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仙翁太极冲玄至道心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999524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12.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葛仙翁太极冲玄至道心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葛仙翁太极冲玄至道心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葛仙翁太极冲玄至道心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葛仙翁太极冲玄至道心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葛仙翁太极冲玄至道心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葛仙翁太极冲玄至道心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葛仙翁太极冲玄至道心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葛仙翁太极冲玄至道心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葛仙翁太极冲玄至道心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葛仙翁太极冲玄至道心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葛仙翁太极冲玄至道心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葛仙翁太极冲玄至道心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葛仙翁太极冲玄至道心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葛仙翁太极冲玄至道心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葛仙翁太极冲玄至道心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葛仙翁太极冲玄至道心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葛仙翁太极冲玄至道心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葛仙翁太极冲玄至道心传》.docx

《《葛仙翁太极冲玄至道心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葛仙翁太极冲玄至道心传》.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葛仙翁太极冲玄至道心传》.docx

《葛仙翁太极冲玄至道心传》

《葛仙翁太極沖玄至道心傳》

凝陽子纂  

目錄:

太極圖說

挽邪歸正

流珠歌

修真擇地

天根月窟三十六宮圖

周天火候

築基煉己返還直指

除賊操修須知

朝屯暮蒙圖式

內天罡圖

內天罡十二經歌

任督二脈圖說

五品仙說

行住坐臥說

金液還丹直泄天機口訣

身中證驗

陽神出演口訣

煉神還虛

《讚》

讚曰:

至道心傳

露形紙筆

非人難授

非德難成

訣盡玄微

世之罕見

金寶世間有

仙訣世間無

有緣遇此訣

勤行陟仙都

[太極含一圖]

鍊丹自有真爐竈

何必區區向外求

心若靜時身自定

身心靜定見丹頭

精神魂魄意

攢簇歸神位

靜極見天心

自然神明會

《太極圖說》

夫太極至大而難言也,以之近取諸身,人人皆有此太極焉。

何以見之?

蓋太極即心也,心即太極也。

人心存誠主敬,則太極明;嗔忿嗜慾,則太極蔽。

是以吾之心正,則天地之心亦正,吾之神清,則太極之理自得。

若能一念不起,久久澄湛,靜極虛篤,虛室生白,方見天地之心,而道自歸矣。

此豈不由正心誠意以致之耶?

故先師云:

「太極順則生人生物,逆則成聖成仙。

夫人胚胎之初,因感太極之中真一之念而有此形,精氣神全由一念而紐結,故借此形而鍊此念而結此丹,念住則精住,精住則炁往,炁往則神住。

神即念,念即心,心即神。

神即火也,炁即藥也,心即丹也。

抱此一念守聚而成真,即是以火鍊藥而成丹,以神馭炁而成道也。

念之為妙也,至貴而尊也,至清而可寶也。

上通乎天下,徹乎地,可以統乎萬化,則萬化莫測其所以然,念之用神矣哉。

蓋人之炁藏於腹,即萬物之氣,歸於根,用此一念,神潛腹中,即天炁下降於地,炁與神交,猶地道之承天也。

天地由此而生物,吾身由此而產藥也。

此道至簡至易,在無他訣,只要降念頭入於炁穴耳。

炁穴在心之下,三寸六分,腎之上,三寸六分,中虛一穴,縱廣一寸二分,虛靈不昧,念從此起,息從此住,名曰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為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夫何謂?

蓋谷本空虛,即玄關丹鼎,乃至虛之地。

虛能容神,得胎息鼓動其中,真炁應而生神,如山谷之虛。

聲達焉則響,應之乃神,即谷神也。

不死者,凡物皆有生而有死,惟山谷神應之理,無時不有,何嘗見其死乎?

