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基础练习卷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974945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基础练习卷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四年级语文基础练习卷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四年级语文基础练习卷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四年级语文基础练习卷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四年级语文基础练习卷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四年级语文基础练习卷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四年级语文基础练习卷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四年级语文基础练习卷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四年级语文基础练习卷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四年级语文基础练习卷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四年级语文基础练习卷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基础练习卷1.docx

《四年级语文基础练习卷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基础练习卷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语文基础练习卷1.docx

四年级语文基础练习卷1

乐海小学语文四年级练习卷

(一)

学校:

姓名:

等级:

一、语文基础(本模块选择题都是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默写古诗5分)(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湖光秋月两相和(xiāng)B潭面无风镜未磨(mó)

C明月何时找我还(hái)D门泊东吴万里船(bó)

2、“泼”瑜下列哪个字的读音相同?

()

A坡B拔C波D拨

3、下列中有别字的是哪一组?

()

A呼吁B资源C彻底D朝笑

4、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是哪一组?

()

A敏锐B西牲C口决D异响天开

5、哪个词与“疲惫”意思不一样?

()

A乐此不疲B疲劳C疲倦D疲乏

6、哪个词填入句子最恰当?

()

汽车(  )入山,沿途的景色更美了。

A轻轻B缓缓C渐渐D慢慢

7、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序号填入()中。

人们十分()这种助人为乐的行为。

A赞美B赞扬C赞成D赞赏

8、下列近义词中,哪个词填入句子最恰当?

()

夜莺的歌声穿过()的森林,传到游击队员的耳畔。

A宁静B寂静C安静D幽静

9、下面的诗句中,那一句不是描写自然风光的诗句?

()

A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B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0、下列哪个句子的意思表达得完整?

()

A读了《尊严》一文,很受教育。

B杰克大叔穿了一件蓝色的大衣和帽子。

C看完画展,他开心地。

D校园如此美丽,真是一副诱人的风景画。

11、将下列的句子插入语段中的哪个位置最恰当?

()

夕阳收起了最后一缕霞光。

(1)东方刚露出晨曦。

(2)湖里的睡莲就张开花瓣,面对太阳升起的地方等待着。

(3)太阳出来了,它仿佛知道了睡莲的心愿,便把第一束阳光洒在睡莲身上。

(4)中午,太阳火辣辣的,湖里的睡莲都躲到荷叶下去乘凉了。

(5)湖里的睡莲慢吞吞地合拢了花瓣,似乎睡觉去了。

A

(1)-

(2)之间B

(2)-(3)之间C(3)和(4)之间D(4)-(5)之间

12、那一对关联词填入句子最恰当?

()

A即使……也……B只有……才……

C因为……所以……D虽然……但是……

雨来()说出李大叔的下落,敌人()不会放过他。

13、下列对句子的主要意思的概括,正确的是哪一项?

()

夜晚,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飞来飞去,骚扰我。

A飞蛾骚扰我。

B飞蛾飞来飞去骚扰我。

C一只飞蛾飞来飞去。

D飞蛾不停骚扰我。

14、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外婆告诉我,野菊花有许多用途。

那天我爬上山坡摘野菊花时,不小心滑了一跤,脚上擦破皮,出血了,我直叫疼。

这时,外婆马上摘下几朵盛开的野菊花,挤出汁后敷在我的伤口上。

没几天,伤口就好了。

外婆说,野菊花还有消毒止血的功能。

解放前穷人治伤买不起药,就用干的野菊花熬水洗伤口,还真管用。

外婆又说,野菊花还能消毒败火,治感冒。

我没想到野菊花有这么多用途。

A野菊花的故事。

B野菊花可以消毒止血、消毒败火、治感冒。

C外婆用野菊花帮我消毒止血。

D外婆告诉我野菊花有许多用途。

15、默写《独坐敬亭山》(要注明诗人和朝代)(5分)

二、阅读(本模块选择题都是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简答题每小题4分)(50分)

(一)阅读文学类作品《高贵的施舍》,完成17-26题。

(26分)

高贵的施舍

张晓

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

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整条右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衣袖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

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

“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

“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

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

  母亲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

她故意只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才说:

“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

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母亲,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滑动两下,终于俯下身子,用他惟一的一只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

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几络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斜贴额头上。

  母亲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

  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面和脖子擦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

  母亲又递给乞丐20元钱。

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

“谢谢你。

  母亲说:

“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的工钱。

  乞丐说:

“我不会忘记你的。

”对母亲深深地鞠一躬,就上路了。

  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前,向母亲乞讨,母亲让乞丐把屋后的砖搬到屋前,照样给他20元钱。

  我不解地问母亲:

“上次你叫乞丐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这次你又叫乞丐把砖从屋后搬到屋前。

你到底想把砖放在屋后,还是放在屋前?

