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化学专业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951919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化学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材料化学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材料化学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材料化学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材料化学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材料化学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材料化学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材料化学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材料化学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材料化学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材料化学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材料化学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材料化学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材料化学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材料化学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材料化学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材料化学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材料化学专业教学计划.docx

《材料化学专业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化学专业教学计划.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材料化学专业教学计划.docx

材料化学专业教学计划

材料化学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材料科学与化学的基础理论,具备材料化学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关的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开发及其相关管理工作的材料化学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而奋

斗的理想,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强烈责任感和事业心。

2、懂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了解国情,能理论联系实际,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与工农群众、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道路。

3、具有遵纪守法、勤奋学习、团结互助的良好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掌握一定的社会、人文科学和经济管理知识,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4、有较强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精神及强烈的创新意识,成为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5、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及企业生产与经营管理知识,了解材料化学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的发展动态,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产业的发展状况;同时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6、掌握材料制备(或合成)、材料加工、材料结构与性能测试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

7、较好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听、说、读、写的基础,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能查阅外文文献,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以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

8、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的理论知识及应用技能,具有计算机编程、数据库、文献检索、CAD等技能,达到浙江省非计算机专业等级考试二级水平。

9、获得工程实验方法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工程技术实际问题的能力。

10、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的标准。

三、学制全日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课程结构比例(见表一)

五、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见表二)

六、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安排(见表三)

七、主要课程简介

 

表一课程结构比例

课程类别

学时数

百分比

备注

必修

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

758

28.6%

学科基础课程

1087

41.0%

专业课程

326

12.3%

选修课程

专业选修课

382

14.4%

全校性选修课

96

3.6%

合计

2649

100%

注:

实践环节(军训1周,两课实践10周,生产劳动4周,金工实习1周,认知见习1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2周,实验23周,暑假实习12周,材料化工实习4周,毕业论文及设计(14.5周)共72.5周。

 

表二      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

学年及学期类别

合计

1

2

3

4

5

6

7

8

 

教育教学周数

始业教育、军事训练

1

1

课堂教学

16

16

17

17

18

16

14

0

114

考试考查

1.5

1.5

1.5

1.5

1.5

1.5

1.5

0

10.5

金工实习

1

1

无机材料实验

1

1

认知见习

1

1

有机材料实验

1

1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2

2

材料制备与合成实验

2

2

材料结构与性能实验

2

2

生产劳动

(1)

(1)

(1)

(1)

(4)

暑假实习

(4)

(4)

(4)

材料化工实习

4

4

毕业论文(设计)

14.5

14.5

毕业教育

1

1

小计

39

40

40

40

159

寒暑假

10

10

10

10

40

机动

3

2

2

2

9

学年周数

52

52

52

52

208

 

表三 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安排

课程名称

教学时数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

16

16

17周

17

18周

16周

14周

0周

 

必修课

 

公共基础课

067A01

哲学

32+(16)

32

(16)

2+

(1)

067A02

政治经济学

34

34

2

067A03

毛泽东思想概论

34+(17)

34

(17)

2+

(1)

067A04

邓小平理论

34+(34)

34

(34)

2+

(2)

067A05

思想道德修养

32+(16)

32

(16)

2+

(1)

067A06

法律基础

32

32

2

067A07

职业道德教育

(16)

(16)

(1)

067A08

形势与政策

(114)

(114)

(1)

(1)

(1)

(1)

(1)

(1)

(1)

067A09

大学英语

264

264

4

4

4

4

067A10

计算机基础

(一)

64

32

32

2+2

067A11

计算机基础

(二)

68

68

4

067A12

体育

132

132

2

2

2

2

067A13

大学语文

32

32

2

小计

758

726

32

10

14

14

8

0

0

0

0

学科基础课

067B14

高等数学*

128

128

4

4

067B15

线性代数及概率论*

51

51

3

067B16

大学物理*

68

68

4

067B17

大学物理实验

34

34

2

067B18

化工制图*

80

80

3

2

067B19

无机及分析化学*

80

80

3

2

067B20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64

64

2

2

067B21

有机化学*

85

85

3

2

067B22

有机化学实验

68

68

2

2

067B23

物理化学*

105

105

3

3

067B24

物理化学实验

53

53

1.5

1.5

067B25

结构化学*

54

54

3

067B26

电工学*

36

36

2

067B27

电工学实验

18

18

1

067B28

化工原理*

111

111

3.5

3

067B29

化工原理实验

52

52

2

1

小计

1087

798

289

12

10

11

11.5

16

4

0

0

专业课

067C30

材料化学*

48

48

3

067C31

材料物理*

48

48

3

067C32

材料概论*

48

48

3

067C33

高分子化学*

68

51

17

3+1

067C34

高分子物理*

72

54

18

3+1

067C35

无机非金属材料*

42

42

3

小计

326

291

35

0

0

0

4

4

9

3

0

合计

2171

1815

356

22

24

25

23.5

20

13

3

0

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安排(续)

