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综合基础知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003144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医学综合基础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预防医学综合基础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预防医学综合基础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预防医学综合基础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预防医学综合基础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预防医学综合基础知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预防医学综合基础知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预防医学综合基础知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预防医学综合基础知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预防医学综合基础知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预防医学综合基础知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预防医学综合基础知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预防医学综合基础知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预防医学综合基础知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预防医学综合基础知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预防医学综合基础知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预防医学综合基础知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预防医学综合基础知识.docx

《预防医学综合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医学综合基础知识.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预防医学综合基础知识.docx

预防医学综合基础知识

预防医学

1.卫生学是研究外界环境因素与A人体内环境的关系B人体外环境的关系C人体健康的关系D人体功能的关系E人体状况的关系C

2.我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不包括A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B保护环境C依靠科技进步,动员全社会参与D中西医并重E为人民健康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B

3.病因学预防是指A促进康复B针对发病早期C防止并发症和伤残D防止疾病复发E针对无病期E

4.属于二级预防措施的是A防止并发症和伤残B控制环境有害因素C恢复劳动和生活能力D防止疾病复发E促进康复D

5.三级预防又称A病因学预防B病残预防C发病学预防D临床前期预防E早期预防B

6.WHO提出的卫生保健目标是A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B2000年人人享有免费医疗C2000年人人享有医疗保险D2000年人人享有免费保健E2000年人人享有医疗保健A

7.初级卫生保健是指A农村卫生保健B低级卫生保健C心脑血管疾病预防D肿瘤预防E以上都不是E

8.初级卫生保健的工作内容不包括A增进健康B及时治疗C合理用药D预防疾病E康复防残C

9.不属于初级卫生保健任务的是A卫生宣传教育B计划免疫接种C做好计划生育D供应基本药物E恢复劳动能力E

10.目前,我国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已总结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但由于其自身特点及我国现实条件的制约使得它的全面实施还面临许多挑战,其顺利实施的关键在于,除了A组织领导B国际援助C通力合作D技术培训E群众参与B

11.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卫生成就。

其中,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设立的三级机构是A省、市、县B市、县、乡C中央、省、市D县、乡、村E地蛆、市、县D

12.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卫生成就。

其中,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设立的三条系统是A行政、业务、民间团体B医疗、预防、公共卫生C医疗康复、卫生防疫、妇幼保健D卫生、行政、业务E以上都不是C

13.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卫生成就。

其中,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设立的三种组织是A卫生行政、卫生业务、群众卫生组织B党政、行政、业务C党政、业务、群众组织D政府、群众组织、民间团体E以上都不是A

 

1.统计工作的步骤包括,除了A搜集资料B统计设计C分析资料D整理资料E得出结论E

2.统计学常用基本概念不包括A概率B样本C个体D总体E参数C

3.概率P(A)=0时表示事件A已经发生B可能发生C极可能发生D不可能发生E在一次抽样中不发生D

4.统计研究设计按照对研究对象是否进行干预分为调查设计和A总体设计B样本设计C随机设计D研究设计E实验设计E

5.属于实验设计原则的是A随机化原则B任意原则C一次性原则D配伍原则E以上都不是A

6.频数表的两个特征是A计算指标与统计处理B正态分布与偏态分布C集中趋势与离散程度D分布类型与对称程度E集中程度与离散趋势C

7.常用的表示一组同质观察值的平均水平的指标包括,除了A几何均数B众数C中位数D均数E标准差E

8.平均数作为一种统计指标是用来分析A调查资料B计量资料C等级分组资料D分类资料E计数资料B

9.平均数表示一群性质相同的变量值的A离散趋势B精密水平C分布情况D集中趋势E离散程度D

10.不属于变异指标的是A中位数B标准差C全距D四分位间距E变异系数A

11.制定医学参考值不必备下列哪项A选用适当的计算方法B选定适当的百分界值C确定样本足够量的正常人D确定指标的单侧或双侧界值E算出抽样误差E

12.变异系数表示A平均水平B对称分布C离散趋势D相对变异度E集中趋势D

13.适用于均数与标准差描述的资料是A偏态分布B正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不对称分布E负偏态分布B

