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全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928101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54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整理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整理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整理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整理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整理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全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整理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全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整理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全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整理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全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整理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全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整理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全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整理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全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整理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全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整理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全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整理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全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整理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全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整理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全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整理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全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整理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全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整理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全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全册.docx

《整理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全册.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整理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全册.docx

整理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全册

条线领导

备课人

崔淑玲

使用时间

导学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学习目标:

1、能说出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2、能举例说明并掌握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3、知道调查的一般方法,并学会做调查记录。

4、掌握生物圈的范围。

5、知道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学习过程

自学指导一

★1、生物的特征。

2、调查的一般步骤:

3、调查校园生物种类的具体步骤:

 

★4、对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分类:

自学指导二

★1、生物圈的范围。

 

2、思考:

生物圈中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是截然分开的吗?

说明你的理由。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哪些基本条件。

 

导学案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学习目标

1、掌握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即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2、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3、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及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4、知道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掌握常见的生态系统的特点。

学习过程

自学指导一:

环境与生物的关系

★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另一类是。

(2)生物因素是指。

(3)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关系是,此外还有、。

(4)在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探究可以分为六个环节,分别为、

、、、、。

在两种实验环境的中央分别放置的鼠妇,此实验为。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和。

(2)生物对环境是有影响的,常见实例:

等。

(3)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生物也在不断,适应环境。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

★自学指导二:

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

例如:

、、、等。

2、生态系统的组成:

3、食物链与食物网

食物链概念:

食物网概念: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的的。

自学指导三: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

生态系统的类型

特点

较湿润地区,生物种类较多。

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有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

分布在干旱地区,生物种类较少,缺少高大植物

由海洋和海洋生物组成,动物种类较多,植物多为微小的浮游生物

有河流、湖泊或池塘等淡水水域和淡水生物组成

多水或过湿条件下形成,例如沼泽。

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

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动植物种类较少

消费者主要是人,而不是野生动物,生物种类和数量较少

2、自然生态系统:

生物在中形成的各种生态系统,包括陆地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和介于两者之间的。

3、人工生态系统:

在人工改造或建造的环境中形成的生态系统,以农田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为主。

4、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条线领导

备课人

崔淑玲

使用时间

导学案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

学习目标

1、认识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并且掌握使用显微镜的规范操作。

2、掌握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并能够熟练的制作临时装片。

3、掌握植物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学会画细胞结构图。

4、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学习指导

自学指导一:

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

★1、据图填写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

 

★2、显微镜的使用

(1)取镜与安放:

右手握住,左手托住,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cm处略偏左。

(2)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3)对光:

转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使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光线太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

(4)观察:

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夹住,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沿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下降,眼睛要看着物镜,以免压坏玻片标本。

沿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眼睛要看着目镜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在略微转动,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5)整理。

3、显微镜的有关使用方法。

(1)使用显微镜的低倍镜和高倍镜的规律特点:

比较

观察到的细胞数目

细胞体积

物镜与标本的距离

视野明暗

低倍镜

高倍镜

(2)显微镜下污点判断的方法:

由于五点可能存在于目镜、物镜和玻片标本三个部位,若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随着移动,说明污点在玻片标本上;若转动目镜污点随着转动,说明污点在目镜上;换一个物镜污点消失,说明污点在物镜上。

(3)显微镜下将细胞移到视野中央的技巧:

因为显微镜视野的局限性,所以需要将要观察的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所以物像在哪一方就应向哪一方移动,如物像在左上方就应向左上方移动玻片,物像在右下方就应向右下方移动玻片。

(4)外形上区分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方法:

物镜的放大倍数与长度成正比,即低倍物镜镜头短,高倍物镜镜头长;目镜的放大倍数与长度成反比,即低倍目镜镜头长,高倍目镜镜头短。

(5)低倍镜换成高倍镜的操作技巧:

先将所要观察的目标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将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由于换成高倍镜后视野变暗,所以应调节遮光器换用大光圈,选用凹面反光镜,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即可。

★(6)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与放大倍数的乘积。

★(7)成像特点:

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是。

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变,看到的物像变,视野中细胞的数目变。

自学指导二:

观察植物细胞

★1、玻片标本的类型:

根据制作方法分为:

(1)﹣﹣﹣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

(2)﹣﹣﹣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

(3)﹣﹣﹣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

根据保存时间分为和。

★2、植物临时玻片的制作

(1)玻片标本的制作需要(托载标本的玻璃片)和(覆盖标本的玻璃片)。

(2)制作过程:

①擦---用洁净的纱布把和擦拭干净。

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③撕----用镊子在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

④展----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中,用镊子把它展平。

⑤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实验)。

⑥染----把一滴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

⑦吸----用吸水纸再盖拨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3、植物细胞的结构

 

控制物质进出和保护作用。

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

植物体:

储存遗传物质,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细胞: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是细胞呼吸作用场所

:

具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内有细胞液,储存糖分、色素等多种物质

自学指导三、观察动物细胞

★1、动物(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标本的制作

①擦---用洁净的纱布把和擦拭干净。

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③漱---用蒸馏水漱口。

④刮----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

⑤涂----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中涂抹几下。

⑥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实验)。

⑦染----把一滴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

⑧吸----用吸水纸再盖拨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2、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

控制物质进出和保护作用。

动物体细胞质:

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

细胞细胞核:

储存遗传物质,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线粒体: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是细胞呼吸作用场所。

★3、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相同点是: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质中都有线粒体等;

不同点是:

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外有细胞壁,细胞质中有液泡和叶绿体等,动物细胞则没有。

植物细胞的细胞质中有两个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和线粒体;

动物细胞的细胞质中有一个能量转换器:

线粒体。

条线领导

备课人

崔淑玲

使用时间

导学案

第二章细胞的生活

学习目标

1、知道细胞中含有的物质,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以及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

2、掌握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遗传信息库,说出染色体、DNA与遗传信息之间的关系。

3、掌握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及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4、知道细胞分裂与细胞生长的关系。

学习指导

自学指导一: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1、水和蔗糖,以及许多其他物质都是由组成的,分子是由组成的,是比更小的微粒。

★2、细胞中的物质

细胞中有很多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子比较小的,一般不含碳,称为,例如:

、、等。

一类是分子比较大的,一般含有碳,称为,例如:

、、和。

★3、细胞膜的功能是,能够让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同时将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4、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

(1)叶绿体:

将光能转变为,并储存在它所制造的内。

(2)线粒体:

使与氧结合,转变成,并释放,供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所需。

(3)因此,和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自学指导二: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1、DNA:

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种叫做DNA的有机物,DNA主要存在于中,它的结构像。

2、染色体:

(1)组成:

染色体是由和组成的。

(2)特点:

容易被染成深色的物质。

每一种生物体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是的。

染色体数量的恒定对生物体正常的生活和传种接代都是非常重要。

3、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1)文字描述:

细胞核中含有多条,染色体有DNA和蛋白质组成。

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含有一定数量的片段,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2)染色体、DNA、基因与细胞核之间的包含关系。

 

4、细胞是、和的统一体。

细胞的生活需要和。

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能够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能够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为细胞的生活提供动力。

细胞的控制中心为

细胞核中有,染色体中有,DNA上有。

这些信息其实就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

自学指导三: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细胞的生长:

、新产生的细胞体积都很小,通过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吸取,并且转变成自身的物质,逐渐增大,这就是。

★2、分裂过程: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分裂时,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

★3、染色体的变化:

分裂时,先复制后一分为二,形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的和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的和也相同。

由于染色体内有遗传物质DNA,因此,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有的是一样的。

4、细胞分裂的意义:

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繁殖,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分裂不仅与繁殖新个体有关,而且能促使新个体由小长大,使生物体不断更新衰老死亡的细胞,从而保证生物体质正常生命活动。

 

第三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第四章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

学习目标

1、了解组织的概念,知道构成动植物的组织是由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形成的,并且能够识别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和构成植物体的四种主要组织。

2、能够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3、能够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4、通过观察草履虫的取食、运动行为,能够利用事实说明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也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5、能够举例说明单细胞生物和我们人类的关系,养成珍惜生命,爱护生命的情感。

