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第20讲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学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949077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第20讲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第20讲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第20讲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第20讲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第20讲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第20讲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第20讲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第20讲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第20讲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第20讲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第20讲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第20讲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第20讲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第20讲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第20讲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第20讲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第20讲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第20讲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第20讲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第20讲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第20讲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学案.docx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第20讲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第20讲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学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第20讲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学案.docx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第20讲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学案

第20讲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最新考纲] 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Ⅱ)。

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Ⅱ)。

考点一 基因突变(5年14考)

1.基因突变的实例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1)图示中a、b、c过程分别代表DNA复制、转录和翻译。

突变主要发生在a(填字母)过程中。

(2)患者贫血的直接原因是血红蛋白异常,根本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碱基对由

替换成

2.基因突变要点归纳

1.真题重组 判断正误

(1)用紫外线等处理青霉菌选育高产青霉素菌株与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细胞染色观察核酸分布所用核心技术相同。

(2016·全国卷Ⅲ,2C)(×)

(2)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但对进化非常重要。

(2012·海南卷,23A)(√)

(3)大肠杆菌经诱变育种可获得人胰岛素高产菌株。

(2012·海南卷,5B)(×)

(4)某二倍体植物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1突变为B2可能是由于碱基对替换或碱基对插入造成的。

(2013·海南,22A改编)(√)

以上内容主要源自教材必修2P80~82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相关知识。

全面把握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内涵、特点、发生范围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是解题关键。

2.(教材P82“批判性思维”改编)基因突变频率很低,而且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是有害的,但为何它仍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提示 对于生物个体而言,发生自然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但是,一个物种往往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就整个物种来看,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产生的突变还是很多的,其中有不少突变是有利突变,对生物的进化有重要意义。

因此,基因突变能够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基因突变的特点及意义

(2015·海南卷,19)关于等位基因B和b发生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等位基因B和b都可以突变成为不同的等位基因

B.X射线的照射不会影响基因B和基因b的突变率

C.基因B中的碱基对G-C被碱基对A-T替换可导致基因突变

D.在基因b的ATGCC序列中插入碱基C可导致基因b的突变

解析 根据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突变可以产生多种等位基因,A正确;X射线属于物理诱变因子,可以提高基因突变率,B错误;基因突变包括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三种情况,C选项属于替换,D选项属于增添,C、D正确。

答案 B

基因突变与生物性状的关系

(1)基因突变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碱基对

影响范围

对氨基酸序列的影响

替换

只改变1个氨基酸或不改变氨基酸序列

增添

不影响插入位置前的序列而影响插入位置后的序列

缺失

不影响缺失位置前的序列而影响缺失位置后的序列

(2)基因突变未引起生物性状改变的4大原因

②密码子简并性:

若新产生的密码子与原密码子对应的是同一种氨基酸,此时突变基因控制的性状不改变。

③隐性突变:

若基因突变为隐性突变,如AA中其中一个A→a,此时性状也不改变。

④有些突变改变了蛋白质中个别氨基酸的位置,但该蛋白质的功能不变。

   

【即学即练】

(2017·天津五区期末,23)利用X射线处理长翅果蝇,成功地使生殖细胞内的翅长基因(M)中的碱基对A—T变为G—C,经多次繁殖后子代中果蝇的翅长未见异常。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此次突变为隐性突变

B.突变后的基因转录产物发生了改变

C.突变后的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一定发生了改变

D.突变后的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一定未发生改变

解析 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改变,则基因的转录产物也会发生改变,B正确;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基因突变后,密码子发生改变,但对应的氨基酸种类可能不变,所以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不一定发生了改变,即使对应的氨基酸种类发生改变,该蛋白质功能也可能未受影响,所以不影响生物的性状,C、D错误;若该突变为隐性突变,则经过多次繁殖后子代中果蝇的翅长会出现异常,A错误。

