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历史1417课导学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945001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3.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历史1417课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下历史1417课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下历史1417课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下历史1417课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下历史1417课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下历史1417课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下历史1417课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下历史1417课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下历史1417课导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下历史1417课导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下历史1417课导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下历史1417课导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下历史1417课导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下历史1417课导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下历史1417课导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下历史1417课导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下历史1417课导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下历史1417课导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下历史1417课导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下历史1417课导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历史1417课导学案.docx

《七年级下历史1417课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历史1417课导学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下历史1417课导学案.docx

七年级下历史1417课导学案

周次

第九周

年级、科目

七年历史

教学时间

课型

新课

(1)课时

1

授课人

课题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

(二)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

包括史学、宋词、元曲、绘画及书法等方面的成就。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体会文化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上的反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注意理论分析探索历史现象的能力。

学习重点

司马光《资治通鉴》,宋词,元曲。

学习难点

养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念分析探索历史现象的能力

预习准备

通读课文,把本课不明白的地方画出来

教具学具

挂图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师生互动探究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学案

导案

(一)

预习

导学

阅读课本P76-P79三个子目的内容,小字部分速读,大字部分仔细阅读,重点部分画线,疑难之处做好标记,并结合教材内的图片、问答等,尝试在组内合作理解归纳总结自主学习中的问题。

预习导学:

(一)图1展示的是你所熟悉的故事,图中救人的孩子日后成为图2这位北宋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他叫?

他最杰出的史学贡献是编写。

这是一部史书。

我们还认识了一位杰出的史学家是,他最杰出的贡献是编写了,这是我国第一部体史书

(二)1、“唐诗宋词”的说法由来已久。

这是因为,诗和词分别代表了唐代和宋代的最高文学成就。

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已经对唐诗有所了解。

那么词在时已经出现,经过长期发展,成为的主要文学形式。

那么宋代又有哪些词人?

他们的代表作各是什么呢?

姓名

生活时代

代表作

风格

2、元朝空前发达,出现了。

它由和组成。

元朝剧作家人才辈出,其中最优秀的是,代表作有。

(三)风格多样的绘画和书法

1、宋元时期的绘画艺术突出体现在、和的创作中。

随着城市的发展,表现市民生活的出现并日益增多,这是两宋绘画的一个特色。

其中流传至今最为著名的代表是大画家的。

这幅画主要描绘了,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

2、元代最著名的画家是,他的画被人们称颂为“”。

3、宋元时期在书法方面盛行随意挥洒的。

著名代表有人称“宋四家”的、、和。

元朝有名的书法家是。

(二)

自学探究合作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围绕疑难点讨论)

教师指导,小组长组织完成

教学

环节

学案

导案

(三)

交流展示深化感悟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

《资治通鉴》是一部什么作品?

有什么特点?

如何评价这部作品?

指导交流,适当纠错点拔。

 

(四)

达标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资治通鉴》的叙述,不正确的一向是()

A、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B、叙述了从战国到北宋的历史C、作者是北宋司马光D、全书将近三百卷

2、生活在两宋之交,词风委婉的词人是()

A、苏轼B、辛弃疾C、李清照D、关汉卿

3、戏剧空前发达的朝代是()

A、北宋B、南宋C、金D、元朝

4、宋朝词风豪放的两位词人是()

A、苏轼和李清照B、苏轼和辛弃疾

C、陆游和苏轼D、辛弃疾和李清照

5、宋元时期的绘画艺术,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技术成熟,突出体现在()

①山水画的创作中②花鸟画的创作中

③风俗画的创作中④人物画的创作中

A、①③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6、下列不是宋代著名书法家的是()

A、苏轼B、黄庭坚C、米芾D、赵孟頫

7、人称“宋画第一”的是()

A、郭熙B、李公麟C、张择端D、赵孟頫

(二)、连线题:

1、讲下列作品的内容特色与作品连线。

描绘汴河及其两岸街景市貌《梦溪笔谈》

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马可·波罗行记》

涉及数学、天文历法、地理、物理等各科知识《清明上河图》

描绘大都繁华景象《资治通鉴》

2、讲下列作品与作者连线。

《过零丁洋》关汉卿

《念奴娇·赤壁怀古》司马光

《资治通鉴》苏轼

《窦娥冤》文天祥

引导学生小组内讨论,教师适时点拔。

(五)

总结巩固延伸拓展

(链接考点)

扣标整合(围绕学习目标,以知识树、图表等形式,自主梳理形成知识网络)

归纳学法,教师巡视检查学生效果

 

(六)

课后巩固

阅读下列材料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1、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他生活在什么时期?

