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理论d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994575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59.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系统》理论d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管理信息系统》理论d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管理信息系统》理论d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管理信息系统》理论d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管理信息系统》理论d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管理信息系统》理论d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6页
《管理信息系统》理论d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6页
《管理信息系统》理论d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6页
《管理信息系统》理论d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6页
《管理信息系统》理论d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6页
《管理信息系统》理论d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6页
《管理信息系统》理论d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6页
《管理信息系统》理论d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6页
《管理信息系统》理论d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6页
《管理信息系统》理论d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6页
《管理信息系统》理论d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6页
《管理信息系统》理论d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6页
《管理信息系统》理论d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6页
《管理信息系统》理论d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6页
《管理信息系统》理论d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6页
亲,该文档总共6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系统》理论d教案.docx

《《管理信息系统》理论d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系统》理论d教案.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管理信息系统》理论d教案.docx

《管理信息系统》理论d教案

 

《管理信息系统》备课笔记

 

苏术锋

 

2009年7月

重点、难点和教学要求4

第1章管理信息系统概念基础6

1.1管理信息系统及其相关概念6

1.2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7

1.3管理信息系统模型及其发展7

1.4管理信息系统发展趋势8

第2章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基础9

2.1管理学基础9

2.2信息学基础10

2.3系统学基础13

2.4学科体系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3

第3章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基础15

3.1计算机技术15

3.2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技术16

3.3数据资源管理技术17

第4章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综述19

4.1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19

4.2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22

4.3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23

4.4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规范和标准23

4.5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条件与原则24

第5章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25

5.1系统总体规划的任务与特点25

5.2信息系统规划方法25

5.3系统的可行性分析26

5.4可行性研究27

5.5“书店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27

第6章系统分析29

6.1系统分析概述29

6.2详细调查29

6.3业务流程图29

6.4数据流程图29

6.5数据字典30

6.6处理逻辑的描述方法31

6.7新系统的逻辑模型32

6.8系统分析说明书32

第7章系统设计33

7.1系统设计概述33

7.2结构化设计的基本概念33

7.3系统结构设计34

7.4数据库设计34

7.5代码设计35

7.6输出/输入设计36

7.7计算机处理过程的设计36

7.8系统设计说明书36

第8章系统实施38

8.1系统实施阶段的任务38

8.2物理系统的实施39

8.3程序设计与调试39

8.4系统测试40

8.5人员培训41

8.6系统的交付使用41

重点、难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概念基础

主要内容:

管理信息系统及其相关概念;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管理信息系统模型及其发展;管理信息系统发展趋势

本章重点:

管理信息系统及其相关概念

本章难点:

管理信息系统模型及其发展

教学要求:

了解:

管理信息系统发展趋势

理解: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管理信息系统模型及其发展

掌握:

管理信息系统及其相关概念

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基础

主要内容:

管理学基础;信息学基础;系统学基础;学科体系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本章重点:

管理学基础;信息学基础;

本章难点:

学科体系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教学要求:

了解:

系统学基础

理解:

学科体系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掌握:

管理学基础;信息学基础

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基础

主要内容:

计算机技术;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资源管理技术

本章重点:

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技术

本章难点:

数据资源管理技术

教学要求:

了解:

计算机技术

理解:

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技术

掌握:

数据资源管理技术

第四章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综述

主要内容: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团队;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规范和标准;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条件与原则

本章重点: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规范和标准;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条件与原则

本章难点: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

教学要求:

了解: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团队

理解: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规范和标准

掌握: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条件与原则

第五章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

主要内容:

系统总体规划的任务与特点;信息系统规划方法;系统的可行性分析;可行性研究;“书店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章重点:

信息系统规划方法;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本章难点:

可行性研究

教学要求:

了解:

“书店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

理解:

系统总体规划的任务与特点;信息系统规划方法

掌握:

系统的可行性分析;可行性研究

第六章系统分析

主要内容:

系统分析概述;详细调查;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处理逻辑的描述方法;新系统的逻辑模型;系统分析说明书

本章重点:

详细调查;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

本章难点:

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

教学要求:

了解:

系统分析概述;;系统分析说明书

理解:

处理逻辑的描述方法;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掌握:

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

第七章系统设计

主要内容:

系统设计概述;结构化设计的基本概念;系统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代码设计;输出/输入设计;计算机处理过程的设计;系统设计说明书

本章重点:

结构化设计的基本概念;系统结构设计

本章难点:

数据库设计;代码设计

教学要求:

了解:

输出/输入设计;计算机处理过程的设计;系统设计说明书

理解:

系统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代码设计

掌握:

系统设计概述;结构化设计的基本概念

第八章系统实施

主要内容:

系统实施阶段的任务;物理系统的实施;程序设计与调试;系统测试;人员培训;系统的交付使用

本章重点:

物理系统的实施

本章难点:

程序设计与调试;系统测试

教学要求:

了解:

系统实施阶段的任务

理解:

物理系统的实施;程序设计与调试

掌握:

系统测试;人员培训;系统的交付使用

第1章管理信息系统概念基础

经济全球化、需求多元化、竞争白热化是影响管理的重要力量。

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将影响着企业运作模式和管理平台,经济的发展为信息化提供了条件。

我国正推动的国民经济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为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1.1管理信息系统及其相关概念

1.1.1信息管理

1.信息管理的涵义

信息管理是人类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社会活动。

简单的说,信息管理就是人们对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的管理。

具体而言:

(1)信息管理的对象是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

(2)信息管理是管理活动的一种

(3)信息管理是一种社会规模的活动

2.信息管理的分类

信息管理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涉及的领域在不断的扩大。

从知识范畴上看,信息管理涉及管理学、社会科学、行为科学、经济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从技术上看,信息管理涉及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测试技术、微缩技术等。

因为信息管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之进行分类:

(1)按照管理层次可以分为:

宏观信息管理和微观信息管理。

(2)按照管理性质可以分为:

信息生产管理、信息组织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产业管理、信息市场管理。

(3)按照应用分为可以分为:

企业信息管理、政务信息管理、商务信息管理、公共事业信息管理等。

(4)按照管理手段可以分为:

手工信息管理、信息技术管理和信息资源管理等。

(5)按照信息内容可以分为:

经济信息管理、科技信息管理、教育信息管理、军事信息管理等。

3.信息管理的组织

信息管理组织的结构形式受整个组织的结构形式的影响。

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系统,组织的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与组织活动相关的信息也在不断变化,因此,信息资源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系统。

信息资源系统的这一动态特征决定了信息管理组织的基本结构。

1.1.2信息系统

1.信息系统的基本涵义

信息系统(InformationSystem,IS)是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处理、存储和传输,并且能向有关人员提供有用信息的系统。

它由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传输通道和信息管理者5部分组成。

2.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理论

20世纪70—90年代,国际上探索总结了反映信息系统发展进程的阶段理论。

主要有诺兰模型、西诺特模型和米切模型三种。

(1)诺兰模型

(2)西诺特模型

(3)米切模型

1.1.3管理信息系统

计算机技术自产生之后,就迅速在管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营管理协会及其事业部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设想,也就是要建立一个有效的信息系统,使得各级管理部门能够及时了解本单位的有关经营活动,为决策人员提供所需的信息。

但是受技术水平的限制,效果并不明显。

20世纪80年代,随着各种技术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管理信息系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逐步得到了充实和完善。

1.2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1.2.1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

从总体概念上看,管理信息系统由四大部件组成:

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

1.2.2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

一般的组织结构都是分层次的,如战略管理、管理控制、作业管理等,为其服务的信息处理与决策支持也相应的分为3个层次,构成管理信息系统的纵向结构。

从横向来看,任何企业都可以按照管理组织或机构的职能,组成管理信息系统的横向结构,,如销售与市场、生产管理、物资管理、财务与会计、人事管理等。

从处理的内容及决策的层次来看,信息处理所需资源的数量随管理任务的层次而变化。

一般基层管理的业务信息处理量大,层次越高,信息量越小

1.2.2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

1.事务处理

2.作业管理

3.管理控制

4.战略管理

1.2.3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从使用者的角度看,总有一个目标,具有多种功能。