14.适于用中位数与四分位数间距描述的资料是A偏态分布资料B对称分布资料C负偏态分布资料D正态分布资料E正偏态分布资料A

15.表示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用A构成比B观察单位C指标D率E百分比D

16.计算多个率的平均率时,应A按求中位数的方法求平均值B以总的实际数值为依据求平均值C将各个率直接相加求平均值D先标化,再计算E以上都不是B

17.用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小时所用指标是AσBSCRDCVESXE

18.假设检验水准α=0.05,计算t=1.5,结论是A根据自由度下结论B拒绝H0,接受H1C接受H0D不能下结论E以上都不是C

19.X2检验中,自由度υ的计算为A行×列Bn-1C样本含量D(行-1)(列-1)E以上都不是D

20.婴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什么水平的敏感指标A卫生文化水平B经济水平C政治水平D教育水平E科技水平A

21.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是A发病率B死亡率C感染率D病死率E生存率D

22.反映疾病疗效的指标包括,除了A治愈率B发病率C生存率D有效率E诊断符合率B

23.不属于筛检评价指标的是A可靠性B正常值C收获量和筛检费用D真实性E预测值B

24.临床医生进行社区诊断时最常使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是A暴发调查B现况调查C个案调查D问卷调查E典型调查B

25.现患调查的特点是A强调在一定时间内,这个时间尽可能长B适合于病程较短的疾病C适合于发病率低的疾病D适合于病程较长而发病率较高的疾病E以上都不是D

26.诊断试验主要用于,除了A疾病诊断B疾病随访C防残延寿D疗效考核E药物毒副作用监测C

27.适合做大规模筛检的疾病是A原位子宫颈癌B艾滋病C麻疹D流行性感冒E全民检查HBsAgA

28.实际有病,用该诊断标准正确判定为阳性的能力称A特异度B阳性结果的预测值C变异度D阴性结果的预测值E灵敏度E

29.不属于病例对照研究特点的是A对暴露因素的估计可能存在偏性B相对经济C可计算发病率D根据所得结果可以估计相对危险度E选择无病者作对照C

30.如果孕妇在孕期暴露于某因素与婴儿畸形的相对危险度是5,意味着A暴露组孕妇生畸形儿的危险是非暴露组孕妇的4倍B暴露组孕妇生畸形儿的危险是非暴露组的5倍C暴露组孕妇生畸形儿的危险比非暴露组大6倍D暴露组孕妇生畸形儿的危险是非暴露组的6倍E暴露组孕妇生畸形儿的危险比非暴露组孕妇大5倍B

31.关于定群研究的描述错误的是A包括前瞻性研究B将特定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分组C要计算发病率或死亡率D不进行组间差异的统计学检验E要追溯到过去某时期的暴露史D

32.在进行乳腺癌病因的病例对照研究时,最理想的病例是A一个地区肿瘤发病监测系统登记的所有乳腺癌病人B一个地区多所医院新诊断的乳腺癌病人C一所肿瘤专科医院收治的所有乳腺癌病人D一个地区肿瘤死亡监测系统登记的所有乳腺癌病人E一个地区多所医院诊断的所有乳腺癌病人A

33.实验效果的主要评价指标包括,除了A有效率B符合率C生存率D保护率E治愈率B

34.对照的类型包括随机对照、非随机同期对照和A实验对照B空白对照C内对照D历史对照E外对照D

35.某内科医生出门诊,发现心脑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肿瘤等疾病占大多数,为整理各系统疾病,确定指标的性质是A半定量指标B定量指标C等级指标D分类指标E定性指标E

36.某医生整理资料时有以下指标:

年龄、身高、体重、胸围等,上述指标属于A定量指标B半定量指标C分类指标D定性指标E等级指标A

37.某医生给某患者化验尿,检查项目有尿胆素、尿蛋白、尿含铁血黄素、乳糜尿等,上述指标属于A无序指标B分类指标C等级指标D定量指标E定性指标C

38.测定某地130名正常成年男子样本红细胞数,要估计该地正常成年男子红细胞均数,95%可信限范围是Aμ±1.96SXBX±1.96σXCX±2.58SXDX±1.96SXEμ±2.58σXD

39.当求得t=t0.05(n′)时,结论为AP=0.05,正好在临界水平上,重复实验,接受H0的可能性较大BP=0.05,接受H0,差异无显著性CP>0.05,拒绝H0DP<0.05,接受H0EP=0.05,拒绝H0,差异有显著性E