他的词有什么特点?

 

 

 

2、你学过的词里,是否有与本词相同风格的?

举例说明。

 

学习

收获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司马光和

《资治通鉴》

作者及其年代:

体例和记载内容:

是一部的通史巨著,叙述了从到的

历史,将近卷。

历史地位:

全书取材,叙事,文笔,对研究我国

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苏轼:

文学家,扩展了词的内容,着重表达的思想感情。

杰出的气势豪迈,雄健奔放,代表作为《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宋词

和元曲

词人李清照:

的女词人,她的词,,善于运用,清新自然。

辛弃疾:

词人,把词的风格发扬光大,他的词里,经常倾吐对的悲痛。

元曲:

元曲是由和组成,是比较成熟的。

优秀剧作家代表作为《》。

绘画:

北宋张择端的《》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元代画家,当时人称颂他的画属于。

书法:

“宋四家”指、、、。

元朝的书法,劲秀,雄健,功力深厚。

周次

第十周

年级、科目

七年历史

教学时间

课型

新课

(1)课时

1

授课人

课题

第十五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知识与技能:

识记明太祖和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

通过概括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明朝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一个时期,表明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学习重点

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学习难点

八股取士

预习准备

通读课文,把本课不明白的地方画出来

教具学具

挂图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师生互动探究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学案

导案

(一)

预习

导学

学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一、明朝的建立

__________年()以应天为都城,改称(),称皇帝,建立明朝。

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在地方,废除(),设立直属中央的(),分管()、()和()。

2、在中央,废除(),撤销(),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3、明太祖还授权侍卫亲军(),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

他们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成为()机构。

4、在思想文化上实行()。

含义:

科举考试者只许在()的范围内命题,应考者不能自由发挥,答题必须按照八个连续的部分进行,称为“___________”

影响:

致使考生死背经书,不讲实际学部,完全脱离实际,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___________,从长远看,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但对我国考试的规范化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于1421年迁都(),以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继续执行()政策。

增设特务机构()。

()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一种表现。

靖难之役:

燕王朱棣反对建立帝削藩,起兵夺取政权的战争,史称()。

并于______年迁都_______,以加强对北方的控制。

(二)

自学探究合作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围绕疑难点讨论)

教师指导,小组长组织完成

教学

环节

学案

导案

(三)

交流展示深化感悟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

1)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2)明成祖为加强君权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指导交流,适当纠错点拔。

 

(四)

达标测试

1、下列对明太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朱元璋领导农民起义,因此明朝是农民政权 

 B、废丞相,设六部

C、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D、设立锦衣卫等特务机构

2、明朝时,直接指挥锦衣卫的是(          )

A、皇帝          B、内阁              C、六部               D、三司

3、明成祖迁都北京的目的是(       )

A、摆脱南方大地主的控制                 B、喜欢北京城

C、加强北京的防御力量                    D、寻找建文帝

4、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说明(        )

A、封建制度进一步发展                 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封建制度有很大的优越性

5、“靖难之役”的性质是(         )

A、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      B、统治阶级内部的夺权斗争

C、农民反封建斗争          D、两个名族之间的夺权斗争

6、明代的科举考试与唐代的科举制最大的差异是(           )

A、考试的目的不同                            B、考试内容不同

C、考试方法不同                              D、考试管理不同

引导学生小组内讨论,教师适时点拔。

(五)

总结巩固延伸拓展

(链接考点)

扣标整合(围绕学习目标,以知识树、图表等形式,自主梳理形成知识网络)

归纳学法,教师巡视检查学生效果

 

(六)

课后巩固

材料一 苏轼在论述我国选官制度时说:

“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

 

材料二 清人徐大椿写道:

“读书人,最不济;烂时文,烂如泥……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

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

汉祖、唐宗是哪朝皇帝?

……孤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

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材料三 孙中山认为科举考试为“中国良好的旧法”,“往年罢废科举,未免因噎废食,其实考试之法极良,不过当日考试之材料不良也”。

 

请回答:

(1)在科举考试实行前,我国先后有哪些选官制度?

 

 

(2)科举制度是哪个皇帝创立的?

完善这一制度的关键人物有哪些?

这一制度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

 

(3)这一制度在明朝有何变化?

