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ES绩效测量和监查管理制度ZTDJZD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994998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5ES绩效测量和监查管理制度ZTDJZD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5ES绩效测量和监查管理制度ZTDJZD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5ES绩效测量和监查管理制度ZTDJZD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5ES绩效测量和监查管理制度ZTDJZD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5ES绩效测量和监查管理制度ZTDJZD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25ES绩效测量和监查管理制度ZTDJZD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25ES绩效测量和监查管理制度ZTDJZD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25ES绩效测量和监查管理制度ZTDJZD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25ES绩效测量和监查管理制度ZTDJZD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25ES绩效测量和监查管理制度ZTDJZD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25ES绩效测量和监查管理制度ZTDJZD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25ES绩效测量和监查管理制度ZTDJZD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5ES绩效测量和监查管理制度ZTDJZD2.docx

《25ES绩效测量和监查管理制度ZTDJZD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5ES绩效测量和监查管理制度ZTDJZD2.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5ES绩效测量和监查管理制度ZTDJZD2.docx

25ES绩效测量和监查管理制度ZTDJZD2

E/S绩效测量和监查管理制度

ZTDJ-ZD—12-04

1.目的

为规范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绩效的检查、监测,以判定实现策划安排和目标的程度,识别不足、改进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和项目部对施工生产和服务中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主动与被动绩效监测的管理。

3.编制依据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DB.11/383-2006)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1990)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12524—90)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

【北京市安全文明工地检查评定标准】

【铁路建设项目现场管理规范】

4.职责与权限

4.1公司主抓安全副总经理是此项制度的主管领导。

负责全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绩效测量和监查管理工作与改进。

4.2安全质量部为本制度的主控部门,负责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绩效测量和监查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管理控制与改进。

4.3公司各职能部门负责职能责任范围内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绩效的测量、监查管理。

4.4项目部负责具体实施本制度,对工程项目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按本制度要求开展主动与被动绩效的测量和监查活动。

5管理要求

5.1E/S绩效监测、监查工作流程

不符合

 

5.2.E/S绩效监测和监查内容及方法

5.2.1E/S绩效的监测和监查是常规例行的活动,可分为以实现目标而主动进行的定量或定性的监测和监查和被动监测、监查两种。

⑴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主动绩效监测包括:

1)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检查。

是按照有关运行控制规定和要求进行的检查,包括的内容是:

施工现场管理、环境卫生管理、节能降耗、对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及风险控制的运行准则遵循和实施情况、安全防护措施、设备设施管理、管理方案的实施、目标实现程度、职业病防护等。

其中,对法规制度执行情况的符合性监测要求见【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识别获取与合规性评价管理制度】。

2)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监测。

是以确定的量值为目的的操作或活动,包括的内容是:

噪声排放、烟尘污染、污水排放、废弃物处置、道路遗撒、节能降耗统计、安全防护用品检测、大型机械设备等关键特性的测量和测试等活动。

⑵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被动绩效监测包括:

1)对以往己发生的事故、事件的处置

2)造成的损失统计、相关方投诉及处罚

3)职业病及不良绩效的监测管理。

5.2.2E/S绩效监测和监查方法可采用现场检查、仪器测量、综合评价法等。

5.3E/S绩检查和监测的准则

5.3.1E/S绩效检查的准则

⑴施工现场管理:

1)施工现场设置的施工标志牌。

五牌一图(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消防保卫(防火责任)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和施工现场平面图或按业主要求设置牌图)。

2)围护、围墙符合1.8m及2.5m要求。

3)三通一平符合要求(场地排水符合要求),主要道路硬化。

4)生活临时设施齐全有序(办公、食堂、宿舍、厕所、浴室)。

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采取三相五线制,有验收、有专人负责。

⑵环境卫生管理:

1)现场干净整洁有序,有防尘降尘措施(土方覆盖、物料堆放整齐、现场无积水和弃浆、弃灰,库房外无散灰、无垃圾)有绿化布置、洒水。

2)建立必要的污水沉淀池,污水沉淀、有组织排放。

3)建筑垃圾指定存放、封闭、及时清运,并要有协议。

4)土方、渣土运输防遗撒、防止路面污染(覆盖、清洗池)。

5)厕所符合规定(封闭、卫生、冲水、防渗漏、有专人管理)。

6)宿舍区整洁卫生,按要求配备垃圾箱。

7)食堂按规定有专人管理、卫生符合规定(隔油池、生熟分开、卫生许可证、食堂内工作人员持健康证)。

8)油漆等化学危险品分类存放,化学危险品符合管理和使用的规定(易燃易爆品:

氧气、乙炔、油漆油料等要单独放,防渗漏、防高温和曝晒)。

⑶节能降耗:

1)施工现场无跑、冒、滴、漏、长明灯、长流水浪费等现象。

2)现场无散落的废钢材、废木料,可回收废料在指定位置存放。

⑷对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及风险控制的运行准则遵循和实施情况:

1)重大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公示。

2)重大环境因素和危险源作业区实施控制符合管理方案要求。

⑸安全防护措施:

1)施工现场有明显的施工警示标志和安全标语、警示标语,无违章指挥、作业现象。

2)施工临时设施搭建规范(加工作业棚、标养室、仓库、安全通道),符合防火要求。

3)作业人员使用的安全防护用品按规定发放、经过验收、按规定佩戴。

4)“四洞口”“五临边”安全防护设施符合要求。

作业面防护安全有效,经验收合格使用;脚手架搭设编制了专项方案,搭设符合标准,有验收记录。

5)配电装置为“三级配电、两级保护”,“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用电设施使用前,经过验收;线缆得到适当防护。

6)设备接地、接零符合要求,电器设备一次接线、重复拉接地要求符合规定。

7)按规定定期测试接地电阻、漏电保护装置的漏电电流及动作时间,结果符合规定要求。

8)手持照明灯应使用36V及以下安全电压。

潮湿作业场所照明应使用24V安全电压。

9)施工现场有专人巡视监督检查。

10)各种消防设施、工具、器材设置符合规定;施工现场防火重点部位有明显防火、禁止吸烟标志。

11)对易燃、易爆和化学危险品运输、装卸和贮存以及发放和使用按控制程序的要求进行。

12)电、气焊工作业等从事特种作业者办理动火证,设看火人员。

13)电焊机一、二次线防护齐全、把线双线到位无破损,电焊机一次线长度应小于5米,二次线长度应小于30米。

14)脚手架搭设编制专项方案,搭设符合标准,作业面防护安全有效,有分段验收记录。

⑹设备设施管理:

1)施工机械设备安放合理,符合平面图。

2)施工机械设备有检验标识牌(责任人、检验编号、设备编号),有安全操作规程。

3)施工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装置齐全有效。

4)特种设备安拆方案、验收记录、运行许可证、运行记录和维护保养记录齐全。

5)施工机械设备有专人负责管理。

⑺管理方案的实施:

1)重大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管理方案有措施落实检查情况记录。

2)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有论证审批的管理方案和落实检查记录。

3)施工现场有责任分工和交底记录。

⑻目标实现程度

1)目标的分解情况。

2)目标的落实和完成情况。

⑼职业病防护

1)按地方规定进行防疫申报。

2)长期接触灰尘和接触有害物质的作业人员按规定进行身体检查,劳动防护用品的佩带符合规定要求。

⑽对法规制度执行情况的符合性监测要求见【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识别获取与合规性评价管理制度】。

5.3.2E/S绩效参数监测的准则

⑴噪声排放:

在基础施工阶段、主体结构施工阶段、装饰阶段按照GB12524-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标准】进行噪声监测,记录实际场界噪声分贝值。

处于环境敏感区的施工噪声是否超标。

⑵烟尘污染:

查看防尘措施的落实,现场场界内作业面15米内目测无扬尘。

⑶污水排放:

污水设有沉淀池,按地方规定有组织排放。

⑷废弃物处置:

1)对有毒有害废弃物(电池、油漆桶等)集中由专业部门处理。

2)对可回收的钢材、木材、纸板、包装箱等有回收和管理。

⑸道路遗撒:

道路有清扫,车辆出玚有清洗,土方车辆有苫盖。

⑹节能降耗统计:

水、电按规定进行计量统计,统计材料消耗下降指标的实现情况。

⑺安全防护用品检测:

安全帽、安全带和安全网按国家标准进行检测,要有检测记录。

⑻大型机械设备等关键特性有测量和测试,并符合规定要求。

5.3.3E/S被动的绩效监测

⑴事故、事件的处置、造成的损失:

有【E/S事故事件统计台账】,事故处理符合“四不放过”原则。

⑵相关方投诉及处罚:

有【相关方投诉及处罚台账】。

⑶职业病及不良绩效:

有【职业病统计记录】。

5.4绩效监测和监查频次及要求

5.4.1公司各职能部门、项目部策划并制定监测或监查计划,依据责任范围按下述时间和频次要求开展监测和监查:

(1)公司至少每6个月对项目部的ES绩效进行一次监测和监查。

每年覆盖公司全部工程和全部监测内容。

(2)项目部每月(或根据施工阶段需求)依据项目的全部活动对在施工程项目的ES绩效进行一次联合监测和检查。

5.4.2内部的监测内容要保证测量数据的有效性(人员、仪器、方法)用于环境噪声监测的声级计,安全检查使用的接地摇表、万用表、按【检测设备管理制度】要求在使用前进行检定校准。

外委监测内容应委托有资质的监测部门。

5.4.3建立保存【工程E/S监测和监查记录】。

5.5数据分析与持续改进

5.5.1各职能部门、项目部应收集与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评价和运行绩效有关的数据,如日常监查管理和对关键特性的例行测量结果、过程运行监测的信息、审核情况、员工培训、目标及指标的完成情况及外部有关信息等。

5.5.2对数据进行分析,如相关方满意程度、产品要求的符合性、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等信息,提交管理评审,以寻求持续改进机会。

5.5.3当发现不符合规定要求或发现潜在不符合规定要求时或未能达到所策划的结果,应及时予以纠正或采取纠正/预防措施,按规定实施,并在实施后加以验证。

对重复发生或隐患问题的处置是否符合【纠正/预防措施控制制度】。

5.5.4如果发生事故事件,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即:

事故原因未分析清楚不放过、责任人未受教育不放过、责任人未受处罚不放过、未制订纠正措施不放过)进行调查分析和处理整改。

6.支持性文件

6.1【纠正/预防措施控制制度】ZTDJ-ZD-13-02

6.2【检测设备管理制度】ZTDJ-ZD-06-02

7.记录

7.1【工程E/S监测和监查记录】ZTDJ-JL-12-04-01

7.2【E/S事故事件统计台账】ZTDJ-JL-12-04-02

7.3【相关方投诉及处罚台账】ZTDJ-JL-12-04-03

7.4【职业病统计记录】ZTDJ-JL-12-04-04

 

工程E/S监测和监查记录

编号:

ZTDJ-JL-12-04-01

检查区域

检查人员

检查类型

检查日期

检查内容:

 

检查记录:

 

检查区域负责人

整改期限

E/S事故事件统计台账

ZTDJ-JL-12-04-02

序号

事故类型

造成影响或损失

发生时间

事故处理

备注

相关方投诉及处罚台账

ZTDJ-JL-12-04-03

序号

日期

投诉人

投诉内容

处罚情况

处理情况

 

职业病统计记录

ZTDJ-JL-12-04-04

序号

作业队

姓名

性别

年令

工种

从业时间

进场体检情况

体检时间

诊断结果

处理情况

备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