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格式塔理论认知观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965777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 格式塔理论认知观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五章 格式塔理论认知观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五章 格式塔理论认知观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五章 格式塔理论认知观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五章 格式塔理论认知观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五章 格式塔理论认知观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五章 格式塔理论认知观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五章 格式塔理论认知观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五章 格式塔理论认知观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五章 格式塔理论认知观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第五章 格式塔理论认知观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第五章 格式塔理论认知观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第五章 格式塔理论认知观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第五章 格式塔理论认知观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第五章 格式塔理论认知观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第五章 格式塔理论认知观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第五章 格式塔理论认知观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第五章 格式塔理论认知观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第五章 格式塔理论认知观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第五章 格式塔理论认知观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章 格式塔理论认知观点.docx

《第五章 格式塔理论认知观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 格式塔理论认知观点.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五章 格式塔理论认知观点.docx

第五章格式塔理论认知观点

格式塔理论——认知观点

心理学的理论就象一个政治宣言,在这个宣言里,解释政策在更大的范围内,且通过某种形式来激发热情的信念,通常就象一个忠实的对手。

(Hilgard,1987,p.416)

在二十世纪前半叶,最具影响力的观点是行为主义。

在这些年中,在华生的影响下,行为主义具有了某种政治宣言的特点。

但是,行为主义的兴起并不是完全没有遇到挑战,其对立的观点就是格式塔心理学。

讽刺地说,格式塔理论在心理学上首创了“反应”和“知觉”对抗。

当格式塔心理流传到美国时,它激起了行为主义观点的反应。

美国心理学家参与格式塔心理的最初原因是不同意行为主义的狭窄和桑戴克联结主义的有限智力范围。

(Hilgard,1996)。

主要概念

格式塔的最初研究集中在知觉的经验上。

魏特海默,格式塔心理的缔造者,发起了一场运动,这场运动用一种和已往不同的创新的实验阐明了视觉和物理现象的差异。

韦特海默和考夫卡、苛勒一起又创立了知觉的规则,并把这些概念运用到学习和思维上。

该理论发端十年后,在1922年被介绍到美国。

三个主要创始人于20世纪30年代离开德国,到美国传道授业,著书立说。

概括起来说,美国心理学家认为格式塔理论是有意义的但不是解决主要问题的最终方法。

但是,这个理论建立了知觉和社会心理学方面的实验研究,这是行为主义鼎盛时期长期忽略的主题(Baars,1996,p.71)。

另外,这个理论提出了解决问题和思维的新见解。

格式塔观点的起源

格式塔心理学是一位德国人ChristianvonEhrenfels在1890年的一篇论文中提出来的。

他坚持说除了那些构成经验的独立的感觉因素外,感觉有自己的特性。

比如说,在不同的键盘上弹奏同样的旋律,音质(感觉因素)改变了但旋律还是一样的。

这个过程就叫做“格式塔”,也可能被大体地翻译成“被某种模式授予的品质”(Murphy,1949,p.226)。

这个相似的旋律最初在不同的键盘上演奏时与最初的单个因素并不一致,但旋律会马上被听出来。

(Murphy,p.227)。

但这种观点还是有问题存在(Murphy,1949)。

比如说,“相同”是什么意思?

假如唱出来的旋律或是用小提琴演奏出来的旋律也有可能被认为是“相同”的(p.286)。

然而,一个特殊的音符,比如中音C,如果用不同的弦或不同的器乐演奏,听起来就不是相同的。

答案是每一个结构总数里的无数的“品质”都会被确认。

对心理学家来说,产生无数模式的过程并不比分析独立的因素更有用。

几年之后,魏特海默偶然发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Watson,1963)。

他乘火车从维也纳到德国去度假。

为了探究一个突然的震动,他在法兰克福下了火车,买了一个频闪观测器的玩具。

频闪观测器是一种工具,它能提供高频的像片,描绘出运动的轨迹。

在运动图象发明以前这种工具很普遍。

因为这个初步的调查结果,魏特海默取消了假期计划带着研究回到了实验室。

究竟是这项研究的什么特点使魏特海默在心理学界发起一场新的运动的?

