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小区通信网络集成设计研究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008085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58.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能小区通信网络集成设计研究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智能小区通信网络集成设计研究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智能小区通信网络集成设计研究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智能小区通信网络集成设计研究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智能小区通信网络集成设计研究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智能小区通信网络集成设计研究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智能小区通信网络集成设计研究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智能小区通信网络集成设计研究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智能小区通信网络集成设计研究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智能小区通信网络集成设计研究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智能小区通信网络集成设计研究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智能小区通信网络集成设计研究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智能小区通信网络集成设计研究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智能小区通信网络集成设计研究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智能小区通信网络集成设计研究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智能小区通信网络集成设计研究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智能小区通信网络集成设计研究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智能小区通信网络集成设计研究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智能小区通信网络集成设计研究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智能小区通信网络集成设计研究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智能小区通信网络集成设计研究方案.docx

《智能小区通信网络集成设计研究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小区通信网络集成设计研究方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智能小区通信网络集成设计研究方案.docx

智能小区通信网络集成设计研究方案

 

智能小区通信网络集成设计研究方案

1.智能小区基本功能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住房制度的改革,人们生活水平和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及信息化社会日益逼近必将导致人们在家庭住房需求概念上的彻底变革。

从以往追求居住的物理空间和豪华的装修向着享受现代化精神内涵与浪漫生活情趣的方向发展,追求更高的层次和境界。

智能化家庭所提供的是,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进行电子购物、网上医疗诊断、参观虚拟博物馆和图书馆、点播VOD家庭影院,甚至于在数千里之外遥控家里的空调设备进行温度调节和家庭电器的控制,以及照明的亮度调整,当家庭中发生安全报警(包括:

盗警。

火警、煤气泄漏以及疾病紧急呼救等),在外的家庭成员可以在接到报警信息以后,通过电话线路查询和确认家庭中的安全状况。

2.智能小区的构成

智能小区的系统结构有着如下的特点:

首先采用先进的、符合标准的技术和设备;同时所有的系统均采用集散的构造方式,即有分散与各个住户上午终端或设备,又通过网络集中到一个管理或控制中心,中心提供公共信息管理资源,或者对各个住户提供集中安全鉴控;最后所有的智能系统既可独立,又可以在计算机网络的基础上实现集中管理。

智能小区的基本功能框图如图1所示,包括安全防范、通讯网络和物业管理三大功能块,并通过集成布线子系统将这三大功能块连成一个系统。

图1智能小区的构成

3.通信网络

智能小区的核心是网络。

在以“.COM”为标志的网络社会中,宽频和智能化肯定会成为一个小区的必备设备,住在新型小区的住户将很快体验到,用宽频通道上网与用电话上网时的巨大差别。

目前,宽频通道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综合布线,即在小区专设局域网,此局域网与internet直接相连,二是对家庭中现有的为有线电视铺设的光缆改造,即将目前有线电视光单向通道改为双向互动(HFC)。

用这两种方式替代电话上网,都能实现网上直播节目、下载电影等“高难度动作”,不过由于多种原因,目前有线电视网尚不可能普及与internet的连接,因此多数新建小区都采用了综合布线系统来铺设宽频网。

智能化小区的信息通信服务功能,应保证小区住户具有连网能力和多种多样的接入服务;这样可把小区内各家各户的电脑同物业管理中心连接起来,实现新型物业管理,也可以通过ADSL高速专线等接入internet,使小区居民真正实现网上教育、网上购物、IP/TV、多媒体娱乐、网上交易、网上交费、VOD视频点播和家中办公等,还能实现对家电的原距离控制以及一卡通、可视对讲、三表自动抄表、防盗/放火监控、停车场管理等多种应用。