6、能够识别各种病毒,并掌握病毒的特点和结构组成,明确病毒是生物。

7、知道病毒与人类的关系,认同利用病毒可以为人类造福。

学习指导

自学指导一:

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1、细胞的分化

(1)概念:

在生物体过程中,一些失去分裂能力的细胞,在、

和上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细胞,这一过程叫做。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组织。

(2)特点:

①---贯穿于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在胚胎期达到最大程度。

②---一般来说,分化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性状,直到死亡。

③---生物界普遍存在,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

★2、组织:

由许多相似,、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叫做。

★3、人和动物的基本组织

人和动物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了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基本组织。

主要结构特征

主要分布位置

功能

举例

组织

细胞排列紧密

细胞间质少

体表或体内管腔的内表面

保护、分泌

皮肤上皮

小肠上皮气管内表面

组织

细胞间质发达

广泛分布于全身各处

支持、连接

保护、营养`

骨、韧带

脂肪、血液等

组织

主要由肌细胞构成

附着在骨骼上

心脏及内脏器官

收缩、舒张的功能

骨骼肌、心肌

平滑肌

组织

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

脑、脊髓以及神经中

接受剌激

产生和传导兴奋

脑、脊髓

★4、器官:

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

例如:

大脑主要由和

构成,胃由、、和构成。

此外心脏、眼、耳、肺、肝、肾、甲状腺、唾液腺等都是器官。

★5、系统

(1)概念: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2)高等动物和人体有系统、系统、系统、系统、系统、系统、系统、系统等八大系统。

★6、动物体(人体)结构层次:

—→—→—→—→动物(人)体

(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1、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器官(根、茎、叶)和器官(花、果实、种子)。

★2、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细胞结构特征

功能

举例

分生组织

细胞小、细胞壁薄

细胞核大、细胞质黏稠

具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

茎尖和根尖

茎的形成层、芽等

保护组织

细胞壁厚

细胞排列紧密

减少植物失去水分

防止病毒及微生物的侵入

能控制植物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洋葱表皮、果皮

叶的上下表皮

营养组织

细胞壁薄、液泡大

储存营养物质、制造有机物

叶肉、果肉

输导组织

细胞壁厚、细胞上下连接

横壁消失,或有筛孔

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

输导有机物的筛管

叶脉、桔瓢上的丝络

甘蔗茎上的丝

★3、对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宏大到微细可以这样描述:

植物体是由组成的。

每一种器官都是由几种不同的构成的。

每一种组织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联合在一起形成的。

植物体是由一定的的。

而按照微细到宏大的顺序描述为: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自学指导二:

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1、生物圈中有很多肉眼很难看见的生物,他们的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称为。

常见的单细胞生物有、、、、。

大多数单细胞生物生活在环境中。

 

★★2、草履虫的结构和生活:

 

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1)有利方面:

多数单细胞生物是的组成部分,是鱼类的天然饵料。

草履虫还对有一定的作用。

(2)有害方面:

如、等人体内寄生虫危害人体健康;海水中的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可造成。

自学指导三:

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

1、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并需生活在其他生物的。

★2、病毒的分类:

根据它们寄生的细胞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三大类:

一类是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如。

一类是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如。

一类是专门寄生在细菌内的,也叫,如。

★3、病毒的结构和生活

(1)、病毒的结构简单,是由和组成的。

没有细胞结构。

(2)、病毒只能寄生在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就是它的繁殖。

新生成的病毒又可以感染其他活细胞。

病毒离开了活细胞会变成结晶体。

一有机会侵入活细胞就会重新开始生命活动。

★4、常见的病毒结构示意图

5、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1)有害方面:

病毒靠生活,给人类、饲养动物、栽培植物带来了极大危害。

如:

流行性感冒、肝炎、艾滋病、口蹄疫、鸡瘟都是由病毒引起的。

(2)有益方面:

疫苗预防疾病。

疫苗是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的或无毒的病毒。

 

条线领导

备课人

崔淑玲

使用时间

导学案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学习目标

1、掌握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结构特点、生活环境。

2、知道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3、能够准确的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并知道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4、知道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学习指导

(★:

表示重点;★★表示高频考点)

自学指导一: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材78-82页)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比较

