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操运动员初级科学选材原理及测量方法探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000908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5.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竞技体操运动员初级科学选材原理及测量方法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竞技体操运动员初级科学选材原理及测量方法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竞技体操运动员初级科学选材原理及测量方法探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竞技体操运动员初级科学选材原理及测量方法探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竞技体操运动员初级科学选材原理及测量方法探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竞技体操运动员初级科学选材原理及测量方法探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竞技体操运动员初级科学选材原理及测量方法探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竞技体操运动员初级科学选材原理及测量方法探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竞技体操运动员初级科学选材原理及测量方法探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竞技体操运动员初级科学选材原理及测量方法探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竞技体操运动员初级科学选材原理及测量方法探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竞技体操运动员初级科学选材原理及测量方法探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竞技体操运动员初级科学选材原理及测量方法探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竞技体操运动员初级科学选材原理及测量方法探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竞技体操运动员初级科学选材原理及测量方法探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竞技体操运动员初级科学选材原理及测量方法探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竞技体操运动员初级科学选材原理及测量方法探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竞技体操运动员初级科学选材原理及测量方法探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竞技体操运动员初级科学选材原理及测量方法探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竞技体操运动员初级科学选材原理及测量方法探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竞技体操运动员初级科学选材原理及测量方法探讨.docx

《竞技体操运动员初级科学选材原理及测量方法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竞技体操运动员初级科学选材原理及测量方法探讨.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竞技体操运动员初级科学选材原理及测量方法探讨.docx

竞技体操运动员初级科学选材原理及测量方法探讨

竞技体操运动员初级科学选材原理与测量方法探讨

赵 锢

摘要:

目的为探讨竞技体操运动员基层选材的原理和方法,提供科学、简单易行的选材方法和指标参考依据。

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了解到北京市体操基层选材的主观性较强,以各种素质的遗传学中遗传度为科学依据,结合竞技体操本项目特点,对五大素质各个指标进行分析与研究。

结果形态类、机能类、心理素质类以及智商类主要评价指标遗传度相对较高,应结合体操项目要求,对各指标重点测试。

运动素质的遗传度都比较低,后天环境和训练对运动素质的影响是比较大,可塑性较强,难以预测。

在基层选材工作中,教练员的经验判断更是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测试完成后,应对所有测试指标综合考虑,即要考虑受试者的先天因素,又要考虑到其发展潜力;即要考虑单项指标的高低,又要注意指标之间的补偿性原理。

结论应根据各指标不同的遗传度,必须依照多样性、补偿性和动态性等原则,寻求简单易行、能反映竞技体操运动员的指标指导体操基层选材实践。

关键词:

竞技体操运动员;初级;选材;原理与方法

 

AthleticsGymnastBasicUnitScientificSelectionPrincipleandMethodDiscussion

Abstract:

Thepurposecontestsgymnasticsathleteabasicleveltochooseprincipleandmethodofmaterialforthestudyandprovidescienceandinbriefandeasilygoofchoosematerialmethodandindexsignreferencebasis.Theculturalheritagedatamethod,expertofthemethodusageinterviewsmethod,questionnairesurvey...etc.andunderstandgymnasticsbasiclevelinPekingCitytochoosethesubjectiveofthematerialstronger,takethehereditydegreeinthegeneticsofvariouscharacterassciencebasis,combinetournamentgymnasticsthisitemcharacteristics,carryonanalysisandstudytoeachindexsignofthefivegreatestcharacters.Theresultappearance,function,mentalcharacterandintelligencequotientmainlyevaluateindexsignheredityadegreeoppositeandhigher,shouldcombinegymnasticsitemtorequest,totheeachindexsignpointtest.Thehereditydegreeofsportcharacterisalllower,environmentandtheinfluenceofthetraininguponthesportcharacteraremorebigthedayaftertomorrow,theplasticityisstronger,hardestimate.Inthebasiclevelchoosethematerialwork,theexperiencejudgmentofthecoachmembermoreincludedveryimportantfunction.Thetestrepliesallconsiderationswithcomprehensivetestindexsignsaftercomplete,thenwanttoconsiderthetest-receiver'sinbornfactor,andthenwantinconsiderationofitsdevelopmentpotential;NamelywantGaoDiwhoconsiderthesingle-itemindexsign,andthenwanttonoticetheinexpiationofsexprincipleofindexsign.Theconclusionshouldhavetolookfortoinbriefandeasilygoandcanreflecttournamentgymnasticstheindexsignoftheathleteinstructiongymnasticsabasicleveltochoosematerialfulfillmentaccordingtotheprinciples,suchasdiversesex,repairanddynamicstate...etc.accordingtotheeachindexsigndifferenthereditydegree.

