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同步课时练习及答案汇编.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925311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236 大小: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同步课时练习及答案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6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同步课时练习及答案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6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同步课时练习及答案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6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同步课时练习及答案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6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同步课时练习及答案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6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同步课时练习及答案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6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同步课时练习及答案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6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同步课时练习及答案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6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同步课时练习及答案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6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同步课时练习及答案汇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6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同步课时练习及答案汇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6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同步课时练习及答案汇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6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同步课时练习及答案汇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6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同步课时练习及答案汇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6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同步课时练习及答案汇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6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同步课时练习及答案汇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6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同步课时练习及答案汇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6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同步课时练习及答案汇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6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同步课时练习及答案汇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6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同步课时练习及答案汇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6页
亲,该文档总共2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同步课时练习及答案汇编.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同步课时练习及答案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同步课时练习及答案汇编.docx(2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同步课时练习及答案汇编.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同步课时练习及答案汇编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同步练习及单元测试

第1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2节燃烧热能源

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检测及试题解析

第1章单元复习

第1章单元测试

第3节化学平衡

第4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单元检测及试题解析

第2章单元复习

第2章单元测试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3章单元复习

第3章单元测试

第3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单元检测及试题解析

第3章第1节弱电解质的电离

第3章第2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3章第3节盐类的水解

第3章第4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第4章电化学基础单元检测及试题解析

第4章第1节原电池

第4章第2节化学电源

第4章第3节电解池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综合检测

高二化学选修4同步练习

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一.教学内容: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二.重点、难点

1.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

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其微观原因;

3.正确认识、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三.具体内容

(一)绪言

1.选修4的基本结构和地位、与必修的关系

2.关于“化学暖炉”、“热敷袋”的构造和发热原理

3.举出人们利用化学反应的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变例子

(二)焓变和反应热

1.为什么化学反应过程中会有能量的变化?

2.反应热的定义

3.反应热产生的原因

4.反应热的表示

5.有效碰撞

6.活化分子

7.

活化能

8.催化剂

(三)热化学方程式

1.定义

2.表示意义

3.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的区别

4.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应注意的问题

(四)实验: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典型例题】

[例1

]已知在25℃、101kPa下,1gC8H18(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0kJ的热量。

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8H18(l)+25/2O2(g)=8CO2(g

)+9H2O(g)△H=-48.40kJ·mol-1

B.C8H18(l)+25/2O2(g)=8CO2(g)+9H2O(l)△H=-5518kJ·mol-1

C.C8H18(l)+25/2O2(g)=8CO2(g)+9H2O△H=+5518kJ·mol-1

D.C8H18(l)+25/2O2(g)=8CO2(g)+9H2O(l)△H=-48.40kJ·mol-1

答案:

B

解析:

掌握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注意事项。

[例2]0.3mol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O2中燃烧,生成固态B2O3和液态水,放出649.5kJ的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又知:

H2O(l)=H2O(g)△H=+44kJ·mol-1,则11.2L(标准状况下)B2H6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kJ。

答案:

B2H6(g)+3O2(g)=B2O3(s)+3H2O(l)△H=-2165kJ·mol-1;1016.5。

解析:

考察反应热的计算和两个热量变化过程的分析。

[

例3]已知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室温下将1mol无水硫酸铜制成溶液时放出的热量为Q1。

又知胆矾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uSO4·5H2O(s)=CuSO4(s)+5H2O(l)

△H=+Q2kJ·mol-1,则Q1和Q2的关系为()

A.Q1<Q2B.Q1>Q2C.Q1=Q2D.无法确定

答案:

A

解析:

掌握含有结晶水的物质的特点。

[例4]根据下表的数据,求H2(g)+Cl2(g)=2HCl(g)的反应热。

物质

H2

Cl2

HCl

键能/(kJ·mol-1)

436

243

431

答案:

-183kJ·mol-1

解析:

掌握键能和反应热计算的关系。

[例5]已知CH4(g)+2O2(g)==CO2(g)+2H2O(l);ΔH=-Q1kJ·mol-1,

=2H2O(g);△H2=-Q2kJ·

=2H2O(l);△H3=-Q3kJ·

常温下,取体积比4:

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答案:

0.4Q1+0.05Q3

解析:

根据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比例关系进行换算。

[例6]实验中不能直接测出由石墨和氢气生成甲烷反应的反应热,但可测出CH4、石墨和H2的燃烧热。

试求出石墨生成甲烷的反应热。

已知

CH4(g)+2O2(g)=CO2(g)+2H2O(l)△H1=-890.5kJ·mol-1;

C(石墨)+O2(g)=CO2(g)△H2=-393.5kJ·mol-1;

H2(g)+1/2O2(g)=H2O(l)△H3=-285.8kJ·mol-1。

求:

C(石墨)+2H2(g)=CH4(g)△H4

答案:

-74.6kJ·mol-1

解析:

学习根据间接的反应判断总反应的反应热。

[例7]已知25℃、101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石墨,s)+O2(g)=CO2(g)△H=-393.51kJ·mol-1;

C(金刚石,s)+O2(g)=CO2(g)△H=-395.41kJ·mol-1。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

B.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

C.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

D.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

答案:

A

解析:

学会根据热化学方程式比较不同物质的转化和稳定性。

[例8]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①C(s)+O2(g)=CO2(g)△H1;C(s)+1/2O2(g)=CO(

g)△H2;

②S(s)+O2(g)=SO2(g)△H3;S(g)+O2(g)=SO2(g)△H4;

③H2(g)+1/2O2(g)=H2O(l)△H5;2H2(g)+O2(g)=2H2O(l)△H6;

④CaCO3(s)=CaO(s)+CO2(g)△H7;CaO(s)+H2O=Ca(OH)2(s)△H8

A.①B.④C.②③④D.①②③

答案:

C

解析:

考察对于△H的基本理解和比较。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

45分钟)

1.下列反应不是放热反应的是()

A.生石灰与水反应B.木炭的燃烧反应

C.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D.水蒸气液化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能发生反应

C.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D.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如常温、加热等)也能发生反应

3.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Y的能量一定高于N

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4.今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

H2(g)+1/2O2(g)=H2O(g);ΔH=aKJ·mol-1,

H2(g)+1/2O2(g)=H2O(l);ΔH==bkJ·mol-1,

2H2(g)+O2(g)=2H2O(l);ΔH==ckJ·mol-1,

关于它们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吸热反应B.a、b和c均为正值

C.a==bD.2b==c

5.1g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需吸收10.94KJ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化分子碰撞即发生化学反应。

B.某一反应的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是个定值。

C.升高温度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原因是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碰撞

次数。

D.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

7.已知充分燃烧ag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C2H2(g)+5O2(g)=4CO2(g)+2H2O(l);ΔH=-2bkJ/mol

B.C2H2(g)+5/2O2(g)=2CO2(g)+H2O(l);ΔH=2bkJ/mol

C.2C2H2(g)+5O2(g)=4CO2(g)+2H2O(l);ΔH=-4bkJ/mol

D.2C2H2(g)+5O2(g)=4CO2(g)+2H2O(l);ΔH=bkJ/mol

8.已知:

欲得到相同的热量,需分别燃烧固体碳和氢气的质量比约为

A.2:

3.25B.12:

3.25C.1:

1D.393.5:

241.8

9.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H2(g)+1/2O2(g)=H2O(l);△H=-285.8kJ/mol

CO(g)+1/2O2(g)=CO2(g);△H=-283.0kJ/mol

C8H18(l)+25/2O2(g)=8CO2(g)+9H2O(l);△H=-5518kJ/mol

CH4(g)+2O2(g)=CO2(g)+2H2O(l);△H=-89.3kJ/mol

相同质量的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

A.H2(g)B.CO(g)C.C8H18(l)D.CH4(g)

10.已知在1×105Pa、298K条件下,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H2O(g)=2H2(g)+O2(g)△H=+242kJ/mol

B.2H2(g)+O2(g)=2H2O(l)△H=-484kJ/mol

C.H2(g)+1/2O2(g)=2H2O(g)△H=+242kJ/mol

D.2H2(g)+O2(g)=2H2O(g)△H=+484kJ/mol

11.已知单质铁和硫粉反应时需用酒精灯加热反应方能发生,但在铁粉和硫粉开始化合后把酒精灯撤去,反应仍可进行完全。

则此反应为____反应。

(填“吸热”“放热”)原因是________。

12.已知:

(1)H2(g)+1/2O2(g)=H2O(g)△H1=akJ/mol

(2)2H2(g)+O2(g)=2H2O(g)△H2=bkJ/mol

(3)H2(g)+1/2O2(g)=H2O(l)△H3=ckJ/mol

(4)2H2(g)+O2(g)=2H2O(l)△H4=dkJ/mol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a<c<0B.b>d>0C.2a=b<0D.2c=d>0

【试

题答案】

1.D2.CD3.C4.D

5.C(S)+H2O(g)==CO(g)+H2(g)ΔH=+131.28kJ·

6.D7.C8.B9.D10.A

11.放热;反应开始后,不加热也可进行完全,说明此反应是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足以维持反应继续进行。

12.C

【试题解析】

1.考察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都是化学变化。

2.燃烧需要先加热至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但是放热反应;铁生锈的缓慢氧化是放热反应,但是在常温下进行;生成物的能量总和减去反应物的能量总和所得为反应热;吸热反应如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在常温下进行,而碳和二氧化碳的吸热反应需要在高温的情况下进行。