答案 B

 基因突变的机制

(2010·全国卷)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

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  )

A.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B.花色基因的DNA序列

C.细胞的DNA含量D.细胞的RNA含量

解析 如果要检测是否是基因突变,那么就应该检测DNA的碱基序列是否发生了增添、缺失或者替换,从而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

答案 B

1.分析基因突变的发生机制

2.不同诱因诱发基因突变的原理

类型

举例

引发突变原理

外因

物理因素

紫外线、X射线

损伤细胞内DNA

化学因素

亚硝酸、碱基类似物

改变核酸碱基

生物因素

某些病毒

影响宿主细胞DNA

内因

DNA分子复制偶尔发生错误

【即学即练】

科研人员研究小鼠癌变与基因突变的关系。

如图为小鼠结肠癌发生过程中细胞形态和部分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关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结肠癌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

B.图示中与结肠癌有关的多个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C.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但其遗传物质未改变

D.小鼠细胞中与癌变有关的基因是突变才产生的新基因

解析 细胞癌变是多个基因突变积累的结果,A正确;据题图可知,发生突变的基因没有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因此不是等位基因,B错误;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C错误;小鼠细胞中与癌变有关的基因在癌变前已经存在,D错误。

答案 A

 基因突变类型的判断

(2016·全国卷Ⅲ,32)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两种来源。

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所涉及到的碱基对的数目不同,前者所涉及的数目比后者________。

(2)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既可发生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变异,也可发生以________为单位的变异。

(3)基因突变既可由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隐性突变),也可由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显性突变)。

若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AA和aa植株分别发生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且在子一代中都得到了基因型为Aa的个体,则最早在子________代中能观察到该显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________代中能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________代中能分离得到显性突变纯合体;最早在子________代中能分离得到隐性突变纯合体。

解析 

(1)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的碱基对替换、增添或缺失,而染色体变异往往会改变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所以与基因突变相比,后者所涉及的碱基对数目会更多。

(2)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既可发生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变异,也可发生以个别染色体为单位的变异。

(3)AA植株发生隐性突变后基因型变为Aa,而aa植株发生显性突变后基因型也可变为Aa,该种植物自花受粉,所以不论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子一代为Aa时在子二代中的基因型都有AA、Aa和aa三种,故最早可在子一代观察到该显性突变的性状(A_);最早在子二代中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性状(aa);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均出现于子二代,且隐性纯合子一旦出现,即可确认为纯合,从而可直接分离出来,而显性纯合子的分离,却需再令其自交一

代至子三代,若不发生性状分离方可认定为纯合子,进而分离出来。

答案 

(1)少 

(2)染色体 (3)一 二 三 二

1.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的判断

(1)类型

(2)判定方法

①选取突变体与其他已知未突变纯合子杂交,据子代性状表现判断。

②让突变体自交,观察子代有无性状分离而判断。

2.突变的具体形式的判断

(1)确定突变的形式:

若只是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则一般为碱基对的替换;若氨基酸序列发生大的变化,则一般为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

1.概念

2.类型

(1)交叉互换:

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减Ⅰ前期的四分体时期)

(2)自由组合: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Ⅰ后期)

(3)人工重组:

转基因技术(人为条件下进行的),即基因工程。

(4)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3.结果

产生新的基因型,导致重组性状出现。

4.意义

(1)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

(2)为生物进化提供材料;

(3)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图为某种生物中的部分染色体发生的两种变异的示意图,图中①和②、③和④、⑤和⑥分别互为同源染色体。

请思考:

(1)图a和图b所示的变异类型有何不同?

它们的变异可发生于何时期?

(2)图a、b哪一种变异是“正常发生”的?

哪类变异属“遗传病”?

图c

(3)如图c为某种变异的结果,这应由a、b中哪类变异引起?

