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中心小学手机带入校园规定及管理制度2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921070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中心小学手机带入校园规定及管理制度2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xx中心小学手机带入校园规定及管理制度2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xx中心小学手机带入校园规定及管理制度2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xx中心小学手机带入校园规定及管理制度2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xx中心小学手机带入校园规定及管理制度2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xx中心小学手机带入校园规定及管理制度2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中心小学手机带入校园规定及管理制度2篇.docx

《xx中心小学手机带入校园规定及管理制度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中心小学手机带入校园规定及管理制度2篇.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xx中心小学手机带入校园规定及管理制度2篇.docx

xx中心小学手机带入校园规定及管理制度2篇

xx小学学生手机带入校园申请制度(附申请表)

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学校在广泛征求师生及家长的意见,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一、携带制度

1、凡因特殊情况确需携带手机的,须由家长填写《申请书》,经班主任同意且汇报学校。

2、带入校园后将手机统一交班主任保管。

3、家长如有事和学生联系,可以和班主任或科任老师等打电话。

4、离校后学生到保管处统一签字并领取。

二、管理方式

发现学生违反本规定将手机带入教室,参照如下办法进行处理:

1、第一次发现携带手机未上交的学生,在学期末由班主任返还家长,并扣除所在班级纪律量化考核分3分。

2、第二次发现携带手机未上交的学生,给予通报批评处分,由教务处统一封存保管直至毕业返还,并扣除所在班级纪律量化考核分5分。

3、第三次发现携带手机未上交的学生,给予记大过和第二条处分,责令家长到校签订相关协议,并扣除所在班级纪律量化考核分10分。

4、藏匿手机而被其他学生举报的,经学校调查属实的视为私自携带手机,给予没收处分。

三、在执行本规定的过程中,不服从学校管理出现顶撞学校管理人员或藏匿不缴的,要从重从严处理。

 

本制度自即日起正式实施。

 

                                   xx小 学

                                    2021年6月5日

xx学校学生使用手机申请书

xxxx中学:

本人子、女(打√)__在贵校年级_班就读。

因等原因特向学校申请允许本人子女携带手机,并督促子女遵守《xx小学学生手机带入校园申请制度》,自己子女一经违反规定,学校或班主任可按规定处理上缴子女手机。

申请家长签名:

时间:

班主任意见与签名:

政教处签署意见:

xx小学学生手机管理办法规定

  手机作为一种通讯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部分孩子配备了智能手机、电话手表等电子产品。

但是,对于未成年学生来说,辨别是非能力差、自控能力弱、好奇心强、贪玩心大,在校期间使用智能手机弊大于利。

如不能正确使用智能手机将会严重占据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耗费学生学习的精力,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扰乱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针对以上学生拥有手机的种种不良影响和弊端,为了引导学生科学合理使用电子产品,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3号)文件精神,经学校研究决定,制定本规定。

具体内容如下:

  一、有限带入校园。

  学生原则上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

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未经允许,不可私自取回。

  二、家校沟通顺畅。

  家长如有急事,可以打班主任或科任老师的电话、或通过班级微信群由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代为传达;如果家长确实需要每天或经常与孩子联系,特别是寄宿生家长希望每天或经常联系孩子,了解孩子在校的生活和学习及表现情况的,可以通过生管群,请生管代为传达。

学生如需要联系家长,可借教师电话或者保安室固定电话进行联系。

  三、课堂远离手机。

  学校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教师应通过课堂板书方式给学生当面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学生单独利用手机完成作业,如有使用手机的要求需通知家长知晓并陪同学生一起完成,让学生的学习远离手机,不依赖手机。

  四、细化管理措施。

  学校的管理人员,包括领导、老师等,一旦发现学生携带和违规使用手机,一律收缴,收缴的手机交由班主任或生管统一封存,后并交由学生家长保管。

  校园内禁止学生携带和使用手机是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是防止学生玩物丧志,还校园一片纯净的天空!

