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复习题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000816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49.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复习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复习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复习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复习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复习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复习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复习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复习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复习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复习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复习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复习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复习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复习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复习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复习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复习题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复习题库.docx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复习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复习题库.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复习题库.docx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复习题库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复习题库

一、填空题。

1.我们能用眼睛,耳朵听、手摸、鼻子等方法来观察一棵树。

2.像樟树这样的茎叫,像狗尾草那样的茎叫。

3.一片完整的叶应该有叶片和构成,叶片上有。

4.我知道是水生植物,是陆生植物。

5.要唤醒休眠的蜗牛,可以把它。

6.蚂蚁用交流信息,它的部长着对足。

7.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一节一节的组成的。

蜗牛靠爬行。

8.在寻访校园小动物活动中,我们从校园里找到的小动物有、

、等。

9.在科学课上我们观察过蚂蚁,它的身体可以分成头、、三个部分,其中有三对足长在部。

10.我见过的的小动物有、等;我知道的校园植物、等。

11.木头、石头、棉花等属于(填天然或人工制造)材料。

12.我们家里的是用陶瓷制成的;是用金属制成的;

是用木头做成的;是用塑料制成的。

13.把木头、塑料和金属三种材料按从硬到软排序是:

、、。

14.目前,人们公认的造纸术的发明者是。

15.我们对陶片和瓷片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吸水性比较好的是。

16.把一滴水滴入一杯油中,过一会儿,这滴水会。

17.是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也就是测量液体的体积的工具,它的单位是。

18.像水这样没有固定形状,会的物体叫做液体,再写出二种液体的名称:

、。

19.空气流动形成了,水蒸发后变成了。

二、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

1.水葫芦能浮在水上是因为叶柄里有气囊(nāng),充满空气。

……()

2.树皮的表面都是光滑的。

………………………………………………()

3.植物的叶在生长过程中,它的颜色是不改变的,而且总是绿色的。

…()

4.桂花树属于木本植物,狗尾草属于草本植物。

…………………………()

5.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

6.桂花树秋天不落叶,它的叶子没有生长和衰老的过程。

………………()

7.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是完全相同的。

………………()

8.秋天,我发现树木的树干一直没长粗,说明树已经死了。

……………()

9.画图、拓印、搜集实物标本,都是我们观察树木时可以使用的方法。

…()

10.在观察小动物时,我们可以把自己带去的食物给小动物们吃。

………()

11.蜗牛的触角一对长一对短,眼睛长在短的那对触角上。

……………()

12.蚯蚓的头部在离它环带比较远的一端。

………………………………()

13.蚂蚁和苍蝇的身体虽然相差很大,但是它们也有相同点。

…………()

14.金鱼、蚯蚓、蜗牛都需要食物,都会运动,都能对危险作出反应。

…()

15.蜗牛用来爬行的足叫软足。

……………………………………………()

16.蚯蚓既能生活在岸上生活,也能在水中生活。

………………………()

17.蜗牛有两对触角,其中短的触角上长有眼睛。

…………………………()

18.用金属制成的物品在水中一定是沉的。

………………………………()

19.塑料是一种人工材料,可以重复使用的,它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

20.瓷器是比较容易弯折的,因为它的柔韧性好。

…………………………()

21.同一种材料可以制成不同的物体。

……………………………………()

22.塑料在生活中使用很广泛,所以它是最好的材料。

……………………()

23.吸水性从强到弱依次是:

纸、木头、金属。

…………………………()

24.塑料可以循环利用,减少浪费,所以我们可以随意丢弃。

……………()

25.金属、木头、陶瓷都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天然材料。

…………………()

26.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由一种材料构成的。

………………………………()

27.塑料和陶瓷都是天然材料。

……………………………………………()

28.因为食用油会浮在水面上,所以水比食用油重。

……………………()

29.有几瓶不知名的液体,我们可以用尝的方法来判断。

…………………()

30.最早证明空气有重量的科学家是拉瓦锡。

………………………………()

31.液体的体积单位用厘米表示。

………………………………………………()