  母亲说:

“这堆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

  我嘟着嘴说:

“那就不要搬了。

  母亲摸摸我的头说:

“对乞丐来说,搬砖和不搬砖可就大不相同了。

  此后还来过乞丐,我家那堆砖就被屋前屋后地搬来搬去。

缺点:

不仅消耗大量电能,留下残余物,如果控制不好,还会产生有毒物质,造成二次污染。

  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

他西装革履,气度不凡,跟电视上那些老板一模一样。

美中不足的是,这个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4、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减少垃圾的数量?

  老板用一只独手握住母亲的手,俯下身说:

“如果没有您,我现在还是个乞丐;因为当年您教我搬砖,今天我才能成为一个公司的老板。

12、淡水在自来水厂中除了沉淀和过滤之外,还要加入药物进行灭菌处理,这样才能符合我们使用的标准。

  母亲说:

“这是你自己干出来的。

4、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一种新物质——二氧化碳气体,这种气体能使燃着的火焰熄灭,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独臂老板要把母亲连同我们一家人迁到城里去住,做城市人,过好日子。

  母亲说:

“我们不能接受你的照顾。

  “为什么?

15、为了便于辨认,人们把看起来不动的星星分成群,划分成不同的区域,根据其形态想象成人、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状,并且给它们命名。

天空中这些被人们分成的许多区域就称为星座。

  “因为我们一家人个个都有两只手。

答:

烧饭时米变成了饭;写字时纸上留下了字迹;下雨后路上的积水慢慢地变成水蒸气消失在空中;岩石风化变成沙子等。

  老板坚持说:

“我已经替你们买好房子了。

12、淡水在自来水厂中除了沉淀和过滤之外,还要加入药物进行灭菌处理,这样才能符合我们使用的标准。

母亲笑笑说:

“那你就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都没有的人吧。

(摘自《意林文汇》2011年05期)

 

6、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17、是什么使作者认为母亲一定会施舍这个乞丐?

()

18、北斗七星构成勺形,属于大熊座,北极星属于小熊座。

A.乞丐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

3、你知道哪些化学变化的事例呢?

举出几个例子。

B.这个乞丐衣袖空空,衣衫褴褛

C.乞丐需要钱,母亲一定会施舍

D.这个乞丐患有残疾,手臂断了

18、第四自然段乞丐怔住的原因是什么?

()

A.母亲只用单手搬砖

B.因为母亲不生气

C.母亲的言行触动了他

D.觉得自己搬不了砖

19、乞丐为什么对母亲说:

“我不会忘记你的”?

()

A.因为他一定会牢牢记住母亲这个小气的人

B.因为搬了两个小时的砖,他累得气喘如牛

C.因为感谢母亲,让他体会到自身的价值

D.因为把砖搬完后,母亲递给了他20元钱

20、几年后,母亲不接受乞丐的照顾是什么原因?

()

A.成功是乞丐自己的努力B.母亲是个自食其力的人

C.眷恋家乡,不舍得离开D.希望让他去照顾其他人

21、文章为什么两次提及那条空空的衣袖?

()

A.前后呼应,暗示乞丐身份B.强调作用,突出乞丐残疾

C.突出外貌,运用细节描写D.文章线索,贯穿文章始终

22、乞丐对母亲的感情,发生着怎样变化?

()

A.生气—理解—感激—触动B.生气—触动—理解—感激

C.生气—理解—触动—感激D.生气—触动—感激—理解

23、读完全文,你认为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

A不肯随意救助弱者的人B富有同情心的人

C真诚善良,善于从精神上帮助他人D有心计的人

24、怎么理解“对乞丐来说,搬砖和不搬砖可就大不相同了。

”你能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吗?

(4分)

25、文本第四自然段写到:

“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母亲”此时乞丐在想什么呢?

请你根据上下文写一些当时乞丐的心理活动。

(4分)

26、有人认为文中母亲的行为多此一举,直接对那个乞丐给予施舍更方便省事,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

请根据文本内容说明理由。

(4分)

 

(二)阅读说明文《一味贪大的邓氏鱼》,完成27-30题。

(24分)

一味贪大的邓氏鱼

冯磊

来自美国芝加哥费尔德博物馆和芝加哥大学的科学家为证实邓氏鱼的强大咬合力,利用其头骨化石创建生物力学模型,模拟它的头骨运动方式和咬合力度①,得知邓氏鱼的尖牙咬合力高达5000公斤,为霸王龙撕裂猎物时咬合力的4倍。

这篇英国皇家学会《生物通讯》杂志2006年11月28日刊登的文章说,邓氏鱼长约10米,重达4000公斤,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牙齿,代之以两长条嶙峋的刃片,刃片顶端极薄,咬合压强达每平方厘米5600公斤。

