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拆装.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20419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36.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动机拆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发动机拆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发动机拆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发动机拆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发动机拆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发动机拆装.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发动机拆装.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发动机拆装.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发动机拆装.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发动机拆装.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发动机拆装.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发动机拆装.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发动机拆装.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发动机拆装.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发动机拆装.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发动机拆装.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发动机拆装.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发动机拆装.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发动机拆装.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发动机拆装.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动机拆装.docx

《发动机拆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动机拆装.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发动机拆装.docx

发动机拆装

课题

实训一安全操作规程、认识常用工具及正确使用、使用注意事项

编写教师:

顾伟

课型

实训

班级

学时数

4

授课教师:

导学目标要求

发动机拆装安全防护措施;实训车间安全规范;普通工具:

扳手(呆扳手、梅花扳手、套筒扳手、活扳手、扭力扳手、内六角板手);螺钉旋具(平口、梅花);锤子;钳子(钢丝钳、鲤鱼钳、尖嘴钳、卡簧钳);专用工具:

活塞环拆装钳、气门弹簧拆装架、火花塞套筒扳手、油封取出装置、衬套、轴承、密封圈安装器、千斤顶。

重点

实训车间安全规范;认识常用工具及正确使用、

难点

安全操作规程,使用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手段

多媒体展示、讲解

教学过程设计

1、对本节相关知识进行讲解。

2、操作演示

导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实训车间安全规范:

通风良好、光线充足、场地清洁;不要在场地内奔跑或打闹;工作时不吸烟、不饮酒;手、长头发和工具要远离运转的机件;用适当的容器收集好机油、燃油、制动液等;熟悉车间内灭火器的位置及使用方法;严格遵守用电规程。

二、发动机拆装作业安全防护措施:

三、发动机拆装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四、发动机起动时的安全规则:

五、车底下工作的安全规则:

六、讲解拆卸原则:

由外及内、由上及下、方向位置平衡等记号、对称结构螺栓拆卸顺序;先总成后部件再零件(不相干的零、部件不允许解体)、前面操作步骤要便于后面步骤进行;工具使用合理操作正确;摆放合理有序。

七、通用工具

通用工具有手锤、起子、钳子、扳手等。

1.手锤

手锤,由锤头和手柄组成。

锤头重量有0.25千克、0.5千克、0.75千克、1千克等。

锤头形状有圆头和方头。

手柄用硬杂木制成,长一般为320~350毫米。

2.起子

起子(又称螺丝刀),是用来拧紧或旋松带槽螺钉的工具。

起子分木柄起子,穿心起子,夹柄起子,十字起子和偏心起子。

起子的规格(杆部长)分:

50毫米、65毫米、75毫米、100毫米、125毫米、150毫米、200毫米、250毫米、300毫米和350毫米等几种。

使用起子时,要求起子刃口端应平齐,并与螺钉槽的宽度一致,起子上无油污。

让起子口与螺钉槽完全吻合,起子中心线与螺钉中心线同心后,拧转起子,即可将螺钉拧紧或旋松。

3.钳子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钳子种类很多,汽车修理常用锂鱼钳和尖嘴钳两种。

鲤鱼钳:

用手夹持扁的或圆柱形零件,带刃口的可以切断金属。

使用时,擦净钳子上的油污,以免工作时打滑。

夹牢零件后,再弯曲或扭切;夹持大零件时,将钳口放大。

不能用钳子拧转螺栓或螺母。

尖嘴钳:

用于在狭小地方夹持零件。

4.扳手

用于折装有棱角的螺栓和螺母。

汽车修理常用的有开口扳手、梅花扳手、套筒扳手、活络扳手、扭力扳手、管子扳手和特种扳手。

开口扳手:

开口宽度6~24毫米范围内有6件、8件两种。

适用于折装一般标准规格的螺栓和螺母。

梅花扳手:

适用于折装5~27毫米范围的螺栓或螺母。

每套梅花扳手有6件和8件两种。

梅花扳手两端似套筒,有12个角,能将螺栓或螺母的头部套住,工作时不易滑脱。

有些螺栓和螺母受周围条件的限制,梅花扳尤为适用。

套筒扳手:

每套有13件、17件、24件三种。

适用于折装某些螺栓和螺母由于位置所限,普通扳手不能工作的地方。

折装螺栓或螺母时,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的套筒和手柄。

活络扳手:

此种扳手的开度可以自由调节,适用于不规则的螺栓或螺母。

使用时,应将钳口调整到与螺栓或螺母的对边距离同宽,并使其贴紧,让扳手可动钳口承受推力,固定钳口承受拉力。

扳手长度有100毫米、150毫米、200毫米、250毫米、300毫米、375毫米、450毫米、600毫米几种。

扭力扳手:

用以配合套筒拧紧螺栓或螺母。

在汽车修理中扭力扳手是不可缺少的,如气缸盖螺栓、曲轴轴承螺栓等的紧固都须使用扭力扳手。

汽车修理使用的扭力扳手,其扭矩为2881牛顿米。

特种扳手:

或称棘轮扳手,应配合套筒扳手使用。

一般用于螺栓或螺母在狭窄的地方拧紧或拆卸,它可以不变更扳手角度就能折卸或装配螺栓或螺母。

八、专用工具

汽车修理常用的专用工具有火花塞套筒、活塞环装卸钳、气门弹簧装卸钳、黄油枪、千斤项等。

1.火花塞套筒

火花塞套筒用于拆装发动机火花塞。

套筒内六角对边尺寸为22~26毫米用,用于折装14毫米和18毫米的火花塞;套筒内六角对边为17毫米的,用于折装10毫米的火花塞。

2.活塞环装卸钳

活塞环装卸钳用于装卸发动机活塞环,避免活塞环受力不均匀而拆断。

使用时,将活塞环装卸钳卡住活塞环开口,轻握手柄,慢慢收缩,活塞环就慢慢张开,将活塞环装入或拆出活塞环槽。

3.气门弹簧装卸钳

教师活动

气门弹簧卸钳用于装卸气门弹簧。

使用时,将钳口收缩到最小位置,插入气门弹簧座下,然后旋转手柄。

左手掌向前压牢,使钳口贴紧弹簧座,装卸好气门锁(销)片后,反方向旋转气门弹簧装卸手柄,取出装卸钳。

4.黄油枪

黄油枪用于各润滑点加注润滑脂,由油嘴、压油阀、柱塞、进油孔、杆头、杠杆、弹簧、活塞杆等组成。

使用黄油枪时,将润滑脂小团小团地装入贮油筒,排除空气。

装潢后,拧紧端盖即可使用。

对油嘴加注润滑脂时,应对正油嘴,不得歪斜。

若不进油,应停止注油,检查油嘴是否堵塞。

5.千斤顶

千斤顶有螺旋千斤项、液压千斤顶和液压举升器。

汽车常用液压千斤顶。

千斤顶的举升力为3吨、5吨、8吨等。

液压千斤顶用于举升汽车及其他重物。

其结构由顶块、螺旋杆、贮油筒、油缸、摇动手柄、压油柱塞、柱塞筒、进出油阀、油阀、螺塞和壳体等组成。

使用千斤顶前,用三角木垫好汽车;在松软路面上使用时,应在千斤顶底下加垫木;举升时,千斤顶应与重物垂直对正;千斤项未支牢前及回落时,禁止在车下工作。

使用千斤顶时,先把开关拧紧,放好千斤顶,对正被顶部位,压动手柄,就将重物顶起。

当落下千斤顶时,将开关慢慢旋开,重物就逐渐下降。

作业布置

目标测试题目:

1、车下作业安全规则。

2、怎样正确使用扭力扳手。

 

教学后记

 

:

课题

实训二发动机总体结构认识

编写教师:

董中喜

课型

实训

班级

课时数

2

授课教师:

导学目标要求

1、了解发动机两大机构、五大系的功用;2、掌握其组成;3、能够说出发动机上各部件的名称。

重点

发动机两大机构、五大系的组成及功用

难点

功用

教学方法手段

现场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1、对本节相关知识进行讲解。

2、对照实物讲解。

3、学生指认。

导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发动机在整车中的位置:

车头箱中

二、发动机整体结构:

两大机构、五大系。

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油供给系、冷却系统、润滑系、电控系、进、排气系统。

三、电控系统:

1、作用:

保证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实现最佳的燃油喷射和点火时机,从而达到最佳的经济性、动力性和排放。

2、组成:

(1)电控单元。

(2)传感器。

(3)执行器。

四、燃油供给系:

1、作用:

将燃油以一定的压力喷入气缸。

2、组成:

燃油箱、电动汽油泵、供油管、燃油滤清器、喷油器、燃油压力调节器、活性炭罐和回油管。

五、进、排气系统:

1、作用:

提供新鲜的空气和汽油混合进入气缸,把废气排出发动机。

2、组成:

空气滤清器、进气软管、进气歧管、排气歧管、三元催化转化器、消声器。

六、冷却系统:

1、作用:

使发动机在适宜的温度下工作。

80~105℃。

2、组成:

散热器、导风护罩、电动风扇、齿型带轮、冷却液泵、汽缸体水套、汽缸盖水套、发动机水套排气管、膨胀箱、热敏开关。

七、润滑系统:

1、作用:

润滑、冷却、清洗、密封、保护。

2、组成:

汽缸盖主油道、汽缸体主油道、连杆油道、曲轴油道、机油泵、机油滤清器。

八、配气机构:

1、作用:

使进、排气门打开和关闭,可燃混合气及时充入气缸,及时排出废气。

2、组成:

气门组、气门传动组。

九、曲柄连杆机构:

1、作用:

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对外输出动力。

2、组成:

机体组、曲轴、曲轴带轮、曲轴正时齿型带轮、主轴承瓦、连杆、活塞、活塞销、活塞环、飞轮、止推片。

作业布置

实训报告

目标测试题目:

1、对照整车,说出发动机燃油供给系和进、排气系统的分布位置。

2、对照实物,正确说出发动机外部零件的名称。

3、叙述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4、叙述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教学后记

 

 

课题

实训三发动机外围部件的拆卸

编写教师:

刘国平

课型

实训

班级

课时数

4

授课教师:

导学目标要求

1、了解发动机外围部件的名称及安装位置。

2、能够完成发动机外围部件的拆卸及掌握拆卸注意事项。

3、掌握燃油供给系泄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重点

发动机外围部件的名称及安装位置,外围部件的拆卸及掌握拆卸注意事项。

难点

掌握燃油供给系泄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手段

现场教学、示范后巡回指导学生动手拆卸。

教学过程设计

1、复习上次课内容。

2、对本节相关知识进行讲解

3、操作演示。

4、指导学生各自进行操作。

5、课堂考核。

导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操作前准备工作:

1、学生将工位清理干净,准备好相关的工具、物品;

2、如果是第一次拆卸,需要对拆卸的零件及其顺序做详细记录,以保证装配时不出错。

二、燃油供给系泄压:

1、关闭点火开关,使发动机电路不通电。

2、找到熔丝继电器插座板,找到燃油泵熔丝。

3、起动发动机,待其自动熄火后,关闭点火开关。

三、断开发动机电源(拆下蓄电池):

1、拧松蓄电池负极柱螺栓,取下负极导线。

2、使之可靠离开负极柱。

3、拆下蓄电池正极导线。

4、搬出蓄电池。

注意:

拆卸蓄电池时先拆负极,后拆正极;安装时相反。

四、断开燃油管路:

1、断开进油管和回油管。

2、在油管上插上堵头。

五、放净机油:

1、将油盆置于发动机油底壳放油螺栓正下方。

2、放净机油。

注意:

为使机油放干净,需将汽缸盖罩上的机油盖拧下来。

六、放净机油:

1、先将水盆置于散热器的正下方,正对散热器出水口处。

2、将散热器下水管的卡箍松开,拉开水管,让冷却液流入盆中。

3、拆下发动机上水管、下水管。

七、拆下电控系统传感器和执行器:

1、拆下喷油器导线插头。

A、在燃油分配管上找到喷油器导线插头。

B、用手捏住1缸喷油器插头后端卡子,拔下喷油器导线插头。

C、依次拔下其余三缸喷油器导线插头,取下整个线束。

2、拔下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插头。

3、拔下转速传感器插头。

4、拔下爆震传感器插头。

5、拔下氧传感器插头。

6、拔下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插头。

7、拔下空调水温开关。

8、拔下进气温度传感器插头。

9、拔下机油压力传感器插头。

10、拔下散热器热敏开关插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1、拔下空气流量计插头。

12、拔下点火模块插头。

八、拆下进气管路软管:

1、拆下空气滤清器。

A、从滤清器中取出滤芯时,尽量避免滤芯抖动,避免吸附在滤芯上的沙尘掉入进气管。

B、使用干净的棉纱擦拭滤清器盖及下体内壁,将尘土等清除。

C、禁止擦拭安装在滤清器盖上的空气流量计。

2、清洁滤芯:

用吹气枪使压缩空气按照与滤芯工作时空气流动的相反方向吹滤芯,吹净吸附的沙尘。

3、拆下透气软管。

4、拔下燃油分配管真空管。

九、拆下节气门体上的管路及附件:

1、拆下节气门体上各管路:

A、拔下进气软管。

B、拆下节气门拉索。

C、拔下制动助力装置的真空管。

D、拔下活性炭罐过滤阀的真空管。

2、拔下节气门传感器的插头。

3、拆下节气门预热水管。

十、拆下剩余的水管:

依次拔下以下水管

1、拆下节气门体上的进气预热水管。

2、拆下空调暖风水管。

3、拆下散热器上的冷却液管。

提示:

这里的水管及接头较多,要能正确认识每根水管的流向,主要有以下几个:

A、通往节气门体。

B、通往空调暖风装置。

C、通往散热器和冷却液泵。

十一、拆下发电机:

1、拆除火花塞高压线。

用火花塞高压线专用拆装钳拆下。

2、拆下发电机传动带。

A、用专用工具扳住传动带张紧器。

B、使用销钉固定住张紧器。

C、取下发电机传动带。

D、取出销钉。

3、拆下发电机固定螺栓。

4、拆下发电机连接导线。

A、拆下发电机电源导线固定螺母。

B、拆下发电机指示灯导线固定螺母。

C、取下发电机。

注意:

发电机后端接线柱符号:

D+接仪表充电指示灯;B+接蓄电池“+”。

5、拆除传动带张紧器:

十二、拆下发电机进、排气管:

1、取出发动机机油尺。

2、机油尺标记。

3、拆下燃油分配管总成。

A、拧下燃油分配管的2个固定螺栓。

B、将燃油分配管连同喷油器一同取下。

提示:

A、燃油分配管的作用是将恒定压力的燃油输送到各缸喷油器。

B、燃油分配管上设有燃油压力调节器、进油管、回油管和喷油器插孔。

4、拆下喷油器:

用尖嘴钳拔下喷油器卡簧,取下喷油器。

提示:

A、取下喷油器注意保管喷油器密封圈。

B、取下喷油器后,应及时将进气歧管上孔堵住,以防杂物掉入。

5、取下喷油器上的O形密封环圈。

如果难取下可以涂抹一点机油。

6、拆下进气歧管:

A、拧下进气歧管的8个固定螺栓。

应按由外向内、对角的顺序,分2~3次拧松螺栓。

B、取下进气歧管。

C、取下进气歧管垫。

进气歧管垫不可重复使用。

7、拆下排气歧管:

A、拧下隔热罩4个固定螺栓,拆下排气管隔热罩。

B、一次拧下排气管4个固定螺栓,拆下排气管:

应按对角的顺序分2~3次拧松螺栓。

C、拧下排气歧管8个固定螺栓,取下排气歧管。

取下排气歧管接口垫(不可重复使用)。

十三、拆下起动机:

1、拆下起动机线束。

A、拆下起动机电源导线固定螺母,取下电源导线。

B、拔下起动机控制导线插头。

2、拆下起动机。

A、拆下起动机3个固定螺栓。

B、取下起动机。

十四、拆下机油滤清器总成:

1、用机油滤清器扳手拧下机油滤芯。

2、拆机油滤芯座。

A、依次拆下机油滤芯座固定螺栓。

B、取下机油滤芯座。

十五、拆下惰轮、压缩机架:

十六、拆下节温器:

1、拆下节温器壳及下水管。

2、取下节温器壳。

2、取出O形密封圈。

O形密封圈不可重复使用。

十七、结束工作:

清洁清点工具、设备、场地,恢复原样。

对当堂实训课过程环节要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布置作业。

作业布置

填写实训报告

目标测试题目:

1、叙述拆卸进、排气管的注意事项。

2、叙述燃油系统泄压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后记

 

课题

实训四配气机构的拆卸

编写教师:

丁维甫

课型

实训

班级

课时数

6

授课教师:

导学目标要求

1、了解发动机配气机构的组成,能说出各零部件的名称。

2、能够完成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拆卸。

3、掌握拆卸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注意事项。

重点

配气机构的组成,能够完成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拆卸

难点

能够完成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拆卸

教学方法手段

现场教学、示范后巡回指导学生动手拆卸。

教学过程设计

2、复习上次课内容。

2、对本节相关知识进行讲解

4、操作演示。

4、指导学生各自进行操作。

5、课堂考核。

导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操作前准备工作:

1、学生将工位清理干净,准备好相关的工具、物品。

2、检查拆装翻转台架完整情况、是否安全固定。

二、拆卸正时带:

1、拆下正时带上护罩。

2、拆下正时带中护罩。

检查护罩上上止点记号是否完整。

3、拆下曲轴传动带轮。

A、用专用工具固定住带轮。

B、一次拧下带轮的4个固定螺钉。

C、取下带盘:

可用橡皮锤轻敲,检查带盘上的上止点记号是否完好。

4、拆下正时带下护罩。

5、松开正时带张紧轮:

A、用专用工具固定张紧轮。

B、拧松张紧轮固定螺栓。

C、取下张紧弹簧。

6、取下正时带:

A、如果重复使用正时带,要在带上画一个方向箭头(按发动机旋转的方向)。

B、正时带不可沾油、沾水。

C、正时带不可折、不可压重物。

7、拆下正时带张紧轮。

三、拆卸汽缸盖

1、拆下正时带防护罩。

2、拆下凸轮轴正时齿轮后护罩。

3、拆下气门室罩盖压条螺母。

4、取下机油加注口盖。

5、取下气门室罩盖压条。

6、取下气门室罩盖。

7、取出机油反射罩。

作用是使凸轮轴轴承能更好的润滑。

8、取出气门室罩盖密封垫。

9、拆下汽缸盖规定螺栓。

从两端向中间对角交叉分2~3次拧下汽缸盖固定螺栓。

10、取出汽缸盖固定螺栓。

A、依次用套筒或吸棒取出汽缸盖固定螺栓。

B、注意每个螺栓对应的位置不要搞错。

11、拆下汽缸盖:

将汽缸盖放在橡胶块或长形木块上。

12、取下汽缸垫。

注意:

拆下的零件应按拆卸的先后顺序摆放整齐,便于清洗检查。

四、分解汽缸盖:

1、将汽缸盖总成平放在工作台上。

2、拆下凸轮轴正时齿轮。

3、从凸轮轴上取下半圆键。

4、拆卸凸轮轴轴承盖。

A、先交替对角拆第1、3、5道凸轮轴轴承盖,然后交替对角松开第2、4号轴承盖。

B、拆下的轴承盖按顺序摆放整齐。

5、取出凸轮轴和凸轮轴油封。

6、取出各缸液压挺柱。

拆卸时对液压挺柱做标记液压挺柱不可互换。

7、用汽门弹簧拆装钳将气门弹簧座压下,取出气门锁片和气门弹簧。

8、取出各缸的进、排气门。

提示:

拆卸时必须对气门做标记,气门不可互换。

9、用气门油封钳取出气门油封。

10、用专用工具取出气门导管。

五、结束工作:

清洁清点工具、设备、场地,恢复原样。

对当堂实训课过程环节要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布置作业。

作业布置

填写实训报告

目标测试题目:

1、叙述拆卸汽缸盖螺栓的注意事项。

2、叙述拆卸正时带的注意事项。

3、叙述分解汽缸盖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教学后记

 

 

课题

实训五活塞连杆组的拆卸

编写教师:

安文政

课型

实训

班级

课时数

4

授课教师:

导学目标要求

1、了解发动机活塞连杆组的组成,能说出各零部件的名称。

2、能够完成发动机活塞连杆组的拆卸。

3、掌握拆卸发动机活塞连杆组的注意事项。

重点

活塞连杆组的组成,完成发动机活塞连杆组的拆卸。

难点

完成发动机活塞连杆组的拆卸,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手段

现场教学、示范后巡回指导学生动手拆卸。

教学过程设计

3、复习上次课内容。

2、对本节相关知识进行讲解

5、操作演示。

4、指导学生各自进行操作。

5、课堂考核。

导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操作前准备工作:

1、学生将工位清理干净,准备好相关的工具、物品。

2、检查拆装翻转台架完整情况、是否安全固定。

3、转动发动机拆装反转台架,使油底壳朝上。

二、拆卸油底壳:

1、拆下油底壳。

A、拆下油底壳的20个螺栓。

B、在汽缸体和油底壳之间插入铲刀,铲开密封垫并取下油底壳。

提示:

拆卸螺栓时应对角操作,分2~3次拆下螺栓。

使用铲刀时要小心,以防损坏油底壳凸缘。

2、取下油底壳密封垫。

三、拆卸曲轴正时齿轮:

1、拆卸曲轴正时带固定螺栓。

2、拆下曲轴正时齿轮。

提示:

A、如果用手不能拆下带轮,可用2个起子撬出。

注意:

用起子撬时必须垫上抹布,防止损坏带轮。

四、拆卸机油泵:

1、拆下曲轴前油封端盖总成。

用橡皮锤轻敲。

2、拆下发动机前油封。

用起子撬出或用锤子敲击前油封。

注意:

油封为一次性,不可重复使用。

3、拆下机油泵链轮张紧器。

4、拆卸机油泵:

A、拆下机油泵3个固定螺栓:

分2~3次拧下3个固定螺栓。

B、取下机油泵:

将机油泵链条与机油泵一起取下。

五、拆卸活塞连杆组:

1、将第一缸活塞转至下止点位置。

2、拆下连杆轴承盖。

A、均匀地分2~3次拆下1缸连杆轴承盖上的螺栓。

提示:

螺栓拆下后可连同轴承盖一起取下。

B、取下轴承盖。

用橡皮锤轻敲连杆轴承盖并左右晃动。

3、取出活塞连杆组。

4、给活塞连杆组做标记。

提示:

将取下的活塞连杆组重新组合起来,做上1缸的标记。

注意:

连杆与轴承盖的方向。

5、拆下其余的活塞连杆组。

注意:

每组活塞连杆组必须做好记号,以防装复时能乱顺序。

六、分解活塞连杆组:

1、拆下第一道气环。

用活塞环拆装钳。

2、拆下第二道气环。

3、拆下组合油环。

A、拆油环的上刮片、下刮片、衬簧。

4、拆下活塞销。

A、拆活塞销卡环。

B、取出活塞销。

七、结束工作:

清洁清点工具、设备、场地,恢复原样。

对当堂实训课过程环节要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布置作业。

作业布置

填写实训报告

目标测试题目:

1、叙述拆卸活塞连杆组的注意事项。

2、叙述活塞环的组成。

教学后记

 

 

课题

实训六曲轴飞轮组的拆卸

编写教师:

李洪巨

课型

实训

班级

课时数

4

授课教师:

导学目标要求

1、了解发动机曲轴飞轮组的组成,能说出各零件的名称。

2、能够完成发动机曲轴飞轮组的拆卸。

3、掌握拆卸发动机曲轴飞轮组的注意事项。

重点

活塞连杆组的组成,完成发动机活塞连杆组的拆卸。

难点

拆卸发动机曲轴飞轮组的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手段

现场教学、示范后巡回指导学生动手拆卸。

教学过程设计

4、复习上次课内容。

2、对本节相关知识进行讲解

6、操作演示。

4、指导学生各自进行操作。

5、课堂考核。

导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操作前准备工作:

1、学生将工位清理干净,准备好相关的工具、物品。

2、检查拆装翻转台架完整情况、是否安全固定。

二、拆卸飞轮:

1、固定住飞轮。

2、拆下飞轮。

对角分2~3次拧下飞轮上的6个固定螺栓,取下飞轮。

三、拆下曲轴:

1、拆下曲轴后油封凸缘。

A、对角分2~3次拧下曲轴后油封凸缘的6个固定螺栓。

B、用橡皮锤轻敲曲轴后油封凸缘。

2、拆曲轴主轴承盖。

A、由两边向中间对角分2~3次拧下曲轴主轴承盖固定螺栓。

B、一次取下主轴承盖。

可用橡皮锤轻敲。

注意:

第三道的止推环。

C、把下轴瓦和主轴承盖放在一起。

按顺序摆放好。

3、抬出曲轴。

4、取下曲轴上轴瓦。

四、结束工作:

清洁清点工具、设备、场地,恢复原样。

对当堂实训课过程环节要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布置作业。

作业布置

填写实训报告

目标测试题目:

1、叙述拆卸曲轴主轴承盖的注意事项。

2、叙述曲轴止推片的安装位置,它的作用是什么?

教学后记

 

课题

实训七零件清洗

编写教师:

段廷昌

课型

实训

班级

课时数

4

授课教师:

导学目标要求

曲轴、活塞、汽缸体的清洗

重点

曲轴、活塞、汽缸体的清洗

难点

清洗的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手段

现场教学、示范后巡回指导学生动手拆卸。

教学过程设计

5、复习上次课内容。

2、对本节相关知识进行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