人能守一,使精化炁,炁化神,長生仙道,亦猶谷神之不死耳。

玄者,陽也;牝者,陰也,乃龍虎初弦二炁,交結於玄關,即玄牝之門也。

,化生諸天,開明三景,是為天根,乃真人呼吸之處,陰闔陽闢之根,綿綿不絕,刻刻用事,往來無窮,用之不勞,任其自然,周流升降。

,奪造化,神潛於竅,百日成功,玄牝立基,何患金液之不凝,還丹之不結。

故曰:

用之不勤,乃人一身五行百脈交會之處,凝結聖胎神化之所也。

且丹士多言心腎非坎離,以呼吸為坎離,殊不知,呼吸之妙,乃坎離之用也,心腎乃坎離之體也。

人之一身,以心為主,以腎為基,况人不言心腎,而言身心者,即腹也,腎在其中矣。

故精氣一也,以神潛於其穴,則三者會於中矣,豈可捨腎哉?

腎屬水,心屬火,火入水中則水火交媾,如晦朔之間,日月自相合壁,即神與炁合,打成一片,神凝炁結。

神凝則真息自住,靜極則天機自動,即太極靜而生陽升坎,中一點真陽,點化離宮之至陰,變成乾健金剛之體而為仙也,乃自然之道,豈可造作而為之者乎?

同志者遵之。

#

《挽邪歸正》

凡希仙學道之士,忠孝為本,利濟為先,廣積陰功,救拔人物,自然學道得成,求仙有遇。

必須苦志玄門,和光遁跡,混俗同塵,廣求博覽,參訪至士,探究玄微,洞曉陰陽,深達造化。

不可習務爐火燒鍊,以虛度光陰;不可行邪法,以誑惑愚迷,損其功,誤其行,難證無為清淨之基焉。

躋希夷眾妙之域,切勿輕入傍門,妄投邪徑。

近今多以女人為鼎器,採取三峰,以產戶為生門,妄求藥餌。

或伏氣於三田,假以梅子之稱。

或薰氣於臍中,贐以紅鉛之號捱唇咂舌,豈得長生摩股撫琴,安能久視嬰口血餅,實日胎毒,剪斷臍蒂,胡云一氣運息?

存想俱屬後天有為,吐故吸新,亂道先天正氣,屈伸導引,變生臃腫惡毒熊經,鳴蹟鼓動,三焦邪火,飱霞絕粒,肌瘦尪贏,絕頂居岩,虛生濕脹。

或鍊五金八石,昇取精華以為神丹服食,不識正宗,徒勞形痿,妄談玄妙,一問痴迷,妄引丹經,竹破須將竹補宜,休妻謾遣陰陽隔等語,以證其邪。

殊不知火生於木,禍發必剋,精生於身,情動必潰,此係走方遊棍之徒,索人衣食,無計惑人,見大道正理,無人可盡,捏以淫術誑惑。

富貴者或提精動火,傷目者有之,或逆精成淋便毒者有之,不肯自思已錯,更將錯路教人,深為可恨。

蓋不知古仙妙用,大隱居廛,對境忘境,居塵出塵了無掛礙,每日將過去未來,見在三心,盡忘頓卻,虛其心,實其腹,凝其神,守其中,工夫已到,自然精滿不思慾,氣滿不思食,神滿不思睡,入室下手,不靜而靜,神炁歸根,黍米凝空,脫胎神化,遨遊海島,昇入仙都。

近之迷者,一毫功行未積,精氣未完,便求下手,縱炁感神交,惟一幻丹耳。

昔漢武帝酷好神仙之學,禱祭名山,懇求不止,後感王母降臨,帝俯伏求度,王母曰:

子禱祭名山,可謂勤矣,勤而不獲,實有由也。

子之心地不清,其性淫,其性酷,其性貪,其性暴,取女子為鼎,以歌婬為樂,傷神亂性,宮娥滿日縱形,不交而神氣先耗,身有浮肉,內本空虛,豈可守富貴而得仙乎,未之有也。

可授子五岳真形,將來亦得尸解掩世。

故學者廣覽神仙通鑑,歷代神仙皆清靜無為而成,豈是有為有相渣質之物而成之乎?

經云:

「錯路教人行,永劫墮迷津。

諺云:

「世無肥胖仙人,富貴道士。

又曰:

「吾道先苦而後樂,眾生先樂而後苦。

誠哉是言也,學者思之!

