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导学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953812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2.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导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导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导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导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导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导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导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导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导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导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导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导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导学案.docx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导学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导学案.docx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导学案

《两位数乘两位数》导学案

(一)

学校:

年级:

设计者:

执教者:

课题

口算乘法

课型

新授

案序

第四单元第1课时

时间

学习内容

教材第41-43页。

学习目标

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

(每位乘积不满十)

教学重点

1、体验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多种口算方法。

2、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

1、体验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多种口算方法。

2、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学案

自主预习

口算并说说方法。

30×320×620×413×32×4200×4

9×50120×240×72×323×2400×2

交流合作

1、学习教材第41页例1.

方法一:

将15分成10和5,口算10×3=30.5×3=15.30+15=45.

方法二:

根据竖式计算的方法,想5×3=15,个位上的数相乘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十位上的数1和3相乘得3个十,加上个位上进上来1个十,就是4个十,口算结果是45.

小结: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看,可以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与一位数乘一位数的积相加,就可以算出结果;还可以利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进行口算,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即先口算几百几十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在后面添一个0.

2、学习教材第42页例2.

板书:

6×10.

口算10×6时,可以利用乘法口诀“六九五十四“求出9个6是多少由于算式中要求的是10个6是多少,因此,还要再加上一个6

列式解答:

6×10=60(个)

板书:

12×20

因为可以把20看作2×10,所以口算12×20时,可以先口算出12×2的积,然后再用12与2相乘得积乘10.

列式解答:

12×20=240(个)

展示提升

分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倾听,及时补充,提出自己的见解。

反馈评价

 

课题

简单的数据分析

(1)

班级

三年级

姓名

反馈测评

1、填空:

(1)25×20=(  ),想:

把(  )去掉0变为(  ),25×(  )=(  ),(  )的后面添上1个0得(  )。

(2)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

(3)一个因数是78,另一个因数是30,它们的积是()。

(4)一页稿纸一横行有19个字,一共22行,一页稿纸大约有()个字。

2、口算。

70×40=300×4=30×70=24×20=

19×10=14×20=40×700=50×50=

拓展延伸

1、送水的叔叔骑三轮车每分钟大约行200米,如果每天用2小时送水,他每天大约行多少千米?

 

2、

帮我算一算。

 

(1)、买30个篮球,需要多少钱?

(2)、买20副羽毛球拍,需要多少钱?

 

(3)、买10根跳绳,带150元钱够吗?

 

巩固提高

1、李红买20个6角的练习本和30支8角鹅铅笔。

(1)一共要付多少元?

 

(2)付出50元,应找回多少元?

 

2、刘姥姥的雪糕摊在6月份的第一天上午卖了280块雪糕,下午卖了290块雪糕,猜一猜刘姥姥6月份大约卖了多少块雪糕?

 

3、动脑筋。

()×30=90040×()=200080×()=32000

《两位数乘两位数》导学案

(二)

学校:

年级:

设计者:

执教者:

课题

口算乘法的练习课

课型

练习

案序

第四单元第2课时

时间

学习内容

教材第44-45页。

学习目标

1、巩固复习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2、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的进行口算和估算,逐步提高口算和估算的正确率。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解决问题。

学案

自主预习

基础知识练习。

70×7060×9080×5011×40

30×8020×7040×6031×20

交流合作

1、运用口算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看教材第44页的第7题,这是一道图文结合的题。

引导学生认真看题中的文字,还要认真观察图,看图中都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说一说,你从题中都知道了什么。

(1)题中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解决这三个问题需要哪些数据信息?

(3)在充分分析题意之后,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解答过程,订正结果。

例:

50×11=550(千克)答:

李红家的蚕子可产蚕550千克。

50×80=4000(千克)答:

李家村的蚕子可产茧4000千克。

18×50=900(元)答:

50千克茧能卖900元钱。

2、小象出生后,体重平均每年增加200千克。

20年后这头大象重多少千克?

(1)让学生完整地回答出此题需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数据。

学生之间互相订正,互相补充。

(2)引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计算过程和结果。

例:

200×20=4000(千克)

4000=100=4100(千克)

答:

20年后这头大象重4100千克.

