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953219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805.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docx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docx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国家生态文明

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

(征求意见稿)

 

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前言

武陵山片区是全国首个启动的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是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典型亚热带动植物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长江流域水土保持、水源涵养以及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区,是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对接西部地区的过渡带,同时也是我国新阶段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作为整个武陵山片区的主体部分,其生态资源、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等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突出的特色。

建设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探索一种生态文明建设带动扶贫开发的新模式,率先为全国连片特困地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及脱贫致富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的精神,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务院关于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的批复》(国函[2011]125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国发〔2013〕30号),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试行)》的通知,以及《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11—2020年)等文件精神编制本建设方案。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范围包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张家界市、怀化市、邵阳市和娄底市全部县市区,常德市的桃源县和石门县,益阳市的安化县等45个县市区。

本《方案》基准年是2012年,目标年是2017年。

 

第一章建设背景

一、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位于湖南中西部地区,是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主战场。

总面积9.49万平方公里,2012年末,总人口2491.6万人,片区内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回族、瑶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

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呈现速度加快、结构升级、效益提升的良好态势。

1、经济发展稳步增长

2010-2012年,湖南省武陵山片区生产总值由2987.14亿元增加到4259.84亿元,年均增长12.3%,高于全省0.3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稳步提升,由13653元提高到19243元,年均增长11.6%。

财政实力逐步增强,地方财政收入由101.95亿元增加到172.45亿元,年均增长30.1%。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18.7:

41.5:

39.8调整为18.1:

43.2:

38.7,城镇化率达到37.0%。

2、基础设施逐步改善

2010-2012年,湖南省武陵山片区累计投资总额达5990.14亿元,年均增长30.8%。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交通、能源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和完成。

上瑞、沪昆、渝湘、常吉、邵怀、邵永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高速公路由725.08公里增加到990.57公里。

铁路营业里程由1762公里增加到1836公里。

怀化芷江机场正式通航,张家界航空口岸扩大对外开放通过国家级验收,成为继黄花机场后湖南第二家国际机场,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形成。

防洪设施、饮水工程、农业灌溉和病险水库的维修与加固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加强,通讯、广播、电视设施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具备了一定发展基础和条件。

3、社会民生持续改善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坚持以人为本,把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民生。

2010-2012年,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969.94元,比2010年增长38.7%。

科教、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到2012年,医疗卫生机构1344个,医疗机构床位69614万张,分别比2010年增加45个和11145万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进一步提高,农村低保覆盖面逐步扩大。

4、生态建设全面推进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始终坚持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最基础、最根本的战略,坚持抓生态环境就是抓生产力、抓生态环境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深入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生态城市创建、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退化土地修复、重要水源地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一系列工程,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森林覆盖率达到63%左右;资、沅、澧三水源头水质达Ⅰ、Ⅱ类地表水水质标准,到2012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560.83平方公里。

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0个,已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10个。

生态效益型经济发展规模不断壮大,资源产出率、能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单位GDP能耗降至0.896吨标准煤/万元,比2010年下降9.93%。

二、建设优势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作为全国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资源富集区,较早积极探索具有片区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在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和民族团结进步等方面取得了好的成效,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1、生态资源禀赋独特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属于大陆性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境内有澧水、沅江、资水等主要河流,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蕴藏量较大。

土地资源丰富。

矿产资源品种多样,其中铅、锌、锑矿石储量居全国第1位,锰矿石储量居全国第2位。

拥有中药材资源2000多种,其中植物药1900多种、动物药150多种、矿物药23种,茯苓、天麻产量居全国第一,素有华中“中药材宝库”之美誉。

2、生态区位功能显要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是我国亚热带森林系统核心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极重要区、长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

生物物种多样,素有华中“生物基因库”之美誉。

区内集中了全省70%以上的森林绿地,是中国南方木材生产主要基地。

拥有2个世界自然遗产、1个世界地质公园、1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自然文化遗产、18个国家森林公园、6个国家地质公园、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个国家湿地公园。