《流珠歌》

葛仙翁修鍊外丹經二十二處未成,復於江西閣皂山修內丹成真,遂作歌曰:

流珠流珠,役我形軀。

奔馳四海,歷涉羣書。

披尋不悟,情思若愚。

焚徧金石,燒揭汞珠。

貲用蕩盡,拊膝長吁。

吾年六十,功效躊躇。

賴師指授,元炁虛無。

杳冥中起,恍惚中居。

真陰真陽,一吸一呼。

先存金鼎,次認玉爐。

離火激海,坎水升虛。

玉液灌溉,洞房流酥。

天機真露,萬類難如。

真人度人,要大丈夫。

天長地久,同赴仙都。

念茲在茲,語吾記吾。

#

《修真擇地》

凡修仙之士,須擇名山福地,古仙成道之所,方可居止。

地要藏風聚氣,疊水來沙。

左有龍蟠,右有虎踞。

上應九天之秀氣,下通三島之真源,方得天地正神衛佑。

倘不得其地,恐山魈木客盜奪靈氣,故難成也。

昔王靈輿居山修行,感天仙下降曰:

行道之士各有其地,如植五役於沙石之中,豈能生之哉?

既有真仙之骨,必獲福地靈墟,可以生騰變化。

須種德於福地,還積功為羽翼。

苟非其所,則魔盜其靈不能就也。

靈輿明問何地可棲?

仙曰:

衡岳南宮,伊居之處,果登南宮,累修一紀,白日昇天。

《天根月窟三十六宮圖》

詩曰:

「下手立根基,休將子午推靜中,纔一動,便是癸生時。

三十六宮者,八卦三十六畫也。

又曰:

「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即三十六宮也。

又曰:

「太極靜而生陽。

陰極生復六宮也。

復生臨六宮也。

臨生泰六宮也。

泰生壯六宮也。

壯生夬六宮也。

夬返乎乾六宮也。

自復至乾共三十六爻,即進陽火,三十六宮也。

動極生陰姤六宮也。

姤生遁六宮也。

遁生否六宮也。

否生觀六宮也。

觀生剝六宮也。

剝返於坤六宮也。

自姤至坤三十六爻,即退陰符三十六宮也。

#

《周天火候》

[自子至巳為六陽之數,即進陽火也。

]

訣曰:

乾九陽數也;坤六陰數也。

乾九之陽,起於坤之初六。

乾之策,三+有六,總計二百一+有六,其訣始者,用意久,則自然天關在手。

左手統+二支也。

地軸由心,以神馭炁,數其息也。

以左手掐子文,復卦主事,鼻微吸天之清氣,入於玄關,而至尾閭,為一吸。

又呼氣,從尾閭,穿夾脊,而上泥丸,為一呼。

一吸一呼為一息,如環無端,十八文,十八武,三十六息,足得玉露神水,一口吞送下玄宮,澆灌靈根,得藥一兩。

又移指掐丑位,臨卦主事,再行十八文,十八武,呼吸三十六息,送玉露一口入玄宮,得藥二兩。

又移指掐寅位,泰卦主事,行文火三十六息,送玉露一口入玄宮,得藥三兩。

又移指掐卯位,壯卦主事,行文呼吸十八息,送玉露一口入玄宮,得藥四兩。

木液旺在卯,洗心滌慮,注意規中,名曰沐俗。

今人以兩手摩面為沐俗者,非也。

又行文火十八息,送玉露一口入玄宮,得藥五兩。

又移指掐辰位,夬卦主事,行十八文十八武,三十六息,送玉露一口入玄宮,得藥六兩。

又移巳位,乾卦主事,行武呼吸十二息,送玉露一口入玄宮,得藥七兩。

再行文呼吸十二息,送玉露一口入中宮,得陽鉛八兩。

又行武呼吸十二息,名曰『首尾武、中間文。

』至此,是進陽火三十六也。

[自午至亥六陰之數,即退陰符也。

]

訣曰:

復坤之初六,起於乾之初九,坤之策二十有四,共計一百四十四數,移指掐午位,妒卦主事,行+二武十二文火,共呼吸二十四息,吞送玉露一口入玄宮,得藥一兩。

又移指未上,遁卦主事,行+二武十二文二十四息,送玉露一口入中宮,得藥二兩。

又移指申位,否卦主事,乃西南之鄉,行文火八息,又

行武火八息,末行文火八息,送玉露一口入玄宮,得藥三兩。

又移指掐酉位,觀卦主事,行文火+二息,送玉露一口入玄宮,得藥四兩。

金精旺在酉,宜當沐浴防危慮險,洗心滌慮,一意規中。

又文火+二息,送玉露一口,得藥五兩。

又移指掐戌位,剝卦主事,+二武+二文二+四息,送玉露一口入玄宮,得藥六兩。

又移指掐亥位,坤卦主事,行文火八息,送玉露一口入玄宮,得藥七兩。

又行武火八息,送玉露一口入玄宮,共得陰汞半斤。

又行文火八息,一意規中,名曰『兩頭文、中間武』。

武者,呼吸畧緊;文者,呼吸微緩。

自然連前,進陽火、退陰符,吞玉露+六口,鉛汞平均,合為一斤之數,前降後升,共得周天三百六十度火候,外除五息以應五行。

凡行周天一度,奪盡天地日月陰陽刧運之數,奪盡萬物生殺四時之數,奪盡卦爻銖兩之數,名曰『月之圓』,存乎口訣,時之子,妙在心傳。

周天息數微微數,玉露聲寒滴滴符。

此真人口口相傳之密旨也。

號曰四候,別有妙用。

大抵真息從炁穴所發,即龍之弦炁真火也、橐籥也。

常人口中,華池神水,從舌下二竅湧出,至人甘津玉露,從腎經升起,夾脊泥丸注明堂而降下舌端,即虎之弦氣真水也、鉛也。

人之一身,二炁存,則生;二炁竭,則死。

乃一身真水火根本也。

已上口訣,遇身中時至,得藥入於玄宮,以神會息,行之一度,攢簇陰陽,煆鍊成丹,須假數息有作。

若不行此,難得周天造化得藥,無此息,定難結黍米之珠。

近有一等之輩,鍊己未純,造化未得,每日執此常行以為大功,燒竭元炁,反危害之甚也。

是以聖人傳藥不傳火,從來火候少人知正謂此也。

乃諸聖不傳,不形竹帛,名曰天符。

行之者永處天仙,失之者永為下鬼,學者寶之。

一年二八月、初八、二十三;一日卯酉二時。

已上不行火候。

《築基煉己返還直指》

夫築基之法,即是收神、固精、裕炁之訣,一身之內,精炁充實,骨髓堅強,是謂民安國富,方可入室下手而求還丹之道也。

蓋鍊己者,即忘情絕念,以致心死神活之謂也。

奈何世人多因情慾太甚,斲喪天真之性。

是以神不得存形,不能久。

神仙教人鍊己,只要時時將此妄念收歸丹窟,與炁交合,久而自靜,是謂清虛恬淡。

真氣從之一虛,道自來歸。

若念不止,則基址不堅,倘神不輕而鍊己,何益夫?

築基鍊己之法,即降伏念頭,絕慾保精之謂也。

書云:

「因一念而有我身,借一念而煉我形,形神俱妙而為仙也,豈非鍊己者也!

」夫人之初生,父母相見,形以立其兆也。

情動而極,媾合儲精,形以立其基也。

十月胎完,形骸以成,氣足而降,剪斷臍蒂,一點真炁,著於氣穴,鼻吸目攝,天賦之性也。

此性付體,日居二目,藏於泥丸;夜居二腎,蓄於丹鼎。

乳養其五臟,炁冲乎六腑,故乃骨弱可捲,肉滑如飴,精之至也。

視而不瞬,哮而不嘎,和之至也。

呼吸往來,日就月將,生至十六歲,盜天地三百六十銖之真炁,原父母之祖炁二十四銖,共三百八十四銖,以全一周天之造化,奪得一斤之丹藥也。

其形,鼻如膩粉,唇似丹硃,內丹如水晶塔子相似,豈不是天她陰陽之道哉!

凡人髓滿腦實,精炁神全,何得而有死乎?