各种功能之间又有各种信息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组合的整体,形成一个功能结构。

1.2.4管理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是指系统得硬件、软件、数据等资源在空间的分布情况,也就是避开管理信息系统各部分的实际工作和软件结构,只抽象地考虑其硬件系统的拓扑结构。

这里只介绍目前管理信息系统常用的分布是拓扑结构。

1.3管理信息系统模型及其发展

1.3.1物料需求计划(MRP)

MRP是一种应用物料清单、库存数据、车间在制品数据,以及主生产计划MPS来计算相关需求的一种技术。

利用这种技术,可以较好的保证用户订单需求数量和交货日期。

MRP的基本内容是编织零件的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

MRP技术包括获得数据来源、计算(毛需求、现有库存、已分配量、计划入库量、净需求等)、计划制定流程。

MRP的基本结构包括MPS,物料逻辑档,BOM和库存信息。

MRP的基本任务是从最终的生产计划导出相关物料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根据物料的需求时间和生产(订货)周期,确定起开始生产(订货)的时间。

1.3.2制造资源计划(MRP-Ⅱ)

MRP-Ⅱ指的是一个整体的数据库系统,企业的各个环节都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使用这个系统以便对企业的所有资源进行规划和监督并创造利润的最大化。

其主要作用在于:

1.减少了产品库存时间;

2.提高客户满意度;

3.减少了库存量、降低产品成本;

4.提高劳动生产力;

5.提高设备利用率;

6.减少运输成本。

1.3.3企业资源计划(ERP)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ERP)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ERP系统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1.3.4供应链管理(SCM)

供应链管理(SuppyChainManagement,SCM)是指在满足一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条件下,为了使整个供应链系统成本达到最小而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有效地组织在一起来进行的产品制造、转运、分销及销售的管理方法。

业界分析家认为,供应链管理系统软件将是很有前途的热门商用软件,因为它的主要作用是将企业与外界供应商和制造商联系起来,将与CRM、ERP一起构成网络时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引擎。

1.3.5客户关系管理(CRM)

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RelationshipManagement,CRM)是一个获取、保持和增加可获利客户的过程。

就其功能来看,CRM是通过采用信息技术,使企业市场营销、销售管理、客户服务和支持等经营流程信息化,实现客户资源有效利用的管理软件系统。

其核心思想是以“客户为中心”,提高客户满意度,改善客户关系,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1.4管理信息系统发展趋势

1.4.1MIS发展趋势概述

1.形式化

2.自动化

3.社会化

1.4.2从MIS到ERP的发展

1.MIS与ERP的发展

2.ERP与CRM、SCM

3.ERP与电子商务

1.4.3从MIS到DSS的发展

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makingSupportSystem,DSS)是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概念的深化,在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系统。

DSS是解决非结构化问题,服务于高层决策的管理信息系统,按功能可分为专用DSS,DSS工具和DSS生成器。

专用DSS是为解决某一领域问题。

DSS工具是指某种语言、某种操作系统、某种数据库系统。

DSS生成器是通用决策支次系统,一般包括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知识库和会话部件。

DSS数据库不同于一般的DBMS,在原基层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专用数据库,现阶段一般由数据仓库(DataWarehouse)来充当DSS数据库。

1.4.4从MIS到CIMS的发展

集成是MIS发展的重要方向。

MIS不仅需要完成内部集成,也要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IntegratedManufacturingSystem,CIMS)中完成与CAD、CAM、CAPP的集成。

CIMS正是在这些自动化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根据企业的需求和经济实力,把各种自动化系统通过计算机事项信息集成和功能集成。

CIMS包含三个最基本要素,即技术、管理和人。

三者是相互关联、相互支持、相互制约的。

在CIMS中,人仍然起主导作用;技术靠人来掌握,人制定管理模式,确定组织结构,同时也受组织和管理模式的制约;管理不仅管人,也管技术,技术也支持管理。

第2章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基础

2.1管理学基础

2.1.1管理的内涵和外延

1.管理的定义

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所有资源,以实现个人无法完成的目标的过程或行为。

(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组织包括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政治党派、社会团体以及宗教组织等。

