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xxxxx办公楼后浇带回顶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977721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6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xxxxx办公楼后浇带回顶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国xxxxx办公楼后浇带回顶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国xxxxx办公楼后浇带回顶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中国xxxxx办公楼后浇带回顶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中国xxxxx办公楼后浇带回顶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中国xxxxx办公楼后浇带回顶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中国xxxxx办公楼后浇带回顶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中国xxxxx办公楼后浇带回顶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中国xxxxx办公楼后浇带回顶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中国xxxxx办公楼后浇带回顶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中国xxxxx办公楼后浇带回顶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中国xxxxx办公楼后浇带回顶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中国xxxxx办公楼后浇带回顶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中国xxxxx办公楼后浇带回顶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中国xxxxx办公楼后浇带回顶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中国xxxxx办公楼后浇带回顶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中国xxxxx办公楼后浇带回顶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中国xxxxx办公楼后浇带回顶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中国xxxxx办公楼后浇带回顶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中国xxxxx办公楼后浇带回顶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xxxxx办公楼后浇带回顶施工方案.docx

《中国xxxxx办公楼后浇带回顶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xxxxx办公楼后浇带回顶施工方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xxxxx办公楼后浇带回顶施工方案.docx

中国xxxxx办公楼后浇带回顶施工方案

 

中国xxxxxxxx办公楼后浇带回顶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1施工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

附表01

序号

名称

编号

1

中国xxxxxxx施工图纸

200801182011012022325

2

中国xxxxxxx《施工组织设计》

afsdg/GCWJ/01

1.2主要规程规范标准

附表02

序号

名称

编号

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

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6

3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

4

钢管脚手架扣件

GB15831-2006

5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

6

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DBJ/T01-62-2002

7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

DB11/382-2006

8

钢管脚手架、模板支架安全选用技术规程

DB11/T583-2008

9

建筑工程安全检查标准

JGJ33—2001

10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建质〔2009〕87号

1.3主要法规

附表03

序号

名称

编号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7年第91号

2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9号

3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版

2工程概况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建筑面积

2

建筑层数

3

建筑层高

4

建筑高度

绝对标高

基底标高

檐口高度

5

建筑平面

横轴编号

横轴距离

基础轴网尺寸

6

结构型式

7

楼板厚度

3编制目的

本工程为减小混凝土收缩产生的附加应力,以及避免不均匀沉降,按设计要求,在混凝土基础底板、挡土墙、梁、板相同位置均设置后浇加强带,带宽为2000mm。

本方案主要针对后浇加强带两侧楼板混凝土拆模后处于悬挑状态,为保证楼板不因混凝土自重等因素产生变形或较大裂缝,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拟采用楼板顶撑方式进行后浇加强带附近悬挑楼板、梁的支撑加固。

4施工准备

4.1材料准备

4.1.1钢管

模板支撑采用Φ48×3.5mm(实际计算尺寸Φ48×3.0mm)的钢管支撑体系,其质量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中的相应规定,钢管应无裂纹、凹陷、锈蚀,钢管外涂刷防锈漆并定期复涂以保持完好。

所有进场的钢管安排专人按要求逐根检查,符合要求的才能用到本工程,否则按退货处理。

4.1.2扣件

钢管连接必须采用合格的扣件,应使用与钢管管径相配和、符合我国现行标准的可锻铸铁扣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的规定,严禁使用加工不合格、锈蚀和有裂纹扣件。

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必须整形,保证与钢管扣紧时接触良好。

扣件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

进场扣件必须安排专人逐个检查,并按要求进行复试,复试合格之后才能用到本工程上;不合格扣件按退货处理。

4.1.3可调式U型托

可调托撑丝杆与螺母捏合长度不得少于6扣,直径不得小于36mm,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外露长度不得大于200mm。

4.1.4木方

100mm×100mm(实际计算尺寸85mm×85mm)木方截面尺寸必须符合施工设计要求且要平直,抗弯强度等值必须达到施工及规范要求。

进场时,要求厂家提供相关的强度检测报告;同时要检查木方的截面尺寸。

4.1.5工字钢

选择4m长的12#工字钢,质量要有保障,强度等必须达到规范要求。

4.1.6主要材料进场复试项目

进入现场的钢管和扣件必须按《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加强施工用钢管、扣件使用管理的通知》(京建材[2006]72号)要求进行现场抽验检测,只有进行抽验检测合格之后,才能应用到工程中。

