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拆装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951966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拆装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计算机拆装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计算机拆装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计算机拆装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计算机拆装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计算机拆装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计算机拆装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计算机拆装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计算机拆装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计算机拆装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计算机拆装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计算机拆装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计算机拆装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计算机拆装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计算机拆装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计算机拆装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计算机拆装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拆装报告.docx

《计算机拆装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拆装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计算机拆装报告.docx

计算机拆装报告

山西大学工程学院

计算机拆装实习报告.

2010—2011学年第1学期

 

系别:

信息工程系

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计本0813班

学号:

0862041317

姓名:

赵宁

 

一、实习目的和意义:

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过程中,优化课程结构,丰富课程内容,提高技能训练时意想重要任务。

为了使计算机专业学生在繁重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能掌握微机拆装基本技能,对微机内部各种部件有比较清晰的感性认识,为今后网络维护、软件应用系统研发和嵌入式系统开发等方面的深入学习提供基本训练,从而引导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爱好,选择专业方向进一步深入学习。

以任务为导向组织教学,采用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学生计算机组装、维护与维修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二、实习任务:

《计算机拆装实习》是计算机专业特有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

课程以硬件组装、软件安装为基础,以系统维护和故障维修为主线,涵盖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组装,CMOS设置、操作系统与驱动程序的安装,常用系统软件的安装、使用,以及系统优化、维护及测试,常见故障的诊断和处理等内容。

主要包括: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识别微机配件,熟练地拆装微型计算机。

(2)能熟悉地安装操作系统,对系统进行优化和维护。

(3)能够鉴别故障,并能排除常见硬软件故障

(4)独立完成实训报告。

三、实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计算机各部件的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

2.掌握计算机各部件的安装方法;

3.掌握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安装、调试及维护方法;

4.掌握计算机系统常见故障形成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二)能力目标

1.能熟练组装一台计算机并进行必要的测试;

2.能熟练进行系统维护;

3.能诊断计算机系统常见故障,并能进行维修;

4.具有跟踪计算机技术发展新趋势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1.具有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2.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市场观念;

3.具备良好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实习内容及要求:

1、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①硬件系统组成及基本原理,掌握硬件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原理,②计算机配件的基础知识,掌握各配件的作用、构成及性能指标③新技术、新产品介绍,掌握各配件基本的维护方法。

2、结合理论知识认识微机:

①认识主机箱内微机各部件;②对机箱内主要部件的连接有一个感性认识;③熟悉主机箱内各部件拆装方法;④了解微机硬件市场各主要部件的市场行情,熟悉微机硬件价目单项指标的含义,了解微机部件的最新发展趋势,煅炼自己动手购机装机能力。

这部分主要认识各组成配件,包括:

主板、CPU和内存条,外部存储器、各种功能板卡,机箱和电源,各种常用的外设等;熟悉配件的各种接口的形状、作用及连接方法;认识常用的外设。

3、主机拆装与部件认识:

①能熟练地拆装计算机;②准确识别主机箱内各主要部件,熟悉其使用和连接方法;③培养对微机综合性能的判别能力;④了解各种部件拆装顺序、连接方法,掌握各种跳线。

这部分主要掌握装机的注意事项,熟悉装机流程;掌握整机拆卸、装机的流程和技巧,熟悉上电自检过程及硬件故障基本的排除流程。

4、BIOS设置:

①熟悉BIOS设置方法;②了解BIOS的主要功能;③熟练设置BIOS常用功能。

这部分主要掌握CMOS设置程序的组成及其作用;掌握标准、高级CMOS设置,PC健康状态及开机密码设置的操作方法。

5、硬盘分区与格式化:

①熟练掌握硬盘分区与格式化;②掌握常见的磁盘工具的使用方法;③学会创建启动盘并启动系统;④学会使用最基本的DOS命令。

这部分主要熟悉分区的概念、格式及方法;掌握各种分区软件的使用方法及单、双硬盘的分区操作。

6、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

①能熟练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②掌握安装常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一般方法。

这部分主要熟悉各种常用操作系统安装环境的要求,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维护方法;掌握单、双操作系统的安装操作方法及其基本的维护方法。