展示提升

分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倾听,及时补充,提出自己的见解。

反馈评价

 

课题

口算乘法的练习课

班级

三年级

姓名

反馈测评

填空。

(1)两个因数分别是70和50,积是()。

(2)一个因数是30,另一个因数是第一个因数的3倍,积是()。

(3)运动上衣30元一件,运动裤20元一条。

学校运动队要买20套,一共要花()钱。

(4)同学们做操,每排有28人,共站了32排,大约有()个同学做操。

(5)2个140是(),10个140()。

拓展延伸

1、选择。

(1)500×20=()

A、1000B、10000C、700

(2)13×500的积末尾有()个0。

A、2B、4C、3

(3)估算18×300时,把18看成()。

A、10B、15C、20

(4)20乘30比2乘3的积的末尾多()个0。

A、3B、6C、2

(5)妈妈买了2箱牛奶,每箱16袋,一共买了多少袋?

算式是()。

A、16+2B、16×2C、16÷2

2、列式计算。

(1)14的20倍是多少?

 

(2)20个12的和是多少?

 

巩固提高

1、不计算,把估算结果写在括号里。

100×24()200×30()32×10()74×100()

20×40()60×50()6×100()10×700()

12×30()34×4()40×6+8()57×0+57()

2、李叔叔平均每天组装19辆自行车,9月份大约共组装多少辆自行车?

 

3、海龟出生后,体重平均每年增加100克。

40年后它的体重将增加到4080克。

小海龟刚出生时有多少克?

 

《两位数乘两位数》导学案(三)

学校:

年级:

设计者:

执教者:

课题

笔算乘法

新授

第四单元

第3课时

时间

学习内容

教材第46页。

学习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因属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的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学案

自主预习

1、口算。

52×1043×3012×4031×2017×20

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7

交流合作

1、学习教材第46页例1.

指导:

你能不能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探究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个问题呢?

例:

14×10=140(本)14×2=28(本)

140+28=168(本)或14×12=168(本)

提问:

(1)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种是口算方法,一种是笔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

(2)笔算中乘了几层,为什么?

乘得的结果怎么样?

(3)十位上的1和14乘完后,“4”为什么和十位对齐?

2、指导学习完成“做一做”。

展示提升

分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倾听,及时补充,提出自己的见解。

反馈评价

 

课题

笔算乘法

班级

三年级

姓名

反馈测评

1、笔算下列各题。

21122422

×13×14×12×33

 

2、列竖式计算。

33×33=12×12=11×26=41×21=

 

拓展延伸

1、饭店买来21袋茶叶,每袋23元,买这些茶叶共用去多少元?

 

2、每个教室需要11米白纱布做窗帘,17个教室共需白纱布多少米?

巩固提高

1、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221232

×14×13×13

883696

22232

11056416

()()()

2、长途电话的收费标准为每分钟1元2角,爸爸打长途电话共用了14分钟,应付多少钱?

3、明明在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时,把第二个因数22个位上的2看成了5,写错的因数比第一个因数多出11这两个两位数的乘积应是多少?

 

《两位数乘两位数》导学案(四)

学校:

年级:

设计者:

执教者:

课题

笔算乘法复习课

练习

第四单元

第4课时

时间

学习内容

教材第47-48页。

学习目标

1、巩固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

2、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熟练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

学案

交流合作

一、复习整理

1、复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34×2017×1013×3021×3043×20

32×4051×7063×3072×10

巩固复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为复习笔算打好基础。

2、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12×4432×1342×1121×23

指名四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完成后每个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指名学生任选一题说出计算过程。

3、教师小结: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时,用第二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展示提升

分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倾听,及时补充,提出自己的见解。

反馈评价

 

课题

笔算乘法复习课

班级

三年级

姓名

反馈测评

列竖式计算。

12×4432×1342×1121×23

 

23×3241×2122×2334×12

 

拓展延伸

1、每个胶卷售价21元,买14个交卷要用多少元?

 

2、每箱苹果重13千克,32箱苹果共重多少千克?

 

3、每个工人每天挖树坑11个,15个工人一天挖树坑多少个?

 

巩固提高

1、连一连。

18×10860

31×12605

20×43180

55×11372

2、小华每天坚持写13个毛笔字,他在7月和9月共写了多少个毛笔字?

