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整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9377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岭南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整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岭南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整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岭南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整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岭南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整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岭南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整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岭南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整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岭南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整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岭南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整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岭南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整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岭南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整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岭南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整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岭南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整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岭南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整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岭南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整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岭南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整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岭南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整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岭南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整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岭南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整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岭南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整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岭南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整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岭南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整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岭南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整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岭南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整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岭南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整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1、热爱平凡的劳动,尊重劳动者,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做一个新型的劳动者。

(接受)

2、临摹自己看到的人们劳动时的各种动态,记录生活,反映生活,歌颂劳动的伟大。

(了解)

3、在临摹劳动中的人物动态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思维能力、表现能力,投身生活,反映生活,提高绘画造型能力。

(练习)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投入生活,用速写来记录人们劳动时特有的姿态,直接反映生活,是一种表现性的速写。

教学难点:

动态表现。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课前准备:

教师:

放大书中的范画,收集画家反映劳动的速写。

学生:

速写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

(一)上课,师生问好,揭示课题—《绘画作品中的劳动者》,教师作启发性谈话:

5分钟

1、请同学模仿书中的劳动形状

变换双足的站立位置……使新的人物形象与原作有别。

2、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全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速写的强烈兴趣。

在教师师范操作的指导下,让学生掌握抓动忒特征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感受能力和领悟能力就,逐渐提高表现力,描绘出形象生动、线条流畅的好作品。

3、挑选作品准备成果汇报展览。

(二)课堂讲解

第一:

宜粗不宜细。

速写主要表现的是人物动态形象特征,不需在细部上作过多的刻画。

第二:

强调绘画的速度,要快不要慢。

线条要流畅、等顶,千万不要涂涂改改。

提倡多练多画,这样才能熟能生巧,真正符合速写的要求。

(三)学生作业

教师和学生一起作好写生、辅导。

(四)作业讲评,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讨论分析,教师归纳小结。

(五)课后小结

第三课、漫画刷牙

教学目的:

通过绘制自己的漫画刷牙,学习漫画夸张、变形手法。

作业要求:

认真观察自己的特征,用夸张、变形的画法,画一幅漫画刷牙。

教学重点:

漫画刷牙的变形、夸张手法。

教学难点:

用夸张、变形的手法画出自己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二、讲授新课:

(一)引入:

出现一些人物的漫画刷牙像。

提问:

这些人物你们都熟悉吗?

你觉得他们的画像怎么样?

跟平时的画像有什么区别?

小结:

这些是漫画刷牙像。

(出现课题)人们看了会想笑,并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们今天也来画一画自己的漫画刷牙像。

(再次出现课题)

(二)分析:

我们来看一看这些同学的照片,再看一看他们的漫画刷牙。

你能找出漫画的特点吗?

(同学间可以互相讨论一下)。

漫画的特点是把人物外形及表情夸张变形了。

把人物最有特点的地方表现出来。

比如:

带的眼镜等。

(三)观察:

先来看看自己有什么特点。

拿出镜子对照着观察自己刷牙的样子,还可以同学间互相找特点。

请几个同学说一说并画在黑板上。

(四)演示:

教师示范画一幅漫画刷牙像,边画边告诉学生抓住突出的特点。

从整体入手不要从小部分画。

(五)欣赏:

出现几幅单线勾画的作品及添加少许色彩的作品。

再欣赏一些学生作品。

二、学生作业:

可以先用铅笔画一幅小草图再用深色的油画棒或彩笔放大画出来。

画完后可以贴到前面来

三、总结:

展评作业。

第四课、童眼看世界

1、通过收集平时生活中看到的世界,了解儿童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2、在具体的情境中,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合理提问,文明插话,机智应答的能力。

能根据商店的具体情况,给商店取一个合理的店名。

店名的内涵与美术字的设计达到合谐统一;

针对同学的提问能机智应答。

教学流程:

一、激趣引入,解读世界

1、记得有一则小品中曾经说过“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不是我不懂得爱,而是世界变化太快!

”这几年深圳的变化真可谓突飞猛进,特别是新开发的中心区漂亮极了。

2、多漂亮的地方啊,而且在这些地方还应用了美术课中的什么知识?

你最喜欢哪个地方的设计,为什么?

多会欣赏啊,看来一定是美术方面的高手!

这是色彩给我们的感觉,你感觉到了,而且说得那么清楚,我真佩服你!

3、小结:

独特的构思,流动的线条和色彩应用,使这些建筑、绿化带成了大街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二、交流世界,品析世界

1、同学们,你们能把自己平时收集的喜欢的地方说给大家听听吗?

2、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地方?

