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969351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87.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3页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3页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3页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3页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3页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3页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3页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3页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3页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3页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3页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3页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3页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3页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3页
亲,该文档总共8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docx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监测考试试题.docx(8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docx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

问答题

1.简述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

(1)监测断面必须有代表性,其点位和数量应能反映水体环境质量、污染物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力求以较少的断面取得

最好的代表性

(2)监测断面应避免死水、回水区和排污口处,应尽量选择河(湖)床稳定、河段顺直、湖面宽阔、水流平

稳之处。

(3)监测断面布设应考虑交通状况、经济条件、实施安全、水文资料是否容易获取,确保实际采样的可行性和方便

性。

2.地表水采样前的采样计划应包括哪些内容?

确定采样垂线和采样点位、监测项目和样品数量,采样质量保措施,采样时间和路线、采样人员和分工、采样器材和交通工具

以及需要进行的现场测定项目和安全保证等。

3.采集水中挥发性有机物和汞样品时,采样容器应如何洗涤?

采集水中挥发性有机物样品的容器的洗涤方法:

先用洗涤剂洗,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最后用蒸馏水冲洗。

采集水中汞样品的容器的洗涤方法:

先用洗涤剂法,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然后用(1+3)HNO3荡洗,最后依次用自来水和去离子水冲洗。

4.布设地下水监测点网时,哪些地区应布设监测点(井)?

(1)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地区;

(2)饮水型地方病(如高氯病)高发地区(3)对区域地下水构成影响较大的地区,如污水

灌溉区、垃圾堆积处理场地区、地下水回灌满区及大型矿山排水地区等。

5.确定地下水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的原则是什么?

(1)依据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监测井使用功能,结合当地污染源、污染物排放实际情况,力求以最低的采样频次,取得最

有时间代表性的样品,达到全面反映区域地下水质状况、污染原因和规律的目的。

(2)为反映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联系,地下水采样频次与时间尽可能与地表水相一致

6.选择采集地下水的容器应遵循哪些原则?

(1)容器不能引起新的沾污

(2)容器器壁不应吸收或吸附某些待测组(3)容器不应与待测组分发生反应(4)能严密封口,且易于开启(5)深色玻璃能降低光敏作用(6)容易清洗,并可反复使用

7.地下水现场监测项目有哪些?

水位、水量、水温、PH值、电导率、浑浊度、色、嗅和味、肉眼可见物等指标,同时还应测定气温、描述天气状况和近期降水情况。

8.为确保废水放总量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应如何做好现场采样的质量保证?

(1)保证采样器、样品容器清洁。

(2)工业废水的采样,应注意样品的代表性:

在输送、保存过程中保持待测组分不发生变化;必要时,采样人员应在现场加入保存剂进行固定,需要冷藏的样品应在低温下保存;为防止交叉污染,样品容器应定点定项使用;自动采样器采集且不能进行自动在线监测的水样,应贮存于约4℃的冰箱中。

(3)了解采样期间排污单位的生产状况,包括原料种类及用量、用水量、生产周期、废水来源、废水治理设施处理能力和运行状况等。

(4)采样时应认真填写采样记录,主要内容有:

排污单位名称、采样目的、采样地点及时间、样品编号、监测项目和所加保存剂名称、废水表观特征描述、流速、采样渠道水流所占截面积或堰槽水深、堰板尺寸,工厂车间生产状况和采样人等。

(5)水样送交实验室时,应及时做好样品交接工作,并由送交人和接收人签字。

(6)采样人员应持证上岗。

(7)采样时需采集不少于10%的现场平行样。

9.简述的保存措施有哪些?

并举例说明

(1)将水样充满容器至溢流并密封,如测水中溶解性气体。

(2)冷藏(2-5℃)如测水中亚硝酸盐氮

(3)冷冻(-20℃)如测水中浮游植物。

10.简述一般水样自采样后到分析测试前应如何处理?

水样采集后,按各监测项目的要求,在现场加入保存剂,做好采样记录,粘贴标签并密封水样容器,妥善运输,及时送交实验室,完成交接手续。

11.如何从管道中采集水样?

用适当大小的管子从管道中抽取样品,液体在管子中的线速度要大,保证液体呈湍流的特征,避免液体在管子内水平方向流动。

12.监测开阔河流水质,应在哪里设置采样点?