而一个重约65公斤的女性,脚穿鞋跟面积0.5平方厘米的高跟鞋,对地面施加的压强也不过每平方厘米127公斤。

为方便比较,科学家估算出霸王龙的咬合力为1360公斤;美洲短吻鳄的咬合力为963公斤;鲨鱼的咬合力有数百公斤;人类仅77公斤。

科学家说,邓氏鱼不仅咬合力惊人,吸力也巨大。

邓氏鱼能在1/50秒的时间内张开大嘴,用强大的吸力把猎物吸进胃里,巨大的吸力和强劲咬合力同集一身,使邓氏鱼成为罕见的生物,研究表明,邓氏鱼不仅吃硬壳的菊石(已灭绝的头足动物),和其他甲鱼类,还捕食体积比自己的嘴大得多的生物。

如今,几乎所有从事这项研究的人都认为,今天称霸海洋的鲨鱼在邓氏鱼强大的咬合力前不堪一击。

邓氏鱼用力一咬,鲨鱼就会随之断成两截,科学家认为,同处泥盆纪的鲨鱼非但不是邓氏鱼的对手,还可能是它的捕食对象。

科学家发现,正是在邓氏鱼及类似生物灭绝后,鲨鱼才开始进一步进化,体型变得更大。

种类变得繁多。

那么,邓氏鱼在与鲨鱼的竞争中是如何落败的呢?

科学家研究发现,吸力大。

咬合力强,这让邓氏鱼吃起鱼来讲究不多,由于具有超强的捕食能力,所以这种生物的体型越来越大。

这种巨无霸型的身材最终导致了它的灭绝——巨大的身躯极大地影响了邓氏鱼的运动速度和灵敏度,这使得它在进化过程中输给了小小的鲨鱼,最终离开生物繁衍进化的舞台。

因为觅食能力无敌而巨大,因为过于庞大而最终导致竞争能力低下,因为竞争能力低下而退出生物繁衍进化的舞台。

这种结局。

让人感到目瞪口呆。

就像小有小的不足一样,大也有大的弊端。

尾大不掉甚至顾头不顾尾,从来都是兵家大忌。

这对于那些盲目追求恢宏的场面和规模的人来说,应该是一个绝妙的讽刺和启示。

毫无疑问,一味贪大和追求规模,往往就是一败涂地的开始。

(摘自《意林》2013总第229期)

【注释】:

①咬合力:

咬合力一般指动物上下颚之间因为咬合行为而产生的力动物有多大的咬合力就代表它们能拖动多重的物体;泥盆纪:

是地质时代HYPERLINK" 

27、是什么使邓氏鱼成为罕见的生物?

()

A.能在1/50秒的时间内张开大嘴

B.能吃硬壳的菊石和甲鱼类的食物

C称霸海洋的鲨鱼不是它的对手

D.有着巨大的吸力和强劲咬合力

28、为什么邓氏鱼这种生物的体型会越来越大呢?

()

A.由于它有超大的吸力B.由于它有超强咬合力

C.由于有超强捕食能力D.由于它吃食物不讲究

29、为了让人更明白邓氏鱼的咬合力压强很大,作者拿了一个什么例子来进行比较?

()

A.鲨鱼B.霸王龙

C.美洲短嘴鳄D.65公斤女性

30、具体地说,是什么导致了邓氏鱼的灭绝?

()

A.巨无霸型的身材B.打败了巨大鲨鱼

C.具有超强咬合力D.吃的食物种类多

31、下面哪个示意图清晰地告诉我们邓氏鱼的灭绝原因?

()

A.咬合力大——超强的捕食能力——体型巨大——灵敏度低——灭绝

B.咬合力大——体型巨大——超强的捕食能力——灵敏度低——灭绝

C.体型巨大——咬合力大——超强的捕食能力——灵敏度低——灭绝

D.超强的捕食能力——咬合力大——体型巨大——灵敏度低——灭绝

32、第7自然段中提到的“这种结局”具体指的是那种结局?

()

A.邓氏鱼因觅食能力无敌而体型巨无霸

B.邓氏鱼最终退出生物繁衍进化的舞台

C.邓氏鱼过于庞大而导致竞争能力低下

D.邓氏鱼因体型太大而导致灵敏度下降

33、文中的“兵家大忌”具体指的是什么?

()

A.指的是邓氏鱼太能吃B.尾大不掉顾头不顾尾

C.指的是邓氏鱼种类繁多D.指的是邓氏鱼咬合力大

34、怎么理解:

“就像小有小的不足一样,大也有大的弊端。

”你能结合文本和生活实际谈谈吗?

 

35、为了方便进行比较,作者拿了霸王龙、美洲短吻鳄、鲨鱼、人类来说明,你觉得多余吗?

是否可以删去其中一两种?

36、“那么,邓氏鱼在与鲨鱼的竞争中是如何落败的呢?

”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7、毫无疑问,一味贪大和追求规模,往往就是一败涂地的开始。

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

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