提示 

(1)图a中①和②为一对同源染色体,其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片段,该变异属于基因重组,此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图b中④和⑤为非同源染色体,⑤上的片段移接到④上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该过程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等过程中。

(2)图a基因重组为正常变异,可增加配子多样性,而图b为异常变异,属染色体结构变异的“遗传病”。

(3)图c的产生原因是图a(四分体时期交叉互换所致)。

 基因重组特点、意义

1.(2017·山西省高平市高三百校大联考)下列关于精子的形成过程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

A.若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4种配子,则该过程中可能发生了交叉互换

B.若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1种配子,则该过程中不应发生了交叉互换

C.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后期,细胞内所有非等位基因都会进行自由组合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

解析 若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4种配子,则该过程中很可能发生了交叉互换,A正确;无论有没有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也只能产生1种配子,B错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细胞内的非等位基因可以进行重组,但不能称为自由组合,另外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不能自由组合,C错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D错误。

答案 A

2.(2017·湖南省永州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碱基对的改变而引起DNA分子结构的改变就是基因突变

B.基因突变会改变基因的种类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C.任何真核生物的基因组测序都是测定其体细胞中一个染色体组的全部基因序列

D.一对等位基因在有性生殖时不会发生基因重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在有性生殖时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解析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如果由于碱基对的改变而引起DNA分子结构的改变,但是基因结构没有发生改变则不属于基因突变,A错误;基因突变会改变基因的种类,但是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并不发生改变,B错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是测出人类基因组DNA的30亿个碱基对的序列,其中包括22条常染色体和XY两条性染色体,而不是对一个染色体组(23条染色体)进行测序,C错误;一对等位基因在有性生殖时不会发生基因重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在有性生殖时可能发生基因重组,即四分体中位于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交叉互换,D正确。

答案 D

1.基因重组只是“原有基因间的重新组合”。

2.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而不是受精作用发生时。

3.基因重组一般发生于“有性生殖”产生配子的过程中,无性生殖的生物不发生,有性生殖的个体体细胞增殖时也不会发生。

4.杂合子(Aa)自交产生的子代出现性状分离,不属于基因重组的原因是A、a控制的性状是同一性状中的不同表现型,而非“不同性状”。

5.关注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常考“关键词”

比较项目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生物变异

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

生物进化

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

为生物进化提供“丰富”的材料

生物多样性

形成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发生概率

很小(常有“罕见”“稀有”“偶尔”等说法)

非常大(正常发生或往往发生)

 判断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

(经典高考)某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突变,获得该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体上具有红色显性基因B,正常染色体上具有白色隐性基因b(如图)。

如以该植株为父本,测交后代中部分表现为红色性状。

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A.减数分裂时染色单体1或2上的基因b突变为B

B.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3与4自由分离

C.减数第二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自由组合

D.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染色体缺失花粉不育,则正常情况下,该植物作父本只产生含b的配子,测交后代不可能出现红色性状。

既然测交后代中有部分个体表现为红色性状,说明父本产生的配子中有部分含有B。

若发生基因突变,则后代个体只有个别表现为红色;若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因为交叉互换有一定的交换率,故父本产生的配子中可能有一部分含有B,测交后代可能会出现部分(不是个别)红色性状,D项正确。

答案 D

“三看法”判断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方法体验】

(2017·湖南省长沙市高三模考)在减数分裂中每对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交换。

实验表明,交换也可以发生在某些生物体的有丝分裂中,这种现象称为有丝分裂交换。

下图为一突变基因杂合的细胞在分裂时出现了交叉互换,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含正常基因和突变基因的精子比例为1∶1

B.若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同时含有正常基因和突变基因的子细胞

C.若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正常基因纯合和突变基因纯合的子细胞

D.交叉互换发生在有丝分裂中为染色体结构变异,在减数分裂中为基因重组

解析 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为基因重组,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为染色体变异(易位),D错误。

答案 D

易错·防范清零

[易错清零]

易错点1 误认为“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改变”就是“基因突变”