(指名发言,随机评价。

针对交际习惯,鼓励学生自信、大方地说,认真地听)

三、创作眼中的世界设计眼中的世界

1、学生自由介绍,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提问。

2、学生讨论,教师参与。

四、多向互动,参与竞标

1、情境推荐

1)请问,你们小组准备推荐谁来参加竞标?

为什么要推荐他?

2)看来大家对你蛮信任的,把这重任交给你,你有信心吗?

来个真情表态吧。

2、竞标活动

1)在小组推荐的基础上,五位选手将担当重任参与本次竞标活动。

他们分别是一号选手***(来,给大家打个招呼吧)、二号选手***、三号选手***、四号选手***、五号选手***。

2)(面向全体同学)在座的同学,你们将担当本次竞标的评委,你们要仔细听,认真评:

谁的店名好,设计巧妙。

等会你还可以向参赛选手提问。

3)选手们,评委们,请问在本次竞标活动我当什么?

现在由主持人宣布竞标规则:

本次竞标活动这样三个步骤:

第一步:

参赛选手自由陈述;

第二步:

评委自由提问;

第三步:

评出最佳设计奖

◇现在进入本次竞标活动的第一环节,有请一号选手上场:

◇听了选手们精彩的介绍,相信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想法,现在我们就进入第二个环节,请在座的评委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店名向选手提问。

◇第三个环节,请评委发表你们的高见吧,你认为谁的店名取得最好?

◇颁奖(本次竞标活动将进入最激动人心的时刻,现在由我宣布中标者名字,他就是——,请――给中标者颁发证书。

3、真情体验

1)面对最佳设计奖获得者:

祝贺你,在本次竞标活动中一举夺魁,获得了最佳设计奖。

能给大家说说此刻的心情吗?

(请你把设计的店名交给**)

2)面对最佳口才奖:

你在本次竞标活动中虽然没有中标,但是你清楚明白的解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觉得自己有遗憾吗?

也给大家说几句。

五、互动交流,激情结课

1、紧张的竞标活动结束了,能用一个词表达一下此刻的心情吗?

2、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童眼看世界”。

我们发现了许多秘密;

童眼看世界,我们学会了用知识服务社会。

如果我们能够童眼看世界,世界将会是怎样的呢?

3、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4、真情小结:

千言万语就是一句话:

童眼看世界,世界将会变得更精彩!

第五课、家园小景

教材分析:

本课的设置是让学生了解民间剪纸艺术美,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本课知识点与第一册的图案有相通之处,学习时可相互联系。

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典型作品启发学生发现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创造力,将民间剪纸艺术发扬光大。

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它向产生发展同古代的风俗有直接关系,人们用它作为迎春、喜庆的装饰品,还广适应用到刺绣、印染、陶瓷等工艺中。

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

一般来说北方剪纸粗犷朴拙,南方剪纸精巧秀丽。

剪纸题材广泛,表现劳动人民生活、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

其形式有阳纹、阴纹、点色、套色、分色、衬色等。

剪纸使用简化、夸张和添加的造型装饰了法,着意艺术情趣和意境的表现。

构成形式呈均衡或对称式。

剪纸经起稿、剪刻和贴裱完成。

剪刻时按先细后粗、先密后疏、先内后外、先上后下、先在后右的顺序进行。

在剪刻时阳纹要“剪剪相连”阴纹“剪剪相断”注意剪刻刀味。

通过主题家园小景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

使学生认识民间剪纸艺术,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剪纸作品能力。

是创作和正确把握纹样好连接与完整性。

教学准备:

剪纸作品若干,各色电光纸,剪刀、刀子各一把

两开白纸两张;

投影仪。

能够在课堂上独立设计完成一幅图样,做到造型单纯、简洁、富有剪纸情趣。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

(l分钟)

(二)学习新课(10分钟)

l、教师出示剪纸作品,问学生:

这是一幅什么艺术作品?

学生回答:

剪纸。

引出课题。

教师讲述:

这些作品出自农民之手,它不仅表现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事物,也反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2.请学生欣赏课本剪纸作品。

欣赏的同时归纳剪纸的题材种类。

(教师板书)

3.结合剪纸作品教师讲:

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

大体上分为南北两大流派:

北方剪纸粗犷朴拙,天真浑厚;

江南剪纸精巧秀丽、玲珑剔透。

剪纸的样式很多,这是窗花、墙花、门笺。

喜花、枕花、礼花等。

4.教师将剪纸展示给学生问:

这些作品是运用哪些工具制作出来的?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5。

教师指图1、图2,用启发性的手势、语言提问:

图1、图2都是人物头像,但在眉眼等细节上却用了截然不同的表现手法,那位同学发现了?