7、驱动程序的安装与维护:

①了解驱动程序的获得方式;②掌握驱动程序的安装与卸载;③安装其他外设驱动程序;④驱动程序的维护。

这部分主要熟悉驱动程序的作用及获取途径;掌握驱动程序的安装与卸载方法及其基本的维护方法。

8、应用程序的安装与卸载:

①应用软件的安装卸载方法;②操作系统注册表的修改和特殊卸载方法;③低级格式化的原因和方法。

9、系统安全性维护:

①杀毒软件的优劣、安装与使用;②系统漏洞的扫描与补丁;③威胁系统安全的原因和提高系统安全性的方法;④系统的优化与测试。

10、系统备份与恢复:

①了解备份与恢复的基本方法。

②学会最常见的系统备份方法及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③掌握最常见的系统恢复方法和系统恢复软件的使用方法;④掌握最常见的数据恢复方法和恢复软件的使用。

11、微机硬件测试:

①了解常用硬件测试软件的搜索、下载、安装方法;②了解最常用的硬件测试软件的使用方法;③。

要求有听课笔记,实习日记,网上下载的资料,并撰写认识实习报告。

五、实习报告评语及成绩评定:

 

六、实习认识:

1、微机也称为PC机,即个人电脑。

可分为台式机、便携式和掌上型机等多种类型,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台式机;现在所使用的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结构一直沿用了冯诺依曼提出的模型,它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功能部件组成。

微型计算机系统一般分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

主机、显示器、键盘和鼠标等输入输出设备组成。

计算机系统硬件工作原理:

各种信息,如程序、原始数据等经过输入设备进入计算机的存储器,然后送到运算器,运算完成后把结果送回到存储器存储,最后通过输出设备输出。

整个过程由控制器产生的各种控制信号进行控制,而控制器又是通过程序指令的控制来进行工作的。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字长、存储容量、运算速度、外围设备配置、系统软件配置、性能性价比。

2、主机箱内部包括主板、电源、软盘驱动器、硬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内存条,和插在主板总线扩展槽上的各种功能扩展卡,如显卡、声卡及网卡等。

1)主板的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性能。

主板主要包括各种接口(如SATA硬盘接口、IDE接口、CPU插座、内存插槽、主板电源接口、软驱接口、AGP接口、PCI接口、PCIEXI接口、PCIEX16接口、AGP接口等)。

主板BIOS、芯片组、扩展USB插针和各种I/O接口等。

主板上一般有多组跳线或跳线开关,它们具有设置CPU的类型、电压、外频、清除BIOS设置等功能。

跳线大多有2针、3针,以跳线帽或跳线块实现选通,跳线帽内有一弹性金属片,用于将跳线两针连接起来,实现选择性开关。

2)CPU内部主要由控制单元、算术逻辑单元和存储单元三大部分组成。

3)内存储器,简称内存,分为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储器。

内存作为计算机硬件的必要组成部分,容量与性能已经成为衡量计算机整体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4)常见的外存储器有硬盘、光驱和移动存储设备等。

1.>硬盘是高容量、高存取速度、不易磨损的计算机外部存储设备,是计算机系统中奥村信息资源的重要外部设备。

作为存储设备中的重要一员,硬盘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硬盘的技术指标:

道密度:

单位TPI即每英寸磁道数。

位密度:

单位是BPI即每英寸位数。

转速:

单位RPM即每分钟圈数。

平均存取时间:

单位是毫秒(ms)。

它由平均寻道时间、平均定位时间和转动延迟时间三个时间段组成。

寻道时间是指磁头到达指定磁道上的时间

定位时间是指磁头在指定磁道上稳定定位的时间

转动延迟时间是在指定磁道上到达指定扇区的时间。

硬盘缓存:

高速缓冲存储器用以提高硬盘的读写速度。

数据传输率:

指缓存至主机的数据传输速度。

如UltraATA/133为133MB/s,UltraATA/100为100MB/s,UltraATA/66为66MB/s。

磁头数:

硬盘的磁头数与硬盘内的盘片数有关,一般为盘片数的两倍。

柱面数:

每个盘面都被划分为数目相等的磁道,并从外沿的“0”开始编号,具有相同编号的磁道形成一个圆柱,称为柱面,所以硬盘的柱面数与盘片上的磁道数是相等。

容量

2>光驱的分类:

CD-ROM光驱是只光盘驱动器。

CD-R光驱是一次性写入光驱,只能一次性写入,刻录时一旦出错,盘片立即报废。

CD-RW光驱是可重复刻录的光驱,可反复录制或删除录制到光盘中的数据,可以清除出错的操作,重新刻录。

但价格较高。

DVD-ROM光驱,可兼容CD-ROM、CDAudio、VCD、CD-R、CD-RW等多种光盘。

COMBO光驱,集CD-ROM读取、DVD读取以及CD-RW功能于一身。

光驱的技术指标:

平均数据传输率是指从光驱中读取的数据量与所需时间的比值,单位KB/s。

如2倍速光驱传输率为300KB/S,以此类推,32倍速光驱4800KB/S。

平均存取时间是指从CPU向光驱发出数据读取指令到光驱寻找到光盘上数据所在位置所需要的时间。

数据缓冲区提高了数据读取速度,如有些CD-ROM集成有256KB或512KB的缓存。

5)显卡,又称为显示器适配卡,是主机与显示器之间连接的桥梁。

显卡是一种独立的电路板,安装在主板的扩展槽中。

目前显卡已成为继CPU之后发展最快的部件。

显卡的主要作用是在程序运行时根据CPU提供的指令和有关数据,讲程序运行过程和结果进行相应处理并转换成显示器能接受的文字和图形显示信号后,通过屏幕显示出来。

1>显卡由显示芯片、显存、显卡BIOS和显卡接口组成。

显示芯片是显卡的CPU,决定显卡性能,有些有风扇。

芯片包含随机存取数模转换器RAMDAC,将显存中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其工作频率决定显卡的刷新率,也影响最大分辨率;其寄存器的位数决定显卡最大颜色数。

显存:

用于存放显示芯片处理后的数据。

其容量的大小决定显卡的最大分辨率。

显卡BIOS:

用于存放显示芯片的型号、规格、生产日期和控制程序等,与主板BIOS的功能相同。

在计算机启动时,通常会显示出当前显卡的信息。

显卡接口:

因主机接口的不同,显卡被分为PCI显卡、AGP显卡。

2>显卡的技术指标:

分辩率:

显卡输出到显示器的视频信号由像素点构成。

分辨率指显卡在显示器上描绘的点的数量。

刷新频率:

图像在屏幕上更新的速度,即屏幕图像每秒出现的次数,单位赫兹。

显存容量和存取速度:

显存关系到显示卡的整体性能。

6)网卡,又称之为网络卡或网络接口卡,它的作用是将计算机发送到网络上的数据分解为大小适用的数据包后再传送到网络;同时,也将从网络上其他设备接收来的数据包还原成数据传送到计算机中。

7)显示器按使用的电子技术分为CRT显示器和LCD显示器。

8)微型计算机中常用的音频设备有声卡、音箱、耳麦等。

声卡的作用是让微机系统发出声音,实现多媒体功能。

其工作原理是:

当CPU发出播放指令后,声卡讲存车处在微机中的声音数字数据转换成模拟信号经放大后送到音箱上发出声音。

机箱按外形式样分,可以分为立式机箱和卧式机箱两种。

9)键盘和鼠标时微型计算机常用的输入设备。

键盘是微型计算机非常重要的输入设备,用户一般使用它来输入字符。

同键盘一样,鼠标是微型计算机不可或缺的输入设备,按鼠标上提供的按键数可分为双键鼠标、三键鼠标和多键鼠标。

按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可分为机械式鼠标、关机式鼠标和光电式鼠标。

3、微型计算机组装:

1)设置主板跳线;

2)安装CPU和风扇;

3)安装内存条;

4)安装机箱电源;

5)安装主板;

注意:

在固定主板的操作中,应当对主板轻拿轻放;紧固螺丝时,力量应适可而止,不能用力过大。

尤其是对于有些廉价的孔位不够标准的机箱,固定主板时,应保证主板不会变形。

6)连接机箱面板线;

7)连接扩展USB插针;

8)安装显卡;

9)安装声卡等设备;

10)安装网卡和Modem;

11)安装硬盘驱动器;

12)安装光驱;

13)安装软盘驱动器;

14)连接主板电源线;

15)连接显示器;

16)连接键盘和鼠标;

17)检查并加电测试。

4、BIOS可理解为“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所有的主板都有BIOS,如果主板没有BIO计算机就不能启动。

BIOS是开机后第一个被执行的程序,它负责从打开系统电源的瞬间到操作系统凯斯工作前的启动过程。

所谓BIOS,实际上就是微机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asic Input-Output System),其内容集成在微机主板上的一个ROM芯片上,主要保存着有关微机系统最重要的基本输入输出 程序,系统信息设置、开机上电自检程序和系统启动自举程序等。

BIOS的功用:

BIOS ROM芯片不但可以在主板上看到,而且BIOS管理功能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主板性能是否优越。

BIOS管理功能主要包括:

1)BIOS中断服务程序

1>BIOS中断服务程序实质上是微机系统中软件与硬件之间的一个可编程接口,主要用来在 程序软件与微机硬件之间实现衔接。

例如,DOS和Windows操作系统中对软盘、硬盘、光驱、键盘、显示器等外围设备的管理,都是直接建立在BIOS系统中断服务程序的基础上,而且操作人员也可以通过访问INT 5、INT 13等中断点而直接调用BIOS中断服务程序。

 

2>BIOS系统设置程序

 微机部件配置记录是放在一块可读写的 CMOS RAM 芯片中的,主要保存着系统基本情况、CPU特性、软硬盘驱动器、显示器、键盘等部件的信息。

在 BIOS ROM芯片中装有"系统设置程序",主要用来设置CMOS RAM中的各项参数。

这个程序在开机时按下某个特定键即可进入设置状态,并提供了良好的界面供操作人员使用。

事实上,这个设置CMOS参数的过程,习惯上也称为" BIOS设置"。

一旦CMOS RAM芯片中关于微机的配置信息不正确时,轻者会使得系统整体运行性能降低、软硬盘驱动器等部件不能识别,严重时就会由此引发一系统的软硬件故障。

3>POST上电自检

微机按通电源后,系统首先由POST(Power On Self Test,上电自检)程序来对内部各 个设备进行检查。

通常完整的POST自检将包括对 CPU、640K基本内存、 1M以上的扩展内存、ROM、主板、CMOS存贮器、串并口、显示卡、软硬盘子系统及键盘进行测试,一旦在自检中发现问题,系统将给出提示信息或鸣笛警告。

 

4>BIOS系统启动自举程序

系统在完成 POST自检后, ROM BIOS 就首先按照系统 CMOS设置中保存的启动顺序搜寻软硬盘驱动器及CD-ROM、网络服务器等有效地启动驱动器,读入操作系统引导记录,然后将系统控制权交给引导记录,并由引导记录来完成系统的顺利启动。

 CMOS(本意是指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存储嚣,是一种大规模应用于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的原料)是微机主板上的一块可读写的RAM芯片,主要用来保存当前系统的硬件配置操作人员对某些参数的设定。

CMOS RAM芯片由系统通过一块后备电池供电,因此无论是在关机状态中,还是遇到系统掉电情况,CMOS信息都不会丢失。

由于CMOS RAM芯片本身只是一块存储器,只具有保存数据的功能,所以对CMOS中各项参数的设定要通过专门的程序。

早期的CMOS设置程序驻留在软盘上的(如IBM的PC/AT机型),使用很不方便。

现在多数厂家将CMOS设置程序做到了 BIOS芯片中,在开机时通过按下某个特定键就可进入CMOS设置程序而非常方便地对系统进行设置,因此这种CMOS设置又通常被叫做BIOS设置。

BIOS设置和CMOS设置的区别与联系:

BIOS是主板上的一块EPROM或EEPROM芯片,里面装有系统的重要信息和设置系统参数的设置程序(BIOS Setup程序);CMOS是主板上的一块可读写的RAM 芯片,里面装的是关于系统配置的具体参数,其内容可通过设置程序进行读写。

CMOS RAM 芯片靠后备电池供电,即使系统掉电后信息也不会丢失。

BIOS与CMOS既相关又不同:

BIOS中的系统设置程序是完成CMOS参数设置的手段;CMOS RAM既是BIOS设定系统参数的存放场所,又是 BIOS设定系统参数的结果。

因此,完整的说法应该是"通过BIOS设置程序对CMOS参数进行设置"。

由于 BIOS和CMOS都跟系统设置密初相关,所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造成了BIOS设置和CMOS设置的说法,其实指的都是同一回事,但BIOS与CMOS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千万不可搞混淆。

2)BIOS的设置:

1>标准CMOS设置:

从主菜谱选择“STANDARDCMOSSETUP”后进入“标准CMOS设置”菜谱.

第1部分是日期和时间的设置,我们可以用光标配合“PageUp”和“PageDown”依次设置成时下天期和时间.

第2部分的“HARDDISKS”等用于硬盘参量设置,从“PrimaryMaster/主IDE口主盘”至“SecondarySlave/从IDE口从盘”共可设置4块硬盘笔者有两块硬盘,并按需要将其中的“主口/主盘”、“主口/从盘”的事情体式格局全部设为“AUTO”和“LBA”用户则应该根据本身的需要设置,如果但愿电脑启动时间快些,那末可以将其设置为“USER”比较好,设置要领参考本年第4期《电脑报》中有关内部实质意义.

第3部分“DriveA”至“Floppy3ModeSupport”项用于设置软驱其中软驱“A”和“B”均可以别离根据所使用的具体规格,如“35英寸144MB”等进行设置在这部分还有1个“Floppy3ModeSupport”设置,是为用户使用日本标准软驱预备的,我们在此可将其设为“Disabled”.

第4部分中“Video”设置系统显示体式格局,一般都设为“EGA/VGA”;“Holton”于设置系统启动时堕落措置惩罚,目的是让系统启动时检测到哪些硬件故障才中止引导以等待用户措置惩罚,设置内部实质意义中有几种选择,较常用的是“AllErrors”,即发现不论什么硬件有问题都中止引导,另外还有选择允许键盘报错继续引导的设置等

5、硬盘的格式化:

1>进行低级格式化:

以物理方式格式化硬盘,划分磁道和扇区。

2>进行高级格式化:

这是为驱动器建立文件系统的过程。

每个驱动器都必须经过高级格式化后才可以使用,平时所说的格式化一般是指高级格式化。

像物理上独立的磁盘那样工作的物理磁盘部分。

创建分区后,将数据存储在该分区之前必须将其格式化并指派驱动器号。

在基本磁盘上,分区被称为基本卷,它包含主分区和扩展分区。

在动态磁盘上,分区被称为动态卷,它包含简单卷、带区卷、跨区卷、镜像卷和RAID-5卷。

  分区:

是物理磁盘的一部分,其作用如同一个物理分隔单元。

分区通常指主分区或扩展分区。

  主分区:

是标记为由操作系统使用的一部分物理磁盘。

一个磁盘最多可有4个主分区(或者如果有1个扩展分区,则最多有3个主分区)。

  扩展分区:

是从硬盘的可用空间上创建的分区,而且可以将其再划分为逻辑驱动器;创建扩展分区不需要有主分区。

新硬盘买来后都必须分区才能使用。

1)单硬盘并只建一个主分区

这种硬盘分区和格式化操作最简单,实际操作时只需:

 第一步,运行FDISK程序→确定FAT标准→建主分区(自动激活分区并生成盘符);

 第二步,退出FDISK程序后格式化逻辑盘(C:

)→全部过程结束。

2)单硬盘分别建主分区和扩展分区

 这种情况下的操作过程:

 第一步,确定FAT标准→建主分区(程序自动生成盘符C:

);

