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生物高考新素养总复习中图版讲义第25讲+人体免疫系统和稳态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938366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68.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生物高考新素养总复习中图版讲义第25讲+人体免疫系统和稳态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版生物高考新素养总复习中图版讲义第25讲+人体免疫系统和稳态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版生物高考新素养总复习中图版讲义第25讲+人体免疫系统和稳态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版生物高考新素养总复习中图版讲义第25讲+人体免疫系统和稳态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版生物高考新素养总复习中图版讲义第25讲+人体免疫系统和稳态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版生物高考新素养总复习中图版讲义第25讲+人体免疫系统和稳态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版生物高考新素养总复习中图版讲义第25讲+人体免疫系统和稳态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版生物高考新素养总复习中图版讲义第25讲+人体免疫系统和稳态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版生物高考新素养总复习中图版讲义第25讲+人体免疫系统和稳态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版生物高考新素养总复习中图版讲义第25讲+人体免疫系统和稳态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版生物高考新素养总复习中图版讲义第25讲+人体免疫系统和稳态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版生物高考新素养总复习中图版讲义第25讲+人体免疫系统和稳态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版生物高考新素养总复习中图版讲义第25讲+人体免疫系统和稳态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版生物高考新素养总复习中图版讲义第25讲+人体免疫系统和稳态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版生物高考新素养总复习中图版讲义第25讲+人体免疫系统和稳态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版生物高考新素养总复习中图版讲义第25讲+人体免疫系统和稳态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版生物高考新素养总复习中图版讲义第25讲+人体免疫系统和稳态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版生物高考新素养总复习中图版讲义第25讲+人体免疫系统和稳态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版生物高考新素养总复习中图版讲义第25讲+人体免疫系统和稳态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版生物高考新素养总复习中图版讲义第25讲+人体免疫系统和稳态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生物高考新素养总复习中图版讲义第25讲+人体免疫系统和稳态及答案.docx

《版生物高考新素养总复习中图版讲义第25讲+人体免疫系统和稳态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生物高考新素养总复习中图版讲义第25讲+人体免疫系统和稳态及答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版生物高考新素养总复习中图版讲义第25讲+人体免疫系统和稳态及答案.docx

版生物高考新素养总复习中图版讲义第25讲+人体免疫系统和稳态及答案

第25讲 人体免疫系统与稳态

考纲考情——知考向

核心素养——提考能

最新考纲

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Ⅰ)

科学思维

比较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构建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模型

近三年

考情

2017·全国卷Ⅰ(4)、2016·全国卷Ⅰ(31)、

2015·全国卷Ⅰ(40)

生命观念

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社会责任

关注免疫异常疾病,关注艾滋病病人

考点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1.免疫系统的组成

■助学巧记

巧记免疫细胞的三个“唯一”

2.判断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三个“根据”

3.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

教材

高考

1.真题重组 判断正误

(1)新生儿接种疫苗后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2016·全国卷Ⅰ,31

(2)](  )

(2)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2015·全国卷Ⅱ,5B)(  )

(3)浆细胞分泌抗体的过程不属于胞吐(2015·全国卷Ⅱ,3A)(  )

(4)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2013·全国卷Ⅱ,4B)(  )

提示 

(1)√

(2)× 抗体通过和病原体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而溶菌酶通过水解酶将细菌的化学成分水解。

(3)× 抗体是大分子有机物,浆细胞分泌抗体是胞吐过程。

(4)√

2.深挖教材

(中图版必修3P47“内文”)吞噬细胞在免疫活动中参与哪几道防线?

提示 吞噬细胞可以直接吞噬杀灭病原体,是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同时吞噬细胞又参与第三道防线,能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

 结合免疫细胞的来源及作用,考查归纳总结能力

1.(2013·全国卷Ⅱ,4)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解析 吞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A错误;在骨髓中发育成熟的B细胞和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细胞,普遍分布于血液和淋巴液中,B正确;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浆细胞、效应T细胞以及记忆细胞等,C正确;抗体属于分泌蛋白,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D正确。

答案 A

2.(2019·河南安阳市调研)下图表示人体内各类血细胞及淋巴细胞生成的途径,a~f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请你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吞噬细胞和b都属于免疫细胞

