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货车段修规程4钩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981304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260.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货车段修规程4钩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铁路货车段修规程4钩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铁路货车段修规程4钩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铁路货车段修规程4钩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铁路货车段修规程4钩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铁路货车段修规程4钩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铁路货车段修规程4钩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铁路货车段修规程4钩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铁路货车段修规程4钩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铁路货车段修规程4钩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铁路货车段修规程4钩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铁路货车段修规程4钩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铁路货车段修规程4钩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铁路货车段修规程4钩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铁路货车段修规程4钩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铁路货车段修规程4钩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铁路货车段修规程4钩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铁路货车段修规程4钩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铁路货车段修规程4钩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铁路货车段修规程4钩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铁路货车段修规程4钩缓.docx

《铁路货车段修规程4钩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货车段修规程4钩缓.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铁路货车段修规程4钩缓.docx

铁路货车段修规程4钩缓

4车钩缓冲装置

4.1综合要求

4.1.1基本作业条件

4.1.1.1车钩缓冲装置检修须在独立的检修间内进行。

应配置车钩、钩尾框、钩舌、缓冲器、17型缓冲装置检修流水线。

4.1.1.2应配置以下主要工艺装备:

成套钩缓装置分解机、车钩三态作用试验装置、抛丸除锈机、钩尾框复合磁化湿法探伤机、钩舌湿法探伤机、圆销扁销探伤机、钩舌自动焊机、钩舌S面铣床或数控刨床、13型钩尾销数控或仿型加工设备、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配件热处理装置、销孔加工机具、镗孔设备、镶套机、成套钩缓装置组装机、17型缓冲装置分解机、缓冲器分解组装压力机、17型缓冲装置组装机、车钩存放架或存放线。

4.1.2分解、除锈及探伤

4.1.2.1车钩须分解,钩尾框、钩舌、上锁销组成、下锁销组成、钩锁、钩舌推铁、钩舌销、钩尾销、钩尾销插托须进行抛丸除锈,外表面清洁度须达到Sa2级,局部不低于Sa1级。

钩尾销螺栓须清除表面污垢。

4.1.2.2钩舌、钩舌销、钩尾销、钩尾销插托、钩尾销螺栓、16型转动套须磁粉探伤检查,钩尾框须整体复合次磁化磁粉探伤检查,对钩体疑似裂纹部位进行磁粉探伤。

探伤部位如下:

4.1.2.2.1钩舌内侧面及上、下弯角处,如图4-1、4-2所示阴影部位。

    图4-1  16型钩舌探伤部位示意图

图4-213号、13A型、13B型钩舌探伤部位示意图

4.1.2.2.2 16、17型钩尾框前、后端上、下内弯角50mm范围内及钩尾框两内侧面,如图4-3、4-4所示阴影部位。

13号、13A型、13B型钩尾框后端上、下弯角50mm范围内及钩尾框两内侧面,如图4-5、4-6所示阴影部位。

图4-316型钩尾框探伤部位示意图

图4-4 17型钩尾框探伤部位示意图

图4-513号钩尾框探伤部位示意图

图4-6 13A、13B型钩尾框探伤部位示意图

4.1.2.2.3 16型车钩转动套前端面,如图4-7所示阴影部位。

图4-716型车钩转动套前端面探伤部位示意图

4.1.2.2.4钩舌销、钩尾销、钩尾销螺栓探伤部位如图4-8、4-9、4-10、4-11所示阴影部位。

图4-8 钩舌销探伤部位示意图图4-9 13号钩尾销探伤部位示意图

图4-10 16型、17型钩尾销探伤部位示意图图4-11 钩尾销螺栓探伤部位示意图

4.1.2.2.513B型钩尾销插托弯角处、立面及上、下面,如图4-12所示粗线部位。

图4-12 13B型钩尾销插托探伤部位示意图

4.2钩体

4.2.1钩体裂纹

4.2.1.1须清除钩腔内污垢,对钩体翻转检查。

4.2.1.2钩颈、钩身横裂纹在同一断面长度之和不大于50mm时焊修,大于时更换。

4.2.1.3钩耳裂纹长度不大于15mm时焊修,大于时须更换。

钩耳内侧弧面上、下弯角处裂纹长度之和不大于25mm时焊修,大于时更换。

牵引台、冲击台根部裂纹长度不大于20mm且裂纹未延及钩耳体时焊修,裂纹长度大于20mm或裂纹延及钩耳体时更换。

4.2.1.316型、17型钩体钩尾销孔周围25mm范围内裂纹时焊修,超过范围的裂纹深度不大于3mm时铲磨清除,大于时更换。

联锁套头、联锁套口裂纹长度不大于50mm且深度不大于5mm时,焊后磨修,大于时更换。

4.2.1.413号、13A型、13B型钩体钩尾销孔后壁与钩尾端面间裂纹长度不大于20mm时焊修,大于时更换。

4.2.2钩体磨耗

4.2.1.1 16型、17型钩体

4.2.2.1.1钩耳孔直径磨耗大于3mm时堆焊后加工。

4.2.2.1.2联锁套头或联锁套口磨耗深度大于6mm或局部碰伤深度大于5mm时,堆焊后磨平,但禁止修理联锁辅助支架外形轮廓。

4.2.2.1.216型车钩尾端高度小于151mm或17型车钩尾端高度小于166mm,钩尾销孔长、短轴磨耗大于2mm时,可堆焊后磨修光滑。

钩尾端部到钩尾销孔后壁的距离小于83mm时,堆焊后磨修光滑,小于77mm时更换;钩身长度小于567mm时堆焊后磨修光滑,小于561mm时更换。

4.2.2.213号、13A型、13B型钩体

4.2.2.2.1钩耳孔或衬套孔直径磨耗大于3mm时可扩孔镶套或换套;原有衬套松动、裂纹、缺损时更换。

钩耳孔直径大于φ54mm时可堆焊后加工,钩耳孔壁厚小于22mm时更换。

新衬套壁厚须为4~6mm,材质须为45号钢,硬度须为38~50HRC;衬套须压紧并与孔壁密贴,局部间隙不大于1.5mm,深度不大于5mm,衬套不得有边缘裂纹。

钩耳孔的异型衬套,长、短径方向不得错位,长径方向与钩体纵向中心线偏差不大于5°。

4.2.2.2.2上锁销孔前后磨耗之和大于3mm时可堆焊后磨修并恢复原型尺寸。

钩腔上防跳台磨耗大于2mm时堆焊后磨修并恢复原型尺寸,前导向角须恢复6mm凸台原型尺寸,如图4-13所示;钩腔下防跳台磨耗大于2mm时堆焊后磨修并恢复原型尺寸,长度方向应为16mm。

图4-13 前导向凸台示意图

4.2.2.2.3钩尾端部与钩尾销孔边缘的距离上、下面之差大于2mm或钩尾销孔长径方向磨耗大于3mm时堆焊后加工;钩尾端面与钩尾销孔边缘的距离小于40mm时,可在钩尾端面堆焊或焊装磨耗板后四周满焊后磨平。

4.2.3钩体变形

4.2.3.1钩身弯曲大于10mm时更换。

钩耳上、下弯曲影响钩舌组装或三态作用时更换。

4.2.3.113号、13A型、13B型钩体钩腕端部外胀大于15mm时更换;影响钩舌与钩腕内侧距离时调修、堆焊或焊装厚度为5~15mm、高度为60~70mm的梯形钢板,钢板须有2个φ20mm的塞焊孔,焊后磨修平整;

4.2.4钩身金属磨耗板

4.2.4.1钩身下部有磨耗板凹槽或原焊装金属磨耗板者仍须焊装磨耗板;13B型、17型车钩钩身下部无金属磨耗板凹槽且原未焊装磨耗板者,不得焊装磨耗板;磨耗板裂纹或磨耗超限时更换为新品,丢失时补装。