(1)用水地点

(2)污染流入河流后,应在充分混合的地点以及注入前的地点采样(3)支流合流后,在充分混合的地点及混合前的主流与支流地点采样(4)主流分流后(5)根据其他需要设定采样地点。

13.采集降水样品时应注意如些事项?

在降水前,必须盖好采样器,只在降水真实出现之后才打开采样器。

每次降水取全过程水样(从降水开始到结束)。

采集样品时,应

避开污染源,四周应无遮挡雨、雪的高大树木或建筑物。

14.简述水体的哪些物理化学性质与水的温度有关。

水中溶解性气体的溶解度,水中生物和微生物活动,非离子氨,盐度、PH值以及碳酸钙饱和度等都受水温变化的影响。

15.简述如何获得无浊度水。

将蒸馏水通过0.2um滤膜过滤,收集于用滤过水荡洗两次的烧瓶中。

16.简述水流量测量方法的选择原则。

(1)具有足够的测量精度,测量流量时不受污水杂物的影响;

(2)所用设备经济实用,便于制造安装;(3)尽量利用排水系统上原有的构筑物进行测量,如均匀流速的管道和溢流堰等;(4)测量和计算方法简便,易于掌握;(5)需要连续测量流量时,可修筑临时设施或安装量水设备,如计算槽和流量计等。

17.用流速计法测定河水的流量,应如何选择测流地点(断面)以保证测流的准确性?

(1)水流尽可能为一条水路;

(2)在测定地点的上、下游要有一段相当于河面宽度几倍距离的直流部分,且又不是形成堆积和冲刷的地点;(3)应避免明显不规则形状的河床和多岩石的地方;(4)必须具有足够的水深和流量,最好选择那些具有相当于流速计旋转直径至少8倍水和宽度的地点;(5)在测定点上的水流横断面与其上、下游的水流横断面之间不应有很大的差异;

(6)不应有桥梁和其他建筑物的影响,而且没有旋涡或逆流的地方;(7)对测定作业没有明显危险的地方。

18.综合评述浮标法测定河流流量断面布设的原则。

(1)应选择在河岸顺直、等高线走向大致平顺、水流集中的河段中央;

(2)按高、中、低水位分别测定流速、流向。

测流断面应垂直于断面平均流向;(3)河段内有分流、串沟存在时,宜分别垂直于流向布设不同的测流断同;(4)在水库、堰闸等水利工程的下游布设流速仪测流断面,应避开水流异常紊动影响;(5)上、下浮标断面必须平行于浮标中断面并等距,为减少计时误差,一般上、下浮标断面的距离应大于最大断面平均流速的50倍,特殊情况下,也不得小于最大断面平均流速的20倍(在上、下游浮标断面之间浮漂流历时不宜少于20s);

19《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中,污水流量测量的质量保证有哪些要求?

(1)必须对废水排口进行规范化整治;

(2)污水流量计必须符俣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的污水流量计技术要求,在国家正式颁布污水流量计系列化、标准化技术要求之前污水流量计必须经清水测评和废水现场考评合格;(3)流量测量装置应具有足够的测量精度,应选用测定范围内的测量装置进行测量;(4)测流时段内测得流量与水量衡算结果误差不应大于10%;(5)应加强流量计量装置的维护和保养;(6)流量计必须定期校正。

20.可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基准物质,应满足什么要求?

(1)纯度高,杂物含量可忽略

(2)组成(包括结晶水)与化学式相符。

(3)性质稳定,反应时不发生副反应。

(4)使用时易溶解

(5)所选用的基准试剂中,目标元素的质量比应较小,使称样量大,可以减少称量误差。

21.简述环境空气监测网络设计的一般原则

(1)在监测范围内,必须能提供足够的有代表性的环境质量信息。

(2)监测网络应考虑获得信息的完整性。

(3)以社会经济和技术水平为基础,根据监测的目的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寻求优化的、可操作性强的监测方案。

(4)考虑影响监测点位的其他因素。

22.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的一般原则

(1)点位应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应能客观反映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空气污染水平和变化规律。

2.应考虑各监测点位之间设置条件尽可能一致,使各个监测点去的的监测资料具有可比性。

(3)各行政区的监测点位的布局上应尽可能分布均匀,以反映其空气污染水平及规律,同时,在布局上还应考虑能反映城市主要功能区和主要空气污染源的污染现状及变化趋势。

(4)应结合城市规划考虑环境空气监测点位的布设,使确定的监测点位能兼顾城市未来发展的需要。

23.环境空气样品的尖端采样的含义:

只在每一时间段或1小时内采集一个环境空气样品,监测该时段或该小时环境空气中污染物的平均浓度所采用的采样方法。

24.简述什么是环境空气的无动力采样?