具体来说,它是静止物体的快速、连续呈现的运动的感觉。

在后来的实验室研究中,魏特海默呈现了在相同的、基本的条件下物体的不同。

一开始,光线通过一个很小的、垂直的缝隙投射,然后通过一个向右倾斜20或30度的缝隙投射。

两次投射的时间间隔是不同的。

逻辑上分析,被试看到两个大体的成像。

但是,因为时间间隔的不同,被试的成像是不同的。

其中包括一个投影向另外一个移动,两个同时的投射,一个从右到左倾斜(Herder,p.68)。

这个运动的感觉在1912年研究成果出版时被命名为“似动现象”。

这个发现的重要性在于它阐明了刺激物的完形结构和“整体感觉”之间的关系。

换句话说,刺激物完形结构和感觉之间的关系不是偶然的。

相反,它们值得研究和加以分类。

基本假设

格式塔观点主要有四个基本假设(见表3.1)。

第一,和行为主义理论派别不同,格式塔理论家们坚持“克分子”行为比“分子”行为更值得研究。

化学过程说明了这些概念。

假设某家工厂生产HNO3的元素,另一家工厂用其产品来溶解银(Kohler,1929,p.180)我们能说银和氮、氢和氧发生反应吗?

当然不能。

因为溶解银取决于产品的化学结构。

溶解银不能理解为独立的因素反应或整体的反应。

相关假设(有机体对刺激物的结构或“分离的整体感觉”之间的反应)的例子包括天空中群星的名字。

这些名字,比如说猎户星座,是通过星群反映出来的图形。

类似的还有云图时常呈现出脸、高山和其他熟悉的物体的形状。

第三个假设,地理环境和行为环境的区别提供了研究个体感觉的基础。

就象在表3.1中列出的例子说明的那样,个体的反应和他感觉的环境有关,而和地理环境无关。

表3.1格式塔理论的基本假设

假设

举例

1.克分子行为比分子行为(肌肉收缩或腺分泌)更值得研究

1.发生在课堂上的由讲师提供的大学生的表演(考夫卡,1935,p.27)。

2.有机体对“被分离的整体感觉”或格式塔作出反应,而不是对孤立的个别的事件作出反应。

(Kohler,1929,p.174)

2.11个点的几何排列被看成是一个十字架。

3.地理环境是事物的本来面目,行为环境是事物的表面。

行为环境是个体的主观现实。

3.考夫卡(1935,p.29)讲述了一个人骑马在暴风雪中顶风穿过一片平原,安全到达了一个小酒店。

老板很惊奇地问他是否知道他穿过了一个湖。

这个故事最后是当这个人得知他在薄冰上骑了几公里后,吓得晕倒了。

4.感觉环境的组织方式是在某个结构内的一种积极的力量互动,它可以影响一个人的知觉。

4.下面是三个铁丝边的同样的立方体的投影,但看上去是不同的,因为铁丝间的关系是不同的。

最后,环境中的刺激物的结构本身也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会影响个体的感觉。

考夫卡(1935,P.159)指出,对表3.1给出的图案a,而不给出其他图案,会看作一个平面的图案,或者是一个有斜纹的六边形,或者是一个星形的图案。

在图案a中,平面图形是对称而且简单的,因此是占优势的。

相反,图案c作为一个三维的立方体出现,此处平面图案是很特别但难以看出。

另一方面,图案b可以看作是二维或三维的。

这里因为它既可以看成是一个放置在一个六边形顶上的平面图形,也可以看成是一个立方体,理由在于,相对其他几个图案,图案b中二维和三维的因素较为平衡。

行为环境和感觉能力动态结构的描述,表明格式塔心理学将物理上的场的理论应用到心理学中,简而言之,一个场就是一个动态关连的系统,在这个场中每一个组成部分都和其他部分相互影响。

在心理学中行为环境是一个场和一组刺激物(如表3.1中的例子)。

总之,格式塔理论重视整体和组织。

例如,人们对完整的几何图案和孤立的几条线的反应是不同的。

也因为人们总是用某种方式来感觉一个事物,这个行为环境(感觉场)是不同于将要研究的地理环境的。

因此心理学的研究应注重在影响人的感觉的场中的各元素的相互影响。

感知组成定律

按照格式塔理论,心理学的首要任务是这样一个回答问题:

在心理上,人是怎样感知地理环境的?

