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 623《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教案 沪教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939333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政治 623《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教案 沪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一政治 623《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教案 沪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一政治 623《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教案 沪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一政治 623《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教案 沪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一政治 623《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教案 沪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高一政治 623《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教案 沪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高一政治 623《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教案 沪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高一政治 623《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教案 沪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高一政治 623《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教案 沪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高一政治 623《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教案 沪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高一政治 623《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教案 沪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高一政治 623《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教案 沪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高一政治 623《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教案 沪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政治 623《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教案 沪教版.docx

《高一政治 623《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教案 沪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政治 623《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教案 沪教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政治 623《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教案 沪教版.docx

高一政治623《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教案沪教版

(新教材教案)第六课  经济制度与社会保障  第二节  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第三框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第六课经济制度与社会保障

第二节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第三框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公平和效率的含义及其关系;理解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懂得建立健全保障制度对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能够基本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案准备,加强学生的迁移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比较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养成,能正确分析和说明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现实问题,能正确把握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的辩证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理解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认同与现阶段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分配制度,自觉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树立走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信念。

二、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内容,理解基本内容;

2、设置质疑问题,指导学生做好课前的研究性学习和学案准备;

3、教师查找、筛选相关分析资料,准备互动资料和角色扮演分析资料;

4、师生合作,制作各自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

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打破了“大锅饭”和铁饭碗等等平均主义的分配形式,使我国生产力有了显著的发展,人民的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很多家庭的收入明显增加。

但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是不是发现有着这样一些家庭的存在:

[学生角色扮演]演绎四种家庭(见[附件1])

[学生自由发言](略)

师:

有关媒体刊登了这样一条新闻:

西安一位富商请客,12个人一顿吃了36.6万元。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家庭一个月的伙食费是1000元的话,那么这36.6万就足够这个家庭吃上30年。

这个例子足以说明,社会分配上巨大的差距是存在的。

贫困大学生生的生活常常被描述为“五个馒头过一天,一星期买一次菜,军训服装穿四年”,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

[学生学案研讨]收入差距问题的存在是不是我们现行的分配制度造成的?

(学案问题设置)

1、现在收入差距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引起收入差距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解决收入差距问题主要有哪些办法和措施?

4、如何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课堂讨论及对学案的质疑]

(关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第一,为了实现共同富裕这个根本目标,必须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

如果在分配中搞平均主义,只能导致普遍贫困。

第二,由于各地经济条件千差万别,改革开放特别是搞市场经济有很大差异,我国有12亿多人口,有的受过高等教育,有的却是文盲半文盲,人的综合素质有很大差异等等,在价值规律和市场竞争的作用下,社会成员之间出现收入差距是经济发展的自然趋势。

第三,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正处于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许多制度不够健全完善,这是导致贫富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

(关于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第一,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只能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解决。

一切抱怨可以理解但于事无补。

第二,要继续坚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第三,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出台了很多政策和措施。

比如,扶贫攻坚计划、西部大开发战略、再就业工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

又如,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了《个人所得税法》。

第四,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这个问题,他们到贫困地区投资办厂,带动当地经济一起发展,或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个人捐款捐物,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王廷江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第五,贫困地区或个人自力更生,奋发图强。

第六,我们学生既要搞好自己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又要关心社会,关心贫困的同龄人,增强社会责任感。

(要点)主要原因:

分配制度的变化,允许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体制不完善;地域差别;由国家参与的再分配手段不完善;非法收入造成的差距。

方法: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合理打开收入差距,符合我国目前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所有制结构;对于收入上的差距,一方面要体现效率原则,“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允许和鼓励“部分先富”,另一方面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而导致的两极分化,以体现公平原则,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关键是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发展。

同时,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可以采取多种途径扩大就业,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是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趋向合理。

[教师总结]通过同学的学案讨论,应该可以看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我国经济处于迅速上升时期,出现这个现象是可以理解的;党和国家及社会各界高度重视解决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这个现象的出现更加说明了,我们应该不断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

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同时,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对于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要不断努力地去实现共同富裕这个根本目标。

关于如何缩小收入差距,达到共同富裕,我们将了解分配制度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什么是效率和公平?