3.放热反应的本质是反应物的总能量

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放热。

4.氢气的燃烧,均为放热反应,反应热为负值,而生成物状态不同,放出的热量不同,应该是等物质的量的氢气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比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多,因为气态水的能量高,而反

应热和物质的量成正比,所以选择D。

5.将1g碳换算成1mol碳计算其反应热的数值。

6.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才会发生化学变化;还要看条件,条件的改变,活化分子的数量也会改变;是增加了活化分子的有效碰撞。

7.根据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反应热与其成正比4倍,而乙炔燃烧是放热反应,所以为负值。

8.由题意可列得

方程

答案:

B

9.把反应热分别除所需可燃物的质量所得的值小的即为所得。

10.根据生成水蒸气所以水为气体,则排除B,因为氢气燃烧是放热反应,所以氢气为反应物的反应热应为负值,所以选A,反向为正值。

12.根据

(1)和

(2)所有物质的状态相同,物质的量为2倍关系,所以2a=b,

而燃烧是放热反应,所以反应热为负值。

2011-2012学年高二化学选修4(人教版)同步练习第一章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一.教学内容:

燃烧热和能源

二.重点、难点:

1.理解燃烧热的概念

2.掌握有关燃烧热的计算

三.具体内容:

(一)燃烧热

1.概念

2.注意事项

3.表示意义

4.有关燃烧热的计算

(二)能源

1.能源

2.能源的分类

3.解决能源危机的方法

4.如何提高煤的燃烧效率

【典型例题】

[例1]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Q,它所生成的CO2用过量的饱和石灰水完全吸收可得100gCaCO3沉淀。

则完全燃烧1mol无水乙醇时放出的热量是()

A.0.5QB.QC.2QD.5Q

答案:

C

解析:

考察对于燃烧热概念的准确理解。

[例2]把煤作为燃料可通过下列两种途径获得热量:

途径1:

直接燃烧:

C(s)+O2(g)

CO2(g)(放热Q1kJ)

途径2:

先制成水煤气,再燃烧水煤气:

C(s)+H2O(g)=CO(g)+H2(g)(吸热Q2kJ);2CO(g)+O2(g)

2CO2(g);2H2(g)+O2(g)

2H2O(g),后两个反应共放热Q3kJ。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途径1放出的总热量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途径2放出的总热量。

(2)在制水煤气的反应里,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___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同上),因此在反应时,反应物就需要___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其反应的条件为_____。

(3)简述煤通过途径2作为燃料的意义。

答案:

等于;小于;吸收;高温;固体煤经过处理变成气体燃料后,不仅在燃烧时减少SO2和烟尘对大气造成污染,而且燃烧效率高,也便于输送。

解析:

了解煤的利用和提高使用效率、减少污染的方法。

[例3]燃烧6g碳全部生成气体时放出的热量,如果全部被水吸收,可使1kg水由20℃升高到67℃,水的比热容为4.2kJ·(kg·℃)-1,求碳的燃烧热?

答案:

394.8kJ·mol-1

解析:

掌握有关燃烧热的计算。

[例4]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B.由C(石墨)=C(金刚石);△H=+1.90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

2H2(g)+O2(g)=2H2O(l)△H=-285.8kJ·mol-1

D

.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kJ·mol-1,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

答案:

D

解析:

考察燃烧热和中和热的知识判断。

[例5]下表中的数据是破坏1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kJ):

物质

Cl2

Br2

I2

H2

HCl

HI

HBr

键能(kJ·mol-1)

243

193

151

436

431

298

366

(1)以上物质的单质中本身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_____;

(2)以上物质的氢化物中最不稳定的是_____;

(3)X2+H2=2H

X(X代表Cl、Br、I)的反应是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4)相同条件下,X2分别与氢气反应,当消耗等物质的量的氢气时,放出的热

量最多的是______;

(5)无上表中的数据,你能正确回答出(4)吗?