首先,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定义了感觉的过程为观察的刺激物的组织方式。

即观察者传递反应在刺激物的意思。

第二,所有的刺激物的组成特点在感觉中也是一个主要的因素(考夫卡,1935)。

例如,分布在一个平行四边形上的11个点会被感觉成一个四边形。

下一步是确定那些影响感知的刺激物的特征。

这些影响因素用一个简单的定律可以描述即“图形优化趋势”(Pragnanz)定律,包含四个相关的基本定律。

图形优化趋势定律

图形优化趋势定律这个词是有要素的意思。

魏特海默引入了这个定律并认为:

一个心理结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趋于完善。

当中,这个“完善”的具体含义没有给出,它着重指平常、对称、简单等等。

(考夫卡,1935,p.110)

换言之,在任一个具体的刺激物的组合中,占优势的是最普遍和最稳定的那种结构,同时也是最不具有偶然性的那一种(Murphy,1949)。

一个例子是几年前流行的一幅谜画。

这幅画是由线条组成的一幅风景画,画中的各部分隐藏着人脸和某些物体。

但是,这幅画主要表现为一幅风景,要花大力气才能找到被隐藏的物体。

相关的定律

和图形优化趋势定律最相关的是成员特征定律。

即在一个结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依赖于其位置的特有性质。

例如,在一幅风景画中的一组颜色的浓浅是决定于艺术家的所规定的情景(Murphy,1949,p.288)。

同样的,在一幅由线条画成的森林画中,要找到隐藏的人脸图是很困难的,因为组成这张人脸的线条具有树干、树叶和森林其他成份的特征。

换言之,结构中的组成部分的重要特征是由它们同整个系统的关系来定义的。

成员特征的另一个例子是在一块灰白的区域中画一个红叉。

看这个红叉20秒后,观察者会感觉在叉的周围有一个绿边。

然后在红叉的一个叉上断开,再要求观察者判断颜色,逻辑上分析应该是类似于边界的绿色,但是,正确的预测应该是红色。

这个叉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使其中的组成部分把它的整体属性表现出来(Murphy,1949,p.288)。

这个例子也论证了感觉环境组成的动态属性。

即感觉场包括了施加在个别刺激物上的具体的影响。

叉的轮廓比断开处的轮廓的图形优化趋势程度更高(Murphy,1949)。

因此,叉占了优势而使得断开处“消失”了。

韦特海默已经定义了影响视觉的四个基本特征(1938),它们是接近性、相似性、开放性、简单性。

组成成分之间的近距离是接近性,如颜色等共有的属性是相似性,成员趋向构成一个范型是开放性,刺激物的要素尽力形成一个简单的整体结构是简单性,这些是将孤立的元素感觉成一个个整体的关键因素。

(图3.2)

这个知觉的组成定律和图形优化趋势的普遍定律相连接。

即心理学倾向于有意义和整体性,这四个特征影响了完整性。

图3.2

1.近似性:

这些线条被看成是三根柱子或三组线条,每组有两条。

2.相似性:

虽然这些符号是等距的,但它们仍被看作是纵行的。

3.开放性:

右边的图虽不是封闭的,但仍被看成一个圆圈。

4.简洁性(整个结构):

看到的a图是一个整体,而不是六边形(b)放在里面。

顿悟经历

格式塔理论中研究学习的最有名的也许是所谓的“顿悟”经历,这是苛勒在他的大猩猩的实验中引入的,有时也在人身上作过实验研究。

这个理论在认知心理学中继续加以探讨。

最初的实验

在一战期间,由普鲁士科学院指派到Canary群岛,苛勒在认知方面做了几个有创新性的实验。

基本的实验包括两部分:

食物放在大猩猩够不到的地方,旁边放着一个机械装置,如能正确使用这个装置,大猩猩就能得到食物。

在最简单的实验中,食物从屋顶上挂下来,放在一个梯子附近。

在其他的实验中,食物放在笼子外面,笼子旁边有一根木棒。

在一种复杂的情况下要得到食物须用到两根树枝。

苛勒指出当动物看到木棒或其它的装置可以作为工具时,问题就解决了。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里被称为“顿悟”。

因而苛勒坚持“刺激—反应”这样的学习公式应该被取代。

他主张学习的公式应该是“刺激—组织—反应之间的整体联系”(Kohler,1929,p.108)。

换句话说,如果有预先设定好的行动路线,就不会有顿悟的行为的发生。

相反,顿悟行为“预测到会有组织和重组的过程”(Kohler,1935,p.628)。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顿悟”是一种不能还原为另一种行为的行为(Kohler,1935,p.628)。