管理不能脱离组织而存在,同样,组织中必定存在管理。

(2)管理的本质是活动或过程。

(3)管理的对象是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人、财、物、信息资源。

(4)管理的职能是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

(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

该目标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

2.管理的争论

首先就是管理是艺术还是科学。

有人过分强调它是艺术,有人过分强调它是科学。

其实,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2.1.2主要管理学家的观点

1.泰勒的观点

他所倡导的动作和时间研究、计时和计件工资、职能管理制度,的确为提高生产效率所必需,但他认为科学管理不是这些,科学管理的原则如下:

凭科学办事,代替凭粗浅经验办事。

集体行动协调,避免不相合拍。

做到彼此合作,而不是个人主义的混乱。

追求产出最大,而不让它受到约束。

尽最大可能培养工人,使他们和公司都取得更大的成就。

2.法约尔的观点

他提出一下对主管人员的品质要求和训练:

体质方面:

健康,有活力,有风度。

智力方面:

学习,判断,适应和智能活动。

精神方面:

干劲,负责,坚定,忠诚。

机智,尊严,创新精神。

教育方面:

相关知识的广播。

技术方面:

本职工作的熟练掌握。

3.迈约的观点

迈约是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在30年代和西方电气公司合作进行了著名的霍桑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照明的强弱,生产率都有提高,经过分析研究主要原因在于小组成员因试验引人注目而感到自豪。

因而士气、关系、社会因素是管理成功的因素。

行为科学认为人是社会的人,企业应当为社会作贡献,应关心职工,应当认为职工有权在产出中获得生活生活资料。

他们甚至还鼓吹工人参加管理。

4.其他的观点

利用数学和计算机来进行管理时40-50年代的热点。

40年代的苏联,社会欣欣向荣,工人劳动热情高涨,干部认真负责,因而他们认为管理的问题主要是计算问题,计划做得好,生产就能搞得好,所以产生了数学管理学派,其代表作是1940年康托纳维奇所著的《生产组织与计划中的数学方法》。

40年代的美国由于大批运筹学家由军队转向企业,在企业中掀起了应用运筹学的高潮,对生产、计划、市场、运输等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1.3管理的基本职能

1.计划

这是管理的首要职能,它对未来事件作出预测,以制定出行动方案。

计划工作是为事物未来的发展规定方向和进程,重点要解决好两个基本问题:

一是目标的确定问题。

如果目标选择不对,计划再周密具体也枉费心机,这是计划的关键;二是进程的时序,即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可以同时做什么,均不能错位,这是计划的准则。

2.组织

是指完成计划所需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人财物的配备等。

它有两个基本要求:

一是按目标要求设置机构、明确岗位、配备人员、规定权限、赋予职责,并建立一个统一的组织系统;二是按实现目标的计划和进程,合理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保证它们在数量和质量上相互匹配,以取得最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领导

是指对所属对象的行为进行发令、调度、检查。

运用组织权限,发挥领导的权威作用,按计划目标的要求,把所有的管理对象集合起来,形成一个高效的指挥系统,保证人财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互衔接。

使组织内部的每一部分或每一成员的个别行动都能服从于整个集体目标,是管理过程中带有综合性、整体性的一种职能 

4.控制

控制是促使组织的活动按照计划规定的要求展开的过程。

控制职能是按照既定的目标、计划和标准,对组织活动各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查和考察,发现差距,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予以纠正,使工作能按原计划进行。

或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对计划作适当的调整,使其更符合于实际。

控制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一有明确的执行标准,如数量、定额、指标、规章制度、政策等;二是及时获得发生偏差的信息,如报表、简报、原始记录、口头汇报等;三是纠正偏差的有效措施。

缺少任何一个条件,管理活动便会失去控制。

 

2.1.4管理的组织结构

组织是保证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是管理的重要问题。

了解管理的组织结构将有助于我们分析和设计信息系统。

在以后的章节中,我们会看到,在进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时,需要了解一个企业的管理组织结构,在系统实施阶段,信息系统可能会显著地改变一个企业的组织结构,这些意味着不了解组织,就不能很好地进行系统的开发。

以下主要有关组织结构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

1.管理层次 

通俗讲,管理层次就是指管理组织划分为多少个等级。

管理者的能力是有限度的,当下属人数太多时,划分层次就成为必然,不同的管理层次标志着不同的职责和权限。

企业的组织结构犹如一个金字塔,从上至下,责权递减,而人数递增。

2.管理部门的划分 

管理部门的划分是在管理工作横向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的,其任务是将整个管理系统分解成若干相互依存的基本管理单位,这就形成了部门,简单讲,部门是指组织中不同的区域、部分或分支。

2.2信息学基础

2.2.1信息与信息化

人、财、物和信息资源是现代企业所需的四种典型资源。

信息已经成为继物质和能源之外的第三大战略资源。

信息作为一个高频词,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接受。

但是究竟什么是信息?

