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技术.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975121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88 大小:117.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钓鱼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钓鱼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钓鱼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钓鱼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钓鱼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钓鱼技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8页
钓鱼技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8页
钓鱼技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8页
钓鱼技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8页
钓鱼技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8页
钓鱼技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8页
钓鱼技术.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8页
钓鱼技术.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8页
钓鱼技术.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8页
钓鱼技术.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8页
钓鱼技术.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8页
钓鱼技术.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8页
钓鱼技术.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8页
钓鱼技术.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8页
钓鱼技术.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8页
亲,该文档总共8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钓鱼技术.docx

《钓鱼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钓鱼技术.docx(8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钓鱼技术.docx

钓鱼技术

初级篇

1、垂钓为什么要观察水情?

  因为通过对垂钓水域水情观察能大概知道水域中有鱼无鱼、是什么鱼、鱼的多少等问题,以便正确选择下钓水域、垂钓地点,确定饵料及垂钓方法。

  观察水情一是了解水温:

水的热容量较大,当气温上升后水里仍然凉快,而气温很凉了,水温却仍然较高;一般情况下水温上升,鱼儿呼吸加快,摄食增多,新陈代谢增强,生长加快。

在四川,气候温暖,一年四季均可垂钓。

观察水情二是了解水色。

适合垂钓的水色一般是:

淡黄、黄白、青黄、深清色的水体。

生活在这些水体中的鱼类,行动自由,可随时、随意摄食,垂钓易成功。

水色浑浊,不宜钓;水色过清,人影、倒影容易惊动鱼鲜。

发绿的水太肥,缺氧,上钓率不高,因此纯净水、泥浆水、深绿及被污染的水都不宜垂钓。

  根据水色判断鱼群:

青黄色草鱼多;深黄色鲤鱼多;水浅小鱼多;水深大鱼多;水不深不浅大小鱼均有。

2、2、鱼儿活动的规律是什么?

  一般规律是:

水清鱼下沉,水混鱼上浮;水的温度下降,鱼下沉,水的温度上升鱼上浮;冬季寒冷,阳光充足鱼上浮,阴天鱼下沉;夏季酷热,阳光充足鱼下沉,阴雨天鱼上浮。

3、为什么水面呈褐色下钓必有收获?

  水中浮游性生物分为两类。

夏秋两季,动物性浮游生物以植物性浮游生物为生,多呈褐色。

鱼儿喜欢动物性浮游生物,一般说来阴天、阳光较弱的地方或日出、日落时动物性浮游生物才浮到水上层觅食,在浮游生物的下面必定有鱼,所以在水面呈褐色的地方下钓必有收获。

 

4、肥水钓鱼的窍门是什么?

  肥水水体饵料生物多,水肥缺氧,水的透明度低,用饵下钓,不会有什么收获,但肥水域中垂钓要掌握以下窍门:

  一是选择雨后下钓:

因雨后水中溶氧量增加,也带来丰富的食物,鱼儿活跃。

  二是钓点应设在进出水的两侧。

  三是宜用素饵。

多用钓浮法,其深浅应根据当时的气温、水温而定。

5、在流水中如何钓鱼?

  在溪河流中钓鱼抓住以下几点:

  

(1)钓点应设在水流缓慢、有回流的地方、溪河弯道的内侧、支流的入口处、城市生活污水及农田排水口。

  

(2)要识水性、知鱼情。

根据水性、鱼情确定浮钓或半浮钓的垂钓方式。

  (3)钓具要求竿的弹性好、线粗、钓大,而且匹配合理。

  (4)使用蚯蚓、各种昆虫和鸡鸭肠做钓饵。

因为这些饵料不易被水冲走。

  (5)适时提竿。

当浮漂沉入水中或水面不流动的时候便可提竿。

6、“鱼窝”一般在什么地方?

  冬天鱼儿要寻找水深、向阳、避风的地方做窝;在鱼窝处下钓才有收获。

天然鱼窝在溪河转角、流水缓慢、向阳、水深的桥头脚、桥柱旁。

人工鱼窝是钓翁们夏、秋有意在向阳外挖的。

鱼儿自己也可造窝。

冬钓应在鱼窝处下钓。

 

7、为什么鱼儿露头时钓不到鱼?