钩身磨耗时须堆焊磨平后焊装磨耗板。

4.2.4.2磨耗板须焊装在钩身下平面距钩肩50mm处。

有金属磨耗板凹槽者,磨耗板焊修后焊缝处应磨修光滑、边缘倒钝,清除棱角和毛刺。

4.2.513号、13A型、13B型下作用式车钩钩体须有防跳插销安装孔,无防跳插销安装孔时加工。

4.2.613号、13A型钩体补充新品时须为13B型。

4.3钩舌

4.3.1钩舌裂纹

4.3.1.1普碳钢钩舌各部位裂纹时更换。

4.3.1.2C级钢、E级钢钩舌弯角处裂纹时更换;内侧面的裂纹长度不大于30mm时焊修,大于时更换。

牵引台根部圆弧裂纹长度不大于30mm时焊修,大于时更换。

钩舌护销突缘部分缺损时更换;裂纹向销孔内延伸,除突缘高度外的长度不大于10mm时焊修,大于时更换;钩舌护销突缘处焊修时,焊波须高于基准面1~2mm。

冲击台缺损或销孔边缘裂纹延及钩舌体时更换,未延及时焊修。

4.3.2钩舌磨耗

4.3.2.1钩舌锁面磨耗大于3mm时,须堆焊后磨平。

4.3.2.216型钩舌鼻部厚度磨耗大于5mm或钩舌销孔内径磨耗大于2mm时更换。

钩锁承台高度须不小于45mm,小于时加工修理后恢复原型尺寸,如图4-14所示。

图4-14钩舌钩锁承台示意图

4.3.2.313号钩舌内侧面和正面磨耗剩余厚度小于68mm时更换。

13A型、13B型钩舌内侧面和正面磨耗剩余厚度小于69mm时,须采用埋弧焊或气体保护焊等自动焊接工艺堆焊,焊后加工并恢复原型。

钩锁承台高度须为45~52mm,大于52mm时堆焊后加工,小于45mm时加工修理,如图4-14所示。

4.3.2.413号、13A型、13B型钩舌销孔或衬套内径磨耗大于3mm时换套或扩孔镶套;钩舌销孔直径大于φ54mm时堆焊后加工或更换。

原有衬套松动、裂纹、缺损时更换;须双向镶套,每个衬套长度不小于60mm,销孔镶套厚度应为4~6mm,材质为45号钢,硬度为38~50HRC;衬套须压紧并与孔壁密贴,局部间隙不大于1.5mm,深度不大于10mm,衬套不得有边缘裂纹。

4.3.2.5钩舌销孔或衬套孔测量部位由突缘顶部深入孔内20mm为准。

4.3.3钩舌外胀大于6mm时更换;

4.3.416型钩舌补充新品时须补充标记为“16H”的钩舌。

13号、13A型钩舌补充新品时须为13B型。

4.4钩尾框

4.4.1钩尾框裂纹

4.4.1.1普碳钢的钩尾框裂纹时更换。

16型、17型钩尾框前、后端上、下内弯角50mm范围内,其他型钩尾框后端上、下弯角50mm范围内裂纹时更换。

4.4.1.2锻造钩尾框横裂纹时更换;铸造钩尾框横裂纹长度不大于30mm时焊修,大于时更换。

4.4.1.3钩尾框其他部位纵裂纹时焊修或更换。

4.4.2钩尾框磨耗

4.4.2.1普碳钢的钩尾框各部磨耗过限时更换。

4.4.2.2钩尾框各部位碾堆时须磨修,并与周围表面平滑过渡。

C级钢、E级钢的钩尾框框身厚度磨耗大于3mm,其他部位大于4mm时,须纵向堆焊后磨平;16型、17型钩尾框框身剩余厚度小于22mm时更换。

测量部位:

框身厚度深入边缘10mm为准,其他部位比照未磨耗部位测量。

钩尾框销孔磨耗超限时堆焊后加工。

4.4.2.316型钩尾框距前唇内侧95mm范围内任意点直径大于φ277mm时更换;前唇厚度磨耗大于2mm时更换;前唇内侧到尾部内侧距离大于845mm时须在尾部内侧面堆焊后加工,大于862mm时更换。