 第二步,建扩展分区→根据扩展分区大小和实际需要设置一个或多个逻辑盘(程序自动分配盘符D:

、E:

等);

 第三步,激活主分区;

第四步,退出FDISK后逐个格式化主分区的C:

逻辑盘和扩展分区上D:

、E:

等逻辑盘→全部过程结束。

硬盘分区策略:

现代的主流硬盘越来越大,对于大容量硬盘来说,分区太多会出现一些问题:

一是浪费空间,分区过多导致可充分利用的空间减少而引起浪费,并且由于目前的许多软件较大,还有可能引发空间不足;二是分区越多则形成的分区表越大,分区表出错的几率也越大,从另一个角度讲,单个分区太大,也难以管理。

分区前用户应考虑一下因素:

1>安装的操作系统的类型及数目;

2>各分区存放的数据类型及大小;

3>是否建立备份分区;

4>分区的文件系统格式。

基本的DOS命令:

改变当前目录的命令CD;删除文件命令Del;列文件目录命令Dir;复制文件命令Copy;复制文件与目录命令Xcopy;Format命令;显示文件内容命令Type;建立目录命令Md;删除空目录Rd;磁盘检测命令CHKDSK。

6、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以及方便用户利用计算机系统资源的一组程序。

要想让计算机能够接收用户输入的信息,完成用户指定的任务,就需要利用操作系统来控制和协调计算机的工作。

操作系统的功能:

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作用管理。

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操作系统有;Window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

维护方法:

1>使用Windows自带的维护工具;

Windows自身提供了简单而实用的系统维护工具。

在新近面世的Windows 2000中,这方面已经做得很好了。

而目前使用最广泛的Windows 98,它还比较脆弱,系统自身对文件的保护功能不是很完善,但系统还是提供了一些维护工具,如^39020201d^表所示。

这些程序大部分可以在“附件”里面找到,而使用也比较简单,这里就不多说了。

利用这些工具维护系统,有以下几点经验:

1).学会设置控制面板中的各个项目

在控制面板中包括了许多设置项目,其中有系统的各种硬件设置、输入/输出环境设置、应用程序及系统组件安装及卸载、硬件设备的添加和卸载、用户管理、系统字库、系统运行配置设置、系统管理设置、互联网访问及其控制设置等,可以说这是普通用户与系统底层内核接触的桥.

2).熟悉自己机器的硬件配置

比如各个主要部件的品牌、所使用的芯片型号、总线速度及特点、各种支持的驱动程序等,都应该有大致的了解。

此外,最好把各种设备驱动程序盘分门别类保存好,以备日后系统错误时恢复。

3).定期备份系统注册表。

Windows的注册表保存了系统启动及运行所需的所有设置,如果注册表受损,系统将出错甚至无法启动。

而且随着不断地安装与删除程序,Windows的注册表会越来越庞大,这样一来系统的运行速度也会降低。

注册表的备份实际上非常简单。

在Windows的安装路径下,有两个隐含属性的文件“System.dat”和“User.dat”,将它们复制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就可以了。

恢复时只要将备份的文件重新复制到Windows路径下,覆盖同名的文件即可。

4).做好文件备份工作

这些文件包括系统收藏夹、ICQ用户列表、邮件、地址簿、重要文件等等,一旦丢失,几乎没有恢复的可能。

备份收藏夹和邮件、地址簿,软件本身就提供这样的功能。

文件备份建议选择一个好用的备份工具,如SecondCopy 2000,并设置以计划任务方式运行。

5).定期扫描磁盘与优化磁盘

扫描磁盘和整理磁盘碎片可以说是需要最经常进行的操作,也是最基本、最常用的磁盘维护操作。

运行附件中的磁盘扫描程序和磁盘碎片整理程序,选择需要整理的磁盘驱动器,之后确定即可。

6).清理磁盘中无用的文件

除了删除安装的各种无用的文件外,使用Windows自带的磁盘清理程序可以快速有效地清除硬盘各个路径下的无用文件。

运行磁盘清理程序,在关联的对话框中选择需要清理的驱动器。

确定后程序开始扫描,之后给出扫描结果,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删除对象,之后单击“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