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自然界中的水循环.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994883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8.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自然界中的水循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6自然界中的水循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6自然界中的水循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6自然界中的水循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6自然界中的水循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6自然界中的水循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6自然界中的水循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6自然界中的水循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6自然界中的水循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6自然界中的水循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6自然界中的水循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6自然界中的水循环.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6自然界中的水循环.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6自然界中的水循环.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6自然界中的水循环.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6自然界中的水循环.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6自然界中的水循环.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6自然界中的水循环.docx

《6自然界中的水循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自然界中的水循环.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6自然界中的水循环.docx

6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六、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下列各天气现象形成原因正确的是()

A.露是水凝固形成的B.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霜是冰升华形成的D.雪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种自然景象涉及到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液化

C.凝固和凝华

D.汽化和升华

 

▲.(13·广东深圳)关于四季常见的自然现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春雨是汽化现象B.夏露是液化现象C.秋霜是凝固现象D.冬雪是升华现象

▲.将一棵绿色植物用透明的塑料袋罩起来,并扎紧袋口,放在阳光下,如图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塑料袋内壁出现细小的液滴,分析该现象的形成原因是()

A.植物在阳光下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B.液滴是由植物放出的二氧化碳液化而形成的

C.液滴是由泥土中水分蒸发后液化形成的

D.液滴是由植物蒸腾作用散发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如图所示,水在壶中被加热,又从凉铁板上掉下的水是蒸馏水,在获得蒸馏水的过程中,水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A.先升华,后凝华B.先汽化,后液化

C.先液化,后汽化D.先汽化,后凝固

▲.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

A.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熔化

B.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汽化

C.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

D.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凝固

▲.(09•济宁)水是一种重要资源,人类的生存及工农业生产与水息息相关。

以下与水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水在任何温度下都能汽化

B.水结冰时要吸收热量

C.水的比热容比沙石.干泥土的比热容大得多,这是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的主要原因

D.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资源已出现严重危机,我们一定要节约用水

▲.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B.“汗”出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C.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生成的D.“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下列美妙的自然现象与对应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A.晶莹的露——液化B.轻柔的雪——升华

C.飘渺的雾——汽化D.凝重的霜——凝固

▲.“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

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

C.“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

▲.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

阳光晒暖了海洋,水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形成暖湿气流,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后,水蒸气变成了小水滴,形成雨降落到地面。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B.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放热

C.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凝固现象D.水蒸气变成小水滴的过程中吸热

▲.关于雪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熔化、放热过程B.熔化、吸热过程

C.凝华、放热过程D.凝固、放热过程

▲.哈尔滨是一座季节特征分明的城市,雨、雪、雾、霜是自然界描绘的一幅幅壮丽景象,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春天的雨是熔化现象,形成过程需要放热

B.夏天的雾是液化现象,形成过程需要放热

C.秋天的霜是凝固现象,形成过程需要吸热

D.冬天的雪是汽化现象,形成过程需要吸热

▲.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

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

水蒸气变成冰粒、冰粒变成雨滴的物态变化过程分别属于()

A.凝华、熔化B.升华、熔化C.升华、液化D.凝华、液化

▲.(09•济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C.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

D.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

▲.(09•山东潍坊)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

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汽”,这是凝华现象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2010年初,云南、贵州部分地区遭遇百年不遇的干旱天气,为缓解旱情用飞机向云层喷洒干冰(固态CO2)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

以下列出几个物态变化过程:

a.干冰迅速吸热升华;b.干冰吸热熔化;c.云层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雨滴;d.云层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e.水蒸气凝结成雨滴;f.小冰晶下落遇暖气流熔化成雨滴。

在这种人工降雨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为()

A.a、cB.a、d、fC.b、cD.a、b、c

 

▲.水蒸气是由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地而来的;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温度降低成小水滴或成小冰晶,被上升气流顶起形成浮云;云中的小水珠和小冰晶越来越大,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冰晶成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露是水蒸气附着在地表物体上形成的小水珠;雾是水蒸气成小水珠,附着在离地面稍远的空气中的尘埃上形成的;霜是水蒸气形成的小冰晶,出现在地面上;高空中的水蒸气直接成小冰晶下落,这就是美丽的雪花了。

▲.水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通常情况下,水在结冰时温度为℃;水在沸腾时温度(选填:

“升高”、“降低”或“不变”);水汽化时需要热量(选填:

“吸收”或“放出”)。

▲.请将与下列自然现象所对应的物态变化的名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初春的早晨大雾弥漫;炎热的夏天积水干涸;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

▲.水沸腾时,可以发现壶嘴喷出大量的“白汽”,发生这一现象的物态变化过程是先后。

▲.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眼镜的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而看不清物体,即使不擦镜片,过一段时间镜片上的小水珠也不见了。

这一过程中包含的物态变化先是,后是。

▲.夏天从冰箱中取出鸡蛋,常看到鸡蛋先变湿后变干,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后。

▲.水是生命之源,它在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广泛。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贮菜时,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的(填物态变化名称)热,以防止地窖里的菜被冻坏;冬季在空调房间里,人们也常会放盆水,这是利用水的(填物态变化名称)来提高房间里的空气湿度。

▲.夏天的早晨,室外的花草、树叶上常常有晶莹的小露珠,这是现象;寒冷的冬天,清晨起床时常常看到窗户上有一层白色的冰花,这是现象。

▲.刚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棒表面有一层白色的小冰晶,是由水蒸气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冰棒放在嘴里变成水,是过程(填“吸热”或“放热”)。

▲.戴着眼镜喝开水,有时镜片变得模糊不清,这是现象;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这是现象。

▲.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当她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

▲.2012年春季云南仍持续干旱,许多地区抓住难得一现的天气现象,实施了人工降雨。

气象部门用火箭将碘化银洒向云层,碘化银吸附水汽,加速水蒸气成小水滴或加速水蒸气成小冰晶(以上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水蒸气变成冰晶的过程中热量。

▲.(10·江苏)为了缓解五一期间炎热,世博园内启动了一种降温设施,这种“降温明星”就是低压两相流喷雾降温技术,整个世博园的雾喷区域约18万平方米,喷雾后15分钟内,3米范围内温度会降低6℃,经过喷雾降温,园区比上海市区凉爽3℃-5℃。

请问:

这些“白雾”怎样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喷雾降温是利用“白雾”原理来降温的。

 

▲.今年年初,我市遭遇了五十年难见的冰冻雪灾。

冰雪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由于长时间的低温天气,在高空遇冷的水蒸气,有的形成小水滴,有的形成小冰晶,它们落下时遇冷就迅速结成了冰,并且不能及时熔化。

▲.由于水能够溶解多种物质,因此天然水总是溶有杂质,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除去水中的杂质,得到纯净的水。

右图是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在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和。

 

▲.假如你身处偏远海岛,缺乏生存所需的淡水怎么办?

小明为你提供一种简便的海水淡化方法,在地面挖一水池,往池内灌满水,按右图所示完成设备的安装,即可收集淡水。

则:

(1)阳光照射使池内海水加快,形成水蒸气;

(2)水蒸气在塑料膜上形成小水滴;

(3)塑料膜下表面凝结成的水滴受的作用滑到最低处后滴入水桶中,得到淡水。

 

▲.露、雾是水蒸气遇冷形成小水珠,如果雨在落下时骤然遇到0℃以下的冷空气,雨便成冰块,冰块若遇地面向上的风暴把冰块向上吹入热空气层中,这层空气中的水蒸气便凝结在冰块四周,下落时又遇有0℃以下的冷空气上升时,冰块外面又结一层冰,如此反复上下,到冰块很大时,形成冰雹。

▲.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蒸气变成了小水滴或变成了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

当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长大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下落。

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又形成了雨。

请依次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

、、。

▲.(13·呼和浩特)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这种固体在常温下不经熔化就会直接变成气体,叫干冰。

干冰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迅速变为气体,促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从而降雨。

上面描述中,含有物态变化,找出并填出相应的物态变化。

(例如:

冰变成水属于熔化)

(1)变成属于;

(2)变成属于;

(3)变成属于;

(4)变成属于。

 

▲.在下列空白处填上适当的物态变化名称:

人工降雨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干冰在空气中急速吸热变为干冰的蒸气二氧化碳()使空气温度急速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为小冰粒()和小水珠(),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下落过程中冰粒又变成水滴(),水滴降落形成了雨。

▲.如下图所示是模拟大自然中“雨”形成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应在锥形瓶中加入,在蒸发皿中放入;

(2)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在锥形瓶口内有出现,其形成原因是,在蒸发皿底部出现水滴,这就形成了“雨”。

 

▲.(09•宜昌)我们经常听天气预报说,“……向北移动的暖湿气流和来自××地区的冷空气前锋相遇,将在我国××至××之间形成一条东西方向的降雨带……”。

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暖湿气流携带较多的水分,为什么不一定降雨,而与冷空气相遇才会降雨?