课程名称

教学时数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

16

16

17周

17

18周

16周

14周

0周

 

选修课

 

专业必选课

067D36

专业英语

32

32

2

067D37

文献检索

32

32

2

067D38

材料现代测试技术

64

32

32

2+2

067D39

功能材料

42

42

3

067D40

高聚物合成工艺学

42

42

3

067D41

高聚物成型与加工

42

42

3

小计

254

222

32

0

0

0

0

0

8

9

0

必选4门

 

专业任选课

067D42

纳米材料

32

32

2

067D43

仪器分析

48

32

16

2+1

067D44

计算机在材料化学中的应用

28

14

14

1+1

067D45

复合材料

28

28

2

067D46

材料现代制备方法与理论

28

28

2

067D47

应用表面化学与技术

28

28

2

067D48

基因工程技术

32

32

2

067D49

工艺分析

36

36

2

067D50

工业催化

32

32

2

067D51

生物化学

32

32

2

067D52

化工安全概论

32

32

2

067D53

化工技术经济学

32

32

2

067D54

精细化合品合成

32

32

2

067D55

应用光谱学

32

32

2

067D56

质量控制与国际标准

28

28

2

067D57

药物合成前沿研究进展

28

28

2

067D58

药物化学

36

36

2

067D59

化工CAD

28

14

14

1+1

小计

128

128

全校性选修课(三门)

96

96

合计

478

446

32

0

0

0

0

0

8

9

0

 总计

2649

2261

388

22

24

25

23.5

20

21

12

打“*”为考试课

 

七、主要课程简介:

高等数学:

(128学时),考试方式:

考试

课程简介:

函数、极限与连续,导数与微分,不定积分、定积分及其应用,微分方程,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等初步知识。

教材及参考书: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数学(上、下).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学物理:

(68学时),考试方式:

考试

课程简介:

质点运动学、刚体力学、热力学基础、磁场、光、量子理论等。

教材及参考书:

马文尉等.普通物理学(上、中、下).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程章珠等.普通物理学(一~四册).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

(136学时,其中实验64学时),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简介:

本课程通过课程讲授,并与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实验课密切配合,使学生在基础理论和物质结构知识的指导下,理解和掌握重要元素及其化学的特性,典型反应、提高定量处理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关系的能力,树立准确的“量”的概念等基本知识,同时在科学思维能力方面获得应有的训练的培养。

为后读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化学事实材料。

教材:

南京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编写组编《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三版),高教出版社。

有机化学:

(153学时,其中实验68学时),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高等院校化工专业的基础课,通过本课程讲授,使学生掌握本门学科的基本规律和理论知识,熟悉有机化合物基本类型的结构、性能、合成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并与有机化学实验课密切配合,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为后读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验基本技能。

教材:

徐寿昌编《有机化学》,高教出版社。

物理化学:

(148学时,其中实验49学时),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简介:

本课程讲授气体、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化学,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相平衡,化学平衡,统计热力学初步,表面现象,化工动力学特殊反应动力学,胶体化学等内容,要求学生掌握物理化学中介绍的各种性质、含义,并且能与实际相结合。

教材:

金玳、范金义编《物理化学》(第二版),高教出版社。

结构化学:

(51学时),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简介:

结构化学是研究原子、分子和晶体的微观结构,研究原子和分子运动规律,研究物质的结构和性能关系的科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这里所指的结构和运动规律,涉及原子和分子层次的空间排布,涉及微观粒子所遵循的量子力学规律,它包括原子中电子的分布和能组合、分子的化学组成、分子的空间构型和构象、分子中电子的分布、化学键的性质和分子的能量状态、晶体中原子的空间排布、晶体的能量状态等内容。

结构化学根据结构决定性能、性能反应结构的基本原则,探讨物质的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

当我们研究的是处于稳定状态下物质的内部结构时,这种结构不随时间而变化,称之为静态结构。

如果我们要进而研究物质的化学反应是如何发生的,那就要研究反应物分子如何因相互作用而使其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使原来的静态结构转变为另一种新的静态结构。