3、生态产业特色鲜明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资源丰富,立体气候明显,名优特产众多,旅游业、生态农业、特色资源加工业和区域商贸物流业等特色明显。

依托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和崀山丹霞地貌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地貌”等瑰丽神奇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神秘的民族风情开展的特色旅游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黄金旅游走廊,“神秘大湘西”和“魅力大湘西”旅游品牌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

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初步显现,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品占比进一步提高。

4、生态文化底蕴深厚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是以土家族、苗族、侗族等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孕育了一体多元、古朴神秘、灿烂优美的地方文化,历史上形成了以土家族、苗族、瑶族、侗族、仡佬族等文化为特色的多民族地域性文化,民俗风情浓郁,民间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

武陵源、崀山、紫鹊界古梯田古民居、梅山龙宫、里耶古城、高庙遗址、老司城遗址、凤凰古城、龙兴讲寺、夹山寺等是这一地域宝贵的自然文化遗产与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

桑植民歌、土家摆手舞和茅古斯、土家织锦是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著名作家沈从文故里、著名画家黄永玉旧居,当代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杂交水稻的发源地等多处纪念地,是极其重要的地方文化资源。

这些彰显了湖南省武陵山片区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生态文化积淀。

三、示范意义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也是探索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新机制、新体制、新模式的必然要求。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率先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能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示范作用。

1、对率先在连片特困地区实现脱贫致富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是国家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率先开展试点区,是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于一体的区域,本身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通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湖南武陵山片区实现脱贫致富,对深入探索整个武陵山片区乃至全国其它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新路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率先在连片特困地区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2、对特困地区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作为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发展愿望强烈,发展任务繁重,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矛盾比较突出,通过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引导、规范、约束各类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为特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探索长效机制提供示范。

3、对民族生态文化传承保护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处于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两大战略的交汇地带,多个民族和睦相处,生态文化特色鲜明,民俗风情浓郁,民间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

在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对促进民族生态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样本。

4、对保障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长江流域是我国构建的“十大国土生态安全屏障”之一,湖南省武陵山片区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我国亚热带森林系统核心区。

在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水源涵养功能和水土保持功能,对保障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

四、面临的挑战

武陵山区正处于扶贫开发的攻坚期、转型发展的关键期、生态保护的机遇期,贫困面广量大,贫困程度深,生态环境优美但脆弱,一旦破坏修复代价高昂,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显:

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低,特色产业滞后,市场体系不完善;区域发展不平衡,基本公共服务不足,城乡差距大;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尚末健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待提升,生态环境保护任务繁重;环保、生态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中央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和扶贫攻坚等重大战略布署,为湖南省武陵山片区按照“五位一体”总布局,破解生态文明建设、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中的问题和挑战指明了路径。

专栏1湖南省武陵山片区相关指标占全省比重

项目

武陵山示范区

湖南省

武陵山示范区占比(%)

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

9.49

21.18

44.8

总人口(万人)

2491.6

6906.9

36.1

GDP(亿元)

4259.84

22154.2

19.2

人均GDP(元)

19243

33480

57.5

贫困人口(万人)

450

908

49.6

耕地保有量(万公顷)

130

413.5

31.4

森林覆盖率(%)

63

57.34

森林蓄积量(亿立方米)

2.2

4.29

51.3

湿地保有量(万公顷)

12.5

51.1

24.5

禁止开发区面积(万公顷)

155

454.99

34.1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个)

12

18

66.7

第二章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按照“五位一体”总布局要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紧密结合、高度融合,牢固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以率先实现连片特困地区整体脱贫致富为目标,以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基本途径,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内生动力,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整体推进扶贫攻坚为抓手,突出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特色产业、民族文化建设,构建长江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率先在连片特困地区走出一条绿色跨越发展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新路子,为全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示范。

二、基本原则

科学发展,生态优先。

坚持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首位。

加强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资源节约,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切实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改革创新,城乡协同。

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不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

按照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要求,推进城乡生态同建,环境同治,不断增强自我发展动力。