(2)干旱时,要实施人工降雨必须具备什么样的天气条件?

实施人工降雨时常向高空抛洒干冰,请问干冰的作用是什么?

▲.仔细观察“水循环状态变化图”,请在空白方框内填上适当的物态变化名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如图是关于水循环的示意图。

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阳光晒暖了海洋,水变成水蒸气升到空气中,形成暖湿气流。

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后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变成雨。

天空的降水落到地面,一部分直接变成小溪,另一部分渗入地下,涌出地表后,变成股股清泉,许多小溪汇合,形成江河,又注入大海。

 

(1)分析水循环的示意图,你能得到哪些物态变化的信息。

(2)你也许注意过,天气预报中常说:

“……向北移动的暖湿气流和来自××地区的冷空气前锋相遇,将在我国××至××之间形成一条东西方向的降雨带……”。

试说明暖湿气流携带较多的水分,为什么不一定带来降雨,而与冷空气相遇才会降雨。

 

▲.(10·天津)如图所示是自然界水循环示意图。

图中过程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同时伴随着热;过程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华和,同时伴随着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如图所示是关于水循环的示意图。

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阳光晒暖了海洋,水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形成暖湿气流。

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后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变成雨。

天空的降水落到地面,一部分直接变成小溪,另一部分渗入地下,涌出地表后,变成股股清泉,许多小溪汇合,形成江河,又注入大海。

(1)分析水循环的示意图,你能得到哪些物态变化的信息。

(2)你也许注意过,天气预报中常说:

“……向北移动的暖湿气流和来自××地区的冷空气前锋相遇,将在我国××至××之间形成一条东西方向的降雨带……”。

试说明暖湿气流携带较多的水分,为什么不一定带来降雨,而与冷空气相遇才会降雨。

 

▲.根据我国气候,每年9月7日左右有一个节气叫“白露”,10月23日左右有一个节气叫“霜降”。

意思是我国黄河一带从当天开始空气中水蒸气会分别形成露和霜。

(1)请指出形成露、霜的物态变化名称。

(2)水蒸气在什么条件下变成露,在什么条件下又会变成霜呢?

请你做出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

[答案:

(1)露:

液化;霜:

凝华;

(2)水蒸气液化成露还是凝华成霜与当时的环境温度有关。

取两个透明的玻璃瓶,内装适量的温水,用瓶塞封住瓶口,分别放入事先调节好的两个透明的冰柜中,使一个冷冻室内的温度低于0℃,一个稍高于0℃,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冰柜内玻璃瓶内壁的变化,哪个出现霜,哪个出现小液滴,如果在温度低于0℃的冰柜中的玻璃内壁出现霜,则说明猜想是正确的。

]

 

▲.海南岛夏日的天气真奇妙:

每当烈日当空,导致地表温度急剧上升,人们普遍感到酷热难忍;傍晚前后,常会有一场不小的阵雨,下雨时以及雨停后的一段时间,人们感到空气湿热;但过一阵子,特别是一阵风刮过之后,大地和空气便清凉了,人们也感到凉爽了。

请你根据你学过的物理知识提出其中包含的至少两种物理现象和原理。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向天取水

地球上,水的三种状态在不断地相互转化。

水的物态变化,形成了海洋.陆地.大气间的水循环。

地球上水的储量虽然很多,但是淡水资源非常紧张,仅占全球总水量的百分之二点七。

在干旱地区可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天取水,其中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是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播撒到冷云中,使其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导致降雨。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一直重视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建造水库便是重要措施之一。

(1)自然界中水的一个循环包含的六种物态变化是。

(2)请根据“干冰降雨”的过程提出一个物理问题并回答。

问题:

简答:

 

▲.请阅读下列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自然界中的许多现象都和水的物态变化有关。

当地面上潮湿的空气上升,达到一定的高度时,由于那里的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了小水滴,就形成了美丽多姿的云朵。

有时候,在湛蓝的天空中也会出现一条长长的白色云带,这是高空飞过的喷气式飞机“描绘”出来的。

由于飞机喷出大量的烟粒,这些烟粒起着凝结核的作用,使水蒸气凝结后附着在烟粒上,形成云带,在阳光的照射下,云带呈现出白色。

问题:

(1)从地面上的水到喷气式飞机“描绘”出来的云带过程中主要的物态变化是什么?