17型钩尾框前端内腔高度磨耗大于3mm时须堆焊后磨修光滑。

4.4.2.413A型、13B型钩尾框的螺栓孔磨耗大于3mm时堆焊后加工,内外侧面须平整;13B型铸造钩尾框的钩尾销固定挂耳缺损时焊后磨修。

13B型锻造钩尾框插托凹槽宽度或高度磨耗大于3mm时更换。

4.4.3钩尾框变形

4.4.3.1普碳钢钩尾框一侧弯曲大于3mm时更换。

4.4.3.2C级钢、E级钢钩尾框一侧弯曲大于3mm时加热后调修。

4.4.4钩尾框金属磨耗板

4.4.4.113B型钩尾框及16型、17型锻造钩尾框不得焊装框身磨耗板,原装有磨耗板者须铲除后磨平;16型、17型铸造钩尾框无框身磨耗板者,不得焊装磨耗板。

4.4.4.213号、13A型钩尾框须焊装框身磨耗板;16型、17型铸造钩尾框原有磨耗板者,仍须焊装磨耗板。

框身下平面磨耗时须纵向堆焊磨平后焊装磨耗板;磨耗板裂纹或磨耗超限时须更换为新品,丢失时补装。

4.4.4.3磨耗板焊装位置:

13号、13A型钩尾框磨耗板后端距钩尾框后端内壁130mm,16型、17型钩尾框磨耗板以钩尾框后端内壁为基准面焊装。

4.4.513号、13A型钩尾框补充新品时须为13B型;17型钩尾框补充新品时须为锻造钩尾框。

4.5钩尾销插托

4.5.1钩尾销插托裂纹时焊修更换;焊修后磨修平整,并进行热处理。

4.5.2两侧承台厚度磨耗大于3mm或钩尾销承台磨耗深度大于3mm时更换。

4.6下锁销组成及销轴

4.6.1下锁销组成及销轴状态检查

4.6.1.1各零部件裂纹、变形时更换。

4.6.1.216型、17型下锁销杆与下锁销间须转动灵活。

下锁销杆处于工作位置时摆动下锁销,下锁销能够自由转动至极限位置,铆钉与下锁销杆间不应转动,如图4-15、4-16所示。

图4-1516型下锁销组成检查示意图图4-1617型下锁销组成检查示意图

4.6.1.313号下锁销、下锁销体、下锁销钩间须转动灵活。

提起下锁销体,下锁销及下锁销钩能够自由下垂,如图4-17(a)所示;翻转下锁销体,下锁销及下锁销钩能够自由转动至极限位置,如图4-17(b)所示。

下锁销无防跳插销孔时加工。

(a)(b)

图4-1713号下锁销组成检查示意图

4.6.2下锁销组成及销轴磨耗

4.6.2.1下锁销轴直径磨耗大于2mm或长度磨耗大于3mm时更换。

4.6.2.2 16型、17型下锁销杆防跳台须符合原型尺寸,下锁销组成其他部位磨耗后不能满足防跳性能或影响车钩三态作用时整套更换。

4.6.2.316型、17型下锁销转轴直径磨耗大于2mm或影响车钩三态作用时更换。

4.6.2.413号下锁销组成其他各部须恢复原型,不能恢复原型时更换。

4.6.3下锁销组成补充新品时,配件材质须为E级钢,并有制造厂代号及材质标记。

4.7上锁销组成

4.7.1上锁销组成状态检查

4.6.1.1上锁销组成须为三连杆机构,应精密铸造,并有制造厂及材质代号、制造年月标记。

4.6.1.2各部位裂纹、变形时更换。

4.6.1.3上锁销组成须连接正确,三个组件间应转动灵活。

提起上锁提,上锁销组成能够自由下垂,如图4-18(a)所示;举起上锁销杆,向工作位摆动时,上锁销与上锁提能够自由转动,如图4-18(b)所示;提起上锁销,上锁提与上锁销杆应自由转动下垂,如图4-18(c)所示。