  鱼儿露头说明天气闷、气压低、水体中溶氧少,这时下钓鱼儿根本不咬钓,只是将头伸出水面,贪婪地吸吮空气。

所以在鱼儿露头时下钓不会有什么收获。

8、水体中水的颜色变化说明了水质什么情况?

  水本是无色的,但水中如混入了其他物质,水色就会发生变化。

  水色                水中含有何物    绿色               |  绿藻等浮游生物  黄绿或淡棕色           |  浮游动物  褐色、酱色            |  腐殖质含量较多  白、黑、蓝、棕色,且有扑鼻臭味  |  含有毒物质 

9、水体中水色与鱼况有何关系?

  水色与鱼况的关系,有以下规律:

  水色  鱼况  无色、透明度高  | 水中鱼儿不多  浅黄色、透明度厘米30-40厘米  | 鱼儿食欲旺盛,喜荤饵  浅绿色  | 鱼儿食欲旺,荤素饵皆可  黄绿色、透明度20厘米左右  | 鱼儿食欲好,底钓、浮钓、悬钓皆可  深褐色、透明度10厘米以内  | 鱼儿浮头,难以上钓 

10、中有鱼,水面有什么反应?

  在平静的水区:

如水体上层有鱼,远看,水的颜色会因此而变化。

  水体中层有鱼:

水面不时会泛层波纹。

  水体下层有鱼:

  

(1)冒一两个气泡,说明鱼在吐气。

  

(2)有成串气泡,说明鱼在水底觅食。

水域中也有自然水泡,但它与鱼泡的区别在于:

  a.冒成串气泡时如撒饵;冒泡可停止的是鱼泡。

  b.鱼泡成片,没有规律;气泡成串,早冒不停。

  c.鱼泡到水面后不破;气泡一到水面就破。

 

11、水底情况对垂钓有什么影响?

  水底有泥底、泥沙底、鹅卵石底、碎石底、岩石底等。

  水底的情况对其垂钓的影响一般有以下规律:

  水底情况对垂钓影响  淤泥底(松软):

需加长脑线,或用钟形砣  泥沙底:

常规钓法  石底:

易夹蛇、断线 

12、水面冒泡情况说明是什么鱼种?

  鱼种不同,反应到吐气、进食时冒到水面的气泡的状态也不相同,一般有以下规律:

  鱼况     冒泡反应  鲤鱼    |  吐泡多、连成串,出水后成泡团  草鱼    |  冒泡星单泡,泡小、量多,常连成2平方厘米-3平方厘米的泡沫片。

  鲫鱼    |  单泡或三五个,黄豆大小;鱼大时水泡稍大  鳊鱼    |  单泡或三五个,黄豆大小;鱼大时水泡稍大  鱼多时   |  水中频繁冒星子,正好钓鱼  鲫鱼逃走  |  水泡大小不齐  鲤鱼逃走  |  有小水泡溢到水面  草鱼逃走  |  直窜,水面有水痕  鳊鱼逃走  |  有一溜水泡,并有响声  鲶鱼逃走  |  有一条细泡  甲鱼移动  |  有一溜水泡泛出 

13、鱼儿在水面跳跃说明什么?

  鱼儿在水面跳跃:

直接反映了鱼的活动情况:

如:

  鱼儿在某频繁跳跃:

说明鱼多;可垂钓。

  多时出现鱼跃水面:

说明鱼聚此处,可垂钓。

  鱼遇障碍物则翻出水面:

说明水面翻花有鱼,可垂钓。

  春季水草间水面翻花:

说明鱼儿产卵,可垂钓。

  水面掀起黑色水波或波纹:

说明有鱼群行动。

  水草间忽然晃动,水鱼逃窜:

说明大鱼即将光临。

 

14、、鱼在水中活动有哪些规律?

  影响鱼类活动的因素很多,如水质、水流、季节、风、日光、气候、声响等都对鱼的活动有很大影响。

下面仅就一般情况列表介绍:

  水情   鱼况  水清   下沉  水浑   上浮  水温下降 下沉  水温上升 上浮  冬季阳光足上浮  冬季阴天 下沉  夏季酷热 下沉  夏季阴雨 上浮

15、怎样的水情中易钓到大鱼?

  一般浅水中少有大鱼出没。

欲钓大鱼,需选择深水旁的钓位。

另外根据惯常经验,水底有较厚青苔的水域,往往有大鱼存在。

也可专门选择这样的钓位垂钓。

 

16、怎样根据小鱼的信息,判知有否大鱼?