在不同的时期,从不同的角度,信息都有不同的含义。

信息如同其他事物一样,在不断的发展和丰富。

1.信息的一般含义

在英语中,Information至少包含两种含义:

信息、数据;情报、资料、消息。

从这里可以看出狭义信息的来源和本质:

信息是指经过加工处理后对人们有用的数据。

这只是对信息的表层理解,从更深层次看,信息是关于事物状态及客观事实的可通信的有用知识,它反映客观世界中事物的特征及其变化组合。

信息是数据,也是知识,这是从不同层次上对信息的理解。

2.信息、数据、知识

(1)信息与数据的关系

(2)信息与知识的关系

(3)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

3.信息化概念起源

信息化概念是从社会进化的角度提出的。

一般公认为"信息化"一词起源于日本。

信息化的思想是1963年1月由日本社会学家梅槕忠夫发表的《情报产业论》中首次提出的,但有关社会现象,则更早就受到西方学者的重视和研究。

"信息化"概念由1967年日本科学技术和经济研究团体提出,基本看法是今后的人类社会将是一个以信息产业为主体的信息化社会。

4.信息化的基础

信息化是一次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它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胜于工业革命对人类的影响。

信息化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不是凭空发生的,必须有一定的技术基础、经济基础和社会文化基础。

(1)技术基础

(2)经济基础

(3)社会文化基础

5.信息化的发展

信息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从信息化的“化”字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从动态的发展观看,信息化可以分为两个发展阶段。

(1)信息化初级阶段

(2)信息化的高级阶段

2.2.2信息产业化与产业信息化

1.信息产业化

信息产业化是让信息设备制造、信息网络和信息服务等发展为与现有产业并存的独立产业,提高信息产业增加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信息产业化的实质是信息技术的产业化。

由于新型信息技术的增殖性和渗透性,信息和知识的产生、传播和利用的规模日益扩大,对生产要素的增值作用不断创造着新的经济财富,其直接结果是信息产业的崛起,从而使国民经济中信息生产所占的份额和劳动力比重逐年增加,直到超过农业、工业或服务业的比重。

3.产业信息化的内容

产业信息化主要有三方面内容:

Ø        企业间的信息化。

这是企业信息化的外延;

Ø        行业的信息化。

由于各行业生产(运营)具有不同的特点,信息技术在其中的运用也各有侧重,所以,各行业的信息化有各自的特殊性;

行业间关联的信息化。

主要是行业间投入关系中的信息量不断增大,信息日益为产业矩阵中的主要关联要素。

而产业信息化发挥作用的途径有三个:

产品、企业和产业。

4.信息产业化与产业信息化的关系

信息产业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信息化的支撑,产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信息化的前奏。

但是,作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战略来说,产业信息化与信息产业化又是各有侧重点的。

信息化初级阶段重要标志是经济信息化,可以分为信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化。

信息化高级阶段即社会信息化,包括文化、教育、医疗等金字工程。

所以信息产业化、产业信息化、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是信息化发展不同阶段的主要任务和重要标志。

2.2.3企业信息化与社会信息化

1.企业信息化的概念与内容

(1)企业信息化的定义

(2)企业信息化的内涵

2.企业信息化的内容

企业信息化的主体内容会因信息技术的演变以及企业的性质、规模、类型的不同而有所改变。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早期阶段,企业信息化局限于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管理以及企业内部日常办公事务的处理等方面。

(1)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信息化

(2)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化

(3)企业供应链和客户关系管理的信息化

3.企业信息化的意义和作用

4.企业信息化建设

(1)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与任务

(2)企业信息化层次性和渐进性发展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