(2)炎热的夏天,剥开冰棍儿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棍儿周围出现了“白气”,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3)在某些烟尘污染严重的地区,雾天比其他地区要多,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4)自然界中的水在零度以下时便会结冰,但用一只干净的玻璃杯装上纯净水放入冰箱,可能零下4度也不会结冰。

请根据短文中云带形成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阅读回答:

云、雨、雹、露、雾、霜和雪的成因

空气中总是含有水蒸气的,这是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地蒸发而来的。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温度降低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这些很微小的颗粒,能被空气中上升气流顶起,形成浮云,所以云是由大量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组合而成的。

云中的小水珠和小冰晶越来越大,达到一定程度时,上升气流无法支持,就会下落。

在下落过程中,冰晶熔化成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

如果雨在落下时骤然遇到0℃以下的冷空气,雨便凝固成冰块,冰块若遇地面向上的风暴把冰块向上吹入热空气层中,这层空气中的水蒸气便凝结在冰块四周,下落时又遇有0℃以下的冷空气上升时,冰块外面又结一层冰,如此反复上下,到冰块很大时,形成雹落下,这就是可怕的冰雹。

露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在地面上,草、木、石块等固体由于辐射热量,它们的温度下降速度快于空气温度的下降,当草、木、石块等物体降到某一温度而使附近的空气达到露点时,则有水珠凝结在这些物体上形成露。

雾是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离地面稍远的空气中的尘埃上形成的。

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出现在地面上。

当露点低于0℃时,则水蒸气直接凝华在地面物体上形成霜。

人们有这样的经验:

有风或有云的夜间不会有霜有露,这是由于有风时地面的空气不易达到饱和;有云时也有热量辐射到地面,地面温度不易达到露点的缘故。

如果露点低于0℃,在高空中的水蒸气便直接凝华成小冰晶下落,这就是美丽的雪花了。

回答问题:

自然界的云、雨、雹、雾、露、霜、雪的形成过程中各自包含哪些物态变化?

▲.阅读探究题:

日常生活中可以见到许多升华和凝华现象。

自然现象中的霜、雾凇等是凝华现象。

你知道霜、云等是怎样形成的吗?

深秋或冬天的夜晚,当地面的温度迅速降低到0℃以下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放出大量的热而直接在地面、花草、石块上迅速凝华而形成固态的小晶体,这就是霜。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这些小颗粒很微小,能被空气中的上升气流顶起,从而形成云。

在一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不断蒸发成水蒸气再凝华到小冰晶上,小冰晶变得越来越大,当上升的气流托不住它时,冰晶就会从天上落下来,如果在下落过程中的温度低于或接近0℃,就形成雪;如果温度高于0℃,冰晶就熔化形成雨。

夏季,上升的气流很强,很不稳定,小水滴在空气对流中受冷凝固成小冰雹块,小冰雹块在流动过程中又与小冰晶、小水滴合并,形成透明与不透明交替层次的大冰块,当增大到一程度时,气流无法支持,降到地面,这就是冰雹。

阅读上文后,你能回答以下问题吗?

(1)霜是空气中的发生现象形成的。

天气温暖时,自然界中能形成霜吗?

为什么?

(2)云的形成比较复杂,云中即有由成的,又有由成的。

(3)你能说说冰雹是怎样形成的吗?

▲.阅读探究题:

人工降雨

人工降雨有三种常用方法:

一种是向云层中输送冷却剂,一般用飞机在适当的云中撒干冰,靠干冰的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使云中的冰晶增多,小雨滴增大,从而形成降雨;另一种方法是向高空喷撒与冰晶结构极为相似的碘化银、氧化二铝、樟脑或酒精等药剂,作为吸附水汽、加速水汽液化或凝华的物质,使云层中冰晶增多,或云中小雨滴增大而降雨;还有一种方法是用飞机在云层中直接喷出直径约为0.05mm的水滴,使云层底部的小水滴相互合并、变大而形成降雨。

请你回答:

(1)用撒干冰的方法来人工降雨的道理是,利用干冰。

(2)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

世界上有许多地方已经出现了严重缺水的状况,有些地区甚至连正常的生活用水都无法保障。

请你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

我们应该怎样做?