  在水中,小鱼是很怕大鱼的。

若某一水域可看见较多小鱼,则表明此处无大鱼。

若能见度较差的水域,又通过浮漂杂乱而轻微的颤动,得知此处小鱼很多。

若小鱼忽然慌乱散去,说明大鱼来了,可设钓垂钓。

另外若钓黑鱼,反倒该选择水面上小鱼众多的钓点。

因为黑鱼在产卵后游动不大,在离小鱼不远的深处休息。

有关黑鱼的谚语“水面子女众多,水下还有22条”,讲的正是这个道理。

比较笼统的说,有动作不中鱼,大部分出现在专业池塘,在钓乱鱼,猾鱼,或者有大有小的混养塘。

而休闲钓当中,小杂鱼闹窝导致有信号,而不中鱼的现象就成为主要表现。

出现漂有信号而不中鱼,在竞技池塘或比赛中,利用改变调钓灵钝法虽然能减少空竿现象,如果综合搭配运用不当,仍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在常规钓法中,现象1:

调4目钓2目,开始中鱼后来空竿,向上推漂1目,改钓3目,连续几条,继而又连续空枪,再向上推漂1目,钓4目,浮漂讯号变弱,钝感减小,但中鱼率加大。

之所以空竿这是钓的灵所致,钓的越灵,讯号来得越早。

在排除用饵轻重的前提下,钓的越灵,双子线绷的越直,当鱼受到饵料的诱惑,越聚越多的情况下,鱼还未吃饵,在游动中,导致水压起了变化,带动了子线的摆动,使浮漂出现上送下挫的信号。

解决的办法是:

向上推漂,使饵轻触底,减少似悬非悬而引起的摆动,减少了假信号,再向上推漂,使双饵完全着地(池底),子线出现弯曲,进一步减少假信号,使双饵完全着底。

双子线因上牵力的减小,子线的弯曲而加大了信号的传递过程,加之鱼从地面吸饵增加了难度,使浮漂信号相对变小,但中鱼率提高,这仅能说明一个问题,用改变钓目的方法减少空竿率,仅仅是减少空竿而已。

  

现象2:

已经把漂用到调4目钓4目,甚至钓5目的程度,仍然出现空竿,这已经不是利用向上推漂钓钝能解决的问题了。

在排除其他因素,单从漂上解释,这是漂用小的原因,而前提是鱼情所致。

1鱼的密度大,窝内的鱼多。

2饵的诱惑使鱼越聚越多,而饵的味道过大同时也引起了鱼的高度兴奋。

产生了乱,导致钓钝也空竿的现象。

解决的办法,减掉1目或2目的铅皮,变成调5目或调6目,在原已使用到调4目钓4目的前提下,先钓几竿,情况有所改变:

信号减少,钝感加强,中鱼率相对有所提高,继而又空竿,再向上推漂,一直到钓6目,或钓6目多仍有空竿,钓者在观浮漂意识上还未达到很高层次时,应该换大一号或2号的漂,其运用目的,加大漂号,铅皮大而重,浮漂相对稳定,启动铅坠的摆动,造成浮漂产生信号,就需要一定的力,与前述所用漂号相比较,想摆动铅坠只要不是鱼体带动子线,鱼排开水产生的压力再摆动铅坠已经不是很容易了,这样就减少假信号,由于漂大铅大,鱼在真正吃饵入口的情况下,浮漂所产生的信号也相对变小。

那么,在钓者考虑到变换浮漂的运作下,除知道假信号减少外,应考虑到上送下挫信号也相对减小。

正所谓,看小口,或看比较有力的小顿口提竿,仅此,只能说从浮漂的调整更换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不能说明完全解决问题。

在我们日常的垂钓和频繁的比赛中应该说各项环节都做的很好的前提下个别出现空竿现象和间接空竿都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正常的。

用什么方式才能说明我们在日常垂钓运作中完全运用得当呢,唯一答案就是:

鱼获和积分。

你比其他钓友收获多而大,你在比赛中成绩最好,就叫做运用正确,中鱼就是硬道理。

如果含有运气成分,则另当别论。

但不正常的是尽管也采取换浮漂和调整调目和钓目,但仍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这就不能说是浮漂问题了,钩,线,饵用的是否对称?

找底是否正确?