点拨 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改变≠基因突变

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不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也可发生碱基对的改变。

②有些病毒(如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RNA中碱基的增添、缺失、改变引起病毒性状变异,广义上也称基因突变。

易错点2 误认为基因突变只发生在分裂“间期”

点拨 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对DNA的损伤不仅发生在间期,而是在各个时期都有;另外,外部因素还可直接损伤DNA分子或改变碱基序列,并不是通过DNA的复制来改变碱基对,所以基因突变不只发生在间期——细胞不分裂时也可发生基因突变。

易错点3 误认为基因突变都产生等位基因

点拨 不同生物的基因组组成不同,病毒和原核细胞的基因组结构简单,基因数目少,而且一般是单个存在的,不存在等位基因。

因此,真核生物基因突变可产生它的等位基因,而原核生物和病毒基因突变产生的是一个新基因。

易错点4 误认为基因突变都能遗传给后代

点拨 基因突变如果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一般不能遗传给后代,但有些植物该突变可通过无性繁殖或“组织培养”遗传给后代。

易错点5 误认为基因突变会使得基因“位置”或“数目”发生改变

点拨 基因突变仅改变了基因内部结构,产生了新基因,并未改变基因位置,也未改变基因数量——基因中碱基对缺失,只是成为了新基因,即基因犹在,只是“以旧换新”,并非“基因缺失”。

[纠错小练]

1.(2017·安徽六安检测)如图所示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①过程发生了基因结构的改变,增加了基因的种类

B.②过程为转录,是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在有关酶的催化下完成的

C.转运缬氨酸的tRNA一端裸露的三个碱基是CAT

D.控制血红蛋白的基因中任意一个碱基发生替换都会引起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解析 ①过程表示DNA的复制,该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导致基因结构改变,产生了新基因,增加了基因的种类,A正确;②过程为转录,是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在有关酶的催化下完成的,B错误;转运缬氨酸的tRNA一端裸露的三个碱基是CAU,C错误;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等原因,基因突变不一定会改变生物体的性状,D错误。

答案 A

2.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一定能产生等位基因

B.没有外界因素的诱导也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C.体细胞中的突变基因都不能遗传给后代

D.随机性是指任何生物体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解析 原核生物没有同源染色体,这些生物的基因突变不产生等位基因,A错误;基因突变可以自然发生(内因),也可以在物理、化学或生物等外界因素诱导下发生,B正确;体细胞中的突变基因不能通过有性生殖的方式遗传给后代,但可以通过无性生殖的方式遗传给后代,C错误;任何生物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属于基因突变的普遍性,随机性是指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任何部位的基因都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D错误。

答案 B

3.如图表示雄果蝇(2N=8)进行某种细胞分裂时,处于四个不同阶段细胞(Ⅰ~Ⅳ)中遗传物质或其载体(①~③)的数量。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在Ⅰ→Ⅱ期间最易发生基因突变

B.在Ⅱ阶段的细胞内,有2对同源染色体

C.在Ⅳ阶段的细胞内,能发生基因重组

D.在Ⅱ、Ⅳ阶段的细胞内,都可能含有两个Y染色体

解析 Ⅱ→Ⅰ为减数第二次分裂,而基因突变最易发生在分裂间期,A错误;Ⅱ中染色体数目减半,且存在染色体单体,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没有同源染色体,B错误;由图分析可知Ⅳ所处阶段可以代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中期和后期,而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正确;能含有两个Y染色体的时期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所以只能在Ⅲ阶段的细胞内,D错误。

答案 C

课堂小结

思维导图

晨读必背

1.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2.基因突变的准确描述是:

由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3.基因突变的随机性的表述是:

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可以发生在细胞内不同的DNA分子上,也可以发生在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

4.基因重组:

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5.同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其根本原因是:

产生新的基因组合机会多。

随堂·真题&预测

1.(2017·天津卷,4)基因型为AaBbDd的二倍体生物,其体内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变化示意图如下。