由于IP协议具有的开放性和标准性,可以采用IP作为小区的核心技术。

开放性使IP成为一个无所不在的协议,而以IP为基础的Internet已经延伸到世界的每个角落,这满足了智能小区中人口的流动性以及需求的多样性。

IP应用可以通过PSTN、ISDN、无线网络、卫星网络、有线电视网络等各种各样的传输方式送到用户手中。

网络的普及将使社区数字化信息网络工程项目得以实现。

社区数字化信息网络工程是基于全球IP网络建立起的一个融智能信息导航、视频点播、多媒体信息服务、电子商务以及远程教育等内容为一体的综合信息系统网络。

用户可以通过该系统快捷、准确、安全地获取和发布信息,进行电子交易。

在次基础上,逐步发展成为综合的信息服务中心和电子商务中心。

4.智能小区有其集成布线子系统。

小区智能化系统有三大平台,智能家居布线是智能小区的物理平台,计算机网络技术是智能小区的技术平台。

而小区选择的现场总线则是智能小区的应用平台。

控制住宅各类设备的现场总线有CEBubs、LonWorks、BACnet等类型。

智能小区系统集成水平的高低与所选择建立的现场总线密切相关,特别是将影响到小区智能化系统功能的可扩展性。

小区实现智能化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与途径。

一种是利用电信线路,一种是利用有线电视网络,再一种是利用小区总线制。

小区总线制是首先建立小区的区域网,把几个子系统连接起来,然后区域网再与公共网络接通。

智能化小区采用综合布线设计时,应遵守智能家居布线标准TIA/EIA——570,用来实现楼间及楼内的主干布线,以及楼层内的住宅布线系统。

布线大多采用星型拓扑结构、以非屏蔽双绞线UTP连接。

本子系统是由居住小区宽带接入网、控制网、有线电视网和电话网等所组成,提倡采用多网融合技术。

(1)居住小区宽带接入网、控制网、有线电视网和电话网等各自成系统,采用多种布线方式,但要求科学合理、经济适用。

(2)居住小区宽带接入网的网络类型可采用以下所列类型之一或其组合:

FTTX(X可为B、F,即光纤到楼栋、光纤到楼层),HFC(光纤同轴网)和XDSL(X可为A、V等,即高速数字用户环路)或其它类型的数据网络。

(3)居住小区宽带接入网应提供管理系统,支持用户开户、用户销户、用户暂停、用户流量时间统计、用户访问记录、用户流量控制等管理功能,使用户生活在一个安全方便的信息平台之上。

(4)居住小区宽带接入网应提供安全的网络保障。

(5)居住小区宽带接入网应提供本地计费或远端拨号用户认证

(RADIUS)的计费功能。

(6)每户不少于两对电话线、两个电视插座和一个高速数据接口。

 

 

家庭(火、电话信息查询服务三表自动收费VOD

煤、气、盗)电视电子新闻相互物业管理多媒体游戏

报警紧急呼救可视电话电子报刊杂志一卡通服务收费电视

求助传真虚拟图书馆客访服务家电程序自控

可视对讲数据通讯股票交易租赁设备频道租用

电视监控录象电子邮件电子商务租赁场馆

分区布防撤防视频会议

远程监听家庭办公

出入口管理SOHO

停车场管理

图2智能小区服务功能集成解决方案

5.系统的设计原则

智能小区系统工程在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5.1可行性和适应性

  系统要保证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可能性。

5.2实用性和经济性

  系统建设应始终贯彻面向应用,注重实效的方针,坚持实用、经济的原则。

5.3先进性和成熟性

  系统设计既要采用先进的概念、技术和方法,又要注意结构、设备、工具的相对成熟。

不但能反映当今的先进水平,而且具有发展潜力,能保证在未来若干年内占主导地位。

5.4开放性和标准性

  为了满足系统所选用的技术和设备的协同运行能力,系统投资的长期效应以及系统功能不断扩展的需求,必须追求系统的开放性和标准性。

5.5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考虑技术先进性和开放性的同时,还应从系统结构、技术措施、设备性能、系统管理、厂商技术支持及维修能力等方面着手,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达到最大的平均无故障时间。

5.6安全性和保密性

在系统设计中,既考虑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更要注意信息的保护和隔离,因此系统应分别针对不同的应用和不同的网络通信环境,采取不同的措施,包括系统安全机制、数据存取的

5.7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

为了适应系统变化的要求,必须充分考虑以最简便的方法、最低的投资,实现系统的扩展和维护。

6.通信自动化(CAS)

小区通信自动化系统是智能小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电话通信、计算机网络、卫星电视和闭路电视接收系统,它是小区实现对外界联系,获取信息,感知外部世界,抒发情情感,加强信息交流的关键系统。