但是,它也不是解释,它仅仅是感觉场里一种特殊类型的重组方式。

另外,顿悟不是仅有一个简单步骤,有时有两个或更多过程,每个步骤里都包含部分顿悟(Kohler,1935)。

钟摆问题

在人作为被试的著名的钟摆实验中,NormanR.F.Maier观察了发现创造性答案的过程。

61个被试先后在一间房子里,里面有两条绳索从天花板上垂到地面。

一条绳子在一面墙附近,另一条靠近房间的中央。

任务是把两条绳索绑在一起。

但如果他拿到了其中的一条绳,他就够不到另外的一条绳(Mailer,1931,p.182)。

房间里还有其它一些东西如棒子、环型台、夹子、钳子、有弹性的绳子、桌子和椅子。

运用这些东西,问题可能有四种答案,有三种都是明显的。

Mailer研究了最困难的解决办法,因为这种答案需要创新和以前的经验。

其他三种答案是(1)把系着重物的一条绳抛向另一条,(2)用有弹性的绳子加长一条绳子以至够到另一条,(3)抓住一条并用棒子够到另一条。

最困难的解答是在处于房间中央的绳子上系一重物让它摆动,这样就象钟摆一样。

把另外一条绳子拿到中间,当它到达两条绳子的中间时,摆动的绳子就会缠上它(Mailer,1931,p.183)。

在实验里,被试找到一种答案后,就会被指引找另外的答案。

如果被试没有发现答案4或认真地找10分钟后准备放弃时,实验者会走到窗边,经过房间中央的绳子时轻轻摆动它(提示1)。

如果几分钟后答案4还没有被找到,实验者给被试钳子并说“只用这个就够了,还会有另一种方法解决问题”(Mailer,1931,p.183)。

在对61个大学生的研究中,24人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解决了问题,14人即使有帮助也完全没有解决问题。

23人靠帮助解决问题的学生中,19人是通过提示1找到了答案。

然而有趣的是,16个学生说自己马上就找到了“全部答案”。

与之相反,7个被试的摆动绳子和在绳子上系重物的想法是割裂开来的。

他们向绳子扔东西,希望风能够更大些,或说需要有磁性的力量吸引绳子(Mailer,1931,p.186)。

一会之后,被试才想到重物,然后再把钳子系在绳子的一端。

Mailer总结说顿悟可能是“有或无”的经验或是一部分经验。

顿悟中的因素

目前,对顿悟与其它形式的解决问题的关系有争论(Schooler,Fallshore,&Fiore,1995)。

主要的观点是顿悟在已接受的心理学结构框架内可以解释,和其他解决问题的情境不同(p.580)。

然而顿悟研究中的一个困难是没有明确概念。

大部分的认知学家都承认顿悟有以下两个特征:

(1)表现了清楚地看到事情的重点或本质[本质的结构关系(韦特海默,1945/1959)];

(2)包括了至少部分包括了一个自动化的无意识过程,这个过程不需要逐步的推理(Gick&Lockhart,1995)。

一些研究者也主张将问题作为标准,比如说,“哈哈!

经验。

”一些著名数学家和科学家的奇闻轶事、解决的办法豁然开朗了这种观点。

其中一个例子是HenriPoincare在上汽车时发现了数学类型的功能。

另外一个例子是AlexanderFleming发现了青霉素。

他是偶然注意到实验室的碟子里的生长旺盛的细菌却不在发霉的地方附近生长(Seifert,Meyer,Davidson,Patalano,&Yaniv,1995,p.93)。

一些创造性的顿悟可能确实通过这样的方式。

但是,对内省研究的报告和和与有创造力人的交谈表明顿悟需要四个步骤。

(1)努力探究(头脑上的准备),

(2)一段闲暇时间(深思熟虑阶段),(3)顿悟的时刻(豁然开朗),(4)完善结果,包括精细加工、发展该想法(确认阶段)(Csikszentmihalyi&Sawyer,1995;Hadamard,1949;Wallas,1926)。

比方说,据Poincare自己的报告,他的数学发现一开始几个星期毫无进展,在海边短期渡假时突然有了想法,接下来又是僵局直到第二个顿悟,然后得出了最后的结果(Gruber,1981;1995)。

虽然顿悟是不可预测的,但长短不一的准备可能会有顿悟(Simonton,1995)。

长时准备包括

(1)早期的家庭环境,可以提供广阔的文化和智力动力,包括对读书的渴望。

(2)个体拥有大量学科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形成了一个有意义的、不寻常的、复杂网络联系。