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均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中

B.该细胞能产生AbD、ABD、abd、aBd四种精子

C.B(b)与D(d)间发生重组,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D.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导致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解析 由图可知,基因b所在的片段发生了交叉互换,因此等位基因B和b的分离发生在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而等位基因A、a和D、d的分离只发生在初级精母细胞中,A错误;若不发生交叉互换,该细胞将产生AbD和aBd两种精子,但由于基因b所在的片段发生了交叉互换,因此该细胞能产生AbD、ABD、abd、aBd四种精子,B正确;基因B(b)与D(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它们之间的遗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只是导致基因重组,染色体结构并没有发生改变,D错误。

答案 B

2.(2015·四川卷,6)M基因编码含63个氨基酸的肽链。

该基因发生插入突变,使mRNA增加了一个三碱基序列AAG,表达的肽链含64个氨基酸。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M基因突变后,参与基因复制的嘌呤核苷酸比例增加

B.在M基因转录时,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碱基配对连接

C.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最多有2个氨基酸不同

D.在突变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最多需要64种tRNA参与

答案 C

3.(2019·高考预测)研究发现双链DNA具有自我修复机制,双链DNA的一条链发生损伤(碱基错配或碱基丢失)后,另一条链可以当作模板并对损伤链进行修复。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NA分子的修复过程需要DNA聚合酶的作用

B.DNA的损伤和修复过程发生在分裂间期的细胞核中

C.DNA在自我修复前后,分子中的碱基比例可能会改变

D.若损伤的DNA不能被正常修复,则可能引起基因突变

解析 本题考查新情景材料的分析,主要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理解能力。

在修复的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把正确碱基结合在对应的位置,A正确;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细胞质中也有。

DNA发生损伤和修复可发生在细胞核,也可发生在细胞质,可以发生在细胞一生的任何一个时期,B错误;修复前后,DNA分子中的碱基比例可能会改变,C正确;若损伤的DNA不能被正常修复,则DNA的结构改变,改变的部位若位于基因区段,会引起基因突变,D正确。

答案 B

4.(2019·高考预测)下列有关可遗传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肺炎双球菌由R型转化为S型属于基因重组

B.杂交育种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自由组合

C.XYY个体的产生,一般与父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有关

D.染色体变异与基因突变都属于突变,都可以产生新的基因

解析 肺炎双球菌由R型转化为S型属于基因重组,A正确;杂交育种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主要是基因的自由组合,B正确;XYY个体的产生,一般与父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有关,C正确;只有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D错误。

答案 D

教师独具

A.染色体上DNA中碱基对的替换、缺失、增添一定引起基因突变

B.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

C.基因重组和染色体数目变异均不会引起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

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解析 染色体上DNA中碱基对的替换、缺失、增添若不发生在基因内部,就不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也就不会引起基因突变,A错误;无法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到基因是否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B错误;基因重组是原有的基因重新组合,染色体数目变异只会改变基因数目,二者均不会引起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C正确;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机理是通过抑制纺锤体形成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D错误。

答案 C

2.(2017·福建福州八县联考)下图是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根据图像判定每个细胞发生的变异类型,正确的是(  )

A.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突变 ③基因突变

B.①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②基因突变 ③基因重组

C.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突变 ③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D.①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②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③基因重组

解析 图中①②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和后期,A与a所在的DNA分子是在细胞分裂间期由一个DNA分子经过复制而得到的,图中①②的变异只能来自基因突变;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A与a的不同可能来自于基因突变或减Ⅰ前期的交叉互换(基因重组),所以本题答案为C。

答案 C

3.(2017·河南焦作期中,5)如图是基因组成为AaBb的动物在形成精子过程中某一时期的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2号染色单体上与A相同位置的基因最可能是a

B.若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则可能出现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后代

C.1个该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最终可能形成4种类型的精细胞

D.同源染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