40.对某地25~30岁妇女进行一项研究发现:

在服用口服避孕药者中,宫颈癌年发病率为6/10万,而未服用者为3/10万。

据此认为服用口服避孕药是引起宫颈癌的危险因素,此结论A不正确,因为没有做显著性检验B不正确,因为没有进行年龄标化C正确D不正确,因为此研究无法确定暴露与发病的时间关系E不正确,因为没有区分新病例与现患病例D

41.为研究职业接触放射性物质与骨瘤发生的关系,某人选取1000名接触放射性物质的女职工和1000名电话员作为研究对象,观察1950年~1980年间的骨瘤发生率,结果接触放射性物质的女工中有20例骨瘤患者,而电话员中仅有4例,这种研究属于A横断面研究B实验研究C队列研究D临床研究E病例对照研究C

42.一种筛检乳腺癌的试验用于研究经病理检查证实患有乳腺癌的400例妇女和未患乳腺癌的400名妇女,结果患癌组有100例阳性,未患癌组有50例阳性,该试验能将实际无病判定为阴性的能力是A100/300=0.33B100/400=0.25C100/150=0.67D50/400=0.125E350/400=0.87E

43.某医生开展一项科研工作,按统计工作步骤进行。

不属于搜集资料的内容是A录入计算机B实验C专题调查D统计报表E医疗卫生工作记录A

44.某医生开展一项科研工作,按统计工作步骤进行。

分析资料包括A对照、重复B描述、推断C随机、均衡D计算、讨论E归纳、整理B

45.某医生选择适当资料计算相应指标,进行t检验。

选择资料的类型属于A计数资料B定性资料C等级资料D半定量资料E计量资料E

46.某医生选择适当资料计算相应指标,进行t检验。

应计算的指标是A变异系数B几何均数C均数D全距E中位数C

47.某医生选择适当资料计算相应指标,进行t检验。

进行t检验的资料应满足的条件是A负偏态资料B正偏态资料C偏态资料D正态或近似正态资料E以上都不是D

48.用尿糖定性试验检查糖尿病病人和正常成年人各500名,结果糖尿病病人中有300例阳性,200例阴性,正常成年人有50例阳性,450例阴性。

尿糖定性试验筛检糖尿病的灵敏度为A200/500×100/100=40%B300/500×100/100=60%C50/500×100/1000=10%D450/500×100/100=90%E100/500×100/100=20%B

49.用尿糖定性试验检查糖尿病病人和正常成年人各500名,结果糖尿病病人中有300例阳性,200例阴性,正常成年人有50例阳性,450例阴性。

如果某人尿糖定性试验阳性,其患有糖尿病的可能性为A300/450×100/1000=66.67%B200/450×100/100=44.44%C450/500×100/100=90%D200/500×100/100=40%E300/500×100/100=60%A

50.用尿糖定性试验检查糖尿病病人和正常成年人各500名,结果糖尿病病人中有300例阳性,200例阴性,正常成年人有50例阳性,450例阴性。

如果某人尿糖定性试验阴性,你认为排除其患有糖尿病的把握为A50/450×100/100=11.11%B200/450×100/100=44.44%C450/500×100/100=90%D400/550×100/100=81.82%E350/650×100/100=53.85%E

51.某研究人员将统计资料按研究指标的类型整理实验数据属计量资料的是A尿蛋白B白细胞数C就诊人数D住院天数E血压B

52.某研究人员将统计资料按研究指标的类型整理实验数据属计数资料的是A尿蛋白B白细胞数C就诊人数D住院天数E血压C

53.某研究人员将统计资料按研究指标的类型整理实验数据属半定量资料的是A尿蛋白B白细胞数C就诊人数D住院天数E血压A

54.某医生对一批计量、计数资料实验数据进行假设检验,结果判定如下:

进行u检验时,u=2.38则AP<0.05BP=0.05CP>0.05DP<0.01EP=0.01E

55.某医生对一批计量、计数资料实验数据进行假设检验,结果判定如下:

进行四格表χ2检验时,χ2=3.96则AP<0.05BP=0.05CP>0.05DP<0.01EP=0.01A

56.某医生对一批计量、计数资料实验数据进行假设检验,结果判定如下:

进行配对χ2检验时,χ2=2.42则AP<0.05BP=0.05CP>0.05DP<0.01EP=0.01C

57.评价远期疗效常用的指标是A生存率B婴儿死亡率C发病率D治愈率E患病率A

58.某时点内受检人群中流行某种疾病的频率是A生存率B婴儿死亡率C发病率D治愈率E患病率E

59.真阴性率又称A假阴性率B灵敏度C特异度D预测值E正确指数B

60.公式TN/TN+FP×100%计算的是A假阴性率B灵敏度C特异度D预测值E正确指数C

61.公式FN/TP+FN×100%计算的是A假阴性率B灵敏度C特异度D预测值E正确指数A

62.由果追因的研究属于A诊断试验B队列研究C筛检D病例对照研究E现况研究D

63.由因到果的研究属于A诊断试验B队列研究C筛检D病例对照研究E现况研究B

64.确定小学生身高、体重正常值属于A诊断试验B队列研究C筛检D病例对照研究E现况研究E

65.漏诊率A实际有病,试验阴性B实际无病,试验阳性C实际有病,试验阳性D实际无病,试验阴性E试验阳性,实际有病的可能A

66.灵敏度A实际有病,试验阴性B实际无病,试验阳性C实际有病,试验阳性D实际无病,试验阴性E试验阳性,实际有病的可能C

67.阳性预测值A实际有病,试验阴性B实际无病,试验阳性C实际有病,试验阳性D实际无病,试验阴性E试验阳性,实际有病的可能E

68.目的是平衡实验组和对照组混杂因素的是A双盲B单盲C样本含量D三盲E随机分组E

69.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均不知分组情况的是A双盲B单盲C样本含量D三盲E随机分组A

70.包括连续变量和非连续变量样本大小的估计是A双盲B单盲C样本含量D三盲E随机分组C

 

1.构成人类环境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社会心理因素B化学因素C遗传因素D生物因素E物理因素C

2.卫生学研究的主要环境包括,除了A水B食物C土壤D药物E空气D

3.下列叙述不对的是A人类和生物的活动逐渐地并不可逆转地改变着自然环境B生态系统是人类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并进行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的结合体C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各个环节的质和量相对稳定和适应的状态D生物圈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E生态系统中任一环节的生存和发展都以其他环节为前提A

4.不属于环境污染概念范畴的是A环境质量变化B尚未扰乱生态平衡C由于各种人为原因D环境组成发生重大变化E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间接或潜在危害B

5.不属于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是A地方病B传染病C食物中毒D职业病E公害病A

6.由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是A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森林大火B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洪涝灾害C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交通运输工具D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地震E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火山爆发C

7.环境污染对健康造成的特异性损害包括,除了A急性中毒B致癌作用C致畸作用D慢性中毒E抵抗力下降E

8.不属于影响污染物对健康损害的因素是A联合作用B气象条件C剂量或强度D个体感受性E作用持续时间B

9.某污染物的生物半减期为10天,每天经口喂养小鼠,经测定小鼠每天摄入量为1mg,连续喂养100天,则动物体内该污染物的最大蓄积量为A1mgB5.4mgC2.8mgD14.4mgE10mgD

10.曾引起公害病的环境因子主要是A氟化物B甲基汞C甲醛D砷化物E非电离辐射B

11.具有致癌作用的环境因子主要是A氟化物B甲基汞C甲醛D砷化物E非电离辐射D

12.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环境因子主要是A氟化物B甲基汞C甲醛D砷化物E非电离辐射C

 

1.与人类健康关系最为密切的空气物理因素有红外线,可见光和A微波B宇宙射线CX射线D紫外线Eγ射线D

2.下列不属于空气负离子的生物学作用是A降低血压B刺激骨髓造血功能C抑制气管纤毛运动D改善肺的换气功能E调节中枢神经的兴奋和抑制C

3.与气候有密切联系的疾病是A花粉热B心肌梗死C癌症D高血压E肺炎A

4.属于大气中的二次污染物是ACOBSO2CCO2DH2SESO3E

5.可吸入颗粒物是指能长时间漂浮于空气中很容易进入呼吸道和肺的颗粒物,一般直径小于或等于A5μmB10μmC2μmD1μmE15μmB

6.氮氧化物与碳氢化物在紫外线的作用下易发生反应生成A硫酸BSO3CH2SDO3ECO2D

7.关于室内空气染污描述错误的是A室内空气受大气污染的影响B室内装修材料可造成室内空气污染C燃料燃烧是室内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D人的呼吸过程也是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E室内空气污染较室外大气污染轻E