政府引导,全民参与。

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充分发挥政府的科学引导作用,加强政策指导,加大生态文明建设投入力度,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以人为本,扶贫攻坚。

坚持把稳定解决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有机结合起来,着力解决区域发展生态瓶颈,为扶贫攻坚创造更好的生态基础条件。

通过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加快小康社会建设,确保贫困群体优先受益。

三、战略定位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创新区。

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在主体功能区制度、自然资产产权管理、生态保护红线、生态补偿机制、政绩考核与责任追究制度等关键领域取得决定性成果,率先为全国在生态文明体系建设和制度保障上提供示范。

特困地区转型发展先行区。

突出绿色转型,促进特色产业发展。

扩大并提升张家界、崀山两大世界自然遗产、凤凰古城的品牌效应和生态资源优势,构建高品质的原生态国家公园,发展旅游业、民族文化产业、绿色食品加工业,在经济绿色化、扶贫生态化、生态经济化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扶贫攻坚模式创新示范区。

以生态文明建设带动扶贫开发,探索生态文明建设和扶贫开发统筹推进的新路子。

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扶贫开发全过程,发展森林生态经济,探索连片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新途径,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发展振兴探索新思路和新模式。

民族生态文化保护样板区。

加强对湖南省武陵山片区民族生态文化价值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重要自然保护区、自然文化遗产地和古城镇古村寨保护建设,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把湖南省武陵山片区打造成国家级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发展示范区。

四、主要目标

通过5年左右的建设,湖南省武陵山片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基本形成符合国家主体功能区定位的开发格局;结构优化、特色鲜明的生态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节能减排和碳强度指标下降幅度超过国家规定约束性指标;资源利用效率、污染防治能力、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资源产出率、单位建设用地生产总值、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城镇(乡)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处于全国或本省前列,森林、草原、湿地等面积逐步增加、质量逐步提高,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石漠化土地面积明显减少,耕地质量稳步提高,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覆盖全社会的生态文化体系基本建立,绿色生活方式普遍推行,城乡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实现同步增长,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和生态文明良性互动的机制形成。

到2017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69万元,接近全省平均水平,贫困人口减少300万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比2012年下降13%和14%,城乡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城镇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2级标准,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削减幅度明显高于国家下达的指标水平,资水、沅水、澧水三水水质达标比例达到100%;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2年下降15.38%;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森林覆盖率达65%,森林蓄积量达25000万立方米。

第三章主要任务

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定位,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控国土开发强度,着力构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功能优化的空间布局体系、“两型”引领的生态产业体系、资源节约的循环利用体系、山川秀美的生态安全体系、民族融合的生态文化体系、管用规范的制度创新体系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支撑体系,促进生产空间集聚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一、构建功能优化的空间布局体系

坚定不移的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科学合理布局和整治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推动各地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

1、构建“一纵三横五中心”城镇空间格局

构建以吉首、张家界、怀化、邵阳、娄底为中心,以“枝柳铁路、包茂高速、209国道”,“长渝客运专线、黔张常铁路”,“杭瑞高速、319-326国道”,“沪昆铁路、沪昆高速、320国道”为依托的,布局合理、环境优越、主体鲜明、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明确各城镇的职能、等级及定位,着力增强城镇要素集散传递功能,以区域城镇群建设为主体形态,推进片区中心城市组团发展。

实施特色生态城镇建设工程,加快优化市域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中心镇——一般建制镇的城镇结构,打造一批各具产业特色、民族文化特色、旅游特色的中心城镇,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分功明确、有机联系的“一纵三横五中心”城镇格局。

专栏2“一纵三横五中心”城镇布局

“一纵”。

即枝柳铁路、包茂高速、209国道一纵,沿线城镇分布包括张家界市、吉首市、怀化市、洪江市以及龙山、桑植、永顺、古丈、保靖、花垣、沪溪、辰溪、凤凰、麻阳、芷江、中方、会同、靖州、通道、绥宁、城步等市县。