抛竿是否准确到位等都能引起有信号不中鱼的现象。

这应该说问题的出现来自于钓者综合运用和搭配的是否恰当?

可这必须取决于自身钓技高低,经验是否全面?

理论和实践是否正确到位?

临场状态是否处于最佳?

这些都直接牵扯到鱼获上。

一个基本功较好的钓手,竿,线,钩的应用很直接又容易准备的,在日常垂钓和赛场上每位钓手的备用包箱里面都有准备的几付线组和多种规格的子线和钩。

而关键是对漂的应用和选择是否对路(对漂的应用,已在其他文章里另有解释,在此就不重复)。

在对饵料的使用和搭配是否对口,关于饵料的搭配和使用绝不能盲目乱来,这些年我在接触一些休闲钓友和竞技钓手当中,有一部分在临场时乱搭配一气,有的甚至带多少种饵料就给它混多少,好象不全加上就不放心,到底鱼儿爱吃的是那一种味道,他自己也不明白。

 

 在我们国家,幅源辽阔,地大物博,各地种植和养殖业上,都存在着不同差异,喂养也随之有不同之处。

所以,每到一个钓场,都应事先了解一些当地池塘的情况再有的放矢的选择饵料,实施主付搭配,调整。

在允许试塘的专业池塘,首先要找到对口的鱼饵,然后再进行状态的调整。

综上所述的情况,大部应从钓鲫为主,但与休闲钓比较,(指不在专业池塘的休闲钓者)有信号不中鱼,上述两种现象和运用应客观的分析,它的表现有类似情况。

所不同的,野钓或钓商品池的鱼,野生鱼胆小谨慎但吃口真实,不一定有竞技池塘的密度大,商品池如按斤售出,塘主不会让钓者把鱼钓烂钓猾,而商品鱼大多来自喂养,或网箱养殖的鱼,咬口更真实。

之所以出现有讯号空竿的现象,一是应当分析是否有杂鱼闹,如果有杂鱼,用拉饵钓应改为搓饵钓,用小漂应换大漂。

拉饵改搓饵是避免不到底,,拉饵被杂鱼撞碎,散落;换大漂是让饵沉底加快,避免中途杂鱼截食。

  在我们分析运用浮漂减少空竿的过程中,已在几种变换条件下还是有空竿现象,这就是我要讲综合运用的关键所在。

这也和部队作战一样,一支强有力的战斗部队没有很好的后勤保障,就很难打胜仗,一个钓鱼人只把重点放在漂上是很难把鱼钓好的。

中鱼率的高低,利用调整用漂只是单方面因素。

但漂代表的是眼睛的作用,只有通过漂,才能看到其他问题的存在。

  

一个休闲钓者,你把钓鱼看作放松,养性或紧张的工作之余换换环境,无须什么钓法,什么钓具,什么饵料,钓技更无从谈起。

如果你感觉是一种业余主要爱好,那就要全方位的去了解,去认识,去体验。

我经常到水库,河流等自然水域去接触一些钓友,综观他们的钓鱼过程,真是千姿百态,本想过去帮助一下,让他多钓或能钓到鱼,仔细观察才发现,并不是通过解决某一  个问题就可以的,也就是说整个配套系统很难一致,综合运用更无从谈起。

首先是线组,在休闲钓大军中,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想大小兼顾,能钓大的不放小的,导致线组不伦不类,所以,在浮漂有动作时小鱼钓不起来,线粗钩大挡嘴,入口困难。

大鱼跑鱼断线,偶然钓上一条大的或小的也是巧合。

这种原因已经不是浮漂所致,而是人为的运用差错。

一个钓手,在进入钓场时,根据你了解的鱼情,首先,你要定下主攻目标,钓小鱼的钩小,线细而软,达到轻,灵,巧。

别人钓上大鱼你别眼红,安心钓你的小鱼肯定有收获,偶尔钓到一条大家伙,你要心平气稳,巧妙遛鱼,慢慢把鱼遛翻取之不迟,即使跑鱼也属正常,不要后悔,但要在配套系统中子线一定细于主线,否则钓到大的断主线,连漂一同都丢掉了,损失就大了。