Keywords:

Athleticsgymnast;Basicunit;Selection;Principleandmethod

 

1前言

1.1选题的依据

运动员的成才三部曲是选材、育材、用材,其中科学选材是关键,初级选材又是关键之关键,基础之基础。

“选材的成功意味着训练成功的一半”。

运动员科学选材是当前体育强国攀登世界体育高峰的一个重要战略措施,也是我国体育运动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推动了运动水平的飞速发展。

体育强国之间的运动水平日益接近,训练手段和方法、训练条件的差异逐渐缩小,过去赖以提高运动成绩的优越物质基础,已不是某一个国家独有的条件;国际比赛交流机会的增多,体育信息的快速传播,使得先进的训练理沦、训练方法和手段的保密性降低,相比之下个人先天条件的优势在提高运动成绩方面越来越明显,选材的重要性就显得更为突出了。

训练科学性的提高和训练指导方针的改革,使得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和达到世界水平的年龄提前了。

体操运动员出成绩一般在17-23岁,一个男体操运动员从开始训练到达到国际水平平均需9-13年的时间,这样就必须从儿童起,把最好的“苗子”选拔出来进行有计划地专门训练,才能培养出尖端的运动员。

培养一名世界水平的运动员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

传统的选材方法,片面性大,盲目性强,淘汰率高,易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及时间上的极大浪费,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研究和探索科学的选材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淘汰率,提高成才率,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效果。

笔者通过实地考察北京市体校体操队、北京体操队和八一体操队选材和训练,并与基层教练员进行了直接访谈,对选材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后,发现初级选材多以经验选材为主,选材测试指标随意性较大,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选材工作的组织亦不严密,科学选材远未达到可得之成效,这其中有某些管理和经济方面的原因,但主要的是缺乏适合初级选材应用的选材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

体操运动员的选材主要有初级和高级专业选材两个阶段的选拔,本文主要对初级阶段的选材进行研究与探讨。

1.2文献综述

选材,顾名思义就是选择适合需要的人才,进一步说就是选择具有某方而能力的超人。

捷克斯洛伐克的乌尔布利希博指出,科学选材就是将那些先天条件优越的、适合于某种体育项目的人才从小就选拔出来,进行有目的的培养;联邦德国的乌尔默教授认为,选材是直接或间接地将应选者的天才因素测出来,并根据现有测定结果分析预测其将来的竞技能力:

《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中说,选材就是把先天条件优越,适合从事某项运动的人才从小选拔出来,进行系统的、有目的的培养,以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

我国科学选材的专门研究工作,是7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

1974年上海体科所对业余体校运动员进行多年追踪观察,探索了少年运动员青春发育期的身高、第二性征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开始了我国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的研究。

有组织、有领导地开展运动员科学选材,开始于1980年。

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我国体操运动员科学选材研究的第二个高潮。

委管课题“我国儿童少年体操运动员科学选材标准的研究”是以优秀运动员各项指标发展变化规律为依据,包括形态、素质、心功指数、心理、基本技术和教练员评价等6个方面19个指标,是我国目前体操运动员选材的主要参考资料。

1988年8月成立了“国家体委运动员科学选材中心组”,负责研究制定全国科学选材的工作规划和具体工作计划,指导、协调全国的科学选材工作。

运动员科选材从由科研部门单独地作为课题研究,发展成为科研部门和训练管理部门密切配合,从本地具体情况出发开展研究和积极推广应用相结合的阶段。

进入90年代,运动员选材已不满足于各大因素的直接研究,不再是为研究形态而测量形态,为研究素质而测试素质等,体育科研工作者致力于皮纹学、血型学、遗传学等新兴学科的研究,努力研究皮纹特征、血型特征、遗传规律等与身体形态、运动素质、心理、智力等方面的联系,为运动员科学选材提供捷径。

有关体操运动员选材的文献较多,涉及身体形态、素质、机能、心理等各个方面,但针对初级选材的文献很少,亦没有全面系统地对体操运动员初级选材专门跟踪研究。

运动员科学选材是运动训练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运动训练科学化的始动环节。

卓有成效的初级选材,可以加速整个运动训练的进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试图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在专家访谈和实地考察考察的基础上,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归纳,提炼出一套较为系统、全面的体操初级选材参考资料,并尝试制定一套简单的指标测试体系和评价标准供选材实践验证。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北京市体校体操队、北京体操队和八一体操队的竞技体操运动员初级选材的形态、机能、素质、心理和智商类主要指标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参考了运动员选材的相关文献和书籍20余篇,并查阅了儿童、少年的生理、训练、心理等相关资料。