该系统如电话、传真。

可视电话、计算机等,可实现高速信息传输和信息交换及电子邮件,可联接多种通信终端设备,确保小区内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和电视信息的高速流通,与市内、国内和国外等有关部门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

7.智能小区的基本内容及常用设备

7.1通信自动化

(1)小区局域网(以太网)、小区程控交换机。

网络计算机、传真、电话、可视电话。

(2)卫星及闭路电视网有线电视系统、CATV可寻址收费管理系统。

语音数据、有线电视两网合一是现在发展的一种新型网络方式,即不用电话网,不用数据网即可实现传输数据,同时实现视频信号传输。

7.2智能小区的关键技术

智能小区的关键技术包括:

综合布线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管理技术;多媒体技术;系统集成技术

7.3小区综合布线系统

随着生活和工作的现代化、智能化,楼宇、小区内需要的系统及设备越来越多,最基本的有通信系统(计算机、电话、电传、传真)、闭路电视系统(有线电视、卫星电视、自办电视等)、公共设备监测控制系统(路灯、楼道灯、小区发电机组、变配电设备、自备水箱等)、报警系统(求助、求救、防盗、消防、监控)、自动化管理系统(抄表、对讲、门禁)、计算机网络系统(交换设备,路由设备、ATM)。

如此多的系统,如不采用统一、综合的方式实现,而采取各自规划,各自施工,既造成管理上的混乱,也为今后的维护造成极大困难。

  智能小区的综合布线将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智能小区综合布线系统是小区管理、生活、通信智能化的神经系统,它以控制、通信、计算机管理为内容,以综合布线为基础,实现小区的控制管理整体智能化。

系统的功能实现可以灵活充分的利用每根“神经”,使系统的集中管理水平达到最合理的利用和实施状态,使成本降到最低,性能价格比最佳。

BF公司推出的智能小区综合布线系统是以ISOll801、TIA/E568国际综合布线标准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89:

97为基础,充分考虑小区内各项控制管理系统的应用,结合智能小区的具体实际的一套布线系统。

该布线系统既有规范性,又有灵活性、实用性。

布线系统全部线缆均采用预埋的走线方式。

暗敷方式,其布线系统的管理信息出口均采用标准模块化管理,与设备实现最理想的插接,全部线缆采取集中式管理,便于维护和功能扩展。

布线系统采用总线型或星型方式,一级或二级管理模式,这是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的最灵活的布线方式。

  为实现小区管理自动化、通信自动化、控制自动化,保证小区内各类信息传送准确、快捷、安全,最基本的设施就是小区综合布线系统,形象讲,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小区的神经系统。

实现这个系统的实质是将小区中计算机系统、电话系统、自控、监控系统保安防盗报警系统,电力系统合成一个体系结构完整,设备接口规范,布线施工统一、管理协调方便的体系。

住宅小区综合布线系统与一般智能大厦综合布线系统具有更大的相似形。

同时这种功能的多样性使小区综合布线系统除了具有一般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外,还具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点:

(1)高速化智能小区主要为用户提供诸如视频点播(VOD)类服务,要实现远程会议等功能,要求小区局域网应为高速网,即主干网速率应在100bit/s以上,用户终端速率应达到或接近达到独占10bit/s。

这就是要求小区综合布线系统为高等级的布线系统,以满足用户高速化要求。

(2)个性化与商务楼综合布线系统的很大不同在了家居布线系统的个性化。

小区的建筑群主干布线子系统和建筑物主干子系统,与一般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没有差别,而水平布线子系统部分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住宅布线的个性化特点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新居搬入时的重新装修问题,另一方面是居住一段时间后的二次变化布局或装修问题。

这将使传统的商务楼类的布线无法适应家庭的需要,无法满足住户对信息接点位置变化的要求。

因此需要一种特有的家庭总线系统为每一家庭提供各具特色的家庭布线。

(3)多能化智能化住宅要求家居布线系统能够满足住户计算机网络通信、电话与传真通信、有线电视通信、消防系统通信、多表系统远程抄录通信、安全防范通信、家庭设施上网通信以及远程家庭监控通信等要求。