嬰孩始離母腹,乃赤子混沌,純靜無為,屬陰坤卦。

自一歲至三歲,長元炁六十四銖,是為一陽生乎復卦。

至五歲,又長元炁六十四銖,二陽生乎臨。

至八歲,長元炁六十四銖,三陽生乎泰。

至十歲,長元炁六十四銖,四陽生乎大壯。

至一十三歲,長元炁六十四銖,五陽生乎夬。

至十六歲,長元炁六十四銖,是謂六陽生純陽為乾。

腦滿精足,以完一斤之數,自然乾健之體也。

三元以鍾,五行以備,宿有仙緣,如得師指,身心泰定,童真內鍊,名曰直超圓頓,乃得無上至真之道。

故曰:

「上德無為,不以察求」者是也。

若根基淺薄,不遇至人,苦攻愛慾,貪酷陰私陽極,一動卦變為離。

故男子二八真精,通女子二七天癸。

至從此已後,陰炁漸長,陽炁漸消。

自十六至二十四歲,不知保守嗜慾,無度耗散真元炁六十四銖,卦應乎姤。

又不思避忌,醉飽入房,以妄為常。

至三十二歲,乃耗元炁六十四銖,卦變乎遁。

全不修省,孜孜為利,碌碌為名。

至四十歲,耗元炁六十四銖,卦應乎否。

不知持滿,以慾竭其精。

至四十八歲,腎炁漸竭,髮鬢漸白,耗元炁六十四銖,卦應乎觀。

全然不悟,心迷聲色之場,身墮利名之境。

至五十六歲,肝氣漸衰,眼昏多忘,筋痿力倦,又耗元炁六十四銖,卦應乎剝。

不悟真常,務快其心,溺於生樂,醉生夢死,不覺不知。

至六十四歲卦炁已周,原天地父母元炁三百八十四銖,耗散已盡,復返於坤。

陽盡陰純,髮白氣短,血枯髓竭,貌槁形衰,體重無力。

苟得其壽,惟藉後天穀氣,以培後天之精氣,非先天之正炁矣。

倘遇明師指示,返還之道,精心操鍊,仙亦可期。

凡行返還之道,先用龍虎以固濟外腎,並谷道牢閉,勿令走散真炁。

每日夜遇身中外腎陽舉之時,即後天活子時,急須下手,名曰鉛遇癸生須急採,即便以手拿住龍頭虎尾,緊縮谷道,協起小腹,豎起脊骨,雙目上視泥丸,其陽火自息,而升乎泥丸,以目旋轉三十六次,真炁入腦,而化為髓也。

以上口訣,日舉日採,時鍊時烹。

每日子午二時,行周天火候一度,以合天樞。

忘言閉兌,終日如愚,專炁致柔,採補百日,得元炁六十四銖,以應乎復。

一陽生也,身體健矣。

卻除雜念,進工如前,又採補百日,又添元炁六十四銖,以應乎臨。

二陽生也,百病普消矣。

再進工如前一百日,又添元炁六十四銖,以應乎泰。

三陽生也。

三陽開泰,萬孔生春,目明耳聰,步履輕快。

再進工一百日,又補元炁六十四銖,以應乎壯。

四陽生也。

工夫到此,肌膚光潤,髮白返黑。

,又補元炁六十四銖,以應乎夬。

五陽生也。

如巨富之家,無處不有金玉,愈加精進。

進工百日,又補完元炁三百六十四銖,以奪天地日月精華。

一周天之造化,以返乾健之體,故曰:

「下德為之,其用不休」是也。

名曰『肘後飛金晶』,又曰『始於有作』。

人難見及,至無為,眾所知,但見無為之要妙,豈知有作是根基。

契云:

「瞻理腦,定生玄。

」經云:

「子欲不死修崑崙」正謂此也。

依法如此,築基鍊己,補全乾卦,心如赤子,方可入室,下手而求,還丹之道,易於反掌矣。

「屋破修容易,藥枯生不難。

但如歸復法,金寶積如山。

」誠哉是言也。

此法壯年,依前歲數而補,是若衰老之人,欲速下手,必須還精補腦,築固靈基,務要飲食豐美,每日服人乳培根丸藥千日,以致精氣紳全,方當天入室求玉液金液,坎離乾坤之道始得,玄珠罔象,太乙含真矣。

已上口訣,乃築基返還之功,願人精勤力行之,何如耳?