32.油比水流动得快些。

……………………………………………………()

33.砖块放入水中会冒气泡,说明砖块中有空气。

………………………()

34.空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我们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

()

35.沙堆上的沙会滑动下来,说明沙是液体。

……………………………()

三、选择题。

1.下边能用来观察大树粗细的工具是(     )。

A、量筒     B、放大镜    C、绳子和尺

2.生活中,(     )运用了空气可以压缩的特点。

A、足球     B、吹皂(zào)沼泡  C、喝牛奶饮料

3.下列三种材料中最硬的是(     )

A、木条     B、铁钉     C、塑料尺

4.古代造纸术的发明者是()

A、蔡伦      B、拉瓦锡      C、爱迪生

5.蜗牛休眠了,我们可以用(     )方法唤醒它。

A、敲打它的外壳  B、使劲喊     C、放入水中

6.下面属木本植物的是(     )

A、桃树     B、狗尾草      C、水葫芦

7.向日葵的一生要经历(     )这些变化。

A、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

B、种子、幼苗、发芽、开花、结果

C、种子、发芽、幼苗、结果、开花

8.下列材料中,(     )不属于金属材料。

A、不锈钢    B、银        C、铅笔芯

9.鲫鱼的鳃不断张合,是它在(     )。

A、喝水     B、呼吸       C、排泄(xiè)

10.下列不是木头特性的是(     )

A、会沉在水底  B、比较柔韧(rèn)   C、表面有纹路

11.用金属做加热的锅,主要是利用了金属()的特性。

A、光泽性B、导电性C、导热性

12.在科学观察中,一般不用()方法。

A、听B、摸C、尝

13.下列特点中不属于动物的共同特点的是()

A、需要食物B、需要一家生活在一起C、遇到危险有反应

14.蜗牛的头部长有()对触角。

A、3B、2C、1

15.下列植物中属于木本植物的是()。

A、菊花 B、柳树 C、青菜

16.水葫芦能浮在水面的原因是(   )。

A、它很轻   B、它的叶柄内有气囊 C、它是水生植物

17.能回收利用的是()。

A、易拉罐B、口香糖C、苹果核

18.和蜗牛属于同一类的动物是()。

A、蚂蚁B、田螺C、蝗虫

19.秋天,我们可以观察到植物的变化有()。

A、树叶变得更绿了B、狗尾草枯黄了  C、柳树发芽了

20.用塑料做电线主要利用了塑料的()。

A、柔韧性 B、可塑性C、绝缘性

21.一个塑料可乐瓶的盖子,大约能盛水()。

A、5毫升B、20毫升C、100毫升

22.下列材料不是人造材料的是()。

A、金属B、木头C、橡胶

23.适合蚯蚓生活的环境是()。

A、水中B、干燥的土壤C、潮湿的土壤

24.空气占据的空间是可以改变的,因为(  )。

A、空气看不见B、空气很容易被压缩C、空气会流动

25.下面的材料中吸水性最强的是()。

A、木头B、塑料C、纸

26.树皮很难画,但我可以用()的方法来完成。

A、图画B、拓印C、水墨画

27.金属容易拉成丝或打成薄片,这是利用了金属的()。

A、导电性B、光泽C、延展性

28.水葫芦能漂浮在水面上的秘密是()

A、它很轻B、它的叶柄内有气囊C、它是水生植物

29.影响液体流动快慢的因素是()。

A、颜色B、黏稠度C、气味

30.目前人们公认的造纸术的发明者是()

A、亚里士多德B、张衡C、蔡伦

31.最适合做餐巾纸或卫生纸的是()最好的纸。

A、弯曲能力B、拉伸能力C、吸水性能

32.水和空气比较,它们的主要不同点是()

A、水有重量,空气没有重量B、水是白色的,空气是无色的

C、水占据空间的大小不易变化,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变化

33.以下现象,不能说明树有生命的是()。

A、可以做家具B、能从小树长成大树C、需要吸收养分

34.下列关于动物共同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都生活在潮湿的环境里

B、都需要吃食物和排泄

C、都会生长繁殖

35.金属容易拉成丝或打成薄片,这是利用了金属的()。

A、导电性B、金属光泽C、延展性

36.用量筒测量水的多少时,正确的读数方法是()。

 

