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力章末习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005017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3.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力章末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七章力章末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七章力章末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七章力章末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七章力章末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第七章力章末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第七章力章末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第七章力章末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章力章末习题.docx

《第七章力章末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力章末习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七章力章末习题.docx

第七章力章末习题

第七章力章末习题

【例题精选】

      例1:

当用脚踢足球时脚尖会感到疼,这是为什么?

      解:

当用脚尖踢球时,脚是施力物体,足球是受力物体,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在脚对球施力的同时,球对脚也有力的作用。

所以在踢球时,脚尖会感到疼。

 

      例2:

使用弹簧秤时,下面必须注意的几点中错误的是:

( )

      A.弹簧秤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必须检查零点是否准确

      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弹簧秤不能用来测量小于它的最小刻度值的力

      解:

弹簧秤是测量力的工具,并不只限于测量竖直方向的力。

所以弹簧秤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这个要求是错误的。

故应选A。

      评析:

使用弹簧秤时,除了上述的问题外,还应注意观察它的量程、最小刻度,使用时加在弹簧秤上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

 

      例3:

为什么弹簧秤的刻度是均匀的?

      解:

弹簧秤是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在测量的范围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弹簧秤就是利用了弹簧的这种性质制成的,用弹簧伸长的长度来表示力的大小,所以它的刻度是均匀的。

 

      例4:

物体A重30牛,用力的图示法在图9中画出物体A受到的重力。

      分析与解:

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物体A受到的重力,步骤如下:

      

(1)首先确定受力物体,根据力的大小选择并画出适当的标度。

      

(2)力的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体上,根据确定的标度用线段长度表示力的大小。

      (3)在线段的末端画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将力的符号和数值标在线段末端。

      物体A受到的重力为30牛,标度可定为10牛。

重力图示见图10。

      说明:

      

(1)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不同,力的图示是要把力的大小、方向和力的作用点都表示出来。

      

(2)根据力的大小确定标度,要使表示力的大小是线段是标度的整数倍。

      (3)表示力的线段起点要画在受力物体上,如果没有明确的要求,一般画在物体的重心上。

 

      例5:

如图11所示,A、B两个物体紧密的并排在一起,但无形变,此时A、B两物体之间,有无力的作用?

      解:

虽然有A、B两个物体并排放在一起,即没有发生形变,也没有发生运动状态的改变,所以没有力的作用。

      评析:

首先明确力是一种作用,而不是物体。

就是有两个物体放在一起,但没有发生作用(如相互挤压),就没有力。

      同时还应明确,要分析物体间有无力的作用,还需要看是否能找到施力物体,如没有施力物体,必定没有受力物体,因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同时存在的。

 

      

      例6:

如图12和图13中弹簧秤的示数各应为多大?

      解:

图12中弹簧秤的示数为5牛。

             图13中弹簧秤的示数也是5牛。

      对图12中弹簧秤的示数是5牛,一般都能正确的判断出来,而对图13中的判断会有误解,以为图12中弹簧是单边拉的,而图13中是两边拉弹簧应为10牛。

事实上要使弹簧伸长并保持静止状态,必须两边拉弹簧,单边拉是不可能的。

所以只要弹簧秤有示数,都是两边拉弹簧的结果。

在图12中看上去好像是只有右边的5牛的拉力,其实墙边对弹簧秤也以大小5牛的力向左拦弹簧秤,所以实际上两图中的情况是一样的,因为示数都是5牛。

      

【综合练习】

 

      <一>填空题

      1、一个人穿着旱冰鞋用力推墙,此人将向         (填“前”、“后”)运动,这说明人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这是因为人受到           的结果。

 

      2、两个物体,不管接触不接触,只要发生形变或发生运动状态改变就一定有

             。

 

      3、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

      

      4、测量力的工具是       ,在物理实验中常用            来测量力的大小。

 

      5、弹簧受到的拉力       ,弹簧的伸长就             利用这个道理制成的            ,也叫        。

 

      6、力的             、         和         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够影响力的        。

 

      7、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区别在于:

力的图示是把力的             、         和         用一个带           的线段,形象的表示出来,而力的示意图是只沿力的             画一个箭头,粗略地表示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不严格讲究线段的                 。

 

      <二>选择题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力是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的

      B.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每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

      C.施力物体施力在前,受力物体受力在后

      D.两个物体发生力的作用不一定接触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会发生变化

      B.受力物体同时一定是施力物体

      C.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D.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一定是同时存在的

 

      10、下列的测量工具中,属于测力的工具是()

      A.天平                   B.弹簧秤               C.杠秤                   D.电子秤

 

      11、关于弹簧秤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测量前不用将指针调零

      B.读数时,视线应与指针所对的刻度线相平

      C.弹簧秤测水平拉力时,测得不准

      D.使用弹簧秤时,必须竖直提着用,测量才会准确

 

      12、对于力图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可以用一条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

      B.可以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力的三要素

      C.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三要素

      D.以上说法都不对

 

      <三>实验题

      13、如图14所示,此弹簧秤的量程为          。

1大格代表           牛,一小格代表             牛,如秤钩上用手以F的拉力,向下拉弹簧秤,指针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手的拉力F的大小为                。

 

      <四>作图题

      14、斜面上放着一个物体,画出该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如图15所示。

      

      15、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沿水平方向向左的50牛的推力,如图16所示,用力的图示法画出这个力。

 

      16、一只弹簧原长10厘米,挂10牛砝码时弹簧长度变为12厘米,如再挂20牛砝码时,弹簧的长度变为:

      A.16厘米       B.6厘米                C.14厘米       D.18厘米

 

      17、一根弹簧在弹性范围内,如果挂上20牛的物体后它的长度是110毫米,若再挂上30牛的物体时,弹簧又伸长15毫米,求这根弹簧原来的长度是多少?

 

答案:

<一>填空题

      1.后;力的作用                                       2.力的作用

      3.牛                                                    4.测力计;;弹簧秤

      5.越大;越大;测力计;弹簧秤           6.大小;方向;作用点;作用效果

      7.大小;方向;作用点;箭头;方向;长短

<二>选择题

      8.C           9.A           10.B         11.B         12.C

<三>实验题

      13.5牛;1牛;0.2牛;2.8牛

<四>作图题

      14.如图17所示

      15.如图18所示

 

      16、A

      解:

根据弹簧的伸长跟所受拉力成正比

      

      F2=10牛+20牛=30牛

      

 

      17、答100毫米

      已知L1=110毫米  F1=20牛

             L2=110毫米+15毫米=125毫米   F2=20牛+30牛=50牛

      求L0

      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