指将采样装置或气样捕集介质暴露于环境空气中,不需要抽气动气,依靠环境空气中待测污染物分子的自然扩散、迁移、沉降等作用而直接采集污染物的采样方式。

25.环境空气24小时连续采样时,气态污染物采样系统又哪几部分组成?

由采样头、采样总管、采样支管、引风机、气体样品吸收装置及采样器等组成。

26.用塑料袋采集观景空气样品时,如何进行气密性检查:

充足气后,密封进气口,将其置于水中,不应冒气泡。

27新购置的采集气体样品的吸收管如何进行气密性检查?

将吸收管内装适量水,接至水抽气瓶上,两个水瓶的睡眠差为1米,密封进气口,抽气至吸收管内无气泡出现,带抽气瓶水面稳定后,静置10分钟,抽气瓶水面应无明显降低。

28.环境空气之哦那个颗粒物样品采集结束后,取滤膜时,发现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不清晰,说明什么问题?

应如何处理?

表示采样时漏气,则本次采样作废,需重新采样。

29简述在锅炉测试时,鼓风、引凤和除尘系统应达到的要求?

鼓风和引凤系统应完整、工作正常、风门的调节应灵活、可调,除尘系统运行正常、不堵灰、不漏风、耐磨涂料不脱落。

30.什么是动压平衡等速采样?

利用装置在采样管上的孔板差压与皮托管指示的采样点气体动压相平衡来实现的等素采样。

31.简述烟尘采样中移动采样、定点采样和间断采样之间的不同点?

移动采样:

使用一个滤筒在以确定的采样点上移动采样,各点采样时间相等,求出采样断面的平均浓度。

定点采样:

使分别在每个测点上采一个样,求出采样断面的平均浓度,并可了解烟道断面上颗粒物浓度变化状况。

间断采样:

指对有周期性变化的排放源,根据工况变化及其延续时间分段采样,然后求出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32.当过剩空气系数越大时,则会因大量冷空气进入炉膛,而使炉膛温度下降,对燃烧反而不利。

33.排污系数指每耗用一吨煤产生和排放污染物的量。

34.干湿球法测定延期含湿量的原理:

使烟气在一定的速度下通过干湿球温度计,根据干湿球温度计的读书和测点处烟气的压力,计算出烟气的水分含量。

35.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标准状态干排气”指温度在273K、压力位101325PA时的不含水分的排气。

36.重量法测定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时,如何获得标准滤膜?

去清洁滤膜若干张,在恒温恒湿箱内按平很条件平很24小时后称重,每张滤膜非连续称量十次以上,求出每张滤膜的平均值为该张滤膜的原始质量,极为标准滤膜。

每次称量样品滤膜的同时,称量两张标准滤膜。

若称出的标准滤膜的重量在原始重量正负0.5毫克范围内,则认为对该批样品滤膜的称量合格,数据可用。

37.重量法测定大气飘尘的原理:

一定时间一定体积的空气进入颗粒物采样器的分割器,使10微米以上粒径的微尘得到分离,小于这粒径的微粒随着气流经分离器的出口被阻留在已经衡重的滤膜上。

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样标准体积,计算出飘尘浓度。

38.重量法测定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沥青烟气的原理:

原理:

将排气筒中的沥青烟收集于已恒重的玻璃纤维滤筒中,除去水分后,由采样前后玻璃纤维滤筒的增重计算沥青烟的浓度。

若沥青烟中含有显著的固体颗粒物,则将采样后的比例纤维滤筒用环已烷提取。

(洗涤方法:

当沥青烟气浓度较高时,采样管会截留少量沥青烟气,用环已烷洗涤包括采样嘴、前弯管和采样管各部分,将洗涤液合并置于以称重的烧杯中,盖上滤纸,使其在室温常压下自然蒸发。

待环已烷蒸发完之后,将烧杯移至干燥器中24小时,至恒重,记下烧杯的增重。

39.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手段主要有:

实验室的基础工作(方法选择、试剂和实验用水的纯化、容器和量器的校准、仪器设备和鉴定等),空白值实验,检出限的测量,标准曲线的绘制和检验,平行双样、加标回收率,绘制质量控制图等。

40.监测数据的五性:

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

 

26.用重量法测定水中硫酸盐时,为防止样品中可能含有的硫化物或亚硫酸盐被氧化,在采样现场应采取什么措施?