当然,你也不能在大鱼多的钓场专捡小鱼钓,这叫违背常规.如果是比赛,或有规定在大鱼多的池塘钓小鱼,那则另当别论。

同样,你定下的主攻目标是钓大鱼。

那么,别人一条接一条的上小鱼,你也别烦躁。

尤其在自然水域,等一条大家伙很不容易。

你就要有耐性,要准备粗线、大钩、粘饵、打大窝。

这就是心理的准备、计划和实际运用要一致。

大凡钓鱼人都有碰到这种情况,窝中鱼泡四起,明明有鱼,可就是不食饵,浮在水中的漂就象一根钉在水缸里的木桩一样,一动不动。

遇到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保持清醒的头脑,开动脑筋,注意观察分析,果断地采取相应的措施,花最短的时间使鱼就饵。

说得容易做得难,在实际垂钓过程中,我们常凭自己所谓的经验想当然,换这换那,瞎乱折腾,弄得手忙脚乱,满头大汗,但始终找不到北,鱼漂就是不动,结果一头雾水,白白地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更糟糕的是有些钓龄短的钓友没有动或不懂得动脑筋,茫然不知所措,束手就策,却还怨天尤人,甚至骂娘。

当然,能不能有个正确的思路,能不能采取正确的措施,与钓者本人的垂钓水平和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

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垂钓水平并有较丰富的经验呢?

笔者认为应靠多练,多看,多问,多参赛,多交流,多总结。

为了与大家一同搓商,共同进步,笔者就此作了些分析。

在进入主题之前,我想先确认两个条件,即窝中确实有鱼并且真的不咬钩。

为此,我们首先应细观气泡,辨别真伪。

窝中虽然有泡,但要分清是鱼泡还是氨泡。

若是氨泡,则应加量诱鱼,若是鱼泡,还要辨别是什么鱼的泡,是不是自己要的对象鱼,否则还是要换对口饵再诱,直到有鱼为止。

糟糕的是,把氨泡当鱼泡,窝中无鱼当有鱼,结果错误地换线、钩、漂等,乱忙一通;再者要集中精力,专心观漂。

窝中已确定有鱼,但有时候因人疲劳或日照、起风等客观原因,小的讯号往往会被忽视,结果被错误地认为鱼不食饵,没有鱼讯。

这两个问题解决之后,也就是确定窝中确实有鱼而不咬钩的时候,我们就要及时分析,并检查自己的漂、饵、钩、坠、线等是否用的得当,然后再来对症下药,这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一、饵料是否雾化过好  饵料雾化太好,鱼诱过多,窝过大、过乱,水的能见度过差,鱼儿只闻得到气味而食不到饵。

这时,应果断地换饵,控制雾化,让鱼来之,安之,食之。

  

2、鱼饵是否过腥、过香,味道是否过重  如果是这种情况,你会明显地觉得窝中鱼偏杂、乱,鱼只在窝边游动,不进窝中食饵。

调整配方,重新拌饵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这一点尤其要提醒那些平时喜欢用麝香、羊油、阿魏等小药的钓友,千万注意加小药的量。

 三、鱼饵是否对路、适口  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出现在有喂食习惯,偏口厉害的池塘中。

最好的解决办法是采用常喂的饵,或以常喂的饵为基本饵来调配你的钓饵。

同时注意不要把饵拌得过硬、过松。

过硬,适口性差,就是有个把讯号,你一提竿,整个饵原样从鱼嘴中提出。

在水的阻力的作用下,饵虽然在上行的过程中化掉了,但中鱼是不可能的;过松,钩饵到底,只剩空钩,这也是漂不动,不上鱼的一个原因。

4、窝料是否打得过重、过厚  打窝料也是有讲究的,打少了,鱼不聚窝;打多了,留在水底,特别在天气热的时候,随着气温升高,窝料发酵,氧气被大量消耗,窝中严重缺氧,鱼儿大多在窝上或窝边穿梭,不爱进窝,偶尔进窝,也不咬钩。

这种情况,在钓鱼比赛的后两场,尤其容易出现,应该引起大家注意。

5、水底淤泥是否过厚  如果是塘底淤泥过厚,则应改用载铅量大的,能称得住饵的漂;或者减少铅皮,把漂调到能把饵称在淤泥之上;或者改用较轻比重的饵料,总之,要把饵团落在淤泥之上,否则,饵入淤泥,犹如石沉大海,鱼想吃吃不到,自然也就不会出鱼讯。

窝中有鱼有什么用?