《除賊操修須知》

夫金丹之道,先要鍊己,純熟收拾身心,歛藏神炁,清虛靜定,恬淡晦默。

柔和順寂,故神全氣盛,七情不動,六根清淨,精難搖動,方可求丹。

貴乎勤守其一,以處其和,掃盡五賊。

五賊者,即

眼耳鼻舌意為天之五賊;

色聲香味觸為世之五賊;

愛慾貪嗔癡為內之五賊。

天之五賊不謹於內,則內之五賊蜂起;

內之五賊不除於外,則天之五賊熾生。

是以

兩目為役神之舍,顧瞻視曯,神常不得離之,眼見色則愛起而賊精。

兩耳為送神之地,蓋百里之音,聞於耳,則神隨之而去,耳聽則慾起而搖精。

兩鼻為好神之戶,鼻聞香則貪起而耗精。

舌嘗味而神隨之,則嗔起而走精。

意遇觸而神隨之,則癡起而損精。

大抵

忘於目,則神歸於鼎,垂簾含光而顧中也。

忘於耳,則神歸於鼎,聞於內而聽乎中也。

忘於口鼻,則神歸於鼎,而息居於內,綿綿若存,神歸炁穴也。

合而言之,五賊俱忘,收歸鼎內,何患金丹之不結。

五者不除,徒勞心力耳。

凡修鍊之士,預先建造寰室,選進神日,時合三奇,間休生門,並帝星到室,坐向忌六,不成空亡,荒蕪四廢,九空河魁勾絞,五不遇時,仍擇吉辰入室,遇冬至前四十九日,齋戒身心,除五味,絕人事,忘言打坐,用榆木作椅,牀下安雄黃一斤,以辟邪,上懸軒轅鏡一個,左右劍各一把,背室供東華帝君像,長燈香水,祀之面前,不可向空,不可容一物,致心不靜,只宜面壁,向東,陰陽適中,明暗相半。

屋無高,高則陽盛,明多則傷魄;屋無卑,卑則陰盛,暗多則傷魂。

四壁皆列窗戶,以通日月星辰之炁。

,風息則開。

太明則下簾以和內,太暗則捲簾以通外。

冬不向爐,夏不揮扇。

,秋不食菓。

求同心三友,輔弼相扶。

預積三年之糧,尋訪好善外護,得力之家,付之供奉。

不可受人供養,叩頭禮拜,投稱師父,愈加墮落。

倘無餘積外護者,苦行於市廛之中,忘言、乞食、打坐,精勤以求之,若不預備衣食,奔走勞心,則道亦遠矣!

凡坐之時,竪起脊骨,不可東倚西靠,以照觀鼻,以鼻對臍,口齒緊閉,舌抵上腭,神守於中不可灰心枯坐,要有覺有照,不可著意勞神。

著意頭頭錯,無為又落空。

凡有事來,則速應而去,不可迷滯於心。

譬如明鏡,相似物來,則照物去,不留,光明正大。

若念靜用柔,心行文火。

若念昏用剛,心行武火。

惟精惟一,允執中者是也。

若坐到至靜至定之中,不省人事,炁息全無,六脈以停。

小靜一晝夜,中靜三日,大解七日,不可疑於坐化,乃是神炁歸根復命之際,生藥之始,不可驚動,默默守護,持他自醒。

若七日之外不醒者,將鐘磬在耳邊擊之,用手作拳,拍其背心,叫名即醒。

凡有人來室中,行要輕步,語要低聲,閉門不可粗暴,不可叫喚,恐驚元神。

選一知心善友,一日三飱,依時供養。

熱則去衣,寒則加衣,如保嬰兒相似。

婦女雞犬不可入室,道友不潔者不可入。

凡大小二便,並沐浴,不可對日月星,宜暗處向壁土便之,不可裸露,觸犯天地,永不希仙。

凡大小便,以目視內迴光返照,勿令覩穢。

入室行持之際,必須齋戒,務忌五辛五味,葷腥酸鹼,酒漿茶菜,油膩煎炒,一例戒止,止服新米粥飯,不可太過不及。

厚味令人神昏多睡,味薄自然神清氣爽。

詩曰:

饑生陽火鍊陰精,食飽傷神氣不伸。

止念澄清為日用,夜間少睡自身輕。

此入室下手之功要也。

西江月云;

