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专项施工方案概要.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001306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8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夯专项施工方案概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强夯专项施工方案概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强夯专项施工方案概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强夯专项施工方案概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强夯专项施工方案概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强夯专项施工方案概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强夯专项施工方案概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强夯专项施工方案概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强夯专项施工方案概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强夯专项施工方案概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强夯专项施工方案概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强夯专项施工方案概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强夯专项施工方案概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强夯专项施工方案概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强夯专项施工方案概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强夯专项施工方案概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强夯专项施工方案概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强夯专项施工方案概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强夯专项施工方案概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强夯专项施工方案概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强夯专项施工方案概要.docx

《强夯专项施工方案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夯专项施工方案概要.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强夯专项施工方案概要.docx

强夯专项施工方案概要

第一章编制依据

一《开县东部新区城镇基础设施综合建设项目——二期施工设计图》;

二、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三、《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四、《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9;

五、《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第二章工程概况

本工程强夯处理范围为次干道一K1+980~K2+820段,强夯处理面为道路设计高程以下0.6m,道路处理宽度为35m,总处理面积为34096m2。

第三章强夯施工方案

一主要施工人员配备

1

强夯机司机

1人

强夯机操作

2

施工队长

1人

现场作业指挥

3

起重工

1人

强夯施工作业

4

测量工

1人

施工测量

5

修理工

1人

机具维修、保养

二、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施工准备包括技术准备、施工现场准备、劳动力组织准备和物资准备。

1.技术准备

⑴全面熟悉施工图纸、技术要求、施工规范等有关资料和文件,深入了解施工现场及其周围的地形、地质、水文、气象、交通运输、通信联络以及环境保护等情况。

⑴将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施工特点、质量标准和工期要求等,逐级向施工有关人员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

2.施工现场准备

⑴道路修筑

应对施工机具、运输车辆和设备必需通过的道路的承载能力等进行调查,不符合要求处,应予加宽或加固。

强夯施工设备运输的道路路基宽度达到6米即能满足要求。

场区内施工时,施工设备的转移道路将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另行确定。

⑵施工用电

强夯施工的用电量不大。

用电由现场配电箱接入,并安装空气开关和漏电保护器。

夜间施工采用活动灯架,每个灯架安装500~1000W的碘钨灯。

3.主要物资及施工机具设备的准备

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作好施工组织,保证有一定数量的技术人员和工人、设备、电力、材料等。

3、地质分层情况

根据设计文件显示本工程区域内地层有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4ml)、第四系坡残积层(Q4el+dl)、冲积层((Q4al+pl)、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泥岩(J2s-MS)、砂岩(J2s-SS)。

其岩性由上至下分述如下:

1)人工填土:

(Q4ml)

灰褐色、灰黑色等,松散~中密状,干~稍湿。

主要由粉质粘土、砂泥岩碎块石等组成,局部地段位于居民区周围,含瓦块、砖块等。

碎块石块径一般为1~40cm,土石比4:

6~8:

2,土质不均。

主要揭露于居民区及次干道一,堆填时间1-20年,揭露最大厚度为12.00m。

2)粉质粘土(Q4el+dl):

褐色、褐红色等,可塑~硬塑状,土质不均,刀切面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及韧性均中等,局部地段含少量的强风化碎石。

在斜坡地带广泛分布,揭露最大厚度5.30m。

3)粉土(Q4al+pl):

褐黄色,稍湿,中密状。

表层含植物根系,手捏砂感较强。

刀切面无光泽,干强度较差,无韧性,摇振反应迅速。

仅在ZY18、ZY19、ZY22号钻孔有揭露,揭露最大厚度5.80m。

4)粉质粘土(Q4al+pl):

褐黄色、黄色等,可塑~硬塑状,偶含10~25%的卵石,卵径一般为1~8cm,磨圆度较好,分选性一般~差。

干强度、韧性均中等,无摇震反应。

揭露最大厚度为8.20m。

5)砂夹卵砾石(Q4al+pl):