简介“大锅饭”式的记工分的分配方式和家庭承包经营:

工分制的特点是以是否出工给工分(是平均的),至于出工出不出力,出大力出小力都是一样的,(只有傻瓜才出大力),人们形象地称为“吃大锅饭”。

家庭承包经营是家庭向集体承包土地,在承包合同中承诺上缴国家和集体数额,余下的是家庭所得,农民概括为“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余下的是自己的”。

这样出不出力、出大力出小力就不一样了(只有傻瓜才不出大力)。

[学生讨论]哪种更有效率?

哪个更公平?

1、效率

美国作家海明威写作时坚持“金鸡独立”姿势,单脚站累就停止写作;外国一些公司开董事会,要求发言人手里握着冰块,冰块全融化前发言必须结束。

什么是经济学上的效率?

(1)效率:

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2)效率优先的必要性

正面资料:

如;改革开放初期,深圳人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勇敢地担当中国改革开放的领头羊。

短短十几年时间,昔日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已成为现代化的大都市。

林立的高楼、繁华的街道、充满活力的企业、快速增长的经济令世界震惊。

负面资料,如:

按2003年的数据统计,中国不但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煤炭消费大国和第二石油、电力消费大国,而且消耗了占世界当年消耗总量近50%的水泥、35%的铁矿石、20%的氧化铝和铜,却只创造了占世界总量4%的GDP。

而且上述统计中尚未计入因污染而造成的环境成本,如果把“环境投入”也计入综合成本,则中国经济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反差将更加惊人。

今年7月国务院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

[学生根据材料总结]

2、公平

[提问]收入差距大就是不公平吗?

(提示)公平不等于平均。

(1)从经济学的意义上来说,公平是指获取收入和积累财富机会的均等,也就是说只要人们在市场竞争中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大家在竞争中所获得的机会是相同的,就是公平的。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生活中的公平,主要包括机会均等、规则平等、共同富裕。

(3)公平不是极端均等,不是平均主义。

“饭”字的右边是“反”,言下之意没有饭吃,老百姓就会造反。

所以坚持收入分配的公平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提问]在收入分配中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是不是矛盾?

如何看待它们的关系?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3、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效率与公平是矛盾的;首先,效率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提高效率是增加社会财富的根本途径,它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

公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它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活稳定。

二者是对立的。

(2)效率与公平是一致的;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

社会公平的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

没有效率作为前提与基础的公平,只能是普遍贫穷。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提高效率的积极性。

师:

那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应该怎么做呢?

4、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效率优先的实质是发展生产力优先,坚持效率优先,合理拉开收入差距,才能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经济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是按劳分配原则决定的,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决定的。

公平上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兼顾公平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

在贯彻按劳分配过程中,必须反对和克服平均主义,同时又要防止和纠正收入差别过分悬殊。

这样才能防止两极分化,保持社会稳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1)处理好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问题。

在分配的不同层次,效率和公平应有所不同。

初次分配,应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更多地以讲究效率为主,引导人们不断提高效率。

增加社会财富。

再分配应坚持兼顾公平的原则,更多地提倡公平,使收入分配趋向合理。

必须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有利于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在再分配中,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2)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就好象一起爬山,力气大的人带动力气小的人。

(3)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研究性学习]假如你当厂长如何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模拟竞聘厂长

有一家生产炉具的国有企业,1998年,吴某被民主推选为厂长。

该厂实行新的分配制度,向一线工人和创利多的的车间倾斜。

这种分配制度拉开了职工的收入差距,职工的劳动积极性高涨,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

后来,吴某自定年薪50万元,懂技术的副厂长张某年薪30万元。

一些技术人员认为自己的工资还停留在每月二三千元的水平上,分配不公,他们有的到别的单位兼职,有的“跳槽”。

一些工人认为,自己每月工资不到千元,是自己的劳动被低估了。

厂内矛盾日益加深,人心涣散,经济效益直线下滑。

吴某下课,厂内开展厂长竞聘活动。

假如你参加竞聘,请你为该厂设计一个具体的最优的分配方案,争取做到效率和公平的统一。

在这里我们应该通过讨论清楚地看到,如果不能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分配拉不开差距,就会形成平均主义;但差距拉得太大,会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只有既让贫困者温饱安居,又让守法致富者乐业,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四.学习训练与评价提示:

1、课前的自学和各个层面的深入探究作为学习训练的一个手段,学案在其制作中不断修正,最终给予评定。

2、课中学生协助以学案授课,并选择一个学案,展开课堂讨论,由同学给予学案评定;其他学案成果可以壁报形式展示。

其学案实践过程可以记入学生成长手册。

五.教学设计说明:

1、根据学生对自己家庭的收入了解程度,浅入深出,让他们从进一步地分类中,逐步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

提高学生了解和评价现阶段我国家庭收入主要来源和方式的兴趣。

从而,掌握相关基础理论知识。

2、根据学校学案教学的特点,开设学案研究,发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二期”课改理念。

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由学生提出质疑,经过调查分析初步解决问题,加强学生观察、分析、理解能力,为掌握好基本知识打好铺垫。

以质疑的方式,让同学从自身提出的问题中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再由老师根据讨论和学案的答辩进行总结,从而使对本课的难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又一个感性又理性的认识,掌握好知识点。

六.教学资料附录

[附件1]学生角色扮演——四类家庭

1、 中型企业的管理者家庭:

年薪五十万至百万,房子和自备车都有了;

2、 拥有高技术的技术人员家庭:

靠自己的技术输出收入可观,一个专利技术转让就可以获得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收入;

3、 农业家庭:

一年辛辛苦苦下来,税后收入没有多少了,儿子进城打工也只能维持自己在城里的生活;

4、 下岗工人家庭:

几百元的下岗工资,要维持一家老小的生活,还要供孩子读书,经济拮据

第三框另一方案

一、第一环节:

提出问题(5分钟)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揭示生活中的矛盾。

通过幻灯片呈现:

“效率优先”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变化,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实惠。

同时,与经济发展相伴而来的贫富差距问题即个人收入不“公平”的社会矛盾问题。

因此,应该怎样追求效率?

为什么要兼顾公平?

公平和效率哪个更重要?

效率和公平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有否统一性?

这节课我们通过辩论下面的话题,来理解这些问题。

辩题是:

正方辩题: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的是讲求效率

反方辩题: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的是维护公平

二、第二环节:

进行辩论(30分钟)

1.设计意图:

重在培养学生自主思考,主动探究,共同学习。

2.要求。

(1)可以参考,但不拘泥老师提供的论点,用生活中生动鲜活的事例,体现自己的视觉和独到创新的思考,倡导有个性的、有文才、有感染力的语言,鼓励现场即兴的、自圆其说地阐述自己的看法,要求积极参与辩论交流。

(2)按正、反方分成两个组,各自分坐在教室的两边。

每组选出四位同学,作为主要发言的辩手,双方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各3分钟,交替发言,约12分钟,之后全体同学共同参与,从正反方的立场进行自由辩论,时间约18分钟。

(3)以下观点仅供同学参考,并建议同学在生活实例中或者在网上搜集素材,归纳形成观点。

正方──

要求学生能够表现出以下观点:

(1)效率是公平的前提;

(2)效率优先利大于弊;

(3)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能够带动他人共同富裕。

观点1:

发展是硬道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因此,必然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仍然是党和政府的第一要务。

观点2:

提高效率是增加社会财富的根本途径,而社会财富的增加是从事社会其他活动的基础,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效率优先是实现生活富裕的客观需要。

市场经济就是效益经济,它客观上要求人们对各种社会资源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以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收益。

所以,效率是公平的前提,过于讲公平必然妨碍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导致共同贫困。

观点3:

贫富差距对经济的发展利大于弊。

一是从经济发展的成就及人民生活的提高来证明;二是适当的差距可以优化资源的使用,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观点4:

国际竞争要求我们坚持效率优先。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较距离还很大。

观点5:

事实证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能带动更多人实现共同富裕。

首先要把“蛋糕”做大、做强。

目前的贫富差距,是经济发展阶段性的反映,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市场经济秩序、法律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收入差距会随之缩小。

1971年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奖得主西蒙·库兹列茨(1901~1985)认为,分配不均是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

他指出,收入差距会在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初始阶段逐步拉大;一旦经济成熟之后,这个差距就会回落。

全球都认同“一定程度的收入分配不均是经济发展的副产品”的理论。

反方──

要求同学能够体现出以下观点。

(1)公平是效率的前提;

(2)注重公平利大于弊;

(3)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不能带动共同富裕

观点1:

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就是解放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所以,收入分配重要的是应该坚持公平。

而目前贫富差距(基尼系数)悬殊已临界国际警戒线,这与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公平原则是相悖的。

缩小收入差距已成为我国政府的第二要务。

观点2:

个人收入差距悬殊弊大于利。

只追求效率,导致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过于悬殊,带来了人与人之间新的利益矛盾,给社会安全造成隐患,有损社会道德水准和人的素质,降低生活和生命的质量,成为经济发展的消极因素。

观点3:

先富不能带动共富。

事实上经济发展了,财富增加了,但没有实现共同富裕,反而差距更大了。

去年我国经济总量是8.9万亿元,今年可能突破10万亿,有望越居世界第五;同时贫困人口又新增加80万。

经济绝对增长,而相对贫困人口却在增加。

观点4:

公平是效率的前提。

真正的公平不是绝对的、平均的,坚持公平原则是要求反对收入差距过于悬殊,而不是平均主义,公平应该是相对的,是存在合理的、适度的差距的。

因此,维护这样的公平,才能给人以激励,创造一个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使各种生产要素的效益最大化,对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竟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使经济具有活力和效率,所以,效率只能建立在这样的公平基础之上。

三、第三环节:

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的有机结合(10分钟)

设计意图:

在辩论的基础上,帮助同学深入理解“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尤其是两者间的现实统一性及其意义,促进学生树立公民责任,唤起对弱势人群的关爱。

(一)总结辩论

对于效率和公平,忽视哪一方,或者过于强调哪一方,都是把两者对立起来,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是不利的。

(二)避免对立,寻求统一

怎样实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主要两个办法:

办法1:

初次分配:

注重效率,利用经济杠杆配置资源,调动各生产要素的积极性。

教师讲述:

一方面,追求效率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效率为公平提供了物质的可能性,没有效率不可能有公平。

另一方面市场优胜劣汰,是强者的战场,会导致贫富差距。

办法2:

再分配:

(二次分配)政府财政调节:

提高低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中间收入。

教师讲述:

政府作为管理机构,要担当服务社会、造福民众的重任,弥补市场的不足,调整不合理的收入差距,平衡转移财产,辅助弱者。

办法3:

第三次分配:

发挥民间的力量,鼓励个人捐助,提高社会慈善机构的公信度。

教师讲述:

提高慈善机构的公信度,使富人既是打造财富巨轮的英雄,又能成为传播财富良知的使者。

提高公民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创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和谐的人文环境。

小组讨论问题:

除上述办法外,你能做些什么?

你还有什么好点子?

平衡两个方面的矛盾,你有什么好思路?

先由小组讨论,然后小组代表汇报发言。

要求有新想法、新思路,并能切合实际。

四、本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交流和学习,一方面,希望同学能够形成正确的物质价值观,孔子说“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

”何况我们正处在市场经济社会,应该树立积极健康的竞争意识和心态,勇于追求和创造财富,肯定美好生活和国家富强的意义;另一方面,我们要追求发展经济的社会价值和人文效益,树立文明的、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树立心怀大众、共同致富的社会共识。

材料一:

我国目前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家庭有500多万户,约占2%,相反农村贫困户有6500万户,城镇1250万居民处于贫困状态,点5%。

面对这种情况,你认为怎样才能达到共同富裕?