____,你的依据是________。

答案:

H2;HI;放热;Cl2;能;生成物越稳定,放出的热量越多,在HX中HCl最稳定。

解析:

将反应热的知识和非金属的知识相联系。

[例6]依据实验数据,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18g葡萄糖与适量O2(g)反应,生成CO2(g)和H2O(l),放出280.4kJ热量:

____________

(2)2.3g某液态有机物和一定量的氧气混合点燃,恰好完全燃烧,生成2.7g水和2.24LCO2(标准状况)并放出68.35kJ热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6H12O6(s)+6O2(g)=6H2O(l)+6CO2(g)△H=-2804kJ·mol-1

(2)C2H6O(l)+3O2(g)→3H2O(l)+2CO2(g)△H=-1367kJ·mol-1

解析:

考察物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例7]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3OH(g)+H2O(g)=CO2(g)+3H2(g)

;△H=+49.0kJ·mol-1

②CH3OH(g)+1/2O2(g)=CO2(g)+2H2(g);△H=-192.9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

3OH的燃烧热为192.9kJ·mol-1

B.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

C.CH3OH转变成H2的

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D.根据②推知反应

CH3OH(l)+1/2O2(g)=CO2(g)+2H2(g)的△H>—192.9kJ·mol-1

答案:

D

解析:

利用反应热进行比较。

[例8]葡萄糖是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

葡萄糖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6H12O6(s)+6O2(g)=6H2O(l)+6CO2(g)△H=-2800kJ·mol-1。

葡萄糖在人体组织中氧化的热化学方程式与它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相同。

计算:

(1)100g葡萄糖在人体完全氧化时所产生的热量为____。

(2)人的体温一般要保持在36.5℃,低于此温度则要“打寒颤”,并靠消耗葡萄糖释放出的能量来维持体温,与此同时有一部分能量转化为ATP。

若形成1molATP需消耗10.75g葡萄糖,则“打寒颤”时会有___%的能量转化为热量。

答案:

1557kJ;55

解析:

用热量的知识和人体的实际生理活动相结合。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

60分钟)

1.下列选项中说明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的是()

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③乙醇是一种再生能源;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石燃料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充分燃烧

B.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能产生污染环境的CO、SO2等有害气体

C.直接燃烧煤不如将煤进行深加工后再燃烧的效果好

D.固体煤变为气体燃料后,燃烧效率将更低

3.氢气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能源物质,以水为原料大量制取氢气的最理想的途径是()

A.利用太阳能直接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B.以焦炭和水制取水煤气后分离出氢气

C.用Fe跟HCl反应放出氢气

D.由热电站提供电力电解水产生氢气

4.在相同条件下,燃烧时对大气污染程度最小的燃料是()

A.液化气B.煤油C.煤饼D.木柴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能是二级能源B.水力是二级能源

C.天然气是一级能源D.水煤气是一级能源

6.关于用水制取二级能源H2,以下研究方向中不正确的是()

A.构成水的氢和氧是可以燃烧的物质,因此,可研究在水不分解的情况下,使氢成为二级能源

B.设法

将太阳能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生H2

C.寻找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H2,同时释放能量

D.寻找特殊的化学物质,用于开发廉价能源,以分解水制取H2

7.依据实验数据,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1molC2H4(g)与适量O2(

g)反应,生成CO2(g)和H2O(l),

放出1411kJ热量:

____________

(2)2molAl(s)与适量O2(g)反应,生成Al2O3(s),放出1669.8kJ热量:

____________

8.科学家研究南极冰芯样本后发现,工业革命前的65万年间,地球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稳定,CO2含量一直处在180—289ppm之间,CH4含量在320

—720ppb之间。

现在大气中的CO2和CH4含量分别高达380ppm和1700ppb,导致温室气体含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①以煤为能源的机器的广泛使用;②以石油为能源的机器的广泛使用;③以原子能为能源的核工业的发展;④以风能、太阳能为能源的新兴工业的发展

9.石油是一种重要能源,人类正面临着石油短缺、油价上涨的困惑。

以下解决能源问题的方法不当的是()

A.用木材作燃料B.用液氢替代汽油

C.开发风能D.开发地热能

10.1.00L1.00mol/LH2SO4溶液与2.00L1.00mol/LNaO

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kJ的热量,该反应的中和热数值为___

_,表示其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1.已知:

(1)Zn(s)+1/2O2(g)==ZnO(s),ΔH=-348.3kJ/mol

        

(2)2Ag(s)+1/2O2(g)==Ag2O(s),ΔH=-31.0kJ/mol

则Zn(s)+Ag2O(s)==ZnO(s)+2Ag(s)的ΔH等于

A.-317.3kJ/mol       B.-379.3kJ/mol       C.-332.8kJ/mol  D.317.3kJ/mol

12.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已知:

①Sn(s、白)+2HCl(aq)=SnCl2(aq)+H2(g)△H1

②Sn(s、灰)+2HCl(aq)=SnCl2(aq)+H2(g)△H2

③Sn(s、灰)

Sn(s、白)△H3=+2.1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1>△H2

B.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

C.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锡制器皿长期处于低于13.2℃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

【试题答案】

1.D2.AD3.A4.A5.AC6.AC

7.

(1)C2H4(g)+3O2(g)=2H2O(l)+2CO2(g)△H=-14

11kJ·mol-1

(2)2Al(s)+3/2O2(g)=Al2O3(s)△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