“三横”。

“长渝客运专线、黔张常铁路一横”,沿线城镇分布有龙山、桑植、张家界、慈利、石门等市县;“杭瑞高速、319—326国道一横”,沿线城镇分布有花垣、凤凰、吉首、泸溪、沅陵、安化、桃源等市县;“沪昆铁路、沪昆高速,320国道一横”,沿线城镇分布有新晃、芷江、怀化、中方、溆浦、洞口、武冈、隆回、邵阳、新邵、邵东、新化、冷水江、涟源、双峰等市县。

“五中心”。

吉首市、张家界市、怀化市、邵阳市、娄底市。

2、构建“两山三江七库”生态安全格局

“两山”生态涵养带。

重点强化武陵山、雪峰山两大山脉的自然生态屏障功能,全面落实天然林资源管护任务,加强对森林资源的建设与保护、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合理制定林区发展规划、努力提高植被健康管理技术、积极建设森林辅助支撑体系、防止森林退化。

“三江”生态保护带。

加强对沅江、资江、澧水三大水系源头及附属水系的保护和监控,着力保护“三江”源头水资源,保证源头水质达到Ⅰ、Ⅱ类地表水水质标准。

加大对三大流域及支流防护范围内防护林、天然林的保护力度,恢复其流域生态功能。

“七库”生态调蓄区。

编制水库水质保护规划,严格执行对五强溪水库、柘溪水库、江垭水库、凤滩水库、皂市水库、黄石水库、水府庙水库七大水库的保护和利用,在水库防护区域内着力建设生态防护带,并加强对水库防护带的监督管理。

基本形成以“两山三江七库”为骨架,覆盖大湘西地区、辐射整个武陵山片区的生态安全网络。

3、构建“五圈三带”农业空间格局

着力构建张家界、吉首、怀化、邵阳、娄底都市农业圈、娄邵丘岗农业带和武陵山、雪峰山山地农业带。

优化各县农业产业布局,重点打造张家界、吉首、怀化等城市近郊以采摘、农家乐等都市休闲为主的现代农业区,邵阳、娄底等丘陵山岗以经济作物、粮食作物等农业耕种为主的传统农业粮食产区,武陵山、雪峰山山脉以中草药种植、茶油种植等为特色的农林产品标准化基地。

按照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生态农业发展的要求,每县培育1-3个区域特色鲜明的支柱产业,基本形成一县一品的格局。

二、构建“两型”引领的生态产业体系

从资源优势、区位特点和产业基础出发,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两型”引领的生态产业体系,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1、着力发展山地绿色农业

推进农业生态化发展。

建立“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生态农业模式,积极发展山地特色农产品。

以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目标,突出“特色”、“绿色”和“山地”,依托武陵山区山地地貌和立体气候,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发展以农林牧复合经营为特色的山地生态农业。

以推动牛羊、生猪、家禽清洁养殖,构建一体化循环产业链。

推进粮食、果蔬的清洁生产,提高传统农业的有机生产水平。

发展竹木、油茶、茶叶等特色林产品种植,实现农林废物综合利用。

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保证原生态农产品的“乡土味”。

加强农业科技化建设。

加强农业技术共享与新科技研发,引进和培育新品种、促进农副产品加工、严控农产品质量,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促进农机农艺融合。

提高农业科技服务能力,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引进科研院所力量,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推广联盟,发展山地丘陵微型农业机械,改善农业装备条件,推行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优质率。

支持特色农产品产地认证,扶持培育绿色名、特、优农产品品牌,强化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

促进农业品牌化提升。

大力推动农业产业链建设,整合特色农业生产、销售、管理资源,利用全国罕见的“三带”(气候微生物发酵带、土壤富硒带、植物群落亚麻酸带)资源条件,着力培育绿色安全、特色鲜明、具有高附加值的武陵山区农业品牌。

依托“一县一品”农业格局,强化山区特色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应用和推广,重点提升张家界大鲵、湘西“黄牛”、“湘西猕猴桃”、桃源“野茶王”、武冈卤铜鹅、梅山“黑猪”等绿色名、优、特农产品品牌。

