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论语》171阳货篇阳货欲见孔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9745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起学《论语》171阳货篇阳货欲见孔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起学《论语》171阳货篇阳货欲见孔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起学《论语》171阳货篇阳货欲见孔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一起学《论语》171阳货篇阳货欲见孔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一起学《论语》171阳货篇阳货欲见孔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起学《论语》171阳货篇阳货欲见孔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一起学《论语》171阳货篇阳货欲见孔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起学《论语》171阳货篇阳货欲见孔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起学《论语》171阳货篇阳货欲见孔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本篇凡二十六章。

阳货篇第十七

朗读:

鹿鸣

监制:

青州经典书院

出品:

文化传统平台/溪燕文化

一起学《论语》17.1

阳货篇——阳货欲见孔子

【原文】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遇诸涂。

谓孔子曰:

“来!

予与尔言。

曰:

‘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

’曰:

‘不可。

’‘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孔子曰:

“诺,吾将仕矣。

【白话】

阳货想让孔子来拜见自己,孔子却不见他,他就馈赠孔子了一只蒸豚。

孔子等他出门在外的时候,才去他家拜谢。

两人在路上相遇了。

阳货对孔子说:

“过来!

我和你说几句话。

如果说:

‘身藏道德之宝货却不去拯救这个迷乱了的国家,能称得上是仁吗?

’肯定说:

‘不能。

’如果说:

‘喜好做事却屡次失去时机,能称得上是智吗?

’岁月流逝,时间不等人啊!

孔子说:

“好,我会出仕做官的。

【释词】

阳货欲见孔子:

即阳虎。

《正义》:

“货、虎,一声之转。

疑‘货’是名,‘虎’是字也。

”见,音现,使……来见。

朱子:

“阳货,季氏家臣。

尝囚季桓子而专国政。

欲令孔子来见己,而孔子不往。

”钱穆:

“欲令孔子来见己,意欲孔子出仕助己也。

”按:

时约在鲁定公七年,孔子时年四十九岁。

归孔子豚:

归,同“馈”,馈赠。

豚,小猪,《孟子》说是“蒸豚”。

“礼,大夫有赐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则往拜其门。

故瞰孔子之亡而归之豚,欲令孔子来拜而见之也。

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时,同“伺”,观察。

亡,出门不在家。

往拜,去阳虎家拜谢之。

按照礼,孔子被阳货赐予礼物,需要去其家拜谢,而孔子因阳货是家臣专政又不愿意见他,故而趁他不在家时去拜谢。

《孟子》:

“阳货瞰孔子之亡也,而馈孔子蒸豚,孔子也瞰其亡也,而往拜之。

诸:

兼词,之于。

涂:

即“途”,道路。

曰怀其宝而迷其邦:

谓怀藏道德,不救国之迷乱(朱子)。

《注疏》:

“宝以喻道德,言孔子不仕,是怀藏其道德也。

”《四书合讲》:

“道德,治世之宝也。

”马融:

“知国不治而不为政,是迷邦也。

“曰”字是阳货自问自答。

《经传释词》:

“一人自为问答,加‘曰’字以别之。

”《论语稽》:

“货之言自为问答,使孔子不得辩也。

好从事而亟失时:

好,喜好。

从事,做事。

亟,屡次。

失时,失去时机。

钱穆:

“言孔子心好从事而屡失时机。

知:

同“智”。

孔安国:

“言孔子栖栖好从事,而数不遇,失时,不得为有知。

逝:

流逝。

“岁月已去,不再与我,谓年老当急仕。

此后才是孔子的话,所以用“孔子曰”三字以别之。

诺:

答应之词。

仕:

出仕做官。

“‘将’者,且然而未必之辞。

【先贤精义】

《四书合讲》曰:

上节序事,下节序言。

货自为有心之讥,夫子若为无心之答,不激不随之道如此。

此章论家臣专恣,孔子逊辞远害之事也。

仕者当拯弱兴衰,使功被当世,今尔乃怀宝迷邦,不可谓之仁也;

栖栖好从事,而数不遇,失时,不得为有知也;

岁月已往,不复留待我也,当急求仕。

孔子知其劝仕,故应答之,言我将求仕,以顺辞免去也。

朱子曰:

货语皆讥孔子而讽使速仕。

孔子固未尝如此,而亦非不欲仕也,但不仕于货耳。

阳货之欲见孔子,虽其善意,然不过欲使助己为乱耳。

故孔子不见者,义也;

其往拜者,礼也。

必时其亡而往者,欲其称也。

遇诸涂而不避者,不终绝也。

对而不辩者,言之孙而亦无所诎也。

孔子之答阳货,只一二语,绝不露圭角,可谓善待小人者矣。

钱穆曰:

阳货欲亲孔子,絮絮语不休,孔子默不出声,最后始作五字答之,谓“我将出仕也”。

初若不知阳货所言之用意,亦不加辨说,只言将仕。

孔子非不欲仕,特不欲仕于货。

其语直而婉,雍容不迫,而拒之已深,此见孔子一言一行无往而不具甚深之妙义。

陈祥道曰:

其馈也以礼,孔子受之,礼也;

其来也阚亡,孔子称其施而往报之,亦礼也。

孔子于卫不主弥子瑕,于齐不主侍人瘠环,则于鲁岂主阳货哉?

故诺以仕而终不仕。

诺以仕者,言逊也;

终不仕者,危行也。

(按:

邦无道,危行言孙。

张栻曰:

怀宝而迷邦,诚不可谓之仁;

好从事而亟失时,诚不可谓之知。

夫子诚未尝不欲仕者,特非其道则不可耳。

是则言虽逊,而理亦未尝枉也,此待恶人之道。

若他人逊言则或至于害理,直理则或伤于辞危。

圣人从容酬酢,其含蓄中节如此。

郑汝谐曰:

味此一节,可识圣人之气象。

见恶人而不避,遇暴慢而不争,必往拜以致其礼,时其亡以权其宜,对之之辞甚直而不伤,待之之色甚和而不狎,自非从容中道,安能若此?

《四书通》曰:

此一事耳,而见圣人之一言一动,无非时中之妙。

圣人不徇物,而亦不苟异;

不绝物,而亦不苟同。

愈雍容不迫,而愈刚直不诎,此其所以为时中之妙也。

伊藤仁斋曰:

此记仲尼不为已甚,而示学者以应世之权也。

夫道可以通天下,而甚高难行之事皆非道也。

凡有志者必迫,有气者必激。

但圣人道广德邵,于天下无可无不可,自有权存,无所不宜也。

【附录】

杨氏曰:

扬雄谓孔子于阳货也敬所不敬,为诎身以信道。

非知孔子者。

盖道外无身,身外无道。

身诎矣而可以信道,吾未之信也。

顾炎武曰:

孔子以大夫待货,而《春秋》则书“盗”。

盖是时玉弓之窃未形,故从众为斯须之敬,所以为圣之时也。

玉弓,即盗窃宝玉大弓,实指专国政。

【本章参考书目】

《孟子》《论语集解》《论语义疏》《论语注疏》《论语集注》《论语全解》《论语集释》《论语集说》《论语学案》《论语古义》《论语会笺》《论语正义》《论语稽》《论语新解》《论语大义》《癸巳论语解》《论语意原》《经传释词》《四书解义》《四书合讲》《四书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