关系图)。

4.2文件要求

编制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必须能成为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依据,起到沟通意图、统一行动的作用.

4.2.1总则

本条阐述了本公司制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围

4.2.1.1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分为通用性和专用性两类.通用性文件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手册、

形成文件的程序等,质量计划是为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编制的质量计划或质量保证大纲

 

 

图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构成及其关系

4.2.1.3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可以呈现为任何媒体形式,如纸、计算机磁盘、光盘、照片、标准样件等.

4.2.1.4文件变更时必须进行文件收发确认签收,并回收旧版图纸,确认让相关当事人知悉文件变更和修订。

4.2.2质量手册

质量手册是本公司最高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具有唯一性、适用性和可检查性,质量手册用于部质量管理体系

的过程控制与管理,对外用于证实能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通过有效的实施和持续

改进,保证符合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增进顾客满意

4.2.2.1质量手册的容包括:

本公司概况的介绍、颁布令、质量管理体系的围、必须用标准删减的说明、质量管

理体系形成文件的引用和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过程及过程之间相互作用的描述.

4.2.2.2质量手册由文控中心实施动态管理,对实施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检查,每年12月由文控中心公司有关部

门对其适用性、有效性进行评价,评价的结果报总经理或提供管理评审,若需更改由文控中心提出,按照《文件

管理程序》《记录管理程序》执行.

4.223质量手册每三年进行全面修订,修订后的质量手册,按原审批程序发布实施

4.2.3文件控制

本条规定了文件控制的围,批准发布、分发、更改和归档的要求.本过程归口文控中心.

4.2.3.1文件控制的围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所有文件,包括适当的外来文件,如标准

4.2.3.2文件的批准与发布

文件发布前必须经过审核与批准,确保其适用性,文件发布前必须标明实施日期,并明确发放围

4.2.3.3文件分发

文件分发按文件的分类,分别由公司文控中心及各职能部门分发.文件分发必须做到:

a)文件分发必须进行登记,记录文件编号、文件版本号,外来文件必须控制分发围,并以适当方式予以识

b)标识文件的受控状态.在文件的右下角或空白位置盖“受控文件”印章

c)在分发新版文件的同时收回作废的文件,加盖“作废文件”印章回收利用•作为资料保留的作废文件原

件加盖“作废文件”印章存放于文控中心(保留期限为三年).

423.4文件更改与换版

文件更改必须按原审批程序进行,实行更改单的形式.更改可由文件使用单位指定人员在文件相必须位置修改,

并做好标识,在文件更改记录页上予以记录.文件必须重新评审与审批.

423.5文件归档

文件必须分类归档,并作好文件目录索引与标识,本条详见《记录控制程序》、《一般文件控制程序》、《技术文

件及资料控制作业程序》。

4.2.4记录控制

本条规定了记录控制的围、记录填写、标识、收集、编目、查阅、归档、贮存和处理的要求.本过程归口管理为

文控中心.

4.2.4.1记录控制的围

能证明产品符合要求、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记录均属于控制的围

4.242记录的标识

记录必须尽量采用表格形式,采用相关程序的编码,依顺序编号的方式标识,表格名称必须明确表达其用途.

4.2.4.3记录的填写

必须及时、真实、完整、清晰和明了,记录必须有记录人签名或盖章

4.2.4.4记录收集、编目、归档和保管

a)各职能部门负责本部门开展的质量活动的记录收集、编目、归档或保管

b)记录保存环境必须符合要求,防止损坏,存放必须便于检索,按实际需要分别规定保存期限

4.2.4.5记录的查阅

当某项活动、产品质量需要追溯时,顾客在合同期或商定的期限可以查阅记录,但需经记录保管部门领导批准

并登记.

4.2.4.6记录的处理

保存期满的记录可以销毁,由管理部门办理,呈管理者代表审核,交文控中心核定后统一销毁

4.2.4.7本条详见《记录控制程序》、《文件控制程序》、

5.管理职责

本章明确了公司总经理的各项职责要求,包括:

管理承诺、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落实、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的制定、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管理评审、职责和权限及部沟通等,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满足,增强顾客的满意.