本工程支架体系所用的钢管、扣件、工字钢等均由租赁公司提供。

木方等由项目部自行采购;所采用的材料和租赁公司均必须在市住建委备案。

应用到本工程支撑系统所有的材料进场时,按要求安排专人逐一仔细的检查,核验相关证件;只有符合相关要求,才能应用到本工程,否则做退货处理。

构配件名称

检测项目

抽检数量

检测标准

钢管

抗拉强度、屈服点、断后伸长率

750根为一批,每批抽取1根

《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

扣件

直角:

抗滑性能、抗破坏性能、扭转刚度。

旋转扣件:

抗滑性能、抗破坏性能、抗拉性能、抗压性能。

281~500件:

8件

501~1200:

13件

1201~10000件:

20件

《钢管脚手架扣件》

4.1.7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

材料名称

规格

自重

力学性能

钢管

48×3.5

38N/m

截面抵抗矩W:

5078mm2

截面惯性矩I:

121900mm4

回转半径i:

15.78mm

弹性模量E:

2.06×105N/mm2

强度:

205.00N/mm2

扣件

直角扣件

13.2N/m

旋转扣件

14.6N/m

对接扣件

18.4N/m

木方

100×100mm

(计算取实际尺寸85×85)

剪切强度:

1.4N/mm2

抗弯强度:

13.0N/mm2

弹性模量:

9000.0N/mm2

截面惯性矩I:

435.01cm4

截面抵抗矩W:

102.35cm3

 

4.1.8材料用量

序号

材料名称

规格

数量

1

扣件式钢管

φ48×3.5mm

410吨

2

扣件

62550个

3

12#工字钢

Q235\4.0米

72根

4

木方

100×100mm

4000米

4.2人员准备

4.2.1劳动力计划

根据施工需要,需配备专业架子工30人,所有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4.2.2人员培训

施工前认真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架子方案以及国家、北京市有关架子搭设的安全操作规程,本工程的后浇带回顶施工方案。

班前进行详细的安全和技术交底,并认真履行签字手续。

4.3技术准备

满堂脚手架的拆除、后浇带的回顶均需认真组织施工人员学习《脚手架设计施工方案》以及国家、北京市有关脚手架搭拆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做好施工方案交底记录。

责任工程师需对工人进行详细的安全和技术交底,并认真履行签字手续。

4.4机具准备

机具设备表

序号

机具名称

数量

单位

用途

1

塔吊

1

材料运输

2

1

材料运输

3

架子扳手

20

搭设和拆除扣件式脚手架

4

力矩扳手

10

检查扣件拧紧力度

5

倒链葫芦

5

调整架子水平弯曲度

5搭设方法及构造要求

原结构设计为连续梁板,由于后浇带的留置,结构受力转变为悬臂梁板,因此在后浇带处拆模后需加设支撑,避免因结构受力的变化,对结构造成破坏,影响结构安全。

5.1顶撑施工顺序

梁底模板拆除→梁底顶撑→顶板模板拆除→顶板顶撑

5.2顶撑施工

5.2.1为了保证结构受力要求,将梁板和后浇带模板支撑体系作为同一体系。

拆除此部分满堂支撑脚手架时,后浇带处支撑必须随时拆除随时回顶;在拆除和回顶过程中需要注意不能大面积拆模,一般一跨一跨循环进行,严禁梁、板同时拆除后再回顶。

后浇带二次回顶支撑拆除前,后浇带混凝土以同条件的试块强度必须达到100%。

5.2.2后浇带端的梁、板回顶均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材料选用100×100mm木枋通设在梁板底,支架系统采用Ф48×3.5钢管搭设,架体钢管顶端放置U型可调顶托,木方架设在U型可调顶托上,调节U型顶托,将木枋与梁底、板底顶撑牢固,U型可调顶托使用长度≤400mm。