(教师综合学生回答板书)教师再指图3图4问:

用什么方法能让这两幅剪纸出现多种色彩呢?

(学生回答困难,教师可用半成品给学生示范,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板书)。

6、教师展示图5、图6、图7,讲:

下面我们研究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图5这幅剪纸突出了人物的形态,而次要的细部却没有刻画,它采用的是什么方法?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教师指图6图7问:

鱼和猪的形象和生活中的形象有什么差别?

大家讨论一下。

(同学讨论后回答,教师板书)

7、教师展示图8、图5问:

这两幅图的构成形式有什么不同?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8、教师给学生做剪纸示范。

示范时配以讲解,注意扩展学生的思路。

如:

运用折叠法剪的是光卉(图9),如果剪单独对称式的人物怎么剪(图5)?

均衡式的呢?

(图8)?

(三)布置课堂作业,学生设计制作,教师辅导。

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1图2,指出阳刻时应“剪剪相连”,阴刻时要“剪剪相断”。

再让学生观察图9图10,指出对错。

经过比较议论得出画纹样时必须注意纸的连断的结论。

突破难点。

(教学建议:

展示剪纸和板书用投影仪)

(四)展评学生作品,请部分学生阐述表现意图。

(五)师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

并点题:

以上学习的是剪纸的一般常识,剪刻纸来自民间,表现民间,我们要从民间剪纸中吸取营养,多看,多想、多动手,一定会创作出好作品。

七、板书:

剪纸——家园小景

作品展示

一、剪纸的艺术特点:

单纯、明快、简朴、朴实、富装饰性。

二、剪纸的题材:

家园小景--花鸟虫鱼、人物、自然景观、吉祥图案、传说、神话。

三、制作方法:

剪、刻。

四、表现形式:

阴刻、阳刻、点色、套色、分色、衬色。

五、造型手法:

简化、夸张、添加。

六、纹样的构成形式:

对称、均衡。

第六课、美丽的瓶花

1.通过本课吹塑纸版画的学习,引导学生感受吹塑纸版画明快、清新的美感;

2.学习吹塑纸版画的知识和方法;

3.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

学习吹塑纸版画的方法,通过观察范画分析解决。

吹塑纸版画的制作方法,通过观察范画分析解决。

用吹塑纸版画的方法,完成一幅静物创作。

1.教师:

范画课本学生作业

2.学生:

书铅笔夹子水粉用具吹塑纸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

彩色吹塑纸版画——美丽的瓶花

三、讲授新课:

1.初步了解铅吹塑纸版画的艺术形式:

吹塑纸版画是用铅笔在吹塑纸上勾划物象的轮廓,用水粉色渲染,然后在图画纸上对印,形成的一种粗矿夸张的绘画方法。

2.作业步骤:

(1)定位:

将画面的最长、最高点定出,并定好各部分的比例。

(2)纸版:

在吹塑纸上用铅笔刻画物象,注意不能划错(因为无法修改)。

(3)对印:

先印重颜色。

3.教师示范:

4.欣赏学生作业。

四、布置作业,提出要求:

1.创作一幅一瓶花为内容的作业。

2.本节完成制版部分。

五、学生作画,教师巡视辅导:

第二节

检查水粉用具的准备及摆放。

1.简评起稿情况:

2.发作业。

1.对印要求:

浓:

水分含量少,颜色浓重。

快:

染完颜色迅速复纸。

按:

用手均匀下按,使图画纸着色均匀。

2.教师示范:

3.出示步骤图,学生分析观摩。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五、课堂小结:

1.收作业,讲评

2.下节课用具

第七课、动物小彩塑

运用画或撕贴、捏泥等方法,给小兔建个房子。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散思维。

创作出独特而有趣的房子。

教具:

课件、教材

教学用具:

教材、橡皮泥或彩色纸或水彩笔

一、激趣:

1、先让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吧。

(课件出示故事内容)

寒冷的冬天到了,大风呜呜呜呜的吹着。

有一天,风太大了,轰隆一声,小兔子的房子被风刮倒了。

怎么过冬呢?

小兔子伤心的哭了。

这时候,热心的小动物们赶来了,他们说:

“小兔,小兔,别伤心了,我们来帮你建个房子吧。

”这时候小兔才破涕为笑。

可是,该建个什么样的房子了?

同学们,你能给他们出出主意吗?

2、揭示课题。

二、体验、探索:

1、同学们,今天你们都带了很多的工具,你打算怎么样来利用这些工具呢?