2.2.2专家访谈法

针对竞技体操运动员选材现状、教练员的选材经验以及常用的指标等问题,走访了八一体操队、北京体操队以及北京市各体校的教练员。

2.2.3问卷调查法

教练员对竞技体操运动员的选材经验以及常用的指标等问题,向体操教练员发放问卷21份,回收21份,有效问卷21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

3研究分析与结果

体操是一个靠个人发挥,以单项成绩为基础的集体项目。

其突出特点是项目多,动作复杂,不同的项目,对运动员提出不同的要求,所以在选材中既要突出运动员的强项,又要尽可能地照顾全面。

体操项目受器械制约较大;各个项目都包括相当数量的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动作;完成每个动作都要求姿态美、质量高、节奏感强:

体操又是一项富于创造性的、难与美高度协调统一的项目,要求人体各部位都要参与静力性和动力性的用力动作,因此对心理、机能要求较高,对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要求更为严格。

3.1竞技体操科学选材原则和理论

3.1.1竞技体操科学选材原则

体操运动员科学选材的原则是依据体操项目特点、人体生长发育的客观规律和选材的基础理论对体操运动员科学选材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它是选材的一般规律的反映,对科学选材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多样性原则:

选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单方面选材,而是多维选材,必须从生理、生化、心理、遗传等方面进行综合和多指标的选材。

选材的方法也不可单一,除了用科学测试法外,还应结合经验法、追溯法等方法。

补偿性原则:

体操项目之间的差异对运动员的形态和素质有着不同的要求。

如:

鞍马和单杠要求运动员上下肢都长,而吊环则要求上肢短;下肢粗壮有力对自由体操和跳马有利,但影响鞍马和吊环动作幅度;上肢长,重心高,对鞍马有利但却增加了吊环动作的阻力臂,等。

这些要求在形态的范围内是无法统一的,必须求助于运动素质或熟练的技术才能解决。

因此,要使各单项的有利因素得到充分第发挥,并克服其不利因素,必须考虑各因素的补偿性。

动态性原则:

生长发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体操动作技术及难度也在不断变化,因此,体操运动员的选材也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

这其中动态性首先表现在时间的维度上,选材是从少儿时期开始,贯穿于运动员从小到大的整个运动生涯,是一个层层衔接逐级进行挑选的过程。

其次是选材指标维度,体操运动训练和运动技术水平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不同选材层次和等级的选材指标和方法也应及时做出调整和改进。

3.1.2体操运动员科学选材的“3.3”理论

体操运动员科学选材理论有三个方面,每个方面有三个基本内容,称之为体操运动员科学选材的“3.3”理论。

选材理论三角是目前公认的运动员科学选材理论基础,对选材工作具有观的指导意义。

包括人体生长发育规律、遗传学原理和人类生存环境。

生长发育规律是儿童少年选材的基本依据;遗传学是运动员科学选材的基础,它决定人体性征,尤其是不可控和难控性征及其发展潜力;生存环境对可控性征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运动员三位一体选材理论依据包括体操项目技术特征、优秀运动员模式和运动员身体条件补偿的可能性。

这是制定体操运动员选材测试指标、指标评价标准的依据。

选材的目的在于优秀的苗子,因此首先要分析体操技术和体操发展对运动员各方面的要求并研究优秀运动员模式;体操项目较多,不同项目对运动员要求并非完全一致,有些可能出现矛盾,因此就必须研究身体条件互相补偿的可能性。

选材原理三要素指先天因素、内在因素和潜在因素。

运动员选材先天因素最为重要,先天条件好的运动员总是要高人一筹。

内在因素指不易被看到和发现而对运动员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是指遗传学、心理学和生理生化等方面的指标;潜在因素与先天因素和内在因素有关,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更多是属于预测的范畴。