 

▲.物理与生活、物理与社会:

我们的生活用水从哪儿来?

你知道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淡水是从哪儿来的吗?

冰山上的积雪升华,直接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

空气中的水蒸气随气流运动到各处,在高空遇冷时,有的液化成小水滴,有的凝华成小冰晶,有的小水滴也会再凝固成小冰晶,形成千姿百态的云。

云中的小水滴长大到一定程度后,会降落到地面,这就是雨。

云中的小冰晶长大到一定程度后,降落到高山、地面、这就是雪。

积雪熔化后变成水,也就是说,地球上的淡水主要来源于雨、雪和冰山熔化。

可是,你知道吗,地球上的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5﹪。

比较容易开采和利用的淡水占淡水的11﹪,储量只有400多万立方千米,可见,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水并不多。

在全世界的淡水储量中占最大份额的是冰雪水,他主要分布在地球的南北两极;其次是地下水,地下水又以深层地下水为多.由于开发困难或技术条件、经济条件的限制,海水、深层地下水、冰雪水等还很少被直接利用。

我国是世界上13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然而却存在着水资源严重浪费和严重污染的现象。

专家预计,到21世纪中叶,全国人均水资源量将比现在还要减少1/4。

缺水将会是一个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请你回答:

(1)不少人有“今年雨水充足,就不用节约用水了”这样的想法。

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

谈谈你的看法。

(2)在我们周围有水污染现象吗?

你能对此提出建议并做一些工作,使这种现象得替遏制吗?

与同学、学校、社区等联合起来,为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做一点努力把!

(3)假如有一天,我们生活的城市不能保证正常的生活用水的话,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

▲.阅读回答:

吉林省吉林市,每年冬季平均有50多天都可看到雾凇。

雾凇成为了吉林冬季一景(如图所示)。

吉林雾凇之所以出现次数多,是由于有特定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水汽条件。

吉林市四面环山,松花江丰满水库排出的暖水流贯全市。

江水蒸发,不断向空中输送水汽(看起来雾气腾腾)而空中的冷空气遇到岸边的冷树枝,在适宜的温度、风力条件下,水汽就会在树枝上凝华成冰晶,并逐步加厚,从而形成雾凇。

每当清晨雾凇形成时,放眼十里江堤,玉枝垂挂,银装素裹。

近观柳条寒松,形如菊花怒放,待到旭日东升之时,树挂在阳光的辉映下,银光闪烁、扑朔迷离,美不胜收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请回答:

(1)“雾凇”是水蒸气遇冷在树枝上形成的。

(2)“雨凇”是过冷水滴滴在树枝上形成的。

▲.阅读回答:

暖气片安在什么地方好?

在有暖气设备的屋子里,冬天仍然是温暖如春.这是暖气片的功劳。

暖气片,就是用铸铁制成的散热片。

它在不大的范围里装有层层迭迭的片状管道,因此扩大了跟空气的接触面积,管道里的蒸气送来的热量,大部分从这儿散发出来。

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是很不容易传热的,为什么暖气片却能把整个房间里的空气烘暖呢?

气体是会流动的,并且在热胀冷缩的。

靠近暖气片的空气首先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减小,变得轻了便往上升;其他部分的冷空气就流到暖气片的周围,来填补上升空气空出来的位置,它受热后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接着也往上升;先前上升的空气渐渐变冷,密度又增大了,便往下流。

这样,房间里的空气便开始上下“对流”起来。

在对流的过程中,整个房间里的空气都热起来,室内也就暖和了。

因为热量是暖气片上散发出来的,所以安装的位置要选好。

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暖气片大都安装在窗台下面。

这有两个好处:

第一,由于暖气片接近地面,能使室内的全部空气发生对流,所以保持了室温的均衡;第二,一旦冷空气从窗户缝里钻进来,暖气片就把它加热,起到了防冷的作用。

人们选择适当的位置安装暖气片,是为了空气更好地对流,其实,这个问题在很多地方都必须考虑,比方说,锅灶上的烟囱、仓库的天窗与地窗,究竟安装在哪里好,都是有讲究的。

回答问题:

(1)在文章中提到了把暖气片安装在什么地方较好,为什么?

(2)在文章末尾提到锅灶上的烟囱等的安装都是有讲究的,你如果有兴趣,可以去观察一番,想想其中的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