味厚飽食多睡,睡多夢裏迷真。

眼觀心動喪元神,耳聽靈臺不靜。

要見本來面目,慧創割斷紅塵。

心清意靜九陽生,不睡神仙有准。

詩云:

神一出、便收來,神返身中炁自回。

如此朝朝並暮暮,自然赤子結靈胎。

且人身有三昧真火。

一火不聚,不能結丹。

心為君火;膀胱為相火,即臣火;大腸下行之氣,從肛門奔出者為民火。

鍊丹須要三昧真火,薰蒸精氣,使神交合,方能結丹。

惟君臣二火不動,有民火門戶不緊,常有走失之患。

凡行住坐卧,緊撮谷道,遇有民火,張狂奔走之時,須將兩目上視頂門,則民火濁者徐徐而出,清者緩緩上升,以鍊其谷道,使谷氣長存,鍊糞如彈丸相似,自然無臭也。

又要明身中三關,被性不變情,為一關;情不變精,為二關。

精炁神打成一片,陽火不泄,炁不化,精神不外馳,常守於中,乃內三關也。

又耳不妄聽、目不妄視、口不妄談,外三關也。

已上口訣,盡註於書,得者勿視為尋常,乃古今不泄之祕寶也。

珍之!

重之!

《朝屯暮蒙圖式》

朝屯暮蒙之圖式

反體對體

毫髮無差

一升一降

金丹可望

取艮上一爻

補坎上一爻

取坎中一爻

補艮中一爻

中虛心

取坎中一爻

補震中一爻

取震下一爻

補坎下一爻

上閉耳目口三竅

下閉大小二便門

朝屯暮蒙

上閉耳目口三竅,下閉大小二便,中虛心,即朝屯暮蒙。

總而合成風澤中孚。

孚者,信也。

致虛之極,守靜之篤。

一陽發生,即信也。

即是:

恍恍惚惚其中有物,

杳杳冥冥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又云:

不在塵勞,不在曲直。

須求到杳冥端,則見天地之心也。

#

《內天罡圖》

生庚滿甲流戊就己

樞運西南得震甲

符行東北喪其朋

[生庚滿甲流戊就己採藥結丹圖訣]

詩曰:

日月常加戌,時時見破軍。

若知寅甲位,定見龍虎吟。

藥返西南覓,火還東北尋。

訣破其中妙,丹成謁太清。

又曰:

樞運西南得震甲

符行東北喪其朋

紫陽云:

「天地盈虛自有時,審能消息始知機。

由來庚甲申明令,殺盡三尸道可期。

丹經云:

「天上分明十二辰,人間分作鍊丹程。

」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即十二雷門也。

天以斗柄為推遷,人以玄關為斡運,此乃生天立地之大易,日往月來之要機。

陰陽循還,周天運度,無出乎此也,故有對合相冲之謂。

卯酉相冲,卯辰相合。

辰戌相冲,卯戌相合。

巳亥相冲,寅亥相合。

有冲有合,有返有還,皆一炁往來之動靜耳。

凡修大藥,一明鼎器、二明藥物、三明火候。

知此三者,可以下手入室。

不知此三要之妙,妄意揣度,欲望成仙,如暗中射垛,嗚呼,難之尤難矣!

日月常加戌,時時見破軍。

蓋天之天罡,一晝一夜一周天,不離十二辰中。

人之天罡,一晝一夜一周天,亦不離乎十二經絡。

經曰:

雷城十二門,並隨天罡之所指。

天罡指丑,其身在未,所指者吉,所在者凶,何也?

蓋所指之門生炁已至矣。

因何十二辰中獨取辰戌二辰為要者,何也?

蓋辰為天罡,戌為河魁,天罡主生,河魁主殺。

故曰:

所指者吉,所在者凶,是也。

夫寅戌之義,火生於寅、庫於戌、絕於亥、胎於子丑。

「艮者,止也。

止而復生也。

」、墓於辰、絕於巳、胎於午未。

易云:

「坤者,復也。

復而陽生也。

西南為朋者,在卦屬坤,在辰屬申己也、返也、庚申也。

東北喪朋者,在卦屬艮,在辰屬寅戌也、還也、甲寅也。

入藥鏡云:

「窮戊己,定庚申」是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