灰褐色、灰色等,稍湿,松散~稍密状,卵径一般为1~8cm,磨圆度较好,分选性一般~差,母岩以砂岩、石英岩为主,其间充填物为粉质粘土,含量30~45%。

主要分布于河漫滩,揭露最大厚度为11.10m。

6)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

泥岩(J2S-MS):

紫红色、紫褐色。

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局部含砂质较重,偶含灰绿色砂质团块及砂质条带。

在整个场地中广泛分布,揭露最大厚度为22.60m,未揭穿。

砂岩(J2S-SS):

灰色,灰褐色等,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钙、泥质胶结。

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等,局部含泥质较重。

在整个场地中广泛分布,揭露最大厚度为15.68m,未揭穿。

中等风化基岩裂隙不发育,岩体较完整,岩心多呈柱状。

四施工方法

1强夯施工方法

强夯施工前根据设计要求,需进行试夯,本工程试夯段为次干道一道路里程K2+040~K2+080范围内,夯击面积为1000m2。

强夯施工宜采用强夯置换方式。

①第一遍:

点夯,能级采用4000kN·m,梅花形布置,夯点间距5m,隔行跳打,在每个夯点夯击5击后向夯坑内添加碎石至地面后继续夯击,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100mm,且每点夯击数不小于8击。

(夯点布置详见下图)

②第二遍:

复夯,夯点布置在第一遍夯点之间,在每个夯点夯击5击后向夯坑内添加碎石至地面后继续夯击,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100mm,且每点夯击数不小于8击。

第二遍夯击时,应待第一遍夯击产生的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后进行,约5~7天。

③第三遍:

满夯一遍,采用1000kN·m,锤印搭接1/4,每点三击。

第三遍夯击时,应待第二遍夯击产生的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后进行,约5~7天。

每遍夯击完毕后场地用回填料将夯坑填平并用推土机推平。

第三遍满夯夯击完毕后还应采用18t(或18t以上)振动碾压机械碾压8遍,振动频率不小于30HZ,激振力不小于330kN,振动碾压行进速度不大于2.0km/h,碾压方向为隔遍垂直交叉。

2强夯施工技术参数

参数

夯区

遍数

能级

KN.m

单点

夯击数

夯点布置形式

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mm)

强夯施工

第一遍

4000

≥10击

5米梅花形

≤50

第二遍

4000

≥8击

夯点布置在第一遍夯点之间

≤50

第三遍

1000

3

锤印搭接1/4

备注

1、对于强夯置换区,在每个夯点夯击5击后向夯坑内添加碎石至地面后继续夯击。

2、下一遍夯击时,应待上一遍夯击产生的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后进行,约5~7天。

强夯施工经试夯确定,夯锤落锤高度为16.3m,详见下图。

3强夯施工工艺流程图

 

回填整平夯坑

测放1-2遍主夯点位置、强夯机具就位

 

1-2遍主夯点施工

回填整平夯坑

测放第二遍复夯点位置、强夯机具就位

 

二遍复夯点施工

测放满夯位置、强夯机具就位

 

4强夯施工工序

⑴、强夯点夯施工

1)夯位放样,用白灰洒出夯位轮廓线。

2)架设水准仪,水准仪设在夯区边30米之外。

3)测量夯击点地面高程。

4)夯机就位,稳车后调整臂杆角度至65度。

5)测量锤顶高程并记录。

6)提升脱钩器,标定落距并锁定脱钩器钢丝绳长度。

7)提升夯锤,脱钩器打开夯锤自由落下。

8)测量锤顶高程。

9)夯击数达到5击后向夯坑内添加碎石至地面后继续夯击。

夯至规定的夯击数。

10)移机进行下一点夯击,直至完成本遍全部夯点。

11)每一遍点夯施工完毕,夯坑用回填料回填整平。

12)第二遍夯击时,应待第一遍夯击产生的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后进行,约5~7天。