8.室内空气质量评价常用指标包括,除了A空气离子B二氧化碳C室内微小气候D链球菌总数E细菌总数C

9.由紫外线引起的生物效应是A红斑作用B日射病C视网膜灼伤D白内障E皮肤烧伤A

10.属于红外线生物效应的是A电光性眼炎B日射病C雪盲D红斑E色素沉着B

11.不属于SO2的生物学效应是A促癌作用B呼吸阻力作用C刺激作用D吸收作用E水解作用E

12.与城市空气SO2污染的危害有关的是A硝酸盐B光化学烟雾C汞的甲基化D酸雨E水体富营养化D

13.氮氧化物与碳氢化物反应生成的二次污染物属于A硝酸盐B光化学烟雾C汞的甲基化D酸雨E水体富营养化B

 

1.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包括,除了A净化消毒设施完善B感官性状良好C水量充足,取用方便D流行病学上安全E所含化学物质对人体无害A

2.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没规定的毒理学指标是A铅B汞C铬D锰E硒D

3.保证饮用水水质达到流行病学上安全的重要指标是A寄生虫虫卵B总大肠菌群C细菌总数D痢疾杆菌E钩端螺旋体B

4.不属于饮用水水质标准中的化学指标是ACODBDOCBODDpHECCl4E

5.介水传染病的特点是A有年龄差异B人—人传播C暴发流行D有性别差异E夏季流行C

6.水中的化学性污染物的危害包括,除了A急性中毒B慢性中毒C致癌D致畸E致敏E

7.水中常见的化学性污染物不包括A农药B汞C砷化物D氯乙烯E氰化物D

8.饮用水净化的目的是A杀灭病原菌B调节pH值C改善水质的物理性状D除去有毒物质E改善水温C

9.饮用水氯化消毒的目的是A改善水的性状B杀灭致病微生物C消灭寄生虫虫卵D保持水中余氯E杀灭大肠杆菌B

10.不影响氯化消毒效果的因素是A加氯量B浑浊度C接触时间D混凝剂种类E水温D

11.加氯消毒饮水时,供水末梢水中要求含一定量余氯,监测余氯的主要作用是A保持继续消毒的能力B保证管网内的水持续消毒C保证感官性状良好D保证流行病学上安全E增加消毒剂与饮用水的作用时间A

12.某县人口50万,约80%居民以河水为饮用水,该县设有一传染病科的综合医院。

城市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水中。

该县1986年1月~11月份伤寒发病人数达1063例,超过该县历史(1958~1985年)同期平均发病人数的6.9倍。

初步调查,发现患者集中于河水排污口的下游地带。

这一地区A工业用水管线泄漏,工业废水污染了水源B城市污水污染了水源C供水过程中有被投毒的可能D供水设施和净化消毒措施未能正常运转E以上都不是B

13.某县人口50万,约80%居民以河水为饮用水,该县设有一传染病科的综合医院。

城市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水中。

该县1986年1月~11月份伤寒发病人数达1063例,超过该县历史(1958~1985年)同期平均发病人数的6.9倍。

初步调查,发现患者集中于河水排污口的下游地带。

这一地区A城市污水排出口检出伤寒杆菌B绝大多数伤寒患者有饮用同一水源的历史C城市污水排出口下游检出伤寒杆菌D医院污水排出口检出伤寒杆菌E伤寒患者排泄物中检出伤寒杆菌E

14.某县人口50万,约80%居民以河水为饮用水,该县设有一传染病科的综合医院。

城市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水中。

该县1986年1月~11月份伤寒发病人数达1063例,超过该县历史(1958~1985年)同期平均发病人数的6.9倍。

初步调查,发现患者集中于河水排污口的下游地带。

这一地区A隔离伤寒患者B停止供水C对饮用水迅速采取氯化消毒D迅速切断污染源E加强饮用水的净化D

15.某县人口50万,约80%居民以河水为饮用水,该县设有一传染病科的综合医院。

城市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水中。

该县1986年1月~11月份伤寒发病人数达1063例,超过该县历史(1958~1985年)同期平均发病人数的6.9倍。

初步调查,发现患者集中于河水排污口的下游地带。

这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