B.各类细胞来源相同但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不同细胞表达的基因不同

C.d既参与体液免疫过程,又参与细胞免疫过程

D.当再次受相同抗原刺激后,机体具有更强烈的免疫反应,主要与c和d有关

解析 根据图中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的来源可知e、f为记忆细胞,c、d为B细胞和T细胞,b为淋巴细胞。

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人体内各种细胞的基因组成相同、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e、f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使机体具有更强烈的免疫反应。

答案 D

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

名称

来源

功能

吞噬细胞

造血干细胞

摄取、处理和传递抗原,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

T细胞

造血干细胞(胸腺中发育)

识别抗原,分泌淋巴因子,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

B细胞

造血干细胞(骨髓中发育)

识别抗原,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浆细胞

B细胞或记忆细胞

分泌抗体

效应T细胞

T细胞或记忆细胞

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记忆细胞

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

 通过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比较,考查科学思维能力

3.(2014·海南卷,13)人体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病原菌

B.口腔黏膜对病原菌有一定的屏障作用

C.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

D.B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细胞免疫

解析 唾液中的溶菌酶的主要作用是水解病原菌,A正确;口腔黏膜对病原菌有一定的屏障作用,B正确;吞噬细胞不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C正确;B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体液免疫,D错误。

答案 D

4.(2019·太原模拟)如图表示人体某种免疫过程,下列根据此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中细胞A是效应T细胞

B.该过程是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

C.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D.该防线能防御多种病原体

解析 A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并对病原体进行吞噬和处理,故图中的A细胞为吞噬细胞,A错误;该过程表示吞噬细胞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吞噬病原体,并将病原体消化,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二道防线,B错误;人体免疫的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错误;多数情况下,该防线能防御多种病原体对机体的侵袭,D正确。

答案 D

(1)“吞噬细胞”既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可参与特异性免疫

(2)“T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又参与体液免疫

(3)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表面等都是外界环境,在这些场所中所发生的免疫都属于第一道防线应为非特异免疫,如胃酸杀菌等。

(4)只要涉及抗体、记忆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等均属于特异性免疫。

   

考点二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抗原与抗体

(1)抗原:

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一般具有异物性、大分子性等特点。

(2)抗体:

机体接受特定抗原刺激后,由浆细胞产生的具有免疫活性的一类蛋白质。

2.体液免疫

(1)参与细胞:

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

(2)免疫过程

(3)结果:

在多数情况下,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3.细胞免疫

(1)参与细胞:

吞噬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

(2)免疫过程

(3)结果:

效应T细胞可以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释放出病原体,最终被吞噬、消灭。

4.记忆细胞与二次免疫应答

(1)记忆细胞特点:

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

(2)二次免疫反应:

当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3)二次免疫反应特点:

更快、更高、更强,如下图:

教材

高考

1.真题重组 判断正误

(1)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2018·全国卷Ⅱ,1A)(  )

(2)吞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2018·全国卷Ⅱ,2A)(  )

(3)病毒侵入机体后,能被体内环境中的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特异性识别(2016·四川卷,6C)(  )

(4)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2015·全国卷Ⅱ,5A)(  )

提示 

(1)√

(2)× 摄入方式是胞吞。

(3)× 浆细胞不具有识别抗原的能力。

(4)× 抗体可以和病原体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但抗体不能进入宿主细胞。

2.深挖教材

(中图版必修3P53“内文”)体液免疫中,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需要什么条件?

提示 需要两个条件:

抗原直接刺激和淋巴因子的作用,且二者缺一不可。

 结合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过程,考查分析、判断能力

1.(2015·全国卷Ⅱ,5)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

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

C.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

D.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

解析 抗体只能在体液中与抗原结合,无法进入细胞内消灭病原体,A错误;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是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而溶菌酶通过将细菌的化学成分水解,将其杀灭,B错误;Rous肉瘤病毒感染人的细胞后,将其基因组整合进人的基因组,诱发人细胞癌变,属于致癌因子,C错误;人感染HIV后发病程度与病毒浓度呈正相关,与T细胞数量呈负相关,D正确。