(3)和不止一个良师益友共同研究。

(4)超越某一特殊领域的独特发展。

这样的背景可能会和不相同的想法联系,会突破某一学科的限制。

在日常生活中,准备包括前面所提到的过程的一或两个步骤。

就是说,适合顿悟出现的环境要具备最初的工作,其中探究其可能性和认识到行不通,接下来是深思熟虑,使得个体可以集中于其它活动(Simonton,1995)。

小结

在20世纪前几年,格式塔心理学就象行为主义的陪衬。

格式塔心理学家坚持克分子行为比分子行为更值得研究,他们集中于学习的知觉方面。

具体来说,有机体对感知的整体而不是特定刺激作出反应,感知环境的整体结构影响着有机体的认知。

再加上感觉组织定律表明影响视觉的因素,格式塔心理学家引入了顿悟概念。

在早期的研究中,动物和人作为被试来寻求新奇的解决办法。

情境的认知重组导致找到解答。

目前,顿悟被解释成在无意识的过程中能清楚地看到问题或情境的重点。

豁然开朗是一个重要特征。

但是,研究还表明问题的准备工作、深思熟虑阶段、精细加工等其它活动来发展想法也是不可少的。

格式塔心理学的其他发展

格式塔心理学家虽然主要关注感知过程,但也把他们的概念用在心理学的其他领域。

在30年代中期,格式塔心理学家以一种形式或结构理论的观点重新定义了心理学的主要术语(Murphy,1949,p.293)。

他们工作的重点集中在学习和思维里的感知作用。

这一点并不意外。

主要的发展是在随意和有意学习的区别上,还有关于解决问题的研究,托尔曼(Edward托尔曼)的有目的行为和勒温(Kurt勒温)的动机理论。

随意和有意学习

在运用结构和整体性的概念分析学习时,魏特海默区分了随意或“无意”学习和有意学习(Katona,1967).这种区分用两种方法获得。

第一,一些简单联结是随意或无意的。

一个例子就是约翰的电话号码是782—9031。

它就是无意联结,因为从约翰的特征或名字上并不能推测出这个号码。

另外一些联结则是有意的。

举例说,(a+b)2=a2+2ab+b2。

等号的一边一定能推出另一边。

换言之,它们的联结不是随意的,而是有意义的。

但魏特海墨的主要旨趣还不在于特殊联结的本质。

他主要关注的是课堂上的无意学习和有意学习方法的区别。

换句话说,有意义的结构不应用无意义的或机械的方法学习。

魏特海墨(1945)在课堂上要求一群学生学习添加两条垂直线求四边形的面积。

但当这群学生面对另外一种形式的平行四边形时显得手足无措,好象不能适应这种思考的方式。

他们的反应是“我们没有那样做过”。

在对另外一群孩子实验时,魏特海墨首先演示给他们怎样求出长方形面积。

然后给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问是否能运用刚才的知识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经过几次错误尝试后,几个孩子去掉了平行四边形一边的“三角形”,并把它放在另一边,这样就组成了一长方形(见答案a,图3.2)。

然后他们再开始求长方形面积。

另外一些孩子,又用不同方法组成了长方形,他们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两部分,把其中一部分倒转,与另一部分拼接组成长方形(见答案b,图3.2)。

解决这个问题取决于孩子们的知识重组和对重组的反应。

图3.2孩子们解决平行四边形的方法

魏特海墨没有介绍基于格式塔理论的特殊学习方法。

但从这个例子暗示出提供信息帮助学生重组对问题的看法,这应该是教授他们解决问题的必要部分。

和魏特海墨有意学习的研究相关的还有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对公共电视节目“平方一台电视”中的“教学”片断的讨论,节目中解决问题的两个人时髦得像“Dragnet”连续剧中的侦探一样(手枪皮套里有计算器),也像是侦探在破案(Blau,1990)。

节目重点是“侦探们“运用各种不同方法解决问题,比如画一副当时情景的画,回忆类似问题解决的方法等等。

观看者和控制组被试的前后测试都说明了解决问题技巧的不同。

观看者比过去解决问题的技巧平均提高了46%,有56%的人能够解释更复杂问题和给出完整答案。

更值得关注的是对制作这类节目有了大体的思路。

一般来说,8—12岁的孩子,往往碰到一个问题时,要么是不断地寻找解决方法,要么是说“我们从没那样做过”。

解决问题的研究

格式塔心理学家继续关注的是对影响问题解决的感觉因素作更进一步分析。

研究者提出的概念与现在课堂有关的是:

训练的迁移,解题方法和功能固着以及问题定势。

训练迁移

GeorgeKatona发现了在解决问题技巧上用不同的方式阐述问题答案有不同的效果。

他做了一系列的数学问题实验,其中需解决的问题是移动最小数量的火柴棒使其组成的四边形改变数目。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移动三根火柴可以组成五个正方形,如图3.3所示。

一个实验是让两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一组里,指导者说明了同一个问题通过同一方式可以有四种不同答案。

而另一组则相反,如Katona(1940)所说,方法都是在指导下的发现。

指导者说明了仅通过极少的几根火柴便可以有六种移动方法改变外形。

比如,去掉三根火柴可以在轮廓的中央摆出一个正方形。

这说明通过移动几根火柴便可有大的改变。

这种方法也可用于解决其他问题。

就是说,这些问题的重要一条原则是一根火柴可能同时是两个正方形的同一条边。

比较两个组的结果表明新问题答案的数量和质量在有指导的发现组更有意义。

问题解答

 

(移动三根火柴棒组成五个正方形)

图3.3火柴棒问题

 

解题方法和功能固着

KarlDuncker(1926)指出大部分理论试图以“第三因素”解释问题的解决。

就是说,他们把一些外在因素,如过去的经验或模仿作为联系问题情景与问题答案的途径。

Dunker分析了几个被试试图解决一些独特问题的草案。

他的分析表明成功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领会冲突”。

第二步有时会在几次错误的尝试后,以及从实验者那里得到一些线索,被试才会清楚地意识到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最后一步是问题答案。

在他看来,这样的答案是具有创造性的思考的例子,因而被称为有价值作用的答案。

其中一例子是X射线问题。

某人患有肿瘤,无法医治。

因为必需的X射线治疗会毁掉他健康的组织。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射线太“厚”,也就是太集中了(会感到困难)。

表3.2中所示的答案是从各种角度提供“薄”的射线聚集到肿瘤上。

如表3.2所示,成功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是找到问题的核心所在,就是说,找到基本的症结。

换句话说,创造性的思考在自己发现问题情境与在思考过程中认识到明确的缺失,这两者是有所不同的(Dunker,1926,p.702).

不能从新的角度感知问题情境的因素,这些学生被认为是缺乏“功能固着”(Dunker,1945)。

例子如大猩猩不会用木棒作为工具和Mailer的钟摆实验中不会使用钳子等。

表3.2有功能价值的问题解决

问题

领会冲突

困难

有功能价值的答案

黑猩猩想拿到笼子外面的食物。

猩猩够不到食物。

猩猩的胳臂太短。

使用某些东西使猩猩能够到。

需要X射线治疗某人身体里的肿瘤。

由于周围组织可能被破坏,不能使用X射线。

一束X射线穿透力太强,太集中(太“厚”)。

从各种不同角度分散X射线,发出弱光(薄、短暂的光)。

问题定势

功能固着是解决问题时知觉上的困难。

相关的概念是问题定势或心向,由AbrahamLuchins(1942)提出。

简短说,问题定势指解决问题时的刻板性,因为个体用同样方法感知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

Luchins设计了著名的水罐问题来观察问题定势的效果。

给被试三个不同容积的罐子,要求他们测量一定数量的水。

每个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把一部分水从一个罐子倒入另一个罐子(表3.3)。

在实验中,问题2至6导是问题定势或心向。

问题7至11是测试问题,因为他们可以通过简单的A—C的方法解决。

但对于问题7、8、9、10和11,问题1至6运用更困难的策略也可以有正确的答案。

问题9是一个消失的问题因为策略B—A—2C不会产生25个刻度。

被试解不出问题9被认为是头脑僵硬,因为他总在重复着策略,而这些策略已经完全不够了(Luchins&Luchins,1959,p.111)。

Luchins阐明说在一系列的问题中,问题1至6所运用的策略也可以用在问题7至11。

在1039个被试中,83%的人运用B—A—2C解决问题7和8,64%不会解问题9(Luchins&luchins,1959,p.110)。

表3.3水罐问题的问题定势

问题

解答

任务1量取20刻度水,

A=29(刻度);B=3(刻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