 

 六、子线是否过粗、过硬,钩子是否过大,钩条是否过粗,坠子是否过重  子线过粗、过硬,跟棕丝、胡须一样,不利于鱼索饵,特别是对那些被钓过多次,刁滑的鱼儿;钩子过大,鱼口小进不去;钩条过粗,鱼体小吸不动;坠子重了,钓组过钝或陷入淤泥。

这些情况,鱼没法咬钩。

但只要小试就能找到问题,然后换换钓组或作些相应的调整即便OK。

7、鱼层是否起了变化  钓鱼人一定要留心,在垂钓中鱼层的变化也是常有的事。

只要你脑中有这概念,就不怕。

它变你变,谁怕谁;它变,你不变,当然钓不到鱼。

如果鱼层较乱,我们还可以试试打穿程。

一句话就是用积极的态度,尽量使你的钓棚和鱼层一致,鱼讯自然也就有了。

八、鱼儿是否受惊  鱼受惊一样会影响食饵。

鱼受惊有好几种原因,有时是因为突然的震动和响声或提竿中鱼又跑鱼,有时是因为鱼被钓了又放,放了又钓,嘴巴都受伤或发炎,有时是因为在比赛期间不注意,被钓上的鱼又直接放入水体,等等。

这时,作为钓手应该做的是尽量小心谨慎,鱼中钩后要迅速提离窝点,尽量不跑鱼。

在钓的过程,还应该主动并不厌其烦地逗引。

  九、有鱼而不就饵的主要原因如果是来自气候的骤变和综合因素(气候骤变、受惊、缺氧等)这种大环境的影响,对一个钓鱼人来说,那是最为悲惨的事,你将真正面临着一场考验,真正体验到鱼口难开的滋味。

碰到这种情况,我认为一定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采取积极的态度。

只要措施得当,也没什么可怕的。

要有信心、耐心,线、钩、坠、漂等细化、小化,要用拖、提、抖等不同方式不断引逗,集中精力,抓住每个微小的讯号,变被动为主动。

相信吧,“天道酬勤”、“功夫不负有心人”是我们至理的名言。

中级篇

先谈鱼在什么情况下出现轻口。

  1,冬天天冷温度低。

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即使在大棚里冬天鱼口都很轻。

 

2,生口鱼受惊。

在生口塘连续数场比赛后,鱼大部分被钓过,鱼受惊后吃口可能变轻,甚至停口,但滑口就不一定吃口变轻,滑口鱼常变乱。

有时也可变轻。

 

3,夜间突变大风降温,早晨鱼口也可能变轻。

 

4,高温低气压鱼缺氧达一定程度鱼吃口也可能变轻。

 