一方面,随着诸如“三网合一等技术的成熟和推广,小区综合布线真正趋于多能化、综合化,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小区的家居布线也应在现有条件下,注重多能化,实现灵活配置,满足住户系统的多种不同要求。

(4)无线化尽管采用有线的家居综合布线系统可以满足人们搬入新居时对布线的要求,但该方法毕竟实施过程复杂,也不利于经常改变信息节点位置。

在智能小区中,从小区建筑群主干布线字系统到水平布线子系统均采用有线布线方式,而工作区布线采用无线布线方式,通过无线发射与接受装置,实现无线探头监测、无线多表抄录、无线计算机数据通信等功能。

这将大大减少工程安装费用和难度,同时也将大大方便了二次家庭布局的变化,节省了因二次家庭布局变化而改变布线的费用。

此外,智能小区综合布线系统的光钎化、小型化和分散化也是家具布线的重要特征。

由于人们对多媒体信息要求的提高和光钎系统价格的降低,光钎化是小区综合布线的必然趋势,国家也已经作出明确的要求。

在智能小区中,每户住房面积均比较大,而总的住户数则比较小,整个系统存在小型化的趋势。

在一定情况下,可能出现几个相邻小区共同组建一个社区综合布线系统,合理利用资源。

同时,随着一部分住宅的别墅化,小区综合布线系统也具有分散化的特点。

总之,在构建智能小区综合布线系统时,应充分考虑小区的特点,合理投资,合理建设和使用。

  布线系统设备包括光纤,屏蔽、非屏蔽线缆,控制、电源线缆、接插件、信息模块、配线架、标准机柜、配线箱等。

7.3.1布线系统的综合性要求

小区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必需综合考虑BA、CA、SA、CATV、计算机网络等系统的信息交互需求,采用先进的、高性能的、灵活的、经济的结构化布线设备充分利用线缆资源,合理设计,系统目的是将小区中计算机、电话,自控安防、电力、照明等系统统一在一个子系统下,形成设备接口,管理协调完整的布线体系。

7.3.2小区布线系统的基本要求

楼群布线:

大于等于155M带宽;楼宇内部部分大于等于100M带宽;户内布线:

大于等于10M带宽布线系统应根据小区楼群及楼宇内部结构化布线图和管线施工图,周密设计,严格施工,为用户提供完善的小区布线系统。

8.小区网络、通讯系统

8.1小区网络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家庭计算机的普及,“上网”已经成为人们的常用语,各种信息网,服务网已经成为现代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小区网络服务中心是智能小区的大脑、信息交换中转站,高速的小区网络中心是小区住户步入信息社会,享受网络世界的重要保证。

  小区内设一个高速计算机网,为千家万户提供上网服务。

家用计算机除可以管理家庭各种电器设备外,同时可利用内部网与小区的其他住户在网上进行交流、娱乐,还可在管理中心查询数据。

小区网络面向住户开放公共信息网。

社会服务网,并提供国际互联网等服务,使住户生活更方便,达到人在屋中坐,便知天下事的功能,而且可实现家庭办公室的作用。

  小区网络系统基本要求:

小区网络系统是小区综合信息服务中心的基础平台,其设计应充分考虑小区信息流量的需求,以满足二十一世纪宽带多媒体信息交互的要求。

同时网络应具备可管理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主干网的设计采用先进主流的网络结构并与本市信息网在技术上保持一致。

  住户端口带宽大于等于10MBPS(独享)。

提供与公共信息网的接口:

ISDN、DDN、ATM。

X.25、VAST••••••

8.2小区CATV系统

电视是千家万户不可缺少的一项娱乐活动。

电视用的来源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卫星电视、有线电视、共用天线电视、社区自办电视等。

通过智能综合布线实现的电视系统使住户共同面对一个“电视台”,即小区综合电视网,本系统布线简单,节目众多,且转换方便,通过增加用户终端设备可实现可寻址自动播放系统(VOD)。

  信号来源主要有:

共用天线系统;卫星电视信号;自办电视节目信号;共用天线系统的调频广播节目传播;当地有线电视光纤网络节目。

8.3小区对讲系统

小区对讲系统是小区管理中心或来访者与用户直接通话的一种快捷通信方式。

该系统有助于:

(1)来访客人、朋友的通行;

(2)紧急呼救的情况询问;

(3)紧急事件、公共信息的通知;

(4)车辆移动及邮件通知;

(5)其它情况的通话。

该对讲系统可以在户内、户外、控制中心安装上摄像机,实现可视对讲。

系统安全可靠、不占用住户的电话线路,同时住户可将自家的对讲系统设成“免打扰”,这样可以不接受来自中心的询问,紧急处理时可按下紧急按钮后,对讲自动开启、恢复和中心的联系

该系统有呼叫应答键,关闭键、免打扰键、控制器、对讲机,并通过专线与中心的对讲控制台相连。

线路如有破坏,中心的计算机上会有指示,保证线路安全通畅。

系统分为二种:

一种是独立单元式,适用于少量住户区域;一种是中心集中式,适用于多栋楼宇区域,并可由计算机记录数据,便于查询。

9.具体服务要求

(1)视频点播业务(VOD);

(2)Internet访问服务以及相应计费服务

  小区居民无须拨号,就能够访问Internet,发布信息到Internet,小区内连接到Internet的服务器拥有独立、公开的IP地址和域名。

物业管理公司能够根据一定的规则向小区居民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

(3)通用电子邮件服务

向小区居民和物业管理人员提供,e-mail服务。

小区居民和物业管理人员拥有一个在小区内外都可以使用的e-mail信箱,小区居民和物业管理公司都可以用它来交流信息。

(4)个人主页服务

允许小区居民在小区的web服务器上发布个人主页。

小区居民可以设计、制作并发布表现自己个性和水平的网页,并可以通过小区的web服务器发布到小区的Intranet以及Internet上。

(2)Ftp(文件传送)服务

  允许小区居民在自己的机器和服务器之间传送文件。

小区居民可以在自己的机器和服务器之间下载或上传文件。

(3)网络域名服务

  提供小区内部网络中的机器名称和机器物理地址之间的转换。

(4)用户求助、咨询服务

  通过此服务来收集、接收小区居民的意见,小区物业管理公司也可以通过此服务来解答小区居民的疑难问题。

(5)网络聊天服务

  在小区Internet上实现网上聊天服务。

小区居民可以和其他的小区居民通过网络聊天或者闲谈。

(6)休闲讨论组(论坛)服务

  提供主题讨论服务。

小区居民就某一想法或问题发表意见,其他小区居民对此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或态度。

(7)网络电子公告牌(BBS)服务

  允许小区居民在网络上写作并发表文章,并允许小区居民查询、阅读其他小区居民所发表的文章。

(8)公共信息服务

  实现信息的网络发布,把小区居民关心,需要的信息及时地放在小区web页面上,让小区居民可以及时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安排生活和活动。

(9)用户调查服务

  提供针对小区居民的意见反馈和小区居民调查活动。

及时收集小区居民的相关信息,对小区的建设和服务进行相应改进,或者收集并统计小区居民对某些问题、现象或意向的态度、认识。

(10)网上阅读服务

  允许小区居民远程阅读书籍。

小区居民可以在网络上选择并阅读自己喜爱的书籍。

(11)网络代购、代订、征订服务

  小区物业管理公司替小区居民代购。

代订物品和票据。

小区居民可以通过网络或电话委托物业管理公司订购物品和票据等。

(12)远程医疗服务

  小区物业管理公司使用此服务向小区居民提供远程医疗咨询和诊断。

(13)远程教育服务

  帮助小区物业管理公司在网上开展针对小区居民的按时授课、答疑解惑、作业批改等服务。

(17)远程购物服务

  允许小区居民在网上浏览,订购商品。

实现商品的在线浏览和订购,如果是在小区内的网络商店购物,费用可以直接从IC卡划拨。

实现一个网络商店供小区居民使用。

(14)远程游戏服务

  允许小区居民联网玩游戏。

小区居民可以通过设置在小区内部的服务器玩网络游戏。

(15)网上学校

 提供包括儿童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多层次家庭和业余教育服务。

10.各系统建设设计

10.1数据系统

作为现代化的智能化住宅小区向社区内的广大住户提供宽带多媒体综合信息资讯服务,是智能化住宅的重要体现,也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智能化住宅小区通信网络是小区内综合信息服务、小区与外界广域网连接、小区智能物业管理的物理平台。

