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审定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课时折线统计图精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002551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0.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审定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课时折线统计图精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最新审定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课时折线统计图精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最新审定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课时折线统计图精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最新审定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课时折线统计图精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最新审定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课时折线统计图精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最新审定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课时折线统计图精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最新审定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课时折线统计图精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最新审定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课时折线统计图精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最新审定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课时折线统计图精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最新审定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课时折线统计图精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最新审定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课时折线统计图精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最新审定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课时折线统计图精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审定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课时折线统计图精编.docx

《最新审定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课时折线统计图精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审定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课时折线统计图精编.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审定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课时折线统计图精编.docx

最新审定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课时折线统计图精编

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113页信息窗1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折线统计图;懂得折线统计图也是描述和刻画数据的一种方法。

2、经历条形与折线统计图的比较过程,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3、能够读懂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表达的含义;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预测和推断。

4、通过主动参与,感受数学与社会以及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折线统计图及其特点;能读懂折线统计图的含义,并进行预测、推断。

教学难点:

能读懂折线统计图表达的含义,并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预测和推断。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田字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

同学们,这节课先请大家来欣赏一段视频(老师课件出示威海美景视频,可参照相关链接1)这座城市美不美?

知道这是哪吗?

学生根据视频提示可知是“威海”。

师:

俗话说“南有珠海,北有威海”,这里的环境真的是非常的美丽。

我们从画面中可以了解到威海在2003年被评为“联合国人居奖”。

(师板书单元课题:

获“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联合国人居奖”。

(课件出示)

联合国人居奖是当今世界一个有重要影响的奖项,由联合国人居署于1989年创立,是全球人居领域的规格最高也是威望最高的奖项。

主要表彰为人类居住条件改善作出杰出贡献的政府、组织、个人和项目。

 

学生自己看“联合国人居奖”的介绍。

师:

随着人们的居住环境的不断恶化,人居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目前,世界各国的人居领域都面临着人居拥挤、提供基本服务的经费不足、适当的住房缺乏、基础设施每况愈下、居住环境日益恶化等等;全世界有6亿多人生活在各种危害健康和生命的境况中。

因此,为了使各国政府对人类人居领域的各种问题给予充分的重视,联合国决定确立一个人居方面的奖项,即“联合国人居奖。

”而我们山东的威海早在2003年就获得了这项殊荣,这是一件令我们山东人多么骄傲的事呀!

不过威海也为改善人居环境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这里有一组数据,请大家来看一下:

(课件出示)

 

师:

读了以上资料,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有什么问题?

学生搜集信息很容易,估计学生的问题是:

垃圾无害化处理是什么意思?

师:

生活垃圾处理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目前我国垃圾无害化处理方式主要采用卫生填埋、堆肥、焚烧等方法。

同学们理解了吗?

师:

刚才我们出示的信息,全部都是用文字表达的。

如果从数学的角度,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

生:

可以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此时教师板书单元课题:

统计)

2、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自主绘制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

师:

是的。

下面就请同学们任选一种方式进行统计。

想要绘制条形统计图的同学可以使用田字格来进行绘制。

学生自主选择进行绘制,绘制完成后在班内进行展示,重点让绘制条形图的同学说说绘制方法。

学生汇报展示后,师将两种统计方法汇总用课件出示:

 

 

师:

同学们绘制的非常好,相信同学们一定可以从上面的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形中了解到许多信息。

对威海的无害化垃圾处理能力,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的统计图来表示吗?

2、探究研讨折线统计图

(1)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

估计有的学生能说出“折线统计图”,此时让学生说说折线统计图大致是什么样子的。

如果学生说不出,教师也可直接告诉学生:

反映威海市1998年到2002年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还可用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

折线统计图)。

它是用一条折线来刻画信息的。

师:

让我们一起关注大屏幕,静静地看折线统计图是怎么绘制的。

(课件演示如下:

在原条形统计图上出示网格图--将直条隐去,在直条顶部闪烁数据点--依次连接数据点)

 

师:

你看懂这个过程了吗?

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这个过程。

学生汇报交流,师引导归纳出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步骤:

先描点再连线。

师:

在描点、连线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要找准数据点,并在连线时要依次连接)

(2)初步阅读折线统计图

师:

看着这个折线统计图,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你能从中看出威海1998年到2002年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的变化情况吗?

学生在交流的时候重点抓住变化来谈。

师:

谁能根据统计图提出一些问题?