支撑架体纵向间距1200,横向间距1000,根据层高设水平杆,步距1500,下部200高处设一道扫地杆。

后浇带两侧排架每隔四个纵距设连接杆一道。

5.2.3搭设钢管架顶撑时,分别在后浇带两侧预留200mm支模空间;梁底位置另行搭设两根钢管顶撑,梁两侧竖杆搭设间距为1000。

具体布置如楼板顶撑平面简图、楼板顶撑立面简图及梁底支撑架立面简图所示。

5.2.4后浇加强带的位置见附图—加强带位置图

楼板支撑架平面简图

5.3楼板顶撑架体安全计算

5.3.1计算依据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选首层楼板作为计算对象,板厚取180

5.3.2计算参数:

顶撑支架搭设高度为5.9m,

立杆的纵距b=1.20m,立杆的横距l=1.00m,立杆的步距h=1.50m。

木方100×100mm(按85×85mm计算),间距1000mm,剪切强度1.6N/mm2,抗弯强度13.0N/mm2,弹性模量9500.0N/mm2。

混凝土钢筋自重25.10kN/m3,施工活荷载2.50kN/m2。

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1.00。

图2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2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按照规范4.3.1条规定确定荷载组合分项系数如下: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1.2×(25.10×0.20+0.00)+1.40×2.50=9.524kN/m2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1.35×24.00×0.20+0.7×1.40×2.50=8.930kN/m2

由于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最大,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1.40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

48×3.5(按

48×3.0计算)。

5.3.3支撑木方的计算

木方按照均布荷载计算。

a.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1=25.100×0.200×1.000=5.020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12=0.000×1.000=0.000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q2=(2.500+0.000)×1.000=2.500kN/m

考虑0.9的结构重要系数,静荷载q1=0.9×(1.20×5.020+1.20×0.000)=5.422kN/m

考虑0.9的结构重要系数,活荷载q2=0.9×1.40×2.500=3.150kN/m

计算单元内的木方集中力为(3.150+5.422)×1.200=10.286kN

b.木方的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q=10.286/1.200=8.572kN/m

最大弯矩M=0.1ql2=0.1×8.57×1.20×1.20=1.234kN.m

最大剪力Q=0.6×1.200×8.572=6.172kN

最大支座力N=1.1×1.200×8.572=11.315kN

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8.50×8.50×8.50/6=102.35cm3;

I=8.50×8.50×8.50×8.50/12=435.01cm4;

(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f=1.234×106/102354.2=12.06N/mm2

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2)木方抗剪计算[可以不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3Q/2bh<[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6172/(2×85×85)=1.281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60N/mm2

木方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木方挠度计算

均布荷载通过上面变形受力图计算的最大支座力除以跨度得到4.518kN/m

最大变形v=0.677×4.518×1200.04/(100×9500.00×4350052.0)=1.535mm

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1200.0/250,满足要求!

(4)2.5kN集中荷载作用下抗弯强度计算

经过计算得到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为M=0.2Pl+0.08ql2

考虑荷载重要性系数0.9,集中荷载P=0.9×2.5kN

经计算得到M=0.075×1.40×0.9×2.5×1.200+0.100×5.422×1.200×1.200=1.064kN.m

抗弯计算强度f=1.064×106/102354.2=10.40N/mm2

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5.3.4板底支撑钢管计算

  横向支撑钢管计算

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木方支撑传递力。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支撑钢管变形计算受力图

支撑钢管变形图(mm)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Mmax=0.000kN.m

最大变形vmax=0.000mm

最大支座力Qmax=11.315kN

抗弯计算强度f=0.000×106/4491.0=0.00N/mm2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10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5.3.5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

R≤Rc

其中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0kN;

  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11.32kN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不满足要求,可以考虑采用双扣件!

5.3.6模板支架荷载标准值(立杆轴力)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脚手架的自重(kN):

NG1=0.111×5.900=0.653kN

(2)模板的自重(kN):

NG2=0.000×1.200×1.000=0.000kN

(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

NG3=25.100×0.200×1.200×1.000=6.024kN

考虑0.9的结构重要系数,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NG=0.9×(NG1+NG2+NG3)=6.009kN。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考虑0.9的结构重要系数,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NQ=0.9×(2.500+0.000)×1.200×1.000=2.700kN

 

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1.20NG+1.40NQ

5.3.7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其中N——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10.99kN

  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60cm;

  A——立杆净截面面积,A=4.239cm2;

  W——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4.491cm3;