专栏3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录

产  品 名  称

所 有 权 单 位

批准时间(年)

隆回龙牙百合

隆回县

2005

隆回金银花

隆回县

2005

邵东黄花菜

邵东县

2005

邵 东 玉 竹

邵东县

2005

桃源野茶王

桃源县

2005

溪 洲 莓 茶

永顺县

2005

雪 峰 蜜 桔

洞口县

2007

黔阳冰糖橙

洪江市

2007

湘西猕猴桃

湘西州

2007

古 丈 毛 尖

古丈县

2007

酒  鬼  酒

湘西州

2008

武冈卤铜鹅

武冈市

2008

武冈卤豆腐

武冈市

2008

新晃黄牛肉

新晃县

2009

张家界大鲵

张家界市

2010

安化黑茶

安化县

2010

碣滩茶

沅陵县

2011

石门马头山羊

石门县

2012

新晃龙脑

新晃县

2013

实行农业规模化经营。

加强特色生态农业基地建设,重点建设油茶、茶叶、蔬菜、魔芋、水果、干果、肉(奶)、水产、食用菌等一批山地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及标准化良种繁育基地。

以农业园区、农场、合作社等建设为载体,探索适合区域农业发展的新模式,采用“公司+科研院所+基地+农户”的运作方式,以基地为载体、企业为龙头、科研院所为技术支撑、农户为细胞,建设山地农业试验示范点。

依托资源禀赋,积极发展特色农产品,推动农业朝生态、安全、优质、高产、高效等方向发展,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50万公顷,建成现代农林综合园45个,主导产业示范区100个。

专栏4特色生态农业基地

油茶基地。

慈利、桑植、永定、永顺、绥宁、邵阳县、叙浦、沅陵、辰溪、中方、涟源、新化、冷水江、安化、会同、洪江市、麻阳、泸溪、桃源、新邵、城步等油茶基地。

茶叶基地。

安化黑茶,石门、古丈、沅陵、武陵源等高山云雾茶,保靖、新化、武冈、洞口、邵东、桑植、慈利、会同、溆浦等富硒茶,桃源大叶茶,辰溪、芷江野甜茶,绥宁青钱柳茶、南方七叶参基地。

蔬菜基地。

永定、安化、溆浦、新晃、石门、芷江、龙山、永顺、武陵源、凤凰、保靖、桑植、古丈、涟源、邵东、洞口、泸溪、慈利、武冈、城步、靖州、鹤城、中方、隆回、绥宁、通道、辰溪等优质蔬菜基地。

魔芋基地。

古丈、龙山、永顺、保靖、隆回、麻阳、新化、冷水江、桑植、吉首、石门等魔芋基地。

水果基地。

新宁、石门、溆浦、武冈、洞口、泸溪、吉首、麻阳、洪江市、会同、慈利、安化、隆回、保靖、花垣、芷江、凤凰、龙山、永顺、桃源等柑橘基地,湘西自治州猕猴桃基地,靖州、通道、会同、绥宁、芷江杨梅基地,涟源软籽石榴基地。

干果基地。

靖州、会同、保靖、沅陵、通道、石门、洞口、城步等核桃、板栗基地。

肉(奶)类基地。

邵阳县、邵东、洞口、武冈、新宁、城步、双清、新邵、隆回、新化、涟源、安化、永定、慈利、桑植、鹤城、中方、溆浦、洪江市、辰溪、芷江、新晃、通道、会同、靖州、沅陵、麻阳、吉首、凤凰、永顺、龙山、泸溪、古丈、花垣、保靖、石门、桃源等绿色环保生态型生猪、肉(奶)牛、禽畜等基地。

水产基地。

沅陵、辰溪、溆浦、中方、洪江区、石门、桃源、吉首、保靖、泸溪、古丈、永定、桑植、慈利、新化、安化、绥宁、新宁、武冈、城步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