⑵、满夯施工

1)放出满夯每排基准线。

2)夯机就位,锁定落距。

3)锤印搭接1/4,夯完规定击数。

4)夯后场地整平,标高测量。

⑶、夯后碾压

满夯施工完毕后采用18t(或18t以上)振动碾压机械碾压8遍,振动频率不小于30HZ,激振力不小于330kN,振动碾压行进速度不大于2.0km/h,碾压方向为隔遍垂直交叉。

⑷、强夯施工工序要点

1)现场的控制桩要树立明显标志,加以保护,并定期进行复核检查。

2)测放的夯点位置,应用明显的标志标出夯位中心点,并用白灰粉撒出夯位轮廓线。

3)落距确定后,锁定控制落距钢丝绳,并标出落距标志。

4)夯锤气孔保持畅通,如遇堵塞,应随时将塞土清除。

5)如施工中发现锤偏离坑中心,应立即调整对中,夯击后如发现坑底歪斜较大,需及时用填料将坑底垫平后,方可继续夯击。

5)认真做好施工记录,并掌握好停锤标准。

6)密切注意异常现象,对夯沉量异常、夯锤反弹、地表隆起要加强监测,如实记录,并及时报告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研究解决办法。

7)对场地沉降量有控制要求时,每遍夯前和夯后都应对场地夯沉量进行测量。

8)及时办理有关质量文件,场地定位测量成果,现场施工记录,设计变更单,现场签证,工序质量评审等有关工程资料,加强原始资料整理,归档管理工作。

四、主要技术组织措施

1、技术措施

1.1施工前查明场地范围内的有关情况,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免因施工而造成损失。

1.2当强夯施工所产生的振动对邻近建筑物或设备会产生有害的影响时,应设置监测点,可采取隔振沟隔振或防振措施。

1.3强夯区域的定位放线应根据设计范围线、夯点布置用全站仪及钢卷尺进行放线,控制桩应引出强夯区域,并按设计要求用石灰放出夯点位置,经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

1.4点夯完成后,应测量场地平均下沉量。

1.5夯击时,夯锤必须提高到设计高度,达到单位夯击能。

落锤须平衡,如有错位或夯坑倾斜过大时须用沙石将坑填平,再进行下一步夯击。

1.6每次夯坑夯击中心距偏差不得大于5cm。

1.7每遍强夯的时间间隔不小于一周。

1.8施工中应采取必要的环境保护措施。

1.9做好现场原始施工记录,内容包括施夯日期、夯锤重量、落距、夯击数、每击夯沉量、原始地面标高、夯后地面标高、总夯沉量、记录人等。

2、组织措施

2.1施工前在施工图上对夯点进行编号,施工中对号进行夯击,防止漏夯。

2.2夯锤落距在施工前由各机组测量员施测,并做标识,质检员复测确认,施工过程中由测量员控制。

2.3夯击数由测量员控制,并具体负责签写《强夯施工记录》。

《强夯施工记录》应如实填写,经质检员检查并签字认可后,方可作为核算完成工程量的依据。

2.4质检员严格按照《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9)的有关要求,采用随机抽样的办法对每一遍夯点施工的保证项目和允许偏差进行检验,检验标准见下表。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查方法

单位

数值

主控项目

1

地基强度

设计要求

按规定方法

2

地基承载力

设计要求

按规定方法

一般项目

1

夯锤落距

mm

±300

钢索设标志

2

锤重

kg

±100

称重

3

夯击遍数及顺序

设计要求

记数法

4

夯点间距

mm

±500

用钢尺量

5

夯击范围(超出基础范围距离)

设计要求

用钢尺量

6

前后两遍间歇时间

设计要求

五、施工机械技术装备

1施工机械选择

科学地组织强夯、土方填筑施工流水作业是确保工程高质量、快速、低耗施工的关键,通过合理组织、均衡生产,尽可能地发挥每台机械的使用效应,减少闲置时间,以期达到用最合理的机械完成较多的工程任务,取得好的经济效益,为此,本项目在施工机械选择时充分考虑了以下因素:

本项目在施工机械选择时遵循了以下原则:

1、适用性原则:

本项目选择的强夯施工机械主要为25-32t履带式起重机,夯机吨位太大起重机效率降低,太小则影响施工。

2、经济性原则:

在选择机械时,我们对工程量与机械费用的关系进行权衡,同时考虑机械的先进性和可靠性。

3、可靠的安全性能:

选择安全性能好的机械,同时针对强夯的施工工艺加以技术安全改造,从而保证强夯施工设备和施工人员的安全。

2强夯处理机械配备原则

结合各遍能级的不同,施工各区内大小机组配套使用。

同时考虑了我单位的技术特点、施工习惯和现有机械的可能利用情况,强夯机组主要由履带起重机、自动脱钩器和夯锤组成。

⑴夯锤配备

根据设计能级不同,选用15t~25t夯锤,锤底面积为5~8㎡。

锤形为带斜度的上大下小的倒园台铸钢锤,具有夯击后坑壁不易塌土、落点准确、重迭性好、不易偏斜、易起锤等优点。

锤体周围均匀设置4个上下贯通的气孔,孔径25~30cm,使夯锤脱钩下落时减少产生的气垫阻力;锤、土接触瞬间使土体孔隙气体能立即排除。

同时也减少了锤底与土的吸附力,起锤比较容易。

⑵强夯机组

为了最大限度地缩短施工工期,我公司本次投入机组完全能够满足强夯施工需要。

⑶自动脱钩装置

脱钩装置与滑轮组二者合一,强度可靠、施工灵

活、夯锤吊起到设计高度时,与脱钩器连接的钢丝绳

拉紧,脱钩打开臂使夯锤从吊钩滑出自由落向地面。

2施工机械配置计算

⑴本标段地基处理强夯区工程量为34096m2,按夯锤5m2计算,单次夯点共有6820个。

⑵强夯计划施工时间为90天,考虑气候影响,每月实际出勤天数按25-26天计算,则实际工作日按75天计算,总强夯面积为34096m2,每日强夯处理量应达到455m2。

⑶在进行施工机械配置计算时,以上述日产量为基数,确保每日的强夯处理面积达到455m2。

⑷强夯作业效率:

本标段强夯综合确定强夯作业效率:

4000KN.m单机日产量450击,1000KN.m单机日产量600m2,每日工作2个台班。

第三章安全措施及安全保证体系

一、安全管理目标

本工程的安全管理总目标是实现安全生产无事故。

具体为:

杜绝发生人身伤亡事故;杜绝发生设备事故;杜绝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杜绝发生火灾事故;避免其它施工项目影响自身安全;杜绝自身安全影响其它施工项目。

二、安全管理机构及职责

1.安全管理机构

为确保本工程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针对本工程的具体情况,成立由项目经理任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构成如下:

组长:

靳广平(项目经理)

成员:

张俊华(技术负责人)、吴章强(安全负责人)、高山(设备材料组组长)、各机组机长。

2.安全职责:

项目经理:

是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承担组织、领导安全生产的责任;审核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及安全措施。

具体负责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调查处理安全隐患,组织安全措施的落实。

技术负责人:

制定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负责人:

专职负责本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巡回检查。

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保证各种安全设施齐全到位,消除安全隐患。

专职安全员必须持证上岗。

设备材料组组长:

保证各类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

各机组组长:

进行班前安全教育,保证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消除安全隐患。

三、安全管理措施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保证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并运用各种规章制度保证全员参与,安全管理覆盖项目施工的全过程,接受业主、监理工程师的监督、检查。

1.安全管理保证措施

1.1项目经理为项目安全管理提供必须的资源支持。

1.2安全负责人负责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安全培训教育工作。

1.3各级职能部门及人员,在各自业务范围内,对安全生产负责。

1.4全员承担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从项目经理到施工人员的各施工环节作到纵向到底,一环不漏。

各职能部门、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横向到边,人人负责。

1.5从事施工安全管理与操作的人员,应有从业资格证书和安全操作许可证,持证上岗;特种行业的从业人员须按规定参加安全操作考核,取得相关主管部门核发的《安全操作合格证》后,持证上岗。