[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0N/mm2;

a——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0.85m;

h——最大步距,h=1.50m;

l0——计算长度,取1.500+2×0.850=3.200m;

——由长细比,为3200/16=201;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0/i查表得到0.180;

经计算得到

=10991/(0.180×424)=144.046N/mm2;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MW计算公式

MW=0.9×0.9×1.4Wklah2/10

其中Wk——风荷载标准值(kN/m2);

Wk=0.7×0.300×1.200×0.240=0.086kN/m2

h——立杆的步距,1.50m;

la——立杆迎风面的间距,1.20m;

lb——与迎风面垂直方向的立杆间距,1.00m;

风荷载产生的弯矩Mw=0.9×0.9×1.4×0.086×1.200×1.500×1.500/10=0.026kN.m;

Nw——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心压力最大值;

Nw=1.2×6.009+0.9×1.4×2.700+0.9×0.9×1.4×0.026/1.000=10.643kN

经计算得到

=10643/(0.180×424)+26000/4491=145.376N/mm2;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

5.4梁底顶撑架体安全计算

5.4.1计算依据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5.5.2计算参数:

支架搭设高度为4.9m,

梁截面B×D=500mm×1100mm,立杆的纵距(跨度方向)l=1.00m,立杆的步距h=1.50m,

梁底增加2道承重立杆。

木方100×100mm(按85×85mm计算),剪切强度1.3N/mm2,抗弯强度13.0N/mm2,弹性模量9500.0N/mm2。

梁两侧立杆间距1.00m。

梁底按照均匀布置承重杆4根计算。

混凝土钢筋自重25.50kN/m3,施工活荷载2.00kN/m2。

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1.00。

按照规范4.3.1条规定确定荷载组合分项系数如下: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1.2×(25.50×1.10+0.00)+1.40×2.00=36.460kN/m2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1.35×24.00×1.10+0.7×1.40×2.00=37.600kN/m2

由于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最大,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35,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0.7×1.40=0.98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

48×3.0(按

48×3.0计算)。

5.4.3梁底支撑木方的计算

a梁底木方计算

梁底支撑架立面简图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q=8.961/1.000=8.961kN/m

最大弯矩M=0.1ql2=0.1×8.96×1.00×1.00=0.896kN.m

最大剪力Q=0.6×1.000×8.961=5.377kN

最大支座力N=1.1×1.000×8.961=9.857kN

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8.50×8.50×8.50/6=102.35cm3;

I=8.50×8.50×8.50×8.50/12=435.01cm4;

(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f=0.896×106/102354.2=8.76N/mm2

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2)木方抗剪计算[可以不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3Q/2bh<[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5377/(2×85×85)=1.116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30N/mm2

木方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木方挠度计算

均布荷载通过上面变形受力图计算的最大支座力除以跨度得到7.013kN/m

最大变形v=0.677×7.013×1000.04/(100×9500.00×4350052.0)=1.149mm

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1000.0/250,满足要求!

5.4.4梁底支撑钢管计算

a梁底支撑横向钢管计算

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木方支撑传递力。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支撑钢管变形计算受力图

支撑钢管变形图(mm)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Mmax=0.627kN.m

最大变形vmax=0.275mm

最大支座力Qmax=6.452kN

抗弯计算强度f=0.627×106/4491.0=139.68N/mm2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416.7/150与10mm,满足要求!

5.4.5梁底支撑纵向钢管计算

梁底支撑纵向钢管只起构造作用,无需要计算。

5.4.6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

R≤Rc

其中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0kN;

  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6.45kN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5.4.7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其中N——立杆的轴心压力最大值,它包括:

横杆的最大支座反力N1=6.452kN(已经包括组合系数)

脚手架钢管的自重N2=0.9×1.35×0.111×4.920=0.661kN

N=6.452+0.661=7.114kN

  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60cm;

  A——立杆净截面面积,A=4.239cm2;

  W——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4.491cm3;

[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0N/mm2;

a——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0.09m;

h——最大步距,h=1.50m;

l0——计算长度,取1.500+2×0.090=1.680m;

——由长细比,为1680/16=105;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0/i查表得到0.552;

经计算得到

=7114/(0.552×424)=30.407N/mm2;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MW计算公式

MW=0.9×0.9×1.4Wklah2/10

其中Wk——风荷载标准值(kN/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