提示:

(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和优越性的最重要表现,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2)但是国情决定不可能同时富裕,我们的分配政策只能是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3)在经济转轨过程中,人们的各种利益关系会发生变化和重新高速而根深蒂固的平均主义思想和长期的“大锅饭”以及心理上的不平衡是产生分配不公感受的思想根源和理解当前分配方式的主要障碍。

(4)以目前的收入悬殊问题应区别对待,要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规范收入分配,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5)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贫富悬殊问题也引起中央高度重视,并利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如征收利息税、遗产税,西部大开发等。

材料二:

“灰色收入”

(部分利用权力、名望等影响因素获取不当收入)

“黑色收入”

(采取犯罪手段获取保护费等现象)

在杞县圉镇公路边,有所"金杞少林育英文武学校"。

校长邢警介绍说,学校现有350名学生,来自杞县、扶沟、通许、太康等县。

学校有文化课教师16名,武术教师7名。

学生每天早晚各练一个小时的武术,其他时间学文化课,学校现开设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二年级全部课程,实行寄宿制封闭教育,一学年每人收费500元,一月放三天假。

    在采访中,记者惊讶地发现,这些农民自己投资的学校,膨胀速度惊人,办教育已成为一些人致富的"财路"。

"金杞少林育英文武学校"创办于1998年,当时只有12名学生,目前已建成一座两层教学楼、六间学生宿舍、一个食堂,还购置了电脑、乐器、用于接送学生的中型面包车。

圉镇大夫李村的文武学校1997年创办时,只有10名学生,现已有280人。

副校长霍奇民说,学校经营状况非常好,已陆续投入20万元,目前校长李苏俭正在外地谈项目,准备再办一个工业企业。

    即使这些大型的农村私学,办学条件也与国家"普九"标准相差甚远。

记者参观了"金杞少林育英文武学校"的学生宿舍,发现一个三十多平米的房子内,摆了30个上下铺架子床,中间过道仅容一人。

另外,许多学校用地极不规范,占地五亩的大夫李文武学校干脆就盖在校长李苏俭的责任田里。

(2006年03月15日16:

28)

  华西村民的收入主要有三个来源:

一是社会主义按劳分配;二是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每个村民至少每年都可以分到3000元福利;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资本分红

  这些年,只要老书记吴仁宝在家,没有其他安排,每天早上10点半,他都会为来华西村参观旅游的客人作报告,报告的内容主要是介绍华西村的发展历程和经验。

最近,吴仁宝的报告更多的是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来看华西,不能只看这个村子。

”2月7日,吴仁宝对《第一财经日报》说。

   华西样本

  华西样本是经历了30年不倒的中国农村建设典型。

  华西村有9座塔,站在其中的“金塔”15楼可以俯瞰华西村全景。

这里也是华西村标志性建筑,在这里挂满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

其中有领导人这样题词:

“华西村,中国农村的希望所在。

  现在,在这个被称作“天下第一村”的中国江南村庄里,游客可以看到复制的天安门、长城、悉尼歌剧院和巴黎凯旋门等世界著名景观,但是更让人震撼的是一排排整齐的欧式高档别墅,这些是当地村民的家。

  “现在的别墅已经到了第六代了,一代、二代都已经拆得差不多了。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

程先敏18年前来到华西村,当时他是西安交通大学的讲师,现在已经是华西村党委副书记、华西钢铁公司副总经理。

吴仁宝在万人大会上说程现在的资产已经超过600万元,他对这个并不否认。

孙海燕,江苏盐城人,14年前来华西村打工,现在已有两套别墅,其中一套是500多平方米的第六代别墅。

孙海燕是华西村主管宣传的副书记,也是华西精神文明开发公司的总经理。

  吴仁宝对本报记者说:

“中国25~30个小村,还不如华西村一个家庭。

  对于新并进华西村的其他16个村的村民,这个感受尤为真切。

前进村与华西村仅一路之隔,上个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得到华西村的帮助。

当时华西村支援前进村500万元办企业,但是经营多年,企业还是资不抵债,村民依旧靠种地吃饭。

  原前进村支书,现华西村党委副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