学生手机进校申请书

尊敬的校领导:

我是年级班学生的家长。

现因为等特殊原因,特向贵校申请允许该生带手机回校,并承诺做到以下几点:

1.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手机使用管理制度并同意相关管理细则要求。

在校园内不使用手机,特殊或紧急情况一定按学校要求正当使用手机。

如果该生未遵守学校的规定不正当使用手机,愿意接受学校相关规定的处理。

2.手机带进校后,第一时间主动交给班主任保管,保证该生不把手机借给其他同学使用,否则,按照第一条进行相关处理。

3.手机在被学校或班主任保管期间因电池自燃等不可抗力而造成手机损坏,本人不追究学校或班主任所有赔偿责任。

特此申请,请予批准!

申请人(家长):

班主任签字:

教务处:

手机进校园申请制度管理办法

依照教育部“五项管理”有关精神,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学习的环境。

新学期开始,学校将严禁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

为此,特制定本规定。

请各年级各班宣传到位,严格执行本规定。

一、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危害

1.手机辐射危害学生健康。

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期,身体机能还未发育健全,手机辐射会危害学生发育,影响身体健康,造成理解力、反应力、记忆力的明显下降,使听觉受损,免疫功能失调。

2.手机中的不健康内容毒害大。

手机上网、QQ聊天、网络游戏、电子书等功能,以及不良短信,手机黄、赌、毒等,严重毒害青少年学生。

3.干扰学校的正常教学。

课堂上手机铃声、听音乐、收发短信等,均会扰乱教学秩序,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利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很轻易地作弊,败坏考风,中学生男女交往过密的帮凶,严重影响学业。

4.影响学生学习和休息。

学生深夜躲在被窝里玩手机,严重影响了自己和他人的休息,降低了学习效率。

5.危及学生的人身安全。

学生通过手机可以很便捷地引来社会闲散人员,容易滋生事端,引发安全隐患。

6.助长学生的攀比之风。

学生比手机好坏,助长攀比之风,滋生享乐思想。

二、管理办法

1.严禁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学生在校园内任何场所不得使用手机。

一经发现,所有行政干部、值班人员、班主任、任课老师等都有权收缴手机,收缴的手机统一交教导处保管,学年结束时由家长来校领取。

2.凡携带手机进校园者,一律给予严重警告纪律处分,经教育仍不改正者,学校将给予记过、记大过及以上处分。

老师在收缴手机的过程中,若学生不给予配合,老师可联系教导处,教导处德育工作人员有义务及时协助老师进行处理,学校将视情节轻重给予该生记过及以上处分。

3.各年级各班务必加强管理,将严禁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列入班规,由纪律委员负责监督本班学生遵守学校手机管理规定,一旦发现有人违反规定,立即报告班主任进行处理。

4.与学费减免、奖助学金、学生个人评优和班级考评相结合。

违反手机使用管理规定的,取消其所有资助和奖励资格,每人次扣除班级考评分5分(班主任积极配合,主动上报的除外)

5.学校设立手机管理举报电话,举报一经查实,每人次扣除班级考评分5分(班主任积极教育整改的除外)

6.收缴的手机的领取程序。

学年结束时由学生本人写出申请书(500字以上),班主任提出意见,经教导主任签字同意后,由学生家长来校领取。

三、家长与学生联系方式

原则上不允许学生将手机带入学校,如果家长确实需要与孩子联系,一是可以与孩子的班主任或任课教师联系,二是可以向学校提出在校使用手机的书面申请。

学生手机进校申请表

尊敬的校领导:

您好!

本人是_______年级______班_________学生家长_________,已经仔细阅读了学校有关带手机入校的规定,现因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为便于与家庭联系,特申请携带手机进校园。

保证遵守学校的以下规定:

1、进校门后主动关机,放学出校后方可开机,手机在校时交由班主任保管。

2、如遇特殊情况需向班主任说明情况后可以申请使用手机,使用后必须关机,然后交给班主任保管。

3、校园内不拿出手机玩耍,不在同学间交流手机信息,影响学风。

4、如该生违反学校规定违规使用手机,愿意接受学校规定处分。

申请人签名:

家长签名:

申请时间:

______年_____月____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