答案 D

2.(2019·安徽合肥质检)如图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模式图和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的免疫反应的图解,图中A为有关物质。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二所示为特异性免疫中的    过程,免疫系统除了能抵抗外来病原体,还可对付体内的异常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        功能。

(2)根据图二分析,当入侵病毒的蛋白质与图中寄主细胞的    结合并呈现于细胞表面后,寄主细胞才能成为被效应T细胞识别的靶细胞。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物质A,物质A的化学本质是    。

(3)防控甲型流感的最有效措施是为易感人群接种疫苗。

初次接种甲型流感疫苗后的人体内,下列哪种细胞最先增殖分化    。

A.造血干细胞B.记忆细胞

C.B细胞D.浆细胞

解析 

(1)由于发挥免疫效应的是效应T细胞,故图二所示过程是细胞免疫过程。

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

(2)由图二可以看出,当入侵病毒的蛋白质与图中寄主细胞的MHC结合并呈现于细胞表面后,寄主细胞才能成为被效应T细胞识别的靶细胞。

物质A为细胞表面的受体,其化学本质是糖蛋白。

(3)机体受初次接种的甲型流感疫苗刺激后,B细胞能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答案 

(1)细胞免疫 防卫、监控和清除

(2)MHC 糖蛋白 (3)C

“三看”法判定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结合二次免疫反应及特点,考查分析推理能力

3.(2015·天津卷,2)鸡霍乱病原菌易致鸡死亡。

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发现全部鸡存活。

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扩大鸡的注射范围,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

进一步调查发现,存活鸡均接受过第一次注射。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体

B.第一次注射后,鸡霍乱病原菌诱导存活鸡产生了抗性变异

C.第二次注射后,存活鸡体内相应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

D.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鸡体内没有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解析 鸡霍乱病原菌能引起鸡产生特异性免疫过程,所以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原,A错误;在选择过程中,变异是不定向的,是本来就存在的,而选择是定向的,第一次注射前,鸡中本来就存在抗性个体和非抗性个体,注射鸡霍乱病原菌后选择了抗性的个体,故抗性个体并非鸡霍乱病原菌诱导产生,B错误;第二次注射时,注射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原,会引起鸡体内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只是死亡的鸡免疫能力弱,没有清除鸡霍乱病原菌,D错误。

答案 C

4.(2019·辽宁五校协作体模拟)某患者先后两次被某病毒感染,如图表示患者体内抗体产生、病毒增殖和患病程度之间的关系。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表示病毒增殖的曲线是a1、a2,表示人体患病程度的曲线是b1、b2,表示抗体产生的曲线是c

B.据图可以判断该患者初次感染前体内没有相应的抗体

C.该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后,以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DNA并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

D.a2

解析 由题意可知该患者第二次被感染时,因为体内有记忆细胞的存在,在短时间内会产生较多的抗体,所以表示病毒增殖的曲线是a1、a2且a1>a2,表示人体患病程度的曲线是b1、b2,表示抗体产生的曲线是c,A、D正确;由图可知表示抗体产生的曲线c是从0开始的,说明在第一次感染前体内没有相应抗体,B正确;仅根据题干信息无法判断该病毒是RNA病毒,C错误。

答案 C

考点三 免疫失调与人类健康

1.免疫失调疾病(连线)

2.艾滋病的流行与预防

3.免疫学应用

教材

高考

1.真题重组 判断正误

(1)HIV可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2018·全国卷Ⅱ,5B)(  )

(2)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T2噬菌体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2017·全国卷Ⅱ,2D)(  )

(3)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2015·全国卷Ⅱ,5D)(  )

提示 

(1)√

(2)×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核酸是RNA,T2噬菌体的核酸是DNA,且两者的增殖过程也不同。

(3)√

2.深挖教材

(中图版必修3P58“HIV的生活史”拓展)图1表示HIV感染人体后,HIV浓度和T细胞数量变化曲线。

图2表示注射抗原和注射抗体后,体液中抗体水平变化曲线。

请据图回答:

(1)据图1推测人的免疫系统能成功抵御大多数病原体,但为何不能抵御艾滋病病毒?

提示 因为艾滋病病毒直接杀死的是在免疫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T淋巴细胞,当T淋巴细胞被杀死之后,免疫系统就处于瘫痪状态,因而不能抵御艾滋病病毒。

(2)结合图2分析当一个人被疯狗咬伤时采用(图中的)哪种方法进行免疫比较好?