 

3、李老师买了2个足球,张老师买了4个篮球,王老师买了1个足球、1个篮球、3个网球,他们每人所用的钱正好相等,1个足球的价钱相当于几个网球的价钱?

 

《两位数乘两位数》导学案(五)

学校:

年级:

设计者:

执教者:

课题

笔算乘法

新授

第四单元

第5课时

时间

学习内容

教材第49页。

学习目标

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能够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教学难点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学案

自主预习

1、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

38×1020×1491×4081×60

72×3050×3162×3070×21

2、笔算并说一说计算过程。

35×7=23×21=

交流合作

1、学习教材第49页例2.

教师:

要求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也就是求37个48是多少,怎样列式呢?

板书:

37×48

(1)估算方法:

48≈5037≈4050×40=2000(盒)答:

大约有2000盒。

(2)笔算方法:

列式解答:

48×37=1776(盒)答:

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总结:

今天学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相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与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相加时不要忘记加进位的数。

2、指导完成下面的练习。

23×3454×1339×2717×28

24×4122×7444×5915×21

展示提升

分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倾听,及时补充,提出自己的见解。

反馈评价

课题

笔算乘法

班级

三年级

姓名

反馈测评

1、计算:

16251824

×16×13×17×19

 

2、填空。

(1)37个28的和是多少?

列式()。

(2)16×48的积是()位数,24×56的积是()位数。

(3)最大的两位与最大的一位数的积是();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和是()。

(4)与28相邻的两个数积是()。

(5)估算23×69时,想:

23≈(  ),69≈()。

()×()等于(),所以23×69≈()。

拓展延伸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85千米,从甲地到乙地要用14小时,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有多少千米?

 

2、有36行苹果树,每行17棵,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

 

巩固提高

1、直接写出得数。

24×19=38×9=76×99=12×11=11×47=38×21=

2、商店特价出售成套茶具,每套茶具里有6个茶杯和一个茶壶,售价34元,今天工作人员共卖出38套这种茶具,一共买了多少元?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动脑筋。

3□□□

×24×7□

1□2□3

□□□□7

7□□2□□3

《两位数乘两位数》导学案(六)

学校:

年级:

设计者:

执教者:

课题

笔算乘法复习课

练习

第四单元

第6课时

时间

学习内容

教材第50-51页。

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2、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并能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并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并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学案

交流合作

一、复习整理

1、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37×8265×3159×6439×43

说一说这四道题的共同点是什么

让学生独立在本上完成这四道题,请四名阩到黑板上完成,完成后,指名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巡视指导,让学生注意计算的准确性和书写的规范性。

让学生意识到好的书写是正确计算的基础。

2、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主要复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完全一样,只不过进位乘法是每位相乘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在进位计算的过程中注意书写要规范、认真。

二、巩固练习

让学生独立完成第51页的第7、第8题。

1、指名让学生说一说题意。

2、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这两道题。

3、通过集体订正,及时改正不正确的解答方法或计算结果。

展示提升

分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倾听,及时补充,提出自己的见解。

反馈评价

 

课题

笔算乘法复习课

班级

三年级

姓名

反馈测评

1、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26×3568×5318×2448×7924×28

 

2、一种邮票每套14张,售价38元,今天上午卖出20套,下午卖出15套,这一天共卖了多少元?

 

拓展延伸

判断。

(1)80乘75的得数的最高位是百位。

()

(2)800乘20的得数末尾有两个0。

()

(3)两个因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

()

(4)75的20倍是150。

()

巩固提高

1、说一说,下面各题错在哪里,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862318

×78×17×25

64816190

6022326

666818435

2、菜园收了36筐白菜,连筐共重1728千克,每筐白菜重43千克,你知道这些筐有多重吗?

 

3、动脑筋,找规律填数

373339

9549()

26()18

《两位数乘两位数》导学案(七)

学校:

年级:

设计者:

执教者:

课题

解决问题

(1)

新授

第四单元

第7课时

时间

学习内容

教材第52页。

学习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正确运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解决数学中的具体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学案

自主预习

请同学们认真听、仔细想,看谁能很快解决下面的问题。

三年级同学,在做广播操时需站4队,每队12人,三

(1)班一共有多少人?