学生先思考,然后交流提出的问题并解答。

(3)比较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

课件出示两幅图:

 

 

师:

请同学们观察这两幅统计图,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的点?

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交流汇报:

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汇报时大致从下面两点:

相同点: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能反映出威海市1998年到2002年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情况,并能看出哪年的处理能力最强和最弱。

不同点:

(1)方法不同,条形统计图顾名思义是通过条形来反映数量的,折线是用点与线的。

(2)折线统计图能更清楚的看出威海市1998年到2002年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的变化情况。

2、评价质疑

师:

对于以上发现你觉得全面吗?

有什么疑问吗?

估计有的学生可能会有疑问,比如:

条形统计图中,2000年与2001年,也能看出来变化啊?

4、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1、师:

同学们都说得很好。

在这里两种统计图相差不是很大,我们都可以看出数量的的多少和它们的变化情况,但折线统计图在变化趋势上会比条形更直观一些。

所以来看这幅折线统计图,“威海市1998年--2002年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情况统计图,”更恰当的说法应该是“威海市1998年--2002年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变化情况统计图。

”(课件上统计表名称加上“变化”二字)

2、想一想,我们对于威海市1998年--2002年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这件事,是通过哪几种方式来描述它的?

(课件出示:

 

依据学生的回答,师依次课件出示:

 

师:

对于同一种信息,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描述与表达,每一种表达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而折线统计图最大的特点是能更加清晰地表示数据的变化情况。

同学们在统计时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进行选择。

5、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师:

折线统计图在教育、股市、医学、气象等等很多方面都起着很大的作用。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生活去看看。

1、课本“自主练习”第1题

先让学生说清楚这两幅折线统计图统计的是什么,然后看图回答书上提出的前三个问题。

汇报订正后,师:

这里在统计气温和降水量时,为什么选择折线统计图呢?

你能说说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吗?

目的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强调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然后再完成第四问,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预测、推断能力。

2、师:

说起旅游,在我们山东没有比威海更好的地方了。

威海作为一个沿海城市,那里的水资源非常丰富,可是威海市人民又是怎么做的呢?

我这里有两幅统计图,请同学们看一下:

 

 

(1)先独立读图、思考,想一想,你从图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两幅图的变化情况各是怎样的?

然后同桌两人互相交流。

(2)进一步阅读统计图,进行统计推断和环保教育

师:

通过这两幅统计图,谁能分析估计一下威海市2002年以后至今,他们的重复用水量和新水取水量的变化情况会是怎样的?

由此你对威海市人民的用水观念有什么想说的?

3、节约用水的情感教育

由上面学生的交流中引出对学生的节水教育:

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水是生命的源泉,珍惜水就是珍惜我们的生命。

请珍惜每一滴水,做到合理用水,科学用水。

(播放节约用水的公益广告--相关链接4,结束本节课。

)板书设计:

七获“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统计

折线统计图

更加清晰地表示数据的变化情况

描点-------连线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

(1)课堂中,通过让学生了解“联合国人居奖”、“垃圾无害化处理”、“重复用水量”、“新水取水量”等,拓宽学生的视野;继而又对学生进行了节约用水的情感教育。

教师充分挖掘教材、创造素材,体现数学教学的人文性和教育性,最大限度的扩大数学教学的内涵。

(2)通过对“威海市1998--2002年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情况”的纯文字的描述,过渡到用已经学过的统计表、条形统计图的表达,再引入折线统计图,一方面让学生回顾已有的表达方式,初步感受到对于同一信息,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刻画,每一种表达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

另一方面为出示新的表达方式“折线统计图”,学生会生产了解它的需要,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

2、使用建议:

(1)折线统计图这一教学内容是分成两课时来进行教学的,第一课时的重点是认识折线统计图,第二课时的重点是制作折线统计图。

也就是说两课时的重点分别是读图与作图。

所以这一课时应该把读图作为重点,但学生要读懂图,就必须要知道折线统计图上“点与线的含义”。

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点与线的作出过程,无疑对读懂图有着积极的意义。

(2)本课最后的题目的内容,是第二课时绿点的内容,老师可酌情在这里或第二课时时替换其它素材,不影响教学。

(3)本课后面的几个链接,都是本课所需要的素材,可以参照酌情使用。

3、需破解的问题:

本课第二个环节:

学生自主绘制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是否还需要学生现场绘制?

是不是老师可以直接呈现?

如果不绘制是否显得课堂教学不够扎实?

在这里提出来与大家共同磋商。

相关链接:

1、

2、

3、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