在采集水样时应将容器完全充满。

27.简述重量法测定水中硫酸盐的原理。

在盐酸溶液中,硫酸盐与加入的氯化钡形成硫酸钡沉淀,沉淀应在接近沸腾的温度下进行,并至少煮沸20min,沉淀陈化一段时间后

过滤,并洗至无氯离子为止,烘干或者灼烧,冷却后称硫酸钡重量。

28.简述重量法测定水中悬浮物的步骤。

量取充分混合均匀的试样100ml抽吸过滤。

使水分全部通过滤膜,再以每次10ml蒸馏水连续洗涤3次,继续吸滤以除去痕量水分。

停止吸滤后,仔细取出载有悬浮物的浮膜放在原恒重的称量瓶里,移入烘箱中,于103~105℃下烘干1h后移入干燥器中,使之冷却

到室温,称其重量。

反复烘干、冷却、称量。

直至两次称重的重量差≤0.4mg为止。

29.简述测定水中悬浮物的意义

水体中悬浮物含量过高时,可产生以下危害

(1)使水体变浑浊,降低水的透明度,影响水体的外观

(2)阻碍溶解氧向水体下部扩散,影响水生生物的呼吸和代谢,甚至造成鱼类窒息死亡(3)妨碍表层水和深层水的对流,悬的过多,还可造成河渠、水库淤塞。

(4)灌溉农田可引起土壤表面形成结壳,降低土壤透气性和透水性。

因此,测定水中悬浮物对了解水质、评价水体污染程度具有特定意义。

30.简述用重量法测定水矿化度的方法原理

答案:

取一定量水样经过滤去除漂浮物及沉降性固体物,放在称至恒重的蒸发皿内蒸干,并用过氧化氢除去有机物,然后在105~110℃下烘干至恒重,将称得重量减去蒸发皿重量之差与取样体积之比即为矿化度。

31.重量法测定水中全盐量时,水中全盐量按下式计算。

C.(mg/L)=(W-WO)×106/V.

试解释式中W、W0和V的含义及单位。

答案:

W——蒸发皿及残渣的总重量,g:

W0——蒸发皿的重量,g:

V——试样的体积,ml。

32.用重量法测定矿化度时,如何消除干扰?

高矿化度水样,含有大量钙、镁的氯化物时易吸水,硫酸盐结晶水不易除去,均使结果偏高。

采用加入碳酸钠溶液,并提高烘干温

度和快速称量的方法以消除其影响。

33.水质监测项目中有许多是应用电化学分析方法进行测定。

试写出5个分别应用不同电化学分析方法进行测定的水质监测项目名称以及电化学方法名称。

PH,玻璃电极法:

氟化物,离子选择电极法,电导率,电导率仪法,化学需氧量,库仑法,酸碱度,电位滴定法,铜铅锌鎘,阳极

深出伏安法,铜铅锌鎘,极谱法。

34.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水中氟化物时,加入总离子强度调节剂的作用是什么?

保持溶液中总离子强度,并络合干扰离子,保持溶液适当的PH值。

35.简述氟电极使用前及使用后存放的注意事项。

电极使用前应充分冲洗,并去掉水份。

电极使用后应用水冲洗干净,并用滤纸吸去水分,放在空气中,或者放在稀的氟化物标准溶

液中,如果短时间内不再使用,应洗净,吸去水分,套上保护电极敏感部位的保护帽。

36.离子选择电级法测定水中氟化物时,主要有哪两种校准的方法?

各适用于同种样品的测定?

校准曲线法适用于一般样品的测定,当样品成分复杂或成分不明时,宜采用标准加入法,以减小基体的影响。

离子选择电极测量方法主要有校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四、问答题:

37.简述电极法测定水中氨氮的主要干扰物

主要干扰物为挥发性胺、汞和银以及高浓度溶解离子。

38.电极法测定水中氨氮的优缺点。

电极法测氨氮具有通常不需要对水样进行预处理和测量范围宽等优点,但电极的寿命和再现性尚存在一些问题。

39简述水样电导率测定中的干扰及其消除方法。

水样中含有粗大悬浮物质,油和脂将干扰测定。

可先测定水样,再测定校准溶液,以了解干扰情况。

若有干扰,应过滤或萃取除去。

40.简述库仑法测定水中COD时,水样消解时加入硫酸汞的作用是什么?