学生组讨论。

2、同学们自由回答。

3、老师小结:

彩色纸来剪贴。

水彩笔画。

橡皮泥捏。

4、分别欣赏:

(课件出示)

(1)彩色纸剪贴的作品。

老师对着范图讲解剪的方法。

(2)用水彩笔画的作品。

(3)用橡皮泥捏的作品。

捏的方法有很多,老师稍作示范。

三、学生创作:

要求:

运用撕贴、画或者捏泥的方法,做个小动物。

做法大胆,独特。

四、老师巡视。

五、作品展示并小结。

1、鼓励学生自评作业,请2、3位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评价和分析。

2、将作品展示,请其他同学一起欣赏。

第八课、走进民间砖雕、灰塑艺术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石雕艺术在几个代表性发展时期的成就及其艺术特点,学会欣赏中国古代石雕艺术的方法,提高欣赏陵墓雕塑的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对雕塑艺术的喜爱,对祖国悠久文化艺术的热爱,进而增强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

1.雕塑的定义与分类及作品与社会的关系。

2.陵墓雕刻和佛教石窟造像为什么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3.我国著名的陵墓雕刻和佛教石窟造像及其艺术成就。

欣赏中国古代陵墓雕刻和佛教石窟造像应把握的特点。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具准备:

课本、录象带、多媒体课件。

一.组织教学:

(常规)

二.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欣赏了我国古代的陶塑艺术作品,这节课我们欣赏中国古代石雕艺术作品(出示课题,开始使用课件)。

这两节课欣赏的艺术作品均属于雕塑艺术这一大类。

1.雕塑的定义:

——运用多种物质材料、多种手段(雕、刻、塑、铸、焊等)制作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审美感情的三维实体的造型艺术。

2.雕塑的分类:

(1)按材料分:

石雕木雕泥塑、陶塑、金属雕塑。

(2)按形态分:

圆雕、浮雕、透雕(镂空雕)。

(3)按功能和放置地点分:

城市雕塑、园林雕塑、纪念碑或纪念雕塑、室内雕塑、案头雕塑。

受“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偏见压制,中国古代雕塑家地位低微,历史上的许多雕艺术杰作都不知道作者,更无从探究其个人风格,只能从把握总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特征来认识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

在欣赏之前,我们先来谈谈如何欣赏雕塑作品。

3.怎样欣赏雕塑作品

首先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然后感受、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进一步理解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最后通过分析雕塑作品的艺术特点(如:

形象美、材质美、艺术性等方面的分析),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达到自我陶冶的目的。

陵墓雕刻作品欣赏

陵墓雕刻产生的原因:

中国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有墓葬。

自秦汉以来,由于统治阶级盛行厚葬,在帝王和王公贵族的陵墓前,一般都要设置石柱、石人、石头兽等,以显示他们的地位和威严。

这些权贵们让最好的工匠用最好的材料,为他们制作随葬的陶俑和陵墓前的雕刻,所以往往集中体现了当时最高的艺术水平,同时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陵墓雕刻:

是指陵墓建筑中的雕塑部分。

陵墓建筑分为地面和地下两部分,。

配合地面建筑陈设的各种石雕和石刻,为地面上的陵墓雕塑,一般来说最为常见,而且规模宏大,成就突出。

地下雕塑,则是地下墓室壁面上的石刻、砖雕的浮雕以及画像石、画像砖等。

陵墓雕刻的特点,一是服从陵墓整体设计思想,具有象征性和寓意性;

二是造型趋于神化和理想化。

如何理解陵墓雕刻这两个特点呢?

首先应明白陵墓雕刻是陵墓建筑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人认为:

人有灵魂,灵魂不死,应让灵魂有个去处,最好的去处是升入“天堂”。

于是人们就修陵墓,并且将其设计成象征天界的模样,埋葬死者时要引魂,通过陵墓进入“天堂”。

所以,帝王陵墓建筑布局,一般是四面有围墙,设神道,建石阙门。

石阙、石兽(神兽)在墓地组成天界的象征。

陵墓雕刻的题材分为仪卫性和纪念性两类。

仪卫性题材是按一定礼仪确定的,有华表、神兽、鞍马、狮虎、文武侍臣、碑碣等。

纪念性题材,是为了纪念死者特殊的功绩设立的。

例如,唐太宗昭陵墓前,雕刻其生前有战功的六匹爱马浮雕,即著名的“昭陵六骏”。

为它们雕刻的高浮雕高1.7米,宽2米以上,其形体略小于真马,有的昂首立姿,有的慢步行走,有的快速奔驰,着重体现马的勇敢、驯良的特性和充满生命力的蓬勃精神。

在雕刻手法上严谨写实,刀法简练,结构准确,比例合适,形体浑厚,富有立体感,整体效果概括简明,极为生动传神,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使其享有盛名。