1.6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均需与项目部签订安全协议,作出安全保证。

1.7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检查,应有认真、详细的记录。

1.8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建设部《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施工现场管理规定》文件精神。

1.9严格执行业主和监理工程师针对本工程制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时通报安全生产情况。

1.10落实项目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奖罚制度,做到责任到人、管理到位、奖罚分明。

2.安全教育培训

2.1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的目的,就是增强各职能部门和岗位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掌握安全生产知识,有效防止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失误,使施工始终在安全受控的状态下有序进行。

2.2编制项目安全培训计划。

工程开工前和开工后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适时制定安全培训计划。

2.3安全培训教育的对象是参加本工程施工的全体人员,实行三级安全教育。

2.4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要求。

2.5生产副经理具体负责安全培训教育工作的落实和考核工作。

2.6工程开工前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每周定期召开安全例会,进行安全交底,作好记录。

3.安全监督检查

安全检查的目的是发现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是消除事故隐患、落实整改措施、防止事故伤害、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方法。

3.1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是查思想、查管理、查制度、查现场、查隐患、查事故处理。

3.2安全检查要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有整改、有总结、有处理。

3.3机组实施日检制度,各机组机长每日施工前对本机组的安全作业状态进行检查。

3.4安全部门实施周检制度,安全负责人和各机组负责人每周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监督检查。

3.5项目部实施月检制度,在项目经理领导下,安全负责人组织安全生产小组成员每月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监督检查。

3.6班组实施交接班安全检查制度;专职安全员实施安全巡视检查制度。

3.7随时接受当地安全生产行政管理机构的安全检查。

四、安全保护措施

1.安全防护措施

1.1在施工现场布设置标志牌,用于施工现场的安全提示、警告、禁止标识。

1.2强夯作业时,设立明显的安全警戒线。

警戒线内,任何非施工人员不得入内。

1.3所有进入现场的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电工必须穿绝缘鞋。

1.4配电柜必须加漏电保护和紧急跳闸装置。

1.5吊车的卷扬、变幅、转向和行走每天进行例行检查,并填写安全记录。

1.6在起夯情况下,夯锤下面严禁站人。

2.强夯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2.1认真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2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严禁司机酒后操作。

2.3选用的机械设备要有可靠的安全保障措施,起重机械要有足够的安全系数。

2.4强夯时,所有施工人员应在正在施工的夯坑30米以外。

2.5土方机械施工与强夯机械施工应做好施工交叉作业管理。

2.66级以上大风及雨雪天气或能见度低视线不良时,不得进行作业。

五、应急预案

1.设备事故应急预案

1.1当设备出现主杆变形情况,操作人员应沉着操作,并首先迅速脱钩,人员迅速撤离危险区域,将事故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1.2在安全员的领导下,组织有关人员迅速查清事故原因,制定纠正和预防方案,恢复正常施工。

2.飞石打击应急预案

2.1因飞石打击导致施工人员工作中断时,负伤人员或最先发现的人立即采取相应的救护措施并报告当班安全员和施工组领导。

对轻伤者应采取项目部配备的碘酒或止痛膏、止血贴进行治疗,必要时送医院检查治疗。

2.2当飞石打击导致出现重伤等重大事故应立即调用车辆,送往医院治疗,救治伤员为第一工作,现场安全员等相关人员迅速采取措施,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2.3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做好现场标识,向公司、业主及有关单位通报事故原因及经过;按规定程序进行事故处理。

第五章质量措施及质量保证体系

一、质量目标

强夯分项工程一次性交验合格率争取达到100%。

二、质量控制标准

1.强夯施工的锤重、锤底面积、落距、夯点布置、夯击遍数、夯击数,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及间歇时间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2.强夯的起夯面标高、起夯面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土体的含水量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3.强夯施工工艺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4.强夯地基允许偏差项目满足下列要求:

A定位放线控制点位移≤50mm;

B夯点放线与设计图纸要求误差≤50mm;