造成材料二中所说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学习

收获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明朝建立:

朝末年,政治腐败,灾害频繁。

导致农民起义,年初,以为都城,改称,建立朝。

明太祖加强

君权的措施地方:

废除。

设。

中央:

废除。

撤销,权分部君权加强

措施建立:

机构------。

科举制:

取士(四书五经)

靖难之役:

封藩----削藩-----打出“靖难”

旗号,起兵反对,获胜。

朱棣(祖)改北平为,年迁都北京。

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继续

迁都北京措施君主专制高度强化

增设

周次

第十一周

年级、科目

七年历史

教学时间

课型

新课

(1)课时

1

授课人

课题

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知识与技能:

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事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

过程与方法:

学会识图能力、观察及分析图片、史料的能力;学会提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郑和远航的盛况所体现的我国古代造船业、航海技术在世界的先进地位,以及郑和远航增进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谊这些史实,增加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

学习重点

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

学习难点

空间概念多,古今叫法不同,给学生带来不便。

预习准备

通读课文,把本课不明白的地方画出来

教具学具

挂图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师生互动探究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学案

导案

(一)

预习

导学

阅读“郑和下西洋”一目(注意小字、插图、地图和史料),注意在文中做醒目的标记。

(我学习,我快乐;我思考,我收获!

1、前提:

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目的:

为加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郑和下西洋

3、起止时间:

____________郑和先后____次下西洋

4、过程:

1405年从______出发,到过亚非________个国家地区,最远到________________(P94航线图),比欧洲航海家早_______.

5、意义:

郑和远航,促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地位:

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多世纪;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

(二)阅读“戚继光抗倭”一目,完成以下知识:

1、元末明初,日本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_______,明朝中期,东南沿海的_______勾引倭寇上岸危害沿海人民。

2、________组建的抗倭队伍,纪律严明,英勇善战,人称_______,在_______九战九捷,荡平了________的倭寇,后来,又与明军剿灭了_____、_______的倭寇,___________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_____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反抗外来民族侵略并取得胜利的斗争)

三、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年,_______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东的居权。

年月日_______回归

(二)

自学探究合作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围绕疑难点讨论)

教师指导,小组长组织完成

教学

环节

学案

导案

(三)

交流展示深化感悟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

戚继光为什么能够取得抗倭斗争的胜利?

他有什么高尚品质值得你学习

指导交流,适当纠错点拔。

 

(四)

达标测试

1、“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中的“海波平”是指()

A、雅克萨之战B、郑成功收复台湾

C、戚继光抗倭D、林则徐虎门销烟

2、在今天,印度尼西亚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这些名称的由来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有关()

A、岳飞抗金B、郑和下西洋

C、张骞出使西域D、戚继光抗击倭寇

3、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的出发地是()

A、南京B、刘家港C、广州D、泉州

4、元末明初,骚扰我国沿海地区的倭寇是哪个国家的?

()

A、朝鲜B、沙俄C、日本D、葡萄牙

5、下列历史人物中,属于明代民族英雄的是()

A、韩世忠B、岳飞C、戚继光D、文天祥

6、郑和先后()次下西洋

A、5B、6C、7D、8

7、明朝的“戚家军”和宋朝的“岳家军”最相似的方面是()

A、抗击金军B、作战勇敢,军纪严明

C、肃清倭寇D、抗击蒙古、保护中原

8、假如你跟随郑和下西洋,下面哪些地区是没有到达的?

()

A、印度洋沿岸B、红海沿岸

C、非洲东海岸D、地中海沿岸

9、郑和下西洋主要促进了中国和()国家的友好关系。

A、欧亚B、欧美C、亚非D、亚欧

10、“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

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

”歌谣中的戚爷()

A、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寇B、打退了沙俄侵略军

C、赶走了荷兰殖民者D、统一了女真各部

11、“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是戚继光的名言。

据此,我们应该学习他的()A、忠君思想B、拒官态度C、军事才能D、爱国精神

12、2009年是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的第10年。

历史上,()殖民者攫取了澳门的居住权。

A、西班牙B、英国C、日本D、葡萄牙

引导学生小组内讨论,教师适时点拔。

(五)

总结巩固延伸拓展

(链接考点)

扣标整合(围绕学习目标,以知识树、图表等形式,自主梳理形成知识网络)

归纳学法,教师巡视检查学生效果

 

(六)

课后巩固

郑和下西洋的盛况。

最大的海船

长44丈,宽18丈

船数多

每次出海大小船只有200多艘

人数多

每次出海约2.7万元

设备先进

船上有航海图、罗盘针

远航次数多

前后7次

到达范围广

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时间早

1405-1433年,欧洲航海家的首次远航早半个世纪

回答:

(1)你认为郑和远航所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2)郑和远航最远到哪里?