5.1管理承诺

公司最高管理层必须通过以下活动的开展来证实“建立、实施、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

a)采用多种形式向公司的员工及时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对公司的成功至关重要,通过产品实现的各过程加以落实.

b)制定适合公司自身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确保质量目标在公司的相关部门和层次上得以分解并实施

c)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可评估公司是否达到了质量管理体系所规定的宗旨的要求•

d)确保获得与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相关资源

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公司的生存和发展依存于顾客,为此,公司最高管理层必须以增强顾客满意为目的,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确

定并予以满足•

a)必须确保识别顾客规定的或顾客虽然没有明示,但规定的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须的要求

b)承担与产品有关的责任或义务及满足法律法规方面的要求,确保这些要求得到确定,“与产品有关要求的

确定”、“产品要求得到规定”等并予以满足,最终达到增强顾客满意的目的

c)公司最高管理者必须提供足够的资源,并通过合理的方法和监测,确保产品符合客户需求并及时交付,对

于不能及时交付或者产品质量不符合客户要求的,必须建立必须急计划。

本条详见《产品质量和交付必须急程

序》。

5.3质量方针

质量方针是由公司总经理批准发布的本公司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是实施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推动力质量方针提供了质量目标制定和评审的框架,是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基础

5.3.1质量方针的制定

总经理依据公司的宗旨、管理承诺主持制定和批准发布公司的质量方针

5.3.2质量方针的实现

为使质量方针最终实现,总经理必须主持公司管理层会议,宣讲质量方针,各部门负责人向本部门员工宣讲质

量方针,通过分层宣讲使全体员工理解,并认识到所从事的质量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为确保公司的质量方针

的实现做贡献.

5.3.3质量方针的评审与修订

a)文控中心必须收集质量方针实现(执行)情况的信息并予以记录,定期进行综合分析,报管理者代表,必要时必须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质量方针持续适宜性的评审必须列入管理评审的容

b)为适必须不断变化的外部条件和环境的变化,必须对质量方针进行改进或修订,改进和修订过程必须予以

全面的控制.

5.4策划

质量目标是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是在质量方针给定的框架制定并展开,也是公司各职能和层次上所追求

加以实现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公司实现“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的落实,也是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有效

性的重要判定指标.

质量目标的策划由总经理主持,文控中心公司.策划的结果作为制定质量目标的依据.

5.4.1质量目标

a)质量目标由公司总经理公司制定并批准发布实施

b)本公司的质量目标见0.6章节.

541.1质量目标的分解

为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公司最高管理层必须将质量目标分解落实到有关不同的层次,如管理层、执行层,必须

做到:

a)各相关的管理层和执行层必须根据承担的质量职责和从事的质量活动制定本部门或本单位的质量目标,所制定的质量目标必须和公司的质量目标保持一致,经总经理批准,报文控中心备案

b)各部门的质量目标逐年分阶段实现,每年年初提出当年实现的指标,经文控中心审定

541.2质量目标实现的考核

a)文控中心制定年度质量工作计划,将当年必须实现的质量目标作为质量工作计划的主要容,质量工作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必要时经总经理批准后发布实施

b)文控中心定期公司有关职能部门对年度质量工作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将考核的情况汇总分析,分析的结果以书面形式报告管理者代表,必要时必须采取相必须措施

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是建立或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必不可少的第一步,通过这种策划对质量目标的实现及达到

对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过程的识别结果提供了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由总经理主持,管理者代表公司公司各相关

部门参与进行.

5.5职责、权限与沟通

职责和权限加以规定与沟通,才能对公司开展的质量活动实施有效的指挥、控制与协调,从而促进公司的质

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5.5.1职责和权限

公司的最高管理层、管理层的职责和权限分别如下:

5.5.1职责和权限

1)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和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在本手册3.2条款中予以规定。

其它与质量有关的验证、执行人员的职责与权限之规定列入《岗位职责说明书》:

为促进有效的质量管理,要公司部对各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沟通。

5.5.2管理者代表

最高管理者在本公司管理层中任命一名管理者代表,颁布任命书,无论该管理代表在其它方面的职责如何,其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和权限必须履行以下方面:

1)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

2)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包括改进的需求。

3)在整个组织促进客户要求意识的形成。

5.5.3部沟通

通过沟通促进公司各职能和层次间的信息交流、增进理解和提高从事质量活动的有效性

a)沟通的容: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涉及体系运行过程及管理许多方面,通过沟通促进过程输出的实现,提高过程的有效性.

b)沟通的方式:

根据沟通的容可以多种多样,如:

管理例会、周会,每天早会、公司部刊物等.沟通过程的建

立是否适宜,必须以是否促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为判定依据

C)本条详见《信息交流管理程序》•

5.6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是总经理为确保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达到规定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而对质量管理体系所进

行的系统评价•

5.6.1总则

本条提出了对管理评审活动的要求.