为什么?

加入硫酸汞是为了消除水样中氯离子的干扰。

因为氯离子能被重铬酸钾氧化,并且能与催化剂硫酸银作用产生沉淀,影响测定结果。

41.简述离子选择电极-流动注射法测定水中硝酸盐氮中,电极使用后的保养方法:

电极使用完毕后,应清洗到空白电位值,用净内充液,用滤纸吸干避光保存。

42.简述用离子选择电极-流动注射法测定水中氯化物时,水样的保存方法。

用离子选择电极-流动注射法测定水中氯化物时,水样盛放于塑料容器中,在2~5度冷藏,最长可保存28d。

43.简述容量分析法的误差来源

(1)滴定终点与理论终点不完全符合所致的滴定误差;

(2)滴定条件掌握不当所致的滴定误差;

(3)滴定管误差;(4)操作者的习惯误差。

45.简述影响沉淀物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主要有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及络合效应等,此外、温度、介质、晶体结构和颗粒大小也对溶解度有影响。

46.简述滴定管读数时的注意事项

滴定管读数时应遵守以下规则

(1)读数前要等于1~2min;

(2)保持滴定管垂直向下;(3)读数至小数点后两位;(4)初读、终读方式应一致,以减少视差;(5)眼睛与滴定管中的弯月液面行。

47.适合容量分析的化学反应应具备哪些条件?

(1)反应必须定量进行而且进行完全。

(2)反应速度要快(3)有比较简便可靠的方法确定理论终点(或滴定终点)

(4)共存物质不干扰滴定反应,或采用掩蔽剂等方法能予以消除。

48.常量滴定管、半微量滴定管的最小分度值各是多少?

常用滴定管:

0.1ml;半微量滴定管和微量滴定管0.05ml或0.02ml,微量滴定管0.01ml

1.配制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时应注意什么?

(1)应选用无二氧化碳水配制,溶解后立即转入聚乙烯瓶中。

(2)冷却后须用装有碱石灰管的橡皮塞子塞紧。

(3)静置24h后,吸取一定量上清液用无二氧化碳水稀释定容。

(4)必须移入聚乙烯瓶内保存。

2.简述酸碱指示剂滴定法测定酸度的主要干扰物质有哪些?

(1)溶解气体,如CO2,H2S,NH3等。

(2)含有三价铁和二价铁,锰、铝等可氧化或易水解的离子。

(3)水样中游离的氯。

(4)水样中的色度、浑浊度。

3.当水样中总碱度浓度较低时,应如何操作以提高测定的精度?

可改用0.01mol/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或改用微量滴定管,都可提高测定精度。

1.酚酞指示剂滴定法测定水中游离二氧化碳中,量取水样时,如何操作才能获取准确的结果?

(1)采用虹吸法吸取

(2)使水样溢出吸管以弃去最初部分(3)水样注入锥形瓶时,吸管尖端始终低于水位。

2.酚酞指示剂滴定水法规中游离二氧化碳中,样品采集与保存时应注意如些事项?

(1)采样时应尽量避免水样与空气接触

(2)水样装满瓶,并在低于取样时的温度下密封保存。

3.写出用甲基橙指示剂滴定法测定水中侵蚀性二氧化碳的计算公式,并指出公式中各符号的义。

侵蚀性二氧化碳(C.O2,mg/L)=C.(V2-V1)×22×1000/VC-盐酸标准滴定液溶液度,mo/L

V1-当天(未加碳酸钙粉末时)滴定时所消耗的盐酸标准滴定液体积,ml

V2-5天后(加过碳酸钙粉末)滴定时所消耗的盐酸标准滴定液体积,ml

V-试样体积,ml22-侵蚀性二氧化碳(1/2CO2)的摩尔质量,g/mol.

4.用甲基橙指示剂滴定法测定水中侵蚀性二氧化碳中,在过滤存放了5d的水样时,除正确选择滤纸外,在操作上还应注意什么?

(1)弃去最初的滤液

(2)勿使碳酸钙粉末漏入滤液中。

1.如何制备不含氯和还原性物质的水?