小区接入网按传输介质分,可分为以下五类:

(1)纯双绞线铜线接入技术

双绞铜线通过异步拨号Modem和IDSN是传统接入方式,新的铜缆用户线技术只要有非对称数字用户线系统ADSL,它利用一对双绞用户线对,非对称传输信号,下行信道可提供.5~6Mbit/s的分配业务,传输距离可达3~5km;上行信道为64kbit/s双工传输数据或语音,也可采用甚高速数字用户线VDSL,但需要提高传输距离。

(2)混合光钎/双绞线铜缆网(FTTC/双绞线铜缆或TTB/UTP方案)

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普遍的做法是采用FTTC(光钎到路边)、FTTR(光钎到远端节点)、FTTB(光钎到大楼)等与铜缆混合,是铜缆向纯光钎网过度的理想方案。

目前,FTTB/UTP方案在国内应用较普遍。

(3)光钎/同轴电缆网是采用频率分割、数字压缩、调制解调等技术,在有线电视HFC网上除传送常规的广播电视信号外,还可以进行高速的数据传输,将计算机、电话机、电视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图象、数据和语音“三线合一“、共网传输的目的。

采用有线电视的HFC网络作为智能住宅小区的信息传输网,不仅在功能上能完全满足要求,而且大大地简化了小区布线,节省了资金。

由于其频带宽,基本上能保证该小区的信息传输网不用更新,是最理想的小区用户接入网。

目前HFC多为750MHz系统,其中:

5~40MHz用于传送上行信息;

50~550MHz用于传送模拟CATV信号;

550~750MHz用于传送下行数字信息,包括电话、数据、数字图象等信号。

从物理连接上看,HFC与FTTC、FTTR很相似,但实际上有本质的区别,HFC主要传送模拟信号,采用树型——分枝型结构;而FTTC、FTTR传送的数字信息,主要采用星型结构。

HFC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智能建筑领域的各个弱电子系统中,可向用户提供全双工数字交换式的网络传输功能,并能实现智能化和管理的系统集成。

在卫星有线电视系统、电话程控交换通信系统、三表出户管理系统、计算机互联网络系统、VOD电视点播系统、电视会议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监控安保报警系统以及教育和网上购物。

(4)纯光钎网(FTTH)

纯光钎网是指传输介质全部采用光钎到户的网络,即FTTH(光钎到家)、FTTO(光钎到办公室),是长远发展方向和最终接入网解决方案。

(5)无线接入网(WLL)

采用公用移动网技术如FDMA、TDMA、CDMA等以及无绳电话技术,重要用于人口密度底、有地理障碍和急需电话用户线等地区,其特点是经济灵活,发展前景看好。

移动网络由于实现了真正的跨时空,具有信息沟通的灵活性、无缝隙覆盖的普遍性,将会成为未来最具吸引力的通信方式。

那时,无线网络的接入设备会包括笔记本电脑、PDA、HPC以及具有简单Internet接入功能的移动电话等等。

目前,以光钎接入占了主导地位。

在接入网中主干部分采用光钎作为传输媒介的称为光钎接入技术。

其中光钎环路技术以光钎网络单元所设置的位置不同,分为光钎到家庭、光钎到路边、光钎到楼等。

光钎同轴混合技术(HFC)也同样是属于光钎接入技术的一种方式。

构建小区通信网络平台,要考虑网络提供综合信息与资讯服务的能力,网络的先进性、扩展性、性价比以及开发商(用户)对投资费用的承受能力。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小区宽带通信网络平台采用以大网或有线电视HFC网,也可采用两者结合的方式。

10.1.1以太高坡同构建小区宽带通信网

以太网技术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普及,越来越多的家庭通过Internet或Intranet

以太网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局域网络,它采用基带传输,通过对绞线和传输设备,实现10Mbps/100Mbps/1000Mbps的数据传输。

由于应用广泛,各大网络设备生产商均投入极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