无论那种题材的雕刻,都有象征性和寓意性。

例如,华表象征“王者纳谏”。

天禄、麒麟等神兽(头上长双角的称“天禄”,头上长独角的称“麒麟”,只能用于帝王陵墓。

)既是帝王高贵非凡的自我标榜,又是封建法权不可触犯的象征。

俯首屈膝的石马、石羊、石象等,象征驯服与祥瑞,是天下万民供奉天子的化身。

这些具有象征性和寓意性的雕刻,构成宏大威武的气势,给人以既富丽又庄严冷峻的感觉,使人产生崇高感,达到宣扬封建法权之目的。

例如江苏南京和丹阳一带的南朝陵墓前的石兽,在重视雕刻的整体感的基础上,都十分强调艺术的夸张和变形,形体上没有繁琐的细节,使整个石兽的形体显得更单纯,更富有表现力。

例如,《萧景墓石辟邪》,其形态为挺胸昂首、张口吐舌,似正在发出震天吼声。

它是用整块方形石雕刻而成,在平原之上硕大的体量具有很强的艺术辐射力,仿佛它在控制着这一地域。

在各种角度观看,它都给人以气势宏大、雄浑稳定的感觉。

所以,当人们还没有走近这些石兽的时候,在没有弄清它的具体形象和细部刻画之前,首先获得的是一个形式美的感受,这就是雕塑艺术特别讲究体积意识的原因。

这些造型高大厚重、气势逼人的石刻所显示的矫健有力的外轮廓,给人以难以忘怀的印象,使人产生对于悠久历史的追忆和丰富联想。

陵墓雕刻服从于一定的程式,并遵循统治者的审美标准进行造型。

例如,人、兽都雕刻成富有装饰性和富丽感,使其具有理想化、神化的特点。

这种程式规范的艺术造型,隐含着统治者祈盼社稷江山永久稳固的心理。

(放映录象)佛教石窟造像作品欣赏

佛教石窟造像产生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原始社会的人们无法抗拒各种自然灾害(火山、雷电、山洪、地震等),对变化莫测、庞大而神秘的自然现象不能理解,从而引起了恐惧、惊慌和缺乏信心,这种力量主宰着人们的一切,只有用膜拜、祈祷或用巫术、祭咒、舞蹈等仪式去影响它们,才能消灾降福,保证生产和生活的顺利进行,因而产生了原始的宗教。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阶级压迫有时往往比自然灾害更惨重,统治阶级为了维护他们的统治,总是利用宗教迷信欺骗和麻痹人们的思想,阻绕人民的革命斗争。

所以,列宁指出:

“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

”宗教的本质是唯心主义,但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对于一时还找不到正确出路的人民大众,又往往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和寄托,也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正如鸦片既是毒品,又是药品,这说明宗教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

宗教艺术也是这样。

一般来说,古代创造的宗教艺术,当时是一种宗教宣传品,宗教艺术所体现出来的艺术成就,是人民群众智慧的体现,是人类宝贵的艺术财富。

所以,古代遗留下来的宗教艺术,可以成为我们今天观赏的对象。

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宗教艺术,主要是佛教石窟艺术。

所谓石窟,是指依山开凿的佛教寺庙。

源于佛教诞生地印度,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是在山洞中修道成佛的,为了纪念他,也为了便于信徒们的出家修行,古代印度人便选择远离城市的僻静山崖开凿洞窟,并雕塑佛像和绘制佛教壁画。

享誉世界的四大石窟:

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

1.云岗石窟:

云岗石窟是世界闻名的佛教雕塑艺术宝库,位于山西大同五周山北崖。

因其山势波折如云,故名云岗。

云岗石窟依山开凿,始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公元460年),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大小洞窟53个,佛龛1100个,大小石雕造像51000余身。

1500年来,云岗石窟经风雨地震虽有损坏,但近百年中人为破坏更为严重,帝国主义国家博物馆中藏有从中盗窃的佛头达数百之多。

课本所选第20窟佛像,由于地震,该窟前半山崖崩塌,致使大佛暴露在外,巍然独存。

大佛高13.5m,面相广圆,两颊丰满,鼻高宽厚、直通广额,眉长弯挺,目光下俯,微含笑意,表情含蓄,于庄严中流露出慈祥,于和蔼中显出威严,具有稳重如山的崇高感和高深莫测的神秘感。

外着袒肩袈裟,衣纹条条排列形成富有节奏的韵律美。

佛像造型,手法洗练,显示出雕刻家高超的艺术技巧和宏大的气魄,艺术成就极高,为云岗石雕艺术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