哪种免疫方法具有更持久的免疫力?

提示 人被疯狗咬伤后,需要抗体尽快与抗原结合。

方法②进行免疫产生抗体需要一段时间,故用方法①较好。

方法②是通过注射抗原刺激机体自身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会获得比方法①更持久的免疫力。

1.(2017·全国卷Ⅰ,4)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

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

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解析 给正常小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溶液后,正常小鼠会出现低血糖症状,而不是呼吸困难,A错误;乙酰胆碱属于兴奋性的神经递质,给正常小鼠注射一定量乙酰胆碱,神经就处于兴奋状态,B错误;给正常小鼠初次注射一定量呼吸抑制剂,会抑制小鼠呼吸,但题干中显示小鼠未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D错误。

答案 C

2.(2016·全国卷Ⅰ,31)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患病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

回答下列问题:

(1)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          。

(2)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甲疫苗作为    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    和记忆细胞。

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毒甲感染时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而起到预防该肿瘤病的作用。

(3)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涉及到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1)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是特异性免疫的重要组成细胞。

感染病毒甲后,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和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特异性免疫功能受损,故更容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

(2)疫苗是指用特定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可以作为抗原参与特异性免疫过程,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及记忆细胞。

体液免疫过程中,抗原经过免疫细胞处理后可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记忆细胞可以在再次接触这种抗原时,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从而发挥二次免疫反应。

(3)胞吞、胞吐是大分子出入细胞的方式,需要细胞消耗能量,被运输分子需依赖细胞膜流动性,实现大分子出入细胞。

答案 

(1)免疫功能下降 

(2)抗原 浆细胞 迅速增殖分化,大量分泌抗体 (3)能运输生物大分子等;运输过程中形成囊泡;需要消耗能量

1.界定免疫预防与免疫治疗

2.探究胸腺的免疫功能的方法归纳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易错易混]

易错点1 对免疫细胞能否识别抗原分辨不清

点拨 ①识别抗原的细胞:

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

②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

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

吞噬细胞只能识别自己与非己成分,因而没有特异性的识别能力。

③不识别抗原的免疫细胞——浆细胞。

易错点2 对于能进入细胞内的病原体的清除方式分辨不清

点拨 对于能进入细胞内的病原体,首先是体液免疫起作用,阻止病原体的传播感染,当病原体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起作用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

易错点3 对过敏反应与体液免疫两个生理过程界定不清

点拨 

(1)联系:

过敏反应是异常的体液免疫。

(2)区别:

比较内容

过敏反应

体液免疫

激发因素

过敏原

抗原

反应时机

机体第二次接触过敏原

机体第一次接触抗原

抗体分布

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消化道黏膜、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

血清、组织液、外分泌液

反应结果

使细胞释放组织胺,从而引发过敏反应

形成沉淀或形成细胞集团

易错点4 不明确疫苗与“抗原”的关系

点拨 

(1)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的自动免疫制剂。

是一种特殊抗原。

(2)与抗原相比,疫苗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①具有免疫原性。

即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

②不具有感染性。

一般不会感染机体使之患病。

[深度纠错]

1.下图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的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涉及的免疫细胞中,对抗原具有识别作用的有a、b、c、d、e、f、g,其中a不具有特异性

B.细胞a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均能发挥作用

C.细胞b、细胞f都具有分泌功能,HIV主要攻击细胞c

D.病毒进入机体后只通过细胞免疫将其清除

解析 由图可知,细胞a是吞噬细胞,b是T细胞,c是B细胞,d是效应T细胞,e是记忆T细胞,f是浆细胞,g是记忆B细胞,物质A是淋巴因子,物质B是抗体。

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b、c、d、e、g,其中a不具有特异性,A错误;吞噬细胞在第二道防线中起作用,在第三道防线中有摄取、处理、传递抗原的作用,B正确;HIV主要攻击细胞b,C错误;病毒进入机体后,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将其清除,D错误。