A、B、C、

四、填图题。

1.我认识的实验器材(天平、试管、量筒、放大镜、滴管)

()()()()()

2.我喜欢的小动物(写出蚂蚁的各部分名称)3.请将金鱼各部分的名称填入括号内。

(头部、鳃、尾部、躯干、鳍)

 

 

4.在图中标出蚯蚓的环带、口、肛门。

 

5.把一些实心的物体投入到水中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请按照这三种材料在水中上浮能力的强弱排序。

C

B

A

()〉()〉()〉()

6.请在正确的位置上填写叶的各部分名称。

7.请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

()

()

 

()

()毫升

()毫升

 

8.请在括号内填写蜗牛各部分的名称。

(壳、头、尾、腹足、触角)

()

()

()

()

五、连线题:

1.动物的生活环境

蚂蚁潮湿的地方

蜗牛草丛

金鱼水里

2.植物分类。

松树木本植物蒲公英水生植物

凤仙花草本植物水葫芦陆生植物

3.各种物体进行分类并连线。

书本   牛奶    木块    橡皮    饮用水

      气体         固体液体

空气    石头    树叶  铅笔    醋

4.各种动物与对应的运动方式连起来。

蚂蚁用尾鳍游动

蜗牛身体伸缩爬行

蚯蚓用脚爬行

金鱼用腹足爬行

六、实验探究题。

1.先观察,再填写。

图一图二

 

(1)在自做的天平上,右侧拴上一个小木块,左侧拴一个没充气的气球(图一),然后把气球吹胀再系上(图二)我们发现,这说明了空气。

(2)你有什么办法使(图二)天平两端保持平衡?

2.明明要比较水、牛奶、胶水的流动速度快慢。

他是这样做实验的:

明明取了同样多的水、牛奶和胶水,将它们滴在同一片玻璃片上,并且放在相同的高度上。

接着,他倾斜玻璃片,观察水、牛奶和胶水的流动情况。

(1)小明应该用什么装置取同样多的水、牛奶、胶水?

请在装置前打“√”

()滴管()杯子()放大镜()玻璃片

(2)小明在哪些方面让实验做到了公平?

用“﹏﹏”标出。

3.马军与同学们在课堂上做三种材料的韧性实验的结果如下表:

材料名称

伸出桌面长度

木条

金属条

塑料条

5厘米

0.5厘米

0厘米

2厘米

10厘米

1厘米

0厘米

3厘米

15厘米

2厘米

0.5厘米

4厘米

通过实验,马军发现:

的弯曲度最大,的弯曲度最小。

从韧性好到韧性差给三种材料排序是:

、、。

4.下图是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的实验。

(1)观察量筒壁上读数时,我们的视线要和水面的最凹处平视,如

(填1或2或3)

(2)此图中测得水的体积是毫升。

5.实验课上,李林设计了一个实验,见实验图。

实验的名称是:

你的猜测是:

这个实验的操作顺序是:

(写上序号顺序)

(1)将杯子平直的、慢慢地按入水面之下;

(2)观察纸巾是湿的还是不湿;(3)将杯子倒扣水中;(4)把一团纸巾塞入杯子底部;

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

6.还记得我们课堂上做过的流动比赛的实验吗?

如果现在给你水、食用油、洗洁精三种液体,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比比它们谁流得慢,行吗?

(1)为了比赛尽可能的公平,我们应该做到的是。

(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上)(可多选)(3分)

A.三种液体颜色相同

B.三种液体同样多

C.从同一高度同一时间开始流动

D.以同样的速度流下来

E.倾斜角度一样

(2)通过实验,我们知道这三种液体中:

流得最快。

液体

7.通过学习,现在我们能比较液体和固体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了,我能把它们写在下面的维恩图中。

(至少各两条)

固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