这种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结构变化的过程就称之为动态结构。

很明显,物质的动态结构的研究要以研究静态结构所得成果为基础,其内容也比较复杂。

本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将主要探讨物质的静态结构。

教材:

周公度、段连运:

《结构化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二版

化工原理:

(104学时),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一门工程类技术基础课,其内容包括理论基础,工程基础和工程应用。

教学目的在于化工生产过程的组织、基本理论及过程分析、设备原理及构造、工程设计方法以及单元操作运行情况诸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综合训练,以达到培养学生相应的分析工程实际问题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

谭天恩等编著《化工原理》(第二版)(上、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

材料化学:

(48学时),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授材料的科学划分和归类,几种无机材料的制备方法,催化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电极材料的制备技术,超导材料和磁性材料等无机功能材料的制备和应用,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和应用,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要求学生基本掌握几种先进材料的化学制备方法和分析检测技术。

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对世界新材料研究与开发工作最新进展有所了解。

教材:

唐小真编《材料化学导论》(第一版),高教出版社。

高分子化学:

(68学时,其中实验17学时),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简介:

本课程讲授高分子化学简史及发展趋势,高分子的基本概念,聚合物的分类和命名,聚合反应类型,聚合物的分子量和玻璃化温度,大分子的微结构,连锁聚合的机理、动力学和热力学,自由基共聚合反应机理和共聚物组成方程,多元共聚,聚合方法研究,逐步聚合反应原理,聚合物的化学反应;使学生具备在高分子化合物合成和反应方面开展研究的基本实验技能。

教材:

潘祖仁编《高分子化学》(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

高分子物理:

(68学时,其中实验17学时),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简介:

本课程较为系统介绍高分子物理的基本理论及研究方法,主要包括高分子的链结构与聚集结构、高分子的溶液性质、力学性质与电学性质,从分子运动的观点出发,阐述高分子的性能与结构的关系。

教材:

何曼君,陈维孝编《高分子物理》(修订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文献检索:

(32学时),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简介:

随着社会逐步信息化、信息服务业的迅速发展,科技文献检索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人们获取信息提供有效的工具手段。

本课程有助于增强大学的情报意识,提高查找文献资料的速率,培养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科技文献检索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国内外一些重要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材及参考书:

余向春.化学化工文献检索与利用.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赖茂生.科技文献检索(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功能材料:

(42学时),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简介:

功能材料是研究以声、光、电、磁、热等物理性能为特性的金属和无机材料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制造方法和应用技术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了解和掌握材料的功能性质与其化学成分、物质结构之间的内在关系和变化规律,学习功能材料的研究方法、制造技术和应用领域,了解先进功能材料的发展动态和发展趋势。

教材:

殷景华编《功能材料概论》,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

(1)马如璋编《功能材料学》,冶金工业出版社

 

(2)田莳编《功能材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3)SmartMaterailTechnolgy,TB-532S636

高分子材料:

(42学时),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简介:

高分子材料是一门以合成高分子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多学科综合性应用,本课程学习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能够运用已学的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合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及聚合成型工艺学等专业基础及专业理论知识,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化学组成、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为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成型加工、及其应用提出科学依据,使学生初步具备选用各种高分子材料,探索高分子材料改性新配方、新工艺的研究和设计方法的能力。

教材及参考书:

(1)凌绳、王秀芬、吴友平编著《聚合物材料》,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6

(2)许健南主编《塑料材料》,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3)张留成主编《高分子材料导论》,化学工业出版社,1993

(4)王古善编《高分子材料学》,同济大学出版社,

仪器分析:

(48学时),考核方式:

考查

课程简介:

介绍生物工程领域所应用的仪器设备的种类、性能、工作原理、使用范围等。

教材及参考书:

李启隆等编.仪器分析.北京师大出版社

无机非金属材料:

(42学时),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高等工业学校本科材料化学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门必修专业课程。

其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成分和制备工艺、组织结构、材料性能和使用性能。

并掌握无机非金属材料生产的基本方法,了解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发展概况,为以后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生产打好基础。

教材及参考书:

材料概论:

(48学时),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述材料与材料科学,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能;材料的制备方法;材料的成型;材料的应用;材料的比较与选择。

从材料的四大要素(制备合成与加工,结构与性能、性质与应用性能)出发,简述三大材料(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

教材及参考书:

 

(1)周达飞编《材料概论》,化学工业出版社

(2)冯端《材料化学导轮论》,化学工业出版社

【本文由大学生电脑主页[]—大学生的百事通收集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