答案 B

2.(2019·河南周口第一次摸底改编)有的人吃了某种海鲜会腹痛、腹泻、呕吐,有的人吸入某种花粉便打喷嚏、鼻塞等,这些都是过敏反应症状。

下列有关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敏反应中疾病是免疫系统功能过弱导致的

B.过敏反应中既有T细胞的参与,也有B细胞的参与

C.过敏反应中浆细胞产生的组织胺对毛细血管壁细胞的通透性的调节属于体液调节

D.机体首次接触过敏原即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以保护自身

解析 过敏反应疾病是免疫系统功能过强导致的,A错误;过敏反应首次接触过敏原时,发生的是体液免疫过程,既有T细胞参与,也有B细胞参与,B正确;机体第一次接触过敏原产生的抗体分布在呼吸道、消化道黏膜及某些血细胞表面,第二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分布有抗体的这些部位释放组织胺,对呼吸道、消化道、毛细血管壁进行调节,即发生相应部位过敏反应,C、D错误。

答案 B

随堂·真题&预测

1.(2017·天津卷,2)细颗粒物(PM2.5)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

下表相关推论错误的是(  )

选项 对长期吸入高浓度PM2.5的研究结果  推论  

A. 损害呼吸道黏膜      影响非特异性免疫

B. 改变T细胞数目      影响特异性免疫

C. 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      影响细胞免疫

D. 导致抗体水平升高      影响体液免疫

解析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微颗粒物质,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损害呼吸道黏膜,严重影响人们健康,将会影响非特异性免疫,A正确;PM2.5超标的空气使人发病时,T淋巴细胞会增殖分化形成相应的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因此会影响特异性免疫,B正确;PM2.5超标的空气进入机体后,可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影响体液免疫,C错误;抗体是浆细胞产生,通过抗体实现免疫效应的免疫方式是体液免疫,抗体水平升高,体液免疫能力增强,D正确。

答案 C

2.(2015·全国卷Ⅰ,40)HIV属于逆转录病毒,是艾滋病的病原体。

回答下列问题:

(1)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HIV的某蛋白(目的蛋白)时,可先提取HIV中的    ,以其作为模板,在       的作用下合成    ,获取该目的蛋白的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随后导入受体细胞。

(2)从受体细胞中分离纯化出目的蛋白,该蛋白作为抗原注入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的可与此蛋白结合的相应分泌蛋白是    ,该分泌蛋白可用于检测受试者血清中的HIV,检测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某种菌导致的肺炎在健康人群中罕见,但是在艾滋病患者中却多发。

引起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HIV主要感染和破坏了患者的部分    细胞,降低了患者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4)人的免疫系统有        癌细胞的功能。

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缺陷,易发生恶性肿瘤。

解析 

(1)HIV是RNA病毒,其核酸是单链RNA,而在基因工程中构建目的基因表达载体时,载体一般用的是质粒,为双链DNA,故先用逆转录酶催化HIV的RNA逆转录为DNA分子再进行基因工程操作。

(2)本题涉及到了免疫学方面知识,抗原进入机体后可以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3)HIV病毒主要破坏人体的T细胞。

(4)免疫系统除了具有防卫功能外,还有监控和清除功能:

监控并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

答案 

(1)RNA 逆转录酶 cDNA(或DNA) 

(2)抗体 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 (3)T(或T淋巴) (4)监控和清除

3.(2020·高考预测)环境中存在的多种病毒,既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又促使人类不断完善自身的免疫系统。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Rous肉瘤病毒在感染人体细胞后,将其基因组整合进入到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人的细胞癌变。

大多数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及时发现并清除癌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    功能。

(2)HIV能识别T细胞细胞膜上的    ,从而入侵和破坏该细胞,引起免疫缺陷病。

HIV中的RNA逆转录成DNA过程所需的酶是    。

目前艾滋病疫苗的研制很困难,原因之一是HIV有众多变异类型,其众多变异类型形成的根本来源是    (填可遗传变异的类型)。

艾滋病已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下列行为中可能会感染艾滋病的有    :

①与艾滋病患者共进晚餐;②静脉吸毒者共用一个针管;③与艾滋病患者拥抱;④触摸艾滋病患者摸过的门把手;⑤叮咬过艾滋病患者的蚊子叮咬正常人;⑥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文身、文眉器械。

(3)多种病毒感染均会使感染者出现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由此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