 

 

(3)郑和下西洋有什么意义

 

2.下列时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1368年:

.1421年:

.1405年:

学习

收获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一、交往

 

二、冲突:

周次

第十一周

年级、科目

七年历史

教学时间

课型

新课

(1)课时

1

授课人

课题

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

知识与技能:

了解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后金,清朝的建立及采取的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

分析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影响,学会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文字狱的危害,理解政策制定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社会发展的道理。

学习重点

君主集权的强化

学习难点

君主集权的强化的利弊作用

预习准备

通读课文,把本课不明白的地方画出来

教具学具

挂图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师生互动探究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学案

导案

(一)

预习

导学

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内容(注意小字、插图、地图和史料),注意在文中做醒目的标记。

(我学习,我快乐;我思考,我收获!

一、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

1、统一了女真各部。

年,自立为,国号,史称。

后迁都改称

2、清朝的建立:

改女真族名为。

年,改国号为。

年迁都,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二、君主集权的强化

1、清朝初,保留着由贵族组成的,权力很大。

2、君主集权的强化:

(1)设立军机处:

目的:

设立者:

人员组成:

由皇帝选调组成,军国大事完全凭裁决。

职责:

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传达给和去执行。

影响:

标志着我国的进一步强化。

(2)大兴文字狱

目的:

,从领域严密控制。

时期:

三朝最严重。

含义:

统治者从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

后果:

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禁锢了人们的,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和。

(二)

自学探究合作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围绕疑难点讨论)

教师指导,小组长组织完成

教学

环节

学案

导案

(三)

交流展示深化感悟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

理一理:

从中国秦朝开始,为加强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历朝历代都采取

哪些措施?

一、唐太宗

二、宋太祖

三、元世祖

四、明太祖、明成祖

五、清朝

指导交流,适当纠错点拔。

 

(四)

达标测试

1、建立“后金”,后改名为“清”的民族是()

A、吐蕃B、蒙古C、女真D、鲜卑

2、1644年,清军入关后,八都城迁到()

A、沈阳B、北京C、西安D、南京

3、清朝前期,那一机构的设置,使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

A、三省六部B、军机处C、议政王大臣会议D、内阁

4、“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材料中的“闯王”指()

A、岳飞B、文天祥C、李自成D、陈胜

5、《宰相刘罗锅》中的和珅是军机大臣,你知道军机处是何时设立的吗?

()

A、顺治时期B、康熙时期C、雍正时期D、乾隆时期

6、在中国历史上,哪两个少数民族建立过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

A、藏族、回族B、蒙古族、满洲

C、党项族、契丹族D、壮族、维吾尔族

7、如果拍《雍正王朝》,下面道具中,你必须准备的是()

A、“杯酒释兵权”用的酒杯B、抗倭用的兵器

C、军机处的官署牌D、出使西洋用的海船

8、两汉时期官员可以坐着奏事,宋朝时官员须站着奏事,明清时期大臣必须跪着。

这些说明()

A、中央集权不断强化B、皇权不断加强

C、封建等级制度不断强化D、古代礼仪不断发展完善

10、清朝前期经常大兴文字狱。

下面诗句中只有哪一句可能不会招来杀身之祸?

()

A、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B、一把心肠论浊清

C、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D、绿叶清阴看总好

11、乾隆帝时期很多官员为求自保,不与别人有文字往来,凡没有用的文稿一定要烧掉。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行省制度的影响B、八旗制度的影响

C、文字狱的影响D、八股取士的影响

12、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单元,则这个主题是()

A、特务统治的强化B、思想控制的加强

C、文化专制的强化D、专制集权的加强

引导学生小组内讨论,教师适时点拔。

(五)

总结巩固延伸拓展

(链接考点)

扣标整合(围绕学习目标,以知识树、图表等形式,自主梳理形成知识网络)

归纳学法,教师巡视检查学生效果

 

(六)

课后巩固

材料分析题:

一、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1)上文是什么意思?

军机大臣有实权吗?

(2)军机处是谁设立的?

有什么意义?

学习

收获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