C夯点间距偏差≤500mm。

三、质量保证措施

1.工程施工准备工作阶段

⑴在技术负责人的主持下,项目经理部各负责人参加,按照《施工图纸会审规定》的要求进行图纸会审,熟悉施工图纸,领会设计意图,确定具体的施工方法。

⑵技术负责人组织本项目部技术人员,按照合同要求和具体确定的施工方法、施工图和有关规范,依据《施工组织设计管理规定》完善、细化施工组织设计,送有关部门审批。

⑶施工组依据合同规定的工期,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进度控制要求,编制生产计划,报相关部门审批。

⑷项目经理部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的人员及劳动力需用量计划,安排选配具备资格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其他操作人员,对相应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

⑸公司质量与安全部门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机具设备需用量计划,依据《生产调度管理标准》,调配施工设备;公司设备材料部在设备进场前,按照《机械设备使用管理规定》对设备状况进行鉴定,项目经理部依据鉴定结果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设备操作人员及时填写《设备履历书》。

⑹技术组负责按照《施工技术交底管理规定》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填写技术交底记录。

2.工程施工阶段

⑴技术组和质量控制组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密实度及标高按照《地基处理技术规范》进行检查。

⑵测量组按照施工图及业主提供的坐标控制点进行测量放线。

测量放线后,质量控制组依据《工程测量规范》对定位控制点,场地标高及夯点位置进行复核,在定位测设成果和高程测设成果中签字。

⑶技术组和设备管理组依据《岩土工程施工标准》对施工设备进行再次验证,质量控制组对夯锤的型号、直径、重量、落距进行检查和确认。

⑷设备管理组对施工所用的所有设备按照《机械设备保养与修理规定》进行维护保养。

⑸测量人员对每个夯点的夯击能、夯击数、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进行控制,并填写强夯施工记录。

⑹质检员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进行质量控制。

当发现不合格品时,应及时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有效控制。

3、雨天施工措施

⑴随时掌握当地天气预报,对于已推平的场地要采取措施加以保护,防止雨水下渗。

⑵降雨后如果场地表面含水量偏高,不得进行满夯施工,如地表无积水,主夯可照常进行。

⑶降雨后不宜立即推平夯坑,采取挖沟排水,把水排干后晾干。

待夯坑晾干后再进行平整。

⑶机械设备应设置防雨设施。

⑸雨季施工时,施工组应作好现场的防护工作,防止浸泡正在施工的现场和已经完工准备交工的场地。

四、强夯质量控制点和质量控制措施

1.强夯质量控制点

锤重、夯锤落距、夯击遍数及顺序、夯点间距、夯击数和各遍间的间歇时间。

2.质量控制措施

⑴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要求进行施工。

⑵成立质量管理小组,管理每道工序,全面创优。

在施工过程中,对整个工程的各个工序进行全面质量监控,保证各工序的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对于不合格工序,下道工序拒绝接收,并向工程负责人汇报,直至满足设计要求为止。

⑶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每个夯点记录必须写明编号,记录要认真负责,记清夯击数和夯坑深度,不得漏夯、漏记,对出现的问题会同有关人员组织攻关处理。

⑷夯锤的重量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满夯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搭接。

⑸强夯时,夯点中心距偏差不能大于10cm,强夯坑必须用石灰画出,不得用“+”代替。

夯击中夯坑底部不平时,要及时垫平。

⑹夯锤的排气孔要保持通畅,如被堵塞,应立即疏通,以防产生气垫效应,影响施工质量。

⑺落锤要保持平稳,如发现偏移或坑底倾斜,要重新就位或整平夯坑。

⑻夯锤就位时,提锤离地约30cm,将锤放下,确认夯锤是否在白圈范围,如果有偏差,司机操作吊车少许转向,再次将夯锤提起、放下,直至将锤完全对中,指挥人员方可指挥起锤。

以确保夯点中心位移在允许误差以内。

⑼在强夯过程中应加强施工质量检验工作,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强夯施工完毕后应按有关规范对地基土加固效果进行检测检验,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

⑽强夯时至少需在四周留出8m左右回填挤压带,才能保证强夯施工的顺利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