代表植物

生活环境

形态结构

繁殖方式

与人类的关系

释放氧、

做鱼饵

制碘酒、褐藻胶、琼脂

食用等

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形成煤

药用、食用

作绿肥和饲料(满江红)

注意:

1、藻类植物的整个身体都浸没在水中,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都能进行,没有专门的吸收营养、运输养料或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

2、苔藓植物一般都有茎和叶,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

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浸入叶细胞,是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

因此苔藓植物可以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3、蕨类植物的根、茎、叶中有专门的输导组织,叶片下表面的褐色隆起里面,还有大量的孢子。

孢子成熟以后,就从叶表面散发出来,落在温暖潮湿的地方,就会萌发和生长。

★★自学指导二:

种子植物(教材83-88页)

1、种子的结构:

种子由种皮和组成。

胚由、、、

四部分组成,有的种子还有。

或中还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2、分类:

种子植物分为(种子是的,种子外面无保护)和(种子外面有果皮,种子被包在中)。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比较

代表植物

生活环境

形态结构

繁殖方式

与人类的关系

裸子

植物

木材、防风、保水、食用等

被子

植物

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

注意: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虽然都是种子植物,但二者的组成器官略有不同。

3、被子植物分为和。

比较内容

双子叶植物种子(花生种子)

单子叶植物种子(玉米种子)

子叶数

胚乳

营养物质

贮藏部位

子叶功能

相同点

4、从藻类植物到被子植物,它们在生活环境上逐渐由向发展,从形态结构上逐渐由到,从进化上看由低等到。

 

条线领导

备课人

崔淑玲

使用时间

导学案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学习目标:

1、掌握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并且能够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2、能够描述幼根的生长和枝条发育的过程。

3、知道植株的生长需要一定的营养物质,并了解无机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4、掌握花的结构,并且能够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5、知道并掌握果实和种子形成。

学习指导

(★:

表示重点;★★表示高频考点)

★★自学指导一:

种子的萌发(教材90-94页)

1、种子结构

 

 

菜豆种子的结构玉米种子的结构

 

2、种子萌发条件

(1)环境条件:

、、三者缺一不可。

(2)自身条件:

种子是、、。

3、种子萌发的过程:

首先要,子叶或胚乳中的转运给、

、。

先发育,突破种皮,形成。

伸长(下部伸长时,子叶出土,上部伸长时子叶留土,)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

胚芽发育成和。

最后子叶(无胚乳时)萎缩,或胚乳萎缩。

自学指导二:

植株的生长(教材96-99)

(根毛区):

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1、根尖的结构:

根生长最快的部位,下部细胞较小,越往上细胞越大。

(生长区):

细胞分裂能力强,产生新细胞。

保护作用

 

★★2、根的伸长一方面要靠,另一方面要靠

★3、枝条是由发育成的。

(1)、生长点:

分裂分化产生新的芽结构,使芽轴不断伸长。

(2)、叶原基:

将来发育成。

(3)、幼叶:

将来发育成。

(4)、芽轴:

将来发育为。

(5)、芽原基:

将来发育成。

芽的结构示意图

4、芽中也有。

芽在发育时,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它是由幼嫩的、和组成的,枝条上的芽又能发育成新的枝条。

★★5、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和。

根向下生长,从土壤中吸收,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和的无机盐。

其他还需如含镁、铁、锌、锰、硫、硼等的无机盐。

茎向上生长,并长出绿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

6、三类无机盐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

无机盐种类

缺乏时的表现

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

含氮

植株矮小瘦弱,

叶片发黄,严重时叶脉呈淡棕色

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使枝叶长得繁茂

含磷

植株特别矮小,

叶片呈暗绿色,并出现紫色

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

使果实、种子的成熟提早

含钾

茎秆软弱,容易倒伏,

叶片边缘和尖端呈褐色,并逐渐焦枯

使茎秆健壮

促进淀粉的形成和运输

6、无土栽培:

根据植物生活需要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营养液,用营养液来栽培植物,这就是无土栽培。

优点:

可种植出无污染的粮食,产量高。

自学指导三:

开花和结果(教材101-104页)

★1、花的结构

(1)、花的结构。

 

(2)、花的类型:

两性花:

一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如郁金香和月季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