让学生读题,并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12×4=48(人)

答:

(1)班一共有48人

交流合作

学习教材第52页例3.

教师:

观察情景,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跟同伴说一说。

师生共同探究解题思路。

学生汇报如下:

(1)可以先求一箱保温壶能卖多少钱,再求5箱卖多少钱。

45×12=540(元)540×5=2700(元)

(2)也可以先算出5箱共有多少个保温壶,再根据每个保温壶的价格求出一共卖了多少钱。

教师指名学生列式解答。

12×5=60(个)60×45=2700(元)

教师:

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教师引导学生用综合算式解答:

45×12×5=2700(元)12×5×45=2700(元)

展示提升

分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倾听,及时补充,提出自己的见解。

反馈评价

课题

解决问题

(1)

班级

三年级

姓名

反馈测评

列式计算。

(1)13个56是多少?

 

(2)12的40倍比200多多少?

 

拓展延伸

1、每盒有2个球,每排5盒,求3排一共有多少个球。

 

2、每辆汽车每次运货物9吨,有6辆汽车,这些汽车4次运货物多少吨?

 

3、一中高级瓷砖每块13元,每箱有25块。

小刚家装修时买了3箱一共要用多少元?

 

巩固提高

1、菜市场运来5车黄瓜,每车70袋,每袋20千克。

一共运来黄瓜多少千克?

 

2、光明小学教学楼有3层,每层有12间教室,每间教室安装6盏日光灯。

这些教室一共安装多少盏日光灯?

 

3、在一条公路的一边种树,先在一头种一棵树,以后每隔5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24棵就种到另一头了,这条路长多少米?

 

《两位数乘两位数》导学案(八)

学校:

年级:

设计者:

执教者:

课题

解决问题

(2)

新授

第四单元

第8课时

时间

学习内容

教材第53-57页。

学习目标

1、会解决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2、体会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

正确解答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

学案

自主预习

练习。

43×11=32×12=22×14=

交流合作

1、教学例4.

出示情景图。

教师谈话引入新课。

根据给你的信息和观察情景图来解决这个问题。

组织学生讨论然后请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例4,然后向大家汇报,教师板书。

方法一:

60÷2=30(人)方法二:

3×2=6(组)

30÷3=10(人)60÷6=10(人)

或60÷2÷3=10(人)答:

每组有10人。

教师提问:

第一种方法的60÷2=30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第二种方法的3×2=6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2、指导完成“做一做”

引导学生看教材第53页的“做一做”,教师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看题,教师可以提示学生看清楚题目要解决的问题,通过问题再回到题中收集相关的信息数据。

提问:

题中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你收集到了哪些相关数据?

3、巩固练习。

引导学生看第54页的第2题,引导学生按照“看问题—手机信息数据—列式解答”这样一种思维顺序去独立思考,完成此题。

展示提升

分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倾听,及时补充,提出自己的见解。

反馈评价

课题

解决问题

(2)

班级

三年级

姓名

反馈测评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660÷3=75÷5=198÷9=104÷8=

 

拓展延伸

1、学校图书馆共有700本书,有7个书架,每个书架有5层,你知道平均每乘层放几本书吗?

 

2、学校组织学生去植树,共去了540人,要分成5个植树点,每个植树点分成9组。

请计算一下平均每组有多少人。

 

巩固提高

1、某商店运来一批装微波炉用的塑料盒,准备每个卖9元,这批微波炉盒可以卖900元。

每箱里有多少个微波炉盒?

 

2、动脑筋想一想,从图中你能收集什么数据信息?

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3、一个菜园,第一天收黄瓜1710千克,第二天收黄瓜43筐,每筐28千克,第一天比第一天少收黄瓜多少千克?

 

《两位数乘两位数》导学案(九)

学校:

年级:

设计者:

执教者:

课题

整理和复习

新授

第四单元

第9课时

时间

学习内容

教材第58-59页。

学习目标

1、巩固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和笔算的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口算、估算和笔算的方法,并能用所学知识正确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掌握口算、估算和笔算的方法,并能用所学知识正确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

学案

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