   

      

(a)(b)    (c)

图4-1813号上锁销组成检查示意图

4.7.2上锁销组成磨耗

4.7.2.1上锁销杆上端面防跳部位磨耗大于3mm时更换;

4.7.2.2上锁销杆挂钩口磨耗大于2mm时更换;

4.7.2.3上锁销防跳台磨耗大于2mm时更换;

4.7.2.4上锁销组成铆钉轴直径小于13mm时更换;

4.7.2.5上锁销与上锁销杆组装间隙小于2.5mm时更换;

4.7.2.6上锁销铆钉露出长度大于0.5mm时更换或将超出部分磨平。

4.7.3上锁销组成须成套检修,不得拼修。

4.8钩锁

4.8.1变形、裂纹或止动块丢失时更换。

4.8.2锁面磨耗、碾堆时须堆焊后磨修并恢复原型尺寸。

4.8.316型钩锁止动块铆钉轴直径磨耗大于2mm时更换。

4.8.413号钩锁上部左、右导向面磨耗大于2mm时焊修,焊后磨修恢复原型;13号钩锁挂钩轴磨耗大于1mm时更换。

4.8.5开锁坐锁面磨耗大于2mm或影响开锁作用时,焊后磨修并恢复原型。

4.8.6补充新品时,材质须为E级钢。

4.9钩舌推铁

4.9.1裂纹时更换,变形时调修。

4.9.2各部磨耗过限时更换或焊修后恢复原型。

4.9.3补充新品时,材质须为E级钢。

4.10钩舌销

4.9.1裂纹时更换,变形时调修。

4.9.2直径磨耗大于2mm时更换。

4.9.3补充新品时须符合TB/T2943.1《钩舌销和钩尾销技术条件》,并须有制造标记。

4.11钩尾销

4.11.1裂纹时更换。

4.11.216型、17型钩尾销变形或磨耗超限时更换。

4.11.3哑铃形状的13号钩尾销不再使用。

13号钩尾销变形时加热后调修。

钩尾销头部厚度须为15±1mm,须表面平整,磨耗时堆焊后磨平或机械加工,表面粗糙度为Ra12.5μm;钩尾销宽度磨耗大于3mm时,焊修后采用仿型或数控加工并恢复原型。

4.11.4补充新品时,须符合TB/T2943.1《钩舌销和钩尾销技术条件》。

4.12从板

4.12.1裂纹时更换。

4.12.216型、17型从板弯曲大于4mm时更换;长度、宽度或厚度磨耗大于3mm时堆焊后加工并恢复原型尺寸;车钩支承球面及缓冲器支承平面磨耗深度或凹痕深度大于3.5mm时更换,局部辗堆时磨修光滑。

4.12.313号从板弯曲时调修;各部磨耗大于3mm时堆焊后加工;长度方向磨耗大于3mm时可焊装磨耗板并四边满焊。

4.1316型车钩转动套

4.13.1前端面裂纹或销孔周围25mm范围内裂纹时更换,其他部位裂纹时焊修。

4.13.2剩余长度小于178mm时,可堆焊后加工并恢复原型尺寸,小于173mm时更换。

4.13.3外径小于φ260mm时,可堆焊后加工恢复原型,小于φ254mm更换。

4.13.4前端到上、下销孔前部边缘距离小于39mm时可堆焊后加工,小于34mm时更换。

4.14钩尾销防脱装置

4.14.1钩尾销螺栓裂纹、弯曲或直径磨耗大于1mm时更换。

4.14.2钩尾销衬套规格应为φ32mm×5mm×50mm,直径磨耗大于2mm或裂纹时更换。

4.14.3钩尾销防脱装置吊架、止挡各孔直径磨耗大于2mm或裂纹时更换。

4.14.413B型钩尾框防护板须更换为新品。

4.15缓冲器

4.15.1MT-2型、MT-3型缓冲器

4.15.1.1状态良好者可不分解、修理。

4.15.1.2在寿命期内,新造、大修后使用时间满9年或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须大修:

4.15.1.2.1自由高小于572mm时;

4.15.1.2.2箱体裂损、严重变形、高度小于482mm或口部对应于中心楔块安装部位最薄处厚度小于15mm时;

4.15.1.2.3木锤锤击动板端头,中心楔块松动、中心楔块顶面至动板顶面的距离平均值小于4.5mm时。

4.15.1.2.4其它外露零部件裂损或丢失时;

4.15.2ST型缓冲器

4.15.2.1状态良好者可不分解、修理。

4.15.2.2在寿命期内,新造、大修后使用时间满6年或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须大修:

4.15.2.2.1自由高小于568mm时;

4.15.2.2.2箱体裂损、严重变形时;

4.15.2.2.3其它外露零部件裂损或丢失时。

4.15.3HN-1型缓冲器

4.15.3.1状态良好者可不分解、修理。

4.15.3.2在寿命期内,新造、大修后使用时间满9年或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须大修:

4.15.3.2.1外观检查壳体和预压板裂纹,零部件丢失时;

4.15.3.2.2缓冲器的自由高小于570mm时;

4.15.3.2.3预压板与钩尾框接触部位的磨耗大于15mm时;

4.15.3.2.4壳体与钩尾框接触部位的平面磨耗大于5mm时。

4.16车钩缓冲装置组装

4.16.1车钩组装

4.16.1.1车钩组装前,须清除各零部件表面及腔内的钢丸。

各零部件摩擦面间须涂干性润滑脂。

4.16.1.2组装时13号、16型钩舌销不得相互代用。

4.16.1.313号、13A型、13B型车钩的钩体、钩舌和钩腔内配件材质、型号须匹配,并符合表4-1;钩体与钩舌型号不一致时,车钩型号以钩体型号为准。

表4-1车钩配件材质及型号对应表

钩   体

钩   舌

钩锁材质

上锁销组成

材质

下锁销组成材质

型号

材质

型    号

材    质

13号

普碳钢

13号、13A型

普碳钢、C级钢

普碳钢、E级钢

B级钢

普碳钢、B级钢

C级钢

13号、13A型

C级钢

E级刚

B级钢

普碳钢、B级钢

13A型

C级钢

13A型、13B型

C级钢

E级刚

B级钢

普碳钢、B级钢

E级钢

13A型、13B型

E级钢

E级刚

B级钢

E级钢

13B型

E级钢

13B型

E级钢

E级刚

B级钢

E级钢

4.16.1.4测量车钩组装间隙,须符合下列要求:

4.16.1.4.1钩舌与上钩耳的间隙:

13号、13A型、13B型不大于8mm,16型、17型不大于10mm,大于时在钩舌与下钩耳间安装垫圈调整。

4.16.1.4.2钩舌销与钩耳孔短径方向的间隙不大于6mm。

 

4.16.1.516型、17型车钩尾部球面处应涂干性润滑脂。

4.16.2车钩三态作用试验

4.16.2.1全开试验:

在闭锁位时,持续稳定地转动钩提杆的手把(或搬动16型车钩下锁销杆),钩舌应达到全开位置。

4.16.2.2闭锁试验:

在全开位时,持续稳定地推动钩舌鼻部,钩舌应转动到闭锁状态,同时钩锁落到闭锁位置,此时向外搬动钩舌鼻部,钩舌呈牵引状态时,须符合:

4.16.2.2.116型、17型车钩闭锁位钩舌鼻部与钩体正面距离不大于97mm;

4.16.2.2.213A型、13B型车钩闭锁位钩舌与钩腕内侧距离不大于127mm;

4.16.2.2.313号车钩闭锁位钩舌与钩腕内侧距离:

装用13号钩舌时不大于130mm,装用13A型钩舌时不大于127mm。

4.16.2.3开锁试验:

在闭锁位时,转动钩提杆的手把(或搬动16型车钩下锁销杆),使钩锁坐锁面抬高到钩舌尾部以上。

在此过程中钩舌不应转动,钩舌仍处在闭锁位置;当回转钩提杆(或放开16型车钩下锁销杆)并落下钩锁时,钩锁应坐在钩舌推铁的锁座面上;此时用手扳动钩舌鼻部,钩舌应能转动到全开位置,钩舌张开最大量时,须符合:

4.16.2.3.116型、17型车钩全开位钩舌鼻部与钩腕的内侧距离不小于219mm;

4.16.2.3.213A型、13B型车钩全开位钩舌鼻部与钩腕的内侧距离不大于242mm;

4.16.2.3.313号车钩全开位钩舌鼻部与钩腕的内侧距离:

装用13号钩舌时不大于245mm,装用13A型钩舌时不大于242mm。

4.16.2.413号、13A型、13B型车钩全开位钩舌鼻部与钩腕的内侧距离超限时,可堆焊钩舌全开位止挡进行调整,但禁止焊修钩耳根部弯角。

4.16.3车钩防跳性能检查

4.16.3.116型、17型车钩防跳性能检查:

在闭锁位置时,车钩闭锁显示孔须全部露出。

使用“钩锁托具”向上托起钩锁,并使钩锁腿贴靠后壁,如图4-19(a)所示;此时使用专用量具测量下锁销顶面与钩舌座锁台下面的搭接量,须为6.5~14.5mm,如图4-19(b)所示。

搭接量小于6.5mm时,更换钩锁或下锁销组成等进行调整;搭接量仍不足6.5mm时,可将钩腔钩锁导向台堆焊后磨平,如图4-22所示。

(a)(b)

图4-19 16型、17型车钩防跳性能检查示意图

图4-20 16型、17型车钩钩锁导向台示意图

4.16.3.216型、17型车钩下锁销杆防跳性能检查:

将下锁销杆向上托起,使下锁销杆的防跳台与钩体的防跳台贴靠,此时向开锁方向转动下锁销,如图4-21所示,下锁销不得转动,下锁销、钩锁上移不得使车钩开锁。

图4-21 16型、17型车钩下锁销杆防跳性能检查示意图

4.16.3.313号、13A型、13B型车钩防跳性能检查:

闭锁位置时使用“钩锁托具”向上托起钩锁至极限位置,并使钩锁腿贴靠下锁销孔后壁,不得开锁,如图4-22(a)所示;此时钩锁移动量须为:

上作用车钩3~11mm,下作用车钩3~22mm。

下作用车钩须有二次防跳性能,摆动下锁销组成时,防跳性能应良好,如图4-22(b)所示。

(a)(b)

图4-2213号、13A型、13B型车钩防跳性能检查示意图

4.16.4车钩缓冲装置组装

4.16.4.1车钩缓冲装置同套零部件型号须匹配,并符合表4-2要求。

表4-2车钩缓冲装置型号匹配表

序号

车钩型号

钩尾框型号

缓冲器型号

1

16型

16型

MT-2型、HM-1型、HM-2型、HN-1型

2

17型

17型

MT-2型、HM-1型、HM-2型、HN-1型

3

13号普碳钢

13号、13A型、13B型

2号、ST型、MT-3型

4

13号C级钢

13号C级钢、13A型、13B型

2号、ST型、MT-3型

5

13A型

13A型、13B型

ST型、MT-3

6

13B型

13A型、13B型

ST型、MT-3

注:

其他型缓冲器按照原车辆构造装用。

4.16.4.216型、17型钩尾框与缓冲器、从板组装须符合下列要求:

4.16.4.2.1MT-2型、HM-1型、HM-2、HN-1型缓冲器须加装材质为10号钢的缩短销钉。

4.16.4.2.216型转动套半盲孔须朝向钩尾框下部。

4.16.4.2.3组装后在从板球面处涂干性润滑脂。

4.16.4.313号、13A型、13B型车钩缓冲装置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