去离子水或蒸馏水经氯化至约0.14mmol/L(10mg/L)的水平,储存在密闭的玻璃瓶中约16h再暴露于紫外线或阳光下数小时,或用活性炭处理使之脱氯。

2.DPD滴定法测定水中游离氯时,为何要严格控制PH?

DPD滴定法测定游离氯时,在PH6.2~6.5,反应产生的红色可准确地表现游离氯的浓度。

若PH太低,往往使用总氯中一氯胺在游离氯测定时出现颜色;若PH太高,会由于溶解氧产生颜色。

3.写出用重铬酸钾作基准物标定硫代硫酸钠溶液的反应方程式。

K2Cr2O7与K1反应析出I2

Cr2O72-+14H++6I-=2C.r3++7H2O+3I2

析出的S2再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

I2+2S2O32-=S4O62-+2I-

4.碘量法测定水中游离氯、总氯和二氧化氯中,若发现硫代硫酸钠溶液在使用一时期后变浊或有硫的沉淀析出,应如何处理?

应根据情况将溶液过滤后重新标定,或重新配制。

1.简述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法测定高氯废水中化学需氧量的适用范围。

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法适用于油气田和炼化企业氯离子含量高达每升几万至十几万毫克高氯废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0.20mg/L,测定上限为62.5mg/L.

2.简述在高氯废水的化学需氧量测定中滴定时淀粉指示剂的加入时机。

以淀粉作指示剂时,淀粉指示剂不得过早加入,应先用硫代硫酸钠滴定到溶液呈浅黄色后再加入淀粉溶液。

3.化学需氧量作为一个条件性指标,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其测定值?

影响因素包括氧化剂的种类及浓度,反应溶液的酸度、反应温度和时间以及催化剂的有无等。

4.邻笨二甲酸氢钾通常于105~120℃下干燥后备用,干燥温度为什么不可过高?

干燥温度过高会导致其脱水而成为邻苯二甲酸酐。

5.写出氯气校正法测定经学需氧量时,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计算公式,并注明公式中各符号的意义。

C(Na.2S2O3)=

式中:

(Na2S2O3)-硫代硫酸钠溶液浓度,mol/L

V1-测定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V2-滴定空折溶液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C.k2C.r2O7-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K2C.r2O7-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

用络合滴定法测定水的硬度时,应将PH控制在什么范围,为什么?

被滴定溶液的酒红色是什么物质的颜色?

亮蓝色又是什么物质的颜色?

应将PH值控制在10.0±0.1,主要Ca2+,Mg2+与EDTA络合物的稳定性与终点的敏锐性,

被滴定溶液的酒红色是络黑T与Ca2+Mg2+络合物的颜色;由酒红色敏锐地变为亮蓝色,

是游离指示剂的颜色。

1.蒸馏后溴化容量法测定含酚废水时,如何检验其中是否含有氧化剂?

如果存在,如何消除?

在采样现场将水样酸化后,滴在淀粉-碘化钾试剂上,如出现蓝色说明含有氧化剂,可加入过量的硫酸亚铁消除此干扰。

2.蒸馏后溴化容量法测定水中挥发酚时,如果在预蒸馏过程中发现甲基橙红色褪去,该如何处理?

应在蒸馏结束后,放冷,再加1滴甲基橙指示剂,如蒸馏后残液不呈酸性,则应重新取样,增加磷酸加入量进行蒸馏。

水样中的余氯为什么会干扰氨氮的测定?

如何消除?

水样中的余氯和氨氮可形成氯胺,干扰测定,可加NA.2S2O3消除。

1.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中氯化物时,为何不能在酸性介质或强碱介质中进行?

(1)因为在酸性介质中铬酸根离子易生成次铬酸根离子,再分解成重铬酸根和水,从而

其浓度大大降低,影响等当点时铬酸银沉淀的生成。

2CrO42-+2H+→2HC.rO4→Cr2O72-+2H2O

(2)在强碱性介质中,银离子将形成氧化银(A.g2O)沉淀。

2.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中氯化物时,已知氯化银Ksp=1.8×10-10,碘化银Krp=1.5×10-16,假如在CL-和L-含量相等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硝酸银溶液,试问:

(1)哪种离子首先被沉淀出来?

(2)当第二种离子被沉淀时,CI-和I-的浓度比是多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