在儿童少年选材工作中,不能单纯以成绩为标准,更重要的是捕捉和发现运动员的发展潜力。

研究体操运动员科学选材必须对选材的“3.3”理论进行全面的了解和研究,本文基本上是围绕“3.3”理论展开的。

3.2竞技体操初级选材的指标分析

3.2.1竞技体操初级选材的总要求

经过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得出,体操基层选材的总体要求。

体态匀称,五官端正,膝、踝、肘、腕关节不要太大,颈略长,锁骨、肩胛骨平正(切忌端肩及肋缘突出)。

直臂(不能有“刀臂”、手大、肘关节反张不能超过10°,外翻不能超过15°)。

脊柱生理弯曲正常,无侧弯和隆起现象。

臀部窄小、扁平,臀大肌上提为好。

腰直、膑骨小而平,跟腱细长,足弓较高,脚趾关节背屈的角度不能太大。

“O”型和“X”型腿者,不能入选。

心理健康,对事物的兴趣牢固,有从事体操训练的愿望和要求。

开朗活泼或文静专注,自我控制能力强的类型均可。

接受能力强,勇敢果断,吃苦耐劳,顽强好胜。

神经类型除抑制型外均可。

骨龄与生活年龄一致或小一年左右为好,智商不得低于90分。

3.2.2竞技体操基层选材五大类型指标分析

运动员选材常用五大类型指标,即形态、素质、机能、心理和智力指标。

现将研究文献中的指标进行总结分析,并与专家和教练员广泛进行访谈,得出常见的竞技体操初级选材指标主要集中在形态、身体素质和机能几个方面,其中常用的指标有以下几种:

形态类:

身高、体重和去脂体重、胸围/身高×100、指距-身高、髂前上棘宽/肩宽×100、下肢长/身高×100等指标,另外还包括足弓检查。

机能类:

心功指数(30秒起蹲)。

素质类:

30m跑、10"高抬腿、立定跳远、400m、30"悬垂举腿、屈臂悬垂(秒)、引体向上、俯卧撑、劈叉、体前屈等。

大多数的文献著作集中于对形态、素质和机能的阐述,对心理素质、智力因素等相对都比较缺乏,而这两个方面在当前的运动竞赛中又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选材中还应考虑到这两个方面的因素。

心理类:

神经类型的测试通常使用的是苏州大学体育系的王文英、张卿华“80.8神经类型测试表”,神经类型的划分也以该表规定的为准。

智力(智商)选材:

智商测试一般采用“绘人法”。

“绘人法”智商测试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对儿童智力评价的一种简易测试方法。

它通过儿童绘人作品,反映儿童对事物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大类型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遗传度。

人体的外在表现,是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人类只有少数性状一经形成,就不再受环境的影响。

为了估计遗传和环境对某一性状表现所起作用的相对比重,我们常用“遗传度”。

遗传度是指某一特定性状在总的变异中,有多大比例归于遗传因素,有多大比例归于环境因素,一般用%来表示。

如某一性状的遗传度为52%,就是说,这个性状的变异约有52%归于遗传因素,而48%归于环境的因素。

基层选材应充分结合各类型指标的遗传度进行科学选材。

遗传度低的性状在选材时可适当放宽,但在该性状发展最快的“敏感期”时,应当从严。

因为在该性状发展最快的“敏感期”,遗传因素作用最明显,该性状应能充分表现。

如果这时还不能充分表现,应从严选取。

同时,在选材中遗传度低的性状,虽然后天的环境与训练可以使其改造与发展,但由于遗传性状相关性的存在,常常会因某种能力的偏低,而影响整体能力的表现。

(1)形态类指标分析

体操运动器械项目多,动作类型多,技术复杂,运动员身体的各部位都要参与各种静力性和动力性的用力动作中去,各肢体的长度和比例关系着人体运动时的骨杠杆作用,直接影响着技术的形成和动作难度的发展。

对体操运动员形态的要求,首先要考虑做功的效果,再考虑有利于造型优美的某些形态特征。

表1主要体表性状的遗传度

体长

体宽

体围

体重

遗传度

%

身高

75

坐高

85

臂长

80

腿长

77

头宽

95

肩宽

77

腰宽

79

盆宽

75

头围

94

胸围

54

臂围

65

腿围

60

体重

63

去脂体重87

从表1可以看出,体长指标的遗传度在75%-85%之间,体宽指标的遗传度在75%-95%之间,体围的遗传度在54%-94%之间。

去脂体重的遗传度为87%。

除胸围、臂围、腿围、体重等受后天环境影响较小外,其它形态指标的遗传度均较大。

体操运动对于体长、体宽、体围等均有特殊的要求,如身高中等、肩宽、盆窄、腰细、上肢粗壮较长等,而反映这些特征的指标遗传度都较大,对于体操运动员选材来讲,重视诸项指标的遗传研究尤其重要。

体操项目要求一般体重相对要小些,去脂体重要相对大些:

多数运动项目都要求与其身高相应的体重,去脂体重大一些。

对运动员体重的这一要求,主要是提高其骨骼肌百分比,以提高运动能力。

从上表可以看出,体重的遗传度较其它体形指标低,尤其是一般体重。

在选拔少儿运动员时,一般体重可不必太多考虑,重点考虑去脂体重,男孩多考虑母亲遗传,女孩多考虑父亲遗传。

身高是运动员生长发育水平的标志,遗传度较高(75%)。

身高与人体其它各项形态指标相关较大,是身体形态的主要指数。

作为体操运动员选材的指标,对身高的要求,更多地是从体操项目的特点的技术的要求来考虑。

受体操器械高度和体操动作技术等因素的影响。

国内外对于身高的要求,基本上都是四肢比例适当,身材适中。

据曾凡辉等研究证明:

克托莱指数(体重×1000/身高)更适合于女子体操运动员选材,男子则使用胸围/身高×100指数。

这主要是因为,女子体操运动员要求个小体轻,身材匀称,脂肪少,保持形体优美,女子体操运动员肌肉不如男子发达,力量较差,因此,在完成体操动作时,一方面要增大肌肉力量,另一方面体重又不能太大。

因此,精干优美的体型,对女子体操运动员是有利的,去脂体重更适合于女子体操运动员:

男子体操项目对力量的要求很高,体操的力量性动作主要是靠肩臂和胸背肌肉力量来完成。

因此,选用胸围/身高×100指数来反映男子体操运动员的粗壮度比单纯身高指数更能符合体操项目的特点。

胸围指数虽然是男子体操运动员肌肉力量发展的重要指标,但过于粗壮也是不利的,特别是对儿童少年运动员会影响其灵活性和协调性,不利于动作的完成。

因此胸围不是越粗越好,应有一定的范围,并应侧重于前后径大,躯干呈倒圆锥形。

指距-身高是体现运动员上肢长度的指标。

该指数越大,说明上肢越长。

两臂长在体操运动训练中有其特殊的重要性。

除有助于单杠、双杠、吊环、及鞍马等项目增大动作幅度外,更主要的是在支撑项目上提高了身体重心的位置,有利于完成一系列支撑变化的动作。

中国人的指距-身高指数的平均值,大大低于欧、美国白人和黑人,他们在出生一岁半左右时,指距就超过了身高,所以最后指距明显大于身高。

我国男性的该项指数要到12岁才能超过身高,17岁时平均仅超过身高2.78厘米。

因此,做好指距-身高指数的预测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目前还缺乏这方面的研究。

但是,上肢太长也有不利的一面,如在一些力量性动作,特别是在吊环的用力动作,由于阻力臂长,完成动作时就比较费力。

但这一矛盾可利用其它因素作一定的补偿,其中最主要的方法是从小重视力量训练和注意运动员力量发展潜力的发挥。

在实际体操选材测量中,我们常常采用髂前上棘宽/肩宽×100来反映躯干的形态。

这个指标的目的是选择骨盆窄的运动员(按体操项目特点,这一点主要体现在髂前上棘,这里需强调的是髂前上棘宽并不等于骨盆宽,骨盆宽等于髂宽)。

因此,建议使用髂宽/肩宽×100,躯干呈倒三角的运动员,骨盆窄小除了有利于运动员跑跳能力的发展外,主要是适应体操项目技术和运动员形态美的要求,臀部小,下身轻,动作灵活,运动轻巧,节省力量,形态优美。

这一指数要求越小越好,但应建立在骨盆窄的基础上,而不是以肩部宽大为条件。

髂宽/肩宽×100指数,男子从小到大无明显差异,有一定稳定性,易于预测。

下肢长/身高×100是测量下肢长的重要指标。

较长的下肢动作幅度大且美观,但下肢太长不利于快速有力地打击性起跳,对自由体操和跳马的起跳影响较大,因此,下肢长度要适当。

由于每个运动员的特点不同,在分析下肢长对弹跳力的作用时,还要考虑大小腿的比例、跟腱与足的状况,并和其它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形态和能力互补的可能性。

在实际选材操作中,身高和大、小腿之间的比例关系也需受到重视。

小腿长于大腿,有利于完成下蹲和团身动作,腿形也比较优美。

因此选材时,可适当考虑大腿和小腿的比例。

(2)机能类指标分析

表2主要生理指标的遗传度

指标

遗传度%

最大心率

85.9

肺通气量

73

最大吸氧量

93.4

CNS神经系统功能(强度、灵活性、均衡性)

90

骨骼肌纤维结构与分类

99.5

血型

99

表2可以看出,反映生理机能水平的指标遗传度均很高,说明生理指标在后天改造上有较大的困难,选材时应从严考虑。

特别是对于该项目的主要生理机能指标的遗传度,更应充分注意。

同时,由于机能水平的变化受遗传阶段性规律的制约,选材时对各生理指标的检测,不仅应在选材的开始阶段,而应贯穿在整个训练过程之中,才能做出最后的评价。

血型与运动能力关系密切,主要体现在血型与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内在联系,不同血型的人具有不同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特点。

血型几乎完全由遗传因素控制。

当今世界各体育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