 5,要看鱼的来源。

特别是对大鲫和混养。

  A,如果是粗养(从不喂养,靠天收)水面清塘送来的鱼,这样的鱼与人打交道少,特别惊,吃口又小又轻。

  B,对经常喂养的混养塘,鱼已形成条件反射,对人及外界胆子会大些,吃口相对会重些。

  C,对于精养塘送来的鱼,鱼基本上是不怕人的,吃口最好。

另外有一种按斤收费的精养塘清塘鱼,鱼最难钓。

这样的鱼不但惊,吃饵小心,而且口还滑,因为这样的鱼虽不是被反复钓放的但却是在水底反复脱钩的。

我就亲眼见过一塘主清塘时的鱼情,那鱼嘴几乎没有完好的,鱼还比较瘦,这样的鱼很难被人钓走,老板只有清塘换鱼。

因为这样的塘口都是些钓腐败鱼来钓的,他们大多数是传统钓,一见标动拼命向后一甩,大鲫鱼是从不用抄网的,大混养很少溜鱼,都是硬挺,跑鱼特多。

这样的鱼又滑又惊吃口肯定也轻。

想钓这样的鱼非原塘颗粒莫属。

  轻口的垂钓方略  下面就以钓50克以下的小鲫为例略谈一下,只是抛砖引玉,不一定有用,欢迎拍砖。

  钓组  由于轻口小鲫吃口小,标的反应也小,为了能看到鱼吃饵的信号,钓组中所有的配件都要用到最小。

首先谈一下用竿,应该选又轻又软的竿,用轻竿人不会疲劳,提竿的力度好掌握。

用软竿是和小钓组相适应的,因为钓这样的轻口小鲫大线一般用0。

2—0。

3的,子线一般选0。

08—0。

1的,钩用到袖0。

5—0。

8的最大不超过1。

0的,钩条要用细条的,如果竿硬提竿时易断线,又由于鱼小,口轻,钩又小提竿时钩的都不深,多为鱼的嘴内表皮而且还是靠嘴边的附近,力稍大一点极易脱钩跑鱼。

  用标  不管选什么标型都应选小号的。

标型可有三种选择1,长碳脚短身硬长尾,这种标翻身慢,吃铅小下降慢,灵敏度高,是钓轻口小鲫的首选。

2,短碳脚长身硬长尾,对付小鲫的密度高,信号多而乱,中鱼低的情况,翟老师曾经就把鬼手孔雀翎的软尾改细钓,这种鱼效果很好,大家可以借鉴。

3,对底部降层恶劣,钓饵刚到底时有信号,到底后又没有信号了,说明鱼已不愿在底索饵了,可用碳脚短枣核体型的标来钓,因为这样的标体两头尖,信号放大,抓底层离底接口比较好。

  用饵  由于是轻口小鲫,饵一定要轻,饵料中的轻性物质(雪花粉等)最好大于70%以上,搓饵中尽量不放拉丝粉,搓饵要小,状态要园,雾化要好,一般用丸九搓。

拉饵中拉丝粉也要比平常少,饵拉出时状态要小而园,饵尽量在钩槽内,钩柄上不要有饵,因为鱼口轻鱼吸钩柄上的饵时钩难入口,空竿就高,影响比赛时的心态。

饵味至少要选三种,腥,腥香,相对无味的。

  垂钓中注意事项  1,不管钓底还是钓浮,都要尽量抛满线,目的是增加鱼就饵的机会。

到底不吃就引逗,引逗幅度要小,看到标有半目变化即可。

  2,握竿时竿的后把要在手心里,目的是提竿时力度好掌握。

  3,要牵着大线钓,一是能第一时间刺鱼,二是是提竿时力度好掌握,因为如果竿放竿架上,当看到信号时再去提竿,习惯性易提竿过猛。

  4,提竿刺鱼,起鱼,樀鱼时动做都要比平时轻,目的是为了防断线跑鱼。

 

 5,钩距不要太大。

  6,先精确找水底,再慢慢地找鱼口。

 7,钓底时抛满线饵到底后两钩饵是分开的,但钓浮时上钩饵和下钩的子线常靠粘在一起,鱼就上饵时由于鱼口轻钩饵常不能入口,造成有信号不中鱼,钓浮时建议用单钩。

 8,不要老把鱼看成是轻口,特别是钓轻口滑鱼时,鱼随时都可能乱,要注意选标。

 

 9,对付轻口大鲫和混养也要用比平时小的线组,但要注意一点冬天鱼吃口轻要线也无力。

而夏季鱼如吃口轻但要线力不会小,在使用钓线时要考虑。

 

 上面我所说的只是一种思路,是帮了大家,还是害了大家,我也不敢说。

但我总觉得我们平时练竿也好比赛也好,我们总要有自己的思路,并思考其中的细节问题,我们的钓技才能有所提高。

才能做到举一反三,应付各种复杂的鱼情。

在垂钓中,我们钓鱼人常常会碰上风天,风来波浪起,即使戴上偏光镜,也还辩不清鱼就饵的讯号,使人心烦意乱,以致于束手无策。

由于不能正常读标,结果抓不住讯号,中鱼率低,严重影响钓果、成绩。

经过多年来的钓鱼实践,笔者就此总结了以下几种应对或处理办法:

 一、大标稳定法。

使用3号以上的大标,但标具体用多大才适合,要结合鱼情和风力来考虑。

一个原则就是与其相配的铅坠的重量对风线的拉力要大于风对风线的吹力,故风线不压水,也不会被风吹走,标讯反应基本正常,风波基本影响不大。

 

 二、迎风线弧法。

抛竿后,有意识地把风线迎风漂在水面,呈逆风圆弧状。

在风的作用下,水波把风线送趋于“直线”,风线的运动由紧弧形变为松“直线”,这样,尽管风线在运动,但不会拉动浮漂。

风波影响减少,鱼讯能较正常地体现在标上。

这种钓法更适合于起侧风的天气。

 

3、改钓水层法。

如钓浮特别是钓一标深时,由于鱼情或其他因素只能使用较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