561.1管理评审由总经理主持,每年进行一次.当市场需求或本公司管理体制、公司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或发

生重大质量事故,顾客连续投诉以及总经理认为有必要时,可适时召开管理评审

5.6.1.2管理评审的目的和要求:

a)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

b)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充分性.

c)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有效性.

d)评价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及变更的需要

5.6.1.3保持管理评审记录,按《文件和记录管理程序》予以控制

5.6.2评审输入

评审输入是为管理评审提供充分和准确的信息,确保管理评审的有效实施,本条款规定了管理评审必须输入的

信息.

5.6.2.1管理评审必须输入的信息:

a)审核的结果(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审核)

b)顾客反馈,包括满意程度的测量结果以及与顾客沟通的结果等

c)过程业绩及产品符合性(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结果)

d)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状况.

e)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的落实情况和效果评价

f)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各种变更(外界环境的变化引起的体系的变更,公司自身的变化:

产品、工艺、公司

结构、财务状况等的变更导致体系的重大变更)

g)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h)改进的建议.

562.2管理评审输入信息的提供

各职能部门根据本部门的职责以及所主管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按管理评审必须输入的信息,以书面的形式(信

息必须具体、真实和准确)交管理者代表核定后提交管理评审

5.6.3评审输出

管理评审的输出是管理评审活动的结果,它将导致公司对质量管理体系、产品和过程及资源需求的持续改进,是

总经理对质量管理体系、经营方针方面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

563.1管理评审输出的容:

a)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决定和措施.通过管理评审对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

效性明确需要改进的方面,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b)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改进决定和措施.依据评审的输入,通过管理评审为增进顾客满意,明确了改进的方面

(包括产品的改进),提出了改进措施•

c)资源需求的决定和措施.针对公司外部环境的变化,公司现有资源的适宜性,以及因上述两方面改进引起的资源需求,当前和未来的资源需求所提出的措施

563.2管理评审的决定和措施的实施

文控中心将管理评审做出的决定和提出的措施编制成实施计划,计划中必须明确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间,经管理者

代表审定、总经理批准后以公司文件的形式发至各职能部门和单位.文控中心负责公司对其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

查.

5.6.4本条详见《管理评审管理程序》.

6.资源管理

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本章提出了资源提供的确定、提供维护的要求,同时也明确了资

源必须涉及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和满足顾客要求、增进顾客满意所需的资源

6.1资源提供

资源是公司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及过程而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必要条件.

6.1.1提供资源的确定,首先必须根据公司的宗旨、产品的特点和规模所需要的资源,确定哪些可以借用外部

资源(如产品外购)来获得,哪些必须自身具备

6.1.2为有效地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使产品符合要求,公司必须提供以下设施:

6.1.2.1按服务质量要求配置必要的设备、设施以便服务符合要求

6.1.2.2按提高服务质量出发配置必要的辅助管理、设施

6.1.2.3按提高产品档次出发逐步更新先进设备以替代员工劳动强度

6.1.2.4按提高员工要求逐步配置支援性服务设备.

6.2人力资源

对从事影响产品符合性工作的人员提出了必须胜任的要求和判定能力要求及其需考虑的因素

6.2.1总则

行政部必须根据质量管理体系各工作岗位、质量活动及规定的职责对人员能力的要求选择能够胜任的人员从事

该项工作.选择人员的能力可根据其受教育程度、接受的培训、具备的技能和工作的经验

6.2.2能力、培训和意识

通过培训和其它措施提高公司员工的能力,增强质量和顾客意识,使员工能满足所从事的质量工作对能力的要

求.

本条规定培训的围、培训的实施、培训有效性的评估和记录的保持

本过程的主管领导是总经理,主管职能部门是文控中心

6.221培训的围

所有从事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管理、执行和验证工作的人员都必须进行培训,通过培训获得所从事该项工作的

能力和技能.

6.2.2.2培训的实施

a)行政部根据各类人员从事影响产品符合性工作的能力和技能制定年度培训计划,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b)培训的容包括能力、技能和意识(增强质量和顾客意识)

c)培训的方法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培和外培,培包括讲课、讲座、技术交流、工作经验交流、技术竞赛等.

外培可选择人员外出培训,包括参加专业培训、参加短期培训班等

6.2.2.3培训效果的验证

通过考试和对工作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来验证培训的有效性及其效果,需持证上岗者,考试或考核合格后颁发上

岗证.

6.2.2.4保持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适当记录

6.2.2.5本条详见《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6.3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实现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